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择法觉支
第二、精进觉支
第三、喜觉支
第四、除觉支──轻安觉支
第五、舍觉支
第六、定觉支
第七、念觉支
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在花莲觉得无比闷热,而根据气象台的报告,台北的温度比全省各地都还高,已达三十七度,这的的确确是非常酷热。台湾地区可说是四季如春,寒暑温差不大,但是国外各地的气温就没有那么平均了,例如义大利,由于热浪侵袭,热死的人已逾两千多人,而其气温竟高达四十几度,这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连续几天电视新闻也报导巴黎地区由于天干物燥,到处发生火灾,山林一片火海,惨不忍睹,而都市大城内更是火灾连绵。加拿大地区近日同时产生七股强烈龙卷风,屋舍田园瞬间被破坏无遗,损失惨重,伤亡人数更不在少数。中国大陆也闹水灾,一片水乡泽国,见不著陆地,死伤者不计其数。
我常常提起世界各地的种种灾害,就是希望大家时时警觉──人生无常。而且,不只是人的生命脆弱,事实上,宇宙之间的山河大地,无时无地不隐藏著危机,这就是天灾。我们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却常常不知爱惜这平安自由的生活,真是可惜。
宗教安抚众生的心灵
有一天晚上,台南地区发生飙车惹祸的暴力事件。大马路的两边挤满了一大群围观的民众,几千人以看好戏的心态,等著那些用生命做赌注的飙车骑士表演飞车。警察人员为了取缔飙车行为,出动警车拦阻,却引起那些年轻人的不满,以飞车去撞警车,结果造成三名骑士受伤。
一些旁观者见状,就趁机惹是生非,跑到交通警察大队去捣毁警车,并泼汽油加以烧毁,而且还煽动其他人丢砖块石头,将交通警察队部砸毁;结果火势蔓延,殃及无辜民房。这些暴力行为真是令人痛心疾首,他们实在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住在如此安居乐业的地方,却不懂得知福惜福,反而招惹这么多烦恼祸端。无辜民众的房屋家产竟被他们烧毁,而维护民众安全的警车,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最快捷、最机动性的交通工具,每辆车的价格都非常昂贵;这些年轻人真是太不知轻重,竟一辆辆烧毁,破坏国家公物。
每次看到这些无知的年轻人与盲目的群众不能安份守法,与治安机关互相配合,实在令人觉得悲哀。不只台湾如此,全世界都有人类造成的悲剧灾祸;像沙乌地阿拉伯的首都麦加,是回教徒的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教徒来此朝圣,举行各种仪式及庆祝活动,常有伊朗回教徒与麦加朝圣者相互冲突,在混乱中被踩死的就有两千多人,其他受伤的人数更是无法计算。同是一种宗教,有的团体却彼此对立、互相残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每一种宗教都是为了教育众生而出现人间,是要安抚众生疯狂的心态,引导众生得到心灵的平静,安份守己,过著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认识宗教而惹事,还情有可原,但是宗教与宗教之间若动起干戈,就令人觉得悲哀了。
看看现今的社会,实在令人痛心啊!虽然我们人微言轻,无法影响整个国际社会的人心形态,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要善尽本分,守好规矩,爱惜自己目前平安幸福的生活。佛法教育我们要时时居安思危,虽然今日处在平安的环境中,仍然要时时刻刻谨慎小心,预防灾害的来临,若能如此,就是所谓的“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真正的大道是菩萨道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都解说过了,佛陀担心大家不会选择,不知如何应用,所以又苦口婆心地为我们分析日常生活应选择应用的方法,那就是——七觉支。
“觉即觉了,谓觉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也。”
大乘三法,善为抉择
“七觉支”,也有人称为“七觉分”;“支”是支派、派别;“分”是分别,分门别派之义。“觉”是觉悟了知。过去我们是懵懂不觉,在人世间迷茫无知、懵懂过日子,然而我们有幸能得到佛法的教育,所以应该自我警惕,善加拣择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否正确。
我在此郑重地告诉诸位,我们选择佛法觉对是正确无误的,佛陀的教育可以使我们超越生死,洗涤心灵的烦恼。现在我们所谈的“觉”,就是了解的意思,在未了解之前是懵懂不觉,既然做了选择,就要了解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与修行的法们是否正确。
所以,“所修之法,是真是伪”,就是分别自己所修的法是正确或错误。佛陀的教法分为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法是独善其身者,靠已了解佛法者利用说法来教育;经过不断地教育与自我反省后,选择厌世消极的方法来独善其身,就是小乘法。
还有一类是比较聪明的人,他用眼睛观察、用智识分析社会形态,并且能深深体会到佛陀的教法,而闻一知十。除了听闻佛陀的教法,他还用眼睛去观察社会、用心去体会,更深入地了解佛法,这就叫做“中乘”;他的智慧比小乘法更高一层,因为小乘者步步要听从别人的教法,根机较迟钝,而他却能闻一知十。这个“中乘”,也可以称为“缘觉乘”──缘者外在社会或宇宙自然间春夏秋冬的现象,而了解世间的道理;他能够观察人的生老病死,而深深体会到人生无常,然后自觉真理,专心修行。
另一种是“大乘”,这是大根大机之人,其根机非常卓越,虽然身处于五浊恶世,面对著外界六尘的一切景象,但是内心却能深深体会到人生的苦难,不为自己利益著想而投身于人群,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也可以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一面精进求道,一面发挥自己的功能。“上求佛道”就是显现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良知;“下化众生”就是发挥我们的良能。像这样就是大根、大机、大乘的蒲菩萨道。
同样是佛的弟子,却有这三类型,那么,我们应该善加分别、慎重选择。佛陀示现人间是为了救度众生,我们既然是学佛的弟子,应该学习佛陀的“心”──佛的心是大悲心,他爱护众生是发自“同体大悲”的心。
我们既然学佛,就应该要学佛的这份心。真正的大道是菩萨道,不可在独善其身中懵懵懂懂,浪费了时光,虚度了人生。
第一、择法觉支
“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拣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支。”
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也。”──我们若能了解这七种觉悟之道(分别法),所走的路就不会错了。这七种法中的第一种是“择法觉支”;“择”即拣择、分别之义,也就是说运用我们的智识、智慧,观察世间一切诸法,就能善于分别自己所修的教法是真或是伪,不会错误地去选择邪妄虚伪之法,这就是“择法觉支”。
不信仰宗教,错过了人生固然悲哀;但是认识宗教之后,若选择错误,则更加令人觉得可怜了!我常说:“迷信不如无信”,与其错误的迷信,倒不如都不信。信了之后若生迷惑,那么想回头就非常困难了,但是若能及时回头,则真正是大根机的人。
像我们精舍的杨小姐,他本来是一位传教士,自从接触佛教、听了佛法之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进入慈济,参加联谊会,并且听了开示佛法的录音带后,就能很快地将佛教的教理与她过去所学的教法,互相比较,而深深体会到佛法的道理圆融、佛教的教育彻底,所以在短时间内,毅然决然勒马回头,回归佛教的教法,从初步开始推究。她放弃了过去的传教士之职,下定决心入佛门,从初机开始学佛。
这就是对信仰的明智抉择,也可以说是“择法觉支”──选择自己要修的教法来修行。
好好选择自己所要修的教法,并且懂得“居安思危”,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处于丰衣足食的环境中,要善加把握,好好珍惜今日,无论多么辛苦,我们仍然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身体,发挥一己的功能。虽然我们人微言轻,但是如果大家都安分守己,发挥功能,那社会就非常平安了。
看看现在的天灾人祸,实在是令人惶恐不安,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要好好把握人身,择法而觉知。
第二、精进觉支
“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又名精进觉支。以勇猛心离邪行、行真法,故名精进觉支。
“精进”——“不杂名精”,也就是专的意思;“无间名进”,没有间断称为“进”,所以精进就是接连不断的进步。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这几具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说:我们的心若能专一无杂念,力行正道而不间断,即称为精进觉分。现在的人想修行到心思专一无杂念,实在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因为追求的欲念太多了,患得患失的心理也太强烈,所以心神自然不能专精。
譬如“学佛”,许多人都自称是“学佛的人”,那么问他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会回答:“为求了生脱死!”这就是他学佛的目标──求解脱。我们说过,学佛有小乘、中乘及大乘三种类型。小乘者必须认真聆听别人的教法,然后依照其方法实行,一听人家说认真拜佛可得到“感应”,也不用心思考拜佛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人云亦云,一味地停留于拜佛求感应的阶段,这就称为“独善其身”──为自己的得失著想,而不关心大众。
也有人说,学佛必须多念佛,念佛才能消一切业障,往生净土。却不知道念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除了念佛之外,还要表现什么外在的行为。
须知,念佛的目的,是要扫除我们心中的杂念以及爱欲的心态,要念得使凡夫心转为圣人心,若边念佛边造口业,或一面拜佛一面造身业,那就是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而不再去深入探究学佛、念佛及拜佛的真正意义与目的。
所以,这也一样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因为他们拜佛与念佛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感应、消业障而已,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修行正法、修养自己的身心。若是这样,就会生杂乱心;存著有所求、有所得的杂染心念,当然不能“精”了。
做善事能够持续不间断,也是非常困难的,多数人都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颗种子放入土中后,必须依靠各种外缘──阳光与水分都要充足,如果土中的种子缺少阳光、空气、水分及养料,仍然不会发芽成长。
这就像我们修行一样,我们的修行心态与日常行为,一定要谨慎小心,连续不间断。但是不要误以为持著念珠就是在“修行”,“修行”更不是每天穿著海青跪在佛像前叩头礼拜,而是要善加注意自己心行,时时刻刻合于法、合于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何谓合于法、合于道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与待人接物之道,必须心行合一,言行一致,对于别人的面容态度,要常常表露出温柔的形色,微笑对人,表现亲切和睦的态度,这就是待人之道。跟人家说话要轻声柔语,这就是表现我们内心的修养。绝对不可念佛时念得响亮和顺很好听,而与别人讲话时却恶声恶语的很难听,别人听了当然不会高兴了。人心不喜,则佛心不喜,所以与其念佛念得很好听,倒不如讲话句句入人心、顺人意,如此才是真正的修口业。
对待别人要多殷勤、多帮助别人,不可光凭一张嘴,见大家辛苦地工作,却不肯付出自己的力量,如此“见人苦而己受乐”,就不是修行了。我们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劳作,领导他人参与辛苦地工作,只要我们多付出一分力量,别人就可以减轻一分负担。所以,我们要常常抱持著「愿代众生担劳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心理,这就是处世接物之道。
