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台湾彰化1993
佛法传到中国来,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佛法从形式上看我们台湾是非常的兴盛;如果从实质上来看,那就不尽然,这是值得我们深深警惕的。实质上,佛法重修行,我们必须要了解“修行”这两个字它真正的含义。谈修行,当然我们还要从佛教说起。如果我们对於佛教没有真正的认识,没有透彻的明了,那就无怪乎人家说我们是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结果,不但佛法上的殊胜功德利益我们得不到,就是世间的福报也有很大的问题。
佛法究竟是什么?现在大家都认为佛法是宗教。佛法是不是宗教?我们不能不说它是宗教,因为近代的佛法,我们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确确实实是宗教。诸位必须要晓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在古印度所传播的可不是宗教。但是今天佛法变质了,变成了宗教,这是很不幸的一桩事情。凡是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要求的是热情、是情操。佛法是理智的、是理性的、是破除迷信的,诸位想想看,它跟宗教恰恰相反。
我们佛门有一位大德,他的名字是欧阳竟无居士,在台湾也相当的响亮。他有不少的著作,现在在台湾都有流通。民国十二年,欧阳居士在第四中山大学,他曾经在学校发表一篇讲演,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一篇讲稿,由王恩洋居士记录,这个讲稿也流传得很广。我在一九七七年从香港带回台湾,我们也印了很多,提供大家做参考。他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是现代人所必须要学习的”,他这个题目是这么一个意思。
我们要继续问,佛法既然不是宗教,不是哲学,那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对佛法稍稍留意一些,不难体会,佛法是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於九法界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从经典,甚至於从佛法许多仪规里面不难见到。譬如,我们佛弟子称佛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换句话说,他是佛陀教育的创始人,我们尊称他为“本师”,就是老师,这是我们对佛的称呼,我们自称“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宗教里面没有师生关系,教育里面才有师生关系。
佛灭度之后,这个教育一代一代传递下来,后世的人对於指导我们修学的老师,称为“和尚”。“和尚”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亲教师。用现代的话来说,亲教师就像大学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们修学的老师,关系非常的密切。亲教师也称为和尚。和尚跟我们关系是最密切的了,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学养都是得自於亲教师。所以,佛门里面最尊重的不是剃度师,也不是得戒和尚。剃度师、得戒和尚是接引我们入佛门的,等於是介绍人。介绍人就是证明人,证明我们接受佛的教诫。得戒和尚给我们做证明,剃度是接引的,这个不尊不贵。最贵的是什么?“法子”,“法子”最贵。什么是“法子”?你的亲教师,也就是传法给你的人。你在佛法里真正有成就得力於这个人,这个人与你的关系最亲密,这个人叫和尚或亲教师。所以,从古今种种称呼上看,佛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
中国佛教的特色是丛林制度。丛林就像现在的佛教大学一样,丛林的组织跟现在学校组织完全相同,只是称呼上不相同。丛林的方丈就是大和尚,就是大学里面的校长;首座和尚是教务长,维那和尚是训导长,监院就是总务长。现在学校里,校长下面有教务、训导、总务,丛林也是这样的分法,只是称呼不一样,我们称首座、维那、监院,这是校长底下三大纲领执事,他们的工作跟现在学校担任的职责完全相同。我们一定要把它的本质认识清楚,决定不能迷信,迷信就错了!
