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品第七 「尔时
梵行长者从本际起。而白佛言。尊者。生义不灭灭义不生。如是如义即佛
菩提。菩提之性则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无穷之相唯分别灭。如是义相不可思议。不思议中乃无分别。尊者。一切法数无量无边。无边
法相一实义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佛言。长者。不可思议我说诸法。为迷者故。方便导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何以故。譬如一市开四大门。是四门中皆归一市。如彼众庶随意所入。种种法味亦复如是。」 尔时梵行长者,从本际起。本际者,真际也,实际也。从本际起者,欲请佛说方便道也。而白佛言,生义不灭,灭义不生。如是如义,即佛菩提。 欲请佛说一实义之先,先赞佛菩提,复明己解佛所说义。 生义不灭,有生则必有灭,今言不灭,当是
无生。换句话说,生以无生为义。灭义不生,不生则是无灭。换句话说,灭以无灭为义。 生以无生为义,无生以生为义;灭以无灭为义,无灭以灭为义。于是诸法生而无生,无生而生;灭而无灭,无灭而灭。这种诸法如义,便是佛无上菩提。 既然如是,则菩提之性,无有分别。佛证无分别智,乃能分别一切。无分别智者,实智也。分别一切者,权智也。佛由实智出权智,权智则分别无穷。诸佛权智,不可思议。 无穷之相,唯分别灭。 诸法无穷之相,总归
无相,故曰唯分别灭。如是理事性相,言语道断,思虑亦绝,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法,乃不可分别也。 梵行长者,仰称佛曰,尊者!一切法数,名相无量无边。这无量无边法数,虽名相无量无边,而皆归一实理性。所以其理,唯住一性。其事云何?求佛分别解说。 佛言,长者!此法性不可思议。我所说诸法,只是为迷惑
众生而说,只是方便诱导而已。其实一切法相,皆一实义智耳。一实义智者,同一真如,同一无上觉也。以下以譬喻说明。 譬如一市,开四大门。虽开四门,而四门皆归一市。如彼众生,随种种法门,皆入一实义性,亦复如是。此即所谓归元无二,方便多门也。 「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应摄一切诸味。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实义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长者。一切法味犹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则括众流。住于一味则摄诸味。」 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者,我住本际一味,应摄一切诸法门。是不是呢?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此一味实义者,如一大海,能括众流。何谓一味实义?一味实义者,佛生一如,性相
常住也。 长者!一切法味,犹如一切众流。名数虽异,而其水性不二。譬如住于大海,则总括众流。若住本际一味,则能摄一切法味。 「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异。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长者。住一佛道。即达三行。」 梵行长者言,既然诸法皆是一味,为何三乘人得三乘道,其
智慧有高下不同呢?若谓诸法皆是一味平等,应该三乘智慧皆是一样才对。 佛用譬喻回答说,譬如江河淮海,其水大小不同。三乘智亦像江河淮海一样,有深浅的不同。 江河淮海,仅是名言文字的差别,其水却是一样的。水在江中,名江水;在淮中名淮水;在河中名河水;江河淮水都在海中时,则名海水。但江河淮海,都是只是一水。 法亦如是,在声闻人中,则名声闻道;在
缘觉人中,则名辟支佛道;在菩萨中,则名菩萨道;虽有三乘名字,但入于佛道,同是一味佛道。 长者!住一佛道,即达三行。何为三行,下文自有解释。 「梵行长者言。云何三行。佛言。一随事取行。二随识取行。三随如取行。长者。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
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谓入如来藏。入如来藏者。入不入故。」 梵行长者问言,何为三行? 佛回答说,一、随事取行,二、随识取行,三、随如取行。 随事取行者,知一切事相皆假,犹如空华。虽随顺而起行,但知其为假,而不住
生死,不起
烦恼。 随识取行者,知一切如幻事相,皆心所造。一切事相,唯识所现。修
学佛道,唯在净心,别无他事。一心清净,则一切法净,佛道成矣。故
