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眾生本無妄想分別情執,智慧、德能、生活環境是盡虛空法界與佛無二無別,但以一念不覺,而起無明,境隨識變,乃有十界三途地獄相現。若能回頭,返樸歸真,則一真一體當下即是極樂華藏。「西方淨土變相圖」是以敦煌莫高窟172窟《觀無量壽佛經淨土變》為藍本,描繪出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畫面豐富細緻,色彩鮮明。阿彌陀佛端坐中央,寶相端嚴;左旁是觀世音菩薩、右旁是大勢至菩薩,助佛一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十方諸佛四旁圍繞,上方空中天人奏樂,天鼓天樂自鳴。諸佛菩薩身居莊嚴宏偉的殿宇,供養菩薩和伎樂人在前方的水榭,以香花和音樂作供養。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寶樹、寶花、珍禽亦以妙音助佛說法。蓮池中是九品往生淨土的眾生,上生者花開見佛,下生者則在苞中等待。 圖中也描繪了《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述「未生怨」的故事,阿闍世王子欲弒父奪王位,王后韋提希夫人傷心失望,佛陀為她講說西方極樂世界,及求生極樂的修行方法。佛陀教授韋提希夫人的十六種觀法,從日觀至雜想觀,觀想成功,即得見淨土及佛菩薩。人一生最重要的,莫過於能於今生求生淨土,了脫生死,永脫輪迴之苦。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最為殊勝的淨地,是阿彌陀佛以無比願力所成就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只要至心信樂一向稱念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教奉行,臨命終時必蒙佛菩薩來接引往生。
認識佛陀教育網
點擊觀看 西方極樂淨土視頻
返回 回主頁
橫幅瀏覽→
|
|
|
 |
王舍城的國王
頻婆裟羅年邁無子,整日
苦惱。佔相的說,山中有
一位修行的人,他死以後
就會來國王家裏投胎。
國王盼子心切,就派人去
斷絕了修行人的糧食,
再派心腹去殺死修行人。
修行人死後,王后終於
懷了孕,生下了王子,
取名叫阿闍世。

|
|
 |
國王派人殺死仙人後,
以致仙人不甘,詛咒將來
必殺父害母。王子出生後
國王因畏報而欲殺親子,
韋提悉后曉以大義,
國王遂棄此念。及至阿闍世
太子年長,提婆達多為
取代世尊之地位,
現神通令太子信服,
之後又教唆太子害父
以取而代之成為新王。
太子遂囚父。

|
|
 |
阿闍世幽禁親父後。其夫人
韋提希澡浴清淨,以酥蜜、
麥與蒲萄漿,奉食頻婆娑
羅王,頻婆娑羅王得食後
體力漸復,合掌恭敬向
耆闍崛山遙禮釋迦牟尼佛,
求大目犍連授八戒。世尊
除遣大目犍連尊者外,亦遣
富樓那尊者,為王說法。

|
|
 |
經二十一日,阿闍世
問守門者其父是否尚活?
