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惟贤法师 > 正文内容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惟贤法师  发表时间:1970-01-01   作者: 2014/07/01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区别?

答:当然有区别。什么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证了空性,证得如幻三昧,了解一切法如空,当体即空,证到这个境界就叫法身大士。《华严经》就是佛现报身,对“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的。

佛的境界是很高的,法报化三身一体。佛能够现报身,说明佛有法身,法身是经过内功外功无量阿僧祇劫,积德培功而得来的。没有法身就不能现报身,也不能现化身。

涅槃境界就代表佛菩萨清净解脱的境界。涅槃叫断德,断掉了一切烦恼,达到清净解脱的境界叫涅槃。佛所证的涅槃为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就是不再受生,达到彻底的解脱。法身大士就没证到这种境界,这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

2. 请解释一下中阴身,这个阶段一般有多长?

答:佛法众生都在六道轮转中,一般的解释就是十二因缘、十二有支,为三世两重因果。即过去二因:无明、行;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未来二果:生、老死。其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又有过去、现在、未来,六道轮回就是这样轮转下去。

另外还有四有轮转:死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就是前世临终之一刹那;死后没投胎以前这个阶段称为中有;投胎就是生有;生有以后呢就是本有,即本来面目,系生有以后渐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孩、童子、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过程。

中有身这个阶段,等于一般人们说的冥冥中的游魂。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由业力来决定。你与某个父母有缘,业力成熟了很快就投生,假若不成熟,这个业就要相续下去,中有时间就要长一点。一方面根据业力,另一方面根据因缘,时间长短不一定。但是菩萨化身就不同,十地中七地以前的菩萨,他要投生,这中间既有业力,也有愿力,那就快,往往母亲怀了胎,他的神识最后进去。

3. 定业不可以转吗?

答: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别。定业,指必受异熟果之业,有善、恶之分,故恶之定业必招受苦果。

一般来讲,中下根基的人的定业是不可以转的,因为他的根基薄。中根以上的人就可以转,为什么呢?因为善根深厚,尽管他业力重或者要堕恶道,但遇到善友知识给他一点化,或者读佛经有所悟,就可以转,他悟性高,得了指点后,知道慈悲,知道戒杀放生,并发起菩提心,就开始转了。本来该生恶道,那就不一定生恶道;本来生在人中要短命或者横死,他就可以延生。他的业力就可以改变了。

4. 因缘的性质可以互相转化吗?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

因是主因,缘是助缘、条件。它们是有分别的,但是也可以转化,依具体情况而论。在某种条件之下,如果缘的力量大,就可以转变因。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一般来讲,本来恶因是要得恶果的,但你现在遇到善缘,遇到善知识,你能够回心转意,就可以把那个恶因转变过来,成为善因,那就不得恶果,可以转化。必须要有善缘,这是最基本的。

5. 如何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答:这是两个专门的名相。慈就是无缘大慈,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无缘大慈?就是说你去慈悲这个人不要分对象,不要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要平等对待,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叫无缘。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同体?他人的体就同我的体一样,也就是说他人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他人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他受苦就等于我受苦,他快乐等于我快乐,叫同体大悲。

6. 怎么理解“山河大地草木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情与无情是不能分开的。情就是指有情感知觉的众生,无情就是指草木、大地。佛法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呢?正报、依报不能分开,依正不二。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五蕴身,有什么五蕴身就相应有什么环境和遭遇,这是谁都有的,不能分开。比如说菩萨成了佛,他就有佛土;法藏比丘成了佛,根据愿力就有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正报就有什么依报,众生有业报,其所依报的土就是五浊恶世,这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一切情与无情从本性来讲都有佛性,都有法性。山河大地草木众生,都具佛性,众生是正报,山河大地草木是其依报,有情成佛,无情就成佛,这是不能分开的。心生则法生,心有就境有,境有就心有,心物不能分开,和《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能分开是一样的道理。

7. 如何理解《华严经》所讲的 “以十法见十佛”?

答:《华严经》讲,一一法界有若干尘沙,一一沙中有若干佛,充满刹海。你若是去掉了染污心、自我心、杂念心,生起愿心、悲心、真心、净化心,就与佛心相应,与佛心相应也就是与佛为伍,也就等于见到佛。与佛在一起,就不单是与一个佛在一起,与十法界的十方诸佛都在一起,因为佛与佛身是相同的,法界佛是相同的,是这种见佛,而不是你所谓见佛就是要看见佛的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那种报身。

一切唯心造。你起了嫉妒心,在十法界来讲,就与修罗为伍,与那种杀念重的人为伍;起了愚痴心,不信因果,就与畜生道为伍。那是很可怕的。所以天台宗讲一念三千,注重人的念头,很细微,与这个道理是相通的。

8. 如何理解修行法门的大小渐顿?佛乘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

答:大小渐顿,大小是从发心讲的;渐顿是从时间讲的。小乘大乘,渐与顿,都是方便说,佛乘才是圆满说。

佛乘就是悲智圆满,福慧都具足。从唯识法相上讲,已经转识成智,证得三身四智。《法华经》中有首偈子:“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方便说就是大小、秘密、隐显,实际上最终要导入佛乘。《法华经》上用譬喻讲法,讲得很清楚,有七个譬喻:火宅喻、三车喻、穷子得宝喻、化城喻、衣里藏珠喻、凿井喻、药草喻。火宅喻就是马上要离开三界,修小乘就可离开三界;三车喻就是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声闻,鹿车是独觉,大白牛车就是菩萨,那你坐哪个车啊?不管怎么说,最好最快最稳当是大白牛车,那就是菩萨乘。

9. 请介绍一下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如何理解里面谈到的藏、通、别、圆?

天台宗教判,是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五时,指按释尊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指顿、渐、秘密、不定,是从根基方面来讲的,因众生根基不同而用的教导方法不同;化法四教指藏、通、别、圆,是从教理方面来讲的,藏讲三乘,通就是大乘始教,别就是大乘般若教、有教,圆就是法华涅槃的圆教。

10.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

答:“三界唯心”,是代表心体,心体是说三界五趣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这个心体及心体发挥的作用。“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法,我们晓得它的存在,是要经过认识它、了解它的过程,你假如不经过这个过程,你也不晓得如今的存在。所以唯识学讲一个心生起来,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就说明心生起的作用,由此而认识外境,能认识、所认识,“万法唯识”就是这个识,是以分别为主的。

11.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心是何心?如何是不生不灭?

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一种心就看是什么心?若是如来的心,心起发生妙用,就有种种清净的境界、清净的国土。若是众生妄心,发生的作用就是一种染污的境界、染污的国土、染污的万象。众生是妄心,如来是真心,妄心真心是一体,不过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无明造业,真心就去了无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讲这个心。

至于如何不生不灭?那必须达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净无为的境界。生灭是有为现象,不生不灭才是真如境界,唯识学上叫圆成实。

12. 心究竟是什么?修行讲净心和修真心,医学上可以给人移植心,移植后还是自己的真心吗?

答:佛法讲心,不是肉团心,也不是脑神经,而是指一种“从内到外,又不分内外,遍于虚空”的这个心。这个心力量是很大的,心包太虚。不过在众生境界,它为什么作用不大、范围小呢?因为被虚妄所遮覆了。等于虚空那个太阳,太阳在虚空中是很广大的,自在去来,好像这个真心一样。但是,乌云一起来,把太阳遮了,那么,大地就是黑暗的,看不到多远,这就是妄心。真心是存在的,你只要修,就可以还原真心;不修你就发现不了,所以佛法讲要修行。医学上给人移植的心,只是一个肉团心,是从物质方面讲的,不是佛法所讲的真心。这个概念要弄清楚。

13. 心性是什么?是灵魂么?

答: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不讲灵魂,若执著有个灵魂,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像是有个东西一样,就叫常见。佛教分别人生轮转的四个阶段叫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这四有仍在轮转之中没有脱离生死。中有身就是指在死了以后没有投胎前的这个阶段的生命,这不是什么灵魂,一旦业缘成熟就去投胎。所以人之生命体本身是变化、相续不断的。

至于心性绝对不是灵魂,心主要是我们的心体,从作用来说可以分别认识观察一切事物;从体来说,心体本来的体就是灵性的体,就是佛性的体。这个“体”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嘛,如何体现呢?把心上的障碍、尘垢扫除,就能见到佛性,即明心见性。

14. 什么叫明心见性?

答:佛法的中心,特别是禅宗来讲,就是说要把心地打扫干净,心才明,心明就可以见性,即本性,禅宗叫本来面目,也叫做法性、如来性,这是众生本有的佛性,叫明心见性。如何晓得是明心见性的人呢?就需要自证,人有时候很难自知,必须要进入见道位,不进入见道位,不能开悟,就不晓得明心见性。

15. 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

答“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上说的。

“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就没有善恶,讲善讲恶是普通心,它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这是一般众生心,真心它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本来就是如此,有个什么恶?有个什么善?

16.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答《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有两种功夫,一是无所住,二是要生其心。什么是无所住?不住相,内不住我,外不住六尘。不要住相,住了相它就贪染,就有我执,就有法执。“而生其心”,生什么心呢?内心清净、无所住以后,真心的妙用,就是对众生大悲,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一心度众生,一心行方便,这样子来生心。不是说,我贪图这样、贪图那样来生心,那是不行的,不是那个意思。

“应无所住”的“心”是唯心的本体、真心的本体。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讲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这三句话就说明真心要无相、无念、无住。但真心起妙有,有什么用呢?就是以大悲心广度众生,广行方便,这样来生心,就是菩萨心了。

17. 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

答:《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什么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变异的,真心是没有变异的,真心就是本来面目。

18. 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佛最高的境界,一般来讲就是明心见性后,达到妙明真心的境界。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体的名词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就是法界,就是法性。从智方面来讲就是菩提,从消灭烦恼方面来讲叫涅槃,都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由相对到绝对。世间事物是相对的,到了这个自证的境界,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是绝对的境界,不能以我们的心思来揣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们没喝到那个水就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一样的道理。

19. 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如何才能唯一?如何统一?

答: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以佛教来讲,什么是一?一就是心能产生万物,心生万物,心就是一。无量就是一切诸法,包括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宇宙的森罗万象,都叫做无量。佛家讲,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摄一切,一切即一。

那么如何看待唯一?又如何统一呢?如何才能达到唯一,那就是心的问题了,有信仰、有认识、有行动,共同的从做人到菩萨、佛,这是唯一的。假如有我见、有法见,被烦恼障、所知障所障蔽,那就不唯一,也就不能统一。

20. 为什么说“空是无漏无分别智、缘起是无漏有分别智”?

答:证“空”的境界,是消灭了妄想、分别的,消灭了第六意识的境界。第六意识是在空间、时间范围内,有言语可以代表,也可以想象。到了“空”的境界,超越了这个境界,就是不可以第六意识来形容它,来思维它,不能以言语代表的。故说“空是无漏无分别智”。

为什么说“缘起是无漏有分别智”呢?经过“空”以后,再来了解山河大地,这个了解就与凡夫不同,去除了我见。用什么来了解呢,利用语言、文字来了解。在第六意识上用正见,而不是邪见、妄见,假语言分别来认识一切,这就是“缘起”。“空”指不能用语言形容,超出了第六意识范围;缘起就是可以用语言代表,必须用意识、正确的见解来分别一切。这是一种分别,所以就叫做“有分别智”。

21. 如何理解“空是根本智,缘起是后得智”?

答:根本智就是直接证入真如境界,那就是在悟的时候,直接了达“诸法无我”,无人我、法我,去掉我执、法执,契证诸法空相,这就是根本智,根本智不可以言说。缘起是后得智,就是说,在根本智以后,为了使众生开悟,必须假借言语,以言语分别诸法缘起,觉悟众生,就叫后得智。

22.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以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答:这个开悟啊,不是说,我了解了就叫做开悟,不是那回事。开悟一定要经过一种实证功夫。一是通过禅定提高认识,二是必须能够实际领会到人生、宇宙的实相。譬如说,观察一切如幻,你就可以从自己、历史、他人等很多方面去了解,一切都是变化的,然后才能够了解空、空性。所以,开悟并不是说,我知道了就是开悟,不是那个意思,要经过一些功夫。开悟的那个境界也不好说,所谓“高高山上行,深深海底游”,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

开悟以后只能说叫“见道”,就是见解已经入了真正的见解了,但是要实际断惑,断惑证真,那就要“修”。“修”在佛法来讲,由地前菩萨到地上菩萨,一直到十地以后,才能圆成果位。一地一地分分断,分分修,分分证。在这中间进一步理解、消除烦恼。

23. 开悟、见性、涅槃的区别?

