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一节)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一节 行
一、皈依三宝
(一)皈依的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学佛的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演道俗业经》中给孤独长者问佛:‘初学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皈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志明不乱。何谓三自皈?一曰皈佛,无上正真。二日皈法,以自御心。三曰皈众,圣众之中,所以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的问话也说:‘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者,应当皈依佛法僧。’
皈依是什么意义呢?皈是皈投,皈向;依是依托,依止;皈投三宝,以三宝为依托,是名为皈依。在所皈的境——三宝方面来说,皈依即救护义。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救护义是皈依义……诸有皈依佛法僧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违法制,便能救护。彼破学处,毁犯律仪,违越法制,虽皈依三宝而不为救护。’学佛的人,为了解脱三恶趣的怖畏,和流转生死的痛苦,皈依三宝,仰求救护,就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好好的学习佛陀,奉行教法,亲近僧众,就能得到救护。否则,如《毗婆沙论》所说,是不能得到救护的。
(二)所皈依境的选择
甲、五处观察
所皈依境,就是皈依的处所。所皈依境既然是我们发心皈投依靠的处所,那我们就必须慎重的选择,观察它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真正的皈依处。否则,若是一个三业不净,有诸过失的人,他自救之不暇,我们以他为皈投依靠,那是永远也不会得到真实的好处的。《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选择皈依处,应当从五方面去观察,如彼论说:‘谓由五处观察所皈,乃可皈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三业不清净的人,必有过失;没有大悲心的人,必有偏私;没有成就无上法的人,于自利利他就不能究竟圆满。故不符合这五种观察条件的人,我们就决不应该皈依他。
依据经论中说,只有诸佛如来才经得起这五方面的观察,因为在如来具有的十八不共佛法中,说如来的三业,皆以智为导首,随智慧行,所以三业清净。就是如来的现行身业,在一切时间,一切处所,皆是妙善清净,勿须覆藏。为所化有情说正法时,现种种胜相,调伏众生,能以胜力折伏摄受一切徒众,是为如来身业清净。如来一切意业,与智俱转,入大众中,生起清净心为大众说法,除灭众生的无明烦恼,是为意业清净。又说如来具足大悲,于一切众生,平等化度,于任何一个众生,未有不简择了知而暂时弃舍者,故如来究竟不舍有情。如《摄大乘论》赞如来利乐有情的大悲颂说:‘昼夜常六返,观一切世间,与大悲相应,利乐意皈礼。’《显扬圣教论》卷四说:‘如来大悲者,谓如来悲,由四种因缘,说名大悲:一、依上一切种妙善清净转依,所作成就故;二、长时修习所得故;三、妙善清净智所引故;四、缘极深固种种坚牢一切相苦境界故。’余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杂集论》十四卷等广说如来具有不共大悲的意义及显示如来成就最极清净的一切种妙智。如《显扬圣教论》第四卷说:‘一切种妙智者,谓证得如来最极清净智断故;谓于染污清净二法,一切种数相差别中,无碍智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所法,又复如来住无漏界,为作一切有清所作事故,于十方士,示佛生有,现身言说,心有所行,有所宣说,成等正觉,转妙法轮,入大寂灭,无碍智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所法,是亦名为一切种妙智。’除了诸佛世尊,没有任何人证得一切种智,故亦无成就无上法者。如上所说,唯诸佛如来经得起五法观察,可以作我们的真正皈依处。
乙、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之中,天趣最高,所以很多的人,都以天神为皈依处。但彼诸天,由于能力不够,本身具诸障碍,不能为诸众生作大利益,故不能作我们真正的皈依处《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与《显扬圣教论》卷六,都说由五种因缘,诸天神等非是所皈依处。
(一)由形相故,诸天非所皈依。此有五义:
1、‘谓诸天神,世不现见,无谈论故’:(《显扬论》卷六文)诸天神等与人趣类别,非人类肉眼所行境界,因此诸天不能与人类相见,亦无交谈,故亦不能与人宣说法义。
2、‘容色奋发,有怖异故’:诸天神等,容貌色相奋发时,形相暴恶,现前虽然受乐,恐惧当来生苦,故有怖畏。
3、‘染习放逸,有贪爱故’:诸天由有贪爱,于妙欲境,染习放逸。
4、‘舍他利益,无悲愍故’:诸天神等,于一切有情所,无悲愍心,故不能平等饶益,而弃舍利他。
5、‘不能解了,作与不作,不达定义故’:诸天神等具有烦恼,于应作不应作的诸业不能了知,以于善不善业能招爱非爱果的真实义未现证觉,未能通达故。
由此五种道理,诸天‘不可皈依’。返观如来,由形相故,可作皈依。
1、‘世间现见,有谈论故’:(《显扬论》卷六文)佛在世时,世间现见,为众生宣说正法,与诸人等有所谈论。
2、‘容色和静,无怖畏故’:如来容貌慈祥,清净无欲,和悦安静,具四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所以都无惊惧恐怖。
3、‘远离放逸,无贪爱故’:如来于贪等烦恼,永害习气,于欲尘无染,具无忘失法,故能远离放逸。
4、不舍利他,有人悲故’:如来以大悲心昼夜六返观察世间众生的善根增灭,于利乐有情事业,无时暂舍。
5、‘善能了解作与不作,通达实义故’:‘如来已通达善恶业决定招感爱非爱果的真实义理,故于应作不应作的善恶业和作而有受,不作无受,皆善了知,以此教化众生断恶修善,进趣解脱。如是五相非诸天所有,故如来是真皈依处。《瑜伽》《显扬》二论复说由五相故,如来是真皈依处。
1、‘为利有情,证大菩提故’:如来在往昔因中,最初发菩提心时,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决定希求无上菩提。如《瑜伽师地论》:三十五卷发心品说:‘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有言:愿我决定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
2、‘现处大众,开正法眼故’:如来善转法轮,令众听闻正法,开悟众生法眼,如实现证无我实义,成为有学无学的圣者。
3、‘怨亲有情,平等利益故’: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六卷说:‘又诸菩萨,由五种相,当知普于一切有情其心平等。何等为五:一者菩萨最初发心愿大菩提,如是亦为利益一切诸有情故,起平等心。二者菩萨于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三者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一子爱俱平等之心。四者菩萨于众有缘已生诸行,知其所想有情事已,知一切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清所有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五者菩萨如于一有情行利益行,于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复如是,以利俱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由此五相,是诸菩萨于诸有情其心平等。’
4、‘于诸家室摄,舍离贪者,诸根寂静故’:如来由贪爱习气永尽,舍离一切家宅亲属财物等的摄受,由此诸根不于所行境中执取相好而游行流散,故能诸根寂静。
5、‘善除一切众生疑网故’:如来是一切智者,于诸众生正善开示,善能除遣众生一切疑惑。
(二)由自性故,诸天非所皈依。由于诸天神等烦恼随逐,具诸有漏,性非清净,倘不能自己调御,岂能调御他人?故非皈处。如来永断诸漏:永害习气,具三(身、语、意)不护,性极调善,亦能调御一切有情,故可皈依。
(三)由作业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诸天神等,安住受用众妙五欲中,恒为歌舞等声之所牵引,故于诸欲安住为业;又诸天常与非天互相战斗,或被诸天自类陵蔑驱摈,起如是等损害有情的恶业,故诸天神非所皈处。如来安住于广大无垢、寂静等业,因为如来于天住中多住第四静虑,依此静虑领受舍乐,超胜下地,故是广大。第四定舍念清净,寂静无动,故名无垢。又如来能作有情利益为业,故如来是所皈依处。
(四)由法尔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即依诸法的法尔道理来讲,世间的长寿、相好、财富、安乐、辩才等功德和出世间的无怨怼、无灾横、无烧恼、断后世大苦,得大解脱等功德,皆有自己勤用功力修诸正行而获得,并不由于事天神等而可得彼恩赐。若不勤用功力,虽于天神等极申敬事,亦不能得。此即说由法尔道理,一切功德皆依自力成办,非他力赐予,故知天神,非是所皈依处。
(五)由因果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显扬圣教论》卷六说:‘今问事天神者:天神体性,为由天业感得?为由供养天得?为无因得?若天业得者,即应归业,非天。若无因得者,应归无因,非天。若供养天神得者,为唯因供养,感天神体?为唯因天神?为因二种(即由自供养及由天摄受)?若唯因供养者,即徒事天神;随处供养,皆应能感天报。(此说供天无益,只要自己随处设供即应感得天身。)若唯因天神者,即徒设供养;虽不供养,但由天神应得天报。若俱因二种者,但设供养,天神摄受,诸所祈愿,悉应果遂。又于七种所祈愿事,不定果遂,是故不然。一于供养事摄受;二于信解缘摄受;三于信解彼者,发起信解,能感最胜天神自体;四于能感最胜所受富乐;五于摧坏阿素洛等怨敌;六于出生;七于终殁。’
最后七种所祈愿事不定果遂,意思是说以供养诸天,信解诸天为缘,祈求诸天摄受,招感天体,招感富乐,摧坏怨敌,出生天趣,及生天后常住彼处求不终殁,皆不能满其所愿求的果事。
由上述五种道理,故知诸天神等,非是真正的皈依处。诸天尚不可作皈依,其余鬼神则更不足道了。
丙、真正的皈依处
真正的皈依处,唯有三种,即佛、法、僧。《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问:皈依有几种?……答:皈依有三种,谓佛法僧。四缘故,有尔所皈依: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供养乃生欢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皈依。’
第一义是说如来证得四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惑业生死俱尽,一切漏尽安稳,故性极调善,是可皈依处。否则,自未解脱,有生死怖畏,我们纵皈依他,亦不能从生死畏中得其救护。
又如来具有三念住,摄受所化众时,于三种徒众的行为差别中,住最殊胜的舍念,不起爱心,不起恚心,不起染心。就是说正法时,一类弟子,恭敬属耳,心住于教,精进修行,如来于彼,无悦无喜,心不踊跃,但住胜舍。一类弟子,于如来说正法时,不生恭敬,乃至不精进修行,如来于彼,不生憎恚,不生不忍,非不保住,但住胜舍。一类弟子,于如来说正法时,亦生恭故,亦不恭敬,乃至亦精进修行,亦不精进修行,如来于彼,其心无二,即不喜悦,亦不憎恚,但住胜舍。如来已永尽烦恼习气,无爱恚痴等烦恼现行,故于三类徒众能遍住妙舍,是性极调善的调御师,故是真正的皈依处。
