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过去无量劫前已成就佛道,为悲愍沉一沦 之众生,因此,倒驾慈航来人间,普度群生。
所谓: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到达佛的境界,已证成究竟平等性,由性起大用,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性无相,却能示现种种相,佛神通广大,能于十法界示现自在。
观世音菩萨示现度众生,有时候可示现大丈夫之相,有时候示现庄严女人相,以种种权巧方便而引度有情,乃菩萨悲心之所流露。(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观音菩萨的性别
(节录于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的,就是具大慈悲、具大智慧、具大愿力、具大功德的观音菩萨,究竟是男抑或是女?因现在所见到的观音菩萨,大都是女相的,所以常常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问。
在根本方面,我们应说观音菩萨是个男子。且在我国唐朝以前,所有观音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都属男人的相貌。观音菩萨为男人相,有没有根据?有。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经中称为勇猛丈夫,证明观音本地是属男子。不过,从观音的示现方面说,那就难以决定他是男是女。因大菩萨的示现,不是为了好玩的,而是为了度生的。众生需要菩萨示现怎样的身相,菩萨就为众生示现怎样的身相。如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男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男相。另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女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女相,很难决定是怎样的身相。因这不是菩萨本身的问题,而是随诸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自己并不怎样能做得主。至于观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自亦有其道理在。
观音菩萨所以时时示现女身教化众生,推究起来,约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专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的对象;人类众生痛苦最多的,在过去重男轻女的时代,女人的痛苦确比男众多。因在那时代,女人受到很多的限制:如未嫁前在娘家里,定要听从父母的命令;出嫁以后在丈夫家,定要听从丈夫的命令;到年老时有儿女的,还要听从儿女的话。在世间做人,女子的痛苦,确实是多些。观音菩萨既以救苦众生为目的,当然要先救度苦痛多的女子,所以特多示现女身,期与女子打成一片,然后从女子本身所有的各种痛苦,逐渐引导她们走上修学佛法的大道,以解除所有痛苦,而获得身心解脱。
二、女众痛苦虽说比较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爱,却又的确胜过男子。如世间的父母,疼爱自己子女,固然是一样的,但若比较起来,母亲爱护子女,更为深刻亲切。我常常说:有时父母同坐一处,假定小儿女们走来,向父母要钱买花生或糖吃,做父亲的总是说,你们常要钱做什么?今天没有钱给你们,说了也就算了,真的一钱不给;做母亲的不然,一方面呵责儿女不应常常要钱,一方面却从腰包中掏出钱来给他们,并且很慈爱的抚摸著儿女说,乖乖的去吧,以后不要再来讨钱。说虽这样说,等到再度来要时,如法炮制的,仍是那一套。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是超过父亲的。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示现女身,不过是把世间的母爱,予以净化扩大而成大悲。
世间的母爱,虽说是很真挚的,但范围非常狭小,只知爱护自己的子女,不知爱护别人的子女,而且其中还含有染污的成分。普通虽说父母慈爱子女是无条件的,其实于无条件中有其条件在,如中国人说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不是条件是什么?所以菩萨所有的慈悲与父母所有的慈爰,有两点的实质不同:一是不广大,二非无条件。观音菩萨的慈悲,能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与扩大。慈悲一切众生,不是慈悲一分众生。是以菩萨的慈悲是伟大的,世间的母爱不能与之相比。观音菩萨深知世间母爱的难得,所以处处示现女身,希望以女人的身分,感化世间一般的女人,不要专门陷在狭小的母爱中,而应以母爱的精神,来慈爱一切众生,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了生脱死,都能成等正觉。
如上所说,就是观音菩萨示现女身的两大原因。不过在此我仍请诸位牢牢记住的,即这仅是菩萨的示现,绝对不可认为菩萨原来就是女身。
佛教中的莲花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
【1】 皈依佛门是正式成为佛教信徒的一个手续,...
我们经常会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但是却讨厌的丑...
《学佛人必备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回向二字,...
缙云寺:迦叶古佛道场 缙云寺迦叶古佛道场地址位...
在没有师父主持,自己放生的时候,可按下面这个...
问:什么叫做归依? 答:归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
念地藏经要吃素吗? 念地藏经不用吃素。没有这个...
注意手洁净: 念读之前要净手;特殊情况无法洗手...
一、《地 藏 经》 《地藏 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
很多人刚开始想要学习佛法,但是又不知要从哪里...
导读:完整,才不会以偏概全。准确,才不会出现...
我们学佛人常常面对种种宗派,种种法门时便有些...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能得到菩提。...
净土祖师们不像其他宗的法系那样有前后传承的关...
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他们是:一、大迦叶,二...
1、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之教主,生...
每呼吸一次,就习惯性的默念阿弥陀佛两句、一句...
什么是中道? 中道,梵文madhyamapratipad,即离开二边...
一、《地 藏 经》 《地藏 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能得到菩提。...
什么是中道? 中道,梵文madhyamapratipad,即离开二边...
佛经开头的 如是我闻 四个字,有哪些含义? 缘...
七月十五盂兰盆会 是僧自恣日,又叫做佛欢喜日...
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
谁都想改掉坏脾气,可哪有那么容易啊!学佛多年...
《学佛人必备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回向二字,...
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疾病生死无不反映在其面...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陀在《佛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