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福建闽南佛学院讲师 济群法师
经常有信徒或佛教爱好者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样学佛,怎么样修行。对一个初接触佛法的人来讲,要选择怎么学佛,怎么修行,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一个刚刚接触佛教的人,面对众多的典籍,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无所适从。而这些典籍里面又有真实和方便,我们知道佛陀的说法有实说和权说,就是有真实说、有方便说。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又有许多方便和适应。佛法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许多误区,给我们初步学习佛法的人造成了很大困难。有的人学习佛法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往往在修学上不得要领,所以我要讲的题目就是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这个题目我主要想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当前佛教存在的误区现象,第二个是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一、 当前佛教存在的误区现象
当前佛教存在的误区现象,在这里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鬼神化
我们知道佛法是人本的,是为人服务的,但是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变成为鬼神服务了。佛法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
西方基督教是神本的宗教 ,就是以神为本,他们认为宇宙间有一个主宰的神,创造了世界。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神决定了人世间的祸福,人的命运由神决定。神是主人,而人永远是奴仆,基督教徒在祷告时就会说“我得主啊”,一般自称“您的奴仆”。相比之下,佛教显然就不一样了,我们称佛陀为本师,称佛陀为老师,自称为弟子、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所以佛教里讲佛和众生是平等的,在佛性上是平等的;
佛是已经成佛的众生,而众生是未成佛的佛,未来总归是要成佛的。基督教又以天堂作为人生的归宿,人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将来能够升到天堂,回到神的身边,一切的信仰都是围绕着神展开的,所以基督教是一种神本的宗教。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在民间宗教中,有一种鬼本的倾向,人死为鬼,这一点也是佛教和传统宗教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佛教讲六道和五道,就是在流转和生死当中,生命的趋向基本上有六种: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而在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中,有情的生命趋向只有人道和鬼道,人死之后就成为鬼,所以“鬼者归也”,鬼有“归”的意思,鬼道是我们人的归宿,人在世间的几十年是暂时的,而成为鬼是永远的,人做鬼的时间是长的,做人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有一个神的概念:鬼和神是同一个类型,神是有地位的鬼,德行比较好的人死了之后就成为神,德行比较差的和一般的人死了之后就成为鬼。所以中国古代文化里那些忠良之士,如岳飞、文天祥、关公等,死了之后统统成为神:神就是福报比较好的、德性比较高的鬼。这种鬼本文化与孝道结合起来,导致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慎终追远”。比如人死之后要殉葬,人在尘世间需要吃、需要穿、需要住,成为鬼之后去了另一个世界还需要吃、需要穿、需要住,所以我们的祖先就会把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烧掉,表示在阴间他们可以继续使用。后来发现这种做法太浪费,就改烧纸钱,现在还有烧纸的电视机、飞机、汽车、高楼大厦,用的东西应有尽有。这种文化重视鬼,认为鬼是我们生命的另外一种归宿。
佛教是人本的,但是佛陀出示以一切众生为度化对象,不仅仅是为人说法,同时也要度化一切众生。比如佛教许多经典记载,佛陀有时候也会到天上去说法,有时候也去龙宫去给龙王说法,佛教里有一本《佛说海龙王经》,就是给龙王说的。佛教把生命的形式、生命的趋向分为六种,就是六道一切众生自然都是佛陀慈悲度化的对象。但是佛出世是以人出现的,所以佛教基本上属于人本的宗教。佛教在弘扬的过程中,因为受到鬼本思想的影响,结果就导致了“经忏”现象的盛行,使人们对佛教产生了误解,以为佛教就是为鬼神服务的,一旦与佛教发生关系,家里一定有死人,如果家里不死人,要和佛教发生关系就很难想象。在香港、广州等地,一些信佛的人看到出家人就很欢喜,那些不信佛的人看到出家人就会觉得今天一天都会倒霉。有些人不喜欢出家人,如果今天要去赌钱,看到出家人就认为今天准会输,因为和尚头光光,就意味着输得光光。“经忏”活动的盛行给社会上造成了这样的误解,所以大家也有必要对“经忏”做一了解。
“经”就是指的大乘经典,“忏”指得是忏悔法门,“经忏”的思想来源于大乘经纶,当然在小乘经论里面也讲忏悔,也讲诵读经典,但因为我们中国流行的是大乘佛教,特别重视读诵大乘经典。大乘经典中有“十法行”,其中非常提倡读诵,我们现在早晚功课都是读诵大乘经典。另外一种修行方法就是忏悔,像普贤十大愿王,其中第五愿就是忏悔业障。读诵大乘经典和忏悔是修行大乘佛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隋唐之前的佛教大师们创立了很多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净土宗等,每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的修行法门,不像现在“天下和尚一本经”。诸位到这里来参加夏令营念的早晚功课,只要把他学会了,到了哪一个寺庙都是一样的,虽然有南腔北调的不同,但大体都可以滥竽充数。所以你只要学会一本经,就是两堂功课学会了,到任何一个寺庙都不必担心不会念。以前出家人讲,你把两堂功课学会了,到寺庙就有饭吃了,不然你去挂单,两堂功课不会人家不给饭吃,所以两堂功课也是饭碗。但我们现在的两堂功课是宋元之后到明朝才普及的,很多内容是将宋朝一些高僧大德和文人撰写的一些忏悔文编在一起而成,而在隋唐之际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修行。现在日本佛教还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我去日本时,参访了很多寺庙,法相宗的道场就有法相宗自己的功课,天台宗的道场就有天台宗自己的功课,三论宗的道场就有三论宗自己的功课,隋唐各宗派自己的功课中,忏悔就是一个重要部分。
在修行佛法时,往往不修行时万事大吉,一修行反而魔障特别多。这有两种情况:有一种人越修家庭事业越顺利;另一种人不修行还没什么事,一修行烦恼、障碍都来了,生病,事业不顺利,对佛法修学不深得人可能产生退心。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就是一种业障的显现。所以修行任何一种法门之前,我们都要忏悔业障,因为我们众生无始以来造了很多罪业,《地藏经》里就说我们阎浮提的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一个人说我做好人就行,也没有干什么坏事,应该没有造下什么罪业,其实不然,我们在有意无意间造了很多罪业,《普贤菩萨行愿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说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如果有形象,那么尽虚空不能容纳,我们的罪业整个宇宙都容纳不了。所以我们在修行之前首先要忏除我们的罪业,因而忏悔法门的修行是佛法中最基本的修行。当时隋唐的大德们为了适应修行的需要编写了许多忏法,如金光明忏、大明忏等,所有的忏法都是以一种特定的仪式为忏悔服务的。当时的忏悔主要是为自己忏悔,为自己的修行忏悔。不幸的是,到了元朝之后,佛教的这些忏悔法门渐渐转变成为别人忏悔,转为一种经忏佛事、超度鬼魂,成为一种赚钱的手段。才导致世人认为佛教的存在是为鬼神服务的,其实这是一种流弊。佛教属于人本的宗教,佛陀出现于世间主要是为人解除烦恼,使人能够改掉不善的行为; 佛陀本身也是以人的形式出现,又是由人而修行成佛的。太虚大师对佛陀这一点曾有一个很著名的偈子:“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以佛法在六道里面重视人的地位,而其他宗教认为天堂是最好的。佛法对此怎么看呢? 佛法认为天上不及人间,当然这也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要享受快乐,那当然是天上好了!
