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一)
问1-1:修行安般念(anapanasati)有四个阶段,我们怎样决定何时该从一个阶段换到下一个阶段呢?
答1-1:佛陀逐步地教导安般念:长息、短息、全息、微息,乃是为了容易明了;实际修行的时候,四个阶段可能会同时发生。例如:当你的定力已经进步到能够持续地专注入出息半小时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专注全息。那时,不论气息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经过同一点上的全息,即是从开始到结束的气息。然后,若你能专注于长息的全息或短息的全息持续一小时,入出息将会自动变得微细,你就可以改专注于微细的全息。如果入出息不变得微细,则你应只专注于全息,不应故意使气息变得微细,也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如此,四个阶段包含在同一个阶段里。在第四个阶段时,气息只是变得微细,并非完全停止。气息只在进入第四禅时才会完全停止,这是最微细的阶段。
问1-2:修行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有禅相?
答1-2:修行某些业处(kammatthana)时,如:安般念、十遍禅、不净观[1](asubha),禅相是必要的。如果想修行其它的业处,如:佛随念[2](Buddhanussati),则不需要禅相。修行慈心观[3](metta-bhavana)时,破除人际之间的界限可称为禅相。
问1-3:有人说,修行安般念时他们的灵魂跑到身体外面去了。是否真的有此情况?或者他们修入了歧途?
答1-3:专注的心通常能够产生禅相。当禅修者的定力深、强、有力之时,依照他内心所生起不同的想,就会有不同的禅相出现。例如:若想要禅相变长,禅相就会变长;想要它变短,它就会变短;想要它变圆,它就会变圆;想要它变红,它就会变红。如此,修行安般念时各种不同的想都可能发生。他感觉好像自己跑到身体外面去,那只是心生的错觉,但此错觉不是由灵魂所生。这不成问题,不必理会它,只需继续专注于气息。
[4]专注的心非常奇妙。假如你对安般似相有够强的专注力,当你想将似相送到缅甸的大金塔(ShwedagonPagoda)时,你会看见一道非常明亮耀眼的光芒射向大金塔而去。同样地,如果你想使自己身上的骨骼离开身体,当你的定力很强时,你会见到骨骼离开你的身体;这只是心变现出来的影像而已,不是真实发生的情况。对究竟名色法尚未具有充分观智的人会以为这是灵魂;事实上这不是灵魂,它只是心生出来的现象而已。
唯有能够透视内外的究竟名色法[5](paramattha-namarupa)时,才能解决灵魂的问题:无论内在或外在,都找不到所谓的灵魂。因此你必须破除名色法的密集[6],以透视究竟名色法。
「Nanadhatuyovinibbhujitvaghanavinibbhogekateanattalakkhanamyathavasarasatoupatthati」──「当我们破除密集之时,无我的领悟(anatta-sabba)就会生起。因为有密集的概念,才生起灵魂的概念。」
要破除色法的密集,首先你必须辨识色聚[7](微细的粒子)。然后必须辨识每粒色聚里所存在至少八种的究竟色。若不破除色法的密集,则灵魂的概念不会消失。
同样地,若不破除名法的密集,灵魂的概念也不会消失。例如:当你的心胡思乱想时,你会认为那个胡思乱想的心是你的灵魂。
尚未证得观智(vipassana-bana)、道智(magga-bana)与果智(phala-bana)的人,或尚未破除名法密集的人会认为心是他们的灵魂;然而,如果能破除名法的密集,他们将见到心与心所的快速生灭。由于对无常的领悟,无我的领悟将会生起。在《弥醯经MeghiyaSutta》中,佛陀说:「AniccasabbinoMeghiyaanattasabbasanthati」──「对于无常观智强而有力的人而言,无我的观智也将清楚地显现。」
当你证得「离行作心」(visavkharagata-citta)时,认为有灵魂存在的邪见就会完全被灭除。行法指的是名色法及它们的因缘;离行(visavkhara)指的是没有行法[8](savkhara)的涅槃。涅槃没有行法,但是要透视涅槃(离行)确实需要心识的作用。此心即是道心及果心,亦称为离行作心。而根除邪见的作用是由须陀洹道心来执行。
问1-4:(安般念)禅相从何而来?依靠什么而生起?
