当前位置: 觉悟网 > 白话佛经 > 禅宗七经白话解(观辉居士) >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 正文内容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四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时间:2022-02-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四划之

五阴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四第十二章之一

又译五蕴佛法用五蕴法来描述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

一、色蕴。即十八界中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五根是人的认识功能,六尘是人的认识对象。

二、受蕴。指领受。这是产生认识的第一步,即是根、尘接触形成感觉而未起分别意念刹那间的状态,也就是先于概念化作用之前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身受。

三、想蕴。这是产生认识的第二步,即是引起了心的注意,形成了最初的理性认识刹那间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心受。依唯识八识系统的论述,就是在这时产生了分别事识。以阿赖耶识中的相似种子作参照系,初步判别这是什么,便产生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分别事识。

阿含经说:多闻圣弟子身受心不受,说的就是圣弟子阿罗汉只有身受,不生心受。这就是凡圣的分水岭。

四、行蕴。行即是思维活动,对分别事识进行逻辑推度,这是恒审思量的第七识的功能。

五、识蕴。经第七识思量,作出最后确定。这个结果,可能是增强原来识种子的势力,也可能是产生了阿赖耶识中新的识种子。

多闻圣弟子身受心不受的结果是六识不生,不生就无所灭。这就是六识泯灭的、圆明寂照的无上大涅槃境界。

五阴本如来藏真如妙性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四第十二章之一

下文分析五阴都是虚妄,既是虚妄,怎么又是真如?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1)什么是如?离心离想去观照,不做分别,才是如。(2)愚者即境生心,一切成妄;智者不住相生心,即境见真如,一切都是佛地,一切都是净土。(3)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妄无实的五阴现象,原来都是如来藏与根、尘、识结合兴造出来的,是凡是圣,见妄见真,都从此出。后面对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的分析,都应这样理解。

不二之法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外道和二乘人都修习禅定解脱修持法,在修习中,外道执着一切法是恒常的,二乘人会执着一切法是无常的。常与无常,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执着二边的哪一边都是偏见,佛法又把偏见称为边见。把分别二边、执着一边的法称为二法。修习大乘顿教,是出世间上上法,是佛法的究竟境界。《楞伽经》说“佛法起非常非无常”,宣讲佛法的究竟境界,离常、离无常。只有建立无分别智,常无常不二,善恶不二,有无不二,生死涅槃不二,一切法平等平等,这样才能进入无生佛地,才能见到佛国净土,才能到达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佛法的究竟境界是一切法不二、一切法平等的不二之法。

不二随顺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序分

即随顺不二。生死、涅槃为二,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说不二随顺。

不动行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第三十七章

在这里指于色界、无色界中不起心动念。

不可说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无得无说分第七

《楞伽经》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宇宙有常住的法,这本住法界,即自然规律,不是哪一个佛说出来的规律。如来说的一切方便法门,都不是真实的本住法界。法界实相,是不可能说得清楚的,只有用般若智慧观照,才能认识这个本住法界。所以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唐僧宗泐、如[王*巳]注解:真如法体离有无相。离言说相。岂可以耳闻心得耶。当知树下得道诸会说法。但应身耳。其报身法身无得无说。然应即法报说即无说。是故不可以有取。不可以无取也。

不增不减是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顿渐品第八之一(二)

心经》说:“是诸法空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量广大似大海,大海能容百川,不因川流盈亏而增减。聚则是来,散则是去,面对三昧中似来似去的影像,心志像金刚一样坚定不移。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

是风动?是幡动?都不错啊!但是,对要修证菩提、要求得明心见性的修行人来说,这样说就不对了。面对眼前景物,保持清净心,向内返照,便没有风动还是幡动的问题了。

不眴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第三十六章

眴者,目光动摇,神昏意乱。不眴,心无尘翳,慧眼常开。

不思议无作妙德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一第三十三章

无作妙德,是在无畏状态下的无功用道,无为而为,无作而作,亦即佛地的成所作智。不思议,意思是出乎常人意想之外。常人与圣人,难分界限,可思议与不可思议,亦难分界限。常人认为是寻常事,孤陋寡闻的人会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常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佛菩萨看作寻常事。

不思议事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于一味净觉之中,说轮回本末、种性差别、杂染等法,而无乖违过失,真不思议。

不思议变易死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

识相的生灭,按是否有主观思量分为分段生灭和变易生灭。前六种了别识都依因缘起,而且思量心不停,这样形成的生灭,称分段生灭,古译“分段死”。离因缘,意识灭,在如幻三昧中不思议变的生灭,即是由不思议熏、不思议变的余习烦恼产生的生灭现象,称变易生灭,古译“变易死”。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妙行无住分第四

人的五官,眼耳鼻舌身有感觉功能,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五官,称为五根。这五根各司其命,被五根摄受的客体,分别名为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客体,称为客尘。眼所见的形相,是色尘在心中的反映,不把它挂在心上,就是舍,就是不住,就是不住色布施。不论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气味、尝到什么味道、有什么冷暖轻沉的感触,都让它灭度,就是不住声香味触布施。自古以来,人们把认识称为心意识,认为心意是主宰感知和思维的枢纽。把意称为第六根,把法称为第六尘。不住于法,意思是对一切法不要执着。

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觉如何寻师择法

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

不应贪着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世法、小乘、大乘都要戒贪,只是层次不同,所戒的重点也不同。在欲界修行,着重戒杀、盗、淫、大妄语;小乘着重戒贪禅乐,贪涅槃乐;菩萨还要戒贪法乐。如果菩萨贪着法乐,极易堕入邪魔外道。

不离分段死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

六种了别识的生灭现象,称为分段生灭,古人翻译为分段死。声闻弟子初果、二果、三果,都未断分段生灭,四果阿罗汉才断分段生灭。缘觉乘也一样,要修成辟支佛才断分段生灭。所以说声闻缘觉不离分段死。

不立文字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付嘱品第十

说禅宗“不立文字”,是人们对禅宗的误解。六祖破斥宣扬“不立文字”的人是执空的人,他们宣扬的这种论调是谤经妄语。

不加了知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心体本自知觉。何必更加了知?若加了知,即迷现量。

不能善知虚空分齐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

分指部分,齐指整体。在阳光下,一般人不知道在自己眼前的空间中是否存在太阳光,因为看不见空间有什么颜色。当你对着太阳的方向喷洒水珠时,便会看到美丽的七色。这说明空中有种种色,各种色只不过是空的一部分。再说,色和空两者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各依一定条件向对方转化。

互为宾主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八

魂、魄、意、志、精、神,六位分工不分家,互融归一。深心寂静之时,六根互通,六位互用,在一位主事之时,其余五位为宾。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