第二义是说如来于所化度的一切不同根器的众生,具足善巧方便,若无契机说法应病与药的方便,纵然皈依他,亦不能给予皈依者的所愿所求。如来于一切所调伏的有情界和能调伏的方便,皆具无量善巧。如所调伏界中,有具缚、不具缚的差别;有钝根、中根、利根的差别;有刹帝利、婆罗门等的差别;有贪行、嗔行、痴行、慢行、寻思行的差别,乃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等无量差别的有情,如来皆能善巧了知,各予应病与药,的能调伏的善巧方便而调伏之。故《维摩经佛国品》说如来‘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广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六卷所说应知。
这里引《显扬圣教论》卷三文如下:‘四、所调伏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种种行、种种性,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如来种性。诸如是等,所调种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所调伏者,此软根、此中根、此利根,此下劣胜解、此广大胜解,此贪行贪阿世耶,此嗔行嗔阿世耶,此痴行痴阿世耶,此等分行等分阿世耶,此升进阿世耶,此不升进阿世耶,此微薄尘垢贤善阿世耶,此增盛随眠,此微薄随眠,此极细随眠,此羸损随眠,此不羸损随眠,此全随眠,此不全随眠,此广说方解,此略闻即解,此摈遣所调伏,此摄受所调伏,此软所调伏,此粗所调伏,此粗软俱调伏,此应舍置,方乃调伏。如是等处,如实了知。五、调伏方便无量作意。谓诸善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调伏方便。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此因说秘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显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摄受方便,此因折伏方便,此转方便,此随转方便,此应随顺,此应违逆;此因不同分阿世耶;此应作恩报恩,此应示威奋威;此因清净,此因示现奇特神变,此因示现奇特记别,此因示现奇特教诫,此因示现种种威势,此因善诱种种教授,此因粗相,此因软相,此因粗软俱相,此因舍置,此因略说法要,能令调伏;此因广演法要,方令调伏。如是等方便,如实了知。’
第三是说如来具足大悲,所以对于一切有情能无偏党地平等摄持化度。如《宝云经》卷六说:‘佛言:如来大慈,等与一切众生乐,若于一众生起慈悲时,乃至十方众生亦复如是。遍一切众生界,亦满虚空界,无能遍知如来甚深境界边际。如来有大悲心,不与声闻辟支佛共,如来于一众生起于悲心,乃至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为作利益。如来大悲无有边际,非诸二乘所能究竟。’又《宝雨经》卷五说如来成就三十二种大悲,能于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世界诸有情中,为作利益,如彼广说应知。又由四种因缘悲名大悲,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广说应知。
第四是说如来以大悲利乐有情,为令有情究竟离苦证得菩提为目的,故如来不以有情之财物供养为喜,必以正行供养为喜。正行供养即依教奉行,是十种供养中,最殊胜的供养。即皈依者,若能于少分时间内,于一诸行修无常想、苦想、空想、无我想,于涅槃修最胜想等,是名于如来所修正行供养。如是供养最为第一,最为无上。详如下文三宝所勤修供养中说。反之,若希求皈依的人以财物供养为喜者,其欲贪未断,定有偏私,则于送财物供养,或送丰厚财物供养者生大欢喜,为作利益,而弃舍虽修正行,但无财物供养的正行者了。故以财物供养为喜的人,不可皈依。
由于唯有如来具足上述四种功德,故唯有如来是真正的皈依处。由此道理,如来所说的教法,和奉行教法的弟子众,也是最极清净的,真正能够利乐有情,令有情离苦得乐,俱可皈依,所以真正的皈依处唯有神法僧三宝。如《瑜伽师地论》说:‘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皈依。’
丁、所皈依的正体
上面已经说真正的皈依处,唯有佛法僧三宝。这里应该指明所皈依的主体,使我们明确的了解正所皈依的三宝体胜。在大小乘的经论中,说到所皈依三宝的主体时,都说皈依佛宝,是皈依佛的法身。皈依法宝,是皈依清净寂灭的涅槃(灭谛)。皈依僧宝,是皈依圣僧自证的无漏无为法。这里引小乘一论,大乘一经为证。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诸皈依佛善,何以皈依?答:若法义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佛陀。皈依彼所有学无学成菩提法,名皈依佛。……诸皈依法者,何所皈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说名为达磨。皈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皈依法。……诸皈依僧者,何所皈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僧伽。皈依彼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皈依僧。’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告慈氏菩萨说:‘者有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者,当皈诸佛清净法身。若欲求于佛法身者,当作如是发大誓愿:愿我及彼一切有情,当得如是功德法身。云何乃令发如是愿?为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常住,以是皈依清净法身。……一切众生,应常皈依无为法宝。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何以故?以于生死大苦海中,能为船筏,能作有情甘露良药,又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如是妙法功德圆满,以是皈依无为法宝。是三僧宝(第一义僧,诸佛圣僧;第二圣僧,须陀洹等;第三福田僧,比丘,比丘尼等。)一切有情云何皈依?应作是说,当令皈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所以者何?以是无为常住僧故。而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异自证之法,皈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
所皈依的主体,如上经论所说,都是以无漏无为法为体性;这是指究竟的皈依正体来说的。若佛报身化身等功德,与道谛法(证灭时法尚应舍,故非皈依正体)和预流等圣僧功德,虽然不是所皈依的正体,但从救护义与助道缘来说,仍然皆是殊胜的所皈依境。至于我们现前见到的佛像、经书、比丘僧尼,是住持三宝的形相,虽然不是真实的三宝,但他在现时环境之下,代表了三宝,故我们从其跟前承受皈依,即应于佛像作大师想,于经书作法宝想,于比丘僧尼作圣僧想.依之为师,尊重恭敬应如佛宝,法宝、僧宝。
还应该知道,皈依佛,是皈依一切佛;皈依法,是皈依一切佛所证的涅槃法;皈依僧,是皈依一切佛弟子。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问:皈依佛者,为皈依一佛?为一切佛耶?……答:应作是说:皈依佛者,皈依一切过殑伽沙数量诸佛。……问:皈依法者,为皈依自相续诸蕴灭耶?为皈依他相续诸蕴灭?为皈依无尽数诸蕴藏?……答:应作是说:皈依自他相续及无尽数一切蕴灭。……问:皈依僧者,为皈依一佛弟子?为皈依一切佛弟子耶?……答:应说皈依一切佛弟子。’《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也说:‘皈依法身者,即是皈依过去未来现在诸法。’说到所皈依的法宝,‘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果之所证。’说到所皈依的僧宝是‘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由上经论所说,故知皈依三宝是皈依一切三宝。但是应该知道,若约依止和出家来说,则唯以一佛一僧为师了。
(三)皈依者应具的认识和意志
《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齐四缘故,说能皈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这里正确地说明了能皈依的人,对于所皈依的境,应该具有的认识,与皈依的意志和坚定的立场。
(一)知功德,如来的身语意三业,皆具足清净圆满无上的功德。身相功德,如诸经中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如《摄大乘论》颂说:‘诸众生见尊,皆审知善士,暂见便深信,开导者皈礼。’语业功德,如《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光明童子因缘经》说:‘星日可处地,山石可飞空,大海可令枯,佛语诚无妄。’这两处经文,都是显示佛语清净真实。佛语更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如《维摩经佛国品》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宝云经》卷三也说:‘如来能以一音演说诸法,随其类根悉除疑惑,而诸众生皆谓世尊独为己说。’
意业功德,总说有二种,即智慧与大悲。大悲如前已说。智慧功德,如来已究竟证知世俗胜义二谛,于一切所知境界,周遍无碍。如《摄大乘论》说:‘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智周遍所知,心解脱皈礼。’‘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皈礼。’‘遍一切行住,无非圆智事,一切时遍知,实义者皈礼。’又如《宝云经》卷六说…‘如来复有无量无边无碍智慧,无与等者,不可为譬,一切众生若心念所知,随其根性种种差别,如来于一刹那倾悉分别知,随彼众生各各所念,各各所作,随造善恶所得业报,如来能以三达无碍智慧,于刹那倾悉分别知。’总起来说,如来具足相好壮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等无量功德,难以尽述。在第四章谈到佛果位上功德,可以介绍一些。
这里仅依《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以六相略摄如来功德,简略地蓥述如下:
一、圆满,如来成就三界及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出世间所有功德,犯过一切语言诠表,所以如来的圆满功德,一切歌唱杧赞所不能及。由此因缘,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普遍敬仰赞叹。
二、无垢,普通有情的功德,有七种垢染:1、欲、2、见、3、疑、4、慢、5、憍、6、随眠、7、悭。这些垢染,如来已永害无有,所以如来具有的清净圆满的功德。以无欲贪故,不求他知,故无欲垢。于所成就的功德,不起执见,故无见垢。于所成就的功德,自知究竟清净圆满,不疑为是功德,非功德,是清净,是过失等,已无疑惑,故无疑垢。又不以己所有功德,与他有情作较量,故无慢垢。又不观己所有功德憍醉掉举,生欣生喜,故无憍垢。如来已永害烦恼的种子和习气,故彼功德,无诸烦恼之所随眠,故无随眠垢。如来于己所证功德,愿一切有情同证同得,故于功德无悭吝心,不怕令其他有情同所证得,故无悭垢。
三、不动,如来究竟证得清净圆满的功德,诸外道不能扰动,一切盗贼不能劫夺,一切亲属不能摧坏,一切国王不能毁坏,水、火、风大不能转变,色身寿命虽尽,亦无动转,由诸如来功德无尽,是故不动。
四、无等,如来所有功德,极广大故,极尊重故,大威力故,无论是清净或不清净的一切有情,都无等者,是故无等。
五、能作有情利益事业,如来为了利乐有情,弃舍所得广大清净无罪的所有安乐,适应各种根器的众生,方便教示利他加行,是故能作利益他事。
六、功能,如来于所作利益有情事业时,不借待作意发愿而作,因为如来于利乐有情事业已圆满觉证无碍故,由菩萨行位无量劫来作有情利益事业的加行智为亲属故,于彼利益有情事业无量劫来恒时专志而作故,所以如来于利益有情事业的功能,是任连、无间、无穷无尽的。
(二)知差别,知差别是能皈依者,对于所皈依的三宝应该知道的差别相,大略的意义,已如第一章中所说,这里再引《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原文如下:‘复次,由六种相,佛法僧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业故,三信解故,四修行故,五随念故,六生福故。’