答:佛法讲修行,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后是见道位,见道以后就是修行位,是有个过程的。一般讲开悟就是见道位。如何开悟?必须要读经、忏悔、修止观。不读经不忏悔,不修止观,没有经过这个功夫,你开悟不了。

而开悟之后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明心见性。什么叫明心?我们的心都不明啊,被尘垢蒙蔽了,心的光辉不能发出来,那么现在经过修行以后,就把心上的尘垢扫除,使心明,心明以后就可以见性。见什么性?见佛性,众生本具的佛性!见真如性!见法性!见空性!就是如来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说开悟了就成佛了,达到佛的涅槃境界了”,这是不对的,悟后起修,最后才能圆成佛果,不管密宗显教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这个修行阶段。

24. 《心经》上的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答: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认识论来讲是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从行为论来讲就是要以大悲大智的无我精神修菩萨行。

般若的总纲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能这样做就是菩萨。不离相就会有执著,有很多分别对待,因此生起计较、爱憎、种种差别、种种烦恼,轮转生死。有执就有相,离执即离相,能够离一切相,在意识上没有计较分别,那就超越了第六意识境界、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境界。由缘起契证空性,由空性洞察缘起,从而明因识果,广修一切善,这就是一种最高的认识、最高的智慧。

这种认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广行一切善。《心经》的头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就是离一切相,度一切苦厄就是广行一切善。不能离相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心胸就不广大。我怎么样,我的工作怎么样,我的父母怎么样,我的社会地位怎么样……由这些我执就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够离相就有般若智慧。在这个智慧指导之下,就可以勇猛无畏,广修一切善法,度一切苦厄。一切众生胎卵湿化都是苦厄、都要度,度到哪里去呢?《金刚经》上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很彻底,说明离开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七地以前的,八地到十地菩萨是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都离掉了就是佛的果位——究竟涅槃。

25. 如何理解《六祖坛经》中“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答:这个就是止观双运。止观不能分开,定慧不能分开。当你在静中,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就是慧。在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消灭了一切妄想、虚妄、分别,这就是定。这是不能分开的,要止观双运。

26. 如幻三昧与海印三昧,是否有次第上的区别?

答:三昧就是定,其名称很多,有如幻三昧、海印三昧、法华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如幻三昧是观缘起性空,观森罗万象都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当体即空,由此求得了悟。《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六个譬喻,说明这个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过去的事情如梦一般;五蕴身是幻化的,当前的事物就像演戏、耍戏法一样;泡就是水泡,像那个水上的浮泡,转眼就没有了;影呢就是人的动作和一切业,随身而现,就像影子一样是变化的;露呢就是不管你多富有、地位多高,这些就像早晨的露水,一会儿就没有了;电就是人生的光阴,如电光火石一样,很快,一闪就没有了。这几个譬喻说明众生、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因此就要看淡放下,当体即空。这是从时间、事相方面来说明一切如幻,而修习如幻三昧,是从般若的角度讲的。

从唯识法相来讲,是从里到外,从内心深处首先要了解什么空?空是无我所显,它是从心遣执到境界。具体来讲,心里不要起妄想,消灭妄想执著,没什么能取所取、能愿所愿。妄想执著,唯识法相上叫遍计执,消灭遍计执,就知一切因缘生法,依他如幻,由此修习如幻三昧而证圆成实。

因此,对于空,般若从外边了解进入,唯识从内部了解进入,二而一的东西,这样子看一切如幻,叫如幻三昧,这是修行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定。

海印三昧是定中之一,到达海印三昧,就是圆成实的境界。海印就是大海没有波涛的时候,一切影像,天上的、地下的看得清清楚楚。以大海没有波涛,没有风浪,平静如镜子一样,生起智慧,证得无我的境界,叫海印三昧,就是一个圆成实的境界、已经要到达佛果位的一个境界。

一般从次第上来讲,如幻三昧都是在因位上,在菩萨的因位上;海印三昧是观无我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就像观照般若快要进入实相般若的这么一个阶段,这个境界很深,地位很高,不但了解人无我,而且了解法无我,双证人、法二空,就是《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行深”,海印三昧就等于这样的一个定,进一步就是实相般若,进入实相三昧,即真如境界,也就是圆成实。

27. 请解释分别二障和俱生二障?

答:分别是迷理引起的,由于后天邪师、邪友、邪教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有错误的东西,认不清楚,就要起分别,形成邪思邪见。俱生就是与生俱来的、从过去到现在所积累起来的无明妄想。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分别二障是在初地就断,俱生二障要通过从初地至十地的修行,直至金刚道,才能全部断其现行和种子。

28. 中观与唯识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答:中观讲“真空”,唯识讲“妙有”,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要配合,宗喀巴大师讲,等于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不配合,车子就开不动。

中观的中心讲“真空”,唯识的中心讲“妙有”。空的重点是破执,破除一切我执、法执,遣执除相,重在破;而唯识的重点是显正,怎样叫空?怎样才有?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这是两者的大区别。但是虽然有区别,二者却是不能分离的。建立空必须了解一切诸法是因缘生,诸法的法相离不开唯识;能够了解空,也可以晓得一切现象,本身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与实体,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如《心经》上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叫做中道思想,一定要合得拢。

29. 中观、唯识的主要经论各有哪些?

答:中观在经方面有《心经》、《金刚经》、《大般若经》。在论方面有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学中观最简单的论就是《三论玄义》。

唯识的经论为六经十一论。六经:《解深密经》、《华严经》、《楞伽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阿毗达磨经》(未传译)、《厚严经》(未传译)。十一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十地经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集量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其中,又以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著,称为“一本”;将《 瑜伽师地论》思想发扬出来的十部论著称为“支论”;为一本十支。此十支论为:(1)《百法明门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2)《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3)《显扬圣教论》,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4)《摄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5)《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6)《辩中边论》,以成瑜伽法相。(7)《唯识二十论》,以成瑜伽唯识。(8)《唯识三十论》,广诠瑜伽境体。(9)《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10)《分别瑜伽论》,本论未汉译。

学习唯识,应从比较基础的书着手,如《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其中《唯识三十论》为世亲菩萨临终之际造,后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十卷释论,玄奘大师采纳其弟子窥基之提议以护法论师之观点为依糅译十家之义,集成《成唯识论》,是我国唯识宗的标志与思想核心。为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作《成唯识论述记》,一传弟子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传弟子智周著《成唯识论演秘》。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三大部。

30. 唯识宗和其他宗派的区别?

答:佛教大乘有两个宗派,一个是般若空宗,另一个是唯识法相宗。般若空宗就是扫荡私心杂念、扫荡我执,得到智慧。唯识法相就是指破除我执以后,还要建立因果道理、一切唯心的道理,从心上来改,使我们由普通的凡夫心转成圣人心。这就有立,有破有立。这是两者的区别。

31.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要大力弘扬唯识?

答: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向外倾向,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的迷惑,自己不能做主,被物质所转。为了贪图享受、满足感官刺激,就采取不正当竞争甚至不择手段去获取物质财富,因此就形成社会的混乱和染污。而唯识是什么?就是说你不要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心不被物转,自己恢复做主人公,心能转物,内心净化。这样就可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社会的污染去掉,达到真正的和谐境界。如何转识成智、把一个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转成圣者清净心,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唯识学上讲得很彻底,所以说要大力弘扬唯识学。

32. 佛法不讲灵魂,但那个生生世世相继不断、在六道中轮回的是什么呢?

答:一般人讲灵魂就是执著于一个自我,永远不变,如畜生永远是畜生,人永远都是人,张王李赵永远都是张王李赵。这个灵魂佛法是不讲的,佛法所讲的,在众生境界是一种染污的阿赖耶识,在佛的境界就是大圆镜智。这个生生不息、相续不断的就是阿赖耶识,也叫做生命识。你相信这个就会对佛法生起正念,就晓得三世因果。不相信这个,三世因果观建立不起来,那就根本不相信佛法。

33. 有些学佛人只信因果不信轮回,这是为什么呢?

答:作为一名学佛人,只信因果,不信轮回,这个思想不对。因果轮回是连带的。只信因果那就像普通讲自然科学、哲学的人,他相信因果,但他只相信现在自然物质的因果,或者社会因果。不像佛法,把因果贯通于生命轮转,贯通于转染成净。只信因果,不信轮回,就不是真正彻底的学佛的人,就像那些研究佛法的人,只注重研究,那他就不是真正学佛的人。

34. 佛经上经常看到“念念相续”,那么念与念之间有空隙吗?

答:在佛法来讲,你上一个念是正念,下一个念被外境转了就成了邪念,这是有分别的。念念相续,指正念要相续保持下去。

佛法对念头分析得微细,一个念头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十生灭,念头就有这么短。众生的一念、妄念在众生境界看起来很短,其实时间很长;菩萨在禅定中的念看起来短,其实时间很长、空间很宽。所以念力不可思议,定力不可思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这个有点接近,时间、空间、运动、心力,时间空间缩短必须要心力,心力快就缩短了,这是相对的;质与能是相对的,质可以变能,能可以变质。因此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接近佛法,他是讲最高物理学的啊。

学佛就是要把妄念转为正念,把染污念转为清净念,把自我念转为广大的无我念。一念可以向上,一念可以向下,妄念不能相续,必须要转,否则,一念之差堕入深渊,就悔之晚矣。

35.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

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成。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属于六凡,而菩萨属于四圣。兜率天有外院和内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的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于此天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外院则为欲界天众之所居。一般来讲,你若是真正修学佛法、慈悲心广大,因缘成熟就可以深入内院,这是菩萨境界,不为六道轮回所限制,外院就是天人境界。

36. 人间净土就是指弥勒净土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答:在佛经里讲,将来弥勒下生的时候,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是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倡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么一个净土。净土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37. 为什么说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大乘不共法?

答:太虚大师融贯整体佛法,把中国八宗概括为三宗:法性空慧宗,讲缘起性空,即为般若空宗;法相唯识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为法相有宗;法界圆觉宗,讲法界缘起,为真如宗、佛心宗,如《楞严经》、《起信论》等。整个佛法概括起来就是这三宗,这是大乘佛法,是不共于人天二乘的,故为大乘不共法。

38. 如何理解太虚大师判教的大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答:大乘共法分为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五乘共法就是讲因缘生法;三乘共法就是讲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就是讲菩萨行。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必须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达到大乘不共法,也就是完成人格以后,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既贯彻五乘共法,也贯彻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这是一条成佛的道路。

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讲解脱行、讲修心,你能净化心灵,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与这个道理相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大愿,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学一切法门,普度一切众生,严净无量国土,求成无上佛果,为其唯一的誓愿、唯一的事业,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础是大悲大智,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够了解因缘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贯彻于生活中,就是行菩萨道。

太虚大师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判教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贯彻下去,从而提出今菩萨行、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个思想很伟大。

39. 经中经常有咒,咒是什么?经和咒有区别吗?

答:佛法讲了显教和密教,经就是显教,可以说理,把道理说清楚;密就等于一个心印,只可传而不可以讲。太虚大师打了个比方,说咒叫秘密咒,好像在百万军队中,你晚上要通行的话必须要懂口令,口令你能够通,军队就可以通,你如果不懂口令,你在百万军队中就走不通。佛的心印就等于那个军队的秘密口令一样,那是不能解释的。

咒叫陀罗尼,翻译成中文就叫总持。什么叫总持呢?总就包括一切法、宇宙万有一切法,持就是它所执持的是一切功德一切善法。你能够做到二谛融通,世出世间都明白了,就可以持一切善法,所以叫总持。陀罗尼叫总持,咒又叫陀罗尼。这个必须要行,在行中才会有受用,才能了解和体会到咒的妙处,不是一般讲理可以讲通的。

40. 密宗的咒与净宗的佛号有何区别?

答:可以显密相融,净密双修。你不要把净密绝对分开,念句阿弥陀佛就是密宗的咒,如往生咒的头一句。密宗的大圆满,净宗的花开见佛,境界是一样的,四字佛号与六字大明咒,没有什么区别。

41. 显密应如何圆融呢?

答:必须要先学经教,再学密法。你不学经教,不通经教,那个密法内容你就了解不到,你不懂那个内容,身、口、意三密结合,如何结合呢?只能是盲修瞎炼。

42. 什么叫教理行果?

答:教理行果是佛经的整体内容。教就是指大乘教、小乘教,所有佛的教法,都叫教。理呢,就是说明这个教的内容、它的道理,如《阿含经》是小乘教,理就是四谛。唯识法相的经典《华严经》、《解深密经》等六经,这是大乘教、唯识法相教,内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大般若经》是大乘经、大乘教,理就是讲空、缘起性空。

行就是说结合实际行动来行,基本的行就是戒定慧,不管小乘大乘都有戒定慧,只是其境界不同。果是经过行以后,应得的果报,小乘果阿罗汉,大乘果就是佛。小乘果又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这个层次。大乘有五十二位: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果。

43. 华藏的意义?

答:华藏世界就是重重无尽的缘与缘的关系,缘缘无尽,等于大莲花接小莲花,小莲花接大莲花,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由莲花所包围。我们的心能够遍于一切,真心遍于一切就能够净化世界,真心相印,等于莲花与莲花相印的道理,可以使整个世界净化。以真心融摄一切,在物质来说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时间上就是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在众生来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摄,就不会对立。这就是华严法界观的中心,也是华藏的中心。这个意义很广大,广大而精微。

44. 佛涅槃与灭度是不是一个概念,辟支佛是个什么层次?

答:涅槃本身就是灭度。但这个灭度不是说死了才叫灭度,只要你达到内心无烦恼、内心清净得解脱都叫涅槃,不是死了才叫涅槃,这个要搞清楚。

辟支佛的层次比声闻高,声闻是闻音声而悟道,辟支佛是指在佛前佛后能够于水边林下观十二因缘的生死轮转,自己觉悟、自己开悟,叫独觉,也叫缘觉。他是自求解脱的,要达到佛的程度必须要经过等觉以后才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叫等觉菩萨。《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就是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一定要经过这个位次才能到佛的果位。辟支佛是在阿罗汉位,他是无学果位。

45. 人的身体不在了,法身还在不在?

答:当然在。人的身体不在了,说明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但是生命识还存在,将会随着业力再进行轮转。这个佛性被无明障闭了,就等于太阳被乌云遮了,你只看到云,没看见太阳,其实太阳是在的,如何使太阳发光呢?那就要靠修行,内功外功加紧修行,修戒定慧、修大悲心、培功德、多忏悔,逐步逐步地磨炼才能恢复佛性,恢复法身。不是说我有佛性,我生来就是佛。就像人虽有灵性,但不是说你生来就是个大学生,还要通过读书明理才能逐步恢复灵性,一样的道理,因此必须要讲修为。

成佛作祖哪有那么容易,哪能天生就是佛?没有那回事。这个觉悟又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性佛,要恢复本性佛就要经过始觉,始觉就是开始觉悟,多闻熏习、修行经过若干时间才成妙觉,这是有阶段的。

46. 求生净土往生时是否还有中阴身?

