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佛经 > 药师经 > 正文内容

《药师经》与现代生活(3)

药师经  时间:2017-12-30   作者: 藏学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因为你深信药师如来的甚深所行,这是你信佛的内因,而诸佛如来的威力则是外缘,当内因和外缘高度统一时,你就会置身于一个理想又圆满的世界里。

  世尊接着说:

  阿难,一切声闻、独觉,还有没有登地的诸菩萨,他们都不能信解药师如来的甚深所行。世尊说到这里,话突然一转,说:唯有一生所系菩萨能如实信解。

  听世尊这么说,博学的阿难尊者一定了然于心,而今天根机浅薄的我们因无法领悟诸佛如来的甚深所行而显得越发狭隘。在这段不太长的经文中,同时出现了阿难、声闻、独觉、未登地诸菩萨,及一生所系菩萨。在座的各位,听说你们大多去过印度朝圣,沿着世尊弘法的足迹一路追寻,大家不但亲临感受世尊在灵鹫山胜境说法的殊胜,也有幸礼敬了阿难尊者的墓地。阿难是世尊的堂弟,他博学强记。世尊入灭后,因僧团的懈怠,大迦叶发起了五百比丘在王舍城结集,那次结集由阿难尊者准确无误地当着那么多比丘的面凭记忆诵出了世尊一生为大众的开示,并博得了满场掌声的肯定。阿难尊者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一生的学修对佛法的传播都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么,这里的声闻、独觉和未登地菩萨又指的是谁,一生所系菩萨他到底在哪里?

  《药师经》历来被看作是一部简单但不易懂的经典,这大概是东方文化喜欢会意而不善言传,于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只好人云亦云地说服自己,也许真的不需要理解,只要每天把经典不断地诵读,有一天自然会领悟于心。但是诵读了许久,仍然不见悟的踪影,这时我们或许不禁开始怀疑那些强调意会的人可能没一个真的与药师世界相契相应,大家都只是满口佛言法语说着相似的佛法,来炫耀自己和佛法的玄深。在这个虚假的世界里,只要穿上了僧衣,人们就会把我们奉为无所不知的佛菩萨转世,我们对信众的任何苦恼也都能用玄而又玄的法语做出针对性的开示。事实证明,大言不惭或道貌岸然恰巧能被善良的中国文化所接纳,还能制造出超世的悲情,并赢得大众的恭敬和信任。

  当然,我们也会关注着现实世界的众生,在对佛经的诠释和注解,更多地停留在一些道德层面上,或秩序规则等范围。有时,我们禁不住要问,难道诸佛甚深的真理就仅于此吗?除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外,还有没有更深的道理?难道真的只要念一句药师如来名号我们就无病无灾、无恶无罪吗?还有,一生所系菩萨,您说您要来到娑婆世界救度众生,却为何要我们等您一万年?(众笑)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可这难以参透的真理为何要引众生到玄之又玄的境地,难道古老智慧真的那么残忍吗?生命的苦难有那么多的余暇可以拖延、揣摩和猜测吗?

  自古至今,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误了多少年少?那永恒的生命对于今天的我们保持着一份遥远和神秘,一份让苦难众生难以契入的不可思议。(掌声)

  【迦叶】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

  【娑婆】梵语,意译忍、堪忍。即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

  【声闻】梵语,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

  【独觉】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

  【登地菩萨】(术语)入初地即欢喜地行位之菩萨也。

  【一生所系菩萨】(术语)与一生补处菩萨同,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弥勒菩萨在经过兜率天之四千岁,亦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一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将降生到我们这世界,而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并三会度生,转妙*轮。这三次度众法会,号称『龙华三会』。

  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世尊在许多的法会上都这样特别强调:人身难得!为了让众生更好地理解并珍爱生命,世尊就地抓起一把土,又将土撒向大地,然后伸出手对大众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尘;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世尊在这里不但告诉大众得人身难,而听闻药师如来名号并能如是信奉者,就比难得的人身还要难得。

