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净宗 > 净土经论 > 正文

《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姚长寿

  一、问题的所在

  《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对中国佛教有着重大影响的论著。这部论著以真如缘起说为其理论基础,阐述了“一心”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在对一心、二门、三大作了详细的阐述之后,又指出了生起信仰大乘佛法的方法,即所谓四信五行,从而要求人们修习大乘之行,最终达到成佛的境界。该论在修行信心分中有如下一段: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众生初学此论所说大乘佛法,会产生怯弱之心,认为住于此娑婆世界,怕自己不能经常遇到诸佛,亲自奉承供养,害怕信心难以成就,于是产生退却念头。但是如来有一种殊胜的方法,能摄护其信心。这就是专心一意念佛,便可随愿往生他方净土,经常见到佛,永远离开恶道。为了说明这一念佛往生法门的行之有效,底下应用了一段经说(修多罗)。这段经说应该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取意,说如果有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于那个极乐世界,就能往生该处。因为在那个世界里可以经常见佛,所以信心无有退失。这段经说至此意思都很明确,问题是下面的一句,“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应该作何理解?一般似乎是作这样的理解:如果能够观想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常勤加修习,最终必定往生净土,住于正定位。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与上述念佛往生法门不同的另外一种修行方法,即观想法身进入三昧。能够进行这一方法的也决非是上述那些怯弱众生,而应是那些利根上机之人。修行信心分的这一段本来是为怯弱众生而设的,为什么又要在这里提出对怯弱众生来说很难做到的真如三昧呢?这里应有值得探讨之处。高崎直道博士即曾对此有所疑问,可惜没有对此作深入探究。

  我们知道《大乘起信论》现存有两个译本,一为梁真谛(499—569)所译,通称“旧译”;一为唐实叉难陀(652—710)所译,通称“新译”。而上述这一段,新译却是这样翻译的:

  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谨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作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以生如是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道。如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

  我们注意到新译的最后一句,即“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其中的“彼”,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应该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新译的意思是说,怯弱众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在那里可以经常见佛,信仰大乘佛法之心永不退转。在那极乐世界(于彼)倾听佛的教诲,观想佛的法身,渐次修行,即可入正定之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段的含义就成此土念佛,彼土修行了。

  《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很大争议的论著。关于本论的真伪,比如本论究竟是真谛所译,还是中国人的著述,实叉难陀究竟是否重译过本论,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里暂不讨论这些问题。从文献的角度来看,上述一段的内容,新旧两译确实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此土观佛修行,还是彼土观佛修行,这在中国净土教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如下探讨。

  二、关于往生思想

  藤田宏达博士在《原始净土思想之研究》一书中,对往生思想及其源流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大阿弥陀经》说:

  其欲求作菩萨道生阿弥陀佛国者,其人然后皆当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者,皆当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皆当作佛。

  往生的意思也就是成佛,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自利利他的誓愿而成的世界,是佛的觉悟的世界。但是极乐净土的往生,并不意味着就是立即成佛。往生者有着各自相应的证果,其证果的内容,在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为声闻四果,在大乘佛教即为阿惟越致(不退转)。

  声闻四果,第一果予流,轮回生死,极七返生,即于人界与天界七度往来,在此期间不断修行,最终得阿罗汉果;第二果一来,即于人界与天界一度往来之后而得证果;第三果不还,即不再还回人间而在天界入灭;第四果阿罗汉,诸漏已尽,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从这四果的情况来看,能够在现世证果者,只有第四果阿罗汉,其余三果尽管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从生于天界完成修行这一点来说,却是相同的。

  往生思想与见佛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见佛,就是希望能够在佛的身边修行而得以觉悟。这一点对佛灭后的佛教徒来说,那是一种最为迫切的愿望。部派佛教认为现在佛就是释尊一佛,而且包含在过去七佛之中,所以现实是无佛时代,当然也就谈不上见佛。到了大乘佛教,由于现在他方世界多佛思想的出现,便形成了见佛思想。比如《般舟三昧经》就说到可以通过三昧见佛,而且在诸佛之中特别提到了见阿弥陀佛。庐山慧远的阿弥陀佛信仰,依据的就是《般舟三昧经》。依靠三昧来见佛,这是大乘佛教的一股潮流。