修行人,不应徒滞空寂,但应自净其意。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此乃随识取行。 随如取行者,心无住也,法无碍也。一切无住,自然一切无碍。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事事各不相碍。心不碍境,境不碍心。何以故?心中无事,事中
无心也。 长者!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入此三行。入此三行者,便不住着空相。以其行如如无碍,事理
圆融故。如是入三行者,可谓入如来藏。 《不增不减经》,分别说如来藏有三种。一、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一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
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
自性清净心。 二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舍利弗!我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三者,即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凉法界,说名众生。 《
佛性论》解释如来藏说,藏有三种。一、所摄藏,约自性佛性,一切众性为如如境所摄。换句话说,即如来藏众生。二、隐覆藏,如来性被烦恼隐覆。即是众生藏如来。三、能摄藏,果地一切
功德住应得性时,摄之以尽。第一句是以实摄妄,第二句是以妄摄实,第三句是以实摄实。 据义而论,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即所摄藏。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即隐覆藏。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即能摄藏。故真谛
三藏亦说,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一心之体,遍于三际也。 如来藏即是法身。法身被烦恼所覆,便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烦恼缠,便名法身。而法身非身非非身,不可得无有边际,故入如来藏者,入无所入也。 「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入如来藏。如苗成实。无有入处。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实际。其智几何。佛言。其智无穷。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为四。一者定智。所谓随如。二者不定智。所谓方便破病。三者
涅槃智。所谓除电觉际。四者究竟智。所谓入实具足佛道。长者。如是四大事用。过去诸佛所说。是大桥梁。是大津济。若化众生。应用是智。」 梵行长者赞叹言,诚不可思议,入如来藏者,如禾苗结成果实,而其果实,无有入处。虽无入处,而果实不谬。犹如来藏,法身虽无入处,而法身不谬。 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实际,其智几何? 由此本际真如根利之力,利成则得本际真如。请问如来,得本实际,究竟其智慧有多少? 佛言如果广说,其智慧无穷。略而言之,其智慧有四。以下分别解说。 一者定智。所谓随如。定智者不变也,随如者无碍也。此言菩萨智慧,随缘不变。 二者不定智。所谓方便破病。不定智者,方便随缘。菩萨为除众生之病,不变而能随缘。 三者涅槃智。所谓除电觉际。电觉际者,其觉有间断也,不常住也。犹如电光,暂时一现。菩萨有
三昧,名电光三昧。菩萨住是三昧,于无始世来所失之道,还复能得,如电光之暂现。究竟涅槃智则不如是,涅槃智常住不失,故曰除电觉际。 四者究竟智。所谓入实具足佛道。入实具足佛道者,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总而言之,前二智是他受用,后二智是自受用。于他受用,则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于自受用,则是断德圆,智德满。涅槃智者,断德圆也;究竟智者,智德满也。 长者!如是四大事用。佛出现于世,以一大事
因缘故。一大事者,实相也,无上佛道也。实相无相,无二无别故曰「一」。实相一切相,无所不是,赅无不尽,故曰「大」。如来出世,以佛事度生,故曰「事」。众生皆有佛性是其因心。诸佛大悲为怀,导引众生得究竟乐,是其缘力。一大事因缘者,为令一切众生入实相也,为令一切众生皆
