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堪布说:“很多人对穿袈裟的出家人都特别恭敬,可是这衣服不就是一般的布做的么,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对这种衣服特别执著呢?”堪布回答他说:“在《律藏》等佛经中都讲了出家和袈裟的功德,暂不说这些,举个世间的例子:你看,警察和军队的制服和也是普通布料作的的,可是为何要穿他?以此类推,出家人的衣服虽然是普通布料做的,但身穿这样的衣服也有特殊的作用。”
我一听突然特别感动!其实那个阶段我看到了很多现象,内心是比较纠结和茫然,那时因特殊原因到汉地来公开场合穿着藏地僧服是需要很大的心力和勇气的!现在上师突然跟我说了这几句话,当下心变得清净无比,真的好开心,特别是上师重申了,这法衣的重要,我好感动!当我看着师父昂然的穿着那红色僧衣耐心慈悲地接引着一批批众生的时候,我的心真的好自豪。心里暗下发愿: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我希望自己一定要变成师父这样的人!
师父是低调的,平时没有非常多的说教,但他总在最关键时刻给你最关键的点脉,他用自己的身教点点滴滴教化着我们、启迪着我们要放下所有的浮躁而踏实去修行去学习。
师父说归依学处中有一条:我们应当应当恭敬出家僧人、袈裟、钵等沙门相,对所有僧人应当尊重、礼敬,对袈裟、钵等也应恭敬。当年阿底峡尊者不论见到任何大小僧人,他都摘帽、合掌、恭敬、承事等。哪怕仅著上僧衣者,亦较一般在家俗人具有不共同之殊胜。尊者弟子中最优秀的是仲顿巴尊者,仲顿巴尊者是位居士,对于僧宝十分恭敬,路上见到僧衣上的一小布片他也要合掌,见到有出家僧人经过,则退在路边,恭敬下跪,给僧人让路。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尤其是贤圣僧所具备的清净无漏的品质,这才是究竟皈依处,也是皈依佛、皈依法所要达到的目的
以前很多人给五明佛学院邮寄各种旧衣服,后来丹增嘉措活佛曾说:
所以希望大家谨慎因果,慎重做事如果有可能的话,供养出家僧众仅邮寄一些新的保暖内衣裤、护膝、袜子等即可,而且颜色最好是红色或黄色的为佳,其他的衣物请不必邮寄。
《悲华经》记载:在宝藏佛的时代,释迦牟尼佛曾发愿,将来自己成佛后,凡是对袈裟有一分恭敬的人都能得三乘授记、远离灾祸,乃至得以饮食充足。身处红尘的我们,经常思念象征佛陀教法的法服及法器;向往出家人的清净高远的梵行;乃至立志学习出家人的清净与慈悲,发愿广度一切众生,自然而然就能转轻五欲的贪染习气,远离祸患,为解脱之道种下清净的种子。
即使是梵天、帝释也不敢接受披袈裟者的礼拜。
猕猴在游戏时披袈裟,失足而亡之后,立即转生天道,可见袈裟的利益无穷。佛制规定,已亡故的比丘所遗留的袈裟应当挂在树上高处,一切有情遇到它,均能灭罪生福。相反,亵渎袈裟的罪过也极为严重。
据《付法藏因缘传》记载,摩诃迦叶将入涅槃时,手捧佛陀所授的衣钵,入鸡足山敷草而坐,等候弥勒菩萨降生成佛,再将佛陀衣钵传与弥勒;禅宗初祖达摩由印度东来时,也将衣钵传给二祖慧可,以为法脉相传的证物。自此以后,禅宗各祖师徒间以心印心的传法,就是以衣钵相赠作为标志,所以称为“传衣钵”。由此可见,衣钵在释迦牟尼教法中,的确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里说法时,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了,带着醉意来到世尊的精舍,对世尊说他要出家当比丘。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侍者阿难为他剃发,穿上法衣,出家当了比丘。过了多时,这个婆罗门醉汉渐渐醒了,他慢慢睁开双眼,看见自己在佛陀的住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又看见自己身穿法衣,摸摸头也光了,感到惊骇恐怖,转身就走开了。
众比丘见此,就问佛陀:世尊!为什么要答应这个醉汉出家的要求呢?他本无此心,现在又逃到世俗中去了。佛陀回答说:这个婆罗门在以往的无数劫中,都没有产生过出家修行的心念。现在,他因为喝醉了酒的缘故,稍微有一点出家求法之心。因为有了这个因缘,将来一定能在我法门中出家证果。所以我答应他的要求,为他种下出世的善因。这就是因果业报之理。
