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梁乃崇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整体观与分别观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整体观与分别观

梁乃崇教授

「整体观」的能力可以培养

「整体观」是了解事情的一种方式,这能力是要培养才会有的。与「整体观」相对的是「分别观」,我们比较倾向以分别的方式来看事情,其实人是有能力由整体来看事情的,但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我们在看东西了解事情时,总以为用分别心才能了解,若要从整体来了解事情,就要修到无分别心才行。事实上没有修行的人,也有这个能力。最明显的例子,如看一幅图画,我们不必像看书,逐字逐句的阅读;不用把图片分为几个小块才看得懂,而是只看一眼就懂了。所以,由整体看事情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的,会不会用,就看自己有没有去培养。

整体观的能力,并不是比较空、比较有 feeling、或比较有禅定工夫的人才有,任何人本来就有这个能力,但是人常常忽略这方面的能力。像速读训练也是整体看的,读一篇文章不是逐字看的,一扫就可以把意思看完了。这种能力要在比较小的时候培养;长大后,人就固执了,就要一个字一个字逐字的读。像我的小孩在速读训练班学了一、二期,有一些改进,但没有改善多少。后来他们为了偷看武侠小说,时间限制必须在两、三个钟头内看完,就练会速读了。人是很奇怪的,本来要逐字看才会了解的,但一页快速扫过去还是有办法了解。以前我怀疑他们这样看只能掌握故事的大概,就问他们中间的细节,发现他们都知道!所以说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分别观」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我认为任何一件事情用分别观的方式去看,看完后一定要像练功一样必须收功的。收功,即是用整体观来看。任何事情不能只用分别观,不用整体观。因为用分别观会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若分别观之后再用整体看,才会看到事情的全部真相,不然都是有偏差的。因为宇宙的事情本身不是分别的,也不是只有整体的,而是同时具备分别与无分别的。因此分别观与整体观二者都要用,才能看到真相。

打个比喻来说,宇宙中的事物就像全像摄影的底片,这底片上任选一块,所投射出来的图像都是全部,只是比较模糊。如以全像摄影拍摄一个杯子,这杯子的相是立体的,而且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看,就像看一个实体的杯子一样。我认为宇宙出现的事物本身都是全像术,就像全像术的底片一样,任何一块都具备全体的内容,并不是只是一部分──也就是局部包含全部,而全部也缩影在局部中,二者相互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以前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中用「因陀罗帝网」来表现这个状况:整个宇宙就像排列的珠珠,每个地方都像一个珠珠,每一个珠珠都含摄其他珠子的相在里面。释迦牟尼佛不用全像术,而用这个方式来表达这个道理,是个更高明的比喻。

我们文化的发展偏重以分别观来想事情,所以产生很多的问题。举一些例子来谈,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常会区分研究领域──物理的、数学的、或化学的研究等;物理的研究又划分核子物理、固态物理、表面物理等种类,这种分类就是分别,就是以分别观看事情。在我做研究的经验中,曾有这种困惑:我们选择一个题目来研究,开始时大家认为这是物理的题目,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得到一些研究成果以后,这个题目慢慢变成化学的。因此,在物理的研究圈内,就产生一个问题:物理研究所的人,怎么去做化学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应该不算是物理的吧?再如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开始时,被认为是属于物理的研究,现在也还算是物理的研究,但愈来愈被认为是材料科学的研究。是不是做物理的人,因被认为是材料问题就停止研究了?如果我们接受分别观的看法,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自然界的事情,本身并没有分成物理的、化学的、材料的或是数学的──分成这样子,是人为造成的。如果真想解决或是了解一个问题,就不能够用分别观来看事情,一定要做全面性的考量。如果限定自己是物理研究者,不能跨越物理的范围去做研究,就永远不能了解任何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例,也是我亲身的经历。

「整体观」是日本赢过美国的关键

大家也听过纯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有学术的,有不是学术的。有很多政策上的指导人,会坚持不要做应用的研究,要做基础研究。但哪个研究不需基础呢?只能说那个研究较基础,那个研究较不基础。事情一旦这样划分,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基础研究、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划分,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美国人也常常这样子划分。做基础研究的人被要求出 paper、写论文;做应用研究的人,被要求发展技术或产品──两者要求的方式不一样。日本人并未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明显的划分,而认为研究是整体的;两者混在一起时,力量就超过美国的研究能力。我曾与美国 Bell Lab.的研究人员谈话,他们已经承认输给日本,尤其在应用研究上,很多日本做的东西,他们研究后承认做不到。他们现在的专利,已经比日本少,所靠的是以前的专利。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以后美国就要靠日本的专利了。他们警觉到这样的问题,并考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式不同,就将研究分为二部分。但人员分开不好,最好的方式是部门分为两个,但人员是流通的,而不是做应用研究的人,就不做基础研究了,这样子才是最好的,是整体的。

