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经论讲记 > 正文

《盂兰盆经讲解》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未知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盂兰盆经讲解》 

宗宙法师 讲述 

〔2019版〕 

  

(内部整理资料 仅供学习参考)


目录

一、教起因缘分

二、明圣教所说分

三、流通分(明依教奉行分)

(一)教献供

(二)教发愿

(三)教常修

容易犯的两点"不孝"

回向

 

 

《盂兰盆经》讲解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五宗宙法师讲于上虞多宝讲寺大雄宝殿

今天是七月十五日,是众僧自恣的日子,也是佛欢喜的日子。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盂兰盆经》首先祈请大宝恩师和传承师加持我们能够如法地讲述和听闻。

我们寺院盂兰盆法会每年都要做的,每次法会都要念《盂兰盆经》,每天都要念,在佛教里又叫"报恩经"。讲这个经,大家在学习以后,就可以在念的时候了解它的意思,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报恩的目的。

《盂兰盆经》我们每天念,都已经念得比较熟了,这次我们采用的是唐朝慧净法师解释的《盂兰盆经》,然后参考宗密大师的。这里的科判就是按照慧净法师的来讲的。首先,此经分成三分,一是教起的因缘;然后是正文,"目连大叫"到下面;然后是依教奉行,"目连白佛"(到下面)。[1]

 

一、教起因缘分

"教起因缘",这里首先是讲目犍连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在佛教里是佛陀的两大上首弟子,他是神通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他在得到六通之后,为了报父母的哺育之恩,就以道眼观视世间,看见母亲已经去世了,生在饿鬼当中。他就非常的悲哀,然后用钵装了饭去给他的母亲吃,但是他的母亲吃不到,(饭)变成了火炭。他就去祈请佛陀给他一个办法,怎么救他的母亲。这就是因缘。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2]

在教起的因缘,首先,佛经是"如是我闻"。佛在什么地方呢?"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目犍连尊者他刚刚得到六通的时候,就准备去报父母的恩,是这样的因缘。

这个经的宗旨,可以用这个八个字来概括:首先是"孝顺",然后"设供"——设盂兰盆供,第三是"拔苦",第四是"报恩"。这就是它的宗旨。

第一个,目连尊者本来是为了孝顺,为了报父母的恩德,而他的力量不够,没有办法把母亲从饿鬼里救度出来。他首先是出家修行,得到了六通,然后观察母亲在哪里,发现她在饿鬼当中。他虽然拿着饭去(给她吃),母亲却吃不到,然后他就求佛,佛就教他设供,这个盂兰盆供就是佛教的方法。怎么样帮助他的母亲?那就设供。(帮她)拔除了冥途的身,脱一劫苦,那就不辜负她生育的恩,能够报恩了。

首先是"孝",孝顺。古语里边,"孝"者,"顺也"。就是随顺、恭敬承事的意思。这就说明什么?主要是要顺,顺着父母,不是顺着自己。这里宗密法师简别了一下,有的是孝却不是顺,有的是顺却不是孝。孝而非顺的是什么呢?比如像古代的杀猪、杀牛、杀羊这些去作为供养,这样是不如法、不顺法的,会给后世带来痛苦。所以,他虽然是从孝心出发,但是做的事情确却不顺法,孝而非顺。第二种是顺而非孝,虽然随顺父母,比如像父母病的时候,要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他就随顺父母,给他吃;再比如父母要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他也随顺他们,让他们去做,也不去劝他们,这样的话就是顺而非孝。第三种,又是孝又是顺,这样是最好的。第四种就是既不孝又不顺。这是刚才讲的宗旨里面,八个字中的头两个——"孝顺"。

下面是孝顺和设供的关系。他在孝顺,但是没有设供,比如一个人很孝顺,但是他不知道要设盂兰盆供,也不知道要去供养,这就是孝顺而没有设供;还有设供而不是孝顺的,比如有的人他也供盂兰盆,也去供养三宝,还有人供一些外道,但是他是为了自己增加福报,根本没有想到要报父母恩,这样就叫作设供而非孝顺;第三是又孝顺又是设供,那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报父母恩,在盂兰盆会做盂兰盆供养,供佛及僧;第四是既不是孝顺也不是设供,他既不想报父母恩,也特别的悭贪。

第三对就是孝顺和拔苦。第一个是孝顺但不是拔苦,比如像二十四孝里面的王祥,他做的事情虽然是很孝顺的,但是却并不能拔除父母亲的痛苦。比如他去杀鱼、杀这些鸟给父母吃,虽然他是很孝顺,但并不能拔苦;第二个是拔苦但非孝顺,你去救别人的苦,救苦救难,这些是救苦,但是因为他跟你不是父母的关系,没有这些关系,也谈不上孝顺;第三个又是孝顺又是拔苦,那就是什么?盂兰盆会,为了报恩而去孝顺,为了拔除父母的三恶道尤其是饿鬼的苦,既是孝顺也是拔苦;第四个,两者都不是,比如一些违逆的逆子和一些害别人的人,那他就是既不孝顺也不拔苦。

第四对,孝顺和报恩。第一个就是孝顺却不是报恩的,比如像他做到了孝顺里面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他很好地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但这个却不是报恩;然后他也好好地做人,也没去伤害别人,这虽然也是孝顺,但却没有报恩。第二个,报恩却非孝顺。比如他一个人出家了,好好地修行,然后给施主回向,他报了施主的恩,但是施主却不是他的父母,这些都是报恩却不是孝顺的。第三个,既是孝顺又报恩的,那就是盂兰盆法会,两者都是。第四个(两者)都不是。

这四对简别,说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盂兰盆法会非常的殊胜。殊胜在哪里呢?既有孝顺,也有设供,也有拔苦,也有报恩,都具足了,所以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这讲了此文的宗旨,具有这样的四个殊胜处。

