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法师开示 > 正文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二章 三皈五戒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第二章 三皈五戒

皈依即是皈向、依靠之意。众生三界六道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他们远离家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环境里生活,过着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

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够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一)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佛学习,以佛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堕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三业清净,断除烦恼,没有过失,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就象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礼拜佛陀,向佛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悟性如光:弟子问佛陀:“您所说的极乐世界地狱,我都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陀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陀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规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槃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一滴水:佛陀考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都回答不出。佛陀说:“把它放海里去。”

我们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成就法身慧命。

四、三宝:

(1)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2)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宝;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我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象而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相三宝,提升我们内心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3)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欢喜清净、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即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相,我们也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据佛经记载,获得三皈戒体者将会蒙得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

皈依者的行持: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终会有机会解脱。我们皈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最伟大的导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护持与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师们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

(二)五戒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法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是此意。

多吃了六个饼子: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吃,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这时候,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这个故事比喻:修行的人,需要从基础开始,勤修戒定慧多时,才有贯通成就的时刻,不经多时的勤修,但羡一时的悟证,正同那人吃饼的痴想,是不可能。

一、五戒

(一)不杀生:杀生戒具五缘成不可悔:

1、所杀是人。2、作人想。3、有杀人心。4、兴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杀者命断。

在杀生戒里,凡是自己杀,教人杀,遣派人家去杀,此三种杀法,都等于自己杀。我们用种种方法使众生命断,称为杀生。杀生的果保有轻有重,它是根据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缘,那就成为犯杀生罪。

1、是众生(有生命):所杀者有生命。

2、众生(生物)想:蓄意杀害时,内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杀不到他,因嗔恨心的驱使,你拿木头来乱打,这是没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在夜暗中走路,无意间踏死一只蜗牛,这就是没做生命想。

3、有杀心:我们起心要杀害对方,叫做有杀心。杀心与想的不同是:杀心就是内心有杀害众生的心理行为(心行);想就是内心起要杀众生,然后对那个境作想。比如说:现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杀人,但是那个人没在面前,所以没有作想,却有杀心;当那个人在我面前时,我要把他置于死地,这叫做想,所以这个想是对境(众生)作某某众生想;而杀心是我们造杀业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对方死,叫做有杀心。

4、兴方便:用种种方法去杀害众生。

5、命断:你所杀的众生的性命断掉。

如果是断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忏悔;是畜生断命是中品罪(中罪),可以忏悔;所杀的人没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没断是下品罪(轻罪)。如果不受五戒,杀生照样有罪。

天堂与地狱: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白隐反问:“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天堂地狱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二)不偷盗:不与而取就是偷。具六缘成不可悔:

1、是他物:那财物是他人的。

2、作财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这两个条件的分别是:比如你来庙堂,从大殿中走出去,要回家的时候,穿错鞋子,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没有作他物想,以为鞋子是自己的;有时候那个东西是你的,却以为是他人的,就去偷。这种情形很少发生,确是有可能的。

3、有盗心:要有偷盗的心。就是别人的财物,对方没想给,你想要占为己有的心念,叫做有盗心;如果一个人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盗心,好像拿错或人家不要了的东西,不可构成偷盗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盗的心,就是犯戒。犯戒有轻有重。

4、兴方便:假借种种的方法达成偷盗目的。

5、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这是佛陀按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而制。当时国法规定凡偷五钱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五钱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当时五钱是现在的多少钱呢?不好具体换算,总而言之,偷价值不菲的东西,那果报就很重。

6、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这还必须偷者以为他得到了此物,而被偷者以为他的财物不见了,称为离本处。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他的面前把钱放在右裤袋里,但在他没看到时,你把钱放在左裤袋,过后你叫他看右裤袋里没有钱,就说没拿他的钱,虽然钱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对方认为钱不见掉,这称为离本处。又如古时有人偷马,当盗贼从马厩里把马拉出来时,马儿就会叫,主人家就追,偷者还没认为得到马,而马主也还没认为他的马被偷掉,这就是还没离本处;如果养马者完全不知道,那盗贼把马拖出马厩后,那就是离本处。

这六个因缘完成了,就是犯戒,而偷盗物超过五钱,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称为不可悔,佛法形容它有如人的头被斩断,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杀死人,称为犯不可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杀死了一只公鸡,那犯的是可悔罪。

福报的故事: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位丽质天生的女儿叫善光公主,国王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有一天国王就对公主说:

“女儿呀!你生长在帝王之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你应该感谢父王给你的庇荫,才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公主信奉佛法,懂得罪福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回答说:“父王!所谓福德因缘是自己种植的,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今天我能够出生为公主,固然应该孝敬您,但这一切的福德因缘,是我自己过去所积聚的。”

波斯匿王听了女儿如此忤逆,非常生气地说:“如果我不让你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你还能享受什么幸福?既然你认为自己有福报,我倒要试试你的福报究竟有多大?”

国王于是命令大臣找来一位国中最穷的青年乞丐,把公主匹配给他,公主毫无怨尤地脱去华服,换上布衣和乞丐结为夫妇。一天公主就问丈夫说:“你年纪轻轻,仪表俊秀,为什么会一贫如洗,沦为乞丐呢?”