迷信是我们对於佛教究竟是什么,没搞清楚、没搞明白就相信了。这个脑子里相信佛菩萨都是神明,把他当神去拜。我们去拜他,求他保佑,求他赐福,这叫搞迷信。这个错误与过失与佛菩萨不相干,完全要自己负责任,佛菩萨没叫我们这么做,这个要知道。
既然明白佛教是教育,他教我们什么?世尊一生大慈大悲,因人施教,这是最了不起、最伟大、最令人佩服的,他老人家的教导真正做到了无条件,不求众生丝毫的报酬。我们现在这个教学还要缴学费,释迦牟尼佛没有收学费。我们在经典上看他老人家一生没有收人家学费,只是每一天吃一餐饭,出去托钵而已,接受人家这一钵饭的供养,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教导一切众生,实在是太伟大了,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值得我们五体投地的佩服他。
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理论与修学的方法,后人把它整理集结起来称之为“经典”。佛教的经典,在公元六十七年正式的传到了中国。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到赵宋前后差不多八百年的时间,经典陆陆续续传到中国。有一些是印度的高僧大德到中国弘法时带过来的,有一些是我们中国的高僧到印度去求学,回国时带回来的。诸位必须要知道,从中国走到印度,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陆地上行路靠马匹、靠骆驼。当时首都在长安,从西安经过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走伊朗,再往南才能到印度。这一段路程差不多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走得到,所以相当的辛苦。
经典也没有现代印得这么精美。早年的经典,印度人写在贝多罗的树叶上,所以我们称作“贝叶经”。贝多罗树叶非常坚韧,能够耐久,便於保存,可是分量很厚。也许诸位在“故宫博物院”看到过贝叶经,一片一片裁得很整齐。一片叶子上写四行字,两边打洞,用绳子穿起来。你想想看,那一部经该是多大的分量!我们以《大方广佛华严经》来说,如果是贝叶原文经典,在我想恐怕要两、三辆大卡车才能装下这一部经。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现在要用圣经纸印的话,一本精装本就行了,可见得从印度将这些经典运到中国来是多么艰难!
因此,把经本带到中国来,必然是精心挑选,选最好的!其次的,就不带了,太重了,带不动,也没法子带。这样带到中国的经典是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部分,并不是圆满的。到达中国之后,要把梵文翻成中文,这又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所以带来那么多梵文经典,又在里面精挑细选,选出最重要的先翻;其次的,不太重要,就不翻了。所以到达中国来的梵文经,也不是完全都翻成中文,也是精挑细选,选了一部分。今天我们看到这个《大藏经》,那么大的分量,浩如烟海,实在讲,只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大海之一滴而已。虽然不完整,古来祖师大德们的选择,那是非常有眼光,这一部分经典足以代表了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换句话说,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精华,都在我们中文《大藏经》里。《大藏经》在台湾印过很多次,流通区域几乎达到了全世界,这是我们台湾同胞对於佛教最大的贡献,使这个经典能够流传到全世界。
我们要问,这一大藏教的经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就把它答覆出来。如果别人问你:“你们佛教经典很多,那些经典里讲些什么?”你怎么回答他?我也曾经问了许多人,这一问都哑口无言。问他学佛也学了不少年了,既然学了不少年,《大藏经》说些什么?不知道!这个说不过去。《般若经》上说得好,“诸法实相”四个字,就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统统说明白了。
“诸法实相”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用“宇宙人生”就把一切诸法都包括了,一切诸法总不超过宇宙人生,宇宙与人生这个深度、宽广,完全相等。不要认为宇宙很复杂,人生的复杂程度跟宇宙一样,一点也没有减少。佛是将宇宙人生的真相说出来了。
诸位想一想,佛陀教育是多么重要,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了,原来“宇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我们本人。换句话说,佛陀教育就是说明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世间,甚至於出世间,还有哪一个教育比这个教育对我们更密切、更重要?没有了。
所以,欧阳大师说得好,“它是今世所必需”。不但是今世,过去世、未来世,三世一切众生都是必须要接受的。如果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你的生活环境,那是很痛苦。这在佛法里面讲就是迷惑颠倒,迷就是迷了这个真相。迷失了真相,往往我们的思想就想错了、看错了;想错了、看错了,我们就说错了、做错了,一错到底!错了之后,后来的结果当然就苦了。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不是本来有的,六道轮回本来没有。不但六道本来没有,十法界本来也没有。本来是什么?本来就只有一真法界,那是本来有的,十法界是迷悟里面产生的,变现出来的。觉悟了,但是还没有达到真正圆满,那就有四圣法界。迷而不觉,就变现出六凡法界,就是六道。所以,六道、十法界它的真相是这么来的。佛真的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者,他把这个事情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再教导我们、帮助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佛陀的教育。
佛门里面,我们称佛陀、称菩萨、称阿罗汉,这些名词很像现在教育界里面学位的名称一样。最高的学位叫佛陀,好比一般大学里面的博士学位;菩萨是次一等的学位,好像是硕士学位;阿罗汉是最低的学位,好像是学士学位。所以,菩萨、罗汉、佛陀是佛教育里面三个学位的称呼。
佛说:“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佛法是平等的。并不是释迦牟尼佛说:“我成佛了,高高在上,你们其他的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成佛。”佛没有这个说法,佛法是平等的。他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你们努力一点,人人都可以拿到。生佛平等,佛法是平等法。
怎样破迷开悟?怎样使我们真正彻底像佛陀一样,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佛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迷?为什么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堕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华严经·出现品》里,佛一句话道破,他老人家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六道每一个众生原本都跟佛一样的圆满大觉,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不一样?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把我们的病根道破了!说破了!