1、由相差别:‘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宝。觉悟果相,是法宝。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这三相中,初相说如来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现等正觉。第二相说如来自觉悟已,能说正法,如实宣说是道非道,令诸有情趣于是道,不趣非道。所说法义,皆是觉悟的果法,故法宝是觉悟果相。这两相的意义,广如《瑜伽师地论》八十七卷中说。第三相说佛教中出家僧众,由于从如来所,从圣弟子所,听闻正法已,净信出家,受具足戒,圆满修习世出世正行,因为是随他(如来及圣弟子)所教导而修正行,故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二卷所说。
2、由业差别:‘云何业故,三宝差别?谓转正教业,是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勇猛增长业,是僧宝。’第一业说,由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哀愍一切有情故,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教法,此即如来将自所证真实法义,为有情宣说,转正法轮,所以说此,是佛宝所作业。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所说。第二业说,如来宣说的真实教法,是舍弃烦恼及一切苦的所缘境,故说此为法宝业。第三业说,即僧众修习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随法行等正行,能令勇猛增长一切善法,乃至证得三菩提果,是为僧宝业。广如《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中说。
3、由信解差别:‘云何信解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树亲近承事信解。于法宝所,应树希求证得信解。于僧宝所,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这是说皈依者于三宝所,各应树立其正确的差别信解。第一信解中亲近义,下文正行中说。承事即敬事的异名。略有三相,即:尊重、恭敬、供养。如《瑜伽论》九十九卷说:‘又由三相,应知敬事,由能体彼功德胜利,故起尊童。随所体悉,以身语意三种正行,而修供养。复设种种幢幡盖等,而为供养。’于法宝应以涅槃为首,发愿希求证得,故说于法宝应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僧宝共住,由内心远离贪等所有扰恼,无违无诤,和同水乳,故善和合。如《瑜伽论》九十卷所说。僧众皆由如法所生、法所化、法等分(相似义),是故同一法性。如《瑜伽论》八十四卷说:‘大师子……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共住即六和敬法,由修六种爱敬法,柔顺调和,易可共住,如第一章已说。皈依者对于僧宝应树立这样正确的信解。
4、修行差别:‘云何修行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承事如前已解,供养当在下文供养中说。瑜伽是相应义,包括一切乘的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如《瑜伽师地论》中广说。又如《瑜伽论》八十三卷说:‘言瑜伽者,受持、读诵、问论、决择、正修加行。’总略地说,有其四种:如《瑜伽》二十八卷:‘云何瑜伽?谓四瑜伽。何等为四: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所说瑜伽方便,即增进成就瑜伽的正确方法,即住清净尸罗等。如《瑜伽论》二十八卷说:‘谓尸罗律仪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无放逸,防护其心修诸善法,无放逸故,心正于内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毗钵舍那。’这就是说,于法宝所,应修如是正行。共受财法,即同梵行者,同受利养,名共受财。同趣尸罗,同趣正见,名共受法。如其次第能治于利养起争,对治违越学处,对治于法义颠倒执著。如《瑜伽师地论》十四卷所说应知,这是对于僧宝应修的正行。
5、由随念差别:‘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余相,随念佛宝;应以余相,随念法宝;应以余相,随念僧宝。’皈依者于一切时处,应各起别行,念三宝功德。佛功德不同于法僧,故念佛功德相,是法僧之余相。法功德不同于佛功德和僧功德,故念法功德是佛僧功德之余相。僧功德不同于佛功德和法功德,故念僧功德是佛法功德之余相。为显三宝功德差别,故从辗转相望说余相。念佛世尊是正等觉者,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是一切智者,神通无量,于诸众生,能拔苦与乐等,我欲成佛,愿与佛同,是于佛宝起随念行。念法是如来亲证真理,为利乐有情,施设三藏十二分教,有大功德,是清净所缘,为诸众生离苦得乐的无上妙药,能灭烦恼,引证菩提,我欲亲证,施诸众生,是于法宝起随念行。念僧为佛弟子,奉行如来教法,住持圣教,是清净行者,得无漏法,具戒定慧,能为世间无上福田,我欲同住,修习僧行,是于僧宝起随念行。
6、由生福差别:‘云何生福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法宝所,即依此法,生最胜福。于僧宝所,依多有情,生最胜福。’这是说于佛宝供养承事,恭敬体拜等,是依一有情生最胜福。因为在一佛世界中,没有二如来同时出现,约此意义,故说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法宝恭敬、供养、书写、受持、流通等,即依此法生最胜福,简别非于外道法供养等能生福德,故说法宝名为此法。和合共住,是名为僧,故于僧宝恭敬、供养、亲近、体拜等,说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皈依三宝的人,若能从上述六种相中了知佛法僧三宝的差别,则于三宝功德,能够得决定的和不共的认识,也就能够对于三宝生起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心,故从六种因相来认识三宝的差别,是学佛的人最应该尊重学习的。
(三)由自誓愿,发心皈依三宝,必须是自觉自愿,由自己内在因力发正愿心,为证菩提,誓志愿受皈依。自誓依佛为师,依法为师,依僧为师。以这样自发的誓愿而皈依三宝,是为清净的正行皈依。
(四)更不说有余大师,由四因缘,是大师性,是可皈依处,已如前说。由五因缘,诸天外道,非可皈依,亦已如前说,即已了知如来与天神外道,及其教法,与弟子所有胜劣差别,唯于三宝自誓皈依,不说有余大师与教法及彼弟子为可皈依处。故皈依佛以后,以佛为师,更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以后,以法为师,更不皈依魔外典籍。皈依僧以后,以僧为师,更不皈依魔外眷属。如《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受戒品说:‘若皈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皈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皈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四)皈依后的正行
甲、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宝,可以得其救护,但必须修习正行,才能真正得救护。正行有两类,各有四种。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这里分别略述如下:
(一)亲近善士
(1)善知识的德相
善士即善友的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的亲近善知识。圆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是名安住禁戒。
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达,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并且讲说时,于文义善巧,于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又能证慈悲喜舍,或预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脱等,是名为能有所证。
4、性多哀愍,即于诸众生,常起哀怜悲愍,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安稳,如是名为性多哀愍。
5、心无厌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导,于弟子善行,善能赞叹鼓励,性勤精进,为大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是名心无厌倦。
6、善能堪忍:他骂不报骂,他嗔不报嗔,他打不报打,他弄不报弄,于诸逼迫苦事,自推己过,以业之成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如是虽遭轻陵毁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无改变,唯常于彼有情,思为利益。又能于修道等时,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等苦,如是名为善能堪思。
7、无有怖畏:处大众中,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腋不流汗,身毛不竖,不为诸畏怖之所逼切,故名无有怖畏。
8、语具圆满:即成就极美妙的语言,甚显了的语言,容易悟解的语言,众生乐欲听闻的语言,善辩善说,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更说具足十德为圆满的善知识,如彼论说:‘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除惑,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觉真,八善说,九悲深,十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除惑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此中十德,全为《瑜伽》八德所摄,仅名相开合有差别而已,如寂静、除惑、觉真,可以摄入《瑜伽论》八德的能有所证中,德增可以摄入安住禁戒、能有所证等中。故二论所说,皆是善友的圆满德相。但此时际,具足这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实不可得,若有具此十方之五德,或十分之三德,我们即当欣庆求为亲近依止的善士了。
(2)思念善知识的功德
善知识是指导我们修善断恶,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的导师,故他于我们的恩德极大,能够依法思念其功德和恩德,则能引起我们对于善知识如法亲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承事的坚定意念。否则,虽然遇著了具德的善知识,亦不知如法亲近,自己的善法功德亦无由增长,故于善知识念恩念德极为重要。这里引证几段赞叹善知识恩和德的经文,以启发我们对于善知识知恩知德的善净意乐。《增一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说:‘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这是赞说善知识是具足全梵行功德的人。