其他宗教讲天上都很笼统,有一个天堂,有一个上帝。佛法说不对。佛法讲,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它由无数小世界构成,一个小世界就相当于一个太阳系,由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世界是由小千、中千、大千三个世界组成, 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小世界里包含着三界和六道的众生: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里包含着六道的众生,其中有天道。欲界的天有六重,就是说在欲界里上帝就有六个,而且六重天的上帝级别也不一样。欲界天的最大特点就是享受欲乐,各种享乐的东西应有尽有,比我们的五星级宾馆还要好,在物质条件上没有任何缺陷,而且在世界毁灭之前也不会有灾难。不像我们这里天冷、天热,需要什么空调、风扇,在欲界天里永远都是最舒适的温度,感觉最舒服,可能是有一个大空调给调节好了。
色界天享受的是禅定的快乐,它又有十七重天,每一重天也有上帝,这样又有十七个上帝。一个小世界里面就有这么多的上帝,在众多的世界里边上帝就更多了。就像我们地球有很多的皇帝、国王、总统,宇宙里面也有很多上帝。上帝既然这么多,为什么每个上帝总是称自已是唯一的主宰?因为帝王都有一种我慢,就像我们地球上的帝王称自己是“寡人”—我是唯一的。
欲界天享受欲乐,色界天享受禅定的快乐。欲乐属于物质上的享受,而禅定属于精神上的享受,相比而言应该是精神上的快乐更高级一点。如果人只重视物质快乐,那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佛法之所以觉得人身可贵,就是因为人有精神上的快乐,而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有本质上的不同。物质的快乐是动荡的,往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人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种动荡的东西;而精神的快乐是平稳的,一个人的修静功夫很高之后,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保持一种平衡,得到一种宁静、安祥的快乐。物质的快乐随环境转变而转变:一个人吃得好的时候就快乐,吃不好的时候就痛苦,吃得好如果继续不停地吃,他又觉得痛苦了。所以欲望会产生厌倦,是不可靠的。享受欲望能给你暂时的快乐,但紧接着痛苦就来了。一种欲望满足后,另外一种欲望又产生了,又是痛苦的。我们学习佛法,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所以大家要过日子,还是天上好,除了佛教,所有的宗教都是以天堂做为归宿,认为天上比人间好,只有佛法认为人间比天上好,这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的。
在六道里,天上只有快乐,而地狱里只有痛苦,畜生道又愚痴。我们知道修学佛法、成佛是智慧的成就,所以要以意识、思维为前提。如果认识能力太迟钝,成佛就可能很困难,比如畜生就不能成佛,地狱里的众生太苦不能成佛,天上的众生太快乐也不肯修行,不能成佛。就像我们人世间有这样一句话:“富贵修行难”,富贵的人叫他修行,他会说:我已经这么好了,还修什么行啊? 所以不肯修行。而人道有苦有乐,人在六道里边比起其他众生有几点优越的地方:第一点是环境胜,环境优越,有苦有乐。因为有苦有乐,所以人类生存就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人类整个的文化、文明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追求快乐、解脱痛苦。因此人类会对世界、对人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就有能力发现真理,有能力发现改善人类和世界的方法。所以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许多圣哲,最杰出的当然是我们释迦牟尼佛,他真正发现了人类解脱痛苦之道。第二点是抽象思维胜,人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第三点是人的忍耐力强。我们的“娑婆世界”称为堪忍的世界,就是说我们的世界是“五浊恶世”,有很多很多的灾难和障碍,而且世界给我们造成的痛苦又很多。那怎么才能生活得好呢?就要忍耐。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只能极度地忍耐。忍耐也是学佛修行的重要条件。
因为人有了这三个特点,所以佛法认为“人身难得”,人道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一种最佳形式。我们得到人身就应该珍惜它。
二、来世化
一般人都以为佛法是追求来世、向往他方极乐世界的。这样一种观念与我们所接触的经典当然也有关系,尤其是净土法门的盛行,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学佛就是为了来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把生命的重点和生存的目标放在来世,结果不重视现世人生的改善,忽略了现世。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我们知道佛教大乘经典里讲到“十方世界”,就是除了“娑婆世界”之外,上、下、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到处都有佛的世界。我们现代科学也在探讨,宇宙中除了我们地球有人、有生命之外,其他世界到底有没有生命? 佛陀早在2500多年以前就告诉我们,在十方世界中都有不同层次的生命,还有很多佛的国土,就像《弥陀经》讲的“六方佛”说的是东方、西方等各有哪些佛国。佛陀也经常在大乘经典里边赞叹这些佛国的庄严殊胜。当然释迦牟尼佛向我们推荐最多的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世界,还有一个是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土。
宇宙中有十方世界,时间上又有过去,现在、未来,就形成了“十方三世”。佛陀虽然向我们推荐他方世界、他方净土的殊胜,但佛经里还有许多经典告诉我们,要重视现世人生、现实人世间的改善,现世修行、现世解脱,“阿含”经典尤其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我们现在提倡的“人间佛教”以及“生活禅”,我觉得与佛教经典里的对现实人生的改善是一致的。我这几年讲过两部经典,一部叫做《佛说善生经》,还有一部叫做《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告诉我们现世人生的幸福、现世人类社会的安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应该如何去建立;《善生经)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选择朋友以及怎样对待财富等等。所以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如婚姻、财富、人际关系、政治等,佛教都有说明,并教导我们应当如何正当生活,这些也是佛经重点讲述的内容。另外,佛法的修行除了重视末来生命的幸福之外,也非常重视现世的幸福,因为佛陀给我们众生提供的修行所得到的快乐,基本上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现世乐”,一个是“来世乐”,还有一个是“涅磐的究竟快乐”。“来世乐”当然要等来生了,这辈子种善因,随着因缘的成熟,在我们未来的生命里得到良好的结果。“现世乐”就是现世修行、现世解脱。《阿含经》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现法乐住”,就是你当下用合理的方法修行,当下就会感受到快乐、法喜,不一定要等来世,而且现世修行也能现世解脱,不像大乘经典里讲的,成佛一定要等到“三大阿僧祗劫”,给人一种非常遥远的感觉。其实学佛、了脱生死、证得阿罗汉果,这些事情现世都是可以办成的。《阿含经》里说,许多佛陀的弟子去向佛陀请法,在佛陀的开示之下,当下就证得法眼净,当下就解脱。这种现象在中国的禅宗里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根据《指月录》、《禅灯录》的记载,有很多学人去问祖师,向祖师请教佛法,往往在祖师三言两语的开示之下,“言下顿悟本心”,当下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当下就开悟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要认识到佛法不仅仅是为了来生,更主要是为了现世的改善。前一阵我去了台湾,发现台湾基本上提倡的是“人间佛教”。我记得圣严法师说过这样的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们没有往生佛国之前,首先要建设我们现有的世界,改善我们现有的世界,这就是“人间佛教”。我们在现实的修行中,如果人格能够得到改善,现实的世界能够得到改善,那么将来自然就有资格去往生佛国净土了。