主要的主题是拔除饿鬼的苦,如果要分的话,这是为哪一乘所摄呢?宗密法师摄为人天乘,如果按修行次第的话,就是共下士道。因为它主要的、直接讲说的,是脱离饿鬼的苦,所以摄在共下士道。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我们看经文说在"祗树给孤独园",这是地点,佛讲说的地方。缘起的目犍连尊者才得到六通,六通就是简别于凡夫的,只有圣者有才能得六通,凡夫不能得六通,凡夫最多只能得五通。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还有漏尽通。凡夫和圣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漏尽通。按照《俱舍论》讲的,漏尽通是要四果阿罗汉才能证得;但是按照大乘的其他的讲法,见道以上的圣者都可以获得漏尽通。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在这里讲,总之是要圣者才能获得。

大目犍连获得六通了,就以天眼观察:众生死在哪里,生到哪里去了?他为什么要观察?因为他要报恩,他的父母现在堕到哪里去了?他就去观察。观察以后发现:他的母亲堕在饿鬼道里面了。那他就运用神境通,要去救拔。在他没有得神通、没有成就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想救度父母,比如前七世的父母,他们在哪里呢?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得自在,也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搞不清楚;现在的父母,比如有的父母已经走掉的,经过超度,他到哪里去了?(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个要有神通才知道,所以就是要获得神通,这样就可以知道父亲母亲堕到哪里去,然后就可以去帮助他们。

这里就说,"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那就是表明了什么?他的这个孝心。为了报乳哺之恩,这就是孝心的一种,他在内心当中,就是想要报恩,前提就是知恩,知道父母对自己有恩。《阿含经》里面也说,"佛告诸比丘,常念孝顺供养父母";《涅槃经》说,"宁于一日受三百以钻其身,不应起一念恶心向父母何以故?父母恩重故"。"依《末罗经》",这些经典都是叙说了父母的恩德,"母怀子十月,如负太山之重,乳哺三年,育养之恩,号天罔报",就是说父母对于一个孩子来讲,要养大他的话,三年之内,母亲除了要给他哺乳,还要怀抱,"推干去湿",什么叫推干去湿呢?小孩子他尿床,把床尿湿了,比如一个大床,左边是尿湿了,那母亲在右边的话,就把干的那边让给孩子躺着,自己到湿的那边去。"以爱子故向变为乳而养育之",当有孩子以后,母亲就会哺乳以养育孩子。大家都认为这个乳好像是天然形成的,觉得很正常,好像没什么奇怪的。但是佛经里讲,这是由于慈悲心产生的。因为母亲和孩子有这样的因缘,生了孩子后,自然而然对这个孩子有一种慈爱的心,由慈爱的心产生了四大的一种变化,就产生了这个乳,然后孩子吃了就能够得到长养。

在古代,有一个有神通的仙人,他是个男的,他在水里捡到一个孩子,他看这个孩子很可爱,说"怎么他的爸爸妈妈这么狠心,把这孩子丢掉了",他就把他从水里捞上来。捞上来后他就愁了:我一个修道的道士,怎么去养这个孩子啊?他正在发愁,慈悲心非常的强烈,他的手指头就流出了乳汁。他就靠这个手指头,去养这个孩子。这就说明什么?他虽然不是母亲,但是由于慈心力,可以有这个乳去养孩子。现在我们知道,有些人生了孩子却没有乳,当然,这不是说你没有慈悲心,而是说我们可以少生气,多生起慈悲心,这样的话对孩子有好处。

印光大师也说,妈妈不能起了嗔恨心以后再去哺乳,否则的话,那个乳有剧毒,孩子吃了就有害。这说明什么?母亲对于孩子有极大的慈心。《阿含经》说,一个孩子,"阎浮提儿",就是我们南瞻部洲的孩子,生下来以后,到了三岁之间,要吃多少母乳呢?经上说,"饮乳一百八十斛",就是非常非常多。在母胎中,他吸收的养份是什么呢?是母亲的血,通过这样去长养。那就说明母亲是以身体的四大的精华在长养孩子。

目连尊者他了解这些,所以他要报母亲的这些恩德,由知恩而报恩,然后他就"以道眼观视世间"。刚才讲的是他的孝心,他想报恩,他做了什么事情呢,就是有几点,首先观察,用什么观察?用他的天眼观察,他用得到的天眼来观察世间:他的妈妈在哪里?通过这个天眼,他就看见了她在饿鬼道中,不但是在饿鬼道中,而且是得不到饮食,"皮骨连立",皮包着骨头,非常的瘦弱,已经没有养分了。

 

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右手食,食未入口,成火

那他就生起了什么?悲哀。这里讲的悲哀,是孝的事情,对一个孝子来讲,看见母亲受苦,自然而然他就会生起悲哀。这是看到了母亲的苦生起的悲哀,这个悲哀,不会像凡夫一样地去执著,情绪混乱、耽著。因为目连尊者是一个圣者,有的人会想:既然他成了阿罗汉,为什么还会悲哀?这个悲哀和凡夫的忧,是两个东西。悲心和忧不一样,这个要简别,如果是忧的话,一定还会有异熟果,那就是凡夫的忧。凡夫的忧对母亲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罗汉没有忧,罗汉的悲是有利他的功德的,能够利他。我们作为凡夫来讲,如果我们毫无悲哀、无动于衷,这不表示我们很有修行,这表示我们已经麻木了,这是没有孝心的样子。

然后"往救"。他感到悲哀,怎么办?那就要去救,怎么救?他用他的钵,大家知道,释迦佛手里托的钵,就是装饭的东西。他拿着钵装好了饭,就去给他的母亲吃。母亲拿到这钵饭,怎么办呢?先以"左手障饭",有的(版本)是"障钵"。"障"是什么意思呢?把这个钵挡起来,不给别人看到,怕别人抢她的。然后右手去抓那个饭。她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左手障饭",就是悭,"右手揣食"就是贪。由于饿鬼主要的投生的因就是极强烈的贪和悭,所以她有这个习气,虽然目连尊者拿着饭到了她面前——平时吃不到饭,这个时候阿罗汉拿着饭来到她的面前了,但是由于她的业力非常的强大,看到这个饭,马上她的悭贪就现前,由于这个悭贪的习气的力量,引发了她的果报,就是目连尊者看到,这个饭在母亲拿到以后,马上就变成火炭了。目连尊者拿给她时还是饭,她拿到了就变成火炭了。变成火炭的话,吃也吃不下去,这就是说救不了。这里就碰到这样的情况——帮助不了。