那个不是中阴身,那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就有这个好处,你能一心念佛是自力,就是自己的努力,他力就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量,等于小孩子走路,颠颠簸簸的,大人把他牵起,他就可以走了,就是这个意思。自力与他力结合,就可以往生,往生的品位有上品、中品、下品,你具体往生到哪个品位还要看你生前的修为。到了那里还是要逐步修,不过环境好一点而已。那个环境比娑婆世界好,依报、正报庄严,具备修行的增上缘,可以进一步的修行。

47. 问出家师父的名号时常用上下,上下是什么意思?

上就是他的派别,下就是他的名字。恭敬师父不敢直接称名,就用上下。

48. 佛家对善恶的定义?

善、恶在佛家分别有定义,善就是以利他为主,恶以害他为主。能够以利他为主,达到利他必利己,自他都利。假若是以害他为主,结果就是害他自害,他受害,自己还要受害。这是两种定义,决不能混在一起。

49. 佛理与佛礼的关系?

“佛理”是属于理论方面的,“佛礼”是属于行为方面的,这两个方面可以互相配合,有其内必有其外。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第一愿为“礼敬诸佛”,就是讲“礼”。不讲“礼”就不能表示佛法的真理,佛教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属于“礼”的范围。

50. 五戒中有“戒赌”吗?

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赌”就包括在戒盗里边。为什么呢?进行赌博总是想赢钱,把别人衣包的钱,用一定的手段夺过来,这就是赌博啊。所以这个戒盗里边就包括了戒贪污、戒抢劫、戒欺诈、戒扒窃、戒赌博。

51. 堕胎是不是犯五逆重罪?

五逆重罪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指佛在世时杀佛,佛不在世时打像、破坏佛像。“杀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指证到罗汉果位的人,阿罗汉在生时可以杀,圆寂后你是杀不到的,把塑的阿罗汉像打烂才叫杀。“破和合僧”,就是指破坏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寺庙,把僧人驱逐了,叫破和合僧。以上这些才叫做五逆。造了五逆就要堕无间地狱,果报很重。至于堕胎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杀业。佛法不提倡堕胎,因为是伤害生命嘛,这是属于杀戒,大家要把杀戒和五逆罪给分开。

52. 外道的含义?

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具体表现就是他忘记了心,只是求法、求物质、求境界,哪些方面该追求,自己心不能做主,不能反观自己,从事内心修养。外道都是这样子的。

53. 什么叫天魔外道?他们是否能成佛?

以前在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也讲行,但是讲修苦行;他也讲戒,但他的戒是一些奇怪的事件,如集体自杀呀、在水里淹死呀、火烧死呀,这些都是他的戒。这些都是外道。

天魔就是捣乱的。我们人呢有四魔:烦恼魔、五阴魔、天魔、死魔。天魔就是四魔之一种,虽然有天之福德,但是嗔心重,经常想斗争、想战争,引起别人不安静,这就是天魔。

那他们能不能成佛呢?依佛家来讲,佛性平等,机缘成熟了一样可以成佛。至于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在一些农村有好多那种所谓的天仙,还有些小神通,那种一般就是邪魔。

54. 何谓末法时代?

关于对佛法的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的划分,有很多种说法。依《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所举,则将“五五百年”分为正、像、末三时,即以前两个五百年为正法时,第三、第四个五百年为像法时,最后一个五百年为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正法就是有学、有修、有证;像法就是有学、有修,证果人少;末法是有学、无修、无证,学而不修不证。不过这也只是个形式上的区分,人心真正转变了,有正见的人多了,也不一定那么呆板,人心转化了,佛法兴旺,也就不成为末法,这是人心的问题。

55. 《玉历宝钞》这本书的危害有多大?

《玉历宝钞》主要是宣传十殿,什么都是决定的。把人和事物看成呆板的、不变的,做了某种事情受某种果,永世不得翻身。在佛法来讲,命由心造,运由心转,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做了错事,在你没受报应前你能转过来,把那个缘转变过来,就可以重罪轻受,就不是那么呆板了,这个很重要。它专门宣传那个报应,说得太呆板了,成了定命论。命不能转,这个与佛家因果道理是相反的。佛法讲心能造业、心能转业,要懂这个道理。

56. 何谓慈宗三要?

慈宗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太虚大师崇尚弥勒菩萨,慈就代表弥勒菩萨,慈是弥勒的姓,弥勒菩萨就是慈氏菩萨。太虚大师有本书叫《慈宗三要》,哪三要?行方面是《瑜伽菩萨戒本》;经典方面是《弥勒上生经》;教理方面是《瑜伽师地论》,特别是其中的《瑜伽真实品》。太虚大师把它整合后,叫《慈宗三要》。学习弥勒菩萨的学问,必须通达《慈宗三要》。

57. 慈宗的朝暮课诵与其它寺院有何不同?

当时,太虚大师统领的寺院的朝暮课诵与其他寺院有所不同。我们在汉藏理教院,早上就念《弥勒上生经》,念赞弥勒菩萨的偈子,赞了以后就念弥勒菩萨。晚课一般来说还是要放蒙山,念大忏悔文,只有早晨不同。半月诵戒就诵《比丘戒》、《瑜伽菩萨戒本》,其他寺院是诵《梵网菩萨戒本》。现在弥勒菩萨应化的道场宁波雪窦寺仍在按照太虚大师制定的慈宗朝暮课诵做功课,其他寺院的功课是根据禅宗来的,叫《禅门日诵》。

58. 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有什么差别?

弥勒净土重点是在人间,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外院一般是天人的境界,内院是特别清净的境界。弥勒菩萨的愿望,就是要把兜率净土化成人间净土,整个人间就变成了极乐国。所以太虚大师学弥勒菩萨,他的愿望就是实现人间佛教,把人间化成净土,这是最现实的。

弥陀净土就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实现的一个西方净土,是对人临终时的接引、最后的安慰。

59. 那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还是弥勒净土?

我的愿望与一般人有点不同,先生西方,后到兜率,再到人间。其实真的来讲到了那个境界的话,随心所欲,无往而不自在,哪分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都在华藏世界里面。

佛佛道同,没有高下,有人说弥陀佛要高些,释迦佛低一些,有人说毗卢遮那佛高一些,释迦佛要低一些,都是错误的,哪有那种讲法?成了佛都是一样的!

60. 东西方净土是愿力不同和假名安立的吗?

一个是愿力,一个有针对性。西方极乐净土呢就是使人到了临终有个归属;东方药师净土呢使人在生前能够有个正当的道路,消灾延寿;弥勒净土呢,把人间化为乐土、善土。各有意义。但实际来讲,这是因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十方净土都是华藏世界,都是一体,不能分高下,不能分东南西北。这个思想非常圆融,这才是佛法的真正思想。你心地好,心地善良、慈悲,到处都是道场。你不能说东方才是道场,西方不是道场,那就要不得。不能说恶人处的地方那就是恶土,善人处的地方就是善土。在菩萨来说,都是一个法界,互相圆融,这个观察又不同。

其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是普通的分别,在整个世界之内,哪里有个东西南北?在佛家来说,一个太阳系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佛所化之境为十亿太阳系。《阿弥陀经》上说,到西方要经过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佛土就是一百万亿个太阳系,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宇宙广大得很,虚空是无量无边的,这中间你就不能分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了。那样,时间、空间就有限制。你若是心胸广大有智慧,像佛心一样,就没有这些限制。

61. 什么时候人间净土、弥勒净土才能实现呢?

那就要看人心的转化了。比如说这次地震,尽管说是个灾害,但把人的善良心启发出来、振动起来了,大家互相关怀,互相照顾,这是好事情。坏事变好事。这就是一种人间净土的基础了。假若坚持下去、发扬下去,人人都走向善良,人人都晓得因果,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就会使灾难永远不生,人间就成为极乐国,这就是人间净土。

62. 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初老居士提出的人间佛教,以及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首先提出来的,在人乘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学菩萨。人乘就是明因果,作三皈、守五戒、行十善,这一步走好后,在此基础上,修解脱行,发菩提心,学菩萨。他讲的这个人生佛教与做菩萨、成佛是联系起来的,并不是说离开佛菩萨来谈人生,如果离开,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人成佛即成”,这个思想与成佛是直接挂钩的。

太虚大师在临终前四天将刚刚编好的《人生佛教》一书赠与赵朴初,授意他继承人生佛教思想,在新中国予以发扬光大。于是赵朴初老居士在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来:今后中国佛教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人生佛教,是继承人生佛教而来的,其核心思想是:立足于人生,趣向于佛陀。结合新的历史时代又有具体内容:一个思想,三个传统,五个建设。这是赵朴老为了发展佛教,为了国土,为了救度众生,为了继承太虚大师的遗志而阐扬出来的思想体系。

一个思想:佛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不能与社会脱离。这是契机的。

三个传统:农禅结合、加强学术研究、增进国际友谊。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是契理的。农禅结合,指要劳动、要学习、要修行;加强学术研究,就是要把那个迷信消极的外衣去掉,把真理摆出来,才能说服人,让大家信服;增进国际友谊,历史上有鉴真大师、玄奘法师、法显法师等很多法师,与国际方面的交往都是以佛教真理交往、和平交往。这就是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我们现在为了增进国际和平,就要发扬这个传统,以佛教真理进行交往。所以政府也很重视,希望佛教从这方面作出贡献,继承传统,又结合形势。

五个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建设相当重要,佛教要健康发展,内部没有这五个建设,其他无从谈起。

所以说,赵朴初老居士所提的人间佛教是在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基础上发扬出来的,是直接传承太虚大师的思想的。

至于说印顺法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他是站在印度佛学《阿含经》的基础上,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认为在中国大乘佛教方面,像《起信论》、《楞严经》这些是中国的佛学,缺乏印度的根据,是后来发展的。他这个讲法是站在人本主义进化论、考据论角度上讲的。人本主义是在欧洲15世纪以后,因罗马崇尚神权,由于反对神权、反对罗马而倡导“以人为本”,其主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位,认为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

那么从佛学观点来讲,完全以人为本,与我们十法界的圣贤法界——菩萨和佛脱节,那么你想解脱,如何才能解脱呢?你想学菩萨行,如何学呢?菩萨要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你光是做人能办得到吗?你单纯讲做人,而不讲发菩萨心,那么试问你怎样去修菩萨行呢?那样就不能修菩萨行了。你单做个人,就是人天乘的人,等于儒家一样,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八德,是那种人,那个就比较狭隘。

而佛法讲的人是很广大的。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因此,印顺法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一方面是基于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而来的;另一方面还有他自己的一些思想,他们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可从当年太虚大师对印顺所著《印度之佛教》一文所写的《议印度之佛教》和《再议印度之佛教》两篇批评文章,即可看出他们各自的佛教立场。太虚大师认为:印顺法师能阐述印度佛教之流变与说明政治和社会的关系,是其优点;“然亦因此陷进锡兰之大乘非佛说或大乘从小乘三藏演绎而出之狭见”。正是在这种佛教思想史观点上的不同,太虚大师在“人间佛教”这个问题上对印顺法师作了批评:“佛法应于一切众生中特重人生,本为余所力倡,如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人乘直接大乘,由人生发达向上渐进以至圆满即为成佛等。然佛法究应以‘十方器界一切众生业果相续的世间’为第一基层,而世间中的人间则为特胜之第二阶层,方需有业续解脱之乘及普度有情之大乘。”因而在解脱的对象里,不能将“人间”单纯地割裂出来,“原著以《阿含》‘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片言,有将佛法割离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

63. 太虚大师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在比较动乱的年代,那么在现代的社会应如何发扬?

太虚大师在动乱的时期,能够坚持信仰,一是坚持佛教优良传统,二是能够适应时代,在学术、思想、僧制等方面提出佛教的革新,这种思想从始到终,没有变化。这种思想、这种精神在今天更可以鼓励我们,根据佛教的教理,根据现代的机遇修菩萨行。这个菩萨行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此宣传真理,净化人心,维持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这是我们今天从太虚大师思想体系中应该得到的启发。不怕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挫折,坚持志向,一切为了国家、人民,为了众生,应该发扬这个精神。

64. 《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见人就跪有何深意?

常不轻菩萨见人就跪,就磕头。有些人批评他、骂他,他还是磕头。打他,他跑得远远的,还是磕头。因为他这样对众生,所以很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一是尊重众生,众生都有佛性;二是他能够发大心,普遍的礼敬众生;第三就是不著相,骂他打他,他无所谓,所以他能很快成佛。你把这个道理真正体会到就有好处,要向他学习,遇到什么逆缘,不顺心的时候,就要忍耐,不要发火、发脾气!

65. 妙法莲华的意思是什么?

《妙法莲华经》的妙法就代表心,心最微妙。什么叫妙法?微妙广大莫过于心,但是众生心就不微妙,它是妄心。我们学佛就是把妄心转成真心,真心恢复了就广大而微妙,就有智慧。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真心的作用。心力不可思议,我们读这个经就是要恢复这个心。怎样恢复呢?像莲花一样,要学莲花,莲华就是莲花。莲花有大悲心、有大智慧,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代表有智慧,从有到空,从空到有,从相到性,从性到相,二谛融通;香洁是什么?本身非常纯净,尽管在污泥之中,不受污泥之染,能够吐出芳香,净化环境,给众生好处,品德很高。有这么一个大智慧、大悲心,你的真心就恢复了,叫妙法莲花。

65. 妙法莲华的意思是什么?

