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一方面,我们又要通过财富去交换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学佛的人同样需要财富作为生存保障。那么,佛弟子应该如何追求财富呢?
1、明了因果
佛法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间的一切吉凶祸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在发展。
佛教讲三世因果,因而对人生也要从三世因果中去认识。贯穿着三世因果的力量为业力,包括引业和满业。引业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趣向:或升天享乐,或堕落地狱,或继续为人;而满业则决定了我们一生中的穷通祸福。所以说,人生的一切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明了人生因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为未来人生规划美好的蓝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命运就是由自身行为所决定,也就不会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会带着侥幸心理去为非作歹。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如市场的需求、致富的机遇等等。
2、广种福田
“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福报。福报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容易获得丰收;而在贫瘠的土地上,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的收获。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这并 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也不是命运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往昔种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福报都非常重要。
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要在人生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中最胜之福因。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的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要对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才会有感激的心情;听到鸟儿鸣叫时才会有欣喜的感受,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佛陀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修行的 依怙,我们才能在生死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解脱的途径。因此,三宝对我们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来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3、生存技能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们还应重视今生的努力,因为福报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体现。哪怕天上会掉下陷饼来,还需要我们伸手去捡,否则也是枉然。佛法所说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个部分,内因需要外缘来成就。
今天的社会,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没有谋生的技能,即使拥有福报,也像堆在仓库里的种子一样,不会发芽、开花,更遑论结果?如果我们受过专业教育,或有一门实用的手艺,就业机会就会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还能以一技之长为众生提供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巧明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工巧明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当的技术技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创造财富。
在《华严经·十地品》中,佛陀对此作了详尽的说明:“所谓文字、算术、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癫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伎 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珍珠、琉璃、螺贝、壁玉、珊瑚等藏, 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 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由此可见,专业技能不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增上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我们有福报并且努力的话,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机会,都有成功的希望。
4、如法求财
前面说过,正命就是合理的谋生手段,也是修学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将谋生方式作为修行的内容,足见其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几乎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将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有意无意地造下恶业,就更是得不偿失。
什么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为公民,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作为佛弟子,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在家居士必须遵循的十种善行包括: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反之,则是必须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经中,还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可叹的是,这些不法 行为至今仍然存在,并继续危害着社会大众。
一、窃取他财:以抢劫、偷盗、诈骗等方式窃取他人财物,或将拾取的财物据为己有。
二、违法贪污:包括走私贩毒、倒买军火及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等。
三、抵赖债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欠债不还,以不正当手段抵赖自己的债务;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闭或携款潜逃,从而侵吞他人的财物。
四、吞没寄存:以欺骗性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寄放或委托管理的钱财。
五、欺罔共财: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伪造帐目等方式,将共同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损公肥私。
七、籍势苟得:利用职权替人办事,从中捞取钱财。
八、经营非法:包括漫天要价、短斤少两等不正当经营手段。
九、诈骗投机:包括造假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经营方式。
十、赌-博淫业:开设赌场或色-情行业以牟取暴利。
由此获得的不义之财,不仅会玷污我们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弃,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对为黄金所害的父子一样,到付出惨重的代价时,已悔之晚矣。所以,我们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财富。
如法求财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正如佛陀告诉我们的:
“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忽怠;
三者当储积,以拟以空乏。
四耕田商贾,择地而置牧;
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
如是修业者,则家无损减。”
开源就是掌握各种谋生和致富的手段,节流就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同时,我们还要勤修善业、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这几点,财富就会日益增长。
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
一、认识戒律的重要地位 原始佛教僧团不设立权威...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贪著。有的人偏向财富...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
如何才能培养解脱能力?应当从出离心开始。 其实...
般若经典,总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典...
在《坛经》流传过程中,因为辗转抄录,数人编订...
核心提示: 济群法师出生于闽东,父母都是虔诚的...
当代信仰问题的思考 济群法师著 编者按: 本期主...
近几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崭新的生...
善恶行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不外乎十善行和十恶...
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骄傲,也是根本烦恼的重...
对大众来说,遵循道德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问: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济群法师答: 为什么...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
问: 创业遭遇误解和不支持应如何调整心态? 济...
幸福是什么?通常,人们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金刚经》称: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