答1-4:依靠心所依处色生起的大部分心识都能产生呼吸,真正的安般念禅相乃是从呼吸而来。然而,并非所有的心都能产生禅相,唯有深度专注的心才能产生禅相。因此,安般念禅相的生起必须依靠深度专注的心所产生的呼吸。如果该相远离鼻孔,那么它不是真正的禅相。该相之所以能生起,乃是由于定力的缘故,但它不是真正的安般念禅相。能引生禅那的相才是真正的安般念禅相;远离鼻孔的相不能引生禅那,因此它不是真正的安般念禅相。如果专注于那种相,定力通常不能强而有力,而且该相不久就会消失。
问1-5:七清净与十六观智是哪些?
答1-5:七清净是:
一、戒清净(sila-visuddhi);
二、心清净(citta-visuddhi);
三、见清净(ditthi-visuddhi);
四、度疑清净(kavkhavitarana-visuddhi);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
六、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
七、智见清净(banadassana-visuddhi)。
十六观智是:
一、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二、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三、思惟智(sammasana-bana);
四、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
五、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
六、怖畏现起智(bhaya-bana);
七、过患随观智(adinava-bana);
八、厌离随观智(nibbida-bana);
九、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bana);
十、审察随观智(patisavkha-bana);
十一、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
十二、随顺智(anuloma-bana);
十三、种姓智(gotrabhu-bana);
十四、道智(magga-bana);
十五、果智(phala-bana);
十六、省察智(paccavekkhana-bana)
现在你知道这些观智的名称了,你能够体验到它们吗?不能。这就是为什么只知道理论是不够的,你还必须非常精进地修行,才能领悟它们。
(编者注:在这次问答的结尾,禅师对五盖作了以下的补充。)
现在我要简略地解说五盖(nivarana五种障碍):第一种盖是贪欲(kamacchanda),它是对人或财物的贪爱,是想获得感官对象的欲望。举例而言,你也许会贪爱自己所住的房间。在静坐时你会想:「哦!如果我的房间漂亮美观,那该多好!」或者你会想:「哦!如果整个房间归我一人使用,那该多好!」如果被贪欲所征服,你将无法妥善地专注于修行的对象。你必须秉持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阻止贪欲生起。
第二种盖是瞋恨(byapada),它是对人或物的愤恨或不满。例如:坐在你身旁的禅修者坐下之时衣袍弄出噪音,你可能会
生气,并想:「哼!为什么他弄出这么多噪音!」如果你的心被愤恨或不满所征服,你也将无法妥善地专注于修行的对象。
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thina-middha)。如果心力薄弱或对修行的对象提不起兴趣,则昏沉睡眠会发生。然而,有时昏沉睡眠也可能因为疲劳或睡眠不足所引起。
第四种盖是掉举与后悔(uddhacca-kukkucca)。如果你的心情扰动不安(掉举),就好像一堆灰烬受到石头投击时,灰烬将会扬起而到处散落;同样地,心情掉举时,心也是到处流散。修行时你不应松懈而让心离开修行的对象。如果你那么做,掉举不安将会产生。后悔是悔恨以前曾做坏事或未做好事。对此,同样地,你必须秉持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阻止掉举与后悔产生。
第五种盖是怀疑(vicikiccha),即怀疑下列对象:
一、佛;
二、法;
三、僧;
四、三学:戒、定、慧;
五、过去的五蕴(khandha);
六、未来的五蕴;
七、过去与未来的五蕴;
八、缘起(paticcasamuppada)。
如果对定学有怀疑,你将无法修成禅定。例如,你也许会怀疑:「修行安般念有可能达到禅那吗?专注安般念的禅相真的能成就禅那吗?」如此的怀疑将使你无法专心培育定力。
五盖与禅那是互相对立的。
[9]每个人都有心,善心能产生善果,不善心能产生恶果。专注的心能产生禅相,真正专注于禅相的心能产生禅那。如果该禅那一直到死亡时还保持完全稳定,则它能使禅修者投生于梵天界。以禅那为基础而与观智相应的专注心能产生道智与果智;该道智与果智能透视涅槃。如果那道智与果智是阿拉汉道智与阿拉汉果智(arahatta-maggabana,arahatta-phalabana),那么死后你将进入般涅槃。
