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佛教相关 > 科学相关 > 正文

心的根本因是心——索达吉堪布浙大演讲二

  作者: 觉悟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1

  从物质到心灵

  认知科学所研究的,跟佛教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彼此间可以取长补短。

  以前西方科学家与僧侣作过多次对话,网上也能看到部分资料。而汉地的宗教人士和科学家也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由于处在摸索阶段,双方一遇到跟自己见解不同的观点,就容易习惯性地否定对方。其实这没有必要。我们应该找到哪方面宗教阐述得更细致,哪方面需要科学来解决,这样互通有无,对人类的未来很有帮助。

  据我了解,西方对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脑科学。短短几十年,随着脑神经学的发展,人类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也是社会的一种发展。

  就科学来说,有些对人类很有利益,有些则恰恰相反,危害性非常大。所以,荣格说过:“人类选择西方文明这条路不一定正确,也许佛教这条路更合适。”为什么呢?因为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文明改变了人类的价值观,全球人类所选择的,是以科学发现为主导的物质中心学说,它令无数人疲于追求外在的物质,从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灵宁静——不仅普通人如此,高等学校、高级研究机构也不例外。所以荣格认为,人类固然需要物质的发展,但更需要心灵的探索,而这种探索应该从宗教中寻找答案。不管是儒教、佛教、基督教,至今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能一直生存到今天,说明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这里面蕴涵的道理,值得大家深思。

  2

  谁更重要

  研究认知科学的有些人,常将目标锁定在人脑上,或利用与脑科学相关的经验,把人脑功能再复制到电脑上。这些研究虽不像有些佛教徒认为的一无是处——密续中对大脑也有深入的研究,一千多年前藏医学就有了开颅手术——但我认为,应该认清大脑起的是主要作用,还是次要作用?认知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人脑还是人心?

  现在很多人认为,人脑能操控一切,一旦大脑区域受到损害,心识的功能就不正常了,会变成老年痴呆、失忆、植物人等。因此,科学家普遍认为,人脑最重要,人心是人脑的产物。

  但如果是这样,有些现象便无法解释了。比如,世界上有很多高智商、生活正常的人,却没有脑,此类案例在美英德法等国家都发现过。所谓的因果,应该符合“无则不生”的规律。那心和脑之间若是因果关系,无脑人的心是从哪里产生的?毕竟科学发现脑细胞只存在于大脑中,其他部位都没有,其他细胞也没有这个功能。既然如此,“无脑也能产生心识”的现象就很难解释。

  所以,我们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人脑,但更重要的是“心”。如果心作为对象,就不需要回避很多问题。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心为主,大脑如何直接对它起作用呢?

  大约在七世纪,与玄奘大师同时代的印度哲学家法称论师说过,心的因实际是心,身体只是它的缘。这就像麦子的因是麦种,阳光、水分、肥料是它的缘。身体对心识的知觉、感觉、情绪等有一种助缘的作用,一旦心脏、脑等比较要害的地方受到损害,心智就可能完全不清晰了,就像没有一点水分的种子会枯干一样。

  我最近看到浙大的有些同学也在讲“安危同依”的道理。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观点,身体与心两个都非常重要,而且互相依赖,有种安危同依的关系,这是对的;但它们之间一定要分清主要和次要,这个非常关键。

  心的根本因就是心,身体或者脑细胞只是心的一种缘。佛教讲四种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心一刹那一刹那地由前面的心产生,叫做因缘,这是主要的因;它的外缘,以眼识来讲:外面的色法叫做所缘缘;眼根,包括脑细胞中产生眼见知觉这部分,叫做增上缘,如果眼根受损,眼识也随之受损;眼识前一刹那灭,后一刹那生,叫做等无间缘。

  3

  心的秘密

  其实,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对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心灵早已觉悟,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并非因为是佛教徒而故意赞叹,仅是公正地叙述。我对东西方文化都很感兴趣,早年也看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著作,但一直觉得有些地方心理学没有搞清楚,直到学佛以后,才在佛法里找到了满意的解答。

  佛教讲,我们的心识有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理学家称之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识。意识,在科学和佛教里没有什么不同。这六识不能少,否则很多事情说不清楚。

  唯识宗和大乘中观瑜伽派,则承认八识:在此六识基础上,再加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共为八识。不过,阿赖耶和阿赖耶识并不相同:阿赖耶是心没有任何分别念的部分;而明明清清的部分则叫阿赖耶识,无分别的同时又是明明清清的。意识和染污意识(末那识)有什么不同呢?眼识、耳识等五根识取对境后第一个刹那叫做意识,跟随前五根识都有相应的意识;而根识取对境的第二刹那,执著我和我所的意识,则称为末那识,也叫做我执

  按照密法或者其他论典的一些修法来讲:心识不动摇的部分叫阿赖耶,也经常被称作藏识,因为阿赖耶就像仓库一样,藏有各种各样的善恶种子习气,包括色声香味等,我们在世间的很多习气都藏在里面。当明了觉知显现境而不分别时,则是阿赖耶识。眼识中也有阿赖耶识的成分,比如,眼睛看到色法的时候,看色法取对境的部分叫做眼识,而看色法的明清部分叫做阿赖耶识。

  关于这一点,佛教有一个比喻:在六面不同颜色的镜子中间有一只猴子,它往不同方向看,都会看到自己的某一个侧面。同样,意识在眼耳鼻舌身里面,可以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显现,当它接收的时候,任何一个识,在意识的层面上都没有变化,都是明知明觉的一种心识。

  阿赖耶识相当于大海的底层,比较深,而其他六识比较浅,就像海面的波浪一样,人们能直接发现。海面波浪依靠什么而产生呢?按照《楞严经》讲,是依靠风的吹动。当它波动特别厉害的时候,会跟脑细胞以及身体其他部位起不同的反应,但是大海的底层部分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的很多习气藏在底层部分,一旦因缘成熟就会浮出水面。

  对于这些心识的道理,认知科学如果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便可进入更深的层次,因为毕竟心识才是主体。否则,心识只是由人脑产生的话,那按照神经学的观点,人从年轻时开始,每天都会有十万个脑细胞死亡,直到全部死掉,我们的记忆也必然以此而灭尽,再加上人死的时候身体已经处理完了,记忆更应不复存世。但世界上又有很多能回忆前世的人,这两者之间没办法对接。

  回忆前世的现象的确存在,很难否认。比如,史蒂文森博士、塔克尔博士等列举的诸多案例,其中很多人根据前世的记忆,甚至可以说出无人知道的秘密。虽然科学界对这些现象也有一些辩论,但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推翻它的可靠依据。

  还有濒死现象,医学界也作了很多研究。他们发现很多受试者,虽然临终时心识离开了身体,但依然能毫无错误地看到并指出隐藏在天花板上的东西。如果这些现象全都用迷信、神秘或者奇怪来说明,可能不太合理;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在心识上研究,再结合脑科学的理论,也许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和发现。

  简而言之,在认知智慧的方向上,我认为既要研究心,也要研究脑;更重要的是,要从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教知识中,了解心的重要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