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词汇 > 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 正文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李利安)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

李利安

从古到今,观音一直是东方世界最受崇拜的一位菩萨。C·N·Tag在,《Kuanyin:The Cult of Half Asia》(载《The History of Religions》1976年11月)一文中称观音为半个亚洲的崇拜对象。的确,这种信仰及由此形成的观音思想,对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方面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自魏晋时代传入观音类经典以后,历经各个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汉传佛教观音思想体系。这种独特的思想体系既包括观音自觉、觉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原则、方法、境界、品格、精神、教法等一系列观念,也包括众生信仰观音并效法观音或依观音之教而修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心境、概念、准则、修持、理想、应用、体会等相关认识,其中既有观音自身的成份,也有众生对待观音的成份;既是对这种信仰和学说的提炼与概括,也是对这种修行的境界的推演与升华,是由诸多方面和各类因素组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佛教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
 
    观音思想作为汉传佛教理论体系的核心,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曾产生过有形和无形的巨大影响。近现代以来,尽管中外各种新思潮接连不断地激荡于这块土地,但观音思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依然牢固地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价值。陶醉于观音慧光法雨之中的亿万众生,已经或正通过他们非凡的精神风貌或卓越的生涯成就,向今天和未来的人们展示出观音思想的永恒魅力。对观音思想进行综合的整理,研究与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比较,揭示其内在的特质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影响和在现代社会的流传与价值,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笔者不揣冒昧,试图对中国佛教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作初步的探讨,恳请大德、方家指正。
 
一、观音思想的组成
 
  在两千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观音思想从印度传向亚洲各地,并由亚洲传向整个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域、民族及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观音思想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与世界佛教分为汉传、藏传、南传三大系相伴随,观音思想也可分为汉传、藏传、与南传三大类。这三大类型的观音思想在其所属的佛教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及特点等均有所不同。藏传佛教中的观音崇拜居绝对主导地位,由此形成的观音信仰内容及膜拜仪礼与修持方法也是极其丰富多彩,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观音思想体系,目前主要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分布地区。此外还有海外一些藏传佛教流传地。汉传佛教中的观音崇拜虽然不像藏传佛教那样几乎涵盖一切,但却始终是一种最主要的信仰内容。从佛学理论的角度看,观音思想则包括了汉传佛教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汉传佛教的观音思想体系主要流传于中国汉族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及欧美各洲的部分地区。南传佛教中的观音崇拜不像藏传和汉传佛教观音崇拜那样占据主导地位,它所包含的信仰内容与思想也远不像上述两种观音思想那样形成完整体系。上述三大佛教体系中的观音思想各有其不同特点,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特别是近些年来,汉传佛教观音思想体系对藏传佛教观音思想体系的吸收及对南传佛教观音思想的影响更令人瞩目。这篇文章所探讨的观音思想主要指汉传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中的中国佛教的观音思想。
 
    从当代的角度看观音思想,首先会遇到什么才是观音思想的疑问,而当对此进行深入考察时,又必然会遇到观音思想的范围与来源及其界定的问题,即现今所说的观音思想到底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笔者试图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从纵向来看,观音思想应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应包括观音思想的早期产生与发展时代的印度佛教的观音思想,这是观音思想的渊源。其次是中国佛教的观音思想,这是对印度佛教观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时间上处于先后两个时代,但两者也有交叉的部分。第三是民间佛教的观音思想,这是在中国佛教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于宋代以后形成体系的、与正规佛教略有异同的观音思想。上述三种观音思想在历史上是依次相继而产生的,除第一种外,后两种观音思想一直发展至今。历史上,这三种观音思想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组成了现代的观音思想。
 