如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善财白言:圣者!唯愿慈悲,广为我说,我应云何学菩萨行?应云何修菩萨行?应云何起菩萨行?应云何观察菩萨行?应云何增广菩萨行?应云何成就善萨行?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尔时文殊师利苦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这是说欲求成佛的人,当勤求善知识,但应恭敬,勿见过失。一个依止弟子,假若以寻求过失的心去观察善知识,则唯见师长过失,覆障其清净信心,而于善知识之敬信退失,自己善法功德亦不复增长了。
前经又说:‘复次,善男子!善知识者,犹如慈母,出生一切佛法种姓故。善知识者,犹知严父,广大利益亲属故。善知识者,犹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法故。善知识者,犹如教师,示诸菩萨所应学故。善知识者,犹如善导,能示甚深波罗密故。善知识者,犹如良医,能治种种烦恼病故。善知识者,犹如雪山,增长一切种智药故。善知识者,犹如勇将,殄除一切识恐怖故。善知识者,犹如船师,令度众生大瀑流故。善知识者,犹如商主,令到一切智宝洲故。善男子!汝今若能如是作意,正念思惟,当得亲近诸善知识。’
又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依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以上两段经文,都是所说善知识于亲近的弟子有大恩德,作弟子者应当正念思惟,如法亲近。余诸经论中,所说善知识功德者甚多,这里不繁引了。
(3)于善知识如法亲近
学佛者寻求善知识时,在未亲近和请求为依止以前,可以尽量的观察其有德无德,是否可以亲近依止,若经过观察以后,认为是有德的善知识,确可为自己亲近的师长,而后正式亲近依止,那就不应当再观察师长的过失了。故遇著了具德的善知识,要如法亲近,当弟子的善法功德,才可以新生和增长。否别,以观察过失的心去亲近依止,自己的心先有烦恼成见,对于善知识的言行,不会虚心接受和体行,那么,自己的善法功德,也就不会生长了!佛法之中,非常重视如法亲近善知识。要做好如法亲近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三件事:一、认识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二、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三、圆满亲近的方法。
一、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在小乘经论中,多说如父子想。在大乘经论中,则多说弟子于师作佛想。如《宝云经》第六卷说:‘我今依怙师僧增广善法,以是因缘,于和上所,若持戒,若破戒,若多闻,若少闻,若聪明,若无智,悉皆恭敬,生世尊想。于诸世尊恭敬、供养、信乐、欢喜,于和上亦复如是。’如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更具体的说明了于师于法于已于修行所作的心念,如彼经说,于己身生病苦想,远行想,求度想,儿子想等。于善知识生医王想,导师想,船师想,父母想等。于所说法生良药想,正道想,舟楫想,家业想等。于所修行生除病想,远达想,到岸想,绍续想等。如经七十七卷广说十类四十种想应知。
学佛人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主要的是从善知识的教授教诫和他的实践生活中,来改造自己杂染的三业,丰富自己清净的生活。使自己一天一天的生长著善法功德,故善知识是自己黑暗中的灯塔,从恶趣中救护自己的大恩人,是自己法身慧命的除障者和源泉,故对于善知识应当如经所说而作念恭敬承事。
二、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对于亲近善知识的发心相《华严经》七十七卷《入法界品》说:‘复次,善男予!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应发如弟子心,有所训诲,无违逆故。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应发如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故。应发如除粪心,离憍慢故。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经中所说为二十种心,这里只节录了前十种,足以显示弟子对于善知识的亲近意志之坚毅、诚厚、任劳、无动,这是因为自己彻底了解,一切佛法,皆以善知识为根本而生、而长、而住、而圆满,故能发起一切恭敬承事的心意来亲近善知识。但是,应该知道,这是指对于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而说的,若不是一个具德的善知识,我们则不应当毫无观察简择地尽弃主宰而任其支配。
三、圆满亲近法:圆满亲近善知识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有四种,如彼论说:‘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及。一于善友,有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发起爱敬净信。二于善友,随时敬问、体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业,而为供养。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养。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无有倾动,如实显发,作奉教心,随时往诣,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这四种亲近别中,前三事容易了解,不必再加解释。第四义是说,于正所依止的师长,如其所说的教授教诫的法义,有与旧说相同的名合,或依经论而说的名合,不与旧说相同名离,成不依经论而别说自己见解的名离。作弟子者,如师所说法义,无论其与经论或旧说,若同若别,凡师所说,若开许的,若遮止的,皆应无倒随顺信受奉行。如所开许的进取修持,如所遮止的止息不作。随师所说自在,不为一切异论所引夺倾动,若有违犯,师长如实显发时,无恼乱之心,唯欲进求了解,作奉教心,到师长跟前,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二)听闻正法
(1)闻法的重要
皈依者的第二正行,是听闻正法。什么是正法呢?即佛世尊,或佛弟子宣说开示的法义,是至正善士丈夫所说,至正的教法,故名正法。即契经、重颂、记别第十二分教,如第一章第一节佛法僧三宝中已说,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应知。皈依三宝者,对于十二分教法,听闻其文,听闻其义,并受持读诵,是为听闻正法。
学佛的人为什么须要听闻正法呢?因为我们凡大,愚迷痴暗,对于善恶法认识不清,在作为一切事的时候,是非不同,常想莫辨,因此于善不知取,于恶不知断,现前三业,多成颠倒,虽然以好心作事,反成恶行恶因,这都是由于不知法义的过失。如来在十二分教中,很清楚明白地开示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想法,善如何修,恶如何舍,有漏法怎样断,无漏功德如何修证,皆详尽无余。学佛的人,为了断恶修善,舍有漏而取证无漏,必须清楚地认识善恶,认识有漏无漏,故须要听闻正法,依之起行,使自己的所行成为正行而招感胜果。
如《大宝积经》卷五十说:‘如人入暗室,覆蔽绝光明,虽有众色像,非明眼所具。如是虽有人,内具诸明解,不闻于正法,善恶何能晓。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善听增长闻,闻能增长慧,慧能修净义,得义能招乐。聪慧得义已,证现法涅槃,净觉法相应,证得第一乐。菩萨闻法已,正法善安住,为世大光明,行菩提妙行。’此经前两颂说不听闻正法的过失,后三颂是说听闻正法的义利,其中第三颂总赞多闻的功德。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卷十九中广有解释,可检阅参考。
又如彼论声闻地说:‘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前颂是说多闻的好处,由听闻正法,可以了知一切法,而知道断除恶因恶果舍弃无义有漏法,证得寂静安稳的涅槃。后颂是说,不听闻正法的坏处,连三世因果的事理也不会知道,心识中除了知世间的财宝之外,一点法宝也没有,这样的人,在享乐衣服饮食以外,什么高尚的意志都没有,等同于畜生,因为他只知道愚迷的生活,而不知善恶的三世因果和有漏无漏法的过失和功德。
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少学的过失说:‘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持物,自谓己能多。智海广难量,不测及增谤。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由上经论所说多闻的胜利,不闻与少学的过失,可以知道听闻正法的重要了。
(2)恭敬说法师
知道了听闻正法的重要,其次就是实际地从善知识跟前去听受。但要使自己听闻正法能得殊胜的利益,对于说法师与所说的法和听法的心理,都应该发起恭敬心,正确的思想,和清净的心理,才能得到真实的听闻利益。这里先说对于说法师的心念。
对于说法师,经中往往说应作医生想,极应恭敬,唯以纯净心属耳听法,不起不正确的作意。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四十四卷中,说名为于说法师由五种处不作异意: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即于戒行有损坏的说法师,不应起这样的观念:他是坏戒者,不住律仪,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就是有些说法师,出生的族性不高贵,听法者不应心想:这说法师是卑贱族姓家庭出身,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即说法师色相容貌不庄严,不应嫌其丑恶,而不从其听法。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文词不美妙,不应嫌其鄙俗,而不从其听法。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言语不好,不应嫌其粗陋,而不从其听法。
听法的人,若于说法师,用意寻求上述五过,则自然不愿从其听闻法义了。故听法者,应于己作病人想,于法作药物想,于说法师作医生想,但应恭敬,听受正法,不应于说法师追求过失,影响闻法善心,而退失胜慧利益。
(3)尊重正法
诸经中多说于法存药物想,为疗治烦恼业病,于正法药极应尊重。《瑜伽师地论》说,听闻正法时,于法师所说的正法,应作五种想念:
一、作宝想:我们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生死流转,最缺的是善法财,佛法是能够于生死中救拔我们出离三界的宝物,百千万劫难遭难遇,现在遇著了,凭借他的力量,就可以超脱生死,证大菩提,故佛法是无上的至宝,今得听闻,应生极大的尊重心。
二、作眼想:我们在三界中轮转,得善趣果报的时候少,堕诸恶趣的时候多,更不知解脱生死,这都是自己愚痴无智,于善法恶法,不知取舍,如盲人无眼,于正道险道,无能辨别,今得听闻正法,得到了辨别是非善恶的妙慧,如盲人眼开,应生无比的庆幸。
三、作明慧想:听闻正法,即已得广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实不错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诸物,现在自己得著这正法光明,照彻事理,不再为所迷,应知恩怀感。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正法是得涅槃大果的因性,是证得声闻独觉佛果三种菩提胜果的因性,听闻正法,就是已经得到菩提涅槃殊胜果法功德的因性,应生无上欢喜心。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所闻的正法,是证得菩提涅槃的因,现前自己虽然还未证得涅槃及三种菩提,但是已得正法慧眼,能于诸法如实简择而修习止观,现世中可得远离欲界粗垢罪过的静虑大乐,因性已得,应生适悦的大乐想。
这五种想,广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菩萨地所说应知。