这句话是《华严经》上讲的,可见得妄想执著不是好东西。妄想,生生世世累积下来,愈积愈严重,就变成了所知障。执著,这是无量劫累积到今天,就变成了烦恼障。经上常讲“二障”,二障从哪里来的要知道。它从哪里来的?从妄想、执著来的。这两样东西把我们的真心,把我们的本性,把我们无量无边智慧德能给障碍住了。虽有,不能现前,透不出来;虽有,不得受用。今天搞得这么可怜,搞得这么凄惨,要晓得这个病根在哪里?病根找出来了,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
世尊,我们也尊称他为“大医王”,求他来治我们的病。这个治病的方法,总名称叫“修行”。修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治疗,在佛法不叫治疗,叫修行。“行”就是行为。心理的行为是思想、见解;身体的行为是我们的动作,一举一动;口业的行为是言语。行为再多,总不出“身、语、意”这三大类。“身、语、意”就全部都包括了,一个也不会漏掉,这叫三业。这三个东西在造业,迷惑颠倒在造业。造,当然就是错误的行为;话说错了,这是口业的行为;身做错了,这是身业的行为;想错了、看错了,这是意业的行为。把这一些三业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这哪有迷信?没有迷信。
你要想修正你的行为,首先你要发现你的过失。你能够发现你的过失,就是觉悟了;我们佛家常讲开悟了。什么叫开悟?我知道自己的过失、知道自己的毛病了,这叫开悟,这叫觉悟。悟后起修,就是觉悟之后要认真把错误的行为改正过来,以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那你就成功了!所以,修行就是改过自新,也是真正的忏悔,这是佛教导我们的。绝对不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不知道改过,不晓得自新,在佛菩萨面前烧几支香、供一点水果,贿赂、贿赂,求佛菩萨原谅我,恕我的罪。这是迷信,这是错误,佛没有教我们这么作法,佛是教我们改过自新。跟孔老夫子一样,孔老夫子教我们“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了以后,不犯同样的过失。
诸位想一想,你每天改正一个错误,一年之后,你在这个社会上,要用现代这个水准来看,你是贤人。如果你做上三年,你就是今天的圣人了。一天改一个过失,三年就变成圣人了。儒家教育的目标是成圣成贤,它是圣贤的教育。我们佛门里面跟孔老夫子的理想没有两样,不过我们的圣贤境界比夫子高,夫子没出三界,他是三界之内的圣贤。我们佛门的水准是三贤十圣,从大乘圆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位的菩萨,从初地到等觉十一个位次叫圣人,我们的标准在这里。如果学佛了,只求一点人间富贵,那不用佛法,这个世间方法也能求得到,也可以满足你。佛法求的是无上菩提,所得到的是圆满的智慧德能。
我们从哪里做起?世尊的教导跟我们世间教学也非常类似。世间教学,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世尊也是这个教法。中国古大德把世尊四十九年教学也分作五个阶层: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就好比是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也是由浅而深,逐渐逐渐向上提升。真正依照世尊教诲去修学、修行(修正自己身心的行为),你现在所得到的,这是佛门常说:“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你只要照著佛的教诲去做,你一定是破迷开悟,天天觉悟,天天有悟处,天天改过,那个人是快乐无比!