  然而在《无量寿经》等净土教经典里却有着一种与三昧见佛不同的见佛方式,那就是通过往生见佛。这些经典说到三辈往生,上辈者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而中辈和下辈因对阿弥陀佛国存有怀疑,而生于边地的七宝城中,五百年不得见阿弥陀佛,亦不得闻此经。从这些情况来看,所谓往生极乐净土,就是见阿弥陀佛,以期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完成修行而达于成佛。

  三、《往生论注》与《大乘起信论》

  上述《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一段的劝归净土思想,与龙树(约150—250)《十住毗婆沙论》第九《易行品》有关系。《易行品》说:

  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越惟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这是说菩萨要想在现生得阿惟越致(不退位),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修习困难之行的难行道,一种即是称念佛名的易行道。这一难一易二道的教说对以后的净土教家以很大的影响,使之成了一种净土往生之行。昙鸾(476—542)的《往生论注》就是如此。《往生论注》以五浊无佛的时代意识为立论的基础,认为在这个时代之中,自力修行是难行,他力称名是易行。龙树在《易行品》中说难行易行,指的是大乘菩萨道,昙鸾则把在现世之中求不退位进而觉悟的菩萨道统统称之为难行道,而把往生净土进入不退称之为易行道,与龙树的本意有所不同。

  《往生论注》是世亲(约400—480)《往生论》的注释。《往生论》主张通过五念门,即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来生安乐净土,见阿弥陀佛。现存《往生论》只有菩提流支一种译本,近来佛教大学综合研究所“净土教の综合的研究”研究班,对《往生论》作了各种版本的校对,为《往生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因无梵文对校,《往生论》中的有些句子受到汉语译文的制约,自古至今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这么一句: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这一句与上述《大乘起信论》中“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一样,奢摩他(止)寂静三昧的修行,可以理解为在此土,也可理解为在彼土。如果把“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一气连下来读的话,那么修行的时点就在彼土。如果在“作愿生彼”作一停顿,那么这一句的意思就成了在此土一心专念,作愿生彼,(同时)修奢摩他寂静三昧,修行的时点就在此土。从《往生论》的原义来说,应该采用后一种读法,日本的学者大都也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世亲思想的本义。但是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应该采用前一种读法,昙鸾就是这么读的。《往生论注》对这一句的注释是:“为修寂静止故,一心愿生彼国”,意思很明显,奢摩他的修行是在彼土。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往生论》中还有一些,比如“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也可以有两种读法,昙鸾采用了彼土修行的读法。今天我不想在这里具体探讨这个问题,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想说明一点,那就是昙鸾的《往生论注》中有着浓厚的彼土修行的思想,这一思想虽然没有被后来的道绰、善导等继承,但却对《大乘起信论》产生了影响,并通过《大乘起信论》也影响了后来的唯心一系的净土教家。

  望月信亨博士认为,如果《大乘起信论》是出于地论师之手的话,那么上述《大乘起信论》一段的往生净土之说,很有可能是受了昙鸾净土不退思想的影响。他是从《往生论注》与《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的关系、菩提流支与地论学派的关系等来论述的。从彼土修行的方面来说,我认为《大乘起信论》很可能也是受了昙鸾《往生论注》的影响。

  《大乘起信论》的这一专念往生说,以论书的权威对后来的净土教,特别是唯心系的净土教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专念往生的胜方便,为一切众生进入净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比如,永明延寿在(904—975)《万善同归集》第二十八问答之中,在回答“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一问时,即答以“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并引用了《大乘起信论》的这一段以作经证。主张“本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天台宗学者四明知礼(960—1028),也在《四明尊者教行录》中,提出“托彼胜境修观”,也引用了《大乘起信论》的这一段以作经证,“求生彼土,而令观于彼佛真如法身”。

  四、小结

  以上对《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专念往生一段的往生思想作了一些具体的分析,现小结如下:

  一、真谛译本中的“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一句,通过与新译的比较、昙鸾《往生论注》的比较、唯心净土教家的引用等考察,应作彼土修行来理解。

  二、昙鸾接受了龙树《易行品》的影响,把往生净土进入不退称之为易行,虽然不同于龙树的本意,但是正是这一不同使他能在五浊无佛时代意识下,在解释世亲《往生论》的时候,表现了浓厚的彼土修行的思想。这一思想很可能影响了《大乘起信论》。

  三、《大乘起信论》在昙鸾的影响下,其往生思想的含义,不仅是指怯弱众生的往生,而且也是利根上机之人的往生。这就是《大乘起信论》为唯心净土教家普遍重视的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