《妙法莲华经》的妙法就代表心,心最微妙。什么叫妙法?微妙广大莫过于心,但是众生心就不微妙,它是妄心。我们学佛就是把妄心转成真心,真心恢复了就广大而微妙,就有智慧。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真心的作用。心力不可思议,我们读这个经就是要恢复这个心。怎样恢复呢?像莲花一样,要学莲花,莲华就是莲花。莲花有大悲心、有大智慧,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代表有智慧,从有到空,从空到有,从相到性,从性到相,二谛融通;香洁是什么?本身非常纯净,尽管在污泥之中,不受污泥之染,能够吐出芳香,净化环境,给众生好处,品德很高。有这么一个大智慧、大悲心,你的真心就恢复了,叫妙法莲花。

66. 五明是什么?

菩萨学处,当于五明中求,这句话是弥勒菩萨讲的。做个菩萨,要晓得具体内容,要在五明中求。哪五明?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内明就是佛学,佛学讲心嘛,心内嘛,这是心法,是最广大、最高的;声明,语言文字学,也包括音韵学;因明就是论理学、逻辑学;医方明就是医药学;工巧明就是科学。五明都要懂,学通了就可二谛圆融,其中内明是最高的智慧,其他四明就是度众生的工具,度众生的方便。

67. 善知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个衡量善知识的标准。但现在所讲善知识的标准很宽,只要是有长处的,只看长处,学长处,不要看他的短处,假如你看他的短处,把长处忽略了,也学不到东西。这点要注意一下,很重要。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什么人都参,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医生、水手、船工、建筑师,还有神仙、婆罗门,为什么呢?各有长处。所以在选择善知识的过程中,你要有所择别,但你也不能只看他的短处,要看他的长处,不然不容易找到善知识。

68. 灌顶是什么意思?

灌顶是印度王朝的一种仪式,当太子没有登基以前,举行灌顶就表示他要登皇位了。后来密宗采取这种方式,就是说你能够学密宗修法,能够修本尊、即身成佛,首先必须举行灌顶仪式,就是受摄加持,相当于给你加持一下、预计一下、授记一下:你将来要成佛,不久要做佛。而不是说把那个水往脑袋上灌,相当于授记一样的。

69. 学小乘佛法的人是否可以成佛?

依小乘的教义来讲,最后只能成四果罗汉——阿罗汉,主要是断尽了三界的见惑、思惑,消除了业,得到解脱。见惑是理方面的,思惑就是烦恼。小乘的次第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初果叫须陀洹,华译为预流。什么叫预流?就是进入初果,开始预入圣者之流,登入圣位,不再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的贤位了。预流主要是把三界的见惑全部断了。见惑就是迷于理的障碍,迷于四谛的道理。

二果叫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二果除断见惑以外,还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断六品。

三果叫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四果叫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也。我生已尽,即生死已断,不再受分段生死的痛苦;梵行已立,就是清净的解脱行已经建立起来了;所做已办,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办了;不受后有,不再受果报。

小乘到了阿罗汉就是极果,为什么说不能证佛果呢?因为佛果必须要发菩提心,要有悲愿,在五浊恶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度众生,不度众生就不能成佛。小乘只能证人无我,不能证法无我。大乘菩萨就是进一步证法无我,证法无我达到断法执,最后转识成智,证得三身,证得五眼六通,叫佛果。当然也有些小乘回小向大,那就是发大乘心的小乘,这是个例外,一般来讲,小乘只证阿罗汉果。

70. 小乘有派是怎么回事?

有就是一切有部。在佛灭度后,最初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根本部派,两部共计分裂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小乘里面大一点的派别为一切有部和经部。什么叫一切有?主张三世实有,简单来说,执著有我这个身在受报,过去受报,现在受报,未来受报。虽然是人无我呢,但是这个法是有的,时间、空间是实有的。他执著一个实有,对大乘来讲就是只断烦恼障没断所知障,只见我空不见法空,所以叫有。

71. 如何理解了义与不了义?

了义就是彻底不彻底、究竟不究竟。若是专门只讲空而忽略缘起,就是断灭空,就不了义;专门只讲因果而不讲无我,那就是一般人天因果,不是菩萨的因果,也是不了义的。

空宗学人说空宗经典是了义的、唯识经典是不了义的;唯识学人就说空宗经典是不了义的、唯识才是了义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虚大师说过,大乘八个宗派教义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这中间,你就不要去议论,哪个了义哪个不了义,其实都是了义的。条条江河通大海嘛,佛法就是大海。

《瑜伽师地论》讲学佛要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这是最标准的,学佛要四依。

依法不依人:指以所说的教法是否合乎正法为准则,不执著说法者本人之好坏。他只要讲正法,不管他相貌如何、年长与否、学历高低,你都要恭敬他。

依义不依语:指不要呆板地执著这个语言,要了解表达的意思。执著语言就错误、狭窄,因为佛法境界是超过语言寻思的,是不可思议的。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指依大乘经,不依小乘经。从大小乘来看,小乘是不了义的,大乘是了义的,因为小乘只能证人空,不能证法空,大乘是双证人、法二空。

依智不依识:指对于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要善于通达、了解,叫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识是分别。众生的第六意识往往是虚妄分别,为眼前境象所迷,心随境转,就生起很多颠倒,被六尘牵着鼻子跑。学佛就要转识成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自己能做主,就不随境转,不被六尘所迷惑。明代蕅益大师有个晚上入定到了兜率天的内院,弥勒菩萨正在讲经。弥勒菩萨看他到了后,就说了首偈子: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识属染,智属净;染有生死,智无诸佛。这首偈子说明识与智的分别。我们的第六意识由于妄想分别多,见不到真相。必须把妄想分别去掉,完全以定观照一切,以智慧观察一切,就能像大圆镜一样,把一切森罗万象都照得清清楚楚的,从而认识到诸法真相。

72. 作为出家人,如何处理学习与弘法的关系?

现阶段,你们应好好静下心来学习,闭关修行。我们古德闭关,起码要静修五六年,把藏经读完,才能出来弘法。所以你们现在不要急着去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最好是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学,学它个若干年,把藏经读完,有了正见那才是起步。再与实践相结合,持戒修定,身心要受磨练,《金刚经》讲“调伏其心、降伏其心”。内心不调和、不降伏,没有受用,佛法的真理你就悟不到。所以佛法不是光说、光写,一定要有真实的体悟,否则不解决问题。

73. 作为出家人,如何去对待世俗方面的学问及处理世俗方面的事情?

世俗的事情看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要善用其心,你假如心随境转,那就没有办法,随世俗转了。在世俗中,心不随境转,不随世俗转,那就没关系了。但是世俗的许多事情呢,戒里规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比如世俗上讲应酬啊、吃喝啊、跳舞啊、唱歌啊、娱乐啊,你就不要去搞那一套,当然居士可以,但出家人绝对不能搞。

至于世俗方面的学问,那是学知识,你只要把你的三个特点保持住:素食、僧装、独身,并坚定信仰三宝,信仰因果,坚持基本戒,就不用害怕。这和修行也不是脱离的。要遍学五明,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什么都要去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现实生活中,增长知识、学问,清净身心,将来才能更好地弘法度生。

74. 我们刚出家,还未具备正见,应如何去选择书本呢?

应该先读初级的书、基础的书。比如学戒,你要先把三皈五戒、沙弥戒等戒律搞清楚。学沙弥尼戒,就要把那个戒先记住,记住以后再进一步去理解,什么叫戒体?什么叫戒相?什么叫戒法?什么叫戒行?一步步来,从初级到中级。

再比如学唯识,你起码要把《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五蕴论》背熟,从最基础的开始,读最基础的书,从初级到中级,一步步来,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有兴趣,就会自己想办法去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过去我们读书的方法是:先背,背熟再解释名相,名相解了再贯通意义,不但要求记住,还要写到本子上,经常温习,才不会忘记。

75. 作为出家人,讲经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老少都可以讲,只是不要乱讲,不要乱发挥,不能脱离释迦牟尼佛的本怀,这点很重要。你们年轻,要好好学习,教学相长,边教边学,继续提高。特别要学修并重,修是不能脱离的,不然没有实际受用。如果能够有机会闭关三年到五年,专门读藏经,修禅定,出来以后就不同了。太虚大师在普陀闭关时两次开悟,读《大般若经》、《华严经》,修禅定,出来就完全不同。

太虚大师原来行为也是有些散漫,后来在普陀山闭关以后,出来就不同了,讲究威仪,讲究戒律,智慧如泉涌,说写都行。所以闭关很重要,修学并重。不学不修,学而不修,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想八风吹不动?办不到!别说八风,一点点风就把你吹动了。若是真修,八风就真可以吹不动。

我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4年开始,一直到1980年,共坐了近27年的监狱。这种事情对于人生来说本来是个苦事情,对我来说却是个好事情,什么原因呢?锻炼。每天不忘佛法,每天都在修,等于闭关了,那个志愿就更坚定。清定上师在监狱里18年,梦参老和尚在监狱里待了33年,贡唐仓活佛25年。这都等于实际锻炼,闭关。那个生活很苦啊,一般人过不出来的,是不容易的,所以一定要实修磨炼,不磨炼不行。

76. 学习时应如何去看书?

学习的时候要用心,心要专注在书本上。一是看,二是问,看得懂就看下去,看不懂就要问。问的方法很多,问老师、问同学、翻字典,都是问。学问学问,学而不问就不能学。这个就需要自己用心,你看《遗教经》讲:“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意思是说我们置心在一处,集中精神,没有哪样事情不能办。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诚心到了,把金石都打得开,心的力量就有这么大,就看你用不用。

我在龟山书院、汉藏教理学院读书的时候,看书首先就要求背诵,像《唯识三字经》、《佛教三字经》、《八识规矩颂》、《二十唯识颂》等经典,统统必须会背。接下来才是解,把每个名相的意思弄清楚,比如说什么叫心王、什么叫心所等。背了名相,理解了意思以后,再来贯穿整个意义,抓住纲要。而且在学的时候,做到眼睛看书、耳朵听讲、心里记三结合,这是一个学习方法。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老师边讲,我们边记,记下来以后把它整理出来,交给老师,不懂,再改,这样就上进了。所以学习一要用心,二要有正确的方法。

77. 我大学毕业后开了个公司,现在不想开了,准备出家,好不好呢?

还是要把公司开好,把工作做好,有力量有财源就能多做好事,多做利益众生的事。在行菩萨道时,心地清净,心地光明,没有杂念,没有污秽的东西,这就是在家的出家。懂不懂?不一定是穿和尚衣服才叫出家。

现在出家修行呢,情况不同,时代不同,也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简单。过去说出家修行,就是清净念佛、拜佛、诵经;现在就不太可能,日常事务很多。而且出家责任相当大啊,不但自己要修行解脱,还要准备资粮度众生,要担起更重要的任务。这些事情都要想好,想好就不后悔!

78. 学佛后对世间的很多事情看得淡,以致觉得没意思,又没有出家的缘份,该怎么调节?

对很多事情觉得没有意思,想出家又没有出家的缘分,该怎样调节呢?那就应该了解出家和不出家的真实意义。出家是什么呢?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烦恼家(出生死家),出烦恼家才是真正的出家。只是出世俗家,穿一件出家的衣服,没出烦恼家,没出生死家,就不是真正的出家。在家是照样可以修行的,你身在家而心出家就是一样的修行。所以身在尘世,心在山林,内心保持清净,等于出家一样。这是可以调节的。

79. 我们受了菩萨戒,若犯戒怎么办?心里很害怕,是不是罪过很深?

那就要看情况,菩萨戒有重戒、轻戒。在家菩萨戒是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犯了重戒就要重新受,轻戒就忏悔,要在佛菩萨的面前,当着三师以上忏悔。假如是故意犯,明知故犯,犯了还不以为耻,认为这是个乐趣,而且累犯不改、不忏悔,那就很严重了。

至于罪过的轻重,就要分别情况。菩萨戒是心戒,假若你心里面对众生有悲心,不起嗔恨,就不犯戒。假如你没有悲心起嗔恨,那就根本犯戒。有些戒犯了没有罪,有些戒犯了很轻,有些戒犯了很重,情况不同,不是一概都很重。

受菩萨戒、学菩萨是好事情,不要怕,要有决心,要勇敢。学菩萨就是要有悲心,要救苦救难,悲心是根本!有什么好怕的?当菩萨是最好的事情,救别人的苦难,帮助别人,只有当菩萨才做得到。不当菩萨就只管自己,各人自扫门前雪,这种私心杂念的人,品格不高,不值得学啊!

80. 犯了五逆重罪能受菩萨戒吗?

五逆重罪指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那是堕无间地狱的罪,犯了这种罪的人严格来说都是不能受戒的,他恶得很嘛!制定这一条就是让你不要犯这个戒,是这个意思。如果真正犯了五逆重罪的话,若能有善根或者是转念之间能够忏悔,真心悔改,一样可以受戒,这是灵活变通的,并不是铁板一块。

81. 经上说,诵二十一天《法华经》就可以见普贤菩萨,怎样诵读加持力才大呢?