不论是对人或对事,我们一定要抱持这种心态,这叫做“爱心”、“悲心”,也可以叫作“慈心”;若更不惜自己的身躯,付出一切,就称为“舍心”──总称为“慈悲喜舍”心;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常常抱持这种心态,就是无间断的“四无量心”。如此,我们每天、每一时刻,分分秒秒都是在精进之中,毫无懈怠。时时抱持这种精进不断的心,则绝对不逊于念佛及拜佛者,因为这是佛陀教育我们成功的目标,能常常向著这个成功的目标精进,则人与佛皆大欢喜。
所以,“无间精进”,我们的道心要连续不间断,这样才会进步。
善觉道法,不行无益苦行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修诸道法”即修行时的一切到法。道就是路,是佛陀引导我们走的路。也就是说,众生迷茫不得觉醒,佛陀一一为我们点化,知道过去是迷,现在要向清净的道路去实行,这就称为道法。
“善能觉了”,我们既然在佛陀所指示的道路上行走,所作的一切举动及所修的一切心行,应该能常常善加分别,这叫做善能觉了──会分别好坏、辨识正邪,清清楚楚的明白何者该做,何者不该做。
“不行无益之苦行”──不要去受无益的苦。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了人身听了佛法,就应该精确地选择正道去实行,不可盲目摸索,没问清楚方向就开始走,走了一段路后,觉得好像有一点错了,才回过头来。请问,我们一生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们走走停停,走错路又回头问路,再重新开始呢?所以我们要慎重地选择所要修的道及所要行的法,并且马上去实行。
假如我们还未选择正确的道法,就会常常进进退退,永远像只白老鼠踏鼠圈一样,无法前进一步。你们是否见过这种圆形老鼠笼?只要一踩踏圆笼,老鼠就会不断地转圆圈。看看那些笼内的老鼠整天忙忙碌碌,一刻也没停止过,但是任其转了多少圈,还是在原地。我们修行绝对不能如此,必定要十分精确地选择自己应走的道路。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教育我们学佛的目标是要达到圣人的境界,而这中间的路程称为菩萨道。一个人若能扫除人我之间的烦恼、是非,叫做断烦恼。有的人学习念佛,却无法断除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例如有一对学佛的婆媳,平常念佛时两人都很认真,但是没念佛时就不能和睦相处。这位媳妇非常用功,那里举行佛七就到那里参加,东奔西跑,一回家就和婆婆比较谁虔诚。婆婆行动较不方便,因此心里想:“既然不能和人家一起打佛七,就必须认真念佛。”于是在家里设佛堂,不断念佛诵经,而手中的那串念珠也让她念得光亮耀眼。
这对婆媳不在一起时各自念佛,但是在一起时,就不断斗嘴,婆婆嫌媳妇的不是:说自己以前如何做人、怎么做人家的媳妇、如何的孝顺,而媳妇·····。媳妇就回嘴说:“我已经不错了,我三餐还会煮给你吃,你看看别人·····。”媳妇不断比较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如何,婆婆就比较她以前做媳妇的那一套;两个人关念不能沟通,难免起争执、造口业。
一个家庭就因为婆媳问题而烦恼,孙子想到妈妈和祖母,儿子想道到太太和母亲,就非常烦忧。邻居劝著说:“你们是念佛人,就随和一点啦!”婆婆一听,竟然赌气地说:“念佛就不能计较,那我宁可不念佛、不学佛,也要跟她争到底!”无明火一起,连佛也不想学了。但是,她真的不要学佛吗?平时她也说:“要带业往生,赶快念佛,这样阿弥陀佛才会来接引我····”,而无明一起,却什么也不管了,像这样念佛又有什么用?自己所修行的道法无法分别是真是假,念经念到心脏无法负荷而导致气喘,这就是“无益苦行”啊!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无谓的苦行者,例如修水行、火行,以及断食行的;而现在更有人说:“我是修行者,所以要过午不食。”而平时他便非常挑食,这也不吃、那也挑剔,这样的人说要修行,结果修到连路都走不动,这并不是正确得修行。人身难得,我们要好好照顾身体,随著现在社会工作的需要,消耗多少体力,就要补充多少营养;有充分的力量、充分的精神及智慧,才能解决众生的困难。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利用身体,把握时间,发挥我们的爱心。
学佛就是要断烦恼,我们只要用智慧去分析道理,就可知道真正的断烦恼是在人与人之间无计较;若是烦恼不能断除,就是无益的修行,我们应该行于真正的法中。佛陀为什么示现人间?是为了教育众生,这是真正的教法,他希望我们成就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就应该赶快去力行,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今日的辛劳,是明日的花果
“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我们要常常用心专一,不可一暴十寒。有许多人还没进入我们精舍之前,都夸赞这里非常了不起,尤其是自力更生,是他们学习的典范。但是等到进来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却觉得常住的工作太卑微,天天这样做,实在是大材小用。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都是由地基开始建筑起来的,若无地基,根本无法建筑几十层的高楼。
慈济今天的成就,若欠缺精舍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就不能发挥这份救人、救贫、救急、救病的功能。所以我常常说,一切的成就完全系于大家在精舍的努力,虽然这些工作很卑微,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慈济所有的成就,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所以,我们付出一份辛劳,就是得到一份修行。每天我到医院巡视,总是会问护士们:“辛苦吗?”她们就说:“今天好多人,好忙啊!”那我一定在后面补充一句:“就是因为你们忙,才有好多人得救啊!功德无量!”如果她们在那里闲著,就等于没有付出功能,痛苦的众生也就无法得到温暖、无法得到救助。
相同的道理,精舍里每个人的辛苦就是修行,有昨日的辛苦就有今日的成果,这不是无益的苦行。我们过去虽然长期付出了辛劳,但是这份辛劳并没有白费,慈济今日已经有一份成就,而这份发心不是到此为止,必须继续下去,永不退转。我们还有比过去更浩大的工程、还有比过去更具意义的计画,例如医学院、护理学校···,这都是我们为了将来千秋百世的大业而奠定的教育目标,所以我们要长期地努力下去。
“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我们每天都是如此辛苦,没有浪费时光;这就是专心无间歇,也就是“精进觉支”。
以勇猛心离邪行
既然已经选择正确的道法来修行,就要努力精进,不间断,不可中途而废。
“以勇猛心离邪行、行真法”。精进就是勇猛,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大丈夫则无法精进于佛道之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提起勇猛之心。学佛的条件与慈济的志愿相同,必须具足三种心态──信心、毅力、勇气。首先我们必定要有信心,启发了这份信心后,就要好好培养自我的毅力;毅力充足之后,我们就有勇气发挥自己的良能。
看看现在的社会有多少的“勇夫”啊!一些青少年为了表现他们所谓的“勇”,结果造成多少的社会问题?例如飙车,就是社会治安最大的烦恼。台南发生飙车暴力事件,警察受伤的有二十多人,警车好几辆被焚毁,连警察局也被掷石头,甚至祸及无辜,好几家民房都被烧掉。
虽然发生这么重大的事故,飙车之风仍然照常盛行,几天之中,飙车的青少年总共死伤了十几人,为什么家长们对这些自以为是“勇夫”的青少年,一点办法都没有?无法劝导或阻止子女们这种玩命的行为?实在说,现在的父母真是无可奈何;那个父母能放心,愿意让自己的子女骑著那辆疯狂的死亡之车,在道路上飞车奔驰?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非常担忧、伤透恼筋,却又无可奈何。
除了父母无可奈何之外,更造成了社会治安最大的困扰,这种风气是谁造成的呢?除了青少年本身的心态之外,另则是由社会风气培养出来的。青少年有种心理,就是爱表现,而有些社会人士更是爱看热闹,飙车的时间一到大家就站在道路两旁围观,让这些青少年以为这是非常风光的事情,难怪会喜欢在大马路上疯狂大赛车。不只是男生飙车,连女生也加入这个行列,而且男飙车手还被封号为“火狐狸”,女的也被称为“火凤凰”。
这就是社会风气从旁鼓励出来的,是社会的病态造成青少年的心理病态,这真是很悲哀的情形。青少年有勇猛心固然是好,却把方向走偏了,如果能将这种赛车的勇猛心与毅力,建立在正信的思想上与正确的道路中,发挥我为人人的精神,牺牲小我、献出良能,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多么可爱、多么温暖呀!
有一年的父亲节,前一天有位放暑假来此当义工的大专学生,在医院跟我说:“师父,我今天要回家。”我问他:“你还没开学,为什么这么快回去?”他说:“因为明天是父亲节。”我一听,就叫他赶快回家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让父亲高兴快乐。他收拾好行李到外面等公车,告诉我想先到市内买些礼物送给父亲,我就说:“你只要带著一份爱心回去,把在这里所学的规矩,以及这份温柔的气质带回去,作为送你父亲的礼物,那你父亲比什么都欢喜高兴。”
论语中有云:“孟懿子问孝,子曰:‘色难’。”孔子的弟子问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孔子回答:“色难”——“色”最难得啊!如果能以“色”——和颜悦色,使父母高兴,这就是孝。
“色”就是我们的行为态度,我们要时常面带著笑容,和颜悦色,父母说的话,要欢喜顺从,让父母一看到我们的行动作为及态度就心生欢喜;做任何事都能使父母放心,这就是最大的孝。如果子女不守规矩、不温顺体贴,即使买了许多东西给父母,父母也是很烦恼痛苦的。
有的人甚至说要去赌博,赢很多钱买东西给父母,这是不是孝呢?这不是孝,这]是错误的行为。子女赌博会使父母痛心、烦恼重重,尤其是现在的大家乐,使人倾家荡产,连自己的妻小都无法安定了,那能安定父母的心呢?所以发自内心真诚而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孝道最好的实践。
佛陀教我们做人的方法,是要先选择正确的做人道理;而学佛则要选择学佛的方法。选择了正确的做人道理后,就要认真地实践人生正道;学佛的道理若选择妥当,则必须不断地精进,不可停歇,这就是“用心专一,无有间歇”。佛经里也说,要以勇猛心离邪行、行正法。过去有不好的习气、偏差的信仰、错误的行为,必须赶快回头,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以勇猛之心离开邪行,以精进之心力行正法。
名利地位都是虚幻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很多都不是真的可靠的;不只是我们的身外事物不可靠,而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心就很不可靠。
佛陀在世时,到处弘扬佛法,在他弘法期间,启发了许多年轻人清净的本性而出家学佛。有一段时间,佛陀在王舍城弘扬佛法、教育众生,其中有五十位很有名望的大长者之子,也来听佛讲经。所谓大长者,就是王舍城中的大上人,如同现代的扶轮社、狮子会·····等许多有名望的大企业家,联合组成的团体;而他们的儿子,也大多是既年轻又事业有成的青年人,共同组成的一个组织。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内讲经,这五十位有身分、有名望的长者之子也来听经。佛陀说尽了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后,深深地感动了这五十位大长者子,他们听完佛陀的分析后,了解人生所有的名利、声望、地位都是虚幻的,而且深刻体会到人身难得以及佛法难闻,所以他们相互勉励、用心学佛,就这样,五十个人都弃俗出家了。
他们出家后,大家都非常欢喜,当时他们的父母亲友表示要举行一个欢喜的庆祝会。于是这些富有的家族、亲友共同成立一个供僧大会,除了庆贺五十人出家外,又供养佛、供养僧。佛陀和僧伽们受过供养后,佛就带领他的僧众回到耆阇崛山。出城的途中,路边有一池污水,污泥上长满了许多莲花,佛陀便说了一首偈文:
如人开天沟,接近大道边,
沟中生莲花,香洁可人意;
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
智者要出离,作为佛弟子。
阿难随侍在佛的身边,听在耳里,便记在心里。佛陀回到耆阇崛山后,就坐定下来,这些弟子也是跟著坐定。此时阿难就请教佛陀:“佛陀在半路上为什么说出这段偈文呢?”佛陀回答:“大多数的人都是心念难断,这五十位初学的比丘,由于入佛门不久,又受父母、亲友们这份温柔亲情的影响,所以心念动摇,起了依恋难舍的心理。”
人的心念常常就是这养,当初发了勇猛精进心而出家,如果家人殷勤地来看望,或是以利欲物质来附著,我们常常会因此退失了道心,这就是情难断、爱难舍,像这样便妨碍道心。这五十位初出家的比丘,由于亲人朋友的那份爱念,使他们的俗心又再复发,佛陀知道这些人心念不坚定、意志不坚定,所以念出这段偈文。
有情众生具十类烦恼
佛陀接着说,世俗人的烦恼很多,大致说来,有十类烦恼:一凶、二吉、三毒、四倒、五蕴、六入、七识、八邪、九结、十恶。