 

二、明圣教所说分

目连大叫,悲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目连尊者就"大叫",很苦恼。这里苦恼是指悲,"悲渧涕泣",他就流着眼泪,说自己救不了,没有办法。怎么办呢?那只好皈依佛,求救——那就想到了他的师父。他自己救不了了,就请他的师父去救,他把这个情况跟佛讲。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佛就开示说,"汝母罪根深结"。这里就是他跟佛呈白以后,佛就给他回答、开示,说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母亲罪根深结。什么叫"罪根深结"?这里佛给他分析的时候,指出他的母亲是由于罪根深结的缘故得不到饭。她的罪根主要是悭和贪,悭、贪叫作结,这个结的力量非常的大,她是数数地现行这个悭。然后它的力量会感得什么呢?贫困。它是与喜相应的、与高兴相应的,它会恼乱在家人、出家人,它的过失非常的重。悭,是不舍,对自己的东西不舍。这个饭是目连尊者给她的,那她自己据为己有的时候,就先挡住,这就表示她舍不得,害怕别人抢她的。如果在现在世这样做,那么未来世会投生饿鬼,(感受)贫困等等这些不可爱的果。对于一般的人来讲,有福报一点的,如果现在你悭贪,虽然将来你会贫困,但现在不一定马上会贫困,所以还体会不到;对于一个饿鬼来讲,现在她最需要的就是不悭贪,然而由于她这个习气的力量,她还是悭贪,所以她再一悭贪,眼看到手的饭又变成了火炭,所以就是救不了。

饿鬼里边有很多种,有少财鬼,多财鬼,有的能吃到一点点,有的吃不到。目连的母亲是属于"罪根深结"的,她的这个悭贪的业习非常重,乃至重到阿罗汉去给她饭,她都吃不到,由业力的缘故把这饭也变成了火炭。这说明她的业习非常的强、非常的深。

这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佛说,"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不是目犍连尊者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解救的。这里我们要了解一点,一般的阿罗汉、圣者,凡是僧宝以上的这些圣者,他都有救度众生出三恶道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不是非常的圆满,有的他可以救,有的他不可以救。这里我们虽然看到目犍连救不了他自己的母亲,但是不代表目犍连对所有的饿鬼都救不了。在学皈依的时候知道,凡是僧宝,他有这个力量,(你)仅仅念僧宝的名字也可以解脱——暂时解脱恶趣的痛苦。

比如有一个阿罗汉的弟弟,他在大海里航行的时候遇到了一条大鲸鱼——羯陀。大鲸鱼张开嘴一吸的话,能把这些船全部都吸到它肚子里去。这个阿罗汉的弟弟他们去采宝,采到很多的宝回来,这个船就飘向了大鲸鱼的嘴巴,就在这个边边上,快进去了,已经到了嘴巴。鲸鱼的嘴巴非常大,把太阳都遮住了,留出两个眼睛。他们说:咦,怎么天上出了两个太阳?其实不是太阳,而是这个鱼的眼睛,那就说明这鱼非常的大。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就想起了哥哥成为阿罗汉了,就念哥哥的名字,说:"赶快救救我!"这个阿罗汉马上就有感应,飞到这个地方去。由于他们一念圣者的名号,他就飞过去"往救",就把他们从鲸鱼的口里拉出来了。这说明什么呢?仅念僧宝的名号,这个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能救各种各样的苦,当然,观音菩萨的功德和目犍连(相比),那就更高超了。这里是说一般的僧宝、阿罗汉,对于解救我们的这些苦难,以及这些仅仅解脱某一道的苦,是有很大的救拔力的;但是由于目犍连母亲这个业力非常深重,所以他无法解拔,这点就说明,这是一个特殊的情况。虽然他无法解拔,这不代表僧众的力量不大,不代表僧宝的力量不大。目犍连本身的力量是非常的大,神通第一,他在佛在世的时候,度化了无数的人,用神通进行各种各样的解救、各种各样的度化,这在佛经里有非常多的公案。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神王亦不能奈何

在这里佛就继续说,"你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神王亦不能奈何",这里说,一个圣者的力量不能救,那么非圣者,天魔外道、外道邪众,能不能救?他们的人数很多,是不是一个人不够救的话,多一些人就可以救了?不是。所有其他的天神、地神、鬼、邪魔外道,都没有办法奈何,救不了。虽然他的孝顺,"大叫"、"声动天地",悲戚感于神祗,但是谁也没办法帮她。帮不了那怎么办呢?

 

"当须十方众僧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当须十方众僧之力,乃得解脱"。这是佛陀指示出解脱之道:靠一个僧宝解救不了,那就靠众僧之力。众僧之力为什么能够解脱呢?佛在下面会说。"当须十方众僧之力",这里十方的众僧,就表示说,不是仅仅某一个僧人、某一个僧团的僧人,而是十方的众僧。也就是一个僧团代表了十方众僧,作为福田来接受供养。这样的话,接受者是谁呢?是十方的众僧。包括了凡夫、圣者,所有的这些众僧都有了,所以力量非常非常的强大。

经说,"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陀就说,现在我要讲说救济的办法,使她一切的难皆能够离开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卧众具、尽施甘美,储在盆中。

怎么解救呢?《盂兰盆经》上面,佛就告诉目连尊者,"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自恣时",这里是讲了时机、时间,在不同的时间、特殊的时间,是什么呢?众僧在七月十五日,自恣的时候。七月十五这一天是自恣的时间,特别指出在这一天,有特殊的意义。什么叫自恣?"自恣"翻译过来叫"随意",随什么意呢?就是众僧在三个月的安居修行后,在这一天就随意,大家检查出很多的错误以改正,就是随便大家帮助改,是这样一个专门的日子。这一天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天的众僧和平时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这一天是专门在用功办道,自恣嘛。