守門人稟告阿闍世關於
國太夫人奉食、
尊者從空而來
為王說法之事。

|
|
 |
阿闍世聞知韋提希夫人奉食
於頻婆娑羅王後,牽怒其母
韋提希夫人,欲執利劍
害母。經月光、耆婆等臣
行勸,方改幽禁其母。

|
|
 |
韋提希夫人遭幽禁而憂急
之際,向時在耆闍崛山的
釋迦牟尼佛念請,佛應
韋提希夫人,與目犍連、
阿難兩位尊者親臨宮中。
韋提希夫人表示無心再留於
娑婆世界,佛示現十方佛剎
樣貌於韋提希夫人,供其選擇
往生之地。在韋提希夫人
選擇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佛在
沒有給他講解修學方法之前,
先給她說明『淨業三福』,
後佛分十六觀的次第,說明
以面朝西方觀想落日漸次到
觀西方三聖身相及彌陀淨土
莊嚴諸相的往生西方之法。
其中並提到上、中、下
三輩九品往生的位階。
|
|
 |
淨土三經的觀經,源自
於韋提希夫人悲傷兒子
阿闍世王,惡逆弒父篡位,
讓韋提希夫人感到娑婆五濁
惡世甚可厭惡,因此生起
願生清淨世界之心,
曰:「唯願世尊為我廣說
無憂惱處,我當往生,
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求佛為她廣說得生之法,
以此因緣,發起佛說
「觀無量壽佛經」。
|
|
 |
一、日想觀
又作日觀、日想。正坐西向,
諦觀於日,令心堅住,
專想不移。見日欲沒,
狀如懸鼓,既見日已,
開目閉目皆令明了。
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跟我們
講了十六種方法。這十六種觀,
修任何一觀都能制心一處把
心定下來。十六妙觀中,
從一至六觀,是觀依報;
從第七觀至十三觀,這七個觀,
是觀正報。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
持名念佛擺在十六觀的最後,
告訴我們這是個特別法門。
|
|
 |
(二) 水想觀
又作水觀、水想。
觀水清徹結水,
成琉璃地金剛寶幢
珠繩臺閣華幢等
|
|
 |
(三)
地想觀
又作地觀、琉璃地觀、地想。
極樂世界琉璃為地,以七寶界
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
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
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
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
花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此
想觀成即可除去八十億劫
生死重罪,舍身他世,必生淨國。
銘文雲:有金剛幢擎琉璃地,
金繩間錯,又虛空中成光明台,
兩邊花幢樂器為莊嚴。
|
|
 |
(四) 寶樹觀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
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
出金色光;玻(王黎)色中,
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
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
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
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
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
|
 |
(五) 寶池觀
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觀。
觀想極樂有八功德水,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
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
又有百寶色之鳥,
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
|
 |
(六) 寶樓觀
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
五種觀法,故又作總觀。
亦作總觀想、總想觀。
觀想其一一界上有
五百億寶樓,其中無量
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
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
|
 |
(七) 華座觀
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的七寶蓮花臺座莊嚴。
|
|
 |
(八) 像觀
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
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
佛像坐彼花上,又觀音、
勢至二菩薩像侍於其左右,
各放金光。
|
|
 |
(九) 真身觀
又作佛觀、佛身觀、
觀一切色身想。
觀想無量壽佛之真身;
作此想即可見一切諸佛。
|
|
 |
(十) 觀音觀
又作觀世音觀、
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
觀想彌陀脅士中之
觀世音菩薩。
|
|
 |
(十一) 勢至觀
又作大勢至觀、
觀大勢至色身想。
觀想另一脅士大勢至菩薩。
|
|
 |
(十二) 普觀
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
普觀想。觀自生於極樂,
於蓮花中結跏趺坐。
蓮花開時,有五百色光來
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
|
 |
(十三) 雜想觀
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
隨順阿彌陀佛及
兩菩薩或其首像莊嚴
|
|

(十四)
上輩觀
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往生淨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復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發三心
(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次修三業,即「慈心不殺,具諸戒律」、
「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 臨終蒙聖眾迎接,及往生後得種種
勝益之相。
(十五)
中輩觀
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
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
(十六)
下輩觀
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
遇善知識,而知稱念彌陀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有關更多:
九品往生 |
|
|
 |
阿彌陀佛
梵語『阿彌陀』,譯成中文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
光:就是光明,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廣大不可思議,是以空間來說。
壽:就是壽命,象徵福德。表示壽命延續,生命長久不可思議,是以
時間來說。阿彌陀佛充滿光明,這種光明是盡虛空、遍法界,可以照到
十方世界去,所以稱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為何要成就西方極樂世界?
目的是為了救度眾生,他要一切眾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
生淨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樣,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樣樣皆無量、
圓滿。《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世饒王
發無上道心,捨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出家後,請示如來
十方諸佛莊嚴淨土之行門,佛就為他宣說兩百一十億的佛國淨行,並
令其親見各國佛土的莊嚴相好。法藏比丘心生希有,虔誠修習諸佛國淨行,
經過五劫的時間,並於佛前大眾中廣發四十八深弘誓願,以求度一切念佛
名號的眾生。歷經多劫的修習,行願深廣無有疲厭,終於功德圓滿成就佛道
,佛號阿彌陀,其國土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阿彌陀佛
成佛已來,於今十劫今現仍在彼土說法,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
五濁惡世的眾生只要能夠發起至誠懇切的心,具足「信、願、行」
三資糧,依教奉行,十念念佛就能夠功業成就了脫生死,剎那之間
超過塵點劫的辛苦修行。我佛的大慈大悲,在此淨土法門之中 可以說
是發揮到了極致。我們處在五濁惡世何其幸運得以聽聞阿彌陀如來
殊勝宏大的本願功德。凈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
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凈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
成佛。如果還不能發起希有難得之心,生起欣慕愛樂的憶想思念,就如
同背離慈父逃離家鄉,徘徊於窮困險厄的漫漫長路,經過久遠劫來漂流
浮沈於痛苦的生死大海,卻沒有人能夠慈哀救護,如此怎麼能不恐懼警惕?