第一是“凶”──人命在呼吸间,任何时候只要一口气接不上来,就会送了命。你们如果到医院去看看,就会深深感觉人命无常····。曾经有一位委员的公公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病痛;一点预兆也没有,就突然往生了!这就是人命在呼吸间。不仅人命无常,世间更有许多的天灾、人祸。例如加拿大的龙卷风,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竟然发生六起,毁坏了整座小镇,也夺取了许多人命。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上,又看到孟加拉发生大水灾,不知造成多少人命伤亡,这些都是天灾。而一些人为了逞一时之快而飙车,丧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人祸。我们医院的急诊处,一日之中,大约有十几人来接受急救,医院闹血荒,一直呼吁大家尽快来捐血,就是因为许多人开刀动手术,急需输血。这就是人命在呼吸间。人命无常,故称“凶”,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无所不在,是人生最大的苦患。
再说“二吉”──吉与凶正好相反,顺利、欢喜的事叫作“吉”。我们应该感到非常庆幸,因为人身难得,而我们现在已得到人身;我们也比别人更幸福,因为佛法难闻,而我们已闻了佛法,“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这是很好的事,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吉”。
“三毒”──就是贪、嗔、痴三种烦恼。我们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明明知道佛陀的教法是要洗炼我们的身心、净化我们的精神,但是仍然无法灭除贪、嗔、痴三毒,这是学佛者最大的遗憾。
“四倒”──“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相反的说法──无常说常、不乐说乐、无我说我、不清净说清净。佛陀一再教示我们无常、苦空、无我,这是真理;而“常、乐、我、净”即是“四倒”。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法。这些法一般人若无法深入了解及深刻体会,必然无法摆脱这五种精神与身体上的烦恼。
“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常常会受到这六种意识的困扰而产生烦恼。
“七识”──乃意识之外的思想。
“八邪”──是八种邪道。与“八正道”相反的就是“八邪”,包括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九结”──是九种使众生不得解脱生死的烦恼,有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等。
“十恶”──是身三、口四、意三,总共十种恶。口业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身业有杀、盗、淫;意有三种业,即贪、嗔、痴;合称为十业。
以上都是世俗人所谓的烦恼,学佛就是要灭除这些烦恼,好好把握人身,善加选择正法,才能把烦恼完全少除。
修行要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所以佛陀说:“如人开田沟,接近大道边,沟中生莲花,香洁可人意。”人心中的烦恼很多,有如大道边的田沟,田沟中有许多污泥及秽物,若能在沟中生出莲花,则其洁净与芳香能覆盖住那些污浊之物。这就是说,我们的亲族中若有一人发心修行,就像是在污浊的烂泥中长出的莲花,香洁美丽,令人生欢喜心。有一句话说:“一子出家,七宗八祖能超生”,意思是说,家中若能有一人出家,不只能度化他的家族,甚至能净化社会。所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尽管社会是这么污浊,依然能长出香洁的莲花,而且只要有莲花,就能净化社会的恶浊。所以我们要多多发心、身体力行,出离污浊,在污泥中长出洁美清香的莲花。
“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智者要出离,作为佛弟子。”佛说,人人有生死之灾难,有生必有死,凡俗之人无法察觉人命无常,而有智慧的人就会追求正道的心念。所以说“智者要出离”,我们要好好出离污浊、脱离凡俗,这样才能真证正成为佛弟子。
身为佛弟子,就好像从污泥中长出来的莲花一样,一定要善加守护这份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净心。佛陀为这五十位初出家的弟子说此偈文,就是要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提起勇气,以无比的毅力割爱辞亲、弃俗离欲。佛陀知道这五十人的心态,所以看到路边的莲花后,就说了这段偈文来开示他们。佛陀的教育就是“观机逗教”──先观察了解他们的心态,然后就地取材,以所见的景象作为施教的素材。
所以,我们学佛者必定要知道,佛陀的教育绝不是玄疑惑众的道法,而是生活中最平易近人的教育形式。学佛不可心有所求、求于外境,一定要求于内心,净化心灵,选择正法好好精进,不可间歇,这就是“正精进”,也可以称为“精进觉支”。
第三、喜觉支
人心有时候会失去正念,连佛陀在世时,有一些初出家的比丘都会心念不能坚固,意志动摇,何况是距离佛陀将近三千年后的今日!人的心念是否永远可靠呢?世间一切万法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自己的心念更是时常变动,所以大家必须非常谨慎。我们学法、择法、努力精进,若能得到正法,适合自己的根机又配合时机,两者互相契合,就能得到法喜。
“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又名善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我们有心求法、学法,有时候会生烦恼心,在未知佛法、未求佛法之前,虽然在迷茫中醉生梦死地过日子,反而不觉得有烦恼。因为这是烦恼中的烦恼,所以不觉烦恼,是凡夫中的凡夫,故不知凡夫的愚痴;若能认清这些都是愚钝、愚痴的行为,就会觉醒并寻找觉悟的真理。
在追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宗教教育让我们选择,千头万绪,到底什么样的法才是正确无误的真理?在不得明辨之时,当然就会有烦恼。我们若能在烦恼中得到真理,则能去除烦恼,法喜充满,得到解脱。
何谓真理?理与事能配合,事理相融,才是真正的道理。有理缺道,那也是行不通,学佛者像个迷路的人,想找寻正确道路,若能真正找到这条正路,就会觉得有信心,不会再仓惶失措、忧虑恐惧。如果我们站在起点,迈开大步向前行,心情会更加安定平稳,因为我们所走的方向正确,不会再迷失,而且内心会产生一种永无歇止,不断精进的意念,此路途上的风光更能令人感到一份踏实的欢喜。所以说,“心契悟真法”。所谓的真法,是有理有道的。世间有许多虚无的法理,听起来非常深奥,令人难以了解;难解就难行,难行难解就是虚渺,所以有理也行不通,这不是真正的妙理,只是在文字上撰写记载的文学。
有些人无法真正了解何谓“佛道”,所以对佛教产生两种误解──一种是形象的曲解:有些佛教道场常常举行法会,配合时节而有各种礼佛、拜经、拜斗、点灯····等仪式,一般人不知其所以然,就将佛法与社会民间信仰混为一谈,把佛法曲解为迷信。这就是因为佛教道场形象,而引起人们对它的误解。
另一种是学术上的曲解:一些有智识的人,将佛教经典文籍做一番研究,愈深入探讨,就愈觉佛法的深奥;愈觉深奥,就愈认为这不是人的能力所能办到的事,所以就对佛教敬而远之,觉得佛教的道理太高深,而佛陀的人格已经脱离了人间现实的生活。虽然佛陀的教理多么好,他们还是认为这不是人所能做到的,因此敬而远之。
有心求法的人,大致有此两种类型的心态,想选择佛教为终身的志业,却犹疑不决、徘徊不前。若是误解佛教只是为生活而举办法会,他就会却步了;或是想全心研究佛法,又觉得佛教的法理深奥高远,敬而远之,这样是不是很烦恼呢?
佛教精神的复古
佛教是人生最平实的教育。有一天,我们一位委员带她先生来书房里和我谈话,我问他:“太太最近来医院当义工,是否给家里带来许多不便?”他回答:“家里固然需要太太,但是社会更需要她,在家里她照顾我一人和几个子女的生活,在外面却可献给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值得啊!”我称赞他真是功德无量,他答:“师父,这要感谢您让我看得开,过去太太信佛我很反对,而且不只是反对,我觉得佛教根本是迷信,我反对她如此迷信使全家阴霾重重,夫妻、母子之间,似有一种无形的隔阂存在。”
我问他现在的情形如何?他说:“完全不一样了,拨云见日,这些阴霾完全排除,只要是来‘慈济’,我和子女们都举双手赞成,我更觉得太太能为‘慈济’、为人群献出爱心,实在是很光荣!因为太太受了‘慈济’的教育,她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离开家的前几天,必定会把家事处理得有条有理;从慈济回来后,她就会一五一十地告诉我,师父开示什么,说了什么····,使我们家充满著‘慈济’精神与宗教气氛。”
我心怀感激地说:“真难为你了,能够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如此支持我,‘慈济’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要感谢委员的努力之外,我更感谢委员们的先生,因为,我固然很需要委员的帮忙与支持,但我更顾虑到她家里的人是否肯谅解、肯鼓励、肯合作。”他说:“应该是我们要感谢师父。师父倡导正信的佛教,提升佛教的教理,使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完全改变,使全家人的信仰一致,所以,应该是我们感谢师父。”
我说:“错了,我只是复古──回复到佛世时代的佛教而已。因为今日的‘慈济精神’,完全是佛陀在世时的教育内含,佛陀在人间教导众生,是日常生活上人性的教育,他教育弟子如何做人、如何接物处事,他教人接物的方法是减轻物欲,待人的原则是看开人我之间的是非,这就是心灵的修养。佛陀带著弟子到处受供,四处说法,配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生活形态来教导众生。”
“而今日的‘慈济’也是以现在社会的背景、形态及需要,来启发人心,使人人看开物质的享受,启开良知、发挥人性爱的光明,这就是‘慈济’以佛教精神从事社会工作的功能。所以,并非我有多能干,我只是复古,回复佛世时的生活与教育,阐扬原始的佛教精神而已。”
学佛要注意道与理、人与事,道理与人事必定要圆融。若有理而无道,只说出理的原因,却不开通道路来行走,就无法真正体会“理”的境界;若能真正身体力行,才能欣赏沿途的风光景色,而心生欢喜。所以说:“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我们体悟真法时,能得到欢喜,甚至能体会出这种欢喜心绝非颠倒法所生,而是正法所生的法喜。“正法”,过去我曾说过“八正道”,在讲七觉支之前也解释过“五根”、“五力”、“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处”,这些法都是佛法的根本,是佛法中的正道。我们若能深刻体悟这些理法,并能与日常的生活融合,就称为“正法”。
我们平时的生活、行为举止,若能与这些道理相融合,就不会起烦恼,甚至会产生欢喜心,这就是“住真法喜”。像我刚才说的那位岩委员的先生,虽然他口头上不曾挂著──我是佛教徒、我要去打佛七、拜佛、研究佛法····,但却非常快乐欢喜,他深深体会佛法原来就是这种形态,自从他太太认识“慈济”后,带回“慈济”的教育,使他感受到佛教的道理而起欢喜心,并且愿意让太太花半个月的时间来花莲,半个月留在家里,而在家里的半个月内,还必须时常外出收“慈济”的会费。
像他这样就称为“妻子施”──太太的布施,他不把太太占为己有,而且鼓励妻子从事正确的兴趣与工作,使妻子的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所得到的就是心灵上的法喜。又如大家在精舍里忙碌地工作,无一时一刻停止歇息,却都没有厌烦懊恼,而且做得非常欢喜,这也称为“法喜”。
以人事自我磨练
虽然我自己身心憔悴,但是一看到医院中的患者得救,我便无比欢喜,忘记疲劳与辛苦。有一天我到医院的复健室慰问病患,有两位老人在做复健治疗,其中一位是我们委员的公公,从台东来到这儿医病。听说这位老先生的脾气很不好,罹患中风、行动不便,家人对他百般照顾,却又无可奈何,最近乃送他来这儿做复健治疗。
第一天进入复健室,医师指导他如何提脚、放脚,如何用手握住铁杆,才能站得稳,他完全不和大家合作,到后来甚至发脾气,对妻子和儿女说:“我要回家了!我不做不行吗?”大发雷霆,并强行要出院。
另一位在复健科的老先生,他妻子正好在那里帮先生做复健工作,看到这位老先生要出去,就跑到外面把他拉回来,对他说:“你不能回去,你一定要留下来做复健治疗。”这位老先生正怒气冲冲,她也不管他发脾气,仍继续说:“你不知道,患这种病一定要复健,你看看我先生,他在病床上躺了两年,连大小便都不会,也不会端碗吃饭,所有的生活起居都必须由我来照顾,我就这样侍奉他两年,两人都觉得很苦。但是他来到这里之后,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已会坐轮椅,能从床上坐起来了!”