同一个人,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他的功德会不一样。比如一个人今年只有一天受了八关斋戒,对于这个人来讲,他这一天的功德比平时没受戒的时候要大。那么在某一天,他要是在起嗔心的时候,去做什么事情,这个力量就很小;他要是起慈悲心的时候,这个力量就很大。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时间不同,力量也不同。所以这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个是时间,第二个是意乐。"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这里是修行的意乐,什么意乐?为谁?为了七世父母和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在儒家是按照祖先来讲的,他们没有讲有前世的轮回,他们讲的七世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上一辈,那就是爸爸,再上一辈——爷爷,再爷爷的爸爸,再爷爷爸爸的爸爸……这样的七世。在佛教里讲的七世父母是什么呢?就七生的,你今生,再前生,再前生……这样的父母。现世的父母,也不能理解成就是现在没有过世的父母;就这一辈子,生我们这个身体的父母,不管他们在世不在世,都是叫做现在父母。这就是意乐,为了报恩的意乐。对境是谁呢?七世父母和现在父母,而且这个父母特别是什么?"厄难中"者,就是正在受苦受难的。做什么呢?加行做什么法?"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卧众具、尽施甘美,储在盆中",这里讲的就是"具饭百味"饮食,不一定是"一百、两百"的百,总的来说,"饭"统摄各种的食物,有百味,不一定就是有一百种,这叫"具饭百味"。"五果",就是有五种果,蔬果:核果、肤果、桧果、角果、壳果等等各种的果。下面是"汲灌盆器",这里是说这个盆,就是一种容器。盆、钵,在宗密法师认为,盂兰盆应该是钵多罗。他的解释是这样的:盂兰盆的意思,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就是把食物放在钵里,来供养佛及僧。"尽施甘美,储在盆中","尽施甘美"是什么呢?如果富贵、特别有钱,就把世间上所有很稀有的东西搜求过来,"尽施甘美";作为没有太多钱的人,尽其心力,尽到他的心就可以了。比如他有一块钱,那他就把一块钱买东西去供,这是一个尽事,一个尽心。"储在盆中",宗密法师说,因为盆实际上就是钵的意思,所以说"储在盆中"这是译经的人意思表达不准确,床不可能放在钵里面,不可能放在容器当中,所以说应该是指供在盂兰盆供会之中。这是宗密法师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参考,以帮助理解。

这里总的来讲,这些怎么供,这些是什么东西呢?可以用色声香味触(概括),除了声。饭,舌尝的味;还有这个"汲灌盆器",身觉的这个触;香油,鼻嗅的香;锭烛,眼睛看的色。身觉的触还有"床卧众具",可以止息疲劳的。所有这些好的东西,用来供盂兰盆,这是供养的方法。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者、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士、权现比丘,在大众中

供养的对境是谁呢?"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者,一切的圣众都包含在内,或者在山间禅定的,或得四道果的。那就是说,这个对境是非常有功德的,不是没有德的。由于他有功德,所以就成为良田,就能够生出什么呢?生出福乐,在这个良田。"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者、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士、权现比丘,在大众中",这里讲了很多的这些圣者,阿罗汉、缘觉、菩萨,这些是对境。对境是有功德的,有什么功德?有殊胜的功德。这个我们在学了业果后,大家知道,造业依于田的力量,田如果很殊胜,那造很小的善业,也会有很大的果;造很小的恶业,也有很大的果。这个对境是殊胜的恭敬的田,自恣这一天的自恣僧,是恭敬的田,这个田非常的殊胜。恭敬的对境,主要是有功德的,所以就作为有恭敬的田。那么恩田,为了什么去做供养?就是为了报父母恩,所以依于这个,于恩田也有这个对境,那就是父母的恩——父母是恩田。还有个是什么?悲田。像病人,这些苦难的人、痛苦的人,都是悲田——让我们生起悲心的田。在这里,是在"厄难中"的父母,就是父母正在受苦的时候,是我们的悲田。所以设这个盂兰盆供,有三种的殊胜,这就成为一个总合体。

在《俱舍论》里面也讲到[3],对功德田所起的,就成为定业。在定业当中,又有感现法果的,就是田殊胜、意乐殊胜,是"定招异熟"。还有一个定招异熟的,是"得永离地业"的,这些是"定招现法果"。"现法果"就是现生就可以受报的。田殊胜,这里已经讲了,田有这三个殊胜;意乐殊胜,为了报父母的恩,也是一种殊胜;然后,比这个更快的就是"损益业即受"。那是什么呢?在《俱舍论》里面说,"于佛上首僧,及灭定无诤,慈见修道出,损益业即受",通常很多信佛的人说:我为什么做了很多很多好事,还没感果呢?感果的速度,从田上来分、意乐上来分,有种种的不同。如果我们光从田上来看的话——七月十五的自恣僧,是可以感什么呢?现法果,也是可以即受的,就像喝水一样,你当下做了,当下就可以受的。这说明什么?这样的业感果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很强大,但不代表它的力量很短暂。比如我们为了求现世的名利去赚钱,我们用一百块钱赚了一千块钱,这个也很快,你马上把这个东西买进再卖出,就可以赚九百块,但是这不是能感异熟的,你的果报现在已经得到了,就不会再生了。一般的,如果我们希求后世,我们回向时说:把现世的这些享受舍弃,回向到下世感报。由于这样的力量强大的缘故,现在得不到果报,但是下辈子可以得到,下辈子得到的比这种赚钱要大,力量也大。但是,这里讲的"现法果"和"业即受"这样的业力,强大的感果(力),却是现在也可以有果,而且下一生的果和后生的果——异熟果都不会失去,这是业力最强的一种。佛陀,称之为上首僧,佛陀、佛圣者、释迦牟尼佛他自己说,"我入僧数"。别人供养他东西的时候,他说:你就供僧,这样我也在其中受到了。这样的话,这个人供的功德就更大了。佛为上首僧,你供了僧,佛也供到了,因为佛是僧众的最上首、第一个,这样的话你的福报就很大了。再加上什么(对境)?从灭尽定出来的、无诤定出来的,还有慈心定、见道、修道这个定当中刚刚出定的。这些为什么业力这么强大,可以感报那么快呢?因为他的整个身心相续由功德所熏习,所以力量非常的强大。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也是一样的,自恣僧经过三个月的修行,尽管他们的功德有大有小,有的人是圣者,有的人是凡夫,但是他们都在这一天做三个月的一个总结。对于过失、不对的,他就忏悔掉;由于断除了这分过失,他产生了一个新的功德,这个时候他的身心被这个功德所熏,所以力量是非常的强。在这一天当中,有的人从凡夫变为圣者了,成就初果;有的从初果或二果三果,成为四果阿罗汉,断除生死;有的从没发菩提心,到发起菩提心进入资粮道;有的从凡夫菩萨进入圣者菩萨,有的从初地菩萨进入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这些就是说,在这一天生善的力量非常强大,断除过失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这个田就很殊胜。基于这个理由,(其力量)超出了一个阿罗汉的力量无数倍,所以佛陀就说:你要在这一天供养自恣僧。