我们佛门讲:“法喜充满”,儒家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给诸位说,“学”就是开悟,“习”就是改过,“说”就是法喜充满。学佛,无论在家出家,真的学了,学得真的入门了,学得上轨道了,你一定非常快乐。假如你还有忧虑、还有忧愁、还有烦恼,天天不开心,愁眉苦脸,你所学的佛跟释迦牟尼的教诲完全颠倒了,背道而驰!不但你没有在修行上用功夫,你连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东西都误会了、曲解了。
像现在一般人是把佛法当作宗教,就是误会,就是曲解。这个很冤枉!为什么冤枉?诸位要晓得,这个里面关系太大太大了。说它是宗教,那就只有佛教徒学佛,其他宗教都跟你划一道界限,“我们不学你的,你的是外教”。佛的本意要度九法界一切众生,你看看,一大部分的众生不能得度了,他不学了。如果告诉他:“这不是宗教,这是教育。”所有一切宗教徒都来学佛,都皈依三宝。为什么?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试问,基督教徒要不要受教育?天主教徒要不要受教育?回教徒要不要受教育?统统都要受教育。这是世间最圆满、最殊胜、最好的教育,他们统统都要接受,这才能普度众生。一说它是宗教,一切众生里大概只有十分之一能够得度,十分之九不能得度了。诸佛菩萨看到这个现象,流眼泪,难过!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清楚,要回归到佛教的本来面目。它的本来面目是教育,决定不是宗教,我们佛弟子有责任证明。
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今天在全世界接引许多宗教徒,我告诉他们:“学佛与你的信仰宗教没有冲突。”在美国,我们道场的邻居是外国人,大多数是基督教徒,他们对我印象非常好。他们一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跟星期天都放假,星期天都上教堂去作礼拜。我这个佛堂星期六开放,你们星期六到佛堂来,星期天到教堂去,决定没有冲突。上帝是你们的父,你们是父子关系。到佛堂里来是师生关系,佛是你的老师,你是佛的学生。你在家有父母,在学校有老师,这哪有冲突!决定没有冲突。他们听了非常开心,知道佛教是教育,佛是老师,不是神。上帝是神,佛不是神,佛是老师,他们都来了。如果我们是宗教,他就不会来了,这个一定要认识清楚。
现代随著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生存的空间愈来愈小,地球缩小了!在过去,我们从台湾到美国坐船要坐一个多月,风向不对的时候,要两个月才到。现在我们坐喷射机,从台湾到美国只要十一个小时,所以地球缩小了。这个通讯,电话一拨,马上打通,全世界真的已经变成一个都市,全世界变成一个彰化市了。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哲学、不同的学术、不同的生活文化背景,现在是天天要接触、天天要碰头,这当中总免不了冲突,这是必然的现象。如果这些冲突、这些磨擦要不消除,社会的安定、世界的和平就达不到。
要怎样化解这许许多多的冲突?唯一的方法就是教育。《礼记·学记》是在汉朝完成的一部伟大的著作,《学记》里面就说得很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今天一个地球变成一国了,我们要在这个地球上跟任何一个种族的人共同生活,求得共存共荣,要靠教学,要靠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被一切人所欢喜、所乐意接受?唯有佛陀的教育。为什么大家一听到佛陀教育就很欢喜,愿意接受?因为佛陀教育是教你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的生活环境,它所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这个东西太重要了!还有这么多的书籍,这么多的教导,大家听了之后、明白之后,非常欢喜,希望接触,希望明了,希望修学。所以,佛陀教育确确实实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国家、超越种族、超越宗教、超越一切哲学,走到哪个地方,都是这一个真相。今天在全世界每个国家地区,我所经历的跟人家谈起来,都很欢喜,很愿意来研究、来探讨,这个就是非常好的预兆。
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佛陀教育里的师资非常缺乏,没有人去教,没有人去讲。还有这么多的经典放在那个地方,把人都吓倒了;一看到这么多,“这个我一生都学不了,算了!再好我也不学了,太多了”。