    从横向来看,观音思想也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第一是正规佛教典籍中记述的观音思想,包括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各类佛教经、论以及中、日、朝等印度以外地区历史上形成的、被视为正宗的佛教典籍中所记述、阐释或反映的观音思想,这是现代观音思想的主体部分,甚至有人认为观音思想只能指这一部分。但愿望归愿望,事实归事实,所以从横向来看,笔者认为现代观音思想中还包括了另外两个部分,其一是各种观音应化事迹中呈现出来的观音思想。此类观音思想虽然形式散杂,但对一般信仰者具有很大的震撼力,故而流传极广。其二是民间的观音思想,这包括既不属正规佛教也不属民间宗教的基层老百姓中流传的观音思想,还包括各类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观音思想,此外还包括派系繁多的民间宗教中的观音思想。民间的观音思想是在前两种观音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正规佛教的观点来看,它既有如法的成分,也有不如法的因素,个别明显违反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基本原则的说法自然应摈除在现代观音思想之外。
 
    上述各类观音思想各具特色,互有异同。由于这已超出本文范围,所以这里暂且不提。
 
 
二、观音思想的架构
 
    观音思想虽然是由众多部分组成的,但透过这种零散纷纭的思想成分,我们可以理杂乱于完整,找出一条基本的架构,贯穿并承托起全部观音思想体系,这便是观音菩萨的“般若波罗蜜”。
 
    般若是一种神圣的智慧,波罗蜜意为度彼岸,即达到一种解脱了一切痛苦的妙乐境界。大乘佛教的学说告诉我们,小乘圣者的孤立自度、出离现世的作法充其量只是一个消极悲观、脱离社会、自私、狭隘的自了汉;若能发菩提心,精进修行,证悟般若圣智,即可成为高于小乘四圣的大乘菩萨。证悟了这种般若圣智的菩萨,已完成了自身的觉悟与解脱,所以叫般若波罗蜜。与此同时,这种智慧又会促使他们去救度无边的众生,而这一救度依然是一个证悟般若、最终解脱一切痛苦的过程,所以它又是一个般若波罗蜜。般若法门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与全部学说的核心,以证悟这种般若法门为职志的菩萨,便成为大乘佛教的象征,所以,大乘也叫菩萨乘。发心证悟和已经证悟这种智慧的人叫菩萨,只是前者为因地菩萨,后者为果地菩萨。因地菩萨以解脱为目标,故而精进修行,去证悟般若,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自利的过程(尽管其中有长期不断的利他内容,但这只是证悟般若的必要前提,利他是为自己积福)。果地菩萨智慧如海,慈悲无边,专以救度众生为目标,从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利他的过程(尽管利他也是一个圆满自身功德并最终成佛的过程,但果地菩萨已毫无执住,没有一丝一毫的利己之念)。总之,般若波罗蜜包括了自利、利他这两个部分。
 
    观音作为最著名的大菩萨,他的修行证悟以及普度众生的全部内容也是在般若波罗蜜的前提之下所开展的自利、利他的过程。为了证悟般若,获得无上圣知,观音是如何做的;证悟圣智之后,观音如何看待宇宙万象与人生;成就菩萨果后,观音具备了什么样的品格特征;度众生时,观音通过什么原则与方式与云云众生接触;接触之后,观音又给众生什么样的利乐、教诲与启示。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观音菩萨的般若波罗蜜过程中实现的。而众生效法观音的修行、崇拜观音的品格,记念观音的显化,奉行观音的教诲等等,也都是从这一过程中而来的,众生最终得到观音的救度,从而彻底解脱痛苦,也正是又一个观音自觉的般若波罗蜜过程。观音思想的每一种成分无不是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并升华而成的。下面,我们以图表形式说明观音思想的核心架构:
 
观音的自利过程:
 
观音的利他过程:
 
组成观音思想的各个部分,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都可容纳于这个基本架构之中。通过对观音思想体系的基本架构进行逐条的阐释,我们就可以从中提示出观音思想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此不拟赘述。
 
三、观音思想的主要特点
 
观音思想不但有别于历史上出现的其它各家学说,而且与佛教内其它思想相比,也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以般若智慧为基本前提并以大慈大悲为中心环节的,离不开证悟智慧与普度众生这个自利利他的根本过程,所以它们也都是从观音思想的基本架构中产生的,下面,我们从三全方面来看观音思想的主要特点。当然,这三个方面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某个部分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特征,往往是相通于其它部分的,只所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根据其侧重不同,以便分析揭示罢了。
 