  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世尊在此对药师如来的无量功德由衷地赞叹,并且告诉阿难及大众,由于众生的不同根性,药师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运用了无量的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蕴含了佛菩萨无量的苦心和悲愿。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又有着不同的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文人们都喜欢跟禅师交游,文人的目光全部投向不立文字的禅宗。谈素琴,阅金经,这里的「金经」是指禅意浓郁的大乘经典《金刚经》,仿佛只要在案头放上此经,就能让自己心闲气定。

  《金刚经》里简练又玄奥的义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特别是不认识字,或者说不想认识太多字的人,(众笑)那么,净土法门善巧方便地照顾并接引了这些普通人的信仰,念好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中华文明是特别重礼尊德的文化,于是,佛典在东土的弘传往往偏重于礼仪与道德标准。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善巧和方便,作为一个出世的宗教当然不应囿于有为的道德与各种规则,只有超越道德,破除规则,我们的心性才能真正得到释放和升华,禅宗讲「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而老庄的「无为而无所不为」,都是放下了世间的假道德与价值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回归到道德和规则的本源,自然而又有秩序地遵守自然和人文的法则。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涕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

  师父几天都不吃不喝,瘦得不行。弟子们买来了上好的营养品,求师父随便吃点,师父不吃,也不说话。一天,一细心的弟子在师父的床头发现了一个条子,上面有师父颤巍巍的手迹——「两天」。一定是师父自知时至,两天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是,弟子们奔走相告。师父的弟子多,当天就有好多的弟子赶到了寺里,大家围着师父二十四时不间断地念佛,弟子们要用他们虔诚的心诵出弥陀圣号送师父在人间走完最后一程。两天很快过去了,两天里,师父像入定似的跏趺在他的禅榻上,悄无声息。师父已经走了,去了他的世界。弟子们的念佛声陡然增高,师父的中阴身还没有离开,弟子们的声音密集又悲怆。突然,佛号声嘎然而止,谁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弟子们脸上的表情木木的,只见师父的身体动了一下,随即睁开了眼睛。还没等弟子们回过神来,只听师父轻声说:到琰王那里走了一程。(众笑)

  没几天,师父的身体回到了从前,可以吃些简单的稀饭了,可他依旧不吃围绕在他床头的各色补品。在弟子们的搀扶下,师父还可以下床到寺前太阳下走走。有弟子问:师父,阎王爷是个啥样子?一定很凶吧!师父却只说,他当时脑子快速地浮现一连串的人生回放镜头,每个镜头似乎都在与人争吵。弟子又问:那阎王对您说了什么?师父笑着说:阎王说,快回去,你时候没到,你晚年还要享你的弟子们的福啊!(众笑)

  【救脱菩萨】此菩萨以救人病苦,脱离灾难而得名。

  【琰魔王】亦称「阎王」。据法苑珠林记载:阎罗王往昔为沙毗国王,与邻国战而败,国王忿极,与诸大臣兵卒皆发愿,愿死后为地狱主,执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地狱以泄忿。后此国王,死后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亦皆为地狱官卒。

  【中阴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由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生。

  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

  魏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哪个的医生最高。扁鹊老实地回答,说,我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最差。

  魏王不解地问,那为何他们默默无闻,而你的医术却名扬天下?

  扁鹊说:因为我只能在人们生命垂危的时候才能出手下药,往往能够起死回生,虽保住了病人的性命,却大伤病人的元气,还会留有后遗症,但是,我却能名传天下。

  扁鹊接着说:我二哥治病,可以在病刚起之时,他用药就把病除了,大家总以为他只能治小病,不知道这个病发展下去,那就是要命的绝症。

  扁鹊还说:我大哥医病能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生病了,但还没有显出病症,他手到病除,把病根除了,但这个人就像没得病一样,所以大家都以为我大哥不会医病。

  最近,有这样一个报导,说中国人口众多,在医疗卫生方面十多亿人不能靠吃药打针来确保身体的健康,于是,有人提出要多建公园及健身场所,让生命在自然和运动中得到健康和提升。

  常听人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那法庭上双方律师据理力争的气势太像《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连他们的师父「唐僧」都分不清哪个是假,哪个是真?现在的法官真的是太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去分辨谁是良家女,谁是妖精。(众笑)有时,人们对司法的不信任还有许多的人为因素,比如证据销毁,人为的伪证等等,而导致许多人像窦娥一样蒙冤终身。