即便再下劣的出家人,在胜解佛出世时也能获得解脱,这个原因是这样的:往昔,有一千个太子在一位如来面前发愿成佛,他们就是后来的贤劫千佛。当轮到最后一位太子发愿时,前面的太子取笑他:“我们成佛后广转 ,令无量众生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把众生都度完了,你成佛后还怎么度化众生?”那位太子说:“如来的道法不可称量,众生的数量也无有边际,发愿的力量也不可思议。”随即他发愿道:“愿我成佛后的事业、寿命等同于前面九百九十九尊佛事业和寿命的总和,所有在九百九十九尊佛教法下破戒、造恶业的出家人在我的教法下都获得解脱。”这位太子就是未来的胜解佛。
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他的相续中还是有很多功德,依然值得世间人恭敬供养。
《赞僧功德经》云:“破禁比丘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虽然破戒比丘已经没有戒体,但他最初发心出家的功德非常殊胜,百千万亿在家人的功德也无法与之相比。
《楼房经》中说:“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所以,如果我们遇到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供养供养其他饮食,如此都不会生逢恶劫,这在佛经中均有记载。
佛经中说:“诸在家人如狗的尸体一般,破戒的出家人则如大象的尸体一般。”狗的尸体没有多大价值,甚至没人愿意吃它的肉,而大象的尸体还有很大的价值;如果说在家人像狗尸一样,那么破戒的出家人就像大象的尸体一样,虽然破戒的出家人不能再和僧众共住,也没有资格享用僧众的财产,可是他们依然有很多剩余的功德。麦彭仁波切也说过:“虽说破戒如人尸,然具剩余之功德,如牛王死留苦胆,獐子尸体具麝香。”破戒比丘亦复如是,虽于我法毗奈耶中名为死尸,而有出家威仪形相,能令无量无边有情暂得见者尚获清净智慧法眼,况能为他宣说正法。”此外,破戒的出家人也胜过一切外道和在家人。真正观察起来,世间人就算再怎么了不起也无法和出家人相比。
不说真正发心出家,即使在精神迷乱或者演戏时出家也有很大功德。
佛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人喝醉酒后到佛面前请求出家,佛让阿难为他剃头、穿法衣。那个人酒醒后发现自己成了比丘,马上脱掉袈裟逃跑了。诸比丘不理解佛为何开许醉汉出家,佛说:“此人无量劫来都没有出家的心,现在因为醉酒而暂时萌发出家的心,以此因缘以后他能出家得道。”《万善同归集》中也说:“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向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醉酒、演戏时出家都能种下成道的因,如果真正舍弃世间的贪爱,出家成为大乘比丘,这个功德就更是无量无边了。
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一般来说,佛经中根本没有在家功德超过出家功德的教证。根据有些经典的观点,不要说真正出家,即便为了出家而向寂静的地方迈七步,也远远超过南瞻部洲一切众生在百千万年中作上供下施的功德。
出家人由于具有殊胜功德而成为严厉的对境,人们不仅不能损害他们,甚至不能对他们产生恶心,否则也会造下恶业。佛经中说:“任何众生对身著袈裟之比丘生恶心,则彼于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生恶心,于三世圣者生恶心故将成熟无量罪业之果报。” 不要说不能对出家人生恶心,甚至也不能轻蔑、毁坏他们的法衣,否则会招致大罪报。相反,如果恭敬法衣则可获得无量功德。
以前萨迦法王根嘎酿波看见许多小喇嘛脱掉法衣,在溪水中耍箭术,萨迦法王说:“各位僧人请穿上法衣,我这个老居士要向你们顶礼了。”像萨迦法王这样的大成就者,都显现不轻小喇嘛的恭敬之行,我们凡夫更应把一切众生看为佛菩萨。今天世界各地都有宏扬佛法的大德菩萨,对他们应当平等作清净观。
莲师大师在警策文说:十方僧众当中不少是圣贤。我见到他们都很尊敬,他没跪,我先跪;他没拜,我先拜。前次有个游方僧,相貌丑恶,袖衣破烂,别人都轻视他。后来会见我,大谈《楞严经》的妙理。所以你们决不可轻视人,记着记着!