成佛道也。 而此四智,则是成就一大事因缘之妙用。过去诸佛皆说此四智,我今亦为菩萨宣说。此四智者,是度众生的大桥梁,大津济。大津济者,大舟航也。 菩萨若欲度化众生,应用此四智。 「长者。用是大用。复有三大事。一者于三三昧内外不相夺。二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三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则不能流入彼四智海。为诸大魔所得其便。长者。汝等大众。乃至成佛。常当修习勿令暂失。」 佛告梵行长者,以此四智之大用,还有三件大事须要注意。一者于三三昧,内外不相夺。二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三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 三三昧者,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内者自度,外者化他。不以自度而废化他,不以化他而失自度。不以自度而废化他者,不变而能随缘也;不以化他而失自度者,随缘而能不变也。是之谓内外不相夺。 大义科下文有解释。择灭者,择即拣择,灭即寂灭。谓声闻人,以智慧拣择,离见思惑,证寂灭涅槃也。此处所谓择灭者,意在以真智慧力,择灭四大三科之相。 三者于如如无碍慧、定二道,起大悲心自利利他俱利也。何故不曰「定慧」,而曰「慧定」?因为定者重在自度,慧者功能化他。今以大悲行,自他俱利,重在于慧,故云「慧定」。如慧定者,慧不碍定,随缘不失性也;定不碍慧,无性能随缘也。 如是三事,成就无上菩提。如果不行如是三事,则不能流入以上四智慧海。若不行如是三事,便为诸大魔所得其便。长者!汝等大众,一直至成佛,常当修习此三件大事,勿令暂失也。 总说此三大事,不外以真智慧力,自度化他也。 「梵行长者言。云何三三昧。佛言。三三昧者。所谓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如是三昧。梵行长者言。云何于大义科。佛言。大谓四大。义谓阴界入等。科谓本识。是谓于大义科。」 梵行长者问,何为三三昧?答曰,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 梵行长者问,何为大义科?答曰,大者地水火风四大。义谓色受想行识等
五阴;界者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入者十二入,六根对六尘。 科谓本识,本识者,第八阿赖耶识也。阿赖耶译为藏,具能藏、所藏、执藏义。能藏者,能持染种子也。种子是所藏,此识名能藏。所藏者,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故。杂染法名能藏(能熏),此识便名所藏。执藏者,此识为第七识之所执藏,第七识执为内自我。因为此识为一切法之根本,故名本识。 是之谓大义科也。 「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如是智事。自利利人。过
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萨道。如是法相是生灭法。以分别故。若离分别。法应不灭。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从分别生 还从分别灭 灭诸分别法 是法非生灭」 梵行长者言,诚不可思议也!这四种智,自利利人,却超过三界地,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不滞空寂,入菩萨道度众生也。 最后梵行长者赞叹说,这种
缘起法相,是生灭法,因为众生起分别见故。众生起分别见,于是见生见灭。如果众生离分别见,则不见生亦不见灭,故彼法性应不灭也。 尔时如来欲宣此不生不灭义,而说偈言: 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诸分别法,是法非生灭。 「分别」者,缘起也。以缘起故,诸法现有生灭相。故生是因缘生,灭是因缘灭。然因缘假现而无自性,众生妄执为实,见有生灭。如果灭诸众生的分别执着,则法性空寂而非生灭。 「尔时梵行长者闻说是偈。心大欣怿。欲宣其义。而说偈言 诸法本寂灭 寂灭亦无生 是诸生灭法 是法非无生 彼则不共此 为有断常故 此则离于二 亦不在一住 若
说法有一 是相如毛轮 如焰水迷倒 为诸虚妄故 若见于法无 是法同于空 如盲无目倒 说法如龟毛 我今闻佛说 知法非二见 亦不依中住 故从无住取 如来所说法 悉从于无住 我从无住处 是处礼如来 敬礼如来相 等空不动智 不着无处所 敬礼无住身 我于一切处 常见诸如来 唯愿诸如来 为我说常法」 尔时梵行长者,闻佛说此偈后,心大