  看到这么一例案情,一位老人很早就失去了儿子,她一手把她的孙子带大,正当孙子成年走向社会的时候,老人家又遭遇到人生的最大不幸,她的孙子与人争斗中又永远地离她而去。老人悲痛万分,最后司法给了她一个公正,法庭宣判杀害她孙子的凶手的死刑。当记者问老人对这样的判决满意吗?老人的心里满是苦痛和泪水,老人哭着说她不要司法的公正,她只要与她相依为命的孙子。

  古希腊贤者毕阿斯同一些不虔诚的人一起航海,当遇到暴风雨时,就连那些不虔诚的人也开始求神保佑,毕阿斯就说:安静点,不要让神们得知有你们在船上。

  这时,我们回头看看扁鹊三兄弟,医术最高的老大却被只看眼前利益的人们所忽视,现代人不追求户外运动和心的宁静,偏要到病入膏肓时呆在医院病房里渴望着扁鹊的起死回生,难怪毕阿斯要那些不虔诚的人闭嘴的,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其实就像无可奈何的法律在宣判最后的死刑。而佛教的「三世因果说」正好把握着医学与健康、道德和法律之间谁重谁轻,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清晰地记在阎王的生死簿里,琰魔法王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谁都不存在漏网的侥幸,在因果面前那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里能树立良好的善恶报应和因果轮回观,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积极行善,用日积月累健康和幸福去展望并履行着我们的今生和来生。

  【俱生神】属天部。据旧华严经卷四十四入法界品、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等载,常骑在人之双肩,在人死后即向阎魔王报告有关该人之出生与善恶之二神。

  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孔明带着上将姜维、魏延等大队人马,北上伐魏,孔明一向用兵如神,可他这次遇到了真正的对手——曹魏的实际掌权者司马懿。尽管司马懿曾经是孔明的手下败将,可这次交手中孔明的确没占到什么便宜,司马懿对孔明小心谨慎,步步为赢(营)。这天,蜀魏两军在五丈?上对峙。这时,又有不利的消息传到了蜀营,当孔明得知东吴孙权的三路人马欲合蜀围魏,皆被司马懿击退时,孔明长叹一声,一头裁倒在地,昏死过去。吓得姜维等人手足无措,急忙鸣金收兵。回到营寨,孔明终于醒了过来。当天夜里,孔明让姜维陪着走到帐外,这时,夜深人静,星宿清明,孔明仰观天象,十分惊慌,急回帐内,他对姜维说:我恐怕时日不多啦。姜维不解,他茫茫地看着孔明。孔明说,我刚才望见众星之中,客星明亮,主星幽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姜维一听,失声痛哭。孔明安慰说:我会祈禳(rang祈祷消除灾殃)之法,你可引甲士四十九人,环绕帐外,并在帐房四周点四十九支小灯,我在帐中燃七支大灯,如果七天之内主灯不灭,我的命就可以增加十二年。

  姜维领命而去。孔明依照他自己的计划在帐内全心祈禳,一转眼到了第六天,主灯依然明亮,孔明心中甚喜。正在这时,忽然寨外人声呐喊,孔明刚想让姜维出去看个究竟,只见魏延飞奔到他跟前禀报:丞相,司马懿的人马已冲进了营地。魏延跑得太快,卷起的风竟然将主灯扑灭,孔明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姜维拔剑要杀魏延,孔明阻止叹道:不关魏将军的事,是我造业太重,天灭我也!

  孔明的祈禳之术与《药师经》里如何供养药师如来之法似乎有着相同的道理和功德。让我们回到经文,这段经文说得很清楚,用七盏灯对药师如来的供养与孔明祈禳的方式相似,可孔明忽略了,消灾延寿「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孔明晓得祈禳延寿之法,却不懂得戒杀和放生

  孔明神计妙算,在他不长的一生中指挥了无数场的战役,每一次与敌方交手都杀死对手无量无数,有时,手无缚鸡之力的孔明在战争中表现了他的不择手段和极度的残忍。

  孔明曾平扫南蛮孟获时打过这样的一场战争。

  孔明设计将孟获的盟军乌戈国主兀突骨三万军马围困于盘蛇山谷中,然后,采取了火攻。一时间,满谷火光冲天。孔明站在山上往下看,只见蛮兵被火烧得互相拥抱,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那惨境,连孔明自己也忍不住落泪叹道:这场战争我们赢了,我虽然有功于蜀国,可必折寿无疑。