你不一定要见到普贤菩萨,你只要安心诵,与普贤菩萨的愿望相应,普贤菩萨必然会在暗中保护你。

你工作忙,日常事务又多,就不要勉强,否则身体受不了,有身体就可以长远诵。学佛修行,不要急,也不要缓,要适当。就像弹琴一样,弹得过急,弦要断,过缓又不出音调,一定要平和、适当。你不一定每天要念完一遍,可以念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都可以。

比如我读《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共六百卷,一天怎么念得完呢?一般十天都念不完,我就按计划,一天念五卷,慢慢积累下去,到了半年六百卷就念完了,而且还有好处。我读的许多大经都是按照这个方法读完的。像你那么急,怎么行呢?那个要不得,过于急了不行。

《法华经》共二十八品,你可按照计划,第一天念九品,第二天念九品,第三天念十品,这样三天就轻轻松松地念完了,也不觉得劳累,日常生活工作都兼顾了,收益还很大。你要是想一天读完,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神就受不了,其他的工作也干不好。而且你那个是囫囵吞枣啊,猪八戒吃人参果嘛,尝不到味道。对不对?要慢慢来,边读边思维,这样才有好处,把你急躁的病也治了,对身体也有好处,心理状态也就正常。从现在开始,就按我说的这个方法,照着做,保证不错。

至于说加持力的大小,就看你的心了。心要诚,心要远大,心要对佛菩萨恭敬,心要对众生悲悯,有这个心,哪怕你读一卷,念一句佛号,那个力量都大得很。懂么?不是数量越多力量就越大,如果心不到,哪怕你念得再多,也不起作用。就像有些老人念佛,不懂方法,心不诚,没有大心,一天到晚念,念得唇疲舌焦,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关键是心要诚,心要大,缓缓地念下去,那个力量很大,念一句顶一百句,顶一万句!

82. 小孩看书可以过目不忘,长大些后就丧失了这个功能,这是什么原因?

孩童时期,具有童真,灵性还在,慢慢长大就与世间相关系了,涉猎深后,就牵扯到社会各方面。他的思想一开展,感情一冲动,烦恼加重,理智受蒙蔽,就把灵性掩盖了,当然就要迟钝得多,世间都是这样子的。

83. 最近我觉得我的记忆力非常好,有些书的内容看一遍就记住了,这是何道理呢?

这有两方面关系,一是思维活动,经常用到它就灵活,就像水一样,池塘的水容易腐朽,溪里的水、河里的水是活动的,就要灵活得多,流水不腐嘛;另外就是佛家讲修行,慢慢定力增加了,智慧增长了,就会有所不同。

84.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念经要不快不慢,要合适。念快了来不及喘气,念慢了速度又不够,同修行一样,跑快了易摔倒,走慢了又没有进展。不要在表面上求快,最重要就是心诚,心要诚恳,要专一、安静,到这个境界,才有功效。若太快了,把字念掉了、念错了,反而不好。太慢了呢,心又容易散乱,打妄想。所以要不快不慢。

85. 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学佛修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呢?

开口吃饭,到吃一半,最后吃完,只有自己最清楚。开口吃的滋味比较浅,慢慢吃到一半,就深入了,吃完以后啊,身心轻快,肚子吃饱了,境界就不同了,这个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有个譬喻,佛在世时有个痴人,有天饿了吃饼子,吃一个不饱,两个也不饱,吃了第七个就饱了,他说,早知道我就只吃这一个就好了!哈哈,他不晓得渐次和积累的道理!

86. 修习戒定慧后,具体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是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法。持戒就是自己受了什么戒,就要守,比如说受了三皈五戒,就要修十善业。修定就是静坐,“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微妙塔,宝塔顷刻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说明修定的功德很大啊!修慧就要读经典,学习经典。除此以外,还要多做功德事情,培功德,积福报,福慧双修。修行,要脚踏实地,不要求快,也不能慢,慢就懒惰了,欲速则不达,要不缓不慢,适中,一步步走。

至于这个效果就是要看经过修持,一天两天三天慢慢延续下去,看你的习气断没断?以前有傲慢的习气,经过修持以后,谦虚和蔼,心平气和,就得了受用了。以前贪心重,贪权贪财贪色贪名贪利,什么都想贪,经过修行以后,对于一切物质境界,能够看得淡,就说明进步了,有受用。过去爱发嗔恨,动不动就骂人打人,说粗恶语,经过修行以后,心平气和,而且对人很慈悲平和,就得到受用了。现在得到受用,积累下去就是成佛的因,这是不可思议的。

87. 我和我媳妇志不同道不合,她想让我一天到晚围着她转,而我又得干事业,她就老和我吵架,是不是应该去改变她的世界观呢?

那你就要心胸宽广点,态度温和点,她要吵,你就让她吵,你不要理她,她吵一会儿也就不吵了。在言行上,不要抗拒她,慢慢改变她的内心,就好了。假若你把眼睛瞪起,尽管你不说话,也表示你内心对她不满,也是在抗拒她,就相当于火上浇油。

解决这件事情的主动权在你,你一定要耐心点,要尊重她,平等对待她,多关心她,跟她讲道理,让她理解你,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就会被感化的。

你想用你的世界观来改变她的世界观,那得看你是什么世界观?以正确的来改变不正确的是可以的,假如是不正确的,你怎么改变别人?当然,清官难断家务事,无论如何,还是自己来解决,两个人来解决。

88. 成佛之道,有没有一条又快又好的捷径?像坐飞机一样呢?

最快最好就是发大乘心,发坚固菩提心。你说是发了心马上就成佛也不可能,还必须有一个修行的阶梯,踏踏实实地把成佛的资粮准备好。就像你要坐飞机,必须要先把飞机造好,把起飞前的一切安全事项精心准备完毕。飞机的造价高啊!很多个亿!每一个螺丝都不能出问题,而且要求飞行员技术过硬,还要看天气状况,否则飞到半空中掉下来,机毁人亡。所以不能盲目图快。

修学菩萨行就是如此,必须发心,必须踏踏实实地修学,必须要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每个菩萨都有愿,普贤菩萨十大愿,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观音菩萨有十二大愿。

愿力不可缺,随着愿力,本着四无量心,修四摄六度,经过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最后到达成佛的究竟位,这是有阶梯的。《华严经》将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又分为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名资粮位;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名加行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或见道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名修习位;经过等觉到妙觉,证入佛位,名究竟位。

从初地到十地依次圆成十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那就是一步一步地实修实证。

初地断掉分别二障,自利利他,广修布施,施而不执,三轮体空,圆成施度。

二地心性清净,具足清净见,在行动中远离烦恼污染,严持菩萨的三聚净戒,圆成戒度。

三地成就胜定即殊胜的禅定,证得微妙的法乐,生起慧光,心胸广大,忍辱柔和,圆成忍辱度。

四地在修行中精进努力,安住于菩提分法,除掉身见、边见、一切邪见,慧焰增胜,圆成精进度。

五地能够圆通真俗二谛,修行禅定,圆成静虑度。

六地般若智现前,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圆成般若度。

七地用力观一切诸法无相,加功用行,时间很长,圆成方便度。

八地观诸法无相,由勉强到自然,任运自如,修无相观,观我、法二空,一切内境外境现前,做到如如不动,不为无明烦恼所障,真正到了“八风吹不动”的境界。这时完成愿度。

九地成就殊胜微妙的智慧,具备四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义无碍解、乐说无碍解。此时就能说法利生,完成力度。

十地具足众妙功德,断除一切烦恼障碍,证得法身后,智慧就像天空的云一样,布满天空,降大法雨,使众生得到滋润,大地得到清凉,完成智度。然后经过金刚道,彻底伏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

所以学佛就是悟真求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十地修行的次序就是分分断,分分证,断一分无明就证一分真如,这样就逐步积累起来。看起来困难,时间很长,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但你只要发了心,因中就有果,这个果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说利根特别聪明,能够顿悟顿断。殊不知这个渐与顿是统一的,顿必须有渐,经过渐才有顿,今生悟得快、断得快、登果快,都是过去世累积修行的结果。比如说你现在是个博士,但你必须要经过幼稚生、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这个次序,逐步学习,最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89. 超度死去的亲人,是自己如法修行回向的力量大呢,还是在寺院里作佛事作用大?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母亲死了,作为儿女追荐母亲,读经、拜经、念佛号,比较诚恳,这个力量就大。自己如法修行并回向,这是一种力量。另外就是做佛事,靠三宝的威力来加持。这两种结合起来,功用就大。假如自己只是作个样子而已,不诚恳;做佛事呢光是请僧人来念一下,那就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90. 人应该如何对待故去的亲人?

思念故去的亲人是自然的亲情。思念父母恩、思念师长恩、思念朋友的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化思念为行动,在佛法来讲,以种善、种功德来追念他,使他得到好处,这是正确的思念。

91.我和妈妈朝夕相处几十年,现在她走了,我很难过,在家经都念不下去,也没有心情上班,内心都是空的,也不知道她究竟往生没有?我该怎么办呢?

你要保持安定,不要难过,不要悲伤。你给你母亲组织临终助念,她走的时候很安静,你超度了她,她已经往生了,你尽了大孝,还有什么可伤心的呢?平常有时间你就要多念佛,如果你过于伤心,让她担心你,就还要障碍她,因为她往生后,是有他心通的。

学佛人应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要明理,你光是那么悲伤,把工作荒废了,生活不安定,那就是摧残自己,要不得!你应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一方面把身体保持好、工作搞好,另外还要多做好事,这样对你母亲就有好处。你若能把这个心回向给广大的众生,就是尽大孝。就像地藏菩萨一样,心愿广大,由报母恩扩大为报众生恩。

92. 如何理解念佛法门的自力和他力?能知道自己往生到哪个品吗?

净土法门讲通过念佛往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需要自力和他力结合。自力是自己主观上的努力,他力就代表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力,二者是结合起来的。单纯靠自力不行,单纯靠他力也不行。

单纯靠自力的话,业障重,烦恼多,你要想一下子得解脱不可能。但是你不靠自力,纯粹靠他力,就像一两岁的小孩儿学走路一样,他要愿意走才能走,他要不愿意走的话,妈妈把他强拉着走,他怎么都不走,他要哭,根本不行。他妈妈就是他力。必须要靠他自己主观上愿意走,虽然走不稳当,妈妈拉着他,慢慢学走,自力、他力结合,就能学会走路。

为什么说完全靠自力不行呢?由于业障重、烦恼多,修行时间会很长,就必须要靠他力。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自力、他力结合,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往生。阿弥陀佛的愿力很大,你能够发那个“往生”的心,念佛,就在他的愿力加持之中,临命终就具备了往生的条件。

但是最重要的还要有自力,不能完全依靠他力。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一样,小孩儿不走,你强拉他,他哭,在地上耍赖,就是不走,你有什么办法呀?所以这个自力很重要。

自力是什么?就是信、愿、行三结合,信仰要坚定,愿力要诚恳,再结合行持。同时,在主观上对于五浊恶世应该有厌离心,若你对五浊恶世没有厌离心,贪爱心重,欲望心重,你念佛也起不了作用。“念不一不生极乐,爱不断不离娑婆”,就说明这个道理,念不专一不行。如何专一呢?心、口、耳都不能乱,专一不散乱!

另外就是心中的愿力要大,以三心念佛,第一个正直心、诚恳心;第二个深善心,一切合乎善法;第三个广大心,要回向,将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众生。这样子来念呢,就会起很大的作用,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力和他力两种结合起来,肯定往生,当然是带业往生。

至于往生以后的品呢,就看你平时的作为,看你的心力怎么样。你善念重,你修的人天法,你多念阿弥陀佛,起码是下品;你欲念减少了,三业清净,这样子念佛,再结合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中品;你发菩萨心,悲心重,愿度众生,以这种菩提心而念佛,起码是中品以上或上品。

93. 是不是自力越大,他力越大?

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是随你的自力大小决定的,你只要是起了心,与他的心就相应,就会感受到他的加持。自力越大,说明你心越诚恳,又修广大心,阿弥陀佛就随你的力量来加持你、接引你,你的感应就明显,好像他力很大似的。实际上,阿弥陀佛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悲心、悲愿,他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主观上不努力,或者说只有一点点努力,所得到的感应和加持就小。不要以凡夫心来揣测佛心!

94. 怎样理解往生到西方净土?什么东西往生了?是灵魂往生了么?

佛教讲世界有五浊恶世,有西方净土。西方净土的存在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而感得。所谓净就是没有染污,是庄严清净的,不管正报和依报都庄严,称之为净土。净土是存在的,不能否定。

如何生净土就在于你的心,你的心能够经常念佛,经常存善念做好事、培功德,与阿弥陀佛的愿心相应,临终时,就可以即刻往生。这个生不是灵魂的生,是心灵的感应,这种境界不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但事实证明是有的。

那个念佛往生的人,他真正能够往生,一是他预知时至,一个月以前、半个月以前或者一个星期以前他就晓得;二是在往生的时候香气满室,异香满室;三是他的身体很柔软,发红光,与众不同,而且有些人虽然去了,但他身体还坐着不动。很多迹象证明往生是事实,不可疑惑。这个往生就不是什么灵魂不灵魂的了,这是一种净心、生命的力量。

95. 造了恶业的人受现世报,应怎样开导呢?

造了恶业的人受现世报,受别人的打击,工作不顺利,生活很痛苦。你就应该以安慰的态度、委婉的态度开导他,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直接跟他说因果关系:你造了那个因,你该受那个报,那他当然接受不了啊!你只能说学佛人要随缘过生活,多学忍辱般若蜜,忍辱就是福,吃亏就是福,造业由自己,别人要打击你,那是他在造业,你就让他造业,等于是你自己在消业。你这样好好和他解释,他绝对不会生气,也比较容易接受。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去开导、劝解别人一定要有智慧,讲究方式方法。为什么佛有圆教、顿教,也有权教?权教就是方便,对哪种根基说哪种法。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身,就是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为之说法。佛法不是呆板的,要灵活,以灵活的方法,千言万语说来说去,是要度他、接引他,使他走正道,中心是这个。

96. 我最近感觉在工作中、事业上,好多事情不太顺利、不太如愿,应该属于我的钱财、职务等,却得不到。这是为何呢?