这是事实。他已在床上瘫痪了两年,爱妻爱子每天帮他料理大小便,吃饭时必须一口一口地喂他。他来这儿后,躺在病床上听从复健医师的指导,如何起床、要用什么姿势与方法,他都非常合作,两个礼拜之后真的就能起床了。我看见他自己起床,旁人稍微扶持,就能坐到轮椅上,而且还用双手操作轮椅;我也看到他家人妻小那种快乐、兴奋的神情,我当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这位从台东来的老先生,就这样被她硬拉回来,无可奈何地继续接受治疗。结果,入院第三天,他竟然能手握床两边的铁杆了,复健医师又抱住他的腰部,教他把左脚抬高、再抬高,然后数一、二、三、四、五,才叫他把脚放下来,我在旁边帮著数一、二、三,数到四的时候,叫他还不能放下来,他的脚在空中停留一下,我就说:“好──放下来”看他好像做得很吃力,几乎要发脾气,我赶紧称赞他:“老先生,你好棒,不久你也会和那位老先生一样活动,你进步很多了!”他听了非常高兴。
我看到医院那些逐渐康复的病患,常常觉得非常欣慰,这应该可以说是“法喜”。虽然过去如此辛劳、忙碌、身心憔悴,为了“慈济”的工作、为了建院计画,尽管有许多人与事的纷扰,但是一看到这些病患离苦得乐,就觉得无比欢欣,这种快乐的回收,就叫做“法喜”。
我认为学佛就是要发挥这种功能,人应该不怕辛苦,如此才能为大家服务,使许多人得到快乐,看到众人得救、皆大欢喜,内心的那份法喜,不是单从文字上去了解就能体会的。若从文字上了解而得到快乐,则碰到现实中的人事问题时,还是会生烦恼心,我们若能以真正的人事自我磨炼,以勇气冲破障碍,而使别人快乐、得救,那种心灵上的喜悦,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所以说“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在佛法中如果能得到欢喜心,则是在正法中。如何得到正确佛法的真理以及真正的欢喜?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喜觉支也是亲身接触并体会佛法后所得的真理。我说过,只了解文字上的理论,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会,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欢喜。
我们平时所学的理法,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上,也就是要学以致用。例如慈济团体里本来有许多家庭,妻子信仰非正信的佛教,使先生无法接受佛教形态,造成家庭中信仰观念的分歧。等到他们接触慈济以后,妻子便改变其作风,加强对佛法精神的了解及对家庭的关怀,对丈夫体贴入微,并以佛陀的大智慧教育子女,使家人在宗教信仰上的疑雾完全解开。在我们慈济的团体里,可以说许多家庭都是接触佛法的真理、体会慈济的精神后,而感到法喜充满。
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修行应该忘记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计较自己是否能解脱,总是以众生为重,关心众生是否能离苦,这样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活动的功能,每个人的心灵都有纯良的良知,我们若能为众生献出自己身心的光明,发挥良知与良能,则有无数苦难的众生可以得救。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这里所谓的“喜觉支”,是说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段期间内,所走的那条路正确无误,就必然会心生欢喜,非常高兴。在佛法中,若只有文字上的研究与口头上的辩论,绝对无法发挥任何功能,所以我们若想真正得到心灵上的法喜,必定要身体力行。“心得善法,即生欢喜”,这就是我们得到善法后,心灵中所产生的欢喜,这种欢喜需要长久心来孕育培养,不可一暴十寒。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一定要把握因缘时机,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才能成长。若一天拿出来晒,十天放置在阴暗处,即使是再优良的种子,也无法发芽生根,茁壮起来。
例如松柏,是最健壮的木本植物,许多人将它移植用做盆景,当成室内的摆饰。松柏之类的盆景看起来非常苍翠美丽,气势壮观,但是不久之后,根就败坏了,松针枯黄掉落,恹恹无生气,这就是表示树的气没有得“缘”滋长,所以会慢慢衰败。
我们学佛就是要把握因缘,好好保护善的种子,有好的因缘与善的种子,“根”、“力”才能健全。
菩萨精神永不退转
我虽然出家二十多年,至今仍然道心坚固,心不厌烦、志不退转,就是有欢喜心在支持。这份欢喜心从何而来呢?
‘初闻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即生欢喜,终此生而不忘。’
我常说:“为佛教、为众生。”当初我师父就是教诫我这两句话而已。我出家时经过许多波折,入戒场找不到师父,又出戒场,直到要封堂时才找到师父,在非常短促的时间内礼印顺上人为师。师父只以这短短的两句话勉励我:“你既然要皈依我,就是我们师徒之间的因缘殊胜,由于时间不多,所以你要谨记我给你的两句话──‘为佛教、为众生’!”
这就是今日慈济二十几年前的种子(因),我尊奉师训,拳拳服膺,常常把这两句话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以这两句话发挥大功能。不断地发挥、不断地连接,所以有今天的成就。
这就是学佛的选择,选择正道之后,一定要拳拳服膺。我既然下定决心,则终此生皆不忘师训,即使这一世“分段生死”的寿命结束,也不会忘记时时“为佛教、为众生”,常常生欢喜心。有欢喜心,情愿为众生,情愿为佛教,则志不退转、心不厌烦。静思精舍早会前唱的“慈济颂”,其中有“菩萨精神永不退转”、“菩萨精神永不厌倦”的句子,这就是真正的欢喜心!
人格若成佛道则圆
“智信者深体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迷则在宗教枝节上获得幻象,产生无数烦恼,故迷信不如无信,信必须智信。”
学佛一定要学得“转迷为智”,不可“以迷入迷”。“智信者深体佛法之精神”──我们常会说自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会选择进入宗教之门,并且自认自己的智识比别人超然。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深刻体会宗教的精神,我常说佛陀示现人间,不是叫人离开人性,而是要回归佛性。
现在有许多人信仰佛教,却误解佛陀的教法──人人都说世间无常苦空,所以要赶快修行,脱离六道轮回;以为入深山隐居修行,或是出家进寺院求道,才能够脱离生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与思想。佛陀示现人间,目的是要教导众生离开凡夫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我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初的善心、赤裸裸的本性,就是佛性,也可以说人最初的第一念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众生心是受污染的习性,众生包括在六道之中,佛陀就是要教我们离开众生心。所谓六道,乃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佛陀教我们远离三恶道内的众生心,回归到人之初的本性,人性若成就,则佛性圆满。有句话说:“人格若成,佛格则圆。”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精神,所以智者要深体宗教之精神。
“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迷信的人常常曲解宗教高超的意义。佛陀设教于人间,以超然的教育引导众生,众生却常曲解教义,在旁门邪道中打转翻滚,无法走出一层封闭的硬壳,像蚕一样,做茧自缚,这就是迷信者。
佛陀出现在人间的目的,是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佛教的精神是要我们去掉消极的态度,迈向积极的人生,现在的佛教徒却将其目的与精神都曲解了,大部分的人舍离积极的人生,走入消极的地方,这种情形若再继续发展下去,整个佛教的思想都绘消极化。宗教必须在人间发挥效用,我们身为佛教徒,若给宗教带来阴森森的消极形象,就像草木在冬天受到风霜雪冻,无法欣欣向荣。
身为佛弟子,应该扫除阴冷的气氛,带来春的气息,我们要有温暖的心、温暖的手,创造积极的佛教,应该深深体会佛陀创教的精神,不可曲解佛陀示现人间的美意。
“迷信则在宗教枝节上获得幻相,产生无数烦恼,故迷信不如无信,信必须智信。”──迷信的人信仰宗教都追求幻相,这就是思想分歧,好像一棵坏的树,枝叶蔓生,杂乱无章,我们若要照顾好这棵树,就应该将分歧的枝节修整完美,使树干健全生长。
现在的信佛者或信仰其他教派之人,却都自以为是要来信佛、坐禅、念佛···,说自己坐禅时看到什么境界,得到很好的功夫,已经进入解脱的境界···,精神完全执迷在其中。这就是在宗教枝节上获得幻相,这是很危险的事。
其他宗教的信徒也是如此,以其信仰为终生的精神依靠,并不讲究自己的行为如何,以为信了就能上天堂,若无信就会堕入地狱,心生惶恐畏惧而盲目信从,像这样就是宗教枝节上的幻相。
我相信正确的天主、基督等宗教,只不过在人间设方便教,引导人们建立博爱的精神,但是人们却无法体会其意义,舍本逐末。佛教徒也是一样,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千经万论,无不是要引导众生走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精神,而众生也常将它曲解。这就是迷信之人在宗教枝节上得到幻相,只想求自我的解脱,而无法深体宗教本身的中心精神。
迷信不如无信
有位小姐来到精舍,和我到医院参观之后,一再对我说:“感谢师父,感谢师父的指引。”这位小姐就是在出家或在家修行的抉择间,徘徊犹豫了七、八年。想出家修行,却看到许多令她失望惶恐的事;不出家又觉得很不情愿,因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人身又闻佛法,不出家学佛实在是一大憾事。
所以这七、八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如今她却告诉我:“很感谢师父,我这两天听了师父的几句话,已经把这七、八年的烦恼完全弃除了,我现在已经了解并体会到佛教真正的道理是什么,知道如何取舍,知道从今以后要选择那一条路,现在我觉得心中很坦然,很很快乐。”
这就是法喜,真正体会佛法正道时所得到的欢喜,她能将七、八年的烦恼一扫而空,是因为已弃掉迷执,体会正法。过去她在宗教枝节上取幻相,现在才知道自己追逐的都是幻相,也了解何谓正信的佛教,并且体悟正法而很欢喜心,真是令人觉得无比欣慰。
人在迷信中得到幻相,自然会产生无数烦恼,在幻相中不停地追逐,更是苦恼,这就是所谓的“捕风捉影”;怎么捕捉,怎么付出,都无法求得一项真实之物,当然是非常痛苦,所以说,迷信不如无信。
我常常告诉大家,与其迷信不如无信,若要信则应该智信,绝对不可捕风捉影。因为我们无法捕捉到风或影,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直想捕风捉影,根本就是徒劳无功,那何不放弃这种追求的烦恼,回到现实生活,踏踏实实地面对真正的人生,献出我们的良知、发挥我们的良能。若能如此,即使再辛苦、再忙碌地付出,所得到的也永远是甜蜜快乐的感觉。
第四、除觉支──轻安觉支
要回复原来清净的本性,必定要扫除种种烦恼。
‘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诸真正善根,故名除觉支。’
所谓“断除诸见烦恼”,是说种种见解、烦恼都要将它扫除、断离。烦恼即是心所起的喜、怒、哀、乐,世俗人每当发生事情时都产生烦恼,烦恼是世俗的粗相,是患得患失之心。
