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道源法师 > 正文内容

佛堂讲话 第二辑 二、念佛与称赞如来

道源法师  发表时间:2022-02-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6次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二、念佛与称赞如来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

昨天讲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一大愿「礼敬诸佛」,今天接着讲第二大愿「称赞如来」,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来讲:

1.称赞如来的释义

称是称扬,赞是赞叹,如来乃世尊十号之一,亦就是佛。可是既然称为佛,为甚么又称为如来呢?这即是十号中的「仿同先迹号」。过去诸佛皆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的,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亦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的,「如」过去诸佛而「来」,故名如来。如来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可是一切众生都不知道,我们将如来的功德,说与一切众生听,即是「称扬」。再将如来的功德,是如何的美妙,解给一切众生听,即是「赞叹」。这样浅显的解释,对于称赞如来,是容易明白了。不过我们还应当往高深处研究一下,因为十大愿王出于《华严经》,《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所说的道理,都是甚高甚深的,我们讲得太浅是不合经意的。

第一应当知道:所称赞的如来,不是一位如来,乃是无量无边重重无尽的如来。如经上说: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在这一段经文中,有四重无尽:一、剎土无尽。虚空之内,有无尽的剎土(世界)。二、微尘无尽。世界是微尘合成的,世界尚且无尽,微尘自然无尽了。三、诸佛无尽:这一重无尽之中,复有三重无尽;每一世界有一位佛,因世界无尽之故,佛亦无尽。每一微尘即是一个世界,因微尘无尽之故,佛亦无尽。这两种无尽,我们还可以推想而知。至于第三重「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了。四、三宝无尽。诸佛是佛宝,「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是僧宝。有说法的佛,有闻法的僧,自然有法宝了。

我们知道了经文中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境界之后,应当进一步研究经文中为甚么要说这样重重无尽的境界呢?说这些重重无尽的境界,对我们有甚么利益呢?

先讲为甚么要说这重重无尽的境界?因为事实是这个样子!《华严经》是「直显教」,「直」称本怀,「显」示自证,并不曲顺众生之根机,乃如来将自己所证得的境界,照样说出来的,所谓「如证而说」。

或者有人说:如来所证得的这种境界,不见得是事实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可有丝毫怀疑,决定相信这是「事实」。第一、要相信如来是不妄语的。大慈大悲的本师,决定不会诳骗他的弟子的。佛语不信,还信甚么人的语呢?第二、如来的境界,我们可以「分证」的。只要我们精进用功,如法修行,如来所证的,我们亦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由于我们证得的一部分,就可相信如来证得的全部分了。所以佛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信仰。第三、由于科学的进步,竟能证实如来所说的境界,这便足以增加我们的信仰心了!例如:《华严经》中所说的,虚空之内,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今日的科学家,已经说明这是事实了。虽然现在的科学家尚不能证明「一一微尘之中,皆有微尘数的如来。」但是我们亦相信科学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将来总会证明的。

再讲经中说这样重重无尽的境界,对于我们是有很大的利益的,先就「增慧」方面说:我们的「真心」就是这个样子,约空间说,则横徧十方。约时间说,则竖穷三际。约本体说,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交疏空明,玲珑透彻,一多含容,重重无尽,犹如因陀罗网。可是因为自从无始以来,被「我执」、「法执」所障碍,竟将一个活泼泼的真心,变成一个死板板的妄心了。我们若能依照经中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境界,勤修观想,则智慧日益增加,将来定会返妄归真,恢复本来面目,究竟证得不可思议而本是事实的境界的。正如一个初学科学的人,必须依照科学家的指示,在天文台中,望远镜前,历历观察,一定会发现虚空之内有无数的世界,是一样的道理。再就「增福」方面说:我们「称赞如来」,有称赞如来的功德,称赞一位如来,有一位的功德。倘若称赞重重无尽的如来,则定有重重无尽的功德了!所以要称赞重重无尽的如来,以求重重无尽的功德。

第二、应当知道:称赞如来乃是用的至高的「辩才」!如经中说: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海,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自在天王,有一彩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音乐而共相应,故名辩才天女。