  其实,那些被烧死的「蛮军」,只是一些无衣无食的平民百姓。

  【救脱菩萨】此菩萨以救人病苦,脱离灾难而得名。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

  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幡,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数罟(gu网)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这几句话出自于中国的圣人孟子。孟子其实很有远见,二千多年前的他,似乎洞察到今天的人心。他说:只要按时而不误农耕,顺其自然规律,这样,人们就会丰衣足食。可现在的人们总喜欢挑战极限,用大棚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违时地催生出许多高产量却会致癌食品。我昨天还在《联合早报》上看到了人们这样的担心,说水果之王的榴槤本来一年才结果一次,可现在的水果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榴莲吃,更让有些人不接受的是,有人要利用现代科技除去榴莲的「臭味」,其实,对于爱吃榴莲的人来说,那是一想起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的香味啊!(众笑)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人类砍树可以说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小的时候,我记得河岸边满是高大的柳树,和山丘上那茂密的松林。如今那样的生态永远只是一份记忆,一份伤心。

  孟子又说,人们控制一定数量的鱼网捕鱼,或许说,我们把网鱼孔规定在一定的尺度,保持着一定的漏网之鱼,这样,生态才能平衡。可是张三突然把鱼网孔缩小,于是,张三暴发了。张三破坏了本有的秩序,使他的鱼量比别人增多了好几倍,可他并没有受到社会的指责,反而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电视台、报纸铺天盖地从正面宣扬了张三的智慧和成果,在渔界引起了轰动效益。张三还真不负众望,他很快注册并成立了「最小网孔张三捕鱼无限公司」,(众笑)这时,王五、赵六该如何,他们又如何承受「张三式」的诱惑和压力。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把鱼网孔变得更小,日子将无法维持,王五的老婆已多次骂他是个没出息的东西,如果现在还捕不到人家张三起家时的一半的鱼量,明天就到法庭离婚。(众笑)

  特别是赵六,他已是「奔四」的人了,还没谈好对象,可现在女孩子都说张三是最有魅力的男人。(众笑)女孩们早就放话说,要嫁就嫁像张三那样的男人。(众笑)说到这里,我们也说说我们的佛教自身,作为当代的出家人,面对这个物化的社会,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是「与时俱进」,还是坚守那不可改变的「鱼网孔」?人在很多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也许并非什么艰难险阻,而是选择。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好啦!我在台上,我的地盘我做主,(众笑)我来告诉大家,也显示着我们出家人的智慧和勇猛。依我看,干脆将鱼塘的水抽干,也成就那个成语———「竭泽而渔」。(众笑)

  人类破坏自然,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报应。自然终于叛逆了——大气变暖了,河流污浊了,旱灾、水涝威胁着脆弱的人类,SARS(非典)等传染病伤害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

  人类与其说在这世间创造了许多的辉煌,还不如说,人类更多的是给自己和后人留下了罪业和苦难!(掌声)

  【刹帝利】梵语,意译地主、王种。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

  【灌顶王】古代印度于国王即位时皆行灌顶仪式,以四大海之水灌新王之顶,表示祝福。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

  这时,阿难尊者问救脱菩萨:菩萨,为什么有人命已尽,却能增寿延年呢?

  听了阿难尊者的问话,或许有人会问,阿难尊者不是世尊十大弟子中的多闻第一吗?这世间难道还会有他所不知道的事情?那么,阿难尊者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在明知故问?这个问题我们在此暂不做阐述和争论。我们来关注一下阿难尊者话里的另一重难以解答,又直接关系着众生的生死大事。