三、宗教仪式化
在我们学佛修行中总有许多仪式,如念佛、拜佛、诵经等。诵经本身又有很多仪式,尤其是密宗有很多仪轨。当然这些仪式就修行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不是说仪式的存在是不对的,然而这些仪式主要是为了辅助我们的修行,是修行的一个方面,不是修行的全部。但是在一般学佛人的观念里往往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修行就是念佛、拜佛、坐禅、上殿,好像除了念佛、拜佛、坐禅、上殿,就没有其他的修行内容了。这种现象会造成什么样的弊端呢? 有很多人因为只知道仪式上的修行,结果反倒忽略了生活中的修行,所以有的人虽然修行很努力,一天会念上几万声佛号,一天可以读上不少经典,但是他的习气、烦恼、做人,一点都得不到改善,在生活中的习惯、观念还是依然故我。有人说,我学佛这么长时间,怎么烦恼还这么重? 有的人学佛很长时问,可人们对他的印象却不好,因为这个人虽然学佛,但做人做得并不好,其原因就是他把修行局限在仪式上。我想修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狭义上的修行,还有一种是广义上的修行。狭义上的修行不妨就定义为形式上的修行,广义上的修行可以理解为生活上的修行。狭义上的修行就是通过一定的仪轨,在特定的形式下修行:我现在在念佛,我现在在拜佛。广义上的修行则表现在整个生活中,就是我们的行、住、坐、卧,吃、喝、拉、撒,这一切的一切都包含着修行。
说到修行,“修行”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修行其实就是修正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在佛教看来包含三个方面:就是思想的行为、语言的行为和身体的行为。思想的行为包括你的起心动念,每一个念头中都包含着修行和不修行。当一个念头起来之后,如果与贪、瞋、痴相应,就属于不修行的表现;如果念头起来与无贪、无瞋、无痴、慈悲、善法相应,那就是修行。所谓修行就是把我们原来习惯性的念头修改过来、转变过来,这种念头是随时随地的,所以禅宗的修行非常重视心念上的修行。有人说禅宗不重视戒律,但禅宗非常重视自己的心念,禅者的修行要在心念上做到绵绵密密的,要时时保持着正念和智慧的光照,时时能看着自己的心,时时能知道我在干什么、说什么,现在在动什么念头,每一个念头自己都能清清明明的。语言上的修行,就是你说了什么话,是妄语、是两舌语,还是真实语、利他语,这属于语言上的修行。还有身体行为上的修行,你一天所做的事情是杀、盗、淫、妄还是与人为善,是损人利己还是损己利他,这里边就包含着修行。所以学佛修行,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这不仅仅是指现代物理学、生物学上那种身体上的改造,佛法更重视精神上的、内在的改造。因此广义上的修行包括整个生活中的修行。
我们现在知道了修行有形式上的修行和生活中的修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说我只要生活中的修行,不要形式上的修行,那是不行的。有人说我只要形式上的修行,不要生活中的修行,也同样不行。偏向任何一边,都会影响到修行的效果。假如只注重形式上的修行,不重视生活中的修行,那么我们一天可能会接触很多不应该接触的环境。你不遵守戒律,唱歌、跳舞、过夜生活,一天到晚很放纵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晚上要修行的时候心能静得下来吗? 很多人说我打坐的时候妄想怎么那么多,“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什么会这祥呢? 因为人的心具一贯性,像流水一样,不是像电的开关一样关了就可以了。如果白天没有合理、健康的生活,晚上打坐绝对是坐不好的。所以说“由戒生定”,因为只有戒律才能保护我们的心态,不让我们接触不应该接触的环境,同时也不让那些我们不应该接触的境界来冲击我们的心态,从而在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无住的心、安详的心、宁静的心。假如白天就能保有这样的心态,晚上打坐的时候自然很容易静下来,觉得没有什么妄想好打的。假如白天很执着,晚上打坐时候自然妄想就很多。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就是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最强的念头来自哪里? 往往就是你白天最在意的一件事情。这每个人都有体会,比如你白天丢了一千或一万块钱,晚上打坐的时候就老会考虑到这个间题;如果你做的股票一下子暴跌,你就别想打坐了。所以我认为修行人最好不要去搞股票等不太平稳的职业,因为像股票这种东西有很大的投机成份,另外它的市场又很不稳定,总是七上八下的,一天到晚你的心也就跟着七上八下,打坐的效果会很差的。反过来说,形式上的修行也有助于我们白天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打坐,因为一个不打坐的人,生活在环境这样复杂的社会中,心很乱、很野,一天到晚妄想纷飞。当然不学佛、不修禅的人是感觉不出来的,而学佛修禅的人就会意识到。所以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有妄想,这是一种修行的表现,不修行的人则感觉不出来。我们打坐就是要把心收回来。当我们面对着“六尘”的环境时,我们的“根”和“尘”就粘到一起去了,我们的思维就和“六尘”的思维粘到一起去了,使得我们的心失去独立性。我们总在思考一些东西,总是在执着一些东西,而我们自己是谁呀?这样的问题却搞不清楚。我们打坐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同尘劳妄想、同“六尘”的境界分开,让它能够独立。而一般人的心是不能独立的,我们要依赖外在的环境才能生存,其表现形式是:我们总要做一些事情才觉得心安,才觉得平衡,或者是找人聊天,或者是看电视,或者是搓麻将,总要有一件事情在干着,如果没有事干就难受了。所以为什么关在监狱里的人那么难受呢? 因为没有什么合适的事情让他干,他的心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寄托,内心就不能够平衡。为什么退休的人那么难受呢? 就是因为他的心不能够独立。我们一般人都很在乎经济上的独立,走上社会之后就要求经济独立,但很少有人注意精神上的独立,其实精神独立远远要比经济独立重要。经济独立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精神独立的人就很少很少了。我们学佛,修行、打坐就是要培养一种精神的独立。你能够在那里坐一个钟头,什么事情也不要干,这就是开始独立。但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总是想要动,想要走一走,想要去干一件什么事情,总是很难受,这就是不独立的表现,从不独立到独立就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每天打坐就是要把我们的心收回来,通过打坐把心慢慢地静下来,然后再把这种清静的心带到生活中去,从而在生活中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所以形式上的修行又是为生活上的修行服务的,而生活上的修行又是为我们形式上的修行服务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忽略的,如果只重视形式上的修行就属于一种误区现象。
四、学术化
在社会上,搞佛教的、学佛的、信佛的,乃至从事佛教工作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从信仰入手,学佛、修行;还有一种是把佛教当学术来研究,当作一门学问,与哲学、文学、科学一样,我所说的这种学术化,就属于把佛教当作学问研究这一类型。