这个社会的发展,所谓分秒必争,谁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经典?到下一个世纪,现在一九九三年,两千年以后就是另外一个世纪,二十一世纪了。在我的观察当中,下一个世纪讲大部经的机会没有了,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听经,没有那么大的耐心。譬如,我们一部经讲一个月,没有人来听。现在在全世界,你要去讲经,最多讲五天,大家会来听;讲三天很好,这是非常受欢迎的。讲两个星期,没有人要来听,他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下一个世纪,恐怕讲三天都很困难,最好三个小时就讲完了,愈短愈好,大家要精华,不要这些渣子,要淘汰了。
於是我想到在下一个世纪,我们如何把佛法在全世界发扬光大?那就要用选读的方法,用菁华录的方法。像这一部《大藏经》里面,与我们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教训、一些句子,把它一条一条节录下来,专讲这个。换句话说,每一字、每一句都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这会非常受欢迎。能把一部《大藏经》浓缩成薄薄的一册,这样流通到全世界,佛陀的教诲让一切众生都能够读到,都欢喜接受。把全部《大藏经》浓缩成一册,这是我们在经典上要努力做的一个工作,要在全世界普遍的去宣扬,去介绍。
我今年在达拉斯做了一个尝试,采取弘一大师节录这个经典,这是祖师的语录,他一共节录了一百零一条,叫《晚晴集》,我在达拉斯用这个作教材讲过一遍,非常受欢迎,我想得没错。所以,一切经我们都要用这个方法。我们是专修净宗,所以“净土五经”我们节录的比较多一点,其他经典可能一部经里面只能节录一句两句,三、五句。所以,一部《大藏经》将来就会变成一本书了,这一本书是全界最好的一本书,我们向人介绍佛法用这个教材就够了。他如果有兴趣,触动了他的善根,要深入的研究,有经典在。我们这个是提起他的兴趣,告诉他修学正确的一个通道,他可以深入经藏;用这个方法来介绍,用简捷(简单直捷)来接引。
此次,我们也有一个选读,这个不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全文,也不是完整的注解,是在原文跟注解里面一共节录了二十七条,我们刚才讲了,这是与我们生活修持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把这个简单介绍给同修们。普贤行很重要,普贤行很不容易修,佛在《华严》、《圆觉》上都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证得无上菩提”。换句话说,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要想成佛,一定要修普贤行。由此可知,普贤行是行门里面至高无上的行法,就是修行方法。
如果我们把修行浅深、次第概略的指陈出来,可以说,中国四大名山,这四大菩萨就是一个象徵,就是教给我们修行的次第。从哪里修起?从地藏修起。地藏教我们什么?“地”是心地,“藏”是宝藏。我们的心地宝藏,就是佛所讲的如来智慧德相,有诸佛如来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才艺,一切无量的无量,统统在心地,这叫“地藏”。现在这个宝藏埋在所知障、烦恼障的里面,虽有,埋在这个下面,不起作用,有也等於没有,这多可悲?
地藏法门就是开发自性宝藏。用什么方法?教育。地藏菩萨提倡教学,教学从哪个地方开始?从孝亲尊师。所以,《地藏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地藏菩萨提倡的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尊师重道”。实在讲,也就是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跟我们讲的“三福”,这是基础。
《观经》的因缘很特殊,韦提希夫人遭了家庭、国家的变故,对於人生、对於这个世间灰心到了极点,求佛帮助,有没有好的地方,想去往生。释迦牟尼佛答应她的请求,把十方诸佛的刹土用佛的神力变现在她面前,佛没有给她介绍,让她自己看。她统统看了之后,她说:“诸佛刹土虽然都很清净庄严,但我希望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去。”这是她自己选择的,不是释迦牟尼佛推荐介绍的。她的选择很正确,她没有看错,没有选错。释迦牟尼佛非常欢喜,她选对了。夫人随著就请求世尊教给她怎么样能去,教给她方法。