要耐心等待,你不要急。在现有的状况下好好努力,肯定有机会,千万不要急躁,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上实现的。你在工作上会继续发展,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何必急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播下了种子,必然有果,这是个因果规律。

你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有两个方面要注意一下:

一、工作上要有表现,尽职尽责,做出成绩,就会得到大家的赞同、拥护。

二、自己态度方面尽量做到和蔼,与人相处忍耐、宽容。在佛教来讲,多同情别人,多修悲心,遇事不要专门为自己着想,多为别人着想,一心为别人,就把你的缺点改正了,改正了就是一帆风顺,事业就顺利。

97. 单位里面很复杂,有人看你太强,就想把你扳倒,而且明年是我的本命年,会不会有些坎坷?

你能力强,工作方面表现好,得到众人拥护,就不要怕个别人的力量!在佛家来讲,耕耘了,种了善因,人天拥护,人天欢喜,个别人要压是压不倒的,这是个因果规律。你要认清这一点。

至于说本命年,佛教是不讲究这套的,命由自己创造,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不要去相信那些。主要在于自己,不要灰心,不要怕,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地多培善因,不要管哪个年,什么难关都冲得过!

98. “没有般若的修行都是外道”这句到底对不对?禅定中出现景象应如何看待?到底是好还是坏?

外道不外道,就看有没有正见。有正见的修,也就是依据般若而修行作观察,般若主要就是讲“无我”,“我”是生死根本。注意这个问题,你不拔出生死根本,不“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拔除由我执产生的贪嗔痴,走的是什么道路?那就不是佛法的正道!

“我要求证神通,求得身体长生不死”,这都是心外求法。什么叫外道啊?心外求法,执著于形象就叫做外道。所以必须要有智,要具有智慧和正见才行。根本办法就是拔除烦恼,解决生死根本,因此必须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灭贪嗔痴。

静中能够看到一些境界,是好还是坏?这就得看是什么相了,假如你是在静中、无执著中自然地现出光明和佛菩萨相,那是好的境界。假如以执著贪爱心,也会产生各种相:神相、鬼相、菩萨相、罗汉相等,都可以产生,那你就要注意,这不是好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必须要无所执著,淡然冷静,不要贪恋,不要去追求那个相,否则,就要中邪,神经颠倒就会走火入魔。

99. 家庭中如何处理恶缘?

既然晓得有恶缘、善缘,作为学佛人就要善于对待,有个正确的观点。善缘当然很顺心,恶缘就有点不顺心,这就需要我们化冤为亲,做到冤亲平等。他本是冤你又跟他结新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冤不能化解,那是痛苦啊!长期的痛苦啊!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么如何对待恶缘呢?做到冤亲平等才可以解冤,君子以德报怨。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四行里第一个就是报怨行。儒家也讲,以理服人是不行的,要以德来感化他,才能把他同化过来。因此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心胸宽大一点,学点忍辱波罗蜜就解决问题了。

100.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在众生境界来讲,对一般众生来说,这是个难题,要得到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是不容易的。什么原因呢?对于家庭来说,清早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个问题不解决啊,就要闹矛盾,要吵嘴,这是必然的。还有兴趣不相投等各种原因。那么如何达到和睦的家庭?就要真正根据佛家的精神,不管女方男方,都要慈悲仁爱,要容忍、谦和。有了这个精神,就可以使家庭能够在困难之中减少困难,在争吵之中大家互相容忍。若一方是钢,另一方也是钢,钢对钢必然起火。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老子讲柔和,这个道理很真切、很了不起,要做到这个才行。至于说经济困难,只要做到勤劳刻苦,就可以克服、可以解决,而精神上的问题是最重要的。

101.佛法要在生活中得到受用,如何真正做到世间和出世间的圆融?

佛法就是认识胜义谛的,认识出世的真如就在世间法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并不是说离开现实,另外去找个佛法,你能够在现实中了解它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认识了这个道理,建立了正确的观点,它就是出世法,就是胜义谛的真实法,这就圆融起来了,不是说离开世间另外还有个出世法在。一般人办不到这点,他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两面,他有执著嘛。他把苦当成乐,无常当成常,无我当成我,不干净认为是干净的,他只看到一边,就见不到出世法,见不到胜义谛,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指讲法,讲的是出世法,但要运用世间法,这也是圆融,世出世间法要圆融无碍。譬如在五明之中,你通内明,其他的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也通,你就可以利用世间法来解释佛法,真正把佛法解释清楚,这样也可以做到圆融,这是一种圆融方便。

102.对人世间的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如你以害他为前提,结果就把自己害了,自害害他,现在和将来都没有好结果,这叫恶。佛法来讲,必须要以善来转恶,学佛要坚持善法,发扬善法,以善法来转移恶,使他转变过来。而在唯识学来讲,尽管阿赖耶识里是恶种子,你能够多行善法,多亲近善知识,多闻经教,就把恶种子转过来了,就可以转化得过来。

103.当我们心里没有主意的时候该怎么办?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那就是个正见问题了,应该把正见建立起来,就有主意了。没有标准没有正见,你就等于那个墙上的草,风吹两面倒,自己拿不定主意,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走。所以首先要有正见,正见是最要紧的。

怎样培养正见呢?需要先天、后天的结合。先天有善根,道根根基好,再加上后天的熏习,听师长讲,听善知识讲,多听经教,就可以慢慢培养起正见来。

104.在行持当中,遇到昏沉或者休克怎么办?

在行持当中,假若是昏沉,就不妨起来,动一动,拜一下佛。要是休克状态,家里人就要把他扶起来,进行医疗,不能进入休克状态。

105. 怎么把教理与行持结合起来?

这是个人生观和宇宙观的问题。在认识论上,你认识到佛教教理可以解决人生的痛苦、可以净化心灵,那么你在行持上就要严守三皈、奉行五戒十善,这样子来结合。这种结合必须要实际,必须要恒常不断,必须要勇猛精进。这种人现在虽然不多,但以少数带动多数,就可以净化大家的心灵,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责任。所以我们也不怕人少。

106. 作为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

你们作为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正念,以佛法思想为指导,在佛家来讲,生活与行持就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平常心就是道,生活就是道。你合乎真理来过生活,不管是学习呀、上课呀、休息呀、行动呀,都可以修持佛法。

107. 有病怎么办?

病,一种从业生起,一种从生理上起,还有一种是从心理上起。治病必须要佛法,佛陀就是大医王,佛法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治身又治心。具体办法呢,一是医疗,二是修心,两种结合,其中还需要忏悔业障。

108. 生了病很痛苦,如何在苦痛中修习佛法?怎样才能治病?

佛法是阿伽陀药,佛就是大医王。什么叫阿伽陀药?就是无上妙药,无上妙药既能治众生身病,也能治众生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即能治八万四千烦恼,消灭八万四千的痛苦。就看你要不要吃这个“药”,你能够吃,就能够由治心病达到生理上的平衡,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这就必须建立信仰,达到在苦痛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办得到。

109. 如何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写的。宗喀巴大师是黄教的祖师,他是西藏佛教的革新者,和我们的太虚大师一样,提倡整理制度,其中心就是严守戒律,所以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结合大乘经典写出来的。那么如何读?首先要把纲领找到,道前基础,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念死殁无常,建立无常观。下士道主要是讲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中士道就是讲厌离心,有出离心,就能够持戒律、甘淡泊;上士道就是要发菩提心,修大悲大智大愿,要修止观。这是三士道的精神,首先要把这个精神掌握好。最好先读《菩提道次第略论》,把《菩提道次第略论》读通,再进一步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由浅入深,就可以领会。

110.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

不能互相理解,一是不能平等对待,二是水平有差别。在别人不理解你的情况之下,你作为一个学佛人,就要理解别人、容纳别人、忍让别人!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理解别人,就会形成是非争斗,这就不大好。

111. 为什么要学佛?达到佛的境界是个什么境界?

学佛,就是要发挥人心灵的价值。人与禽兽有别,就在于心灵,假如不发挥心灵的价值,做人就是一个愚痴的人、一个暴恶的人、一个烦恼的人、一个痛苦的人。净化心灵,发挥心灵的价值,这正是混乱的社会、混乱的人群需要的。

至于佛是以什么表现呢?达到佛的境界是个什么境界呢?我们经常讲涅槃,涅槃是佛证得的,是一种圆满解脱的境界、消灭了烦恼的境界,这种境界很清净,很解脱,很自在。这种境界,不一定是你死了以后、成了佛以后才有。

梁启超形容涅槃有四句话,说到了涅槃境界以后,心灵解脱,“绝对清凉无烦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束缚”。梁启超学佛比较认真、切实,解释这个涅槃很中肯。你的心灵若是达到这个境界,就是涅槃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不过是因位的境界;到了佛果的境界,那就是不可言说,假如可以言说,就不能代表佛法的精深博大,不能代表佛陀的崇高!

112. 什么法门才能够救世?

在佛教来讲,佛教所有法门都能救世,但是佛法有原则,有方便,具体来讲,就是要契理契机。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则,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契机就是要适合时代,根据地方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门,叫契理契机。过去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现在赵朴初老居士提倡的人间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入世事业,达到二谛圆融,那么这个人生佛教以及人间佛教的具体内容,希望大家多学习,这是当今最契理最契机的法门。

113. 看《宗镜录》对自己有帮助么?

《宗镜录》是宋朝永明延寿禅师编著的,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走正道?如何做人?如何过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有正确的观点?明白这些,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悟道。

114. 在八风之中如何修止观?

佛教中说的“八风”大家要晓得,不是外边吹的那个大风,而是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这就像大海一样,大海平静时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宇宙的森罗万象;假若大风一起,波浪掀天,不能行船,也不能照出一切现象,这时就在八风之中。“八风”来了怎么办呢?你就必须以静止的心情、智慧的观察,保持高度冷静,锻炼自己,就可以对付八风。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就是佛的境界。

115. 请问人为什么总在一念之间徘徊?

“一念”在凡夫境界是很杂的,有善念有恶念,有染念有净念,它是交织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如何以修行方法,加强用功,熏习善的种子、净的种子,使这个恶种、染污种子逐步消灭,达到心灵的净化,就在一念之间。虽然说是一念,你能够保持下去念念相续,正念相续,慢慢就有定力。有定力后,八风是动不了你的,若没有定力别说八风,一股风甚至一丝丝风就把你动了。

116. 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我们应该如何做?

对待社会中的不公平,我们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别公私,分别善恶,分别邪正,分别是非。要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会同流合污,就会保持纯净,那么在力量所及、条件够的地方我就可以加以改造,条件不够我就自己保持,稳坐泰山,过去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117. 《地藏经》的重点是什么?

地藏经的重点一是尽孝、报恩;二是发愿,像地藏菩萨一样;三是修行的轨则,如供养、悬幡、供花、供水、修法等。

118. 如何学地藏菩萨发愿?

《地藏经》是一部报恩经,地藏菩萨发了一个很大的宏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个愿望没有私心杂念,是很了不起的。普通人的愿望都有私心杂念,为名、为利、为地位,全是为自己,结果就发生尔虞我诈、你争我斗,菩萨的愿就没有私心杂念。大智和大悲结合成大愿,悲愿结合是菩萨心胸。愿力不可思议,这种愿力得到了诸佛菩萨的护念,得到了龙天护持,就会有愿必成。

我们就要学习菩萨发愿,受了菩萨戒就更应该学,发了愿就要坚定。怎么坚定?各种困难挫折、艰难处境都无所谓,都要勇于面对、承担,遇魔坚百忍以支持,修行历千难而不退,要有这个精神。不怕冲关,要勇敢,要大雄大力,就与菩萨道相应,你们就要发这种菩提心。

119. 在晚上读《地藏经》时,感到有一些奇怪事情发生,如床莫名其妙地晃等,甚至会害怕,怎么办呢?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不要执著,也不要害怕,要有平等对待的思想。你白天念佛,晚上念佛,这个念佛的思想一直要保持。保持住,你就不会惊,纵然有邪气,邪不胜正,他战胜不了你。最重要的要保持正念、正定,时时刻刻菩萨都在我的身旁,时时刻刻我的身旁都有光明。你做这种观想的话,一切邪魔、鬼怪、阴气都侵犯不了你。这个要注意啊,不然你就害怕,如果你怕了,阴气就战胜了正气。这个要用点功夫才行。

120. 睡着了经常会做各种各样的梦,“梦”是怎么形成的呢?

