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知识

见性(佛教名词)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见性(佛教解释)

见性
见性

  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血脉论曰:“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祖师开示见性

  六祖开示: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是见到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此性即佛,名为佛性,见自佛性者,当下与诸佛无异,禅家名之为见性成佛

  见性:既是见自本性。

  《高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嗟夫今之人,迷来久矣。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砂作饭,只益自劳耳。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贤圣,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愿诸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何者是佛?尊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尊者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当为我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王闻心即开悟。

十地菩萨少见佛性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者云何甚深难见难入。

  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以一指示问言见不。盲人答言。我犹未见。复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见。善男子。是大涅盘微妙经典。如来未说亦复如是。

  1十住因:“如来既说即便少见”

  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祝犹未能见所有佛性。如来既说即便少见。是菩萨摩诃萨萨既得见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为无我之所惑乱。

  2十地。“尚不明了。”

  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明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

  3九个譬喻、令知「眼见」少分亦不明了。

  -1仰观虚空鹅鴈。为是虚空。为是鹅鴈。谛观不已髣髴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况复声闻缘觉之人而能知见。

  -2譬如醉人欲涉远路朦胧见道。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

  -3譬如渴人行于圹野。是人渴逼遍行求水。见有丛树树有白鹤。是人迷闷不能分别是树是水。谛观不已乃见白鹤及以丛树。善男子。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

  -4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乃至无量百千由旬。远望大舶楼橹堂阁。即作是念。彼是楼橹为是虚空。久视乃生必定之心知是楼橹。十住菩萨于自身中见如来性亦复如是。

  -5譬如王子身极懦弱通夜游戏至明清旦目视一切悉不明了。十住菩萨虽于己身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

  -6譬如臣吏王事所拘逼夜还家。电明暂发因见牛聚。即作是念。为是牛群为云为舍。是人久视虽生牛想犹不审定。十住菩萨虽于己身见如来性。未能审定亦复如是。

  -7如持戒比丘观无虫水而见虫相。即作是念。此中动者为是虫耶是尘土耶。久视不已虽知是尘亦不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中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

  -8譬如有人于阴闇中远见小儿。即作是念。彼为是牛为人为鸟耶。久观不已虽见小儿犹不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中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

  -9譬如有人于夜闇中见画菩萨。即作是念。是菩萨像自在天像大梵天像成染衣耶。是人久观虽复意谓是菩萨像亦不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中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

  ──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难得知见。唯佛能知。非诸声闻缘觉所及。善男子。智者应作如是分别知如来性。

  4迦叶提问。云何肉眼而能得见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

  5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善男子。声闻缘觉信顺如是大涅盘经。自知己身有如来性亦复如是。善男子。是故应当精勤修习大涅盘经。善男子。如是佛性唯佛能知。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善男子,如汝所问,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为菩提行故则不了了,若无行故,则得了了;住十住故虽见不了,不住不去故得了了;菩萨摩诃萨智慧因故见不了了,诸佛世尊断因果故见则了了。一切觉者名为佛性,十住菩萨不得名为一切觉故,是故虽见而不明了。善男子,见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回族佛教评:禅宗祖师即本佛十地菩萨所不及

  《达摩无心论》开示: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忘中道,亦未为太。又忘中道,三处都尽,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荆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来之别名也。

  唐朗州德山院宣鉴禅师一日上堂云:“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檠是系驴楔,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矢橛”。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