第一、因地阶段呈现出来的思想特点
 
1、愿行并举。
 
愿就是发大誓愿,确立自己的宏伟目标。菩萨法门中有所谓“四弘誓愿”,即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量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一切菩萨的总愿。观音菩萨自然也具备了这些誓愿。各个菩萨又各有其别愿,民间有观音十大愿、十二大愿等多种说法,经典中对观音的大愿也多有记述,如《普门品》中说观音“发大清净愿”,“弘誓深如海”。《受记经》中记述观音曾发誓愿为:“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瞋痴悭嫉等,是则欺世尊。不起声闻心,亦不求缘觉,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悲华经》中记述的观音誓愿最具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特色,其为“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总之,观音的愿既包括了自我修行证果的目标,又包括了救度众生的理想。
 
行,即行法,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修行。观音之行与其大愿密不可分。有愿必行,行愿一致,这正是菩萨修行的特色所在。观音的愿行并举也体现了观音菩萨伟大与平凡的统一。追求无上智慧,普度无边众生,其愿可谓伟大,但其修行却并非好高骛远,空来雾往,而是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处着手,于极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起步,精进不息。有关这类修行的经典记述与故事是很多的,如经典记述观音曾作过大居士、大仙人、王子、童子、随佛弟子等;中国民间则传说观音曾为公主,经历过执着、艰辛、具体的修道,才证得正果。观音之行作为一种菩萨行,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便有二种行、三种行、四种行、六种行、十种行等多种划分,几乎包括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
 
2、福慧双修。
 
因地观音与所有菩萨一样,首先是发大心、立大愿,随之便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艰辛而细致的修行,此既如上“愿行并举”中所讲。观音的修行涉及的内容极多,有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多种划分,但其不出福、慧两类。
 
慧即智慧,修慧以证悟般若圣智,体达万法性空幻有之理,悟入实相真如之境,则可进达清净妙乐的精神境界,此即大乘佛教最高的解脱境界。所以,在一切修行活动中,修慧始终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观音菩萨在因地修持过程中,也特别重视智慧的修习,著名的《般若波罗蜜心经》就是专门记述观音菩萨的智慧修习及其殊妙成就的。《楞严经》记述观音过去曾随一位叫观世音的古佛修习耳根圆通法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智慧的观法。不过,智慧的证悟是不可能孤立实现的,《金刚经》中说能掌握般若智慧的人是那些长期持戒修福、广种善根的人。《受经记》中解释观音“成就甚深智慧”的原因时说,在过去极其漫长的岁月中,观音曾供养过许多位佛,种下了大量的善根,在福德庄严方面,他是所有众生中“最为勇猛”的。广种善根,就是积累福德,包括宗教意义上的修持与世俗意义上的行善。所以,供佛、诵经、说法是修福;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也是修福。修福是修慧的基础,修慧是修福的指导。脱离修福的修慧会流于虚无、消极、孤僻,最终难以成就清净的心境与圆融的智慧;脱离修慧的修福,犹如盲人行路,难得稳当与正向,甚至可能陷于沽名钓誉的泥潭之中,最终得不到令人敬佩的福德。《悲华经》中记述观音过去世在删提岚佛国时,作为王子,只知积福,不知修慧。幸得宝海劝化,此后才开始福慧双修,从而走上了正道,最终成就了菩萨果。
 
以慧修心,以福利人,福慧具足,成就崇高的人格——菩萨,这就是观音修道的特色所在。
 
3、戒定兼持。
 
戒的含义十分广泛,分类也极多,这里指其最基本的含义,即防非止恶的规定。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中特别强调持戒,认为这是规范身心、端正行为、培植道德人生,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福慧双修,成就超凡人格的最基本的前提。
 