怎麼能夠不勉力精進呢?」
|
|
 |
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右邊的脅侍菩薩。
大勢至。梵語稱「摩訶那缽」,現今在極樂世界,
是第二順位遞補佛位的菩薩。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
與觀世音菩薩無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
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勢者勢力,
至是至極。又菩薩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殿,
故名大勢至,又名得大勢,以能成辦一切事故。
今在極樂世界,與觀世音菩薩一同輔助阿彌陀佛弘化。
未來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涅槃後,正法滅已,
大勢至菩薩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記載,大勢至菩薩
是通過念阿彌陀佛,修念佛法門而成佛的。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大勢至菩薩在此娑婆世界,攝受念佛修行的人,
導歸於西方極樂淨土。佛陀問大勢至菩薩證得圓通
的法門,大勢至菩薩曰: 我沒有別的分別選擇,
只是一起收攝六根,淨念不斷一心念佛,而達到
三摩地定慧等持的境地,此念佛法門實在是最殊勝方便、
最為第一。」大勢至菩薩,以念佛法門入於佛道,
乃至修菩薩行,度化眾生,都不離開這個念佛法門。
修行淨土法門的人,應當知道要學習效法啊!
|
|
 |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的教主阿彌陀佛座下
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並稱“西方三聖”,
是阿彌陀佛左邊的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
過去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現在以菩薩身,
在極樂世界,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
將來阿彌陀佛涅槃後,正法滅盡已,
觀世音即補上成佛,名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法華經》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力,為了發起一切菩薩的菩提心,為了
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
專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者,以此迴向往生極樂世界,與那些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人,同樣都能夠往生淨土,此二者
福慧果報大略是相同的,福德善根也相等。
|
|
 |
聖眾
西方世界的殊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
它的殊勝就是在那個世界沒有逆境、沒有惡緣, 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雖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天天可以
跟寂光土、實報土的這些大菩薩、等覺菩薩,像我們常常
熟知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彌勒菩薩,
天天在一起;接受他們的薰習和幫助,就是最緩慢的進步,
也比十方世界要快得多,且不退轉。不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決定不會退轉,更難得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補處菩薩多,
多到沒有辦法計算。這是十方世界都沒有的,唯獨西方世界有。
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承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
能夠在一餐飯很短的時間之內,每天來回到十方無量無邊的
諸佛世界去供養諸佛,每天聽無量無邊諸佛說法。
供養是修福,聞經是修慧,福慧雙修,所以那裡成就得快,
太快太快了。他們以花香、幢幡這些物品來供養佛,這些供養的
物品都是隨自己的心念,就能變現在手中。這些供養的物品
珍妙奇特,非是世間所有的。他們以這些物品來供養諸佛及菩薩大眾。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同時供養十方諸佛之後,經過很短的時間
就回到極樂世界。全部都聚集在七寶講堂,無量壽佛就為他們廣宣
大乘佛法,演說、暢談念佛法門。這些菩薩們聽了沒有一個不歡喜,
並且都心開意解,明白覺悟聖道。
|
|
 |
天蓋
西方三聖的頭頂皆有天蓋莊嚴其上,彌陀的天蓋尤為
莊嚴殊勝華麗。「蓋」是寶蓋,這是懸在佛像的頂上,
它表法的義趣是「防止身心的污染」。什麼東西能