(4)闻法乐意
听闻正法时,对于说法师和所说正法,有清净正确的想念外,还必须澄清自己的心念,发起纯正的闻法、意乐,即应该以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去听闻正法。
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菩萨地力种姓品》说:‘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性弱杂染。谓听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说法补特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又听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散乱心听闻正法?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听闻正法;二者,专一趣心听闻正法;三者,聆音属耳听闻正法;四者,扫涤其心听闻正法;五者,摄一切心听闻正法。菩萨如是求闻正法。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
论文中所说的‘不为损害’,即于说法师不作障碍违缘。‘不为随顺’,就是于听闻的正法有未了解的意义,或有疑惑,不唯随顺师说,必须以求其悟解的清净心而真诚请问。若自己于正法义不能悟解,或复怀疑,终不讥诮于师,是为‘不求过失’。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摄异门广说应知。
(三)如理作意
亲近善士与听闻正法的自的,在以所闻法义引起如理作意。因为发动三业最初有力的心所是作意,故欲求三业清净,必须于所闻正法中所说的应修应断的善恶法义,与真实非真实的道理,依所闻法理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此即名为如理作意。有此作意,则知见自能清净,不起颠倒邪见,而引起如理的正行。
如《法蕴足论》第一卷说‘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自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这如理作意总有两种,即不增益非真实有的作意和亦不损减诸真实有的作意。
如《瑜伽师地论》第一卷说:‘如理所引者,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颠倒。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亦不损减诸真实有,如诸邪见。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或法住智如是了知诸所知事。或善清净出世间智如实觉知所知诸法。如实名为如理所引。与此相违,当知不名为如理所引。’
常、乐、净、我四种妄执,非所知事上真实所有,是愚夫于所知事上不如实知所引起的增益倒执,故是非理作意。如理作意,是如其所闻正法理而了知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身器不净,人法无我。于所知事不起四种非真实有的颠倒见,故是如理作意。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乃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的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正法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正法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
‘法住智’,即如佛所说法义而无倒了知,如《瑜伽师地论》卷十说:‘云何以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
‘所知事’,即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等,于这些事理能正了知,是名如实了知。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六卷《声闻地》所说。
‘出世间智’,即如理智,此智住有学位名为清净,住无学位名善清净。此出世间于所知诸法,能亲证真实,故名‘如实觉知’。
‘所知诸法’,即色心心所等有为无为法。如前第一章已说。如上所说两种如理所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的人,应依教奉行。
(四)法随法行
皈依三宝者的第四种正行是‘法随法行’。法是指所证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胜,故得名法。随法即道谛,它是能证涅槃的法,随顺于涅槃,故名随法。行是学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法,为求涅槃精进修行圣道,是名为法随法行。又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离所生的诸胜善法,皆名为法,于此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进,随法义行故,如是名为法随法行(《集异门论》卷六)。又世亲《摄大乘论释》说:‘如教行故,名法随法行。即一切学处名法,随顺学法修行,是为法随法行。’此如教法,略有五位。即身语意三业如教行故。无倒随转,是为三种,于法正思,为第四种,于法正修,为第五种。
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说:‘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中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若佛世尊,于彼诸法制身语意,令不造作;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即于如是二种法中,身语意业,无倒远离,无倒修证,是名菩萨于诸法中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法随法行。
云何菩萨于法正思?谓诸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先当远离不思议处,思惟彼法,恒常思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而无慢缓。是诸苦萨,勇猛精进思惟法时,于其少分,以理观察,而随悟入,于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义,不依其文,如实了知默说大说,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数数作意,令得坚固。是诸菩萨,由能远离,不应思议而思惟故,其心不随迷闷错乱。由能恒常无间殷重加行无缓而思惟故,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先已知义,得无失坏,得不忘失。由于少分以理观察随悟入故,于随正理观察法中,不由他缘。由于少分但信解故,于极甚深,自少觉慧不能达法,仰推如来,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于法不生诽谤,不自损害,远离衰患,无诸过罪。由诸菩萨,思惟法时但依其义不依文故,于佛世尊一切所说密意言语,能随悟入。由诸菩萨,普于一切默说大说得善巧故,于真实义,无物无法,能倾能动,是诸菩萨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来所未得忍。是诸菩萨,由即于此已所得忍,数数作意,令坚牢故,能于其修,随顺趣入。菩萨由是八种相故,能正修行思所摄法随法行。
云何菩萨于法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云何奢摩他?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于离言说唯事唯义所缘境中,系心令住,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于诸所缘而作胜解,于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是如是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云何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恒常修习,是名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其心无动,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摄受无乱,是名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当知此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如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清净;如如奢摩他清净,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长广大;如如毗钵舍那清净,如是如是若知若见增长广大。齐此名为修所应作。谓于所依中,应除遣粗重,及于一切所知,应修清净知见,如是一切修所作业,菩萨由前四种修相,时能成办。’
论文中,‘谓如所求’乃至‘法随法行’一段,是说菩萨于所求所受的法,如教修行的身语意三种法随法行。从‘云何菩萨于法正思’以下,至‘能正修行正思所摄法随法行’,是说菩萨第四种法随法行。于法正思文中,总有八相,从‘云何菩萨于法正思’至‘令得坚固’是正解八相,从‘是诸菩萨’至‘随顺趣入’,是成立八相。为了醒目,把解和成的论文对照立表如下:(见表一)
(见表一)
第六相‘如实了知默说大说’,指声闻乘不了义教名默说;大乘教中了义宣说,是名大说。‘能得先来所未得忍’,指胜解行位菩萨所得的下中上忍,前时未得,创初获得,故名先来所未得忍。
‘云何菩萨于法正修’以下,是说菩萨第五种法随法行。‘于离言说唯事唯义’等,是说法性绝离言说相,菩萨由前八种正思为依持故,于离言法性,如实智生,不取少法而起分别,唯取其事,唯取真如,系心专住。
‘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乃至觉明慧行。’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摄异门分》中自释说:‘言简择者,总取一切苦法种类为苦圣谛故。最极简择者,各别分别取诸苦故,谓生苦老苦等,极简择法者,依此处所简择契经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又简择者,谓审解了。最极简择者,谓审定等解了。极简择法者,谓审定近解了。前是寻求道,今是决定道,复有差别,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近解了者,求已决定。……觉者,谓堪能简择俱生之慧,明者,谓习所得慧。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摄异门分》中,说到毗钵舍那的异名,尚有黠了、通达、审察、聪睿等差别名称,这里略去不说,故说‘乃至’二字。余文易知,不繁解释。
乙、第二种四正行
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除了学习前面所说的四种正行之外,还有四种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无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这里分别略说如下:
(一)诸根不掉