定的含义与分类也很多,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通过一定的的修行功夫,使心专于一处,而达到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可见,定主要是针对心的散乱的,通过修定而达离心的浮(即所谓掉举)、沉(即所谓昏沉),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安稳,一心不乱,泰然自若,这样才有助于福慧修道的顺利进行,如《楞严经》中说,观音的耳根圆通就是在入定的状态下证得的;中国所传的观音修道事迹中也有许多习定及其功夫的说明。
 
如果说持戒重点是规范身之外的行为,修定主要是修炼心之内在境界,二者兼修并持,即可达到身心的和谐安稳。从而确保福慧修行的精进不怠与如律如法。
 
4、自他两利。
 
自他两利是贯穿观音全部修行济世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总体来看,因地是自利,果地是利他。但这两个阶段中又同时具备自利利他两个方面,只是在不同阶段,自利利他的性质、作用及其所居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因地以自利为主,利他即是自利的一种形式和必要步骤;果地以利他为主,利他是无任何附带条件的,自利只是这种利他的自然积累。由于菩萨教化的对象都是未发心的众生或初发心尚处于因地的菩萨(亦既一般佛教信仰者),所以,因地观音自他两利的榜样便非常值得、也适合一般众生去效法。佛教缘起法告诉我们,世间众生都是处在一个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链条之中,自我是不可能孤立生存的。所以,任何一个个体的自身努力同时也就是为他人服务,而且也只有在为他人服务的前提下可获得自身的利益。另外,单从般若法门的证悟来看,要获无上智慧,圆满崇高的人格和妙乐自在的解脱境界,就必须有长期的福德积累,而福德积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行善益人。就是福德积累中的其它修持内容同时也可包含自利、他利、两个方面,如布施既能使众生身心得到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又能流布自己善名,获取财宝丰盈之善报,此为自利。再如持戒,既能使自己远离一切诸恶过患,还可通过持戒,劝化众生不犯罪业。总之,自利利他不但是修道之必须,也是修道之必然,所以,只要在现实人生中如法修行,便会自然而然地利而利他,利他而自利。在这方面,观音的修行是众生的良好榜样。
 
5、内外同学。佛学即内学,佛教典籍即称为内典;佛学以外的各种学说与技艺为外学,其书籍则称外典。大乘菩萨五明兼修,除内明指佛学外,其它四明即为外学,它们分别是:声明,即语言文典之学;工巧学,即工艺、技术、历算之学;医方明,即医学、药物学;因明,即论理学。这是古代印度的学术分类方法,至于现代社会乃至未来社会,自然会有新的方法。但不管怎么说,内外兼修的原则对大乘学者来说是不会改变的。修习外学,一是为了知其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化众生;二是为了掌握丰富的世间学问,以便更好地救度众生,造福人类的现世生活。印度佛教经典中虽然对观音修习外典的情况未作明确的说明,但内外同学作为菩萨法门的一般原则,却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另外,我们从经典记述及各类民间传说的观音救世故事中,也可知道,观音除圆满了佛法义理之外,也具备有丰富的世间技艺,特别是医药方面的学问,说明观音并非独专佛法,而是内外同学的。
 
第二,果地阶段呈现出来的思想特点
 
1、慈悲与智慧的统一。这是果地观音所具备的最根本的品格,也是观音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慈即怜爱众生,给予众生欢乐;悲即怜悯众生,拔除众生的苦难。果地观音的慈悲已不仅仅是单纯拔苦与乐,而是与其所证悟的般若智慧密切联系的慈悲,即所谓无缘之慈,同体大悲。“无缘”即无条件,无要求,绝对自在;“同体”即无时间的限制,无空间的阻碍,普及一切众生。这种绝对的、自在的慈悲远非一般众生甚至小乘圣者的慈悲,因为他们的慈悲是没有智慧的慈悲,只能属于“众生缘慈悲”和“法缘慈悲”,是受条件限制的,是不彻底也不自在的。未成道观音的慈悲即属此类。成道以后的观音,悲智双运,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清净无住与自在神通,并在此基础上,无条件地、平等地施慈于一切众生,救拔他们的痛苦,送给他们欢乐,正如那首流传很广的《观音偈》中所言:“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由于观音具有如此宏大无边的慈悲胸怀,所以人们称观音为主情菩萨,大悲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最有缘的菩萨。
 