人是非常奇怪的,会把事情剖开来,久了以后,互相不合作就失去了整体的完整性。整体性是日本能赢过美国的重要关键,但美国能检讨缺点、知错能改,还是很有潜力的。日本在做研究时,并不只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合一,而是产、官、学整体合一:有基础、应用研究部门;生产及行销部门;整个经济又与政府打通──是一个整体在做事情,这也是日本赢过美国的原因。

在台湾,生产与研究常常分离,或只察觉要做应用研究,把产品改善一些。日本人不但做产品的应用研究,更做基础研究。譬如日立公司的电子显微镜做得非常的好,它公司内有相当多人在改进这项产品,把它做得更好。还有人研究AB effect,这是属于纯基础理论的研究;AB effect在1958年就被提出,但无强烈的证据证实,日立公司以实验证明这是真的。又如Quantum flux 也被观察到。这方面的工作,美国的 IBM及Bell Lab.也在进行,但他们整合的能力比不上日本。

「整体观」是要掌握全局

以前我曾审察到经济上的财富问题,在于把货币独立为与生活分开的东西──这是用分别心产生的缺陷。我们把世间问题划分经济、管理、文化、教育,也都是有缺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事情全部都有,无法这样划分的。举例来说,若我们用分别心来思考问题,学校就只管教育不管别的,但学校内部一定有经济问题、管理问题,所有人间的问题都有,五脏俱全。若以此考虑企业公司,就会认为企业公司是要赚钱的,并没有教育问题。但现在的公司,都有教育问题,人员的训练培养相当重要;也必须面对传统文化的包袱。对这些问题某些程度的忽视是可以忍受的,但若不忽视而好好面对,这公司会做得更好。公司中同时也会有福利问题、甚至是宗教问题。我们常把问题划分,只管自己的部分,其他不管,这是用分别观做事,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想要解决事情,必须做整体观的处理,把所有问题都纳入考虑。目前日本的企业,尚未涉入文化及宗教层面,但已包含教育层面。我来做就会把这些问题全部考虑进去,这样一来就会赢过日本。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必须用分别观和整体观,原因是这宇宙、社会、人生的事情本身并没有分类,就像全像摄影的底片一样。如果只用分别观的方式来看,要把事情做好是不可能的。

一个会整体观的人,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他要会空,空得愈彻底就愈能做,这就是空的妙用。不空就做不到,就看空的层次而定。在物理研究上,也显现这种状况,如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就显现这个世界在某种精度下是不能划分的。但人的分别性思考太强了,虽然得到这样子的观察,但以这种方式来了解这现象的人非常少,通常大家还是用分别观的方式去获得成果。以上是我对整体观的看法,各位对这部份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我想得到的可再多说一些。

问:如果每件事情都用整体观处理,会不会有很多事情爆炸而无法处理?

答:整体就是一个,不会爆炸,很多整体就是分别了。

问:每一件事情深入之后,就会有无尽的事要处理。如同一个校长要处理管理、教育、行政等问题,如果每一个都要处理清楚的话,是不是就会顾此失彼?

答:顾得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这是分别观;整体观只有一个。分别观的能力是有限的,整体是无限的。

问:您的意思是说有办法同时照顾到所有的问题?

答:就是可以同时照顾到。

问:我们公司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会用到国际贸易及中华民国法规。当二者相抵触时,就以国际贸易法规为准,要请以国际贸易法规为专长的律师来处理。好像如果每个人有专长,就无法全部都了解。

答:并不是要用整体观,就全部都去了解──我知道有这个问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去找会的人,不要找不会的人;同时晓得这是个问题。整体观不是要扮演超人,样样精通;不是别人不做事我全包了,而是要掌握全局。

问:那就是领导人物?

答:对!一个团体要好,这些领导人物不只要一个,而是很多个。一般我们都认为这样子的人只要有一个,其他人都不必如此,这就不是因陀罗帝网,每颗珠都含摄所有。虽然大家各有专长,但是大家对整体都是清楚的。如果整体的概念不清楚,就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那里,也就是分别的部分定位在那里。就像医院的医生排错科别,专长是呼吸治疗的,却排到肠胃科一样。医生不能因专长呼吸治疗,肺以外的器官就不管了,这样子不可能看好病。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如病人的生活环境、呼吸的空气状况都纳入考虑,才能做整体的了解。若能把中医的观点纳入,考虑吃什么东西会上火,这样的医生当然是最好的。病本身并没有划分生什么病,或这种病与那种病无关,不是这样。就像做研究一样,开始是物理的,后来是化学的,再变成物理的或材料的。如果我们坚持分别,事情就无法完成。自然界的事情原本没有划分,这种划分全是人为的。

问:现在说的无分别,与早上所说最高的无分别有否不同?

答:现在说的不是无分别而是整体观。想要达到最好的整体观,是要以无分别心去做。整体观每个人都会的,不修行的人也都会的,怎么证明昵?一张图片一看是整体的,就证明他会,看树林或风景也都一样。

资料记录-王丽萍

资料整理- 王丽萍 吕秀玉 梁玉明 左慧玲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