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量,菩萨之愿行亦无量。所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由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心量广大,行愿弥坚,即与诸佛感应道交。《楞严经》云:「上与诸佛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十方众生同一悲仰。」以四无量心等持应化,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则能拔济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究竟乐。
一切众生皆怖畏于苦,欲求喜乐;而瞋恨怨恼等正为苦因,慈悲喜舍则为乐因。若修四无量心,即能除苦予乐,达到无怨无恼、无恚无恨。故无论大小乘行者,乃至世间之人,皆以四无量心为共同学处。
世间之人,缘一切众生,修四无量心,功德增长,若转生天上,必做梵王。
大乘之人,利他心切,欲度众生,必以大悲为本,慈悲普摄,故修四无量心,自利利他,速证菩提。
慈,意为「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注解1)」故。
(一)欲修四无量心,当先作誓愿:「愿令一切众生,悉受快乐。」
(二)初修慈无量心时,以清净心,观所爱亲人受乐之相。于父母、兄弟、亲人之中,取一最爱者,一心缘念,观亲人受乐之相,令于心想,清楚分明,摄心专注,无有驰散。先观亲人受乐,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余五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天)亦然。以慈心缘十方一切众生,心量广大无边,故名为无量;悉令受乐,能灭除恶心,而得殊胜善乐福报,故其功德亦为无量。
(三)行者于禅坐中,见众生受乐之相,而定力渐深,不为外境所动,是名慈相应心。如此修习时,若见种种善恶境界,不得生取着之心。但一心观于亲人得乐之相,念念相续。于上亲、中亲、下亲,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于五道众生中,同以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姪,常求好事而饶益之,欲令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如是之心,遍满十方。
悲,意为「愍念众生受六道中种种身苦、心苦」。愍众生苦,而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注解2)」故。
(一)修悲无量心时,见众生受种种身苦、心苦,心生怜愍,即作是念:「众生可愍,勿令其受如是种种身苦、心苦。然我今无目,六道之中,亲、中、怨人并受种种身心诸苦,而我不知不见,长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发愿言:「若有众生,受种种苦,悉愿勤加救护。」
(二)以清净心,先观一所爱亲人受苦之相,系心缘念。令于心想,清楚分明,摄心专注,无有驰散。观众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怜愍,悲念无极。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
(三)行者于禅坐中,见众生受苦,而内心怜愍,从悲定起,心转深固,定力渐深,不为外境所动,是名悲相应心。
喜,意即「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修喜心,为除众生中「不悦乐」故。
(一)慈但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后,见众生离苦,则乐心转深,欲令其得大喜,即发愿言:「愿诸众生,除灭一切诸苦,受乐欢喜。」
(二)以清净心,观于亲人,从苦得脱,受乐欢喜之相,一心缘念,令于心想,清楚分明,见于亲人,受欢乐相,其心悦豫,欣庆无量。次缘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受喜之相,心生庆悦。
(三)行者于禅坐中,见于众生受喜之相,而于内心无有动转,定力逐渐增深,虽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应心。
舍(慈、悲、喜)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舍心,为除众生中「憎爱」故。
(一)行者思惟:前虽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属有为法,于众生无益,今当舍此三心,离苦乐两边,行诸善法,方能契入实相,实利众生。如是念已,即舍前三心,一心发愿:「愿一切众生,皆得妙舍庄严。」
(二)以清净心,观于亲人,受「不苦不乐」之相,一心缘念,令于心想,清楚分明,摄心专注,不令驰散,见于亲人受「不苦不乐」。如是次第缘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众生,皆离苦乐二相,其心平等。于禅坐中,虽见众生,心无憎爱,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
(三)行者尔时于此定中,见一切众生,皆不着憎爱,离有为法,得悟实相,果证三昧,不为外境所动,其心安稳,平等不二,是名舍相应心。
修四无量心,当先于静坐时反覆思惟四无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无量无边;并且要将四无量心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上,于行住坐卧中实行、体证。
修四无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长,成就出世道业。因此无论小乘圣者、大乘菩萨,皆应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成就,即称之为慈心三昧,能达到无人、无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无量心,实为殊胜妙严的菩萨行门。
《大智度论.卷二十》:「若欲恶口骂詈,杀害劫夺,是名瞋。」
《大智度论.卷二十》:「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是名恨。……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是名恼。」
一、 四无量心能除众生哪四种烦恼?
二、 对于自己瞋恼厌恶之人、或漠不关心之人,我们应如何修四无量心?
三、 「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是否正确?
四、 如何将四无量心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到寺院礼佛参游 或是在博物馆欣赏佛像之时...
读经的人可能知道,经中常常提到七佛,七佛是指...
在我学佛的路上遇到很多的事情跟人,现在记录几...
佛门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
(文峰寺2010) 印广门清法师开示 声明:此《过五...
佛陀在世的时候,离佛陀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放牧...
佛教说中阴身 到底什么是中阴身? 中阴又叫中蕴...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
迦叶佛成佛离我们现在有多少年? 答:约191万年前...
1;怨气: 闺中怨妇,乳腺病生 危害: 老生气的人...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
什么是冤亲债主?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冤亲债主充...
生活中谎言并不少见 有恶意的诈骗 有为了引流捏...
炉 香 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
弟子: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阿难尊者 阿难是 提婆达多 的亲弟弟,也是佛陀的...
佛教的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
我们常听到法师、同修劝告我们不要有分别心,但...
1;怨气: 闺中怨妇,乳腺病生 危害: 老生气的人...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
什么是冤亲债主?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冤亲债主充...
炉 香 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
弟子: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阿难尊者 阿难是 提婆达多 的亲弟弟,也是佛陀的...
供养三宝,是培植福田的重要方式。那么,在佛前...
为什么要受持八关斋戒?附仪轨及功德利益 什么是...
佛像要怎么拍才不会冒犯到佛菩萨 不少人到寺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