把佛法当作学问去研究与人们对佛教的定位有关系。佛教是什么?关于佛教的定义,概念很多。民国年间,一些学者对佛教有不同定位,有人认为佛教是哲学,有人认为佛教是科学;“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对佛教的定位是封建迷信;前几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老先生提出来,佛教是文化;近年还有一个讲净土宗的大法师也对佛教有一个定位,认为佛教是教育。关于佛教的各种定位与社会背景也有关系。说佛教是哲学、科学,是因为民国年间西方哲学、科学的引进,使人们重视哲学、重视科学。有一些佛教的大德们、学者们为了引起人们对佛教的重视,就提出佛教是哲学、科学; 说佛教是迷信,这与当时的极左思潮有关系。净土法门把佛教定位为教育当然有一定道理:我们称佛陀为老师,自称为弟子,三藏十二部典籍就是教材,说起来蛮像教育的。佛教是文化的定位,主要是赵朴初老居士针对当时迷信的错误观念提出来的。当然佛教肯定是文化,是世界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是外来文化,但与中国文化已经水乳交融。但是否说佛教是文化就足以定义佛教呢?我觉得也是不行的,因为文化的概念太泛。文化多得很,什么厕所文化、饮食文化,都是文化,佛教也是文化,那佛教文化与饮食文化、厕所文化有什么区别? 显不出佛教的特色,所以这种定位是有对治性的,不确切。但佛教是文化的提法也有它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针对迷信的说法,另外一方面它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过去有些学者,如高校、社科院的,基本上不太研究佛教,如果研究的话,那就是骂,从头骂到尾,基本上想都不用想就能写出一本书来,就有这样的本事。近几年以来,很多高校那些过去骂人的学者,也逐渐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研究佛教,因为社会上已经普遍认同佛教是一种文化,所以很多大学里开设了佛教这样的专业,北大还成立了宗教系,甚至还有佛教方面的研究生。所以佛教是文化的提法使得许多学者开始重视佛教,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导致人们在研究佛教的过程中,只是把佛教当成一种学术去研究。当然,把佛教当学术研究也不仅限于中国的学者,目前的佛教学术研究方法最早起源于欧美,盛行于日本。最近几年台湾很多法师、学者、居士去日本留学,大陆也有一些法师、学者去本留学,他们吸收了日本的研究方法,自称用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手段来研究佛教,认为在佛学研究中不应该有信仰的成份,也就是把信仰与佛教的研究分开,纯粹对佛教的现有文献做客观的研究。那么我们人的知识、经验究竟可不可能对佛学做客观的研究呢? 真正的佛法是“唯证乃知”,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证资”,仅仅是在文字上下功夫,而文字本身又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在文字间做这种考证,结果往往是剩下一大堆“我见”,而不是佛法。还有一些人在追求这种学术的过程中,因为偏向于学术的研究,最后只要学位、不要果位。所以经过几年的留学生涯,硕士、博士搞到了,佛教的信仰也淡化了。这种脱离信仰的学术研究,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来说是不可取的。当然学术的研究对于佛法的弘扬也有积极意义,尤其在文献的整理上,因为佛教的文献非常丰富,而且有各种语言。近代的欧美、日本学者把不同语言的经论汇集在一起,做一些文字上的校正工作,对佛教的弘扬以及人们对义理的了解提供了许多准确的资料,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也不应一概否定。
另外还有人把佛法作为哲学来研究。的确,在世界任何一种宗教中,佛教的哲理是最丰富的。我们看印度人那些经论,以及各个支派,像唯识、中观,中国的天台、华严、三论,每一个宗派都有非常圆满的理论体系、哲学体系。西方哲学所关心的这些问题,如认识论、本体论、现象论乃至心理学、伦理学,在佛教里都有非常深刻、圆满的解释,所以有人把佛法作为一种哲学去研究。我们知道哲学是哲学家玄想的产物,是推理的产物,而佛法是智慧亲证的结果,佛陀所说的法是把自己证到的、见到的说出来,而哲学家只是靠他的意识推理。在这一点上佛法与哲学是不一样的。当然不是说哲学上的推理都没有道理,有些哲学家智慧很高,他也能意识到现象背后有一个本体,也能意识到宇宙人生的一些普遍规律,多多少少在认识、推理上感觉到一些,但毕竟跟佛法那种证了之后说出来的性质截然不同。此外,哲学和佛法还有不同点,就是佛法所说的每一种真理都可以通过实在的途径证到,比如佛法讲的真如、讲的般若智慧,都有具体的途径让你证到这样的结果,是有方法的。而哲学里面讲的本体、存在等许多东西是不可以证得的,你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知识,这也是佛法与哲学不同的地方。
佛法所说的真理意义在哪里? 有一点大家要知道,它不是为了满足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什么叫佛法?我觉得南传佛教尊者们开示的定义说得最痛快,也最确切:佛法就是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它不是什么文化、教育、哲学、科学,越搞越复杂,本来不定位还很好懂,一定位就难懂了。佛法就是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佛法: 因为我们的人生有烦恼,有痛苦。有人说,有烦恼、有痛苦也不一定要学习佛法,可以学别的东西,赚钱、当官、或者信仰其他宗教。但关键是解决问题究不究竟,世上的财富对你现前某一种痛苦可能起到解决的作用,但是同时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痛苦。当你追求财富的时候,财富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但会把心搞乱,心理健康被破坏,也可能把身体搞坏,也可能因为财富破坏了人际关系,也可能在迫求财富的过程中树立了很多冤家对头。所以佛法称我们这个世间是“有漏”的世间。什么叫“有漏”呢? 房子有漏洞,杯子如果缺了口或下面有窟窿,水就会流下来,就是“有漏”。“有漏”就是有缺陷,有缺陷就是不圆满的。所以佛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世间上一切法都是“有漏”的,都是有烦恼的,都是有缺陷的。还有一般的宗教信仰、邪教的信仰,给你教气功,也能给你治好病,也可能让你的心态在某种状态下达到一种暂时的平衡,也能起到一种镇定的作用,就像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吃两片安眠药就睡着了。可今晚睡着之后明天还是睡不着觉,而且安眠药吃惯之后不吃还麻烦,以后永远要吃。所以马克思讲宗教是精神鸦片也有一定的道理,鸦片就是一种镇定剂,能对人的心灵产生一种镇定作用,但它不能彻底解决人生的烦恼。世间上的这些文化、物质环境都不能真正解决人生的烦恼。
刚才讲到,人世间的一切文明都是为了解决痛苦、得到幸福,但是因为采取的方法不一样,所以达到的效果往往也不一样。像世间的学术、文化,所采取的方法就是改善外界的生存环境:从原始人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人类所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改善生存环境。如果说物质的生活、舒适的环境能够使人活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话,那今天的人就不应该有烦恼、不应该有痛苦了。而我想事实上现代人心理上的烦恼要比古人多,因为古代的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之下,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思想上引起的烦恼自然比较少。而今天的人生活在一种复杂的环境中,思想复杂,由思想引起的烦恼自然要多。所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善并不足以真正解决人的烦恼,通过改善物质环境来得到人生的幸福、解脱人生的痛苦是一种不究竟的做法。