欢喜。欲宣此无生之义,于是说偈言: 诸法本寂灭,寂灭亦无生,是诸生灭法,是法非无生。 诸法实相,本来寂灭。寂灭者,无生无灭也。一切法无非实相,故一切法本来无生无灭。此半偈者,总显正义。后半偈用斥其非。寂灭亦无生者,谓虽诸法寂灭,而此「寂灭」亦无也。 是诸生灭法者,皆缘起幻相也。以幻现故,似有生有灭。然而幻相非实,寂灭是真,故曰是法非无生。是法非无生者,是法非寂灭也。 彼则不共此,为有断常故,此则离于二,亦不在一住。 第二颂重申第一颂义。「彼」者,谓是诸生灭法也。「此」者,谓诸法本寂灭也。言彼生灭法,与此寂灭法不同。因为彼生灭法,有断有常故。生谓之常,灭谓之断。因为生灭法着断常二边,所以与此寂灭法不共。 此寂灭法,则离于断常二边。但是亦不在一住,即所谓离于二边,亦复不住于中。因为无所住义,即寂灭义也。 若说法有一,是相如毛轮,如焰水迷倒,为诸虚妄故。 谓一切法因缘幻现,无有决定。若说法有一者,若说法有决定也。如果说法有决定相,当知其相犹毛轮。 毛者轻毛也。轻毛随风飘动,无有决定。轮者转火轮。手执火把,抡臂转动,似有圆圈出现,但其火圈,只是幻相而已。所以毛轮者,用喻无有定法,只是幻相而已。 春郊旷野,有阳气浮动,遥望似水,近视却无。庄子名为野马,佛经名为阳焰。若以幻相之阳焰为水,是迷惑颠倒。皆是虚妄执着。 若见于法无,是法同于空,如盲无目倒,说法如龟毛。 见诸法有,固是迷惑。若见诸法是无,同样亦是迷惑。一切法等同
虚空,不可说有,亦不可说无。以诸法性空寂灭,故不可谓有。以诸法缘起万相,故不可云无。 如盲无目倒者,若人见法定有或定无,便如盲人无目,颠倒见也。口说诸法是实有实无者,犹如龟毛兔角一般。 我今闻佛说,知法非二见,亦不依中住,故从无住取。 我今听佛所说,方知法非断常有无二边见。法离二边,复不住于中,故一切法无住亦无取着也。 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 佛说诸法,皆无所住。此无所住法,便是本际。梵行长者从本际起而来白佛,即从无住起也。故曰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 以下一颂,称赞如来。如来相者,相而无相,无相而相也。以如来无所住,妙湛总持不动也。如来无所住,无所依,是故我敬礼此无住身。 最后一颂,请佛说常住之法。我于一切处,常见诸如来者,即以无住心,契无相法也。 「尔时如来而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谛听。为汝众等说于常法。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非谛非
解脱。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善男子。知法寂灭者。不寂灭心。心常寂灭。得寂灭者。心常真观知诸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分别。分别诸法。更无异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随文语。心心于义不分别我。知我假名即得寂灭。若得寂灭。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法因缘生,缘生故无性,无性故性空。以无性故,乃能随缘生诸法。如是则空而不空,空即缘起故。有而非有,缘起即空故。以性空即缘起,故非有而有,性不碍相也。以缘起即性空,故不空而空,相不碍性也。性不碍相,则非有而有,有而非有,谓之妙有。相不碍性,则不空而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若非妙有,便成定性有。若非真空,便是断灭空。一切法非常非断复不住中,故如是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 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 常法者,非决定法,非有住法。亦非言语相,亦非文字相。 非谛非解脱。谛者谛理也,非是谛理,因为理外无法故,无法非谛理也,法寂灭也,法无分别也。非解脱者,以法本寂灭,法本无缚故。 非无非境界。境界者有也相也。谓法非无非有也。离诸妄断际者,离诸常断相也。 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无常者,断灭空也。是法非是断灭空,乃性相常住。谓其空,却是横遍竖穷,故空而非断。谓其有,却是空寂无物,故有而非常。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离诸常断相。是法非无常,是离诸常断见。 如果了知见与相皆是假,便可了知诸法唯心所造,唯识所现,故曰了见识为常。 识者第八阿赖耶识也,唯识宗曰自证分。相、见二分,由之而生。护法菩萨谓:「诸识体,即自证分。转似相、见二分而生。」 见分者,我也。相分者,法也。我与法皆假,乃唯识所生。故曰唯识无境,以境由识变故。 阿赖耶识实性,是真是常。以阿赖耶识实性,即真如也。即此真如,亦曰唯心。 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 我们已经知道此识实性,即是真如。而真如者即毕竟空性。毕竟空建立一切法,故第八识转似相、见二分。