 

"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然后下面接着说,"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这里"受钵和罗饭",宗密法师的解释里面就说,应该是"钵多罗饭",就是盂兰盆应该是指这个。所以"盂兰盆"、"盂兰盆",他认为说应该是"钵",那为什么叫"盆"呢?"随俗"之语,盆与钵皆是容器的缘故,他是这样解释的。[4]不管前面讲的这些对境,圣者也好,凡夫也好,在受食的时候,都"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受钵里的饭。这里"一心"就是没有散乱、非常专注地来受食,和我们平时请客吃饭不一样。请客吃饭的话,你们可以看到的,如果结婚或办丧事,在什么饭店里,请大家过来,吃的时候大家吵吵闹闹的,就是非常的喧嚣、热闹。大家看出家人吃饭,肯定不会是那样的,吃饭是一心地受食,然后要食存五观,没有散乱,这样才能够让施主得福。在这一天,大家看到,不光光是我们在座的这几十位出家人在这里接受这个供养,而是所有十方的圣凡、一切的众僧,不管在山间也好,在寺庙里也好,在哪里也好,他修行有神通的,都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受供。也就是说,我们吃饭之前,敲一个板,大家听到的,"当当当当",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十方的众僧:吃饭了,来吃饭吧。我们当然了——只有母亲生的耳根的这些人,离远了听不到,但是圣者有天耳通,他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这里有供养,要吃饭了。如果有缘分的话,那他就会来到这里吃饭,跟大家一起吃。所以出家人吃饭不能说不敲就吃了,这样的话,就等于没有通知所有僧人来这里吃饭。所以,来的可能就这几十个人,但是却是代表了谁呢?十方的众僧。供养的人是供所有的十方的僧人,谁今天来到这里就可以吃饭。由于这样的缘故,虽然就几十个人吃饭,甚至就四个人或五个人吃饭,但代表了所有的僧人接受了供养,由于这个供养的功德——对境大的缘故,所以它的力量也非常非常的大,这个就是方法。

"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这里这样解释,说"具清净戒",就是别解脱戒,"圣众之道"是定共戒,"其德汪洋",道共戒,是解释菩萨戒[5]这样来解释这三种戒,当然这也不一定是很周遍。我们在理解"其德汪洋"时,汪洋大海、非常的广阔,佛陀说,佛法就像大海,具有海的八种功德,又深又广,其中有众宝奇珍,还有大形众生。大形众生就如海里面的很多大鲸鱼,还有很多的宝贝,这些奇珍异宝象征了佛法的宝藏,大形众生象征着有德之人,像这些十地菩萨、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还有阿罗汉,这些圣众都在这佛法的大海里面。这个大海深不可测,既深且广,所以这些功德之田就像汪洋一样。到底这个汪洋具体有什么德?我们只知道他成为一个有德的人,有德的人有什么德?这里我们要回忆一下,在学皈依的时候,论典里面讲,法宝就是正皈依、正救护,如果能够得到这个法宝,比如其中的道谛,就能够解脱诸畏。诸畏解脱叫作什么呢?究竟的解脱,就是得到究竟的灭谛。能够证灭谛的是什么呢?就是道谛。所以法宝就是道谛、灭谛,能断这些过失的就是功德,所断的就是过失。最低的下限,法宝也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这里讲的"其德汪洋",刚才讲了究竟的时候,得到了道谛和灭谛,如果是大乘,极果就是佛陀的果位,能够断德圆满、智德圆满,就是证法身;如果是小乘的,也是一样的。证得了道谛、灭谛,道谛就是功德分,灭谛就是断除过失的那一分。这是不是突然之间而生出来的呢?不是的,它是从圣者一开始、初修的时候,远离一点点的过失,修一点点的功德,断过失、证功德两个事情不断地增长而来的,所以法宝能作为我们的正救护。救护什么呢?能够救护我们的痛苦。真正能够救护痛苦的,在三宝当中,就是这个法宝。

我们再观察,说一个人有功德,比如他是一个初果阿罗汉,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德的人。他有什么德呢?他有无漏的道德,无漏的道谛,第二刹那就可以证得无漏的灭谛。无漏的道谛,它能够有什么作用呢?见道的这个心是一种功德,是一种证德,它能够断除过失。断除什么过失呢?断除见所断的烦恼。由于断除了见所断的烦恼,种子也断除了,这个见所断的烦恼永远就不会在他的相续当中生起,由此而续生的业、苦也就不生。所以得到苦集永不生的那一分,这叫作解脱——那一分的解脱,这就是灭谛。他的断德和证德是这样安立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初果圣人,由于他有这样的功德,他能够断除这样的过失,所以他值得我们去礼敬、去赞叹、去供养。断除见所断的烦恼有什么好处呢?他成为了真正的僧宝,他对三宝的信心永不退转,他现证灭谛,现证解脱。比如我们看到说"补特伽罗无我",这些我们现在是推度,这样想,应该是这样,(或者)应该是那样,是合理的;在见道的时候,是现证,不用思考,现量所证。这是非常殊胜的,要通过不断地修持,不断地增上才能够证得。