但是与五盖相应的心(如:贪欲、瞋恨等)会使人投生于四恶道。所以心能使人达到更高的境界,乃至证悟涅槃,也能使人堕落于四恶道中受苦。你喜欢那一种呢?因此你应时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使心脱离五盖的污染,努力修行以趋向涅槃。
----------------------------------------------------------
[1]不净观-观察身体不净可厌的修行法门;能够止息贪爱。(清净道论‧第六品)
[2]佛随念-忆
念佛陀功德的修行法门。(清净道论‧第七品)
[3]慈心观-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修行法门;能够止息瞋恨。(清净道论‧第九品)
[4]本段根据开示的录音带补入。
[5]究竟名色-以正确的方法分析名色,直到不可再分的究竟实质部份;乃是身心现象的真实成份。(ComMAbhⅠ.2p.25)
[6]密集ghana-当名与色相互资助而生起时,因为误解它们为整体,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能将它们分析到基本成份,它们将如被手所捏的泡沫一般地粉碎;它们是因缘条件组成的。
[7]色聚rupakalapa-色法不能单独生起,必须成群生起,这种色法的集团称为色聚。色聚中的色法一起生起,也一起消灭。(ComMAbhⅥ.16p.252)
[8]行savkhara-(一)、由因缘条件和合所产生的事物。(二)、心所(如:行蕴)。(三)业;行为。在此指第一种含义。(ComMAbhp.392)
[9]以下两段依据开示的录音带补入。
第二讲
如何以其它法门修定
前言
在上次的讲座中,我已经解说修行安般念以达到第四禅的方法。我说到当禅修者以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且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转修观禅(vipassana)。
然而在此刻,他也可以继续修行其它止禅法门。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讨论如何修行其它的止禅法门:三十二身分、白骨观及白遍等。
三十二身分
如果想修行三十二身分,首先你应以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在此光的帮助下,你应逐一地辨识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
在身体的这三十二个部份当中,地界显著的有二十个,水界显著的有十二个。
你应观地界显著的四组,每组有五个:
一、发、毛、爪、齿、皮;
二、肉、腱、骨、骨髓、肾;
三、心、肝、膜、脾、肺;
四、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
接下来观水界显著的两组,每组有六个:
一、胆汁、痰、脓、血、汗、脂肪;
二、泪、膏(皮脂)、唾、涕、关节滑液、尿。
按照上述的顺序逐一地辨识。尝试如同对着明镜照见自已的脸那样,清楚地在各个身分存在的部位透视到该身分[1]。如此修行时,如果你的禅定之光暗淡下去,正在辨识的身分也会变得不清楚。这时你必须回来修行安般念,将定力再度提升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再度明亮强盛时,才回过头来辨识三十二身分。每当禅定之光变暗之时,你都必须如此修行。
练习到当你顺着由发辨识到尿,或逆着由尿辨识到发时,你都能以透视的智慧清楚地看见每一个部份。继续修行直到对它精通纯熟。
然后,依旧闭着眼睛,运用禅定之光辨识离你最近的人或其它众生,尤其理想的是位于你前方的人。辨识那个人或众生的三十二身分,从发开始顺着辨识到尿,然后从尿逆着辨识到发。如此顺逆地辨识三十二身分许多次。这样修行成功之后,你应辨识自已内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然后辨识外在那人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内外交替,不断重复。
能够如此内外辨识之后,你的禅修力将会增强。你应如此从近而远,逐渐扩大辨识的范围。不必担心你或许无法辨识远方的众生。在第四禅明亮光芒的帮助之下,你将能轻易地看见远方的众生,不是用肉眼,而是用慧眼(banacakkhu)。你必须将辨识的范围扩展到十方:上、下、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在这十方当中,无论所辨识的对象是人、畜生或其它众生,你都必须一次选取一个对象,辨识内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外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重复。