宗萨仁波切在入中论中讲到: 有人曾经问我,作为一个和尚,你是否皈依僧。我想说,当我在街头看到穿着红色的、黄色的、或灰色僧衣的出家僧人时,我们会相对合掌,在互相微笑的时候,我的心里会涌过一股暖流。有一次,我在巴士上,看见一个藏传佛教的僧人,我在车上向他合掌,他看见了,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也向我合掌,脸上是那种单纯的令人想到西藏纯净蓝天般的微笑。我很长时间都不能忘记这微笑。我们属于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教法传承,但是一直上溯到佛陀时代,我们共同的导师都是释迦牟尼佛。即使我们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千山万水,当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像久别的兄弟。我们甚至可以不用懂得彼此的语言,也不会障碍我们在心底的交流。透过这样的形象,这样亲切的微笑,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来自佛陀的清静力量,一如佛陀当年所受的启悟。走在街头,我无法判定一个行走着的出家人是持戒抑或破戒,但当他们汇入历史,汇入那不断的传承中,我知道,那就是我永远不变的背景。
因为总有那么一天,这些穿着黄色的,在路上非常安详行走的比丘的形象再也看不到了。也许有一天呢,所谓为众生如何如何这个概念永远不存在了,也许有一天观所有的众生如同本尊的这种净观完全不存在了。当真的有那一天来了的时候,那真的是黑暗时期。
手摸着袈裟时,我仍会感动。我不是一个好的僧人,过重的习气使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俗人。我的心理与行为,使我在身披袈裟时内心感到惭愧。但我知道,我的染污并不曾改变袈裟纯净的本质,它依然是清净的幢相,是正法的标志,即使只剩下一丝布条,我仍应顶受它。
它曾披在如来的身上,曾披在迦叶尊者的身上,曾披在阿难尊者的身上,龙树、无著,都曾经顶受过它,为他增添荣耀。抚摩袈裟,想起这些逝去的大师,我仍然会流泪。
我们到寺院礼佛参游 或是在博物馆欣赏佛像之时...
读经的人可能知道,经中常常提到七佛,七佛是指...
在我学佛的路上遇到很多的事情跟人,现在记录几...
佛门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
(文峰寺2010) 印广门清法师开示 声明:此《过五...
佛陀在世的时候,离佛陀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放牧...
佛教说中阴身 到底什么是中阴身? 中阴又叫中蕴...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
迦叶佛成佛离我们现在有多少年? 答:约191万年前...
1;怨气: 闺中怨妇,乳腺病生 危害: 老生气的人...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
什么是冤亲债主?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冤亲债主充...
生活中谎言并不少见 有恶意的诈骗 有为了引流捏...
炉 香 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
弟子: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阿难尊者 阿难是 提婆达多 的亲弟弟,也是佛陀的...
佛教的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
我们常听到法师、同修劝告我们不要有分别心,但...
1;怨气: 闺中怨妇,乳腺病生 危害: 老生气的人...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
什么是冤亲债主?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冤亲债主充...
炉 香 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
弟子: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阿难尊者 阿难是 提婆达多 的亲弟弟,也是佛陀的...
供养三宝,是培植福田的重要方式。那么,在佛前...
为什么要受持八关斋戒?附仪轨及功德利益 什么是...
佛像要怎么拍才不会冒犯到佛菩萨 不少人到寺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