诸根不掉,就是根律仪。根是眼等六根,掉是掉举,不让诸根在色等境相上掉动,是为诸根不掉。六根如门,为出生六识缘虑一切境界的增上依托处,要想使内心不生烦恼或少烦恼,就必须从密护根门作起。故修行用功最初的下手处,应该修行根律仪。根律仪修法的简单说明,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声闻地》说:‘云何根律仪?谓即依此尸罗律仪,守护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见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眼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眼根,依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行者,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意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意根,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
‘尸罗’即戒,义译清凉。‘律仪’就是轨则。‘守护正念’即于闻思修所得念,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是名防守正念。‘常委念’就是恒常委细的修习正念。‘行平等位’,即住于善舍心位,或无记舍心位。‘不取相’,即于色等境界中不执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随附于境上的可爱等相,即由眼根色境为缘生起眼识,眼识无间生起方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眼所缘色中,执取其相已,更取可爱不可爱等的随逐相,于可爱的种种色境相,生起染著,于不可爱的种种色境,生起憎恚,由此生起种种烦恼恶行。
修行的人依戒律仪,时时以正念防心,令根于色境远离,虽见亦不执取其相。于色境界正现前时,不取随好,分别意识于可爱色等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等将生憎恚。即以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的烦恼相应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是为防护眼根,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乃至意根法尘为缘,生起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的色法将生染著,于不可爱的色法将生憎恚,亦由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将生烦恼的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如是名为正念防护意根,于意根修律仪行。
修根律仪行,略有五种差别相:一、能防护,即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能防护诸根,令不掉动。二、所防护,即眼、耳、鼻、舌、身、意根。三、从何防护,即从可爱不可爱的色境中防护,乃至于从可爱不可爱的法境而正防护。四、如何防护,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于色等境相上,将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境处修行律仪,防守其根。五、正防护,即由正念防护意根,于一切境住平等舍位。这样精勤修习根律仪,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即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获得任持力;即由是功能势力,则能成办奢摩他毗钵舍那进趣所证。如上所说的意义,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应知。
(二)受学学处
受学学处,就是戒律仪。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在受皈依以后,随其自己的能力,应受学如来所制的学处,既受学学处,为了保证清净,无有垢染毁坏,就必须修行戒律仪。修戒律仪应该注意的事,总略地说有三方面:
一、安住净戒,即于自己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损身业,不亏语业,于身语二业防护清净,无缺损,无穿漏,是名安住净戒。
二、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别解脱律仪,即七众弟子所受学的别解脱戒。于此别解脱善能守护,是名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此应修行:(一)轨则圆满,即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成就轨则,随顺于毗奈耶,不为世间人之所讥嫌毁谤,不为持律者、学律者之所呵责,见者闻者,皆生欢喜赞叹,说名轨则圆满。(二)所行圆满,即不行于五处:1、唱令家,2、淫女家,3、酤酒家,4、国王家,5、旃荼罗(译屠者)羯耻那(译断狱官)家。守护别解脱律仪者,于此五处不行,于余清净无罪处行,是名所行圆满。五种非所行处,虽是如来为比丘而制,但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人,也应远离。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故于此五处善能远离,亦是最殊胜的所行圆满。(三)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即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毁犯,应见为生起大罪恶的根源。如《大般涅槃经》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且受报不爽。’又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故不应轻小罪,若有所犯,急速忏悔,令其还净。于三事能够如法而行,是名为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三、受学学处,即于一切所应学处,皆发心受学。受别解脱戒者,虽从戒师所获得别解脱律仪,得闻少分学处,但于学处未能多知善巧,复应于一切所应学处,自誓皆当修学。从亲教师、轨范师,诸善知识,听闻学习,求得善巧,求得晓悟,并如所教诲,复能受学,是名为受学学处。
(三)悲愍有情
前面说五处观察所皈依境中,如来由具大悲故,成所皈依处。此大慈悲,亦是如来与外道差别不共功德之一。如《大般涅槃经梵行品》赞佛说:‘大慈愍众生,故令我皈依。’又如《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力品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故皈依三宝的,应学如来,于诸有情,断除损害而修悲愍心。于诸有情,先修悦意慈,见诸有请,皆甚可悦意,复修行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欲拔苦心,无厌倦心,代受苦心,令心调柔自在。
于诸有情生起拔苦与乐的堪能意乐,这有三种修相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一、有情缘慈,即普缘一切有情,发起与乐的增上意乐,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二、法缘慈,即善于一切有情,住唯法想增上意乐,不起有情相,正观唯于法上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此名法缘慈。三、无缘慈,修慈行者,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不起法相,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如是菩萨普缘一切有苦有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修悲俱心,即是有情缘悲。若住唯法想,修悲俱心,即法缘悲。若不起法想,住于无相,修悲俱心,即无缘悲。’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梵行品说:‘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如是义故,名众生慈。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修慈悲心,能断嗔恚,是成圣的种姓,而且所得福报,无量无尽,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自在主,奉施其安乐,象马种种物,所得福果报,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为了成就证圣的种姓,和获得殊胜庄严的大福报,应急起修行慈愍有情的心行。
(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奉
(1)总说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应随时以清净信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随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是培养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报的庄严因行,所以应该欢喜虔诚地时时无间于三宝前随力勤修供养。
《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戒品》中说:‘于日日中,应于三宝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若未广设供养,最低限度亦应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这就是说,若无财物设供,即以身语意三业供养。《宝云经》中,很具体地指示了对于三宝的供养方法,如经第一卷说:‘云何名菩萨恭敬施具足?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香花伎乐绕如来塔,涂扫佛地,若诸朽故崩落,修治严饰,如是名为恭敬佛。恭敬法者,听法、读诵、受持、书写、解说,思惟其义,如法修行,不颠倒取义,是名恭敬法。恭敬僧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种种杂物,供给所须,奉施于僧,乃至贫下无所有时,当用净水敬心持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若能如是供养三宝,是名菩萨恭敬施具足。’
(2)供养差别相
供养有十种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当知供养,略有十种:
一、设利罗供养, 二、制多供养, 三、现前供养, 四、不现前供养,
五、自作供养, 六、教他供养, 七、财敬供养, 八、广大供养,
九、无染供养, 十、正行供养。’
分别略释如下:
1、设利罗供养:设利罗旧译为舍利,这里是指如来的色身。设利罗供养,就是供养者亲身现前供养如来的色身,是名设利罗供养。
2、制多供养:制多义翻塔庙,就是于为如来所造的一切塔庙前,无论为新为旧,设诸供养,是名制多供养。
3、现前供养:就是供养者,于如来色身,或于如来的塔庙,亲身面对其前现见而设供养,是名现前供养。
又若供养者,于如来所,或如来制多所,现前施设供养品时,发起增上意乐相应的清净心,作如是的思惟:‘若一如来法性,即是去来今世一切如来法性。若一如来制多法性,即是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所有如来制多法性。是故我今供现如来,即是供养其余三世一切如来。供现制多,即是供养其余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若窣堵波、若龛、若台、若故制多、若新制多,当知是名菩萨俱供现不现前一切如来及以制多。’