在这之前,我们不要说一个有功德的人了,就算是前面讲说的"山间禅定"——乃至得禅定,断除了欲界的恶不善法,欲界的恶不善法不现前、不会现行,就不会生起这些五盖,断除了五盖。欲界的贪心、嗔恚,还有掉悔、昏沉、睡眠、疑,这些就像沉重的枷锁,把我们这些凡夫牢牢地捆在欲界。有五欲好享受的时候,又有一种生怕要失去的痛苦,要保护它;当你真正失去了,你又生起了得不到的痛苦,又要去追求。总之,没有一个安心的时候,不断地被困扰,我们就像奴隶一样,被推动着走,也像吸鸦片一样地被推动着走。你想离开,又离开不了,知道应该离开,确实心里又放不下,所以为此反复。就像拉肚子一样,今天拉了,好了两天,又开始拉肚子,不断地犯病、不断地犯病;又像那些吸烟上瘾的——不是一般的那种吸,或者酗酒的,好像一刻都不能停下来的,被控制了。而得到禅定,断除了五盖,就好像一个奴隶解脱了枷锁,现在翻身了,不是奴隶了,自由了。得禅定也是这样的,会得到现法的安乐。看起来好像没有得到什么物质的东西,但是内心当中会生起一种离开欲界的快乐,非常的高兴,内心的欢喜就好像奴隶终于解放了一样。这还是得到世间的禅定的一种感觉,如果说得到了刚才讲的初果圣者所得到的断证功德,那就是永远不会生起分别的、见所断的这些烦恼。这个时候感到了解脱之乐,我们无法体会,但是我们可以去想,我们在被烦恼困扰的时候,那种痛苦你好想解脱、好想断除,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时候,你就想到:如果谁断除了,我肯定佩服他!为什么?因为你反复想要断除、要断除,经过了半辈子的努力,还是断除不了,听说有一个人能断除,所以你就会很佩服,"非常了不起!非常的高明!"所以说"其德汪洋"。像这样还只是初级的,是第一步。

第二步,断除了什么呢?欲界的修所断的烦恼——六品,这样就可以得到二果;断了九品,就得到了三果,叫作不还果,再不投生欲界;如果把色界、无色界的修所断烦恼、全部现行种子一起断完,那就成为阿罗汉了。这是从断烦恼这一分来讲的,就是说阿罗汉果的殊胜。目犍连尊者是得到了四果,像这样的这些僧众,在自恣这一天,非常非常的多,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是无数个,在僧众当中,他们会在这一天,看哪里有因缘成熟的、哪里有请他们的,他们就会去应供。还有一些菩萨——任何一个菩萨,乃至一个凡夫菩萨,都发起了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很宝贵,虽然他不是圣者,但是菩提心的殊胜超出了这些阿罗汉,这是最宝贵的一种心。从方便分来讲,这是最重要的。他的修行之道,从方便分来讲,是远远超出阿罗汉的,更何况还有圣者菩萨。圣者菩萨得到了道智,方便智慧双运,就是由现证无我的智慧摄持的这种菩提心,他在这个时候具有极大的功德,是非常非常殊胜的福田。这样的福田在这一天也是有的,所以僧众当中有这么多、这么多的大德,这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功德很大,因为他们具有很大的功德,名之为大德。所以佛陀就指示说,这一天供养这些人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呢?能够救济堕在恶趣当中的这些母亲的厄难,可以救拔。这就是从皈依当中依托着僧宝的力量来解脱父母,这就是具有了孝顺。设供、报恩,这是很殊胜的。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有这样的自恣僧,供养这样的自恣僧,就可以怎么样?有什么好处呢?"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

这好处有两方面:拔苦,予乐。能够拔除三恶道的苦,能够得到"衣食自然",还有"入天华光",就是生天中的这些福德。所以这就是非常的殊胜,有这样的好处。

并不单单是下辈子(得好处),总的来讲,供养殊胜的福田,都有这样的力量,但是供养这个殊胜的福田,在特别的时间去供养,而且是为了报恩而供养,有了这样的特殊的想法,所以可以感现报,也就是说可以今世就受报,而且不是几十年后,现在就可以受报,那么就能够出饿鬼苦。出饿鬼苦是直接所显示的,间接显示的也有出三途的。这里不是说凡是出三途,那所有地狱、饿鬼、畜生(的众生)就一起出去了。有这个能力,但不代表所有的都可以出。比如堕在地狱里的一些很苦的,有些是出不来的。也有指的是说将来不堕地狱。从直接上来看,目连的母亲是在今世、当下就得到解脱了。这里的好处就是说父母——这一世的父母在世的话,可以延长寿命,"福乐百年",现在也快乐,将来也快乐,得到了福乐,已亡七世父母也有种种的好处。

 

佛勅十方众僧,当为施主家咒愿,皆先为施主家咒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盆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讲了这个方法,那具体的受供怎么做呢?具体的做法,就先教受食。"佛勅十方众僧,当为施主家咒愿,皆先为施主家咒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佛告诉我们十方的众僧,要"先为施主家咒愿",就是在供养的时候,要先做这个咒愿,咒愿就是产生口业的善行;然后做"禅定意",禅定意就是意业的善业;然后再"受食",就是身业的善业。身口意都有了,就是先发愿,然后行禅定意,然后再受食。在受食之先,"先安在佛塔前",初受盆供的时候,要先安在佛塔前,然后众僧就咒愿,"咒愿竟,便自受食",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先把它供在佛塔或者是殿堂的佛面前,然后念咒、观想。就是我们供养的时候,先陈设无谄供具,然后要念咒加持、观想,观想供到佛面前去,再众僧可以开始受食。先供了佛,然后再供僧,这样的话,就是很如法的仪式。

 