当你不再看到男人、女人、水牛、乳牛或其它众生等种种差别,无论何时何地,不分内在外在,你所看到的只是三十二身分的组合。那时你才可说是已经成就、纯熟、精通于三十二身分的修法。
涅槃的三门
在此,我想解说通向涅槃的三门。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中佛陀开示说,四念处法门是通向涅槃唯一的道路;但是在另一方面,注释中解释说涅槃有三个门:色遍(vannakasina)、不净观(patikula-manasikara)、无我(subbata空)──即四界分别观。
然而,这三门的差别只在止禅部份而已,它们的观禅部份是相同的。继三十二身分之后,我们可以进修这三门中的任何一门。由于它们都能引导我们达到涅槃,所以称为涅槃的三门。
当禅修者熟练于内外三十二身分的辨识之后,他可以选择这三门中的任何一门来修行。首先,我要解说如何修行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观。
白骨观
你可以将三十二个部份当作一个整体,或只取其中的一个部份,作为修行身体不净观的对象。我将解说如何修行三十二身分其中之一的白骨观。
修行此法门之前,首先你应回来修行安般念,将定力再度提升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先辨识你自己的三十二身分,然后辨识你附近的人或众生的三十二身分。如此内外辨识一或二次。然后将自己全身的骨骼视为一个整体,以智慧辨识它。当你很清楚地见到全身的骨骼时,以骨骼的不净可厌相作为对象,用下列词语中的任何一种,在内心一再地默念:「厌恶,厌恶」(patikula)或「可厌的骨,可厌的骨」或(atthikapatikula)或「骨,骨」(atthika)。
可以随你喜欢而用任何一种语言来默念。你应使心平静地专注于骨的不净可厌相,持续一或二小时。注意观察骨骼的颜色、形状、位置与界限,如此,骨骼不净可厌的概念则容易在心中生起。由于安般念第四禅的力量,你对不净相的修行也将提升、加强、乃至完全稳固。你将能生起、持续与开展对于不净的觉观与智慧。
以骨骼的不净可厌相培育定力时,你必须舍弃「骨骼」的概念,只注意骨骼为可厌。
根据《清净道论》,观察身体某一部份的颜色、形状、位置与界限乃是观察取相(uggaha-nimitta)。而观察与辨识那部份的可厌乃是观察似相(patibhaga-nimitta)。
五禅支
借着专注于骨的可厌相,你可以达到初禅,此时有五禅支存在,即:
一、寻(vitakka):将心投向骨的可厌;
二、伺(vicara):使心持续地注意骨的可厌;
三、喜(piti):喜欢骨的可厌;
四、乐(sukha):体验骨的可厌所引生的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一心专注于骨的可厌。
以同样的方法,你也能观察身体其它部份的可厌而达到初禅。
有人会怀疑:以骨的可厌作为观察对象为什么会生起喜与乐呢?答案是:修行这种方法时,虽然骨骼确实是可厌的,然而,因为你事先了解此法门的利益,才来修行,同时也了解最后你将能解脱老、病、死之苦,所以会生起喜与乐。此外,喜与乐也能因为你已去除使心热恼疲惫的五盖烦恼而生起。
好比一个以捡拾垃圾维生的人,当他看着一大堆垃圾,想到:「利用这些我将赚很多钱。」他会感觉很欢喜。又像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当他的痛苦因为呕吐或排便而得到舒解时,他会有愉悦与快乐的感觉。
《阿毗达摩》的注释中解说:专注于骨的可厌,从而达到初禅的人,应当继续修行初禅的五自在。然后应当观察离他最近的众生(最好是坐在他前面的人),以禅定之光采取那众生的骨骼为对象。他应当专注骨骼为可厌,培育此不净想直到五禅支变得很明显。根据注释,即使五禅支很明显,仍然不能称此时的定力为近行定或安止定,因为对象还是活的。然而,根据《阿毗达摩》的再注释《根本复注mulatika》,如果将外在的骨骼当作死人的骨骼来专注,你还是能达到近行定。
如此,当五禅支很清楚时,你应回来专注自已内在骨骼为可厌。如此交替地内在一遍、外在一遍,专注于骨骼的可厌,重复许多次。对不净可厌的修行变得强力而且完全开展之后,你应扩大辨识众生骨骼的范围到十方:一次取一个方向,在你禅定之光所照之处,观察那一个方向所有众生的骨骼。每一个方向都是如此。运用你透视的智慧,从近而远,遍及十方。每换一个外在的对象,都必须先观自己内在的骨骼一遍,然后观外在的骨骼一遍。必须修行到无论看向十方当中的那一方,所见到的唯有骨骼。修行成功之后,你就可以进一步修行白遍。
十遍
色遍
遍禅中用到四种颜色,即:青、黄、红、白。译为青色(nila)者亦可译为黑色或褐色。这四种色遍都可以采用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来修行,以达到初禅乃至第四禅。
根据《阿毗达摩》的注释,发、毛、黑眼球的颜色可用来修行青遍;脂肪的颜色可用来修行黄遍;血液与肌肉的颜色可用来修行红遍;身体的骨骼、牙齿与指甲的白色可用来修行白遍。