4、不现前供养:即供养者,于不现前一切如来,及如来塔庙,作如是的观想:‘我现前普为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十方如来塔庙,施设供养,当知是名唯供不现前如来及塔庙。又若于佛涅槃后,为供养如来故,为如来造立形像,或塔庙,或龛台,随己能力,造一造二,乃至百、千、万、亿,而设供养,亦是不现前供养。’
《瑜伽师地论》说,唯供现前佛及塔庙,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不现前佛及以塔庙,获得大大福果。若俱供养现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5、自作供养:即供养者,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为了恭敬,唯自已亲手作供,不使人代作或帮供,是名自作供养。
6、教他供养:供养者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植福德,发心供养三宝,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时,于诸供品,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朋友等,令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教他供养。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于佛及塔供养,亦施他令供,其名自他俱共供养。
《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供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供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7、财敬供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庙,以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熏香、末香、华鬘、伎乐、幢、盖、幡、灯、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等而为供养,是名财物供养。
8、广大供养:即于前面所说财物供养,长时施设。此复七种:若众多、若微妙、若现在前、若不现在前、若自造作、若教他造作、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现前;而为供养。即以如是供养所种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广大供养。
9、无染供养:这有六种:(1)自手供养,即于施设供品,不怀轻慢心,令他代供,为虔诚恭敬,唯自手供养。(2)殷重供养,即令他供养时,自己不住于放逸懈怠,而住于恭敬供养心。(3)不散漫心供养,即于供品,不轻弃掷,而善陈设。(4)无杂染心供养,即施设供品,不杂贪等烦恼而为供养。(5)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得财位等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6)以清净物供养,不以三宝不受用的东西,如孙蒜等,及一切有毒之物设供养,唯以清净物品而为供养。如是六种,说名无染供养。
以上所说财物供养,于诸财物,若自力所集,或从他求得,由胜解心,从具自在所得等,能为供养,当作观想化身千、百、万、亿于十方一切如来及塔庙供养,恭敬体拜,则能获得广大福德资粮。又若自己无力集诸财物,亦无从他求得,及无众具自在,而可施设供养,以净信胜解心随喜一切有情,供养一切如来及塔庙的功德,如是少用功力,亦能集获摄受菩提的无量福德资粮,学佛的人,于此善巧方便,应勤修学。
10、正行供养:依正法修行,以此正行为供养,是为正行供养。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正法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不可思议,能迅速圆证无上菩提。
上来所说十种供养,是以如来为供养境说,如是于法于僧,亦应修学十种供养。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由此十相,应知是名具一切种供养如来;如供养佛,如是供养若法若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3)供养的重心
已说十种供养差别,其中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修财物供养,应以至诚恭敬,及广大菩提心为主,物品丰盛美妙,则其次要。如《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贫女供一灯,如来为他受成佛的记,即是最好的例证。如彼经说:‘一时,佛在罗阅祗国(王舍城)耆阇崛山(灵鹫山)中,时阿阇世王(未生怨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祗洹。王与祗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佛所宜?’祗婆言:“惟多燃灯也。”于是王乃敕具百斛麻油膏,从宫门至祗洹精舍。时复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以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日:“母人大贫穷,乞得两钱,何不买食?”母日:“我闻佛生难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无供养,今日见王作大功德,巍巍无量,激起我意,虽家贫穷,故欲燃一灯,为后世根本也。’于是膏主,知其至意,与两钱膏,应得二合,特益三合,凡得五合。母则往当佛前,燃之。心计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作体而去。王所燃灯,或灭或尽,虽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燃一灯,光明特朗,殊胜诸灯,通夕不灭,膏又不尽。至明朝旦。佛告目连:“今天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灯皆已灭,惟此母一灯,三灭不灭,便举袈裟以扇之,灯光益明。佛告目连:‘止!止!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之所毁灭。”王闻之,向祗婆曰:“我作功德,魏魏如此,而佛不与我决(决定当来果报,就是受记);此母燃一灯,便受决,何以尔也?’只婆曰:“王所作虽多,心不专一,不如此母注心于佛也。”’
第二、应该知道,诸供养中,以正行供养为最上。亦即诸经论中所说的法供养。如《宝云经》卷六说:‘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善供养佛。何等为十?以法供养于佛,以救拔济众生供养于佛,以教化众生令立诸善根供养于佛,常与一切众生利供养于佛,不舍愿行供养于佛,不舍菩萨所行供养于佛,言行相应供养于佛,心无疲厌供养于佛,不舍菩提供养于佛,不以财施供养于佛。何以故?善男子!如来法身不待财施供养,唯以法施供养为上,以具足供养利益众生,令得安乐常获善利。善男子!若不能利益众生,放舍善法,所作无无厌,好喜妄语,志意下劣,心生疲厌,离菩提心,有如是等,不能为诸众生而作利益。何以故?菩萨要依众生修诸功德,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无众生,终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为具佛道,以法供养为最第一,不以财施为真供养。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能善供养。’
《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在说完十种供养以后也说:‘如是供养(正行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供养,过前所说具一切种财物供养,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此云数极义微细义)倍。’由上经论所说,可知正行供养之殊胜。故佛弟子,应该以修学正行供养为主,尤其出家佛弟子,为住持佛法,教化众生,成办自己的道业,更应该特重修学正行供养。
(五)皈依三宝所获功德
甲、依经总说
皈依三宝的功德,其殊胜广大难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经》中,阿难请问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几所功德?‘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阎浮提地纵广七千由旬,形如车箱,南陕北广,假使善男子善女人,满一百年,持于世间一切所有娱乐之具,尽给施与,复以四事具足供养,恭敬体拜,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一一塔庙,皆以香花酥油灯烛,作倡伎乐,绘彩幡盖,种种供养,于汝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否?”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阿难:“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作如是言: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得功德于彼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大悲经》卷三礼拜品说:‘阿难,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披著袈裟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何以故?阿难,如是一切诸沙门中,乃至一称佛名,一生信者,所作功德,终不虚设。’
第一种经,是总说皈敬三宝的功德,后三种经,是各别赞说皈敬佛、皈敬法、皈敬僧的功德。诸经中赞叹皈敬三宝的文句很多,这里仅引四经,以作皈依三宝所获功德无量的圣教证据。
乙、依论别说
(一)第一四德
皈依三宝的功德,在《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中,说获两类四种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论说:‘受皈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
一、获广大福:即皈依者,由供养现前佛,不现前佛,及塔庙,与法僧,当知获得无量大福德果报,摄受无量广大梵福,由此能于无量大劫中不堕恶趣,圆满无上正等菩提的资粮。广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所说供养三宝功德应知。
二、获大欢喜:即皈依者,于佛法殊胜功德田,作意思惟发生欢喜。由皈依三宝故,了知世出世间道,于此事作意思惟发生欢喜。由皈依三宝故,能远离众苦及苦因,引发众乐,及与乐因,如是思惟,发生欢喜。又思惟随顺修道,便能证得速疾通慧,发生欢喜。如是等无量欢喜灌溉其心,数数作意思惟,心常欢喜住,故为获大欢喜。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所说应知。
三、获三摩地:这有三种差别:1、得三摩地。2、三摩地圆满。3、三摩地自在。‘皈依三宝者,由发起希求证得殊胜功德的善法欲,具足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止观,正知而住等,对治障碍三摩地的所治法已,创获初静虑未至定,是为得三摩地。其次,由已得三摩地,于少分微妙定中,不生喜足,于殊胜的根本定,见胜功德,更起希求意愿,勇猛精进,策励而住,依正方便,获根本静虑,得离生喜乐,遍诸身分,无不充满,无有间隙,远离诸欲,远离一切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圆满五支具足安住,是名三摩地圆满。复次,行者虽然已经证得根本三摩地,但其心中犹为三摩地生起爱、慢、见、疑、无明等烦恼之所染污,其心于入住出未能随意自在,未名圆满清净鲜白。为了使诸烦恼不现起故,为练心调心故,誓证心自在性,定自在性,依乐断乐修,正勤方便,常勤修习。由如是正修行故,于三摩地获得自在,依止彼定自在性,其心清白,无有瑕秽,乃至获得第四静虑,及能引发神通智慧,是名三摩地自在。这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及三摩地自在,总名无上的世间一切种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应知。
