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事迹传记 > 正文

杜顺和尚的神奇故事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西方净土变相图

  《华严经》极其殊胜,名为“无量陀罗尼”,是总称,也就是说《华严经》能够含摄一切的经论的要义。读《华严经》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些境界非常广大,我们很不容易领纳。我们读《般若经》的时候,似乎会感觉到很多文字都是重复的——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文句,都是这样的模式,其实是不同的,很深广。

  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和尚,非常的了不起。他在家姓杜,所以人家就称他“杜顺和尚”。他是宰相杜如晦家族里边的族长。小的时候,隋文帝就很看中他,每个月都供养杜顺和尚。到唐太宗的时候,对他就更加尊重,把他请到皇宫里边为自己讲佛法——为皇帝讲佛法,所以给他赐了一个封号叫做“帝心”。杜顺和尚他一生专门就是研究、弘扬《华严经》,为《华严经》的初祖——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华严的和尚”。

  杜顺和尚一生,有非常多的故事在流传。在有关史籍里面记载:有人生病,身体非常不好,非常疼痛,找杜顺和尚看病,杜顺和尚只要跟他面对面地坐在那里,过一会儿这个病人病就好了;有人说不出话,到了杜顺和尚那里,就能够讲得出来;有人耳朵聋了,去见了杜顺和尚,他就能够耳朵听得到声音。世间的人,对他的神通,对他的成就,都是非常地景仰,非常地佩服。有一回,杜顺和尚跟这些出家人一起过河,跟随他一起去的侍者,走到河流的中间,水也很深,忽然这个河流,水都不流了。你看这个神奇不神奇?水都不流,水都停了。他有非常大的一种神通。所以唐太宗对他都非常敬仰,把他当成佛一样看待。

  刚才我说了,杜顺和尚有很多的神奇的故事,但是呢,有人知道,也有人未必知道;有人相信,也有人未必相信。他长期都在终南山修行,有很多出家人跟他一起在那里修行,后来有一天,有一位法师跟杜顺和尚说,要去朝五台山。他说,我们多少年来都是修学《华严经》——华严法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表示智慧,我们应该去朝朝山。杜顺和尚跟他讲:其实你去不去朝拜五台山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文殊菩萨就在《华严经》里头,就在心里头,你再到哪里去找菩萨呢?然后给他讲了一个偈子:“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此便是,何处觅弥陀。”杜顺和尚为这位法师讲了这样的一个偈子,这位法师还是信不过,他就离开了杜顺和尚,去朝五台山去,到五台山的时候,见到一位长者——这位长者非常地慈祥,非常地慈悲。他就问这位长者:“文殊菩萨在五台山什么地方?”这位长者反问他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位法师给他说:“我是从终南山杜顺和尚那里过来的”。这位长者一听,就回答他说:“你搞错啦,杜顺和尚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就是文殊菩萨,你还到哪里去找文殊?”然后呢,这位长者又把“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此便是,何处觅弥陀”的偈子讲了一遍,就跟他来以前杜顺和尚为他说这个偈子一样,——讲完了以后,这位长者就看不到了,消失掉了。那这位法师也感觉到非常地惊奇,他就回到终南山去了,回到终南山以后,杜顺和尚已经圆寂了,往生了。这位法师非常地感慨,他又重新在那里一直在念这个偈子。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我们究竟怎么样对佛菩萨培养信心?我们如何对善知识言教建立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你多少年来在研究、修学佛法《华严经》,最后呢还要找,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拜菩萨。那杜顺和尚自己本身对《华严经》就是最有成就的人了,以后被人家尊为华严的初祖、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但是门下的人未必能够知道说杜顺和尚是菩萨。比如说我们在经堂当中,也有很多人,我们这二三百个人,那你谁知道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对不对?我们看不出来了,我们不晓得。菩萨、凡夫、二乘,他没有把这个字写在自己的脸上,哪个是菩萨哪个非菩萨,它本身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功夫,这种内心上面的成就,智慧慈悲的愿力、成就。