白遍
经典上说,白遍是四种色遍当中最好的,因为它能使心清澈明亮。因此,首先我要解说如何修行白遍。
修行白遍之前,首先你应再度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当禅定所产生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你应辨识内在的三十二身分;接着辨识外在你附近一个众生的三十二身分;然后只辨识他的骨骼。如果想观察那骨骼为可厌,也可以那么做;如果不想观察它为可厌,也可以只观察它为骨骼。然后,选择骨骼上最白的一处作为对象;若整个骨架都白,也可以取整个骨架的白色作为对象;或取头盖骨背面的白色作为对象,专注它为:「白,白」。
另一种方法是:如果你的心非常敏锐,已经能专注于内在骨骼的可厌,达到初禅,那么也可以取你自已骨骼的白色作为修行白遍的对象。
你也可以先辨识外在骨骼的可厌,借着强化、稳固骨骼的概念来修行不净,如此你能使骨骼的白色变得更加明显。然后,你应改去专注它为:「白,白」,而修行白遍。
采取外在骨骼的白色为对象,你应练习保持心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对象,一次持续一或二小时。
由于安般念第四禅定力的协助,你的心将平静地专注于白色的对象。当你能专注于白色一或二小时之后,你会发现骨骼相消失,只留下白色的圆形。
白色圆形出现之前,骨骼的白相是遍作相(预备相);当白色的圆形如同棉花一样白时,它是取相;当它变得明亮清澈,犹如晨星时,它是似相。
如果你在过去生中曾经修行白遍,无论是在释迦牟尼佛的
教化期或过去佛的教化期,意即:你具有修行白遍的波罗蜜,那么,你不需要将禅相扩大,因为当你看着它,并默念:「白,白」之时,它将自动扩大到遍满十方。
继续注意它为「白,白」,直到它变成似相。继续专注于该似相,你就会进入初禅。然而,你会发现此定力并不十分稳定,而且持续不久。为了使定力稳定与持久,你必须将禅相扩大。
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先专注于白色似相一或二小时。然后你应下定决心将白色圆形扩大一、二、三或四吋。依照你想要扩大的尺寸去扩大它,看能否成功。不要尚未事先决定扩大的尺寸就将禅相扩大,务必先下定决心要扩大某个限度:一、二、三或四吋。
在你扩大白色圆形之时,可能会发现它变得不稳定,那时你必须专注它为:「白,白」,以便使它稳定。当你的定力增强,你会发现白色禅相变得稳定而且静止。
当扩大的禅相变得稳定之后,你应重复上述的步骤:再下定决心一次将它扩大若干吋。如此,你能将禅相扩大到直径一码,然后二码……。如此做到能把它扩大到包围着你的十方,没有边际。那时,无论看向那里,都只看见白色的禅相,而看不到一丝一毫其它物质的迹象。你应保持平静地专注于白遍上。当白遍稳定时,将你的心安放于白遍上的某一处,就像将帽子挂在墙壁的钩上一样。保持心安住在那处,并继续注意它为:「白,白」。
当你的心平静稳定,白遍也会静止稳定。白遍将会非常洁白、明亮、清澈。这也是似相,乃是扩大原来白遍似相之后产生的。
必须继续修行,直到你的心能够持续专注于白遍似相一或二小时。你心中的五禅支将变得非常显著、清晰、有力,而达到了初禅。五禅支是:
一、寻(vitakka):将心投入白遍似相。
二、伺(vicara):使心持续地注意白遍似相。
三、喜(piti):喜欢白遍似相。
四、乐(sukha):专注白遍似相时所引生的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一心专注于白遍似相。
它们整体合起来即称为禅那。依照安般念讲座中所叙述的方法,修行白遍初禅的五自在,然后修行第二、三、四禅。
这四种禅那又称为**禅(rupavacara-jhana),因为它们能使禅修者投生到**天。但是在这里,我们鼓励修行禅那并不是为了投生**天,而是为了用它们来作为修行观禅的基础。
如果你已能用外在骨骼的白色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你也能用外在的头发修行褐遍(或青遍;黑遍);用外在的脂肪或尿修行黄遍;用外在的血液修行红遍。你也能用自己身体内在的部份修行各种色遍。
修行成功之后,你也能用花朵或其它外物的颜色,修行不同的色遍:所有青色、棕色或深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青遍;所有黄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黄遍;所有红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红遍;所有白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白遍。因此,纯熟的禅修者能够以他所见的任何外物作为对象,修行遍禅与观禅──不论是有生命或
无生命的,内在或外在的。
根据巴利圣典,佛陀教导十遍禅,它们是上述的四种色遍加上另外六种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空遍、光明遍。