  阿难尊者问救脱菩萨「已尽之命而可增益」,可见,尊者一定知道寿命何时尽,或者说,已尽的寿命又有多少岁月是属延伸。对于众生来说,我们怎样去界定我们的寿命到底有多长?(是六十岁,还是七十岁?)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的生命哪些段是属于额外的增益?(六十岁、七十岁是本有的寿命,还是包含了增益的寿命?)阎王爷只知道把众生从阳间带到阴地,而在阳间从不公开那本与众生寿命息息相关的生死簿。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高行健先生在《灵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他生病了,是肺癌,被医生判了死刑,专家会诊的结果是他顶多还有半年寿命。于是,他沉痛又无奈地回到家里,等待着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半个月过去了,他远方的弟弟来到他身边,并劝他去医院复查,他顺从了弟弟的要求,可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再去医院只是给家人一些自我安慰,到时无非一样随着阎王的旨意走向轮回和地狱的深处。在医院里,他坐在医生的办公室里,他说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自己也未曾察觉,他听见了他心里正默念着药师如来的名号声,而且十分的虔诚纯然发自内心。

  「没有。」医生拿着刚出来的胸片说。

  「没有?」他都不敢相信医生的话是真的。佛说欢喜,这是他摆脱绝境的最初心态,也是他最实在的幸福,他受到了药师如来的关照,奇迹就这样出现了,但他还只是窃喜,不敢贸然袒露。

  「要不要再查查。」他的弟弟小心地问医生。

  「再查什么,这样不是很好吗?」医生呵斥道。

  「可半月前那胸片上的阴影又怎么解释?」他的弟弟止不住还问。

  「没有就是没有了,消失了,还怎么解释?感冒、肺炎,都可能引起阴影,好了,就消失了。」医生扭转靠椅,对他和他的弟弟不再理会。

  他拾回来了一条新的生命,他的寿命得到了延年和增益,他感谢医生,可医生没有提到「心境」,他一直在心里问自己,心境会不会改变胸片上的阴影?

  救脱菩萨言:大德!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

  救脱菩萨没有直接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菩萨反过问尊者说:尊者,您常在世尊的身边,难道您没听世尊常说人有「九横死」吗?

  看这段文字时,我们应心存感念,不仅是对这段文字的内容,还有文字的表达方式。

  在一辆开往九华山的大巴上,有一位自称从美国回来的华侨,他说他是佛教徒,出生在美国,在大洋彼岸他拥有许多的土地和房产。他跟坐在他身边的师父说:这次是专程从美国飞来到九华山朝拜地藏菩萨。师父说他就常住在九华山里,那人一惊,赶忙冲着师父合掌问讯,随即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红包,激动得不能自己,缘分啊缘分!那份恭敬和欣喜,就像见到了地藏菩萨。师父接过红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美金。

  师父说,今天我们同乘一车是缘分,这缘分属于车上的每一个人,如果你心诚,应普同供养才对。那人一拍脑门,连说菩萨!缘分!就这样,车上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张一百圆的美金。咱们一车人啊,今日真高兴。(众笑)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大众好开心。这时,师父转身对大众说: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接受了这位先生的供养,也得回赠一份小礼物,略表我们的心意,大家说好不好?

  「好!」众人齐声附和。

  回赠什么礼物呢?出门在外,大都两手空空。还是师父有智慧,师父说,我们就回赠给这位先生一百元人民币吧,他在中国正好用得着。说罢,师父从自己的香包里拿出一百元人民币来,那人摆手直说No!No!No!(众笑)师父说必须收下,这是地藏菩萨为我们结下的缘分。众人也学着师父的样子边递钱,边说「地藏菩萨」和「缘分」,把那人感动得连连哈腰合掌、接钱——Thankyou!菩萨啊缘分!(众笑)

  车一路欢奔,进入九华山地界时,突然有人说美金是假的,众人一阵惊诧:怎么,美国的钱也有假的?(众笑)大家回过神来,却找不着师父和那位先生。他们不知啥时下的车。这时大家才明白,师父和华侨全是假的。(众笑)「师父」和那位「华侨」的一唱一合,那是早已编排好了的明知故问。

  这段经文,我们不难看出,阿难尊者当着无量大众提出一个又一个与尊者身份极不相称的问题,很明显,博学的尊者是在明知故问。

  同样是明知故问,同样活跃了当时的气氛,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和目的。

  这里,我们也得常常提醒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一定要防范自己的贪欲之心,无论他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只要是关系到钱,不管是「美金」和「大师」,都要小心前方是陷阱。