「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即是应机无碍,善巧说法的才能,名曰辩才。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亦谓之「四无碍解」,又谓之「四无碍智」。盖以得之于心曰智解,发之于口曰辩才。一、「法无碍辩」,于一切法无不通达。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不知道的,所以说起「法」来,无壅塞、无滞碍,这就叫「法无碍辩」。二、「义无碍辩」,「法」是能诠的法相,「义」是法相所诠的道理,于一切义理无不通达。无论俗谛理、真谛理,没有不知道的,所以讲起「理」来,头头是道,圆融无碍,这就叫「义无碍辩」。三、「辞无碍辩」,「辞」即是言词,于一切言词无不通达。无论中国话、外国话、天龙的话、鬼神的话,没有不会的,所以说起话来,一切众生皆能听得懂,自在无碍,这就叫「辞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辩」,「乐说」即是欢喜说。因为具足了前面的三种智辩,所以讲经说法之时,自己欢喜,亦令一切众生欢喜,这就叫「乐说无碍辩」,亦叫「辩说无碍」,解此复有七种:一、「应辩」,在很短的时间中,能应一切三乘五性众机的要求,都使他们听得满愿。二、「捷辩」,说法的时候,迅捷流利,不会结结巴巴的。三、「峻辩」,说法时,犹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亦若「居高建瓴,其势难当。」四、「无疎谬辩」,所说的法,句句都称理合机,绝无疎谬之失,这一种道理是最要紧的!假若不求「无疎谬辩」,但求「应辩、捷辩、峻辩」,纵令得到了,则恐流入于强辩、矫辩、佞辩之途,那就过失太大了!五、「无断尽辩」,说法时,虽然时间很长,而中间不会间断。犹如智者大师之「九旬谈妙」一样。六、「丰义味辩」,凡所言说,义味丰足,令听法的人,当时觉到如饮甘露,如餐醍醐!过后回忆起来,犹然觉到义味无穷,这样才算使闻法者得到法乐。设若说法的人,不求义味丰足,则听法的人,便感觉淡而无味。如是,短时间,尚可勉强忍受。倘若长时间听无义味的话,现代有一句讽刺形容词,叫「疲劳轰炸」,是则人所不能忍受的了!那么,怎样才叫着「义味丰足」呢?第一、甚深如雷,但这并不是说,声音很大,震耳欲聋,像打雷一样。相反的是说,在近处听,声音并不很大。不过是由「脐轮发音」,其声厚重,故曰甚深如雷。第二、清澈远闻,说法时,不但字句清楚,而且听得很远,在远处听,声音并不太小。第三、谛了易解,说理谛详明了,容易生解。第四、人心敬爱,因有第一、第二之声音好声,以及第三之义理易解,故令人亦敬亦爱。第五、听者无厌,因为说法的人说得义味丰足,所以听法的人就越听越爱听了。具此五义,方成第六「丰义味辩」。七、「一切世间最上妙辩」,无论世间何人的辩才,更无过者了。总此七种,方得名为「辩说无碍」。

辩才天女,具有四种无碍辩才。我们要以超过辩才天女的辩才,来称赞重重无尽的如来,这样方是普贤菩萨的第二大愿。

这样一说,恐怕我们对于「称赞如来」是不能满愿了,我们不但没有超过辩才天女的辩才,简直连一点点辩才都没有嘛!不是这样说的,切勿自生障碍,要知道我们是学普贤菩萨发愿,尽我们现在所有的才能,以最诚敬的心称赞如来就对了。

2.称赞如来的利益

称赞如来,能除「恶口障」,能得「无碍辩才」。除恶口障,是「自利」之益,得无碍辩才,是「利他」之益。先说自利之益:我们凡夫,为甚么要在三界之内,六道之中,轮转生死,受苦无穷呢?因为我们造了十种恶业。身业有三种:即是杀、盗、淫。口业有四种:即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有三种:即是贪、瞋、痴。四种口业,俱属于恶口,以都不是善言之故。单讲恶口之业,即是粗恶骂詈的话。最恶的恶口,就是毁谤三宝,由恶口所生之障,名「恶口障」。或者有口不能说话,或者虽能说话而说不清楚,或者说世间话说得很清楚,可是说起佛法来便说不清楚,或者虽说法说得很清楚,而声音不好听,这都是恶口障。必须发愿称赞如来,方能消除此障。有些人不会用功,听说恶口生障,便实行「禁语」。在胸前挂一个「禁语」牌子,逢人则举牌以相示,并且指手划脚以代语言,如是则直把佛法变成外道法了!要知道佛法劝人,只是不要说恶话,并不是完全不说话。假若不说话可以成佛,则世间的哑吧不是都成佛了吗?但是说话要说善话,善话说得越多越好,称赞如来,是最善的话!所以常常称赞如来,自然就把恶口障消除了,这是「自利」。再说「利他」:唱赞、念经、说法,皆是称赞如来,皆能令众生得利益。经中记载:印度有一个恶国王,要破坏佛教,有一天晚上,月亮很好,国王骑了一匹大象,到郊外赏月。信步走到一座寺院门口,里面有一比丘正在念经,声调哀远,音韵铿锵,所骑的大象,站在寺门口,赶也赶不走,原来大象在听念经。这时国王亦注意到念经的声音,越听越好听!国王乃叫开寺门,见比丘念的是《三启经》,细阅经文,即悟「无常」,于是归依三宝,大兴佛教!念经尚能利他,则讲经之利他,固不待言了。利他即是自利,例如我们发愿讲经弘法,本来为的利他,但越讲越有辩才,将来得到「四无碍辩」,岂不是因利他而得的自利吗?消除恶口障,引生无碍辩,这都是称赞如来得到的利益啊!

3.念佛与称赞如来

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同时即在称赞如来。例如:在「上供」时,先唱「炉香乍热…」的香赞,最后唱「天厨妙供…」的结赞。在「打普佛」时,先唱「戒定真香…」的香赞,再唱「弥陀佛大愿王…」的中赞,后唱「莲池海会…」的结赞,这都是属于「称赞如来」的。又如念佛时,每一支香开始,必先唱「阿弥陀佛身金色…」,这正是将念佛法门与称赞如来的行愿,融而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为主的,话说多了打闲岔,诸位还是打起精神来念佛吧!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