既然此识实性乃毕竟空,故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如此识之实性,常住不变也。以毕竟空建立一切法,故知此识非是绝对的空无。而是真是常。今见此经,当知空之与有,相成复相夺。相成则亦空亦有,相夺则非空非有。故知护法清辩二位菩萨空有之争,二者皆是也。若无二位菩萨,空有之理,何由得明。故于空于有,大可不必定其是非也。 善男子!知法寂灭者,不寂灭心。 能知法寂灭之「知」,便是不寂灭之心。因为心是其名,知是其实也。以不寂灭心了知寂灭,故了见识为常。 心常寂灭,得寂灭者,心常真观。 心常寂灭者,识心本无性,以无性故,乃能随缘起用。无性心体随缘起用,故得寂灭者,是心体常真观照。这便是真常之法也。是知真常之法者,一心是。唯此一心,能生万法。万法生灭,一心是常。 知诸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分别,分别诸法,更无异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随文语。 若唯知执着于名色,便是愚痴之心,非寂灭心,非真常心也。名色者,五阴法之略称,即身心也。色法为身,受想行识四阴为心。只知执着五阴身心者,是愚痴心。 此愚痴心,妄起分别。以妄起分别故,乃分别诸法。故知识外无法,而见有诸法者,唯是痴心分别所生之见。不关他物,故曰更无异事。 如果出离于名色之执着,便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识所现,便不会执着言语文字相了。因为众生分别诸法,唯是分别言语文字相。离开言语文字相,实际上无有一法可得。故曰不随文语。 心心于义,不分别我。知我假名,即得寂灭。 既知一切法唯心所造,便知心与心所唯是一心。于是知我与我所,唯一心现,便不因我而分别法了。若知「我」只是假名,即得寂灭矣。得寂灭者,即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长者梵行闻说是语。而说偈言 名相分别事 及法名为三 真如正妙智 及彼成于五 我今知是法 断常之所系 入于生灭道 是断非是常 如来说空法 远离于断常 因缘无不生 不生故不灭 因缘执为有 如采空中华 犹取石女子 毕竟不可得 离诸因缘取 亦不从他灭 及于己义大 依如故得实 是故真如法 常
自在如如 一切诸万法 非如识所化 离识法即空 故从空处说 灭诸生灭法 而住于涅槃 大悲之所夺 涅槃灭不住 转所取能取 入于如来藏 尔时大众闻说是义。皆得正命。入于如来如来藏海。」 尔时梵行长者,闻佛说法已,以偈宣说此义。 名相分别事,及法名为三,真如正妙智,及彼成于五。 此所谓五法,见于《
楞伽经》。五法者,相、名、妄想、真智、如如。五法中,相、名、妄想三者为妄,真智、如如二者为真。法者缘生无性,唯是相、名而已。众生取
着相、名而见有法,故法者皆妄想也。 我今知是法,断常之所系,入于生灭道,是断非是常。 我今闻佛所说,知一切法皆是断常二见所系着。以虚妄故,诸法皆入于生灭道。以生灭故,所以是断不是常法。 如来说空法,远离于断常,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 如来说一切法空,于是远离断常二见。何以故?因为因缘所生法,即是空义。空故所以不生,是曰因缘无不生。有生方有灭,今既不生,故亦无灭。 因缘执为有,如采空中华,犹取石女子,毕竟不可得。 众生妄执因缘所生法为实有,好象采空华一般。石女子是不生育的女子。又好象要求石女子生育,这是不可得的。 离诸因缘取,亦不从他灭,及于己义大,依如故得实。 如果取着因缘以外有生,此亦不可得也。故曰离诸因缘取,亦不从他灭。因为因缘无性,此无性即真智如如,是常法也。 己义大,己即本识也。故己义大,即本识,阴界入,及四大。换句话说,即大义科。大义科一切法,皆如如不二,这样便真实了。 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一切诸万法,非如识所化。 真如法性空如不二,无住无碍,故自在如如。一切万法,皆悉空寂而无实体。以无实体故,所以不是常法。一切万法,皆唯识变现。以法无实体,故不得异与不异。故曰非如识所化。 离识法即空,故从空处说,灭诸生灭法,而住于涅槃。 唯识无法,故曰离识法即空。故说法者,无说而说,说而无说也。如果能灭除诸生灭法相,不起生灭见,便是住于涅槃了。住于涅槃者,明即是常法也。 大悲之所夺,涅槃灭不住,转所取能取,入于如来藏。 大悲者称佛也。大悲之所夺,是佛不住涅槃义,所以说涅槃灭不住。所取者
佛果,能取者众生。又可所取者佛果,能取者众生之佛性。 入于如来藏。《佛性论》说,藏有三种,一、所摄藏,约自性佛性。一切众性为如如境所摄。即如来藏众生也。二、隐覆藏,如来性被烦恼隐覆。即是众生藏如来也。三、能摄藏,果地一切功德,住应得性时,摄之以尽。第一句是以实摄妄,第二句是以妄摄实,第三句是以实摄实。转能取与所取,皆入于如来藏也。 尔时大众闻说是义,皆离诸邪命而得正命。入于如来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