  阿难尊者的明知故问,不仅增强了法会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更重要的是替众生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见这样的一个报导,有人对着记者及无量的电视观众说:我们的钱包现在鼓起来了,单位还给我们买了医疗保险,以后,就再也不怕生病啦。

  我们都知道,有了钱不等于就有健康,我们享受公费医疗,也不等于我们就可以延年益寿。有很多的人,在没钱的时候身体还算阳光,可一旦有了医疗条件就感觉身体这里发慌,那里不适。那就赶紧上医院呗,千万不要耽搁了病情。(众笑)住在大医院里,就指望着主任医师和进口药物来帮自己补回没钱时候的身体。持有这样心态的人,是根本得不到幸福和健康的,药物的负作用及贪婪的内心紊乱了我们身体本有的智慧。

  还有,有些医生必须完成医院硬性规定的「任务」,先用各种仪器先轮番把你的看个仔细,然后再来对你身体的各种症状加以「诊断」和「关心」,就算你本没病,这时,你的心跟病已对号入座了,无数的病魔正大摇大摆地向你走近。我们常说,猫有九条命,意外死去猫,只要把它放在土地上,猫会通过它自身的能力得以重生。人也一样,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人体有百分之七十的病是无须吃药打针的,人体的自身智慧会平衡、抵御,并战胜体内外的各种疾病。所以,「救脱菩萨」更是指我们的自心——心境决定着我们生命的质量和状态。而诸佛如来劝导世人造续命幡灯,修诸福德去净化并提升众生的心境,让众生明心见性,不经苦患。

  阿难问言:九横云何?

  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

  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

  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

  四者、横为火焚。

  五者、横为水溺。

  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

  七者、横堕山崖。

  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

  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

  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到2008年奥运会开的时候,我整六十周岁,到时,一定要到比赛现场去看一看。」这是中国内地一位名人生前的愿望。

  在之前的一次电视节目录制中,这位名人突然被主持人问及他贵庚几何?他神秘一笑,随后,扳着手指说道:「我今年周岁57、虚岁58了。等到开奥运会的2008年,我正好60岁!活了一个甲子,我就想啊,等2008年我一定要到奥运会比赛现场去看看。」说罢,他还幽默地打趣道:「我60岁啊,北京还为我办了个奥运会。」

  世事难料,他并未等到奥运会召开,因心肌梗塞,便匆匆离开人世。

  于是,有许多的报刊在这位名人的「横死」和「奥运生日」上大做文章,将他生前六十岁生日那年一定要看奥运会的理想作为笑谈。「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心情和感伤。其实,我们在说别人不幸的时候,又有谁知道,死亡之神哪一天会降临到我们自己的头上?

  前天,林长让延续法师陪我到詹葡院瞻仰「广洽上人纪念堂」,在三楼的展厅,我看见弘一法师送给上人的一幅立轴。写道:

  我见他人死,心中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何日轮到我?

  「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世尊不止一次地告诫众生:人的生命像水泡一样非常地脆弱。古来净土大德说:「要把死字挂在眉,才觉西方有滋味」。有一次世尊突然问他的弟子们:「人命在几间?」有的弟子说:「数日间。」有的弟子说:「饭食间。」世尊都否定了,最后有一个弟子说:「人命在呼吸之间。」

  世尊点头。

  是的,人命就在呼吸之间!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性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几年前,我在学院的院墙外用毛笔写下一行大字: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句话出自唐代一位尼师的一首诗,见来学院参观的人都会在那行字前驻足观看或拍照留念。我很得意。

  上个月,有信士刚进山到学院,就急忙跑来告诉我,说墙外的字被谁擦掉了。他喃喃自语,说上星期他还在字前照了相?他语气里流露出失措和惋惜。我说是我把字擦掉了的。(众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因外界的太多事情,我的内心陡然生起无有止息的烦躁和郁闷,我都找不到一个出世的僧人在这个世间上应有的方向和空间,好心的朋友总劝慰我,要多跟社会接触,人不能真空生活。没出家时我生长在农村,谁都知道,那是社会的最底层,出家后,有人说我放得下,年纪轻轻的就走出了红尘。听了这样的赞叹,我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我想告诉大家,我本来啥都没有啊,我又何曾放下了什么?除了年轻,和那颗年轻的心。