世尊在没有讲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而且告诉她这个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三世诸佛”,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换句话说,一切诸佛成佛,他们所修的法门不相同,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哪一个法门都能成佛。法门虽不相同,可是无论哪一个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盖多高?不管你盖什么样子?千千万万种的形式,这个“三福”是地基,地基是一样的。基础要不好,你决定盖不成功。换句话说,我们修行先要从基础上修起,这个基础就是地藏、观音。
“三福”里面,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话,前面两句是地藏法门,后面两句是观音法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你要不知道孝亲、不知道尊师、不知道慈悲一切,不是认真去修十善业,你什么成就都没有。你学佛,无论你怎样修法、怎样精进、怎样用功,你所得到的是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佛法里面的果实,你决定得不到。为什么?你没有基础。这个基础是三层,像我们盖这个大楼打地基,底下有三层,最下面一层就是第一福。那个孝敬很不容易!孝敬要做到圆圆满满就成佛了。
所以,佛给我们指出这个法门,确实彻始彻终,地基虽然列在最下面,到最顶端都不能离开它。等觉菩萨孝道有没有圆满?没有圆满。为什么不圆满?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那怎么能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老师?你就晓得,一定要圆满菩提,证得圆教的佛果,这个孝亲尊师才到圆满。不容易做到!到最高的境界,修普贤行才能够将孝敬、慈悲达到真正的圆满。
第一福是人天福报,第二福是小乘福报,可见得小乘佛法是建立在人天佛法的基础上;人天都修不好了,小乘当然没分。小乘得到才是果报,小乘初果是须陀洹。我们想想,我们修行为什么证不到须陀洹果?这是我们底下这一层基础没打好,不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没能做到,连这两句话的含义我们都不清楚,含糊笼统,那你怎么修法?
怎样孝养父母?孝是理,养是事,这两个字里有理有事。“孝”这一个字是会意。我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都比不上的,中国文字里面充满了智慧。这个“孝”字是一个符号,你仔细去观察,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个意思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叫“孝”。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了家,那就不孝了。现在人讲代沟,有代沟就没有孝了,孝就破坏了,就没孝了。
外国人不同,外国人有代沟。所以,外国人非常奇怪,“你们中国人对祖先还要纪念,祖先几千年、几百年都已经过去了,你根本就不认识,也没有见过面,也没听说过,你为什么还要祭祀他、去拜他”?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孝是我们老一代上面还有老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跟自己是一体,决定不能分,这叫做“孝”。佛家常讲:“竖穷三际”,这是讲的本性,过去、现在、未来是一贯的。所以,这个“孝”字,就是我们佛门里面所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什么东西?是性德,这是《楞严经》上讲“常住真心”。所以,这是理,是顺性德。
“养”是属於修德。我们养父母,养他的身,他的衣食住行我们要照顾到。我们的生命得自於父母,父母恩德第一大!出家人接受十方的供养,兄弟、姐妹不能用,至亲好友不能用,用了都背因果;父母可以用。所以,佛门里面把父母跟佛菩萨看得是平等的。出家人接受十方供养,可以供养父母。
“养父母的身”,这还不够。还要“养父母之志”,就是父母对你的期望,你要能够满足他的期望。譬如,在童年的时候,上学念书功课不好,父母担心,那就是不孝,让父母操心。在学校里面跟同学打架,父母又操心,这也不孝。出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不谨慎,跌倒了、摔倒了,那也是不孝。在社会上做事情,对你的上司,对你的同事,甚至於对你的部下,你没有尽到责任,都叫父母担心。确实父母一生念念都是念子女,牵挂子女,你要让他担心,这就是不孝。你学佛了,父母希望你成佛,你只做到等觉菩萨,父母的愿望没有达到,这也是不孝。你才晓得,那个“养”字不容易!
