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寺院 > 陕西寺院 > 正文

西安倦游寺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西安倦游寺

陕西西安倦游寺大门

  地理位置

  倦游寺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南约17公里的黑水峪口。原为隋朝倦游宫遗址。倦游宫最早为隋仁皇元年(601年)始建,隋文帝杨坚来此避暑。唐朝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改为三座寺院。一寺废弛无存,现留二寺,分隔在黑水南北两岸。

西安倦游寺

陕西西安倦游寺古塔

  寺院简介

  南岸的为倦游寺一般通称为“南寺”,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曾改为“普缘禅寺”。清朝重修,现存正殿五间,内有泥塑、铜铸和木刻佛像多尊,雕塑均极精巧。殿前后有大小不同古塔四座最大的为法王塔,砖砌方形,上小下大,形如锥立,高约27米,底边宽约8米,塔七层,层间有出檐门拱。塔建于何时,无文考查,但就形制看似是唐朝建筑。塔西南角有一块黑色痕迹,人们传为灯烟所熏,时暗时亮,称为倦游寺十景之一“宝塔放光”。

  黑水北的为中兴寺,一般通称为北寺,有殿宇二十余间。正殿东南面大房三间,传为宋朝苏东坡读书处,门前有道光年间书写的“苏公藏书处”匾额。寺东有“玉女洞”,洞内飞泉,名“玉女泉”,俗称“玉女垂帘”,传说是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地方。苏东坡留题玉女洞诗中有“洞里吹~萧子,终年守独幽。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之句。泉水甘冽,苏东坡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时,常差人远来取水,用竹书签,剖分为二,一存寺内,一归自藏,备作往来之信,戏称为调水符,东边的芒谷,有一石洞,为汉朝马融读书处,人们呼为“马融石室”,为倦游寺十景之一。

  倦游寺的佛寺院建筑,基本上都是汉式建筑,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佛教滥觞时期的洛阳鸿胪寺。众所周知,鸿胪寺是东汉专管朝祭礼仪的官署,只因西域来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用白马驮经书来此翻译和传法,中原人便效仿他们住的地方建筑了后来的佛教道场一一寺庙。因此,可以这么说,倦游寺是飞檐斗拱式的佛教寺院。

西安倦游寺

陕西西安倦游寺

  寺院格局

  倦游寺的布局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宇宙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易·乾卦·文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乐记·乐论篇》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人乃一大调和,那么艺术---“乐”,就应该体现这一调和。所以,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这就是中国的寺庙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寺院景观

  南、北寺之间有潭名“黑水潭”,也叫“倦游潭”,又号“五龙潭”,宽约二丈馀,水色黝黑,深不可涉,唐人岑叁有“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之诗句。潭上石坚峭绝,形似龙潭虎穴誉为信游寺十景之一。此外,这里的胜景还有“斜阳晓照”、“狮山象岭”、“西山登雾”、“九峰叠翠”、“倦桥古渡”、“猫阪警步”等。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在此写出了不朽诗篇《长恨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