  如果出家修行是为了放下内心的贪婪和无明,那么,这个社会的一切名利、爱恨对于出世的心来说,何为退步,又何必向前?假若我们把这个社会比做作坚实的大地,而出世的心境则是一片深远的天空。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和位置,作为子女,我们得孝敬父母;作为人臣,我们要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作为商人,就得想办法利用人的欲望去刺激经济的高速递增;(众笑)那么,作为世尊的弟子,我们愿做小草,为人类奉献出一片绿色和清凉。小草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小草不伟大。(掌声)我像是领悟了那位尼师超然的心境和流淌在诗中的更深涵义,我让本来干净的墙面又回到了墙面的本真,我为自己「不退亦不进」的心境所感动,我的内心充满欢喜和宁静。(掌声)

  【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

  【性戒】二戒之一,乃针对性罪而立之禁戒,与『遮戒』相对。此类戒律从犯罪之果报而言,属于本质之罪恶行为,如五戒中之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四波罗夷,不待佛之制戒,亦不论在家、出家与受戒、不受戒,若犯之,未来必定受报;因其自性就是罪行,为业报之正因,系社会普遍承认之罪恶,并有法规制止之,故称性戒。反之,遮戒则依佛陀之遮制而设,如酒戒即是。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

  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

  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

  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这时,十二药叉神将及其无量的部下特别引人注目。这十二位神将与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有什么关联?是数字上的巧合,还是寓意着某种不可思议?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年为十二个月,一纪又是十二年,十二属相、十二星辰、十二因缘如是等等,又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但我期待,再过十二年,不是二十年,(众笑)我和在座的各位同修还能相聚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到时,我们一起走向东方琉璃世界,共修药师法门。(掌声)

  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围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

  我们学院有许多经书,藏经楼放满了,就只好将各类经书打成包存放在书库里。我记得十几年前的《地藏经》就装满了一个书库。我们把经书放在山门口的结缘书架上流通,让香客和游人顺手请走。可十多年过去了,仓库的《地藏经》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又新增了好几个书库。因为时常有信众把他们家里的佛经拿到学院来,他们说,这些经书是寺里的师父们赠送的,他们又看不懂,放在家里怕不清净而对佛菩萨不恭敬。

  前几天,我又接到了一位信士的电话,她说又有一批《地藏经》要运到九华山来,其中有一部分是给学院的。这位信士我认得,许多年前,她和她的同修们节衣缩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组织了一个印经会,她们每年印有大量的经书送到不同的寺院,让经书和她们的功德随处流布。她们说师父说了:印经书功德最大,许多的护法菩萨都来护佑她们的家庭平安富有。我想告诉她们我们学院有太多的《地藏经》,可我说不出口,我怕伤了她们的虔诚和自尊。我曾几次跟她们说,要提高经本的印刷质量,十多年的版本和纸张已很难适应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可她们每次送来的经书依然简易得有些粗俗。

  有一次,我去九华街上的一个小庵,住持师太见到我她特别地高兴,她请我到楼上,请我发心帮她的忙。我当时不知何事,上楼一看,见满屋子经书。师太说,藏学法师啊,发发慈悲,把这些经书拿来佛学院去,不然,我的房子都快压塌了。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佛学院也是同样的境况啊!师太见我不说话,她又说,你来拿经书时,顺便拿些香烛和麻油。(众笑)我答应师太我会将书全部请走,香烛和麻油就顺手或随缘吧!(众笑)过了几天,我叫客堂里的法师去请书,法师却说,师太前天自己包车把书送来了,还搬来了许多的香烛跟吃的油。法师还说,师太一并还捐了一千块钱,她交待说这钱专门供养藏经楼。(众笑)

  有人做了这样的调查,问大众对结缘的佛经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需求?大多人会说,见到印制精美的佛经会心生欢喜,不过,他们又说佛经太深奥,根本读不懂。也就是说,对于智慧又平实的经典,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愿意真正去领悟。

  有一位信士说他最近在读《金刚经》,他问师父读《金刚经》要注意什么?