各种梦境是不同的。有幻想、理想构成的梦,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有佛菩萨托梦;有由于身体的四大不调而引起的梦;还有鬼怪托的梦,如来压你一下等,心里就会产生恐惧……梦是各种各样的。佛法讲,智人无梦,圣人无梦,他为什么无梦呢,因为他消灭了颠倒妄想,保持了正念。梦多表示杂念多,实际上白天的妄念还是多,晚上就体现在梦上。这需要靠自己的努力。

121. 如何观如幻三昧?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三昧。《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变化的就是梦幻泡影,由幻有到真空,由真空变幻有,空有不二。如何观空?诸法如幻,一切法当体即空,这并不是说另外有一个空,而是说一切法因缘生,如梦幻泡影,刹那刹那在变化。

当体即空就是佛在灵山会上给迦叶尊者传的心印,也就是心印法,这个很重要。为什么一般人不能空呢?得失、名利、爱憎太多了,空不了,空不了就有相,有相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烦恼,有烦恼就造业,这是生死根本。要抛弃生死根本,达到当体即空必须修如幻三昧,这是佛教的心印,也与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相合。三法印的意思是了解无常、无我,最后就可达到涅槃境界。衡量佛经的真伪就用三法印来鉴别。若以普通的历史考证学、考据学来对待,是极端错误的,那样子等于有个时空观念,所谓时间、空间属第六意识的范围,而佛法超过寻思、超过第六意识,是一种内心境界、自证境界。

《华严经》有首偈子:“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要识佛的境界,须把意识打扫干净,进入空观,当体即空,心胸很广大,那就超过第六意识的范围和第七末那识的范围,不再执我,这就是广大的佛心。有这个广大心,才有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这就是佛心。禅宗又称佛心宗,直指明心,见性成佛。心不明怎么见性?所以心地要打扫,否则没办法见性。如何打扫?一是内功,修行禅定;二是外功,就是在行住坐卧间都保持正念,生活上处处利益别人,护法,弘法,作贡献。这样内功、外功结合起来,才能打扫心地,久而久之才能逐步明心,逐步见性。

总之,如幻三昧很重要,由如幻三昧而达到一切法当体即空,彻底消灭第六意识的杂念和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就可以进入佛的境界。那么在世俗方面就要看得淡,放得下。看淡,放下,才自在;看不淡,放不下,就不自在。这个就是实际修行的方法。

122. 打坐中如何观想?

在打坐中要做到三结合:念佛、观想、数息。你从一数到一百,心静下来之后你就做光明想,想佛。光明照到自己,照到自己的六亲眷属、大地众生,乃至三途:地狱、饿鬼、畜牲,光明遍照。光明遍照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境界了,这个境界大得很,也就是《华严经》讲的境界,在这中间,你不要着相,顺其自然,一直念下去,观想下去,久而久之心静下来了,心静就定,有定就有慧,有慧慢慢就悟了。但是不要求急,像弹琴一样,弹得过于急了就容易断,慢了就听不出声调,要缓缓的,平平和和的。你要是这样用功啊,对身体很好,心里也越来越安静,功夫慢慢就加深,这是个很简单的办法。

念佛结合观想,做慈悲观、光明观,两个结合起来,力量很强大。内心念佛,观想佛像,而且不要自私,不要只是我个人要求生西方,那就要不得,要想到你的六亲眷属,想到你的朋友师长,想到一切众生,甚至想到三恶道的众生,心胸广大,这就是菩提心嘛,也叫广大心,有这个广大心,这个功德就大得很。《金刚经》讲:不着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执相而修广大心,这个福德就不可思量。

如是观想时,心里散乱,或者疲倦了,可下座休息一下或者进行礼拜。动与静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动中就有静,哪怕你在众人中、闹市中,都能保持静态。动中有静,这就是禅定功夫,任何外境都动不了,也就有了定力。

123. 念佛时如何观光?

念佛作光明想,佛的光与我的光相融。见了这个佛就见了十方诸佛,佛佛同体。这就是《华严经》的法界观。佛与念佛者感应道交,光光相融,就像母亲念儿子,儿子念母亲,心就融合在一起了,就有一种吸引力,纵然母亲念儿子,儿子忤逆不孝不念母亲,就说不上感应道交,这种爱就结合不起来,一样的道理。

124.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念头抓紧,就能对治杂念。这是念佛的好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以正念代替邪念,以清净念代替染污念,分分秒秒都用这个功夫,世俗念就死了,法身就活了。“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名利、得失、地位、输赢、荣辱、爱憎等世俗念死了,真正的法性就恢复了。禅宗有三观:第一观,打破生死观;第二观,见真如、本性;第三观,反过来把世俗看得清清楚楚,是是非非、森罗万象,都搞得清清楚楚的。这样子就可以随缘不变。

人都有杂念的,你不要怕杂念起来。你只要坚持正念、坚持圣人的念头、坚持念佛,那些染污的杂念就慢慢消灭了。正生邪灭,邪不胜正。如果你害怕,它就会乘势攻击,你就会被它战胜。我们生活在正邪相融、凡圣交叉的世间,当杂念起时,你不要怕,要有勇气去战胜。遇魔坚百忍以支持,修行历千难而不退,就是要精进。精就是纯粹不杂,保持纯粹的信仰;进就是不退堕。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百忍就是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即以德感化敌人,化敌为友;安受苦忍,就是哪怕天灾人祸,环境再苦,我能安受,不怨天尤人,遇事随缘;谛察法忍,就是坚定相信菩提涅槃真理,坚持无漏法,深信佛法。

坚持正念,杂念就慢慢消灭了,这就要学习菩萨行,救苦救难。你看佛菩萨手持莲花,足踏莲花,头顶莲花,这个寓意很深远,莲花行就是大悲大智的菩萨行,也是佛行。由缘起生大悲,由空、无我生大智。大悲大智才有大愿大行,也才有大勇大力,修行就要用这个功夫,这样才能保持正念。

125.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止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觉得大家应该把这个心锻炼一下。如何锻炼呢?就要修止观。如何修止观?采用一定的方式,每天可以逐步来练习,从五分钟到十分钟,从十分钟到一刻钟,从一刻钟到半个小时,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逐步提高。那么最重要的条件是要调饮食、调睡眠、调呼吸、调心,这几种调相当重要,把这个资粮修好了,就可以静得下来。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修止观次第”。

126. 何为禅净双修?

禅与净本是分开的,禅是静坐,念佛有动有静,但真的来讲不能分开。禅净兼修,禅净双修。参禅的目的是要达到悟的境界,达到人我双忘、人法双忘的悟的境界,到这个境界就叫见道位,见了道就是悟了。念佛念好了,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内心把自己人我都忘了,不是我在念,不作念什么,内心专一,也就达到领悟的境界。所以禅与净这两种,是二而一不能分开的。参禅最高的境界是开悟,念佛最高的境界也是悟。有个偈子:“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什么是不退菩萨呢?到了这个境界就是初地菩萨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众生境界有时遇到逆缘,生活不如意呀,在某种条件下他就不坚持了,就有断,甚至退堕;真正到了开悟的境界,到了花开见佛的境界他就不会退。这与唯识学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凡夫境界对唯识学还有一点怀疑,到了初地菩萨以上就亲证唯识学所讲的道理,相信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不会退转了。

127. 如何参禅打坐?

参禅打坐,是佛教的止观法门,一是必须要有善知识指导,要有正确的方法;二是要实际体验。

128. 禅修里参禅功夫具体应该怎么做?

参禅就是修止观。禅宗就是止观,禅在印度叫禅那,翻译成中文就是静虑。静中思虑,也就是先静而后观,先止后观,达到止观双运。不过传到中国以后,就有了各种方式,但基本功夫就是止观。你不经过修止观的阶段,你入不了禅的功夫。也就是说不能由定生慧,不能开悟。

129. 止观和参话头有什么关系?

参话头是止观,念佛也是止观。你参话头,你念佛,你是哪一个?你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就得静想嘛,弄懂了你就开悟了。以这样来参话头,定到一句话来想,念佛的是谁啊?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谁啊?我本来面目怎么样啊?……不停地想、思维这些话,久而久之就可以开悟。这是种止观的方式,其他止观方式还很多。

130. 怎么样参话头?

你就要咬住、着意于一句话,比如说念佛是什么人念?你本来面目怎么样?我的心在何处?都可以参嘛。参透了就了解了,但就这方面来讲你得懂些教理,你不懂教理乱参也不行啊,通宗要通教,通教要通宗,宗就代表禅,教就代表教理讲的内容。“通宗不通教,开口胡乱道”,说不出理由来,难免盲修瞎炼;“通教不通宗,好似独眼龙”,只能看到一边,不能看到全面,就是这个意思。

131. 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的哪种法门更好呢?

其实禅、净、律、密在八宗里边,都是讲行的,看你对哪一方面有信仰,就可以修哪方面。但是在我来看呢,最适宜我们大众的,比较方便可靠的还是净土宗。

132. 听经打坐在最初还可以,后来为什么昏沉而且很难控制?

这是业障。修定有两种障碍:一是昏沉;二是掉举。什么叫昏沉呢?昏昏沉沉的心不明朗,不能保持正念。什么叫掉举呢?心里妄想重,内心不平衡。这是修定的两个障碍。

打坐的时候,最初信念还很坚定,久而久之业障现前,或者魔来干扰,就要现这个现象,那就贵在坚持。保持正念贵在坚持,就可以逐步消除业障。一靠自力二靠他力,自力就是自己要坚持,他力就是佛菩萨三宝的加持力,不然这个关不好过。与念佛一样,自力与他力结合,就可以除业障。

业障是难免的,人人都有,就看你怎样对待,假如你不坚持就随业受报,坚持下去努力保持正念,再加上佛菩萨三宝力量,或者咒的力量,就可慢慢消灭业障。业障虽然像冰山一样坚不可催,但是佛力和自力结合起来,就像太阳光一出,冰山就开始溶化了。

133. 究竟什么是禅?平常生活中该怎样悟禅呢?

“禅”在印度语里叫禅那,在中国语叫静虑。“静虑”的静就是冷静下来的意思,就像那个水一样不动,波浪不起,这是静的境界,也就是止;“虑”是什么呢?正确的观察,正确的思维,叫作“虑”,这就是观。静中观察就是静虑,又叫止观,这是禅的意思。能够静中观察就有智慧发生,能够有智慧发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开悟,可以见道。

你能够正确地生活,对待事情有正确的观察,时常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见道。所以现在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假若你们每天都能保持五分钟到十分钟或者一刻钟的静,那个时候你的功夫就必然不同,慢慢的八风就吹动不了你。

134. 怎样增加定力?

增加定力主要是保持正念。这个正念在佛法中包括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布施、念第一义天。念念之中保持这个念叫正念相续,相续不断就会有定力。你若是在意念中起了恶念或邪念,八风就要动你了,你若是念念保持正念,它(指八风)能动你什么呢?一点都不会动的,关键看自己的功夫如何。

135.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学习了解佛法,有什么基本方法和学习的途径?

学习佛法要经过闻思修三个阶段。一是多闻、多听,由音声而入佛法,这是声教;第二就是思维,思维就是对佛理做正确的观察和思考,不要有邪思维、恶思维;第三,修就是实践,如何实践呢?要持戒、修定、修慧。闻思修是学佛的基本方法,这是一个正确的途径。至于现在学习佛学的地方很多,各个佛学院及函授部、佛教文化研究所,大家都可以去学。

136. 佛经上经常讲到光明,这个光明是何意?

《华严经》上讲:“种种眷属庄严放大光网,种种清净庄严佛剎随受化者,示现自在菩提法门,见诸如来,于大众中而狮子吼。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门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这个光明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讲的般若,就是由般若智慧的光辉证得菩提。整个中观和三论宗都是讲这个内容。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读经论,听闻正法,借语言文字传播正确的思想。进一步就是观照般若,观照一切现象、一切道理,在观照之中分清因果,明白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止观中生起智慧,就是观照般若。经过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以后,就可以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相,证得绝对真理,这叫实相般若。必须要以般若因才能证得菩提果。

137. 请问什么是开光?

开光是现在时兴的这么个仪式,是佛教里面的一个讲法,是用于佛菩萨身上,哪个像塑好了,不管是佛像啊、菩萨像啊、罗汉像啊,修好了要开个光。殊不知这个光作为佛、作为菩萨、作为罗汉,它本身就有,用不着你开!这只是一种形式、一种俗传、一种习惯,一般人认为这样开了光,佛菩萨就灵了。殊不知你不开光,你虔诚礼拜,一样的灵!一样的感应!

其实我们开光啊,要开自己的光,光是由心里发射出来的,你心存慈悲,在科学的试验里,你就有红光就有白光,如果你心存善良,光辉也有所不同。假若你是邪恶的心,那就不是光,周围是黑气,就与一切邪鬼恶神相应!这个道理很好解释,现在的科学已经证明力可以发光,心力是很强大的,静中的力量更大,可以发光。

138. 为什么不存好心的人,反而能叱咤商场数十载不倒?而好心人却遭到了惨败?

那些不存好心的人,反而还得到好处,好心人却遭到了惨败,对于这些现象,就要用三世因果、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工商政军界,都应该以德来指导,以德指导就是正道、正业,尽管暂时的失败将来必然成功,后面就有一种大福在等着你。那种狡猾的人,不以德来指导,尽管逍遥一时,得意一时,但当果报来临的时候,倾家荡产,就不好了。

139. 如何修布施?