富有的人患失,经商的人也患失,怕失去钱财,怕生意失败,失去赚钱的机会····,这种患失的心理就是烦恼。地位愈高的人,患失之心愈重,他时时刻刻都烦恼失去权势与地位。子女多的人也有很多烦恼,子女求学时,怕他学历比不上人家,就要他受高等教育。希望子女学历高,却又担忧台湾升学压力与竞争激烈,于是将子女送到国外求学,一部份子女在台湾,一部份子女送到国外,照顾国外的子女时,就挂念台湾的子女;要留在台湾,却又担忧国外的子女。一个家庭,家人各分东西,顾此失彼,这也称为烦恼。
有钱、有地位、有子女的人,患得患失;没钱、没子女、没地位的人,也有患得患失的烦恼,整日想著如何赚钱,怎样得到子孙,怎么求取名利地位····。总之,不论是拥有或没有的人,都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这就是烦恼,就是世俗人有无、增减的烦恼。
学佛者所谓的烦恼比上述的情形更严重,有形无形都是烦恼、起心动念无不是烦恼。种种烦恼非常微细,心思不能专一是烦恼,“昏沉”、“掉举”也是烦恼。
何谓掉举?就是在拜佛、打坐、诵经时,无论如何用功修持,精神都不能集中,老是向外奔驰,这叫做掉举。有些人别人在诵经,他眼睛就慢慢合起来,最后便睡著了。常常有人念经念到打盹,静坐时,打瞌睡的人更多,也有人拜佛拜到睡著的;这就是昏沉,这也是一种烦恼。
心不能专一,不断往外奔驰,是烦恼,想用功却昏沉瞌睡,也叫做烦恼。总而言之,烦恼是千头万绪的,修行时昏沉、心不专一就会有烦恼,何况是平时的日常生活,心思无法统一都会起烦恼,所以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是非常微细的。
烦恼有粗相的烦恼,也有细相的烦恼,无论是世俗的烦恼,或者是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既然学佛求道,就必须将其一一断除,训练心思安然自在,无有喜怒怨憎爱的分别,无有我怨恨的人,要有平等的爱心;有平等的大爱就不会生特别的爱意,也不会起特别的怨恨心,如此就能心情平静,去除欲念,也不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恼乱心,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断除这些烦恼。
有的事情该发生的就会发生,要以欢喜心去接受,不该得到的,就不必太刻意去追求,若能如此,便可安然自在、断除烦恼,达到这个境界时,就称为“善能觉了”。
“善”字的意思是适度、刚刚好,不偏不倚、不极端,爱得不会太过分,也不会产生怨恨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别心,对自己所爱的人,能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对自己不爱的人或不投缘的人,能尽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对待人。若能善解善恶,好好分析所爱的人事物,就可以做到怨亲平等,这就是“善解”。没有爱怨的心,就是适中、恰恰好,不会爱得过分或恨得太深,能平等地对待万事万物,就称为“善能觉了”。
一切的法,是用来修心,一切的物质,是用来帮助生活;“足心之物”,是指任何物质只要能发挥其用途,就应该心满意足。例如居住的地方只要能避风雨,身穿的衣服只要夏能遮体、冬能保暖,吃的食物只要营养充足,就应该觉得满足,以知足之心来看待世间物质,也可以称为“善能觉了”。
若能看透世间的物质与爱欲,自然能“除去虚伪之法”。一切的虚伪都是起于欲心染著,为了求取名利,所以不得不虚伪;若能够用坦然的心态来接受日常的现实生活,就不必以虚伪之心去对待他人。
学佛者必定要时时秉持诚与实的心理,这样才能去除虚伪,除了日常生活要去除虚名与虚利之外,我们所求所学的法,一定要合于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在现实的人生里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功能,这才是真正的实法。绝对不可迷信,在宗教的枝节上求取幻相;应该在踏实的人生中体会佛法的智慧,如此则法不虚伪。
除了学习实际的教育之外,最好能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经验及所了解的道理教导他人,若能如此,就是“除去虚伪之法,增长诸真正善根”。虚伪的法若是去除,真正的善根就能生长起来,这就叫做“除觉支”。
能“除烦恼”便得轻安
“除觉支”也可以称为“轻安觉支”,“除”是“除去烦恼”,烦恼去除之后,就能得到身心轻安。
‘谓断身心粗重烦恼,使身心轻利安通,故名轻安。’
打坐、念佛,如何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境界呢?身心轻安就是最高的修行境界。并非在打坐时看到佛、菩萨,看到什么西方的境界,就是入禅;打坐是为了定心,心若能定则轻;身心轻安、无有粗重的烦恼,就是我们用功的最上乘境界。
所以“止观”中说:“法界次第,名为知觉。”法界即十法界,修行时,若能自地狱、饿鬼、畜生,一直往上精进,达到佛的最上乘境界,必定已将一层一层的烦恼除掉,因此“轻安”又名“除觉支”。
除去烦恼,就是断身心粗重烦恼,身心粗重的烦恼即身、口、意的烦恼。身体有三种烦恼业──杀、盗、淫;口有四种烦恼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意)也有三种烦恼业,叫做贪、嗔、痴。这十种烦恼若现形出来,就会造十种恶业,我们学佛就是要好好去除身、口、意十种烦恼,如此才能免除十恶重业。
一个老比丘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循循善诱地教育弟子,细心耐心地开导众生。与佛同世的人,有些还是很愚钝,不容易接受佛的教育,他们觉得佛的教理是很难体会的。
佛在世时,有位比丘年纪很大,跟随佛陀已经好几年,仍不能把佛陀的教理深深植入心中,精神无法专注,有时昏沉、有时掉举,打坐时,常常打盹睡著,心思散乱不专,所以他根本无法接受佛陀的教法。
有一天,佛陀看到他,就问他这几年来的修行心得,他很坦白地向佛陀说:“一无所得”,佛陀对他非常慈悲,特别以两句偈言传授给他,佛说:
“身口摄意,心莫非犯,如是行者,得度西域。”
并嘱付他牢牢记住,要常常身口摄意,守好口业;时时专心,统摄意念,守好意业,绝不可犯非法之事;若能善加修行,注意身、口、意,则必能得度。
这位老修行者得到佛陀的开示后,就专心一意,反覆背诵这两句简单的偈语,心惟口诵,没多久就背得非常纯熟了。有天佛陀又遇见他,便问他:“有没有背熟?是否了解?”他说:“我虽然已经背熟了,却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佛陀就开示他:“人的烦恼都是由身、口、意而来,所以身、口、意会造作十恶业,修行应该好好观察身、口、意,时时照拂我们的心念,心一起意念就赶紧自我警惕,若能如此,就可做到‘意起则灭’。心起贪欲时,若不尽速灭除欲念,身体马上会表现出行为而造业;心生嗔恚时,对人就有怒意、怨恨,而口便会随之造恶业。”一切的行为、造作,无不是从心而起,所以佛陀教他要好好守持身、口、意。
这位老修行者除了能反覆诵持佛陀的教法之外,此时,他的心意已经完全启开了,原来佛陀千篇万论都是在教导我们身不犯错、口不造恶,意念清净,这就是所谓的“轻安”,如此即可得道。
当初佛在世时,除了比丘僧团外,尚有比丘尼的团体,比丘尼在另外一所精舍修行。那时有一个五百位比丘尼的团体,佛陀为了传授她们教法,每日派遣一位已开悟的老比丘前去为她们说法。当这位老修行者已经开悟时,佛陀便派他去教导那些比丘尼。
比丘尼们知道他过去非常愚痴,佛陀讲授教法时,他总是在打盹,不知佛陀为何途然派他来?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暗地里议论纷纷,最后商议说:“好吧!佛陀既然派他来,我们就好好地作弄他,以各种问题来刁难他,让他出糗。”
隔天,他非常慎重其事地来到比丘尼僧团的精舍,那些比丘尼见到他来,都以八敬法的恭敬形式来迎接他。表面上恭敬地接待,供养之后,就请他上座说法,老修行者便为她们开示佛法。出乎她们意料之外,这位比丘竟能将佛陀传授给他的几句偈文,发挥得淋漓尽致,把防患身口意业的佛法阐述得非常透彻,使那些比丘尼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他那么安然自在,能以一偈来说法,说服那些原想刁难他的比丘尼僧团。过去佛陀派遣这么多的比丘去教授那些比丘尼,皆无法调伏她们的烦恼,而这位以前不能深体佛法的老比丘,经佛陀的特别开示后,拳拳服膺诵持一偈,就能说服五百位想刁难他的比丘尼,这就叫做心专意解,也可以说是去除了烦恼,得到身心上的轻利安通。
所以教法不必听太多,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就是真正的善根;能够使人除去烦恼的教法,无不是产生善根的真正妙理。
第五、舍觉支
人身有四大元素,生老病死都因“四大”变化祖合而起。最近天气较热,天气闷热竟然也会感冒著凉,这都是冷热不调和,也可以说是太大意、太粗心,因天热而贪凉,贪凉则易著凉。这都是因为人身生理不调和,所以招致“四大”不平衡。
“四大”调和,身心才会正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求法也是一样,必定要求得心念能够平稳均衡。
‘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舍”是舍离,要舍离什么呢?就是要舍离所见念著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的六根与外界的六尘接触,产生了意识的念著,就是所谓的观念。例如眼睛看外面的境界时,眼根与外界的色尘接触而产生心念,这就是念著。人的心念意识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的留在心中,耳朵听到、身体接触到的都留在心中,总之日常生活中与外界尘境会合的心念,常常无法将其抹除掉,这就叫做执著的心。
亲情也是烦恼之根本
就以现在的社会形态来说,许多人有追求的欲念,他们的心向著财、色、名、食、睡不断地追逐,有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身强体健,没有机会去接触好的环境及善事,又容易受到诱惑而做坏事。为人家长及父母者,为了子女无正当职业,本来就已经很烦恼,而这些心爱的子女又行为不正当,更是令他们痛苦、难堪。
报上报导一则新闻,刊载飙车青少年的父母有三类型的心态──有一位父亲得知儿子要在台南一宽广的道路上飙车,时间是某天晚上。当天黄昏,他就提早到现场去,手中提了一个袋子,站在路中央等他的儿子。等那些飙车的年轻人都到齐时,他就仔细看儿子是否有出现,好不容易,终于让他找到了。他一看到牵著机车的儿子,就跑到车前,一把抓住儿子的胸部,然后从布袋中拿出一把菜刀问儿子说:“你爱命还是爱玩?你若爱玩就没命,你若爱命就别玩,看你要不要跟我回家?”这位父亲为了爱儿子而在大众面前拿著刀、扯住儿子的衣领,问他要命还是要玩?这是一位父亲的烦恼心态。
另外有一位妇女的儿子,在飙车时与人相撞受伤,她一听到自己的儿子受伤入院,就赶紧到医院照顾他。幸而只是受了轻伤,但许多人不断责备他不该赌命、不该飙车,这位母亲一到医院病房,就把众人请走,以万般的爱念扶著儿子说:“儿子,你以后不要这样,不要再去飙车赌命···。”
她一面拿毛巾擦儿子的脸,一面又抱著儿子,表现出万般慈母的爱心,而且还泪流满面。这是父母为子女飙车而表现出的另一种心态,这位母亲并不责怪自己的儿子与不良少年厮混、扰乱社会,她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
还有一位也是慈母型的。她一看到儿子骑摩托车,就双脚跪下,将儿子的车拉住,对他说:“儿子!你是我的心肝,你不要去,万一你撞到人或被人撞到,妈妈的命会跟著你去!我的心会碎,儿子,求求你不要去啊!”
这也是烦恼,子女们不能了解父母的爱心,却以血气之勇,在社会上表现所谓的“英雄”、“勇夫”,这是年轻人本身的烦恼,也导致父母为心爱的子女生起烦恼心,这些都是现在社会上的烦恼型态。
心病还需心药解
过去的人极有孝道的观念,“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很深厚,而现代社会的家庭已经不如往昔,取了一位媳妇等于嫁出去一个儿子。家里的子女未取未嫁时享尽天伦之乐,等到男有分、女有归时,就只剩下两个孤单的老人,万一其中一人遭不幸,便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老人,当他有病痛身苦的时候,不知有谁来看顾、谁来关心?
