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原文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
(肇曰:初见秽土,生下劣想,谓诸佛菩萨亦有升降,闻此佛事,乃自悔责也。)
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肇曰:既知佛事之难议,故欲请法而反土。将宣扬如来不思议道,令本国众生念佛功德也。)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白话解
这时,众香世界来这里的菩萨,双手合十对释迦佛说:世尊!我们初到这里时,曾以为这块佛土下劣,现在悔悟了,再没有这种错误的想法了。
为什么呢?这里诸佛的方便法门,真不可思议。为了度众生,顺应不同众生的机缘,示现不同的的佛国。这太好了!世尊!请赐予我们少少法,待我们回上界去,亦当称念这里的如来。
佛告诉众位菩萨:有一种法门,叫做有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应当修学。
原文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肇曰:有为法有三相,故有尽。无为法无三相,故无尽。)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肇曰:有为虽伪,舍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实,住之则慧心不明。是以菩萨不尽有为,故德无不就。不住无为,故道无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净而净,不以为欣。处秽而秽,不以为戚。应彼而动于我无为,此诸佛平等不思议之道也。夫不思议道,必出乎尽不尽门。彼此菩萨闻佛事不可思议,故佛开此二门,示其不思议无阂之道也。)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肇曰:慈悲乃入有之基,树德之本。故发言有之。)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肇曰:发心不忘,是众行之中心者也。)
教化众生终不厌惓。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肇曰:慈悲为根,发心为心,然后顺四摄,化众生,护正法,种善根,以此众德,茂其枝条,道树日蕴,不尽有伟为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方便回向,进善之要行。故常安住焉。)
白话解
什么是尽?指有为法有尽。什么是无尽?指无为法无尽。
修菩萨行,却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
什么是不尽有为?不离大慈之心,不舍大悲之情。时刻不忘深发佛的一切智心,教化迷情众生,终不厌惓。
常念四摄法,随顺摄受各类众生,不惜身躯性命以护持正法。
种植种种善根而不知疲厌,志愿经常安住于有为方便种种法门中,回向一切众生。
原文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
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肇曰:不以结生,曷为而畏?)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未学,敬学如佛。
(肇曰:未学当学,所以不轻。)
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肇曰:独善之道,何足贵乎?)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肇曰:禅定虽乐,安之则大道不成,菩萨不乐,故想之如地狱也。)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肇曰:生死虽苦,大道之所因。菩萨好游,故想如园观也。)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肇曰:乞者虽欲自益,而实益我,故想为善师也。)
白话解
上求佛法务求彻底,为众生说法毫无保留。
因为勤供三世诸佛,所以出入生死而无所畏。
于荣誉不以为喜,于羞辱不以为忧。
不轻未学之人,敬之有如敬佛。
对那些堕烦恼网的人,令他们发正念以灭除烦恼。
乐于远离妄想邪见,不以能乐于远离为贵。
不执着自己的乐,能庆贺他人所得之乐。
不乐住禅定中禅悦之味,视禅悦之味如在地狱。
不畏惧出入生死,视生死之事如游园观。
见来有学之人,视之如自己的善师。
原文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肇曰:凡所施与,妙期有在,又审因果之不虚也。)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肇曰:戒为人护,毁戒则无护。菩萨自己有护,故欲护无护者也。)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余四度行转深,法身之所有生。故想为父母也。)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肇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犹人有眷属相助成者也。)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肇曰:上云种种根,此云无齐限,转增广也。)
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肇曰:为好饰者,净土不得不尽净土之美。)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肇曰:开四门,恣求者所取,无碍大施法也。)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肇曰:此明当大施时,诸恶悉除。三业悉净,故致净相之报也。)
白话解
立心舍离既得所有,务求佛的一切智慧。
见有毁戒之人,生起救护之心。
以六波罗蜜法,为一切功德之父母。
以三十七助道品之法,为修行之眷属。
发信实行培植种种善根,永远无有止境。
以诸佛国的严净国土之事,作为自己修行的标准,成就自己的佛土。
财施法施,净相具足,施心无限,大施无碍。
灭除一切恶业,身口意三业清净。