2、观性与观音的统一。观即观照,既不同于以眼观境,也不同于世俗意义上的观察认识,而是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中一种超越理性的特殊认识方式,即般若圣智的认识方式。以这种方式观照宇宙万象,就可以悟得神妙清净的真如实相,此即现象背后的本性。所以,这里所说的观性,就是指观照万法之自性。《心经》通篇所言,正是介绍观音的这种观性方法与观性结果的。《楞严经》中说观音从耳根入手,不观音而反观能闻之性,从而达到“空觉极圆”、不生不灭、清净妙乐、自在无碍的“十方圆明”境界。这也是一种观性的方法。通过观性所达到的这种境界,并非遁世无为,清净自保,而是像《心经》所说,要“度一切苦厄”。而观音度苦的最突出的方式,也是不同于其它菩萨的方式,便是寻声救苦,即随众生称名呼救之声音而前去救其苦难,这就是观音。观音菩萨之名即从此而来。应该说明的是,观音菩萨之观音,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听闻其音,它是与观性相统一的观音,所以是神通无边的洞察与感应,经中称此为“自在神力”、“自在妙力”。佛教将宇宙万有分成性、相两个部分,性即内在的本然自性;相即外在的虚假表象。音即属相的一类,所以观音也即观相。由于观音菩萨一方面可以洞见万有之本性皆清净之实相真如;另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处观到任何地方任何一位众生的称名诵咒之音,从而寻声解救,所以说,此菩萨是观性与观音的统一。观相无碍,观性圆融,诚可谓观自在矣!
 
3、出世与入世的统一。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许多人包括佛教内的一些人误认为佛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信仰佛教就是遁入空门,由此而远离社会,清净自己。其实,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是坚决反对这种消极遁世作法的。这种思想突出体现在菩萨法门上,而观音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从上述观音思想的架构来看,观音的觉悟是由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组成的,其一是悟万有之性空,从而无所执住,离尘脱俗;其二是悟性空而假有,从而方便善巧,普度众生。这两个方面的圆融统一,才是菩萨的真义所在。这是以出世的思想境界,行入世的具体活动。常言所说的“毕竟空不碍众生”,“宴坐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都是这个意思。由此进一步引申,便可得出“觉在世间”的结论,即不但应该入世而觉悟众生,而且也只有在世间才能觉悟众生,脱离世间去追求一种觉悟的境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正如《坛经》中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菩提即觉悟,觉悟即解脱。所以,对一般众生来说,也不要指望离开现实世界而寻找一种安乐的境界,涅槃即世间,世间即涅槃。追求解脱,只能像观音菩萨那样,通过具体实在的努力,证悟智慧,从而既出世无染,又入世施行,这才是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中最理想的人格。
 
4、神圣与世俗的统一。这是观音有别于其它菩萨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神圣,是指观音菩萨的内在品格与崇高的境界,表现在观音具有清净维妙的圣智,具有观性观音圆融无碍的能力,具有随机显化各类众生的方便之力,具有无边无量的福德,具有清净自在、空灵遍满的法,具有拯救世间一切苦难的威神之力,具有无限崇高的慈悲胸怀,具有洞察一切众生心机与品性的自在神通。所以,《法华经》中说观音“于苦海死厄,能为作依怙”,是万众皆应顶礼的“净圣”。不仅如此,《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音远古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因悲念众生,不惜放弃佛位而倒驾慈航,转生为菩萨。《受纪经》中说观音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肋侍,那里有享用不尽的华贵、富足、清净、自在。这些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观音的神圣性。还有,《观无量寿经》中对观音的法身妙相也作了详细的描述,沐手净心,随文而观,一幅神圣、庄严、超凡、殊妙的菩萨形象便会跃出字里行间,呈现在人们眼前。总之,观音的神圣性早已得到公认的。但其世俗性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未受到应有的推崇。其实,观音最可敬的地方正在于他的世俗性。所谓世俗性,是指观音虽观音虽高居圣位,但并不清高自赏,离群孤傲,而是大悲熏心,为救度利益众生而住于娑婆世界(即我们这个人类世界),并以其高绝的本领显化成各式各样的世俗众生,或男或女、或老或幼、或美或丑、或贵或贱、甚至乞丐、娼妓等等,呈现出一幅幅极平凡、极世俗的人间形象。一位高不可攀的神,变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的人,高高在上的圣者降落到一般人当中。众生与观音已不再有任何距离,观音的亲切性、可靠性由此大增,从而受到更多信徒的拥戴。这种内在的神圣性与外在的世俗性的统一,是观音伟大品格的表现,也是现代社会值得借鉴的一种观音思想。
 
