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白话佛经 > 佛经概说 白话文 > 正文内容

佛经概说 六、净土三经 题解

佛经概说 白话文  时间:2022-02-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题解  

  净土三经指的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和《佛说观无量寿经》等三部净土宗所依之经典。阿弥陀佛之梵文语译,有无量、无量光、无量寿之意,故此三部经是同指阿弥陀佛净土之经典。
  「净土」一词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是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因佛教有十方三世诸佛之思想,故净土亦有十方三世之多,而较为吾人熟知的有:弥勒兜率净土、药师琉璃净土、阿閦佛国净土,及阿弥陀佛净土等。然唐朝之後,在所有流行於中国的净土思想中,以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净土信仰弘扬最广,影响亦最大,而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盛势。故後世所称之净土信仰,大多专指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信仰。
  净土三经在印度的成立,先後顺序有各种说法,但据其内容判断,可能是《佛说无量寿经》,其次是《佛说阿弥陀经》,最後为《佛说观无量寿经》。而其传入中国之先後顺序也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最後为《佛说观无量寿经》。故以下即依传人中国之先後次序介绍说明。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又名《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又因其梵文名称与《阿弥陀经》相同,故对於字数多的《无量寿经》,又称为《大无量寿经》、《大阿弥陀经》及《大经》。收录於《大正藏》第十二册。
  本经有一万七千余字,主旨在敍说阿弥陀佛於因地修行时,所发四十八个成就清净国土依正庄严之愿行,并宣说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发众生精进修行,只要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即得往生彼佛国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之愿行。
  ㈠译者简介:
  现今广为传诵的译本为三国曹魏康僧铠所译。师广学群经,义畅幽旨。曹魏嘉平末年(公元二四九——二五三年)至洛阳,於白马寺译经,除翻译本经之外,尚译有《郁伽长者所问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四分杂羯磨》一卷等。
  ㈡本经的主要意义:
  l欲显净土之所因:佛陀广说阿弥陀佛因地四十八大愿,以显示成就极乐世界之因缘
  2欲辨本誓之不虚:佛陀广说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功德严净,以显示弥陀宿愿必有所辨,使增行者往生的意念。
  3欲示秽土之苦恼:揭示秽土之苦恼,乃为使众生知苦离苦,又众生若不闻痛恼相,即不能生起欣求净土厌离秽土的意念,往生的行业也就不能成就。
  ㈢现存的异译本:
  本经的汉译本极多,古来即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种译本的说法,现存的异译本如下:
  l《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东汉·支娄迦谶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此通古本称《大阿弥陀经》,三国吴·支谦译。
  3《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北宋·法贤译。
  4《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唐·菩提流志译。
  ㈣注疏:
  本经注疏赞述甚多,不胜枚举,较重要的有:
  1《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卷,世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
  2《往生论注》二卷,北魏·昙鸾注。
  3《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4《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5《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
  6《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清·彭际清作。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又称《小无量寿经》、《小经》、《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收录於《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内容主要敍述阿弥陀佛净土依正二报清净庄严的情形、众生执持名号得一心不乱必定往生之愿行,及诸佛真诚赞叹众生往生净土、六方诸佛共证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等。
  ㈠译者简介:
  本经於姚秦弘始四年(公元四O二年)由鸠摩罗什所译。师西域龟兹国(新疆疏勒)人。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辩才无碍,誉满五天竺。後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学德,在建元十八年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前往迎请归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殁,遂於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师汉文的造诣即於此期间奠定了基础。