其他宗教主要是寻求一种外在力量的拯救,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企求神、上帝帮助找们解决痛苦,帮助我们上升到他的天堂去,远离人世间的痛苦。这个在佛教看来也是不究竟的。佛教认为人痛苦的根源在哪里?人快乐的根源在哪里?不是在物质的世界,而是在人的心。我们一般人认为活得痛苦,是因为环境对我不公,条件太差,所以我们总是想办法去改善环境,责备环境,不懂得反求诸己,不懂得去改善我们的心态。佛法认为我们要想解决痛苦就要寻找痛苦的根源,首先要面对现实,不要逃避现实。一般人认为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我觉得不学佛的人才是逃避现实。现实是什么呀?一方面就是面对生命的自我,我们有几个人有过面对生命自我的经历?我们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的念头、心念?“我思故我在”,我们有几个人回光反照,观照自己的念头,意识到自己想些什么?我们只知道我想什么、我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但是我们很少去观照自己的心态,我们甚至不敢面对自己,面对的一套都是虚假的东西,什么信用卡、身份证,什么房子、地位、衣服、人际关系,由众多的条件构成了生命的自我。其实我们没有自己,这些东西都是假的,我们把我们的幸福建立在这些虚幻的假象上,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随时都在产生痛苦。而只有学佛的人才懂得怎样面对自我,怎样活在当下。我们这次来这里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外边有许多小牌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心地去看,上面写的一些文字就是禅的修行,告诉我们怎么样举足、下足,怎么样活在当下。
另外就是面对现实,一个是面对自我,一个是面对客观的世界。客观的世界是什么?没有学佛的人一般是不知道的。我们一般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情绪里边,所以佛经里讲我们众生看到的世界是颠倒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活在自我中,这个自我就是由自己的妄想构成的、由自己的意境构成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我们大家不要以为我们生活在一起,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所以对现实并不能够正确认识。佛法告诉我们,你要解脱痛苦首先要认识痛苦的根原,然后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通过一种正当的途径才能解脱烦恼,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佛法是一种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佛法的一些哲学都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不是满足我们对世界的一种好奇。佛经里边有一个很典型的比喻,一个人被毒箭射中,医生先去考察箭是哪个人射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箭是用竹子做的还是用木头做的,毒药由哪几种药物合成的,又是谁涂上去的……,考察完再去治病。结果等考察完你早就呜呼哀哉了。佛法是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而且是最究竟、最彻底的方法,所以佛法是人生的究竟皈依处。我每次听到《三宝歌》就很感动,感觉很深,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二、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认真学佛的人都会关心这个问题,学习佛法应该怎么修、怎么学?佛教的法门非常多,有的人修禅,有的人念佛,但是念佛要念好不容易,修禅要修好也不容易。那怎么办呢?其实佛法的修学法门虽然很多,但还是有它一贯的、核心的、正常的方式,一切修学法门都不能离开的一条根本大道。如果离开这条根本大道,不管你是念佛还是参禅都是不相应的。这条根本大道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
佛陀在《阿含经》里说,他在修行过程中一直在探求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条普遍的、过去诸佛成佛时都走过的道路。释迦牟尼成佛也是沿着这条路走,未来所有的众生如果想修行成佛也要沿着这样一条道路走,所以叫“八正道”。“正道”是相对邪道来说的,是正确的道路。“八正道”在佛教里边又被称为“究竟解脱的不二中道”,就是说我们修行要达到解脱的目标,唯一的只有这一条路线。八万四千法门可以有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不能离开这条道路,所以它又叫“中道”。
什么叫“中道”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不偏向某一边,比如在生活上不偏向某一边。在佛陀时代,印度的宗教非常盛行,各种宗教师都有他们的修行方法,这些方法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偏向于苦行,还有一种偏向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佛陀指出了“中道”,说在修行上自己去制造无谓的痛苦是错误的,放纵欲望去追求欲乐同样也是错误的。“中道”的修行要避免制造无谓的痛苦,也要避免放纵欲望寻求快乐。佛教不是很提倡苦行,但是苦行也有它一定的意义,当然这种苦一定要有意义,不是那种自讨苦吃。比如盘腿很长时间觉得很麻,有时要做适当的坚持,这也属于一种苦行;上殿2、3个钟头觉得很难受,这时要忍耐,这些都属于是有意义的苦行。而不像印度的外道,有的泡在水里,有的像向日葵一样单脚独立跟着太阳转。他们认为人类的痛苦来源于人类的欲望,要消除欲望就得通过苦行,所以就自讨苦吃。在生活上要有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就像我昨天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塑造健全的人格的重要因素,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会把人变得怪怪的。
另一个方面就是在认识上要远离二边之见。在唯识中观里边都讲得非常地彻底,二边之见包含有见、无见,或者常见、断见。认为一切都是永恒的,属于常见;认为人死如灯灭,属于断见。学佛修行在认识上首先要远离二边之见。中道的意义就是要不偏向某一边,生灭、有无、断常,不要住在某一边上。当我们看到事物生的时候,以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生出来,就是有见。其实生是一种条件的组合,离开条件茶杯是什么?并没有一个孤立的茶杯生出来,茶杯如果打破了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一种缘聚缘散。所以佛教的核心是缘起法,用缘聚缘散来解释生灭有无,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所以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有无的当下就是不有不无。我们看到的常、断,其实是不常、不断。所以中道又代表着真实之道,代表着诸法的实相,我们认识中道就是认识诸法实相,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认识真理。而真理又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从中道的意义上来说一般指的就是绝对真理,佛教里叫“不二法门”。
八正道在认识上来说就是真实之道,在修行上来说就是一条真确的、普遍的、真实的、完整的修行道路。大家要记住,一切修行都不能离开“八正道”,不管你是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如果离开“八正道”的修行,修行就会不相应,就绝对修不好。下面对“八正道”的内容做一介绍。
(一)正见