防止身心的污染?西方極樂世界每天生活的狀況,
每天上課聞佛演暢妙法,彌陀慈父以其
神力的加持變化六塵說法,西方極樂眾生
聞聲嗅香,睹觸光影,皆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皆修佛行,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
至成佛道。而且每天所見的都是諸眾佛菩薩、諸上善人。
大經中常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
西方世界也是從心想生。世間人的心骯髒、污穢,
所以變現出來的東西就不莊嚴、不殊勝。
西方世界的人心地清淨,因此他們變現出來的供具
清淨、莊嚴。何況還有阿彌陀佛神力的加持,保護
極樂眾生心地不受環境的污染,不但我們世間不能比,
就是十方諸佛世界,恐怕也很難相比。
|
|
 |
寶台
在西方三聖正前方寶台上,剛剛往生至
西方極樂世界的“新生”者端坐在蓮華台上,雙手合掌,
瞻仰彌陀的相好與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在台上的往生者
是親証念佛三昧的淨土行者,左右兩側還有菩薩
稱嘆接引。正如《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段雲:
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
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
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
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
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
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
|
 |
寶樓宮殿
在西方三聖左右兩側的下方有對稱的宮殿樓閣,
樓下為阿彌陀佛為十方世界諸大菩薩說法之大講堂,
圖中諸菩薩贈呈蓮華等寶物供養彌陀。寶樓二層
則有菩薩在此休息,或深入禪定享受寂靜快樂,
或聆聽極樂世界寶樹所發出的苦、空、無常、
無我等講法妙音。《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雲:
極樂世界淨佛土中,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
光澤香潔細軟雜色,雖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
增長有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彼有情類
晝夜六時,常持供養無量壽佛;每晨朝時持此天華,
於一食頃飛至他方無量世界,供養百千俱胝諸佛,
於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樹花持散供養;還至本處,
遊天住等。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綺飾,
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的宮殿樓閣非常的奇特,能隨人之意而大、
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於空中,全由一寶、二寶乃至
七寶自然而成,其富麗堂皇更勝過六欲天主之天宮
百千萬倍,那是往生之諸上善人的居處,也是大家聚會
講經說法的地方。剛剛往生的人,先在蓮胞之中靜修,
等到花開時,證得法身,就可進住樓閣了。
|
|
 |
虛空
在西方三聖的寶蓋及左右兩側的寶樓之上,
展現的是極樂世界的廣大虛空。在虛空中有
阿彌陀佛慈悲化現的各種白雁、迦陵頻迦等奇妙之鳥,
同時在虛空中還有各種樂器演奏出勝妙音樂來讚嘆
極樂世界的莊嚴及阿彌陀佛的功德。從十方無量無邊
佛剎來到極樂淨土供養彌陀、聆聽法化的菩薩在祥雲及
所化宮殿中自在安詳。天親菩薩《往生論》雲: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同時善導大師《般舟讚》雲:“地上虛空聖人滿,
珠羅寶網自然覆;微風吹動出妙響,聲中皆說無為法。”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雲: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妙風,
吹諸寶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俱胝天樂
同時俱作,出微妙聲甚可愛玩。
|
|
 |
寶池
在極樂世界寶池中有新生的往生行者清淨安樂的
坐在盛開的蓮華上。寶池中盛開有各種各樣的蓮花,
行者或坐在盛開的蓮華之上,或遊行快樂。西方極樂世界
的七寶水池,池裡有具足八種功德的水。水池的底,
完全是金沙鋪成。水池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
瑪瑙七種寶貝所作。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水池有很多,大的,
有十或是二十、三十由旬,直至一百、一千由旬大。就像海一樣大。
池水,要它熱就變熱,要冷就變冷。一動念頭就使你歡喜稱心。