  东晋隆安五年(公元四O一年),後秦姚兴攻破吕氏,再度迎请罗什,终於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长安,其间经历二十年。姚兴礼为国师,供养於西明阁及逍遥园。
  所译经论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二九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谓七十四部三八四卷。译场工作人员八百余人,如僧叡、僧迁、僧肇、法钦等皆为当时佛门俊彦。
  其译作以词藻美妙、笔法流畅、义理圆融通顺为特色。其中《维摩诘经》被文学界誉为最美丽的白话诗,後代佛弟子,皆采取其译本持诵、研读。流传最广的有《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阿弥陀经》。
  ㈡异译本:
  1《小无量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早已失传,现仅存咒文与利益文。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玄奘大师译。
  ㈢注疏:
  本经的注疏论释达百种以上,佚失者亦多,今举数列:
  1《阿弥陀经义记》一卷,隋·智顗说。
  2《阿弥陀经法事赞》二卷,唐·善导撰。
  3《阿弥陀经疏》一卷,新罗·圆测述。
  4《阿弥陀经疏》一卷,新罗·元晓述。
  5《阿弥陀经疏》一卷、《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唐·窥基撰。
  6《阿弥陀经疏钞》四卷,明·袾宏述。
  7《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智旭解。
  8《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明·传灯解。
  其中被读诵受持最广者,是莲池袾宏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成为明末以来最重要的注释本。
  佛说观无量寿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略称《观经》、《十六观经》。收录於《大正藏》第十二册。又因文中第九观为「观无量寿佛」之真身,故又称《观无量寿佛经》;另者,依其文末之命名,又称《净除业障生诸佛前经》。本经内容,主要敍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示现西方极乐净土,并为说修「三福」、「十六观行」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法。
  ㈠译者简介:
  本经译者畺良耶舍,西域人,刘宋时代的译经家。博通阿毗昙、律部,尤精禅观,常以三昧正受传化诸国。刘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四二四——四五三年),赴建业,居於钟山的道林精舍,译出《观无量寿佛经》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元嘉十九年,西游岷蜀,弘道四方,学禅者一时之间蜂涌而来。後还江陵,未久示寂,世寿六十。
  ㈡注释本:
  本经目前无异译本,亦无梵文及西藏本,故此经弥足珍贵。又此经之思想比前二经来得进步,可知为後出之典籍。後人对此经之注释达一百多种,故收录於《大正藏》者亦不少,今举数例:
  1《观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隋·智顗说。
  3《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4《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善导集记。
  5《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三卷,宋·元照述。
  6《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六卷,宋·知礼撰。
  7《观无量寿佛经图颂》一卷,明·传灯述。
  8《观无量寿经直指疏》一卷,清·续法疏。
  9《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清·彭际清述。
  其中以唐代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流通较广。
  以上是净土三经之概说,每部经各有其不同念佛方法之特色,然经净宗祖师的归纳,将念佛方法最简易的分为定心念佛和散心念佛:
  定心念佛:心不可散乱,集中一处,并且要止静不可散乱,这样念佛才有效果。
  散心念佛:不管是散心也好、定心也好,山林水边行住坐卧,何时何地,都能念佛。
  有些古德认为唯有定心念佛力量才大,才能消业,但善导大师说散心念佛也很好。现代人工作、乘车、等车,一些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念佛修行,纵使是散心念佛力量比较弱,也能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支持摄受,净土宗就是这么方便。
  另外华严宗圭峰宗密禅师也提倡了四种念佛的方法:
  第一、称名念佛: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
  第二、观像念佛:观看著阿弥陀佛的画像、佛像,称念佛号
  第三、观想念佛:心中作十六种观想,或观想《阿弥陀经》中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
  第四、实相念佛:观照自己的真心与法界不一不异。
  净土宗流传至今,各种念佛的方法很多,如现代的五会念佛,即传承於中国唐朝时代。平时我们可以各种熟悉的音调来念佛,如生日快乐歌、客家民俗歌曲的音调。日本人甚至一边念佛一边跳舞,叫念佛舞。日本京都有一个地方,地名叫「一百万遍」,那是因为有一个净土宗的祖师,在这个地方带领民众念佛念了一百万遍,所以大家为了要纪念这个难得的因缘,就在当地树立了这块石碑「一百万遍念佛根本道场」。他的念法是用一条很长很长的线将斗大的念珠串起来,一群人抱著这条念珠一颗一颗的拨,一颗一颗的念,一边念一边跳舞,念的非常有趣快乐。
  再说到念诵净土经典或念佛後,都会伴随诵念的往生咒。往生咒是大乘八宗祖师龙树菩萨作梦时,阿弥陀佛指示他作的,诵持往生咒的功德很大,能得诸佛菩萨的护持,冤亲债主等仇人不得接近侵犯,现世能常得安稳,临终能自由往生。若能昼夜念三十七遍,能灭无间重罪;念二十六遍,则会生起菩提种子来;念三十万遍,能得见阿弥陀佛。因此,净土宗有人就是以持往生咒为主要修行。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