见,是认识,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正见是相对无明而言。佛法看我们的生死状态,认为我们生活在一种无明的状态。明,就是光明,在佛教里边代表着智慧,因为有智慧,生命的前途才是光明的,假如我们没有智慧,生命的前景将是黯淡一片。所以不是人天长夜漆黑一片,而是我们有情在生死中非常地迷茫。我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生存的意义、价值,以及未来生命的去向,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搞不清楚。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存基本上是随大流,人家赚钱我也赚钱,人家结婚生孩子我也结婚生孩子,到时候人家死了我也死了,搞不清楚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这就是无明的表现。而无明在我们有情流转生死的12个环节中处于第一个环节,所以无明又是生死的根源。无明这个概念的提出还有针对性,是针对外道、其它宗教所说的。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决定了人世间的祸福,上帝决定了我们的存在。在哲学上讲第一因,其实宗教上讲的上帝就相当于哲学上的第一因,哲学上的第一因可能是唯物的,也可能是唯心的。而佛法既不承认上帝这样的第一因,同时也否定这种物质第一因、精神第一因,因为佛法认为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众缘合和,没有第一因。比如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精神作为最早的存在,然后产生世界万事万物,或者有一个最初的物质元素存在,然后产生物质现象和精神世界。佛教不这样认为。佛教认为是缘起,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缘起的世界呢?就是因为无明,没有智慧,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是由妄想、烦恼所构成的。而生命现象的延续属于一种无始的存在,所以佛教讲无明是无始的,十二因缘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式的,就像这个茶杯盖,哪个地方是开头,哪个地方是结尾呢?没有开头、没有结尾。但我们考察生命现象时总喜欢用一种直线式的方法去探讨,比如鸡生蛋、蛋生鸡,搞到后来搞不清楚了;人是从猿猴来的,猿猴又是从什么来的,一代一代推上去,还是不清楚。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总是在一个有限的认识上,用一种直线的方式去考察生命现象,所以永远得不到准确答案。有限不能够了解无限,原因是我们的妄识。我们认识世界所采用的工具是我们的意识,而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经验即使再多永远都是有限的,由有限的经验构建起来的有限认识永远都没有办法认识无限的生命、无限的宇宙。所以人类以一种意识的状态去认识宇宙,永远都没有答案,这些都是和无明有关系的。佛法以缘起来解释世界,不认为有第一因,而是有缘起的,缘起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无明,无明也不是一个开始,是无始的,所以叫“无始无明”。只要我们生命处在无明的状态,我们的生死将是没完没了。那么怎么样才能打破无明呢?就是要掌握正见,以正见打破无明。所以在十二因缘里边无明是生死根本,而在修行解脱的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只有通过正见才能打破无明。
有人说学习佛法,不要学习经教,不要懂得那么多道理,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事实上你如果不学习经教,认识上、思想境界上不能够提高,你是不可能念好这句“阿弥陀佛”的,因为要念好“阿弥陀佛”必须要有“万缘幻象”的前提,你如果能“万缘幻象”了,那真是一句“阿弥陀佛”就够;如果不能,念着念着,时间一长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呀,就怀疑起来。所以树立正见就是通过文字经教,首先通过对佛学知识的学习。这里涉及到一个知识的问题,世界上的知识很多,除了佛法以外有哲学知识、科学知识、文学知识,今天的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多得不得了,很多知识正是我们产生烦恼的增上缘,知识越多烦恼越多。包括我们学习佛法,佛法的知识也有很多,但有一些是健康的知识,有一些是不健康的知识,所以人类对知识的看法往往也不一样。像儒家道家对知识的态度就不一样。孔老夫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见他对知识的重视。《庄子》里边就有很多故事讲述了知识对人的迫害。那就说,我们要树立正见首先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认识。怎么样吸收正确的知识呢?就是要通过学习佛法,当然有些哲学也能给我们提供接近于真理的知识,但是比起佛法来说是不究竟的。佛法非常浩瀚,怎样学习?佛法告诉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找一个好的老师,才能传授正确的知识,如果亲近一个不三不四的老师,就可能把你带入深渊你还不知道。所以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是学佛的开始。我们知道在世界上千许多事情都要拜老师,要找好的者师,学佛也是一样的。作为我们在家弟子学佛固然要恭敬三宝,一切出家的师父都要恭敬,但佛教也提倡亲近善知识,不一定要跟所有的出家人学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是有德行的、认识正确的师父作为老师。只有通过亲近善知识才能树立正见。
佛法的正见很多,有几种基本的是我们必须具有的。
首先是因果的正见,相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然佛教的因果与哲学、儒家的因果不一样,佛教讲的是缘起因果,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是建立在因果上,主要在“四谛”法门上来体现。“四谛”法门是佛法的大纲,它本身包括两重因果,就是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因果、杂染的因果和清净的因果。我们现有的生命状态基本上属于世间的因果,我们产生烦恼,我们造业,导致我们人生的痛苦、烦恼,这就属于世间的因果。还有一种出世间的因果,通过学佛修行解脱烦恼、成就智慧、证得涅槃,这是出世间的因果。所以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相信因果,就是不相信佛法。
第二种就是无常的正见也很重要。对于无常,世间的哲学、科学也提到,我们一般人也能观察得到,比如生老病死、生住异灭。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多多少少我们都能感受得到,所以无常也不是佛法特有的理论。无常的知识我们虽然有,但无常的观念一般人并不深刻,真正在我们的观念里边起作用的是永恒。所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希望财富永恒、地位永恒、家庭永恒、人际关系永恒,总之一切一切我们都希望永恒。所以也就不能接受这种无常的事实。当家里有人死了就会痛苦,生意破产了就会痛苦,这个人你对他好、他却变心了你会痛苦。永恒的观念使我们产生一种贪着,对一切家庭、名利、财富,人际关系等都会产生贪着。我要告诉大家,贪着是生死的根源,是烦恼的根本,人世间的痛苦、烦恼都是和这个贪着有关系的。所以佛法里边讲无常,因为永恒的观念使我们不能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见不到真理。佛陀告诉我们要观无常,观无常就可以对治永恒的观念,佛陀在《阿含经》里就讲:观无常足以得道。经中也有很多例子,有很多阿罗汉、佛陀弟子,他们就是观无常得道的,通过无常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三佛法里空的观念也很重要。对空我们一般也不能正确认识,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就是事物的真相。