  师父告诉他说:你要注意千万别读懂。(众笑)

  「你也读不懂。」(众笑)师父接着又说。

  他一脸茫然,无所适从。

  「其实,也许从来没人真正读懂过,或者说,没人愿意去真读懂。」师父话朴实又迥远。

  《金刚经》里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读佛经时,心里总有许多现实的利益和目的。师父对他说,如果你真正读懂《金刚经》,你的心就不会在事业、家庭等事物上停留,你会进入一种不可言说的禅悦状态。可这不可能,因为你读《金刚经》的目的是为了求福增慧,生意上赚大钱,这还不够,你还期望你的官位连升三级。(众笑)

  当下,我们信佛,似乎只是烧香拜佛捐功德款,以求佛菩萨保佑,我们总把世俗的观念依附或强加在佛菩萨身上——我们生活中的诸多事情都很顺利时,我们会感恩佛菩萨的灵验,当身处逆境时,我们只会责怪自己拜佛时心不诚。如果我们遭受人生的最大不幸时,我们会疑惑自己亵渎了佛菩萨,而得到了佛菩萨的惩罚。

  其实,真正亵渎佛菩萨的,并不是那些否认世俗所见为佛菩萨所为的人,而是把世俗的观念依附或强加在佛菩萨身上的人。

  佛菩萨只会救拔众生,惩罚众生的是众生自己那份世俗的观念和功利的心。(掌声)

  我们回到这段经文的主题——如何「流布此经」,以及流布此经的功德和意义。当下,人们做任何事情似乎都要扛上「文化」的大旗,都搞不清楚现代人是文化太高,还是没有文化?(众笑)总之,人们在一种「文化现象」中张扬自我,迷失自我。教内在佛经流布上也「与时俱进」,什么《地藏经》文化研讨会、《药师经》文化论坛、《金刚经》与企业文化,等等,这样的传布方式,会不会是在随波逐流?

  古僧云:成佛念经,纵然自在还为妄;度生心切,须信慈悲也是贪。所以,我们流布佛经,无论是印刷经书,还是诵读经文,一定要去掉世俗的观念和文化的假相,让我们的心接近或融入真空妙有的境地,让心与经相契相应,用心去拥抱万物,拥抱自心。这时,只需心系药师如来名号,无论身在何处,或村城围邑,或空闲林中,我们的内心皆得大自在,十二神将及其无量眷属守护着我们,解脱一切苦难,我们所有的愿求也都能满足。(掌声)

  【尽形】又作尽形寿。形,具有形体样相之色身。尽形,意指过完此一期有形体、有寿限之有限生命。

  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有信士问我,供养药师如来时,在五色的缕幡上是写药师如来的名字,还是写十二大药叉的名字?我记得在《药师忏》里有这么一首偈语:

  解结解结解冤结,

  解了多少冤和业。

  洗心浴虑发虔诚,

  今对佛前求解结。

  这首偈语让我们明白,结谁的名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化解我们心中的冤结,让我们的心释以重负,广大无边,我们的世界才会和谐愉悦。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我们常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大殿;(众笑)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众笑)由此可见,众生在做事或修行上缺少恒心和毅力。所以,有大德曾说:初发心者,成佛有余。

  世尊在这里不但对众位护法药叉知恩报恩利益大众的善行给予了称赞和肯定,也鼓励他们发长远心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这时,世尊根据阿难尊者的提问告诉大众:这一殊胜的法门叫「药师琉璃光如来愿功德」;也叫「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或者叫「拔除一切业障」。

  应如是持!这是世尊在此法会上对大众最后的期望和勉励。

  【结愿】即立下誓愿。亦指法会之最后一日,特重此类仪式作法。

  【咒】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即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

  【业障】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世尊说法已毕,我们的药师法会也接近尾声。诸大菩萨及人和非人(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沉浸在庄严又美好的东方琉璃世界里,大众心生欢喜,并向世尊表态,一定依教奉行。非常感谢大家这么多天的光临,借此机会,我衷心地祝愿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永远像东方琉璃世界一样庄严美好,也祝李木源林长及诸位同修身如琉璃,自在圆满。(掌声)

  谢谢林长!谢谢大家!(掌声)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