“唉!我本来也是宦官子弟,只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又无一技可以谋生,只好乞讨度日了!”

“父母难道都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吗?”

“只剩下一栋荒废的老屋,但是蛛网缠结,无法避雨。”

“既然还有一间破屋,我们何不回到家乡,同心协力开垦荒地,耕种庄稼蔬菜,自食其力,总比沿街乞讨要强多了。”

夫妻两人于是回到了一片断垣颓壁的家园,合力地挖掘坚硬的石地,打算种些菜蔬。挖着挖着,突然在冰冷的石板下面,发现藏着许多珍奇的金银珠宝,靠着这些祖先们埋藏的宝物,很快地又把家业复兴起来,成为当地的首富,消息不迳而走,传到了波斯匿王的耳中,国王对于自业自受的因果业报终于信服不疑了。

我们也应明白:一切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财富,都是命中注定应该得到的福报,如果采用正当行为也同样会获得,甚至更轻松。如果命中没有,偷也偷不来,偷来了命中该有的东西,却还要背上恶果,偷盗行为真是天下最吃亏的一桩事。

(三)不邪淫: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邪淫戒具四缘成不可悔:

1、非夫妇。2、有淫心(心爱乐淫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处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会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淫,犯重罪不可悔,即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比喻重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①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②非道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③非处邪淫: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淫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

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有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佛陀说:“邪淫的人,就象拿着火把,逆风而行,必然会烧到自己的手。”又说:“财色对于人,就象刀刃上粘有一丁点蜜,小孩子贪图甜味用舌头去舐,还没尝到滋味舌头就被割掉了。”而古人自励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说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居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业必堕。”

(四)不妄语: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

2、作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色,甚至默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分别:

1、小妄语:就是一般上的骗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

2、大妄语: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自己是某某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

犯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差别是:如果说大妄语,那就不可忏悔,就是所谓的破戒;说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砍树取果:从前有一个国王,在他的园中种有一株好树,非常高大茂盛,在结果的时候能生出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为别处所没有。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的客人,国王领他去看这株树,并对他说:“这株树能生出一种果子,甜美无比,可说是世上所少有的。”那外国的客人接著问道:“既然有这样好果子,能不能给我尝几只呢?”国王听了,就叫人来把这树砍倒,希望能得到果子,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后来又叫人把砍倒的树再种植起来,然而想尽办法,却终不能把已断了的茎和根接起来。这株树就从此枯死,当然不能再生果子了。

这个故事比喻:释迦世尊曾指示我们持戒功德像大树一样,它能生出种种禅定神通智慧的殊胜的果。假使我们要得到这些果子的话,首先就应当持戒,还要修许多的功德善法来灌溉它,方能得到圆满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竟为了迎合达官贵人而毁犯了戒律,去希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这无异砍树求果,连根都枯了,哪里还有果呢?

(五)不饮酒:不可以喝酒。饮酒戒具三缘成犯但可悔:

1、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饮酒犯五戒:在迦叶佛时,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来,因为他很渴,那时有一种酒,没有颜色,也没有什么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为他口渴以为这杯酒就是水,就把它喝下去了。酒性发作起来时,看到隔壁邻居家有一只鸭走进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鸭抓来杀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邻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鸭没有回来,就到信士家去问他有没有见,这位误饮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为酒精的刺激使他产生了冲动,所以见到隔壁太太又起了淫欲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很多邻居便合力将这个人抓起来,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时因为他还在酒醉便开始打妄语,拒不承认他有偷鸭、杀鸭、强暴的罪行。

就这样,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为误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续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杀、盗、淫、妄这四条戒称为性戒;饮酒戒称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这是罪恶事,无论受戒与否,都不应该做,应该戒掉,称为性戒。

2、遮戒:所谓“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饮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恶事,它没有善、恶,但就能乱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为发生,乃至于破戒,为了防止其他的恶事发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杀、盗、淫、妄这四条性戒,受持者是绝不可以破戒的,同时一般人也不容易破戒。因为:

1、杀生戒:杀死人是破戒,杀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忏悔清净。

2、偷盗戒:只要不偷贵重的东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忏悔清净。

3、邪淫戒: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不通忏悔;夫妻间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处所等行淫都是邪淫,但可忏悔。

4、大妄语:只要没说自己是圣人,或是某某神,我能够驱使什么鬼神,只要不说这些话,那就不会破妄语戒。

杀了一群牛: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五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什么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着队,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来的“五戒”,本来很好。后来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惭愧心,不求忏悔还净,却反作这样想法:“我已犯了一戒,戒既然不全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于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不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二、受持五戒的好处与功德

严持五戒,戒体清净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堕落。根据因果来讲,有下列六种功德利益:

1、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觉得没有对不起人家,内心感到安稳,问心无愧;临死时会生起善心,此善心会使他投生善道,做人或升天。

2、持戒者无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3、持戒者远离灾难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将永远投生在善道,不会投生在恶道;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所以会远离灾难,远离恐怖。