若是看得开、想得透的人,就不会觉得烦恼痛苦,认为自己来人间做人,高高兴兴地来,欢欢喜喜的做,只有付出不求代价,心满意足。有的人若是子女不孝,加上孤家寡人身体又有病痛时,心里就会想,过去自己多么疼爱子女们,如今生病了,结果儿女不来探望,媳妇也不来慰问····除了身体上的病苦外,心理上又多了一层烦恼。
若能看开这些事,了解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责任完毕后就不想再讨回什么代价,如此,病痛只是身体上的病,也不会再多添烦恼心病。
我们有一位来自台北的热心委员,因肾脏病入院,前天才出院,昨天他跟我说,在医院住院的那几天,他看到一位未满三十岁的妇女,浑身都是病,这个年轻的妇女并非真的身体有病,而是心理有病,一天到晚喊这边痛、那边痛。她先生常来看她,她还是不满足,常常想寻死。
这位委员就告诉她:“你已经很好命了,先生每天都来看你,你应该满足才对。像我有好几个儿子,他们都有事业、家庭,没空来看我,我也看得很开。”人就是要这样才对,如果在病中又加上心病,就会非常痛苦,若能看得开,就能早日挥复健康。
人生犹如“凤阳婆”走绳索
所谓“舍觉支”的“舍”,是说我们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都不可以把心念停留在过去,不客时常讨人情。我们必须了解人来世间本来就是要相互负责,看得开就没有痛苦,所以说“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我们在人生这几十年里所见到的、听到的、或是我们身体所感触的一切,都要将其舍除断离。要将昨日之事忘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的心要注意在今日的道念,这样叫做专心,若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称为杂念,或是念著之心,这样就非常痛苦了。
总之,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时间,注意自己今日的行动,是“道心”;忘记昨日种种,不去计较是非,就称做“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若能舍离念著之境,则“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觉了就是分别,“善能觉了”就是能用我们的智慧和智识分别真伪之法,明辨虚实。我们既然对外在境界的真实与虚伪能辨别清楚,怎么会做错事?怎么会说错话呢?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庄敬自强”,“专一心念”的心态,来面对今日的真实人生,这就是“善能觉了,虚伪不实”。
又“永不追忆”──追忆就是回顾过去,人生在世,处处充满危机,我们要时时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莫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像走在结冰的水面上,若不谨慎,则这层薄冰便会破裂,使人沉溺水中。
我们为人处世,要像凤阳婆走绳索一样。一条绳子架在空中,人从这一头走到那一边,若重心不稳便会掉下去,要如何走才能安全地走过呢?日本时代的马戏团,都有空中走绳索的表演,有些年纪较长的人可能看过,一条很长的绳子绑在高处,表演的人手持一把雨伞,脚踩在绳子上,慢慢地从这边走到那边。
表演者能成功地从绳子的这边走到另一边,只凭借两种方法:一是手持雨伞以平衡身体的重量;另一个方法则是靠他的专心──一心不乱。心念专一,眼睛直视前方,他只能全神贯注地看著绳子的尽头,不能回头看走过的绳索。
我们学佛就是要这样,专心一意,守在今日,前瞻未来,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不可返头回顾,追忆过去。人若常常追忆过去,就会很痛苦,痛苦就会不甘心,不甘心就会怨恨,怨恨一起就会生出嗔毒的心态。
所以,我们要学得永不追忆过去的那念心,照顾守护好今日、未来的道心,这就是“舍觉支”。
第六、定觉支
一般人都是凡夫,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份爱心,有爱心与关心,难免会产生忧心、疑心。因为有了爱与关心,自然就会担心,在单心挂念中就会听到一些令他担心的传闻,而使他产生疑心;有了疑心就会有疑问,这些疑问之声若回响过来,实在增加许多我们的烦恼与困难。
我常说:“学佛须学定心与信心”,我既然呼吁诸位学佛的弟子要有信心与定心,当然必定要以身作则,不论那些疑问转化出去又回响过来,造成多么大的震撼,我还是坚决护持著信心,无论发生多少困扰,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定心。
慈济千秋万世的善业,从现在奠立根基。每个月我看到全省各地的委员与会员,冒著酷热的天气前来花莲,在东台湾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交通问题万般困难,但是却有数千人莅临,这给了我无比的信心,增强了我无限的坚定意志,这是大家给我的精神勉励。
慈济世界确实是个清净的世界,包含了无限的爱心,排除了所有的污染。佛法说:“有爱就有污染”,若有爱念就有污染存在,但是慈济世界中充满了爱,人人全心全力奉献而毫无所求,所以无丝毫的污染,这现象深深感动了我,也牢牢地坚定了我的信念,坚固了我的道念。今天的慈济都是诸位同心合力,不断付出,专心一意,毫无二志地付出所成就的。因此我要再度强调,我实在非常感激、感动。
慈济的志业从今天开始,有无数个“今日”,有无限量的“今天”,希望诸位学佛能学“活的佛”。要如何学活的佛呢?让我们看看第六──“定觉支”。
‘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又名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许多人认为打坐时,心无散乱、意无动转,坐很久而不受外在境界的动摇,就叫作禅。这是错的。禅并非如此,打坐只不过是学道、学佛的方便法,因为众生心散乱不定,大部分容易受境界所迷惑:思想涣散、精神无法集中,做起事来就会散乱,所以佛陀教我们集中精神的方法──方便法。
佛教我们:要使心定时,必须先坐下来,把精神集中于身上,坐端正,心思集中於呼吸,心念与思想调节正确。若要调节思想,必须把精神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最简单安全的方法就是“数息观”。“数息”是计算我们呼吸的出入,首先把心念集中于肚脐,以此为起点,精神专一,将一呼一吸的气息仔细计算,这是训练精神集中的方法。
例如有人失眠,心理医生就教他数羊,数一只、二只···五只···,一直算,算到最后就一定会睡著了,这种道理和静坐相同。人为何会睡不著?因为烦恼多、杂念多,精神一直向外追求而定不下来,当然就睡不著。所以,与此同样的意思,平时心念动摇散乱,就取坐禅的方式来锻炼,使自己的心念专一。
刚开始练习时,两分钟使心不散乱,然后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一直继续增加,慢慢练到日常生活时时心不涣散,这就叫作“定力”。
禅在生活日用中
众生多数因心不定而有烦恼,产生困扰。此处言“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我们要把禅定之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要学活的佛、活的禅。活禅就是“挑材运水不是禅,言谈举止无不是禅”。说话也有禅,说话时把心定下来,将精神统一,则所说的都是负责任的话。做事也是如此的话,则所做的都是负责任的事。所以说,言语动作无不是禅,用定心定力来做事、说话、听话,时时刻刻应用定心于日常的生活,就称做“发禅定”。
“善能觉了”,就是能好好分辨何谓“禅”,能深深体会了解“禅”的真正意义,即称“善能觉了”。
“诸禅不生烦恼妄念,是名定觉分。”──真正的禅就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尽管平时打坐坐得很好,但一离开座位就开始打妄想,蜚短流长,无法集中精神,这样仍旧没用;真正的禅绝不会产生烦恼妄想,此即“定觉支”。
学佛要用正确的智慧,产生慈悲的力量,不可因私人的迷情而乱了心思。譬如远道而来的人,若只是为了一念的爱与情,来时欢欢喜喜,回时苦苦恼恼,我就会对他说:“欢喜来、欢喜回,内心要学得自在安然。”心若要安定,必须欢喜自在。爱是为普天下的众生而生,情是为普天下的众生而生,拿出菩萨的大爱长情,不生烦恼妄想,才是真正的“禅定”。
心住一境不散乱
“又名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学佛学道必定要使心常住于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刚才所说的:“说话时心要定于说话,走路时心要定于走路,心随著手的动作专心做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安定专一,就是“使心住于一境”。
如果人在此地而心放在厨房,就是心无定境;人必须常常带著心来行动,心住于一境则不会散乱。这样就称做“活的禅”,所以学佛千万不要学死禅,要学“活禅”,这是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
学佛的过程中有三无漏学──戒、定、慧,这是学佛者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学佛者达到佛境界的必修之法。
“戒”,就是预防人身心有过失,使心不犯错、身不作恶。所以在尚未犯罪之前,心必须有所戒,这是千经万律中处处教导我们的法则──预防心念的过失。我们若能心无杂念、身不犯错,就能够“定”;所谓“心安理得”,时时刻刻生活在安然自在的快乐境界,那就是“定”了。若能时时刻刻保持这份快乐自在的气氛,则面对外在种种境界与事物,皆能历历分明,不会乱了心思或行为,这样就称为“慧”──智慧。
“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就是要身心合一,讲话的时候要讲负责任的话,心念放在言语上;工作的时候,心思也要放在行动上;若能做到如此,则步步皆能安然无过错,讲话句句无戏言。有说必行,说得到就一定做得到,不作无戏论,也就是说,我们讲话的时候,心念必定集中在所说的话上。
所以论语有一句话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做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信用。我们谈过“五根”与“五力”,其中说到“信根”,“信为道源功德母”,入道最重要的事就是这个“信”字;而孔子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也强调一个“信”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事了;他等于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说,做人一定要有“信”。
信从何处而来呢?“言语”。我们讲话时要近于义、近于道、近于理,若能如此,则道理与行为终能相结合,不会相违背。
我每天都非常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实践法华的精神。法华经乃是菩萨道,从成佛的起点至成佛究竟涅槃,都必须走在这条菩萨道上。当然,对佛陀所说的教法,我们秉持著「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精神,所走的路永远在菩萨道上,所说的法永远是菩萨道法。这样,我们的道与理才不会脱离正轨,这也是“定”。我们的心与志坚定,在日常生活中心志与行动一致,则心不散乱,从一而终并坚守信与诚,这些都是一个“定”字。希望诸位学佛能坚定心意,“定”即是“道”也。
第七、念觉支
‘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璎珞经云: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守护诸根,是沙门法;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
这是第七“念觉支”。一念之心,动于三千。学佛就是要抱持这份念,“念”非常重要,要时时将心念稳定下来,所以有句话说:“起心动念,十法界于刹那间。”十法界即是从佛的境界一直到地狱、饿鬼、畜生···的境界;在起心动念的一刹那之间,可成佛也可变为畜生。如果生起慈悲心、怜悯心,一切只为众生,那么所显现于前的就是佛;如果对人起嗔怒之心,那么心念一转,就变成阿修罗了;若是对世间的物质起贪心,则会变成饿鬼····。
因此,这个“念”字必须时时守护好。念即思念;“思”、“想”二字虽然时常合称,但是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不同的。“想”是现于前的境界,也就是用心于外在的景象,如果没有用心于外在的景象,那么,尽管别人再讲话,也是听而不闻,不知所云。例如,我在此讲话,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听,若是能真正用心去听,则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非常清析地从你的耳根进入你的心中。设若你们昏沉想睡,则尽管我说得多大声,你们也只是闻其声而不知其义,这就是“声尘”没有入心。
有时候我们也会视而不见,眼睛虽然睁得大大的,但是却没有用心去想面前的人是谁,或是眼前有何景象;这就是没有用心将外面的景象映入眼相、进入脑海里。“相”没有印在心版上,就不会有分别之作用,如果“相”留在心中,即使离开外在景相,“相”还是在心上,这就称为“想”。例如刚刚看见什么东西,现在一想起来,这个东西的形象马上就会浮上心头;或是跟我介绍一个人,这是陈某某,那么,过不久若是我又与此人见面,就会称呼他“陈居士”。这就是我用眼睛看见这个人的样子、用耳朵听知道他的名字、用心记住,然后认识这个人。