尔时,目连比丘及此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涕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接着,"尔时,目连比丘及此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涕泣声释然除灭",目连就不哭了,他高兴了。因为什么?因为得到这个方法了。得到了解脱母亲苦的方法,他就怎么做呢?当即就去做,依教奉行。"是时,目连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就在这个时候,目连的母亲解脱了,得到了解脱一劫的饿鬼苦。饿鬼,有的寿命长的,长达一劫,可以活一劫,非常非常的长。不只是生生世世,非常多非常多的生死。有的版本是写"一切",这里是"一劫",许多种注解当中写的都是一劫饿鬼之苦。这里根据我们以前学唯识的时候知道,人见到的是河,而许多许多饿鬼同样都会见到脓、血,这些是他们的业力——共业所感。同样的,当一个阿罗汉拿着饭到她面前,由于她的业力强大的缘故,把这个饭变成了火炭。现在佛陀指示目犍连这个供养的方法,由于对境的力量非常强大、意乐非常强大,然后方法殊胜,它的结果是什么呢?目连的母亲,由于目连帮她去做这个功德,这是前提;他的母亲和他有非常近的因缘,有这样的共业因缘,所以他去做这个功德,她会很快受到这个果报,会感应。由于对境力量非常强大,僧众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个共业的力量,使她不仅仅是吃不到东西的苦得到解脱,(而且)整个就脱离了饿鬼的异熟身。所以说僧众的力量,也是"识"的力量——以唯识见来讲,僧众共同的识的力量作为增上缘,整个转变了她饿鬼的器世间、饿鬼的业。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要跟这个饿鬼有非常深的缘分的人去帮她供养。母子连心,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非常大,孩子对母亲的影响力也非常大。由于这样,所以他去设供养,跟别人设供养不一样。否则的话,那倒简单了,我们写牌位的时候,"一切众生全部解脱吧!"不是这么简单,要有这个缘。缘,有疏的缘和近的缘,总的来讲,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做过父母,但是有近和远的区别。比如我们这辈子的父母和我们的因缘是最近的,所以这个缘分在这时来说很深,影响力很大。可能在几百劫前,我们也彼此做过父母,但是因为时间隔得太久了,就惭惭地淡化,感果已经感完了。比如有的是报恩的,报完了;有的是报仇的,报完了。报完了就已经完了,连那些习气、等流全部完了的时候,缘分就远了。所以作为我们,生为人子,就要好好地去思考、去报恩,就像目犍连尊者这样去学习。

 

三、流通分(明依教奉行分)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可尔不?"

目连就这样问,未来的众生,可不可以这样做?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佛陀就说"大善快问",太好了,你问得非常好,"我正欲说,汝今复问",我正准备说,你也就问了,那就很好,为了未来世的众生。他们也是要做这样的一个孝行。

 

(一)教献供

"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开始是问可不可以,佛说问得很好,接着就说,"善男子",详细地讲,"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应该这样去献供,这是应该做的。

 

(二)教发愿

"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然后"教发愿","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怎么发愿?使现在的父母寿命一百年,没有病,没有一切身的苦、心的恼,没有一切身心的苦恼的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前生的、七世的父母,离开饿鬼的苦,得到生人天的果报,"福乐无极"。所以,有的人说:那直接的,干脆希望他们生到极乐世界,希望他们现生成佛,不是更好吗?这样叫什么?现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首先让他得到现在的快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得到未来的快乐,这是有基础的。也就是说像下士道一样,先断除恶趣的苦,得到人天的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停留,再脱离整个轮回的苦,那是有次第的。

 

(三)教常修

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

这里就是教修孝顺。怎么修孝顺?"修孝顺者,念念中常忆父母",要念念不忘地去忆念父母。定公上师经常说的四个"念念不忘",大宝恩师也经常叫大家要记住,就是: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依法依戒精进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众生。念念不忘的话,就是不要间断,要一直在想,前念完了后念接。有的人就想:这个怎么可能做到?现在我要吃饭,我要想着饭;呆会儿我要去上课,我要想上课;呆会儿要工作,呆会儿要想孩子……哪里会念念不忘想父母呢?这是做不到的。做不到,是因为我们的心力量不够,所缘狭小,所以就只能想一个东西,想多了就想不出来了。那是修行的目标,首先要经常经常地想,然后才能做到念念不忘,比如包括定公上师的四个"念念不忘"。有的人说:"那我怎么能'念念',又念上师、又念父母、又念众生、又念精进修行、又念成佛呢?这个念不过来。"这要体会这个殊胜,菩萨的"念",《普贤行愿品》说,"一念一切悉皆圆",一念都可以圆满一切的行愿,这是菩萨的殊胜。初修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念;修到结果出来的时候,每一个念念,都可以在一念当中现起,就像般若经说的,《现观庄严论》[6]当中说:一念——一刹那可以圆满一百七十三种行相,都修出来了。[7]这是同时的,一下子出来,这是果位的事情。

 

"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我们现在,不要说念念,作为目标,就是年年——每年都想到为父母去做,这就不错。

这是要去为父母供养,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常以孝顺忆所生父母,以这样报恩的心,想到他们对我们的恩德。然后,要报恩的话,怎么办呢?为他们做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此作为报恩的方式,来报答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是存亡两利,既可以报以前父母,也可以报现在父母的恩。

 

"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尔时目连比丘、四众弟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凡是佛弟子都应是孝顺的,都应该奉持这个法。"尔时目连比丘、四众弟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既然佛讲了一切佛弟子都要依教奉行,作为我们来讲,也要依教奉行。这本经的对机主要就是佛弟子,因为是佛弟子,所以才会相信有前后世,有前世的父母;才会相信僧宝有这样的功德;才会相信做这样的供养,有这样大的力量,对父母有这样的好处。所以主要的对机就是佛弟子。佛弟子当中,对业果、对恶趣这些了解的,然后就看到了父母的苦,生起了欲拔苦的悲。所以刚才讲了,这是属于下士道和共下士道所摄的修法,我们在修的时候,以这个作为基础。在修孝顺的时候,抓住这个要点——孝、顺。就像孝子的心一样,主要的要点在于,自己的所作无自在转,不是自作主张,不是让父母顺着你,而是"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要随着父母的自在,凡是如法的事情都随顺他,按他的欢喜去做。这是最好的孝顺,这是孝子心,在华严九心里有这样的说法,就是要去做父母欢喜的事情,不要去做他不欢喜的。如法地这样做,我们就是用盂兰盆来做,那是一个很殊胜的办法。

透过《盂兰盆经》,我们了解到佛和目犍连尊者这样的一个请问、一个开示,这是佛陀对目犍连尊者的一个重要开示。就像现在我们知道,在这一天,佛陀作了一个重要的开示——由目犍连尊者作为缘起,讲的这个开示,适合一切佛弟子奉持。我们现在也可以奉持,那我们就好好地珍惜。有这样殊胜的法门,我们可以在还没有成圣者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报父母的恩,多么殊胜!有时候成了圣者都还做不圆满,我现在还不是圣者的时候,已经可以依着三宝的力量去做,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地去做。