5、威严与慈祥的统一。观音菩萨的慈祥是深受信徒敬仰的重要原因。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表现出慈爱之心,所谓四无量心即此心之外溢。菩萨无时不在考虑如何为天下所有众生做好事,给他们带来欢乐,这即是慈无量心;菩萨总在思维如何才能拯救天下众生的各种苦难,这就叫悲无量心;菩萨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知道任何一位众生离苦得,就会感到喜悦,此为喜无量心;菩萨对天下所有众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此为舍无量心。这四种精神境界就如同父母对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是何等慈祥。所以,经典中称观音为世间的慈悲父、救度母,民间更亲切地称为娘娘、妈妈。经典记述的观音应化身相及社会上出现的观音显灵事迹,大多是慈眉善目、亲切平易的形象。宋代以后的观音造像多作慈祥柔和的美妇形象,也表明了人们对观音菩萨无限慈祥的怀念与敬仰。可是,当人们赞叹观音的慈祥时,切莫忘记观音威严的一面。由于众生千差万别,根机与品性各不相同,菩萨为了救度那些愚顽不化、桀骜难驯、凶悍蛮劣的众生,便常常表现出撼人心魄、令人敬畏的威严之相,以慑服其劣行,降伏其妄心。六观音中的马头观音,形貌愤怒威猛,头发倒竖,双目圆睁,獠牙飞出,既恐怖威严,又勇武神气,代表了观音威严的一面。六观音中的另一尊即十一面观音,共有十一幅颜面,其中前三面呈善良慈祥相,左三面作威严愤怒相,右三面则既有慈祥又有威严。两幅形象、两种性情,同时聚集一身。最能反映这种统一的,还是民间传说的三面观音,这尊观音在顽恶之人看来是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令人胆战心惊;在寻常人看来或呈愤怒之容,或作怨恨之形,促人猛醒;在善人看来,则是一位慈眉善目、慈祥可亲的菩萨。在这里,观音的威严性与慈祥性惟妙惟肖地统一在一起。无论是威严,还是慈祥,都是智慧与慈悲的产物,所以,这里的威严也只是慈悲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许可以这么说,威严犹如父性的爱,慈祥好比母性的爱。二者统一才是观音慈悲的完整表述。
 
第三,济世方面呈现出来的特点
 
1、清净不作与无所不作的统一。这是从观音与众生的接触方面来看的。观音菩萨已证得无上圣智,拥有清净自在、不生不灭的法身和随机应现的神通,《楞严经》称观音的这种本领为“无作妙力”。这种“无作妙力”并不是高居在庙堂之上,也不是遁世于彼岸之境,而是用于茫茫尘世,面向云云众生。这样,无作就成了无所不作,清净自在便成了随机应世,济俗利生。于是,在观音与众生的接触中,我们可以看到,纯一清净的寂然之心与洞察秋毫、明辨是非相结合;精神的净化升华与现实的拔苦与乐相结合;不变的救世宗旨与万变的救世方法相结合。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观音的无上智慧与自在神通,以及接触众生时的权巧方便与大慈大悲。智慧与神通变成清净无作的妙力,这种力是一般众生很难具备的,这是观音受人敬拜的原因之一。但更令人敬佩的是,观音将这种力用于同大千世界各类众生的接触,从而使这种接触在不同的背景下面和不同的众生那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方式。于是,对每一种被接触的众生来说,观音的应现都是十分应机、恰到好处的。救济社会,首先必须接触社会,难以入世,怎能救世。对于一般的众生更是这样,只有取得众生的信赖或认同,才能进一步去影响他、改变他。只有以合时顺情的方式,才能与众生打成一片,从而实现救度众生的弘愿。
 