四、获大清净:这是说获得出世间一切种清净,此略有五种:1、入圣谛现观。2、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3、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4、修如所得道。5、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
(1)现观,就是明了现前观无戏论界境,此境是圣无漏无分别智所证真实,故名圣谛。明了现前观此圣谛境,故名入圣谛现观。入圣谛现观时,光明的无漏智慧生地,如黑暗的有分别烦恼障碍,即时除灭,种种恶不善业,永不现起,于爱尽的寂灭涅槃界中,心善安住,无复退转,如是心安住时,名已入圣谛现观。
(2)入圣谛现观以后,为远离诸余障碍法,于行住坐卧中,勤修对治,于障碍法,随所生起,即便远离,如是名为远离障碍。
(3)复为证得神通智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如于佛法僧戒已得证净,即以证净为依止故,于佛法僧田作意思惟发生欢喜,由思随顺修道欢喜事故,更能证得速疾通慧,是为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
(4)由所生起广大欢喜灌溉其心,为断除余障,为证所余无漏功德,于少分殊胜所证,心无喜足,于诸善法转上转胜微妙处希求而住,复修习如前所得类道,由此修道,获得殊胜所证法,是名修习如所得道。
(5)由精进无间地修道故,所有烦恼无余永断,证得五无学蕴,即戒蕴(无漏戒),定蕴(无漏定),慧蕴(无漏慧),解脱蕴(无学胜解),解脱知见蕴(无学正见),名极清净道。由得无学清净知见,于无明爱永断无余。无明断故,于现法中证慧解脱;爱断尽故,于现法中证心解脱。入无学位,名为证得极清净道果。由证极清净道果,远离诸过,住圣所住处,名为功德。如是极清净道及果与功德,总略说名证得极清净道及果与功德。
总上所说入圣谛现观等五种,皆是出世间清净,故说大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皈依三宝的佛弟子,现前虽然未得这些大清净法,但只要自己依教奉行,是决定可以证得的。
(二)第二四德
皈依三宝的第二类四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复获四德:
一、大护圆满。
二、于一切种邪信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
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善士众中,所谓大师同梵行者。
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喜爱念,谓彼天众心生欢喜唱如言:我等成就三皈依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一)大护圆满,是说由皈依三宝故获得生圆满。生圆满依内有五,依外有五,合有十种。
依内五种是:
1、众同分圆满,即生在人中,得丈夫身。
2、处所圆满,即生在中国,不生边地(有四众弟子游行处)。
3、依止圆满,即诸根具足。
4、无业障圆满,即无五无间随一业障。
5、无信解障圆满,即于圣教发生清净信解,不于邪恶处发生信解。
以上五种,都是有情内身上所具的圆满相,故名内圆满。
依外五种是:
1、大师圆满,即值遇大师出世。
2、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即佛正演说正法,依世俗相安立十二分教法。
3、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即依大师开示的正法修行,于沙门果证得圆满。
4、正行不灭圆满,即世尊虽已入般涅槃,世俗正法未灭,可依之修行正行。
5、随顺资缘圆满,即依正法修行,有信心善士奉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具。
十圆满义,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广说。
(二)于邪信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有外道建立种种恶见、毁谤,无有布施果报,无有后世,无善恶行因果,乃至无真阿罗汉,此为邪解,于此邪解信受,即成为听闻正法的障碍,故名邪信解障。由皈依三宝故,于正法信解领悟,这些障碍,即得轻微,乃至无漏慧生,邪信解障,即永灭不生,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中说。
(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善士众中,聪睿即聪明睿哲。聪明即与引发慧相应。睿哲即与俱生慧相应。远离邪行的无颠倒行名为正行。已趣各别烦恼寂静,故名正至。善士即佛及弟子,或有具戒具德,善守好学,柔和质直的人,亦名善士。皈依三宝的人,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成就引发慧,和俱生慧,行无倒行,趣闻于烦恼寂静处,故得人于聪明睿哲的正行正至的善士众中。
(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喜爱念,诸天多由皈敬三宝、受五戒、修行十善而得生天中,故见有人皈依三宝,皆欢喜爱念,知道皈依三宝的人,死后必来生天上,为增加自己同类而欢喜。
如《佛说嗟蔑曩法天子受三皈依获免恶道经》说:‘有一天子名嗟蔑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现五衰相:一、身无威德。二、垢秽旋生。三、华鬘萎萃。四、身出臭气。五、两腋流汗。自知命终以后,堕阎浮提王舍大城,以宿业故而受猪身,由是之故,宛转于地,悲哀啼位。后由帝释天主劝其皈依三宝,告嗟蔑曩法天子言:贤者!汝可诚心皈命三宝,应作是言:“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时彼嗟蔑曩法天子,以死怖故,畏堕傍生猪身故,以至诚心遥念礼敬,皈依三宝,受三皈已,心不间断,以至命终,生绉史多(此云知足)天,受五欲乐。诸天天眼能见其下,不能观上,故帝释天于嗟蔑曩法天子死后观其生处,因绉史多天在帝释以上,尽天眼力,不能观见,乃往世尊前请问,佛告彼已生绉史多天,帝释闻已,欢喜地赞叹以颂说:‘若皈依于佛,彼不堕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若皈依于法,彼不随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若皈依于僧,彼不堕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又说:‘诚心皈命佛,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佛心常忆念。诚心皈命法,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法力常加持。诚心皈命僧,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僧威常覆护。’世尊印可帝释所说,而说言如是如是。’由上经文所说,故知于圣教净信的诸天,见著皈依三宝的人,必欢喜爱念。
二、受持五戒
(一)总说受戒功德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其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诸酒五种戒法。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郁长者会》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
《辩意长子经》说:‘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
一者慈心,不杀群生,善养物命,令众得安。
二者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
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
四者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无得贪欺。
五者不饮酒,不过口行。此五乃得生天。’
《最胜无比经》说:‘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乃至复能尽形寿,受持五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曰一夜八戒福德,比尽形寿五戒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佛答净饭王请求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相说:‘憍昙(即翟昙)!我本心念,久欲与优婆塞分别五戒,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缘当成佛道。’
《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论长行文中并说:‘譬如大地,为生长一切万物的依处,戒亦如是,为生长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的依处。下品持戒,得生人中;中品持戒,生于天上;上品持戒清净可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故受持戒法的人,若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一节 第一章 教理 第一节...
佛教基本知识 正果法师著 佛陀如大良医,自医医...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二节 第二节 五位百法 学习...
第三章 声闻行果 第一节 行 一、出离心 第二章中...
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一节 菩萨乘的发心和誓愿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一节) 第二章 人天行果...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四节) 第四节 果德 一、...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一节 行 一、皈依三宝 (一)皈依...
第三节 蕴处界三科 一、五蕴 (一)五蕴名义 前面所...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四节) 第四节 果德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三节) 第三节 修断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二节) 第二节 果 前面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一节) 第二章 人天行果...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三节 第三节 蕴处界三科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二节 第二节 五位百法 学习...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一节 第一章 教理 第一节...
第三节 修断 一、所修胜行—六波罗蜜多 菩萨于诸...
第四节 果德 一、菩提 佛位圆证二转依果,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