现在,我要解说如何修行其余的六种遍。
地遍
要修行地遍之前,必须先找一处平坦的土地,有着如黎明时天空那样的褐红色,没有夹杂树枝、石头或树叶。接着用树枝或其它工具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一呎的圆形。然后专注于那块圆形的土地,注意它为:「地,地」。睁着眼睛专注那块圆形的土地一会儿,然后闭上眼睛,试看能否见到同样的圆形地相。如果那样做无法见到地相,你应以安般念或白遍将定力再度提升到第四禅。然后借着禅定之光的帮助,注视圆形的土地。当闭眼时也能见到与睁眼所见同样清晰的圆形地相时,你就可以到其它地方去继续修行此禅相(取相)。
不应专注于地相的颜色、或地界的硬、粗、重等特性,只应专注于地的概念。继续专注于此取相,定力更强时,取相会变成非常纯净清澈的似相。
然后,你应将似相逐渐地扩大。一次扩大一些,直到它遍满十方。然后专注于地遍的某一处,达到初禅乃至第四禅。
水遍
要修行水遍,你应使用一钵或一桶清净明澈的水,或井里清澈的水。不应专注于水界的流动、黏结之特性,只应专注水的概念为:「水,水」,直到修成取相。然后以修行地遍时同样的方法修行此相。
火遍
要修行火遍,你应使用火堆或蜡烛的火焰,或你所记得曾见过的其它火焰。若有困难,你可以做一块中间有圆洞的帐幕,圆洞的直径大约一呎。将帐幕挂在燃烧木材或干草的火堆之前,让你透过圆洞只能见到火焰。
不应专注于烟或燃烧中的木材或干草,也不应专注于火界的热、冷之特性,只应专注于火的概念,并注意它为:「火,火」。然后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来修行取相。
风遍
可以透过触觉或视觉来修行风遍。透过触觉的方法是:你应注意由窗或门进来而吹拂在身体上的风,并且默念它为:「风,风」。透过视觉的方法是:你应注意被风吹拂的树枝或树叶之移动,并且默念它为:「风,风」。不应专注于风界的支持、推动之特性,只应专注于风的概念。也可以先以其它遍处修行禅定,达到第四禅,然后以禅定之光观察外在枝叶的移动,并辨识风的相:取相看起来有如热奶粥上冒出的蒸气;似相则是静止不动的。
光明遍
光明遍的修行可以借着注视光线从墙壁的隙缝照进来,投射在地上的光明相;或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投射在地上的光明相;或向上仰望树枝间隙所露出天空的光亮。如果那样做有困难,你可以找一个陶罐,在陶罐内点燃蜡烛或灯。将此陶罐加以摆置,使罐**出的光线照在墙上。然后专注墙上的圆形光明相为:「光,光」。
虚空遍
借着注视门口、窗户或钥匙孔中的空间可以修行虚空遍(或称为限定虚空遍)。如果有困难,你可以制做一块木板,木板中间有一个直径八吋到一呎的圆洞。握持木板朝向天空,让你透过圆洞只能看见天空,看不见树木或其地物体。然后专注于圆洞内的空间,默念它为:「空,空」。
四无色禅
修行十遍中的每一遍都能达到第四禅之后,你可以进一步修行称为四无色处的四种无色禅(arupa-jhana或称无色定)。四无色处是:
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你能以九种遍当中的任何一种为基础,来修行四无色禅,唯独不能用虚空遍。
空无边处
修行四无色禅之前,你必须先思惟色法(物质)的过患:人的身体是父母亲的精卵和合所产生的,称为所生身(karajakaya)。因为有所生身,所以你会遭受刀、矛、子弹等武器的攻击;会遭受锤击、欧打与折磨;所生身也会罹患各种疾病,如:眼疾、耳疾、心脏病等。因此,首先你必须以智慧来了解:因为有色法构成的所生身,所以你会遭受种种痛苦;如果能脱离色法,你就能免除依靠色法而生起的痛苦。
虽然依靠遍处所达到的第四禅已经超越粗身色(粗的身体物质),你仍然必须超越遍处色,因为它与粗身色极为相似。如此思惟而对遍处色厌离之后,你应修行九种遍当中的一种,如地遍,直到第四禅。出定之后,你应思惟它的缺点:它依靠你已厌离的遍处色而生起、它有第三禅的乐为近敌、它比四无色禅更粗劣。
由于第四禅中的名法与四无色禅中的名
法相同,因此不需像修行四种**禅时那样思惟禅支的缺点。
见到**第四禅的缺点并对它厌离之后,你应思惟无色禅比色禅更加宁静的优点。
接着应扩大你的(地遍)禅相,使它遍满十方,没有边际,或扩大到你所喜欢的程度。然后,借着专注于遍处色[2]所占有的空间来将遍处色除去,默念:「空,空」或「无边空,无边空」。于是,留下来的只是遍处色原先占有的无边虚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应辨识在地遍禅相某一部份里的空间,并将它逐步地扩大到无边宇宙。结果,整个地遍禅相会被无边虚空所取代。
必须以投入的心态(寻心所)来继续专注于无边虚空相,默念:「空,空」。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会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以无边虚空相为对象,你达到了近行定。继续专注于无边虚空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一种无色禅,即空无边处禅。