2、无缘慈悲与有缘乃感的统一。这是从众生与观音的勾通方面来看的。正如前文所说,观音的慈悲是无任何条件的、平等如一的,它不同于世俗的仁爱,也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它是在智慧这个前提下的慈悲,是对众生最圆满、最彻底的关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观音的无缘慈悲却并非盲目滥施,而是有缘乃发,随机而布,所谓佛法如大海,只化有缘人。观音的无缘慈悲只有在因缘成熟时,众生才能领受得到。因缘的成熟有两种情况,一是不知不觉中实现的,一是通过有目的的、具体的修持而获得的。前者指某个众生行善利人,或信仰佛法,积福累德,从而获得观音慈力护持,或遇到具体问题时,蒙受观音点化。当然,根据回向的原理蒙观音点化的众生也可能是接受过其它有缘众生的福德回向的人。不过,这种情况总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长期修身修心,积善积德,才有可能获得观音慈悲的加庇。通过有目的修行来促成因缘成熟,从而与观音法力勾通,实现某种感应,这是观音修道理论中的主要部分。它所包括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依照《心经》所述的般若空观和《楞严经》所述的耳根圆通进行义理的观悟并不断地积福行善外,持诵神咒,特别是称念观音圣号便成为别于其它菩萨法门的独具特色的修持方法。对此,《普门品》等经典曾作过详细的介绍,至今依然是观音信仰者的主要的修持方法之一。通过这种修持方法而获得感应的故事,古今俯拾即是。
 
3、现世安乐与来世善果的统一。这是从观音对人生的救度方面来看的。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三界无安。对此,小乘佛教主要是靠超脱现实、最终灰身灭智来解决的。许多人也认为佛教厌恶空生,是否定现世、消极遁世的宗教。但在观音思想中,我们却更多的看到对现世的重视。本来,观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之一,是接引众生脱离现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主要负责者,可后来,这个责任主要留给了阿弥陀佛,而观音则将其主要精力转移到我们这个人类世界,而且着重要使人们在现世中求得安乐.各类观音经典中有大量的内容介绍观音为现世的众生拔苦与乐,使他们在今生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安乐.各类观音经典中有大量的内容介绍观音为现世的众生拔苦与乐,使他们在今生之中获得的幸福,这是观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然,观音思想也脱离不开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的理论体系,所以观音于救度众生过程中,在特别重视现世的同时,也兼顾到众生来世的善果问题。这表现在,一方面,观音以其方便之力,布法音于当世,并施展神通,大力拯救恶道之苦,使有缘众生不至于来世堕入不如人类的饿鬼、地狱和畜生等三恶道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其无碍辩才,谆谆诱导,使众生在获得现世安乐的同时,也为来世善果积下福德。此种情形,经典中有所涉及,更多地则出现在民间的感应故事中。
 