佛法用缘起的观点观察事物,一切都是条件的组合,一切都没有实在的、固定的、不变的、独立的存在,我们所认为固定的、不变的、独立的存在在佛教认为就是空的。所以佛教要讲的空,不是指这个茶杯没有,而是认为固定的、不变的、独立的茶杯没有,此外客观上这种缘起的现象的茶杯其实还是有的,但这种有和我们所说的有又不太一样,属于一种假有。所以佛法说的空主要还是破除我们的执着——我执和法执。这就进入了佛法的关键。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本因素就是我执和法执,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产生的根源就是我执和法执,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所要破除的核心也正是我执和法执。大家看所有禅宗祖师的机锋对答关键就是考察你到底执着了没有。唯识宗讲唯识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我执和法执,中观讲空也是要把我们的我执和法执空掉,因为只有把我执和法执空掉之后,我们无限的智慧才能开发出来,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断烦恼,证菩提、证涅槃。所以空在学佛中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讲空,般若经典讲得最透彻,这个内容我们自己可以去深入学习。
(二)正思维
正思维在佛经里边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正志。正见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正志就是一种正确的志向。一个人在世界上总要立志的,儒家也讲“志当从高远”,同样学佛我们也要建立学佛的目标。学佛到底为了什么,这里边就有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比如有的人只是为了保平安,只是为了事业的顺利,这从佛法看来层次就比较低,不属于正志的范畴。正志要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只有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可能建立正确的人生志向。正思维,就是正确的分别,所以学习佛法不是不分别的。有的人受到禅宗的某些影响,禅宗祖师有时教你不分别,但这只是某一种特定的状态之下,其实学习佛法还是要以分别善恶为前提,不是不分别,佛法非常强调分别,但这种分别是正分别,也就是正思维,如理作意、如理思维。一个人把佛法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观念、自己的认识,要通过思维的渠道,如果不通过思维,佛法永远是佛法,永远只能作为一种知识,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观念。只有通过对佛法不停的思维,用佛法去观察世间,用世间验证佛法,通过这样的反复思维过程,才会把佛法变成自己的观念,所以正思维在学佛中非常重要。
(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
这三种属于戒律的范畴。正语是正确的语言,主要是要离开妄语、两舌、绮语、恶口等这些语言。因为佛法不仅仅是观念,同时也是生活的,修行也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改变,同时也是生活的。那这种生活上的修行如何来贯穿呢?就是要通过持戒,持戒在正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正语、真实语和利他语;就是要说正确的语言,离开邪语;说真实的语言;说有利别人的话。
正业就是正三业,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在佛教的戒律里边,像声闻戒、五戒、比丘戒,基本上都是从身、口、意来规范我们,而菩萨戒规定一个人起心动念也会犯戒的。
正命。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一个正当的职业,有一种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的生存,没有谋生的手段,生存就会非常地困难。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应采取什么样的谋生手段呢?佛陀告诉我们要正命。如何来区别正命与邪命呢?如果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就是看看符合不符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是正命,在法律不允许的范围之内就是邪命。你去贩卖军火、毒品,就是邪命。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说,正命又有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根据五戒来衡量,符合五戒的就是正命,不符合五戒的就是邪命。比如有的人开酒楼,从国家的法律来说是允许的,从佛教的戒律来说就是不可以的。正命一方面关系到我们未来生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另外一个方面它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修行,因为正当的生活可以使我们有良好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修行。
(六)正精进
持戒需要正精进,修禅定也需要正精进,精进在学佛中是非常重要的,用现代话说就是努力。世界上的人要成功都需要努力,何况成佛是最大的事业,如果一个人学佛不努力的话。恐怕也很难学好的。所以要把学佛作为生命的重要部分,甚至作为生命的目标,而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丰富一下业余生活。这样随便学,当然就没有结果。正精进要远离两种状态,一种是着相,精进不要太着相,还有就是不要操之过急。当年佛陀弟子中有一个比丘,刚出家就想一下子成就阿罗汉果,很精进地修行,结果修得一点名堂也没有,生起了退转之心,就向佛陀报告,我还是回去算了,修行太苦,反正我家里很有钱,做居士也一样的。佛陀就问他:你在家从事什么职业?他说我在家是弹琴的。佛陀问他:如果琴弦拉得太紧会怎么样?他说会断掉。那放得太松怎么样?就弹不出声音来。那么学佛修行也是一样,不可以太急,也不可以太缓,精进要在一种不住相、不执着的情况下。有的人会问:学佛修行不也是执着?可能刚刚开始时也要带有一定的执着的心态,但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要摆脱执着的过程,如果你带着执着的心态去修行也远远不相应的,所以《金刚经》里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七)正念(八)正定
正念就是要有正确的念头。正确的念头,主要还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学佛中念头非常重要的,因为成佛与众生就在一念之间。像《六祖坛经》里所说的: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就是佛。所以念头的迷与悟、正与邪,直接就关系到你是众生还是佛的问题,因此学习佛法就是要树立正念。比如念无常、念空,“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都是一些重要的念头。由正念才能产生正定,然后由定成就智慧,断烦恼、成就解脱。这种正念、正定的修行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修行,作为一个真正的学佛修行人来说,我们一天到晚都要保有一种正念的现照,时时都能够清清明明地活在当下,这就是一种禅者的正定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之道,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主要就是八正道。我今天只是做一些简单地介绍,希望大家在今后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时时能够与八正道相对照,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好佛法。
课堂提问
问,当境界现前时,怎样才能把心静下来?
