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
俗语稍加修改,以「从误会而聚合,至了解而分散」的语句中,可以得到一种凭臆测即能知道的后遗结果;那就是误会而聚合,尽是眼前的烦恼与痛苦,而了解后再分散,必然地存留于心底的是无限的怀念!
为什么?聚合的是由于「处久的腻而生厌恶」;分散后,便产生「回忆像五味橄榄」,遗下的总是失去后不免惆怅!这就是「得与失」的后遗症。人的情感作用,原本是与「业」俱生,而理智是来自生命历炼的过程;也就是说,情感编制成人,理智改变生命,二者如果失去平衡,结果都是大小问题,如果保持平衡,结果必然吉祥如意!
但是,人,于生命的里程碑上,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去刻划一些痕迹,不论是苦的或乐的,以能留下些什么才是「人」的认定,而且,几乎都是心甘情愿的!而吉祥如意这平衡下的产物,似乎是唯有等待苦乐之后,才愿意衷心底想拥有,甚至在未显现明确的苦乐之前,已经拥有的都会毫不吝惜的去毁坏!因此,人的生之路上,能见到的都是得与失的痕迹,当然所感受到的,不是苦便是乐;很难明确的发现那份平和中的吉祥如意!
这就是误会于人际的关系。
四大种性 四大皆空,不是酒色财气,也不是说出家...
大慈心 佛菩萨以慈心济世度人,为欲令众生普获利...
大般若经要解——不垢不净义 文:白云老禅师 继...
环境的适应性 ── 摘自白云老禅师著作《白云深...
大悲心 悲,是哀伤的意思,包括了恻怆与悲悯的心...
四马喻 杂阿含经中说:「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文:白云老禅师 离相义...
心斋 仲尼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文:白云老禅师 继...
讨债 讨,是一种索取或乞求的行为,债,是一种实...
思路 白云老禅师著作 01 蛙跳夜池月影散,那里面...
白云小语 白云老禅师著作 人生,是从现实生活中...
老僧常谭 1 、 抗议副产品 许多年,打从有了「抗...
禅的妙谛 前言 禅,是一种思惟观行之法。 禅,是...
最后才知道 — 禅那末后句 白云老禅师著 头重脚轻...
惠能大师 白云老禅师著作 一、缘起 野僧学禅近五...
禅表现特殊方式 白云老禅师著作 禅师说净土 问:...
禅的探索 白云老禅师著作 (一)导 言 禅的格言是:...
学佛之道 白云老禅师 学佛应有的几点认识 一、应...
修行法要 ——千佛山之行修法—— 白云老禅师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