换句话说,一定要做到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完人,我们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对得起老师。老师对於学生也像父母一样,期望你的学业、道业、道德、人品样样都成就,这是老师的光荣。我们今天把这个疏忽了,所以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是普通的善,是上善。我们就凭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就能往生吗?不能!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
三十五年前,我在台中求学。我跟李老师十年,我在莲社的时候,我们台中莲社莲友的名册,有姓名、有住址的差不多将近二十五万人。老师告诉我:“台中莲社的莲友,真正能往生的也就三、五个。不成比例!”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往生,原因在哪里?就是基础没有做好。往生这一个法门,在所有法门里面是最容易的,所以叫“易行道”;这个“易行道”是比起其他法门容易。可是“三福”你要做不到的话,想往生,就变成了障碍。
第二福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的基础。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大乘菩萨的基础。三福总共十一句,常常要记住。这十一句归纳成三条,就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的。所以,三经要合起来看,我们才知道应该怎么修法。《观经》里面对於净土法门的修学,说得非常详细。而《无量寿经》对於西方极乐世界整个状况介绍得详细,修行的方法只有两品,“三辈往生”这一章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观经》里面,这个三辈开成九品,就说得很详细。九品因果《观经》讲得详细,这个非常重要。特别是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叫《四帖疏》,在台湾流通很多,这个本子很容易得到。
善导大师在佛教史里面记载,他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黄念祖老居士说:“既然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他说的话就是阿弥陀佛亲口所说的。”所以,《观经》善导大师所注的《四帖疏》,我们要特别重视,里面有许许多多重要的开示,对於我们修学净土有密切的关系。这一次我在新加坡,因为时间短,只讲了二十天,我讲的是《观无量寿佛经》善导大师注解的选读。完全的注解,过去曾经讲过,有录音带保留下来的。这一次在新加坡是讲的选读,对我们修净土的人,这一生真正想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了,要认真的修学,这才能成就。他讲的“正行、助行”,就是净宗常说的“正助双修”。正行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助行就是“三福、九品”;他不是讲别的,指出这个给我们知道。
这是专门依照净土“五经一论”里面的理论方法来修学。助修,我提出五个科目。所以,我们的修行目标很精确,一点都不模糊,依据的经典清清楚楚,分量也不多。我们的助修,就是指我们现在对人对事对物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跟大众相处?我们修学的五个科目,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助修。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三福”,这是《观无量寿佛经》上的;第二个是“六和”,也是《观经》跟《无量寿经》上讲的;第三个是“三学”,就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六度”,这是大乘法门里面共同要遵守的原则;最后一个科目是“十大愿王”,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所以,我们修行的科目,就依这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修正我们日常生活思想行为的标准,
这一次利用这个机会向诸位介绍这五个科目里面最后的一个,就是普贤菩萨的十愿。当然时间不长,我们是用很短的时间介绍给诸位。但是《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我已经讲了很久了,“基金会”的录音带,也有不少。现在才讲了一半,那一半恐怕要好几年才能完成,将来这个录音带是很大部头的一部。虽然多,对於学华严的人、深入净宗的人会有一些帮助。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个“十愿”明天才开始跟大家介绍。
一、文殊菩萨净土发愿文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念佛人的功夫,首先得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
净土法门:如何忏悔,消灾灭罪?【综合整理版】...
净土法门:播经可以在卧室里吗? ●【虚空法界众...
净土法门:如果某人是业障病,我帮他,他的业障...
改往修来 洒心易行 二O二O农历新春开示 马来西亚...
功德、好事,什么是好事?帮助这个世界安定和谐,...
1.念佛绝对不是只在念「阿弥陀」这三个字而已 《...
「《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从这裡看起,「云:...
1 现在这个社会里,妖魔鬼怪特别多,常常遇到妖...
他骂我,侮辱我、羞辱我,我不生气,这功夫从哪...
情绪这个话题,再多也说不完,看看朋友的生活故...
农历七月十九净宗三祖承远大师圆寂纪念日 承远大...
一、文殊菩萨净土发愿文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问:消除业障最快速的方法是什么? 答:无过于念...
1.念佛绝对不是只在念「阿弥陀」这三个字而已 《...
前言:末学父亲(光舜居士)于2017年6月26日,蒙阿...
我们很多同修都是修习净土法门的,虽然每天都在...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
密宗之所以为密,是最显易之理反却不能懂,这才...
情绪这个话题,再多也说不完,看看朋友的生活故...
一、文殊菩萨净土发愿文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问:消除业障最快速的方法是什么? 答:无过于念...
1.念佛绝对不是只在念「阿弥陀」这三个字而已 《...
前言:末学父亲(光舜居士)于2017年6月26日,蒙阿...
密宗之所以为密,是最显易之理反却不能懂,这才...
功德、好事,什么是好事?帮助这个世界安定和谐,...
◎【每一念都不可得,都不是真的】 每一念都不可...
改习气非常重要。习气深的,自己都不知道、都忘...
「又《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