    杜顺和尚简介[转载]     唐代高僧法藏大师开创的贤首宗又称华严宗,依经典《华严经》而立名。华严宗的初祖——唐代的杜顺和尚,则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神圣事迹,为唐朝时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万流景仰。  杜顺和尚,俗姓杜,名法顺,陕西西安入  他洁行高操,慧根深厚。他家屋后有一块坟地,孩童时。他就在坟地上给大家说大乘法,凡是听法的人,都能悟入大乘。后人称那块坟地为“说法坟”。十八岁出家,亲近因圣寺珍禅师习禅,珍禅师是一位圣僧,他的圣德感得狗都来帮他卫土造室,这只狗居然跟出家人一样,过午不食。杜顺和尚亲近这么德行高深的圣僧,自然很快就成就了。又到四处参访,亲近善知识,很快就得到了大成就,便开始云游天下,广度众生。曾劝人设五百人供,却来了一千人,斋主只准备了五百人的饮食,可是吃饭的时候,锅里的饭菜却一直在增加,结果一千个人,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     每位圣僧度生的风格都不一样。济公和尚是搓自己身上的垢腻,做成药丸给人治病。杜顺和尚给人治病,不用别的方法,只是跟病人面对面地坐一坐,疗效便立竿见影,病人马上痊愈。三原县有聋、哑二人,杜顺和尚刚跟他们说话,他们就能听能说了,像类似的事情枚不胜学,乃至于恶劣难调的牛马等畜生,只要杜顺和尚劝导几句,它们都变得驯服而温顺。     人们开始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杜顺和尚的高深德行。便传到了唐太宗耳朵里,于是他被请入官内恭敬供养,凡是见到他的储宫王族,懿戚重臣,没有不受感化的,都作了他的归依弟子。一次唐太宗问他说:“我身体不舒服,你用什么神力替我治病?”杜顺和尚回答说:“您为了治理天下劳心忧虑,只要大赦天下,您的病自然就好了。”唐太宗按他所说的去做,病果然好了,便赐号他为“帝心尊者”。     杜顺和尚一生都在弘扬华严宗、培养僧才。杜顺和尚后期隐居在终南山,曾作法界观文,感得海会菩萨的现身赞叹,为了验证文章是否契合佛心,他把书投到火里烧,结果完好无损,没有烧掉一个字。他著有《十门实相观》、《华严法界观门》、《会诸宗别见颂》、《华严五教止观》等文。后人尊称他为“华严初祖”,在行化四方的时候,他却竭力劝人们念阿弥陀佛,并著述“净土五悔文”来赞叹净土法门。他还精心培养僧才,在众弟子中,智俨大师最为突出,成为第二祖。也有人说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他告嘱弟子:要把生前所行的法,传承实行下去,,说完就圆寂了,亨年八十四岁。临终时,有双乌飞了进来,悲恸哀叫。久久不肯离左。圆寂后肉身不坏,并且散发中清香。葬在樊川北原,后来肉身塔建在长安的华严寺。 

  杜顺和尚传略[中国寺庙网]

  初祖杜顺和尚,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公元557年-640年)。本名法顺,俗姓杜,敕号“帝心”,雍州万年县杜陵人,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年幼时常在住家后面坟墓上,为小朋友说法。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行踪所至,每多灵异,当时百姓称师为敦煌菩萨。隋文帝非常敬信他。师曾经将道屦一双放在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他原因,师说:“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自无盗之缘”。

  师之操行高洁严谨,学无常师,对于华严义理,颇能契悟,是第一位禅教教融,因实修而证入三昧一真法界。著有彰显华严宗旨的《五教止观》及指导行者契入一心法界之《法界观门》。此二文皆是华严宗的根本理论,也是后代子孙修学的依据,华严行者是否绍继华严灯火,即是以能否依循此二部经论的标准而定,由此可见此二部经论的重要地位。师依华严教义,作“法界观”,文成后,将文章投入熊熊烈火中,并祝祷之:“如果合佛心,则一字都不毁。”火熄,果然一字不毁。

  某次,唐太宗因生病,而问杜顺和尚治病方法,杜顺和尚回答:“只要大赦天下,释放无辜,圣体自然安愈。”唐太宗依言大赦天下,果然病即痊愈。此后,宫廷内外,礼遇如佛,帝赐号为“帝心”。师天性柔和,未曾思念恶行,为人奇迹颇多,常为人除害,常勉人敬念阿弥陀佛,日行所行普贤行愿。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雍州南郊义善寺,普会善信,声言告别,复入宫内向唐太宗辞谢,然后升太阶殿,坐御座之上,奄然而逝,世寿八十四。杜顺和尚的传承不得而知,相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