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南传佛教人物 > 帕奥禅师 > 正文内容

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8)

帕奥禅师  发表时间:2017-02-16   作者: 帕奥尊者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1] 四事供养:供养饮食、衣服(如:袈裟)、卧具(包括住处)与医药这四种生活必需品。

  [2] 须弥山Meru-世界最高之山的名称。(Con P-E D p.212)

  [3] 辟支佛paccekabuddha-独自觉悟真理、获得解脱的人;但无法教导世人他所觉悟的真理。(P-E Dict p.385)

  [4] 善哉sadhu-赞同、顺从的话。当有人(通常是亲友)为去世的人行善积德,并将此功德转移(回向)给他时,若那人投生在饿鬼道,知道有人为他行善而能生起随喜功德的善心,并且说出「善哉sadhu」,则因为此善业(口业与意业)的力量,他将能减轻痛苦或脱离饿鬼道,投生于善道。果报的强弱取决于他所生起善心(主要是善思)的强弱。若在世者为他所做的功德不纯净、力量弱,那么他虽然内心随顺欢喜,但无法说出「善哉」;则因为善业的力量弱(只有意业),故不能产生够强的善报。

  [5] 难陀Nanda-并非悉达多太子的同父异母之弟,释迦族王子出家的那位难陀,而是另外一位难陀。难陀母就是优陀罗(Uttara)。

  即席问答篇

  问1:请问禅师,一般而言禅那(jhana)可分成几种?

  答1:禅那有两种:世间禅(lokiya-jhana)与出世间禅(lokuttara-jhana)。

  世间禅乃是我们已经解释过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及四无**禅。

  至于出世间禅,当你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时,你觉照名与色、因与果的无常,或苦,或无我,同时也加强辨识禅那法的三相。当你觉照初禅法的无常,或苦,或无我本质时,如果在那时证悟涅槃,则那个道智与果智称为初禅道智与初禅果智。为什么称它们为初禅呢?因为那个道智与果智中具有五禅支。这是出世间禅。

  如果你在觉照第二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之时证悟涅槃,则那个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二禅道智与第二禅果智,因为它们具有三种禅支:喜、乐与一境性,没有寻与伺。

  在觉照第三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槃。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三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乐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在觉照第四禅或无**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槃。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四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舍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这些是止观行者的情况。

  至于未曾达到禅那的纯观行者,他们无法觉照禅那法为无常、苦、无我,只能觉照色法及欲界名法的无常、苦、无我。实际作为观禅对象的色法是十八种真实色。欲界的名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门心路过程。

  纯观行者可以透过觉照这些名法或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而证悟涅槃。那时他们的道智与果智也称为出世间的初禅道智与果智。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具有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

  问2:禅修者应当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乱(妄想)与昏沉(瞌睡)呢?

  答2:要去除散乱,我们必须只专注于业处的对象,例如安般念对象(气息),而不应注意其它对象,不应谈话,不应想念其它事情。在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当中,你都必须经常练习只注意安般念对象。这是很好的方法。

  要去除昏沉睡眠,有七种方法。你记得大目犍连尊者吗?他是佛陀的第二上首弟子。他在阳历一月或二月的月圆日证悟初果须陀洹,并且当天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但是他并未与佛陀住在一起,而是前往一处森林里精进修行。

  他彻夜不眠地精进修行七天。到了第七天,他感觉非常疲倦,乃至于禅坐时有昏沉瞌睡的情况发生。当时佛陀放射光明,并来到大目犍连尊者的地方,为他讲说《居眠经Pacalayamana Sutta》。

  在《居眠经》中,佛陀教导七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当你专注于某一种业处(如:安般念)时,若昏沉睡眠的现象发生,你应暂时停止专注那种业处,而改专注其它种业处,如:佛随念、慈心观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思惟曾经牢记的教法(pariyatti-dhamm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完整地背诵曾经牢记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用力拉扯耳朵,并按摩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去洗脸、朝不同的方向远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作光明想(alokasabb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来回行走以便去除昏沉。

  当佛陀教导光明想时,由于过去生的波罗蜜,大目犍连尊者证得了神通。对于有充分波罗蜜的人,当他们证悟道智与果智时,神通也会自然产生,不需要尝试去获得神通。佛陀教导他进入光明定(aloka-jhana-samapatti),然后运用神通力,尤其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当他那样尝试时,极明亮的光生起了。接着佛陀指示他下定决心(adhitthana)使明亮的光持续整天整夜,那时就能去除昏沉。这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尝试这七种方法之后仍然无法去除昏沉,佛陀指示另一种方法:你应当小睡片刻。休息几分钟后再起来继续修行。

  问3: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答3:这只能靠你自己抉择,我们无法确定地说那种法门最适合你。注释中提到可以依照个人的性格(carita性行)来决定修行法门;但是这仍然相当困难,因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种性格:许多贪爱、许多瞋恨、许多妄想……,很难决定他们究竟属于那一种性格。最好是你亲自研究各种业处,自己选择修行法门。