答:我们要培养一种智慧观照的习惯,觉照的习惯。当境界现前时我们肯定要出现相应的念头、幻想,这个时候我们马上要智慧地观照,觉照马上要提起来。对一个初步学佛的人来说,这种观照的力量可能非常薄弱,对付不了情绪,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智慧现照力会越来越强,妄想会像烟影一样自然消失。就是随着你的智慧力越来越强,妄想就越来越容易熄灭,最后就能时时保持这种智慧的觉照;
问:怎样去除贪心和瞋恨心?
答:佛教关于贪心、瞋恨心都有对治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破除我执。为什么要贪呢?因为有我执,我贪、我喜欢。为什么要起瞋恨心呢?因为我不喜欢,我讨厌,你伤害到我的利益。一个无我的人,他自然不会起贪心,也不会起瞋恨心。这是根本的对治方法。还有具体的针对性的对治方法,就是多贪众生不净观,修不净观。比如女孩子喜欢男孩于,他的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呢?修不净现,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腐烂,九孔常流不净,想一想就不见得可爱了,所以你爱上谁就观谁。瞋恨心就要修慈悲观,要多有一些慈悲心,包容心,瞋恨心自然就少了。为什么会有瞋恨心?因为没有慈悲心,心胸狭窄。学佛的人如果能够在无我的前提下产生慈悲心,或者观想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跟我有父母关系、眷属关系,你的瞋恨心慢慢就会淡的。这个要靠观想,要靠智慧来捶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识。
问:改变自己的心态,还要不要去改变周围外在的客观环境呢?是不是要让自己的心态去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答:其实当我们改变我们的心态的时候,我们也在改变客观环境。就像一个人对其他人用一种瞋恨的心态,对方与我们关系可能如隔千里,当我们转变心态,用一种慈悲心与人家接触,对方肯定会对我们很友好的,甚至亲密无间。所以改变心态不是被动的,心态本身也在改变环境,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问: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敬佛、礼佛的功利主义非常盛行,法师有何看法?如何引导?
答:因为社会就是一个功利的社会,所以很多人自然很容易跟菩萨做生意,摆上几个水果,提出一大堆条件,求菩萨保佑,搞得菩萨也好为难。所以菩萨也不好当啊!这从人的常行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从学佛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所以对于这种现象,做为一个真正学佛的入来说我们还是要保持一种慈悲心、怜悯心和包容心,去引导他们,“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慢慢地再提高他们。如何引导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问;一般学佛者烃书存放在哪里最合适、量恭敬?
答:就是放在你觉得最恭敬的地方。一方面你要有恭敬心,另外一方面要根据你家里的条件,不可能叫你去专门盖一栋房子来放。在书房里、客厅里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搞得整齐一点。恭敬心的产生对自己的修行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问:请问六道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答:佛教不讲灵魂、不讲神我,所以在轮回问题的解决上,对一般学佛人来说会产生许多困惑。佛法认为生命体的延续不是永恒的,而是像流水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前面的水不是后面的水,后面的水不是前面的水,前面的水和后面的水又有一贯性。生命的流转也是这样,不常不断。唯识宗里边对此有一个更明确的说明,提出了阿赖耶识为生命延续的一贯性的东西。那阿赖耶识同灵魂有什么区别?其实还是不一样的。灵魂是永恒的东西,而阿赖耶识是念念生灭、相似相续,就是做为生命主体的存在它的内容会不断地改变,而灵魂的内容是不会改变的。从唯识宗的角度看,轮回的主体基本上是阿赖耶识。当然说它是主体也不是很合适,勉强地套一套。
问:请您谈谈对净土法门法师和他弘扬的(无量寿经》的基本看法。
答:净土法门法师对净土法门的推广贡献卓著,能够从事一种宗派的弘扬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法师来说,自然是仰之弥高。但是传统的宗派佛教在弘扬的过程中,比如净土法门法师弘扬挣土,还有一些法师、居士弘扬唯识,或者弘扬其他宗派,往往有个弊病就是只见宗派不见佛法,弘扬净土宗时就把净土宗推到极端,弘扬唯识宗时就把唯识宗推到极端。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很可取,因为它不利于整个佛教的弘扬。尤其是净土法门法师,他把净土法门不断地折价出售。
问,谈谈您走上正道的因缘。
答:我学佛的因缘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出生在一个佛化的家庭,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接触了很多出家人,经常到寺庙里去,所以最初做出出家的选择是在一种非常感性的情况之下,当时也就十七、八岁,说实在的对佛法没有什么认识。出家之后读佛学院时也比较蒙昧,反正觉得出家了就应该好好学习,一天到晚对佛学院的课程——唯识、中观,各个宗派的经论如饥似渴地学习。但是随着我对佛法认识的探入,尤其走上弘法的道路之后,对许多问题思考得越来越多,就知道我选择走上这条路是投有错的,对这个事业越来越有信心,而且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走上这条路。
问:基督教上帝的“三位一体”跟佛“三身”有联系吗?
答:“三位一体”大概是圣父、圣子、圣灵吧,佛教讲的“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应该说是不太一样的。佛教讲个人成佛都具备“三身”,不是三种东西,是佛陀的不同的显现。法身是以法界为身,代表着宇宙人生的真相;报身、应身是佛陀为不同的众生所示现的不同的身相,报身是为地上的众生(即菩萨)示现的,应身是为二乘人示现的。‘三身”是一个人在修学佛法中到成佛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方面,而基督教所说的圣父,圣子、圣灵指的是把三个东西合在一起,佛教讲的“三身”是一个生命在修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如果讲“三位一体”,佛教讲“三身”一体更合适。西方文化是二元的,主体和客体无法统一,而中国的文化是一元的,讲究天人合一,主、客体统一,能所双亡,是名副其实的“三位一体”。
佛在经中讲过,夫妻不和这是曾经邪淫的果报。...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美...
谁学佛以后,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
《成佛正道》系列丛书-为什么学佛 上能下弘大和...
留一点时间,让天真烂漫的微笑从心底流露出来...
不论是否信佛、皈依,最好不要饲养宠物。 一、佛...
个人听闻佛法比较晚,之前只是有机会就会到处去...
【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大乘起信论浅释》 ◎马鸣菩萨造 美国万佛圣城...
佛教主张因果,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
我们学佛就是学着警觉嘛,学着觉悟嘛! 你这一生...
对佛法略知一二却不肯修行的人,往往喜欢一味去...
【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虚诚大师曾经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你们要养成良...
在学佛路上,我们最难避免的是什么?是遇到问题。...
学佛要方方面面兼顾好,例如现在外面有人在上班...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美...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绔[1]。以心常...
学佛人要了解人间八个“不”,一定会看破放下:...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因缘和合,有因就有果,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