识无边处
第二种无色禅是识无边处禅,它的对象是以无边空相为对象的空无边处禅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
若想修行识无边处禅,你应思惟空无边处禅的缺点:空无边处禅有**第四禅为它的近敌,并且空无边处禅不如识无边处禅宁静。
见到空无边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识无边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也就是以无边虚空相为对象的心,并默念它为:「无边识,无边识」或「识,识」。
应当以投入的心态来继续专注该相为:「识,识」。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二种无色禅,即识无边处禅。
无所有处
第三种无色禅是无所有处禅,它以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为对象。空无边处禅心乃是前面识无边处禅所缘取的对象。
如果想修行无所有处禅,你应思惟识无边处禅的缺点:识无边处禅有空无边处禅为它的近敌,并且识无边处禅不如无所有处禅宁静。
见到识无边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无所有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心:空无边处禅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与识无边处禅心(vibbanabcayatana-jhana-citta)。然而,在一个心识剎那[3]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出现,当空无边处禅心存在时,识无边处禅心即不存在,反之亦然。专注于刚才入识无边处禅时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默念它为「无所有,无所有」或「不存在,不存在」。
应当以投入的心态来继续专注该相为:「无所有,无所有」。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三种无色禅,即无所有处禅。
非想非非想处
第四种无色禅是非想非非想处禅,它以无所有处禅心作为对象。它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因为此禅定当中的想极端微细。
如果要修行非想非非想处禅,你应思惟无所有处禅的缺点:无所有处禅有识无边处禅为它的近敌,并且无所有处禅不如非想非非想处禅宁静;再者,想是病、想是疮、想是刺,而非想非非想处禅是宁静的。
见到无所有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一再地专注无所有处禅心为「此心宁静,此心至上」。
你应以投入的心态继续专注无所有处禅心的相为宁静。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四种无色禅,即非想非非想处禅。
今天,我已经解说如何修行十遍,以及由四种**禅与四种无**禅所组成的八定。在下一次讲座中,我将接着解说如何修行四梵住[4](brahmavihara):慈、悲、喜、舍。
-----------------------------------------------------------
[1]禅修者应实在地透视到自己身体内的各个部份,而非透过想象。若所见的身分呈显在面前,犹如观看相片一般,则只是出自想象而已,不是真正透视到三十二身分。透视不到三十二身分的原因通常是定力不够深。禅修者应当有耐心地再培育够深的定力,不可贪快,囫囵吞枣,错失大利。
[2]遍处色-内心见到的遍相。它是定心所生的影像,不是真正的色法。但是由于它依靠外在的色法而生起,犹如色法之子,所以也称它为色。这只是一种隐喻而已。
[3]心识剎那-心生起到消灭的时间。心识剎那极端迅速;在一闪电或一眨眼的时间里有十亿个心识剎那生灭过去。一个心识剎那中有三时,即心的生时、住时、灭时。(ComMAbhⅣ.6p.156)
[4]四梵住brahmavihara-这四种禅那是梵天神内心的安住处,所以称为四梵住。它们又称为四无量心,因为这四种心都必须以无边宇宙的所有众生作为对象。(ComMAbhⅨ.9p.336)此中包含三种关爱他人的修行法,即:慈(愿他人安乐)、悲(愿他人离苦)、喜(对他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到欢喜),及一种中性平等的修行法:舍(不忧不喜,中立而不执着)。(P-EDictp.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