我不太会认人,因为我常常将心放在此时此刻的事物上,而且前来这里的人太多,所以容易忘记,这就是“相”很少印在我的心上。但是如果此人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么,经过几次过滤后,我就能够认得他了;若是心与外境常常脱离,则容易忘记。
“思”与“想”是不一样的,“想”必定要缘著外在的“相”,用心去分辨吸收;而“思”是即使没有接触外面的环境,仍然有一份思考。从好的方面来谈,例如慈济事业成立之因,就是起于我所看到的“相”──丰滨某个医院地上的一滩血。
二十几年前我与弟子到丰滨乡探望两位病人,竟然在那家医院的走廊上发现一滩血,询问之下,得知一位山地妇女流产昏迷,被家人辛辛苦苦地从山上抬到这里,抬了八个多小时,却因为付不起住院保证金八千元,又被抬回去,无法就医,而在地上留下这一滩血····。我当时几乎昏蹶过去,心想人间居然有这种见死不救的事,真是令人痛心!而成立慈济功德会的因缘就在此时开始萌发。此后,这滩血时时浮现我心头,我常常感觉贫与病有连带关系。这就是由于“相”入于心,事过境迁后,仍然会想起此事,由“想”而产生“思”惟。
我不断地思惟:台湾有成千上万的佛教徒,为何不将他们团结起来,合成一股大力量呢?佛教有一句话说:“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我们何不将这句话化为“人人观世音,个个弥陀佛”呢?我们应该以佛教的精神,来扩展每个人的心胸;每个人的心胸若能扩大,那就是无量的功德了!“无量”即是“弥陀”,而每个人的力量若是化为无量的力量,则人人皆是弥陀佛。
我们应该将佛教徒“独善其身”的心,转化成人人是观世音的慈悲心,启发每个人的良知,使人人发挥良能。观世音菩萨慈眼视众生,闻声而救苦,以其慈悲之眼透视世间苦相,以双手救度苦难之众生;若人人都是观世音,则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慈眼,遍布全省各个角落,只要有慈济的委员与会员,即使再偏僻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那些贫病困苦及有灾难的众生。
他们看见贫苦的众生而发现自己的良知,良知一发现则其良能就会发挥,而自然以自己的双手去救众生、帮助众生,这不就是“人人观世音”吗?这就是思惟,看见“相”而思惟未来的事业与理想,也叫做思念──由当初的思考而下定决心,时时刻刻保持这一念心,于是开始组织“慈济功德会”。从三十个会员一直到现在廿万个会员(按:民国七十六年),而有今日的成就,即是那个“相”──一滩血的现前,使我产生怜悯心,然后不断思惟,经过思考之后,决定了我这个心念,而且时常守护此念力,所以慈济工作长达廿多年的时间,绝对没有失掉这一份念心。
这就是思念,名为“念觉支”,也可以称做“念觉分”。
守护诸根是沙门法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我们在修行道法的时候,常常能神志清明,“觉”是清醒的意思,不迷迷糊糊,也无妄念杂心,清清明明地守住自己的心念,每一件事情做过之后,就让它过去,放开昨日的事情,守住今日的功能。我们若能守住今天的功能,就称为道心;放开昨日的种种情事与杂念,叫作去杂乱心。
这就是“修诸道法,善能觉了”,如此则能“使定慧均平”,充分发挥定力与慧力。
“璎珞经云: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沙门是出家弟子,我们修行的时候,不要常常将心放在人事是非之上;没有人事是非叫做“无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会生烦恼。无心伤害他人的人,尚可原谅,有心接受伤害,并常常烦恼的人,实在是不可原谅。无心者说话不知道会去伤害到别人,尚可原谅;若明知故犯,有心伤害他人,那就不可原谅了。对方无心说一句话,我们时常执著于此话,怀恨在心,而对方却不知道有人在恨他,也不知道自己讲的话伤到别人。说者无心,但是听者有意,常常记念此事,这就不是修行者了。
常常挂心于昨天所做的功德,也不是功德。如果时常认为自己已经做了那么多善事,那么,这也不是真正的善事。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要守本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才是对的!因此,不要计较昨天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分、发挥自己的功能,那就没有错了。所以说“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要好好守住今日的心念。
“守护诸根,是沙门法。”──“诸根”,我们曾说过“五根”、“五力”,除此之外,还有“六根”、“尘境”,“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五根”即信、进、念、定、慧。身体的“六根”必须守护好,行兹在兹、念兹在兹,脚向前迈进一步时,心念就要放在脚上;讲话时,心念也要放在嘴上。总而言之,心念要时时系在身形动作上。
修行时,一定要守持“五根”;“五根”增长,才能发挥“五力”──信、进,念、定、慧力。以上皆是道心。若能坚定道心,就叫作沙门法。
“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意思是说,如果你们能守护诸根,就不会妨碍佛法的兴隆。我们修行的时候,常常会故步自封,以绳自缚,独善其身,以为修行是要求得自己的解脱,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如此,佛法怎能兴隆呢?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好好守住自己的规矩,但是不可妨碍佛法的兴隆。
例如从事慈济的工作,最需要时间,而修行也需要时间,普通人所说的修行,是要选择一个清境的境界,精进念佛、拜佛、坐禅····都不能受别人的打扰。然而,若是怕别人吵,如何去接触众生呢?谁来从事有利众生的事业呢?众生的事业没有人去做,则佛法怎么能兴隆呢?
所以,“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学佛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陀的慧命是靠人才能流传下来的,若每个人只独善其身,佛法怎能流传后世呢?佛的慧命如何延续持久呢?希望大家努力修行。能精进修行就是“慧”、为大众奉献自己就是“慈”;慈悲智慧合起来就是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也就是佛法的中心精神。
七觉支篇总结
念觉支是七觉支的最后一项。念就是思念,也就是在修行道法的过程中能明觉善了。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动及一切造作都是糊里糊涂,无法明了。修行就是要修得日常生活一切明了,也就是善觉。
明是明白,了是了解。待人接物,对任何人都能了解、能明白;对一切事都不糊涂,就是所谓修行的智慧。不过大多数的人一旦深入经藏,对经中的文字虽了解,但是一离开文字、经藏,回到日常现实的生活中就糊涂了,无明之心时常生起,像这样就是只在文字上了解,而无法在人事上明了。
所以说“修诸道法,善能觉了”,就是在日常生活的修养中都能明觉无疑,分毫了解。若能如此,就可常使定慧均平,定与慧修持均平,则可用我们的定力发挥智慧、用智慧控制自心不散乱,这就是定与慧两者均衡平稳。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做到以下个种修行法则:
‘若心智昏沉之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观察诸法令不昏沉。若心浮动之时,当念用除觉支,除身口之过非;用舍觉支,舍于观智;用定觉支,入正禅定;摄其散心,令不浮动,是名觉支。’
人心的散乱有二种:一是昏沉,一是掉举。昏沉就是糊里糊涂,任何事都不用心去体会、理解;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或者是懈怠、不肯精进。这都列入昏沉的行为中,昏沉就是爱睡,像在昏睡中。一天二十四小时内,真正浪费掉的时间就是睡觉,人一睡著,则什么事都不知道、什么事都不能做。睡觉既无法做事,不做事就不会进步;若是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事都不肯用心去分辨、任何事都不愿去做,这和睡著又有什么差别呢?
懈怠也是在昏沉中。最明显易见的是我们在听经时,眼睛一闭起来就睡著了,这叫做昏沉。平时言谈中,不一定开示讲经才是说法,鸟鸣风声无不是说法处。真正有智慧的人,清早起来,心灵寂静,在大殿拜佛、打坐后,听到外面的鸟鸣声,就好像在为我们说四谛法;所以说,鸟鸣声也是在说法。
冬天时,外面风萧萧,心静下来,听听风吹树动的声音,也会觉得四季在轮转,这就是无常的现象,由此我们也可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冬天一到,树叶枯落,我们常会自我警惕:人一年一年的过,年岁一年一年的加,自幼童慢慢进入老年;我们也会深深体会到时间的可贵。
所以说,真正用心者,不一定法师讲经才算是说法,山河大地一切的形象、一切的声音,无不是如来的广长舌相。若能拿出我们的智慧、念觉,则自然任何时刻都会使我们警惕。所以说,心昏沉时,常慎用“念觉支”。心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心思无法集中,或是动不动就想睡,这时候就必须用“念”──心念,观念,使心不昏沉。
时间是智慧的财产
一位委员的儿子,本来很放荡、爱玩,读书常常令母亲担忧,他很聪明,只是无法专心用功。这位委员带他到台北分会来看我。我当时问他说:“你现在读什么?”他回答:“大学”。我问他念什么系?他说:“经济系。”
我就对他说:“那很好,经济系的人精打细算。在佛法中所谓的经济,不只是对物质、金钱的精打细算,应该是对时间的经济。我想,你既然念经济系,应该对时间也很精打细算,要好好利用时间。时间能累积我们无形的智慧财产,你若是只在物质、金钱、事业上讲求经济,倒不如在求学时赶快利用时间,累积智慧的财产。”
他听完后,果真开始做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他分秒必争,将所有的时间、精神,全部都放在学业上。每次心一散乱,他就立刻想到:“师公说时间宝贵,要经济、分秒累积。”所以他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专一精神掌握时间。
这就叫做“念”──一个观念的转变。过去他的观念里认为自己还年轻,要趁著青春年少及时行乐,学业只要应付得过去就好了。自从他听了佛法对时间经济的观念,马上能接受,立即转变人生观,现在他每学期的学业成积都名列前茅。这就称为念──观念。
但愿众生得离苦
“心昏沉之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观察诸法令不昏沉。”──“择法”即七觉支的第一“择法觉支”,“精进”是第二项“精进觉支”,“喜”则是第三种“喜觉支”。我们要常常心念精进,时间可以累积道业、成就事业、完成学业;时间也可以累积功德,一分一秒无不是时间所累积起来的。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世间最短的时间单位是“秒”,而在佛法中有刹那、一念间;念间和刹那间,比秒更短──六十秒成一分,六十分钟则为一小时,一日有二十四小时,三十日才有一个月,十二个月则成一年;所以,就时间而言,秒是最快、最短的单位。而佛法中的一念间、刹那间,比秒更短更快,可以说一念之间就能遍十法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到达。例如现在我在花莲,若乘特快的直达火车到台北,则需花二小时半的时间,若搭飞机只需三十分钟。而我现在在此只要观想台北分会,一念间只需一刹那,我就到了台北分会,如果我想韩国的妙喜法师,心念一转,一下子就到那里了。
所以,一念多快速呀!那怕是极为短暂的时间,只要好好累积,就是功德。要累积功德必须在一念之间──也就是观念,若能好好守持观念、守持于择法,善加利用智慧来选择,不浪费时间,好好选择该做的事,就可成就功德。
例如现在慈济的工作,从慈善救济到建院事业,至今已二十多年,救济工作没有一天放弃过。有人说:“每个众生都带著自己的业而来,何必要救济他们?”甚至也有人说:“这些人带著他应该受的业,救济他是违背因果。”这种观念显然不正确。
如果众生带业而来,已经定了业,必须受罪受报,那么佛何必来人间?佛来人间是为了救众生,佛是不是也违背了因果?也使我们造业?当然不是,所以,我们的观念一定要很正确。如果下地狱的众生都是因为造了罪恶才下地狱,那地藏菩萨又为什么要到地狱救度众生,而不赶快成佛?甚至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众生就是懵懵懂懂、糊涂无知才会受苦报,我们应该发挥爱心,以菩萨的精神、观念去代替众生受一切折磨;虽然一个人受苦,却能利乐许多众生。所以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要众生都能够得到平安、快乐,不急于为自己求解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也就是菩萨的观念。
慈济做了二十多年的救济工作,在我的观念中觉得还是不够,我们还要更进一步集合具有善心与爱心的人士、集合发菩提心者,汇聚他们的力量与资源,努力从事建院工作。我每天到医院巡视,都觉得非常安慰,在这些年的时间里,有无数的人得到救治,许多人重获生机。我们医院第一位接受开脑的女孩──许淑芊,曾经蹦蹦跳跳,健康活泼地回到这儿,真令人欣慰,若不是慈济医院落成启业,这位曾经两次瞳孔放大的女孩,早已无法救治了!