原文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肇曰:生死长久,苦毒无量。自非智勇,孰能处之?)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肇曰:不以佛难及,倦而不修矣。)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肇曰:烦恼之寇,密固难遣自非慧剑,无以断除。)
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肇曰:法身超三界,阴界入所不摄,故言出。若取阴界入,身处情尘之内,则自听羁琐,安能济彼?)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
(肇曰:魔兵强盛,非怠者所能制也。)
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
(肇曰真智无缘,故无念为名。俗智有缘,故念想以生。)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
(肇曰:不以无欲而舍世法自异。)
不坏威仪法,而能随俗。
(肇曰:同诉俯仰,不失道仪。天下皆为我同己,而我独异人。)
白话解
于无数劫生死之中,意业清净而有大勇。
闻佛无量功德,矢志大道不移。
挥起智慧剑,杀尽烦恼贼。
以精进不懈的精神摧伏菩提路上的魔军。
常求不动心念见如来实相的智慧行。
于欲界色界无色界诸世间法,少欲知足。于超越三界打破时空之出世间法,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
不坏行住坐卧四威仪法,而能入流随俗。
原文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
(肇曰:见形不及道者,非通变无以导焉!)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
以乐说辩,演法无碍。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
(肇曰:不为福报修善,名为善净。然为物受报,报在人天也。)
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劝请说法,随喜赞善。
(修四等即开梵道也。现为梵王,请佛说法。随喜赞善,以弘正教。如尸弃之流也。)
得佛音声,身口意善。
(肇曰:经云有八种音,亦云有六十种音。密迹经云:佛不思议音,应物无量也。)
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
(肇曰:善法谁不修?贵在深胜也。)
白话解
随众生希望心起神通智慧,以此引导众生。
得众念增长而成总持,持念持法,所闻不忘。
善分别众生根智,随缘断除众生疑惑。
知众生根智,知时知机,乐说法义,辩才无碍。
持行十善净业道,享受天人福田。
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入四梵室,开启梵天道。
现身为梵天王,劝请诸佛说法,得以弘扬正教,随喜赞颂善法。
得佛的圆妙音声,善护身口意三业。
得佛的殊胜威仪,深心修学善法,修行功德逐日转胜。
原文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
(肇曰:僧徒虽众,所贵大乘。)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本。
(肇曰:放逸乃众恶之门,丧道之根。心无放逸,则无善不集。善法无量,故略言本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尽有为也。夫善有为法,变坏物耳。废舍不修,则日耗日尽矣。)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肇曰:自此下,皆无为观行也。观无为,必睹恬泊之乐,而能不证涅槃,用处生死,名不住无为也。空无相无作,三乘共行,而造观不同。二乘空观,唯在无我,大乘空观,无法不在。以无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证空。)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肇曰:二乘无相,唯在尽谛。大乘无相,在一切法。二乘无作,不造生死。答乘无作,万法不造也。)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诸法缘会而有,缘散而无。何法先有待缘而起乎?此空观之别门也。)
白话解
依于大乘教,修成菩萨僧。
无有放逸之心,不失众善之根本。
照此法修行,就叫做菩萨不尽有为。
怎样是菩萨不住无为?修学空观,常处于恬静状态,不为世间欲望所动,但不以空为证。
修学无相、无作,不立无相之相,无作亦非无相,因此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修学无起,六识不起,却非一切无起,因此不以无起为证。
原文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
(肇曰:二乘以无常为无常,故厌有为善法。以苦为苦,故厌生死苦。以无我为无我,故怠于诲人。以寂为寂,故欲永寂。菩萨不以无常为无常,故能不厌善本。不以苦为苦,故不厌生死苦。不以无我为无我,故诲人不倦。不以寂为寂,故不永寂也。)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肇曰:远离,无为之别称耳。虽见无为原理之安,而身心不离有为善也。)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肇曰:诸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归。虽知无归,而常归善法也。)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肇曰:虽见无生,而处生荷彼也。)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肇曰:凡诸无漏,与无为同。体自无相,皆无为行也。虽见无漏而与彼同漏。同漏有二:有为入生死,实未断漏者。有已尽漏而现不断者。)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肇曰:法性无业,何所修行?虽知无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肇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肇曰:真法位者,观无为取证之地也。)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肇曰:诸法因缘所成,虚假无本,以何为实?以何为主?虽知如此,染本愿未满,不以功德定慧虚假而弗修也。)
白话解