佛教不但在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具体表现在实践上,是学修结合、解行并重的。要行,布施是万行之首!布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除贪心,消除我执。在实际行动中,能够舍弃我自己的一切,虽然有舍就有得,但也不要执著于得。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就是周济贫穷,别人经济困难、生活困难、医药困难,就资助他钱财,帮助他解决困难。

法布施就是对于不懂佛法的人、不明因果的人,以佛法真理来摄受他,使他内心能够净化;内心净化后,身心就可得到解脱。法布施比财布施重要。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第一。为什么?法布施能够解决他身心性命问题、修养问题。

无畏布施就是说以你的力量,使他得到安全,使他不感到恐怖。比如说某个地方有盗贼、土匪,本来他正往那里走,你跟他说不要去,另外找条路。或者他遭了人害,你就想方设法使他避免恐惧、避免生命危险,这就是无畏布施。

你们学佛以后,就要认真学习佛教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应该知道三宝的功德,相信因果,相信戒杀放生。你去宣传三宝功德,宣传因果道理,宣传戒杀放生的道理,使别人得到好处,就是在修法布施;使别人相信真理,净化心灵,消灭烦恼,得到解脱,能够这样做,就是在修法布施。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佛法,以佛法来解脱自己,解脱他人,使他人觉悟,走光明正道。这个功德很大。

虽然修了布施,但是不要执著,不要执著我是能施者,你是受施者,我施了这个得什么果报,这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这样子才能真正达到胸怀广大,没有私心杂念。就好像太虚空一样,乌云散了,太阳出来,万里无云万里天,心就有那么广大,智慧就有那么广大。修布施就要这样子来修。

140. 为什么要皈依

皈依就是指皈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皈依佛宝就要念佛的功德。佛在修因过程中,为了众生舍弃一切,甚至舍弃生命;成佛以后,就以悲心现化身来解救众生,所以佛有大悲大智大愿大力,功德很大。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佛,就必须由迷转觉,恢复觉性。不要像普通人一样,一辈子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皈依法宝,法宝是经律论三藏。学习经律论三藏,使我们得智慧、走正道、懂因果、懂教理,就可以由邪转正。

皈依僧宝,僧宝以戒为主,讲究道德,就可以由恶转善,由染转净。

所以必须皈依三宝,三宝功德很大,难以形容。总体来讲,皈依三宝使我们自性恢复觉性、恢复智慧、恢复德行,恢复自性的觉正净是最终目的,叫自性三宝。并不是说皈依三宝就只有三宝才是唯一独尊的,而是以三宝为榜样使我们自心恢复觉性、恢复智慧、恢复德性,要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这条道路,是理智的道路、光明的道路,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拜神盲从迷信,一定要明确这点。

141. 儒家讲建功立业的内圣外王之道,佛教讲修心,一个人怎样用佛教的修心来做儒家的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是儒家提出来的,“内圣”就是指内心讲究圣贤之德,“外王”就是外表体现出来的政治手段。“王道”是什么道呢?中国古语解释,就是仁义之道。内心是圣贤境界,外表用政治手段,行仁义之道,就叫内圣外王,这是中国儒家提出来的。

佛家的“内圣外王”就是内秘声闻乘、外现菩萨身,但是仅限于在家菩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梁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还有许多朝廷官员如王安石、苏东坡等等,他们所行的都是佛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出家菩萨是专门修行、弘扬教法的,他就不能现“内圣外王”身。但作为果位菩萨,他有神通可以现这些身,像观音菩萨一样现宰官身。而凡夫的出家菩萨就没有那个能力,只有好好具备资粮,好好修行,这就有所不同。

142. 女人比男人修行要困难吗?

佛教本身来讲,不分男人女人,佛性平等。作为女性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生理上的原因,烦恼比较多,痛苦比较多,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不要自卑,不要以为女人这样子,就低人一等,不是那回事。佛教里面是很尊重女性的,法华会上,龙女八岁就能成佛。观世音菩萨现女身,说明佛菩萨慈悲,因女性痛苦多,在这方面生同情、悲悯之心而现女身,以此鼓励女性不要自卑。

佛性平等,在佛教里面,没有说女性比男性低下。《维摩诘经》里面的散花天女,辩才无碍,有些菩萨还辩不过她,还有和文殊菩萨的问答,都是不二法门的内容。所以女性并不低,关键是自己要自尊、要努力,消灭烦恼,改变自己,一样可以修行成佛!

143. 怎样放生才是如理如法的?

真正放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放生,而不在形式上。假如你要放生,叫别人预先准备,那就完全错误了。为了你放生,有人专门预先给你准备,去捉一些或者买一些,比如雀鸟这些,你拿去放了又飞回去了,那等于没有放生!这种方法要不得。放生是自然而然的,随时随地可以放生,千万不要造作。

144. 亲戚中有人是从事养鸡卖鸡行业的,应如何办呢?

从事养鸡、养鸭、养猪这种行业,那是迫于生计、不得已的职业。最好找到正确的、不杀生的职业,然后转业。你转了业嘛,一样可以维持生活,不一定要靠养鸡、养鸭、养猪来维持生活,最好是转业。佛法第一个是戒杀生,你这个职业等于是助长别人杀生嘛,你成了杀生的增上缘、助缘了,有罪过的哟。

145. 当今社会赌博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佛法如何帮人戒赌呢?

赌的中心是什么?贪,贪心。有贪心就要损人利己。通过弘扬佛法的道理,使人们都能把生活看得淡泊一点,实现少欲知足,不损人利己,能够使人受到这个教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可以戒赌。不然你戒不了赌。

146. 最近南方一带普遍遭受了巨大的雨雪冰冻灾害,用佛法的观点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在佛法来讲,这个叫共业,符合佛法的因果律: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后受,不作不受,任何事情都在因果之内。共业,大家所造的业。造的什么业呢?杀业!杀业重,杀气就重,怨气就重。就像前几年曾经发生过的那个海啸一样,海啸一来,几十里范围内都跑不掉,要被淹,被漂流,受灾害。什么原因?你若干年来要吃海里的动物,那么今天缘法成熟了,动物就要吃你,这就是因果。

147. 面对刚刚发生的汶川地震灾难,作为佛子应该怎么做?

面对这次地震灾难,作为佛子更应该增加悲心,自己在行持修行的时候,第一回向灾区死者得到超度;第二回向生者得到安居乐业;第三希望国家安定不要有灾难,各种灾难,水灾、火灾、刀兵灾、瘟疫灾等都不要发生。

在实际行动上呢,就要随力随能多做好事、作贡献。六度中的布施其实就是贡献,过去叫布施,现在叫贡献。普遍作各种贡献,施医、施药、施帐篷,有能力进行心灵关怀、心理辅导,都是贡献。除此以外宣传因果,宣传戒杀也是贡献。这个灾难不是一朝一夕之故,非一日之寒,怎么来的?杀业带来的。

我们知道,在抗战时死了许多人。日本飞机从广州一直炸到重庆,在南京屠杀了许多人,这些被杀人的怨气都没有消灭。在这个杀业之上,一些人又不断增加新的杀业,从现在饮食上来说,除了吃鸡、羊、牛、猪之外,还大量吃野生动物,吃得稀奇古怪的。很多疾病是从吃野生动物吃出来的,这都是有因果的。杀业重,杀业不消,灾难不会停止。

所以,你们居士在家里招待客人不要杀生。杀生的确可怕,动物被杀时的怨气很大,怨气重了就是灾难,是不祥之气,这一点作为一名佛教徒,特别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要多宣传多教育,以身作责,起码从自己的家庭做起,才能影响社会。

面对灾难,我们更要增加慈悲心、出离心,这就是道念、正念。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仁爱,老子也提倡爱,中国过去的宇宙观是天人相结合,天人合一。人心顺于天心,万物运行才合乎规矩、合乎道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就茂盛。假若人心背于天心,人心不仁,违反天心,万物运行就不顺,灾难就会发生。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易经》所讲,讲得很彻底,人心要顺于天心。天就是阴阳,地就是刚柔,人就是仁义。阴阳、刚柔、仁义是结合起来的。天、地、人,以人为中心,上天下地中间是人,人就是天地之间的枢纽、变化的枢纽。人心顺于仁就顺于天心,万物皆吉祥,人心背于仁就违反天心,就有灾难。中国原来的哲学就是这个道理,也和佛教思想相吻合。

现在的人心是什么呢?从“文化大革命”以后,不讲道德,不讲伦理,旧的文化传统失掉,内心倾向物质,只重物欲。想方设法地战胜自然界,把自然界开发出来,把财产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地质、水源、山林都被破坏了。内心倾向物质,贪图享受,由这种内心的污染导致自然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各种灾难因此而发生,大家要警醒,这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啊!

佛法讲世间上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在其中。出现了灾难,怨天、怨地都没有用,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造成的。明了这些道理就要净化心灵,去除贪欲心。佛法的中心就是慈悲和合,现在有些人就违反了这个真理,发展贪、嗔、痴。贪就是贪心重,什么都要据为己有,贪图感官刺激、物质享受;杀害就是嗔心重,嗔恨别人就起害他之心;痴就是不明真理,愚痴,什么都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宝不相信,只重眼前不管过去和未来。贪、嗔、痴三毒充满这个世界,就会有灾难,假如人心像这样发展下去很危险,很可怕。反过来,若是人心向善,人心顺于天心,慈悲仁爱,这些灾难就可以逐步消灭,人间净土就会实现。

现在各个寺院佛教徒集会,做法会进行消灾免难,这是好的行动。不仅仅是做法会,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明因识果,止恶行善,这种力量强大了,正气战胜邪气,就可避免灾难。

148. 弘扬佛法的方式方法有哪些?哪些方法是最契合当今社会的?

弘扬佛法的方式方法,就是要随机。佛陀教导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机制宜。时间不同,地方不同,根机不同,那么就寻找一种既具体,又不违背原则,又有时代性、灵活性的方法。

那么这个方法在今天来说,就是既能赶上时代,也适合人群,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比如说,藏传佛教有一套办法,南传佛教有一套办法,汉传佛教又有一套办法,都是因时、因地、因机而制宜的。

149. 佛法与相似佛法尤如一对孪生姐妹,外表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凡夫的我们如何区分?

佛法与相似佛法,仿佛相同,实际上有区别的。区别的方法就是:以四谛、八正道、三法印来区别。这样一对比,就像用那个镜子一样来照:他那个教义是不是合乎四谛八正道?合不合乎三法印?合不合乎缘起性空?合不合乎真如法?合乎,则是佛法,否则就是相似佛法。

150. 一个人很正确、很善良,却不能善终或得善果,如岳飞被杀头,如何用佛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

这个在佛法观点来讲呢,要看三世因果,从三世因果来看。善良的人之所以没有好报,是因为他过去的恶因没有消灭完,善因在成长中,善法还不具足,善缘还不具足,所以结不到善果;而恶因先成熟,那么就得恶果。尽管这样子呢,他受了这个恶果以后啊,等于还了恶因的报,以后就不再受。从三世因果来看,就能想清楚了。

151. 您开示听经要存三种心:寂灭心、恭敬心、广大心,请问寂灭的是什么?

寂灭是什么呢?寂灭就是一种清净心,没有染污的心,没有虚妄分别的心,就叫寂灭心。听经啊,没有这三种心是不行的,对经不恭敬,听起来也不诚恳,也不专一。

152. 国学究竟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是否有糟粕,精华又是什么?

国学就是以儒释道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一般来讲佛家讲究修心,道家讲究养生,儒家讲究治国。国学也包括五行学说、军事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其中,精华方面就是提倡道德。糟粕呢?就是盲目地、没根据地把那些鬼神、神仙吹得虚无缥缈的,这都应该纠正。光是讲些神仙之术、讲些鬼神、讲隐遁、讲神秘,那是要不得的。这就是糟粕。

153. 《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哲学,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都发源于《易经》。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实际上这个和谐的内容在《易经》里面相当丰富:天、地、人三才,事事运转叫和谐,讲生生之道叫和谐,但是这个和,这个天地之和,要以人为主,人是三才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顶天立地的,天地的变化是以人心为转移的。

这是什么心呢?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与天地生长万物的心是相应的,仁爱之心发展,天地的阴阳才能调和,就可以风调雨顺、消灭灾难。反之,人的仁爱心变化,变得凶残、贪欲重,由于这种人为的关系,就可影响自然界、破坏自然界,天地阴阳失调,灾难就多。

中国古代这个《易经》讲仁爱是讲得相当好的,不要把它看做是专门占卜的东西,虽然八卦占卜有它的道理在里头,但指挥这些占卜技术的是三才中的人。人呢就是以人心为主,人心就是仁爱,仁爱才有德。在佛家来讲,慈悲才有德,没有慈悲就失掉德的根本。儒家讲,没有人心就失去了道德的根本、仁爱的根本,那就要乱,家庭要乱、社会要乱、国家要乱,你把这个道理拿来衡量过去和现在,就可以证明。这就有深刻的哲理在里面。

很多人不懂《易经》,认为占卜、八卦就叫《易经》,实际不是那回事,那只是片面的。《易经》很有哲理,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治家治国的道理、与人相处的道理。《易经》中讲“与时谐行”,与时,就是说气象、时间要前进,日新又日新,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现在你看国外都在研究《易经》,外国人都很重视《易经》,就是因为它有道理在里面。

但在佛教来讲,它是世间法,讲的是变法。这个变化随着人心的变化使得气象环境都变化,以人心为主,而不变的方面它就没讲到,所以说还是属于有为法。

154. 佛家的慈悲有何特点?

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讲究为人处事要有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讲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道家思想,比较超脱。

但是佛家讲慈悲为怀,出世而入世,是一种大乘菩萨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怎样才有慈悲?念众生苦,要救众生,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须要由慈悲来巩固,比如树根,必须要雨水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样,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雨水,否则不能生长。只有大悲心的对象、空间、时间、目标才是广大的。

对象就是胎卵湿化,甚至包括一切飞潜动植物(飞的、潜藏的、动物的、植物的),植物里有生机,也是不能随意损害的。

空间很宽,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团、我这个民族、我这个国家,这个空间在佛教来说是很窄的,有“我”字在里面。

时间长,就是不但我现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难,时间很长。

目标远,什么目标远?使他不但得到衣食财物的解决,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将来都成佛,入无余涅槃,证得菩提。

所以佛家的这一个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了,超过道家,超过儒家,超过一切宗教。《心经》的头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一切”包括得很宽,度一切苦厄到哪里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这个境界很广大,佛心就是广大心、清净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没有这些心,就不能度众生。

155. 二元对立怎么解释?水和汽是二元对立吗?

二元对立,它是讲完全相反不相成。水火就是二元,在《易经》来讲,水火不相及就是对立,这是从相反方面来讲的。中国哲学讲相成,相反相成。水和汽,看起来是两种,实际上是一种,专门只看水或者汽呢,就是对立的,但是汽凝结成水,又是一元的东西。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