在盂兰盆法会,今天就给大家讲了《盂兰盆经》,此经是佛陀所说,在其他的经典里——《阿含经》、《报恩经》都记载有这个公案,所以可以确定地说,这是一部真经。因为此经非常的殊胜,现在没有找到梵文,也没有找到藏文,斯里兰卡其他的文都没有找到,所以很可惜。我也没有得到这个传承,耳传没有得到;但因为它的殊胜,所以根据古大德讲解,给大家阐述了它的义理,大家就好好地去依教奉行,这样可以报父母恩。

 

容易犯的两点"不孝"

另外,反过来说,现在最容易犯的有一点,希望大家一定记住。报父母的恩是这样的不好报,要花很大的力气,但是对父母不好,却很容易就犯了。现在通常易犯的不孝顺,主要是什么?不是去杀父母去打父母,而是不给父母好脸色,不对父母说好听的话,用难听的话去伤害他,对他们发一些脾气,做一些难看的脸色。这样是会很伤父母的心的,也是很不孝顺的,希望大家努力地去改正。如果你回忆起来,以前有做过这样的事情,那你赶快跟你的父母道个歉或者打个电话,表达你的愧疚之心,然后念一下他们对你的恩,这样是将来你得到你孩子对你孝顺的一个因。不然的话,到时候你的孩子也那样对你做,那你后悔来不及了。

第二点,现在还有一个很严重的最容易犯,是什么?杀父杀母。一般用一种嗔恨心去杀的人是很少的,现在我听说有一种什么情况呢?就是父亲或母亲得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病,送到医院里,医生说:"你这个母亲,活着也是受罪。"比如她靠着一个什么机器维持她的生命,或者某一种药维持她的生命,医生他不懂,他觉得:你的母亲已经这样子,活着也是让她多受苦,建议你们就不要去弄了,把这些东西都拔掉、停掉,让她早点走吧!有些孝子,平时对母亲是很孝顺的,为了父母,一切都做得很好,然而他不懂这一点,说:"为了让父母少受苦,赶快让她早死吧!"怀着这种痛苦不舍的心情,就把这东西拔掉。这是不是属于杀父杀母呢?是杀父杀母。是不是以恶心杀父母呢?不是以嗔恨心、以贪心杀父母,但是属于以愚痴的心杀了父母。这种心比那种对父母不孝而杀的罪要轻,但是总的来讲,还是杀父杀母,这是愚痴造成的。

我们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要说为了让父母减轻痛苦,就让他早点死;在死的时候,只会比这更痛苦。所以,你让他更大的痛苦提前来到,也是不孝。而且结束了他的生命,人为地结束,这就是杀生的定义——以你的力量断除了他生命的相续,这叫杀生,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还有的人是因为什么呢?由于有的仪器非常贵,一个小时几万块,他的经济力量根本支撑不了。我们的意见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尽我们的经济力量,假设你有十万块,这个费用要一百万,你把你的十万块用完了,去借也借不到,没办法了,那是客观因缘造成的,你无力保护你的父母、延续他的生命,那你不会留下遗憾的;如果说因为要一百万,你只有十万,你想:反正十万丢了也白丢,还是把十万留下,让他早点走吧!这样的话,一定会给你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极大的遗憾。所以,如果我们再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好好地想:做孝子不容易,至少我们不要做个逆子,做逆子很容易。希望大家以后知道,然后亲戚、朋友互相转告,千万不要造下忤逆罪,这是非常非常严重的。

 

回向

好的,我们今天把如法听闻和讲说的这些善根一起回向,主要的,还是回向我们的大宝恩师等师长能够法体安康、长久住世,正法久住;回向我们往昔所造的一切谤法业障都消除,尤其我们从今世乃至往昔在父母面前所作的一切违逆——言语不恭敬,身体不恭敬,心里不恭敬、不感恩、腹诽,以及对他们所起的一些非理作意、嗔恨,通过我们这次听闻,都能够把它净化、消除,乃至未成就之间的生生世世都能够做一个孝子,能以世出世间的报恩方式报父母深恩。

再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的颂子作为最后的回向发愿:

 

"若有男女依母教 承顺颜色不相违

一切灾难尽消除 诸天拥护常安乐

若能承顺于悲母 如是男女悉非凡

大悲菩萨化人间 示现报恩诸方便",

"世间一切善男女 恩重父母如丘山

应当教敬恒在心 知恩报恩是圣道",

"愿我生生无量劫 得宿住智大神通

能知过去百千生 更相忆识为父母

循环六趣四生中 令我一念常至彼

为说妙法离苦因 使得人天长受乐"。

 


[1] 《盂兰盆经赞述》(唐·慧净):此经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目连大叫下明圣教所说分。三目连白佛言下明依教奉行分。

[2] 此《佛说盂兰盆经》引文参照唐·慧净《盂兰盆经赞述》所引之版本。

[3]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说一切有部)》(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二十二种业皆顺现受摄类同分一故由重惑净心及是恒所造于功德田起害父母业定由田意殊胜及定招异熟得永离地业定招现法果于佛上首僧及灭定无诤慈见修道出损益业即受

[4] 《佛说盂兰盆经疏》(充国沙门宗密述):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经题云盆。即是钵也。译时随俗。题之云盆。盆之与钵皆是器故。

[5] 《盂兰盆经赞述》(唐·慧净):"声闻则别脱之戒,缘觉则定随律仪,菩萨则道共之戒。"

[6] 现观庄严论八品七十义略解》(法尊法师):"《现观庄严论》,即是把《般若经》──无论那一会──分作八大段来解释。换句话说,它就是一本《般若经》的科目。"

[7] 现观庄严论八品七十义略解》(法尊法师):"(七)刹那加行者,能于所作圆满最短之一刹那顷,尽把三智一百七十三相顿现为觉慧之境,得此堪能之菩萨瑜伽,便是刹那加行之相,此分四类,界限唯在十地最后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推荐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