修无常观而不离无常,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厌恶生死,不离生死。观人无我和法无我而常诲人不倦。观心行寂灭而不是一切永灭。不取永灭。
观远离二边而修身心善法。
观一切法无所归而趣向一切善法。
观诸法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济度群生。
观无漏智慧而不断有漏诸法。
观心不动的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有情众生。
观诸法空无而不舍大悲之心。
观修行正法位而不随于小乘之法。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不以福德、禅定、智慧为虚假而不精勤修行。
原文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肇曰:备修上法,则不证无为。证谓观无为,自证道成,即住无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
(肇曰:上直明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未释所以不尽,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复对而明之。夫德之积也,必涉有津。若住无为,则功德不具也。)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肇曰:智之明也,必由广博。若废舍有为,则智慧不具。)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肇曰:慈悲入生死,岂住无为之所能者也?)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肇曰:满愿由积德,岂舍有为之所能?)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
(肇曰:采良药必在山险,非华堂之所出。集法药必在险有,非无为法之所出焉!)
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肇曰:废舍有为,则与群生隔绝。何能随而授药?)
白话解
照此法门修行,就叫做菩萨不住无为。
再说:因为要具有福德,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具有智慧,所以不尽有为。
因为要以大慈悲心入生死,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完满本愿,不计挤苦,所以不尽有为。
因为要采集法药,不离艰险,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随众生病而授药,所以不尽有为。
原文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
(肇曰:习知众生病,必之病所,岂住无为之所为乎?)
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肇曰:灭众生病,必造有治。岂有为之所能乎?)
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肇曰:二法虽异,而行必相因。故对而辩之。明行各有以造,用不同也。)
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肇曰:不尽有为,故无阂德之累。不住无为,故无独善之阂。此二无阂门,是菩萨弘道之要路,佛事无方之所由。劝彼令学,示其佛事不思议道,令必审诸佛无若干也。)
白话解
因为要知众生病苦,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灭除众生病苦,所以不尽有为。
所有的正觉的大士、菩萨,都修习这个法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这就叫做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应当修学。
原文
尔时,彼诸菩萨闻称为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
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
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白话解
当时,这些众香国的菩萨听释迦佛说了这个法门,皆大欢喜。以很多奇妙的五光十色的香花,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以这些香花供养于释迦佛和这部经法以及娑婆世界的菩萨。跟着稽首佛足,赞叹一番。
赞叹说:释迦牟尼佛能在这里善行方便,确是前所未有。
话音刚落,忽然不见,回到众香国去了。
法供养品第十三 本品有二章 佛说法供养功德 佛说...
方便品第二 第六章 维摩诘示疾说法之二 原文 若在...
第二十章 维摩诘对善德说法施 原文 佛告长者子善...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一 序分 佛国品第一 本品有五章...
观众生品第七 本品有六章 菩萨如何观众菩萨如何...
第三十四章 文殊师利说如来种 原文 于是,维摩诘...
第三十章 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原文 舍利弗言:善哉...
第四十八章 维摩诘以神通示现阿閦佛妙喜世界 原...
第二十九章 天女散花 原文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
香积佛品第十 这品有五章 维摩诘差化菩萨往香积...
第四十九章 愿生于妙喜佛土者当生彼国 原文 尔时...
法供养品第十三 本品有二章 佛说法供养功德 佛说...
第五十一章 佛说王子月盖故事 原文 佛告天帝:过...
流通分 嘱累品第十四 第五十二章 付嘱于弥勒 原文...
方便品第二 第六章 维摩诘示疾说法之二 原文 若在...
第十六章 维摩诘跟阿难说佛身无疾无恼 原文 佛告...
第二十八章 菩萨如何行四无量心 原文 文殊师利言...
第二十九章 天女散花 原文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
第三十章 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原文 舍利弗言:善哉...
香积佛品第十 这品有五章 维摩诘差化菩萨往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