何等名為八功德水?第一是澄淨。就是澄清潔淨,沒有一些
沖激污穢。第二是清冷。就是清淨涼冷,沒有一些昏濁煩燥。
第三是甘美,水的味道甜味,很好喝。第四是輕軟,水的性質是
輕浮柔軟。我們世間的水只會向下流,這種水會向上流。第五是
潤澤,滋瀾滑澤能夠有益人的身心。第六是安和,安寧和平
沒有很大很急的波浪。第七是除患。喝了這種水不但除渴,且可以
除去饑餓。第八是增益,喝了或是洗澡這種水,可以增加人的善根,
使身體安樂,心思清淨。有這八種的好處,所以稱作八功德水。
水池四邊的階層和道路,都是金、銀、琉璃、玻璃四種寶貝合成。
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
微妙香潔。我們若是發心念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裡,就會
生出一朵蓮花。念佛的人,越念越高興,誠心,蓮花就會一天比
一天光明和鮮豔。當念佛人要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就拿這朵蓮花來,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念佛的人,就在蓮花裡化生出來。
|
|
 |
舞樂
在寶池正前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舞台。
在左側的舞台上,有往生淨土的行者歡喜無量,
演奏出感恩與歡喜的音樂以作供養。在右側的舞台上,
在連接兩個舞台的拱橋上,有往生淨土的行者隨著
舞樂翩翩起舞。正如《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所雲:
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自然常有無量無邊眾妙伎樂,
音曲和雅甚可愛樂。諸有情類聞斯妙音,
諸惡煩惱悉皆消滅,無量善法漸次增長,
速証無上正等菩提。
極樂世界常作天樂,時常天樂鳴空,
隨各人之意願而聽到自己所喜歡的音樂。極樂世界,
不但沒有不善的事,連不善的名字都聽不到,
這是因為那裡的人、事和物,無不盡善盡美的緣故。
像這樣一個美妙絕倫的世界,可以說宇宙中再也找不到
第二個了!畢竟它是阿彌陀佛集十方諸佛剎土之美好於
一身的佛國,自然樣樣皆奇特稀有,與眾不同了!
|
|
 |
寶樹
在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寶樹。各有寶樹豎立,
寶樹上生有七層茂葉。在茂葉之中有白色羅網作為裝飾,
在最下層的羅網上綴有能夠發出妙音的寶鈴。
微風徐徐吹拂,搖動菩提樹上的枝葉,發出無量妙法音聲,
傳遍十方佛國。聞者清淨舒暢,悲心智慧油然而生,
音聲微妙安和雅正,在十方世界的音聲中,是無與倫比的。
在寶樹最上方是放射異彩的摩尼寶珠,發出的無量寶光
澈照十方佛剎。《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雲:如是
彼土常有妙風,吹眾寶樹及寶羅網,擊出種種微妙音聲,
說種種法。彼土眾生聞是聲已,起佛法僧念作意等
無量功德。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綺飾,
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珍禽
西方極樂世界尚有百千種奇妙雜色之鳥,
像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
等種種的鳥,這許多鳥,日間三時,夜間三時,
不停的發出又平和,又優雅的聲音,他們這種聲音裡,
都很歡暢的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等種種的妙法。所有的珍禽奇妙之鳥皆是阿彌陀佛
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議神力變化出來的。

|
|
 |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天蓋上,散放無量光明,
無量光中現出一一化佛,佛身都是紫磨真金色身,
相好無比,殊勝莊嚴。光中所現的一一化佛,
又放百千光明。他們普遍為十方世界眾生宣說淨土法門。
光中所現的化佛,各個安立無量眾生於念佛成佛之大道。
|
|

人生苦短,生命無常,當一口氣不來,生命即不再;而人既有生,則不免一死,死後往哪裡去,我們不可不知,是往生極樂?或生天或墮地獄、或墮餓鬼、或淪為畜生或重返人間,無一不攸關此生所造之種種業果。六道形成,升墮無常,皆由習氣染著之輕重而別,故有苦樂無常,亦不離生滅輪迴之現象。因此謂:「六道輪迴,頭出頭沒,苦不堪言。」
「西方淨土變相圖」就是介紹極樂世界的生活環境、人事環境種種無比殊勝莊嚴、美妙以及當地人民,人人皆是成就清淨心、平等心,徹底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說之不盡之圖說;。故我們深深期望瀏覽「西方淨土變相圖」和「地獄變相圖」後,兩個能作一對比,讓大家油然而生起對極樂世界嚮往欣羡之心,求生之念。地獄圖則能覺醒得人身之可貴,起心動念造作罪業墮地獄之可怕,進而能提起正言正行,發揮人類善良之本性。以期社會人心趨于敦厚、純正、謙和。願我們一起共勉之。
大集經雲: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
發菩提心
深信切願 |
 |
看破放下
老實念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