4、启迪真谛与尊重俗谛的统一。这是从观音对众生的教化方面来看的,这里所说的真谛是指以般若圣智观照宇宙万有,特别是社会与人生,而得到的清净自在的认识,是体悟宇宙万有性空假有、非实非虚这真如实相,从而达到最高解脱境界的一种认识,历来被视为最真实、最圆满、最自在的真理。所以说,真谛是一种超出世俗认识范围之外、与人们的平常认识截然相反的一种认识。俗谛则是未得圣智指导的世俗众生,以平常的方法和习惯去看待社会与人生的认识。真谛悟空,导人于无住的精神境界,最终获得解脱;俗谛认为,导人即相起行,并随顺世间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佛教历来重视对众生进行真谛的启迪,认为这才是彻底摆脱一切痛苦的根本办法。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中般若观悟与耳根圆通就是这种真谛的修炼。除此之外,经典中还说,众生若能虔诚诵念观音圣号,也可获得体悟真谛的智慧。可见,观音思想中是十分重视真谛的运用的,因为这不但是众生最终解脱的必由门径,而且随着对真谛认识的步步深入,还可不断地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心灵,开扩人们的胸怀,消除贪欲、瞋恚和愚痴,培植善良、柔和、忍耐、谦让、坦荡、洒脱等高尚的人格。从另一方面来看,观音思想中并不否认俗谛的作用,所以,它才倡导在修慧的同时,大力行善积福,严格持戒修身,广泛学习世间技艺,与众生广结善缘,共成善举,在庄严国土的同时庄严自己,在利乐有情的同时也利乐自己。观音显化故事中,有关此类的事迹也是很多的。
 
5、诚心敬拜与悉心效法的统一。这是从众生对观音的回应方面来讲的。作为观音的信仰者与观音思想的奉行者,他们对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回应,首先便是虔诚的敬仰与礼拜。试想,一位历经千劫艰辛修行,获得无量功德、无边智慧和自在神通并具有无限慈悲,永不懈怠地救度众生的伟大菩萨,怎能不受众生的敬仰与膜拜。《华严经》中记述善财童子辗转拜见观音时,“顶礼观自在菩萨足,绕无数匝,合掌而住”,这种顶礼、环绕、合掌的礼拜方式一直相沿至今。另外,《受记经》等所说的宝台、宝盖、宝瓶、七宝、莲花、末香、宝树、宝铃等庄严和供养,今天也多被继承下来。除了礼拜供养之外,为了表达对观音的敬仰,建堂立寺、造像起塔、歌赞诵名、读经持咒等也一直盛行不衰。根据有关经典记述,这些举措都是有巨大功德的。但在观音思想看来,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观音各种教诲的悉心效法,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福慧双修和慈悲济世。当然,因地观音的修持精神与方法、果地观音获证的品格与气质、观音救世过程中的原则与教法,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观音信仰者都应该认真效法的,观音思想的主要部分[①]也正反映在这些方面。近代印光大师就曾呼吁人们“见贤思齐,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南五台观音菩萨示迹记赞》,载《普陀山志》卷首)。观音之心,其实就是观音思想,观音之事也主要是观音思想之实施。所以,印光法师所说的“见贤思齐”,也即是号召人们去效法观音的思想。
 
主要参考资料
 
1、《悲华经》,《大正藏》卷3
 
2、《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大正藏》卷12
 
3、《妙法莲花经》,《大正藏》卷10
 
4、《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卷10
 
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卷19
 
6、《十一面神咒心经》,《大正藏》卷20
 
7、《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卷20
 
8、《不空绢索咒心经》,《大正藏》卷20
 
9、《佛说观无量寿经》,《大正藏》卷12
 
10、《普陀山志》
 
11、《观音经咒灵感汇编》民国十七年聂其杰辑
 
12、《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民国十五年许止静撰
 
13、《观音经汇编》,世界佛教居士林集,民国三十四年
 
14、《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增订本,1994年6月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15、《观音菩萨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南怀谨等著,1991年,上海佛学书局
 
16、《观自在菩萨》,1985年江西庐山东林寺印
 
17、《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孙昌武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11月
 
18、《观世音菩萨全书》春风文艺出版社辑,1987年9月
 
19、《话说观音》,罗伟国著,上海书店1992年6月
 
20、《观音菩萨传》,逸舟撰,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
 
21、C· N ·TAY:《Kuanyin:The Cult of Half Asia》,《The History of Religions》1996·1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WM·Theodore de Bary:《The Buddhist Tradation in India ,China and Jan\pan》,New York,Random House,197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