4、持戒者鬼神善护:鬼神会保护、敬佩持戒者,因为唯有过去受持戒律,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们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会生欢喜心。另一方面,根据经典说,受持五戒者每条戒会增加五位善神发心保护。

5、持戒者易得禅定:持好戒律,贪、嗔、痴等烦恼少,那修禅定就比较易有成就。

6、持戒者能证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觉悟证果的,所以唯有持戒清净者才能证悟圣果。

用锦绸包裹破毡:有一个贼,走进一个富人家里偷东西,他偷得了一块很值钱的锦绸,另外又偷了一条破毡和一些破烂的衣服。偷了以后,他把那块锦绸当包装布,来包那些烂东西,打成一个包袱带出来。后来许多人知道了,都把这事作笑话讲。

这个故事比喻:已发正信修学佛法的人,不能再贪世间利益而破清净戒律,弄得事情颠倒,得不偿失,被人所笑。

三、犯戒者的过失

1、犯杀生:心怀恐惧,眷属不和,短命,为社会人士所憎恶。造杀生业太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理;眷属经常和他吵架与决裂;多病短命;为人所憎恶,就好像一些人,人见人爱;反之有些人却人见人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人,也会对他生起憎恶之心,那是因为他造了恶业。

2、犯偷盗:犯偷盗戒者将来贫穷,因为偷盗的人贪,贪的果报就是将来贫穷,财物耗减;你偷人家的财物,将来你的财物也会很快散失掉;另一点是别人的东西不见了,就会怀疑是你偷的。

3、犯邪淫:犯邪淫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该想这是前世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淫者,花天酒地、寻花问柳,一切众生见皆生疑,会认定他的品格很差。

4、犯妄语:说谎话者,失去诚信;同样是一件事情,甲讲别人相信,而乙讲则没人相信,这就是乙造妄语业太多。犯妄语戒的人,经常得恶口,常被人骂。

5、犯饮酒:饮酒多的人,心常散乱,心不定则不能思维善法,不能成就事业。

为小失大: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元钱,到了那个人家里又不在家,回来又出了两元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要花去了四元钱。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么,却损失了数倍于债款的钱。

这个故事比喻:如果光要为争求少利,不惜败坏自己的操行,结果往往得不偿失,甚至会名利双失,现世受了恶名,来世还须受报,犯戒做坏事的人,实在太愚笨了。

(三)受戒的次第

富翁造三层楼:有一个富翁,是愚蠢无知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去,看到这个富翁所住房又是三层楼,高大壮丽,华贵无比,心里很是羡慕,他想:“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三层楼呢?”于是他回家以後,立刻去请来了一位建筑工程师,问他说:“你能造三层楼吗?”建筑工程师回答说:“能造的。我已造过多处了。”富翁就说:“那么很好,你就立刻替我造。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的那座楼房一模一样的。”建筑工程师领导著工人们动手先平地基,垫础石,打墙脚,忙个不了。富翁等了几天,看不见楼房的影子,就把这位工程师叫来问道:“你现在是作什么啊?”工程师回答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怎么造三层楼要在下面造,不在上面去造呢?”建筑工程师说:“要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说:“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我只要第三层,你给我造最上面的一层就可以了!”建筑工程师听了大笑,一再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决要他只造第三层,弄得建筑工程师没有办法,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

这个故事比喻: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宝,切实地从“戒、定、慧”基本三学修起,只是懒惰懈怠,喜欢走捷径,对念佛、持戒不屑一顾,自以为这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对像自己这种“天才利根”是没有必要的。其结果正像这个富翁一般,不过是痴人的空想罢了!

一、三皈依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已,还应该根据外境,举行一个皈依的仪式。好比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只是同居,没有注册结婚,没有跟人家讲明,那有谁相信他们?当他们在婚姻注册官的面前宣誓,签了名,经过一个简单的仪式,注册结婚后,大家对他们就有信心。同样的,我们凡夫的心每每随着外境而转变,虽然内心皈向三宝,还得要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皈依仪式,这样才算是个正式的佛教徒。

二、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是内心受持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容易因闹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悟。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心受持的,不可以强求。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中,必须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即是此意。

三、在家菩萨戒

如果机缘成熟了,佛子应该进一步求受在家菩萨戒,以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菩萨意译为“觉有情”,觉是觉悟、觉了、觉知、觉见的意思,有情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或众多生命)的意思。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就是菩萨的定义。要做菩萨必须先受菩萨戒。如《梵网经》中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原,菩萨之根本”。不行菩萨道,虽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萨道,须受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一切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

《梵网经》说:“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但须先问七种遮难: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轮僧;杀圣人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菩萨戒只有受法而无舍法,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在此暂不作细讲。

金子的价值:一位智者手里举着一块金子,面对下面的听众问:“谁要?”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块金子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金子抹上一些泥巴,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金子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金子,金子已变得又脏又臭。“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是的,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块金子,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是金子。人生路上,我们曾做错过、摔倒过、被人轻贱、也轻贱过别人。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自己的清净佛性。无论国王、乞丐乃至畜生,我们的佛性都是一如的,在佛不增, 在凡不减。”

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都不应该看轻自己,也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生命都具有无上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