类似这种脑部手术的个案,自开业以来,已经做了好几个,接受开刀后的人都很健康、正常,与一般人没两样。虽然我每天都觉得很疲倦、辛苦,但是一到医院看那些患者面带笑容的说他已经好多了,我就很安心、很高兴,一切的疲倦随之消除殆尽。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建院是很艰钜、很辛苦的工作,我们扫除这些观念,不因辛苦而停顿,还是继续不断地推动、努力精进,才有今天的慈济医院。当时我们确定自己的观念,选择应该做的事──只从事救济工作仍然不够,还要为佛教、为众生,兴建慈济医院。所以说,一切的事业都是由观念来作选择。
建院完成还有教育之路要走
现在医院已经完成,圆满起业,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观念应该放在比医院更远的路上,那就是──教育之道。我们若能够建立医学院,不断培育人才,使慈济的精神不断延续,那么,人间佛教的慧命就永远不会消失了。
这就是观念,我们必须善用自己的见解与观念,才能有所成就。
当我们懈怠昏沉、心不专一时,就要用“择法觉支”──善加选择应该把心思放在那儿?应选择何种事业来发挥自己的精力?必须精神心力合一、不涣散;若时常涣散自心,就会“十做九不成”,世间这么多好事,若每一件事都想做,绝没有一样可以完成的。
许多学佛者都说要修福修慧,却不知道慧是在福中求,也不知道慧中带福,所以心思涣散不定,这样要学、那样也要学,那就错了。我一直强调,做任何事都要迹中精神、集中力量,但是,在精神与力量合一之前,要先有正确的选择,这就叫做“择法觉支”。
选择之候,就要不怕辛苦,不断地精进再精进,精进就是努力。努力精进之外,还要有欢喜心,精进是件很辛苦的事,若是抱持欢喜心,就绝对不会疲倦。
许多台北的委员坐飞机、火车来花莲,都是为了到医院做义工,她们每天从医院回来精舍,我都会问:“疲倦吗?辛苦你们了!”而她们总是答说:“不会啦!师父,我们很欢喜做。”其实她们真的很累,但是因为有欢喜心,所以绝对不会懈怠。
因此这里说:“择法、精进、喜三觉分,观察诸法令不昏沉。”昏沉是懈怠之意,懈怠就是懒惰、不专心、浪费时间、涣散体力。若要使体力化为良能,就要好好精进;若要使心常不懈怠,就要欢喜;若要使道业成就,就要好好用智慧来选择。所以说,若能善加运用这三种觉支,仔细观察诸法,就不会心思昏沉,而能发挥良知良能,成就一切。
人生一半在昏睡中过了
“念觉支”是七觉支的最后一项,念是心念,也是观念。人心有两种:一种是昏沉,一种是浮动,浮动就是掉举;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都不离开这两种心念。
昏沉是空过时日,懈怠、不肯精进,一生都好像在昏睡中。一天有二十四小时,睡眠就占了八小时,等于是一日的三分之一,这些时间都是浪费的人生。一个人若活了八十睡,则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都用在睡觉上,时间就这样消磨掉了。
例如一个三十岁的人,就已经睡掉十年的时间,剩下的二十年是否有真正在做事?真正在做人?我们活了三十年的时间,除了睡觉的十年之外,尚需十年以上的时间学做人、学走路、学做事,这些都只是学习的阶段而已,而剩余的十年,除了吃饭、休息之外,就是无所事事。到底真正用来做人的时间,有几年呢?所以说人生是在昏沉中消逝的。
选择“正法”才是入道要途
我们发心出家、修行,用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出家之后,时间一定比在家时更充实,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时间经济的观念,有此观念则能分分做事、刻刻精进。所以,要治昏沉的心必须善用“择法觉支”──好好选择这一生应该做什么事。
做事时必定要专心,世间的善事很多,我们应该要好好选择终身奉行的目标,专心地行善事、做善业。若心能专则道可成,很快就会达到目标;若心不能专,则半途而废,回头从新再起步,起步后又认为错了,就这样停停走走,不断起步、回头···,尽管条条道路通长安,却永远没有办法到达终点。
所以我们应该专心选择一条合情合理、近人情也近人事的道去实行,如此绝对无误,也能很快到达目的地,这就叫做“择法觉支”。我们要善用智慧,做事之前要觉悟在先,先了解自己现在所选择的工作很辛苦,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仍在所不惜,这就是择法觉支。我们今天能共聚一堂,就是因为有共同的觉悟与选择,我们的选择就是慈济道业,以佛的精神、佛的本怀来选择。慈济的道业当然做起来非常辛苦,我们要觉悟在先;若能如此,则会全心全意尽力去做,心无旁骛,力量也不会涣散。因为精神集中,所以心力通达,这叫做“择法觉支”。
把握因缘种福田
“精进”是不懈怠,“喜”是时时抱著欢喜心。学佛要及时把握时间,时日稍纵即逝,地球每天不停地运转,时日不为我留,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时间,时机不断地逍逝,不可在因缘错过后才觉得懊恼。
过去佛在世时,与佛同世的人,有时也会不知把握因缘,等错失跟随佛陀的良机之后,才自觉后悔、懊恼不已。
佛在世时,交通不便,不像现在人,出门有出,渡海有船,非常方便;那时候都要靠双脚走路。有天,佛和恒河对岸的人有约,要在某日某时到对岸说法。约定的时间一到,佛就很安详地自竹林精舍走到恒河边,只见河水暴涨,远处有一艘船停靠在岸边,佛走到船边,把躺在船上休息的船夫叫起来,对他说:“船夫,请你将我渡到彼岸。”
船夫在午休时间被人叫起来,非常不耐烦,纵使他知道这位叫他的人是佛陀,他还是懒洋洋的,眼睛一睁开就说:“你叫我渡船,现在是正午,太阳这么大,那你先付船资我才渡你。”佛说:“我向来身无分文,现在又无人可借,实在无法付钱给你。”船夫说:“既然没钱,就不必说了。”佛只好说:“我一向将山河大地的一切沙石瓦砾视为钱财,没有金钱瓦砾的分别。此时我所见的一切山河大地都是我的财产、都是我的金银,但是你要从我身上拿出人间的代价,那我就没办法了。”
船夫一听佛说没办法,觉得还是睡觉比较好,便不想渡佛了。佛见船夫不肯渡他,只好仰天慨叹。刚抬头时,看到一群雁自北向南飞来,由彼岸飞到此岸,他感慨地说:“鸟雁不必求船师渡河,我却需求船师渡过岸····。”船夫躺在船中,不知佛何时离开岸边,只听到佛说了这些感叹的话,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过了中午,他看到对岸人山人海,就问自对岸渡船过来的船夫何事?那船夫回答:“我们那边喜气洋洋,是为了迎接圣人到临,人人互相庆祝能得佛说法。”这位船夫一听,万分懊恼错过殊胜的因缘:“佛亲自来到我船上要我渡船,让我结此善缘,给我渡圣人过河的良机,我却因一念的贪心,一念的懈怠,而失此机缘!”他在那儿自责,从此便立下誓愿:“从今以后,只要有出家比丘踏上我的船,绝对免费渡他到彼岸。”
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时机,有时圣人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有机会种福田,若不及时把握,则良机易逝。良机一逝,即使再度多少比丘,也无法弥补佛在眼前却不肯渡的懊恼与自责。所以我们要有“择法觉支”的观念,好好选择我们的法,不可怕辛苦,也不可懈怠而错过良机;要赶快精进,做一切事时时保持欢喜心,这样,昏沉的心念自然会消失,这就是:“若心昏沉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观察诸法令不昏沉。”
自凡夫的起点直至成佛
“若心浮动之时,当念用除觉支,除身口之过非;用舍觉支,舍于观智;用定觉支,入正禅定;摄其散心,令不浮动,是名觉支。”
前面所说的昏沉,也可以说是懈怠过失。现在我们说“浮动”──是心念不坚定──有时候我们得到一法,就产生一阵子的热心,我常说:“热心易发,恒心难持。”平常凡夫,看到大家付出爱心,辛苦工作,心中就生感动,马上起了热切参与之心,但是若缺少恒心,这份热情很快就消失了。
今天看到一个人,觉得很感动,一段时间后,遇到另一个人,所说的话句句迎合我的意;前后相比较,认为后者较前者好,便产生喜新厌旧的心理。如此有前有后,不断还有后者、还有更好的,像这样就是见异思迁,今天觉得新颖就被吸引,下个月热情又转移了方向,这就叫做“浮动”。今天选择这个法,过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法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就回过头来再走另外一条路,这也叫做“浮动”。所以,我们学佛生了道心后,还要再加强根基,根基增长之后还要加强力量,有根无力,则芽容易萎缩。这就是我们强调“五根”与“五力”的原因。
譬如一棵刚移植的树,树叶虽然青绿,但是树根尚未生长稳固时,只要一阵风雨侵袭,这棵树很快就会倒下,脱离土地。我们若是播撒种子或移植树苗,必定要小心照顾,使树根向下伸展,增加根力,才能往上生长。
心浮动就是道心不坚固,摇摇摆摆,像小草一样,南风吹来向北倒,北风吹来向南倒,这样就叫做“浮动”。此时应当“念用除觉支,除身口之过非。”除就是除掉,也就是舍掉的意思;除掉杂心与浮动心,才能修好身、口、意业。
若是今天高兴就说好话,明天生气就说坏话,今天高兴便认真去做好事,明天不高兴就去做坏事,便是缺少“除觉支”──缺少除掉散乱心的智慧。人世间,人人是凡夫,凡夫各有凡夫染著的见解,凡夫污染的见解容易以巧言蜜语牵动我们的心,使我们的道心掺了杂念,如此心思就会不正确,而开口、行动也容易造业。
所以,要用除觉支除身口过非,若有除觉支,身口意的业自然不会产生,杂念及过错的恶一到心中,自然会马上除掉,我们的清净心念也不会受巧言蜜语所摇动,这就叫做“除身口之过非”。因为多数身所做的坏事都是受心念所指挥,口所造的业,也是受心念所煽动,所以要用除觉支的观念来除掉这些过失。
“用舍觉支,舍于观智”,我们除了要去杂乱心之外,还要会舍──舍观智。观智当然很好,我们修行就是希望能有观想的智慧,那为何要舍除呢?是为了要保持清净的道心与单纯的意念,所以我们必定要精进,舍除过去所走过的路,然后精进努力于前面的路。
我们不只要舍除坏事,也要舍除好事,舍除昨天做过的事。一个人若常常记著自己多了不起,能做多少好事、有多少能力、多么能干····,若常常有这种心,纵然做得再好也容易贡高我慢。因此要舍掉昨天,谨慎于今天,所以说“舍于观智”。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要舍除过去之事。昨日已过,心念就要守住今天,要“用定觉支,入正禅定”,善用定力,不可让精神徘徊于昨日之事。“摄其散心,令不浮动,是名觉支”我们若能用定心舍除过去的观智,就能够时时入正禅定。
我曾说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日常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若能如此,心念就能统摄在一起,自然不会散乱,不散乱就不会浮动,而且道心会非常坚固,道心坚固则可走上康庄大道,直达长安;也就是说,自凡夫的起点直接通往成佛的目标。
请不要想着“条条道路通长安”,应该好好选择,好好精进,时时抱着欢喜心,好好善用“除、舍、定觉支”来坚固我们的道心,守好我们的这条道路——自凡夫起点一直到成佛的目标,如此才不会走冤枉路,浪费时间。
...
静思法语 悲智双运的「普度」 释证严 民俗上农历...
平安与幸福的基石 释证严 近年来地球暖化现象日...
救世与救心 释证严 今年入夏以来,热浪接连不断...
刻不容缓的运动 证严上人 放眼天下,全球持续暖...
为地球尽一分心 证严法师 根据科学家研究,地球...
竹筒岁月 纯心守志 证严法师 四十一年前,台湾社...
把握分秒,写人生藏经 证严上人 每个人都是一部...
慈悲喜舍清净爱 教师宏愿育英才 证严上人 用心启...
注清流净尘世 证严法师 慈济志业一路走来,已经...
第一、择法觉支 第二、精进觉支 第三、喜觉支 第...
第一、信力 第二、精进力 第三、念力 第四、定力...
第一、欲如意足 第二、念如意足 第三、进如意足...
第一、已生恶令断 第二、未生恶不生 第三、未生...
三十七道品讲义--四念处篇 学佛是有法门的,佛...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根篇 第一、信根 第二、精进根...
前言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济众生而示现人间。 世间...
清净的智慧 目录 缘起 说信仰 说病苦 说往生处理...
清静心创造洁净土 证严法师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
幸福的人生一切从心起 证严法师 佛陀说,人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