  我观察过许多禅修者,通常他们曾经在过去生修行四界分别观或安般念。如果禅修者曾彻底地修行安般念达到禅那的阶段,那么安般念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过去生他们只修行安般念到某种程度,尚未达到禅那,或未曾见到禅相,那么他们的波罗蜜还不成熟,今生再修行安般念时必须非常努力地修行。

  如果禅修者曾在过去生中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色业处(rupa-kammatthana)的阶段,那么今生他们很容易就能学习与修行四界分别观。但是,如果他们只是曾经修行,尚未达到色业处的阶段,那么今生修行时同样很辛苦,必须非常努力。

  对于初学者而言,我也教导其它业处,如:遍禅(kasina-kammatthana),但是他们很难达到强而有力的禅定。然而,如果修成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之后才转修其它止禅法门,通常他们能轻易地成就所有止禅业处。

  问4:有人说:事实上五蕴不是苦,对五蕴的贪爱才是真正的苦。可否请禅师简要地解释这点?

  答4:它们都是苦谛(dukkha-sacca)。在《转**经Dhammacakkapavattana Sutta》中佛陀说:‘Savkhittena pabcupadanakkhandha dukkha.’──「简言之,五取蕴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五取蕴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如此,我们能说它们是乐吗?贪爱是名蕴,当然也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所以也是苦。

  问5:当我们散播慈爱给某个人时,对方能否得到任何利益?

  答5:我们只能说:也许他的心能够改变。除此之外,我们无法确定地说他能得到怎样的利益。

  以下是经典中所记载慈爱改变他人之心的一个事例。攎耶末罗(Roja-malla)是阿难尊者的朋友。有一次,佛陀领着众比库前往拘尸那罗城(Kusinara)。拘尸那罗城的末罗族人(Malla)知道此消息后,大家通过一项约定:不出来迎接佛陀的人将被罚款五百钱。当末罗族人出来迎接佛陀时,攎耶末罗也在其中。阿难尊者见到他也和大家一起迎接佛陀,感到很高兴;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对佛、法、僧根本毫无信心,只是因为怕被罚款才勉强随大家行动。因此到达僧寺之后,阿难尊者即请求佛陀设法使攎耶末罗对佛法生起信心。佛陀经常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所以他的慈心观非常有力。阿难尊者请求之后,佛陀就散播慈爱给攎耶末罗,然后起座,进入居处。

  那时,攎耶末罗承受到佛陀的慈爱,于是他的心改变了。他来到僧寺迫切地寻找佛陀,就好像小牛寻找牠的母亲一般。拜见佛陀之后,佛陀为他说法。听法后他即证得初果须陀洹。他的心完全改变了,因此能证得初果。

  另一个例子是那罗几力(Nalagiri)大象。当那罗几力大象遇见佛陀时,牠处在烂醉与暴怒的状态,正要攻击佛陀。当时佛陀散播慈爱给牠,令到牠的心立即改变了,而且还礼敬佛陀。

  在这两个例子之中,一个证得初果,另一个礼敬佛陀,我们可以说这是他们所得到的利益。

  然而,如果作为接受慈爱之人的心不改变,我们就无法说他能得到任何利益,就像提婆达多(Devadatta)的例子。虽然佛陀也散播慈爱给提婆达多,但提婆达多还是尝试杀害佛陀,破坏和合僧团,造下了许多恶业。

  当提婆达多将要堕入地狱时,佛陀同样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可是佛陀无法使他免除堕入地狱的厄运。从佛陀时代乃至现今,有许多人死后因为自己的恶业而堕落四恶道受苦,但是我们却无法借着散播慈爱来拯救他们,那么我们如何能说这对他们有利益呢?

  所以,慈心观的利益特别只限于禅修者自身而已。

  问6:禅修者能否以感恩心来达到禅那?

  答6:单是感恩并不能达到禅那;感恩心只是知道别人的恩惠而已。但在知道别人恩惠的同时,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慈心观,散播慈爱给对方,那么他能够达到禅那。

  问7: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答7: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剎那,即临死速行(maranasanna-javana)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速行心是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四恶道之一。也可把造成投生的业分为两种,即:欲界业(kamavacara-kamma)及广大业(mahaggata-kamma)。

  欲界业的范围很广,包括:布施(dana)、持戒(sila)、在安止定之前的止禅修行(samatha-bhavana)、观智(vipassana-bana)及所有恶业(akusala-kamma)。

  广大业指**禅业(rupavacara-jhana-kamma)与无**禅业(arupavacara-jhana-kamma),总共为八种定(samapatti)之业。

  在这些业当中,广大业是强而有力的,能防止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时禅那都还能维持稳定不退,则此禅那能使人投生于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禅那下跌,那么它无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达多的禅那。

  另一种强而有力的业是观智。它能够在临死时防止不善速行心生起,能令到禅修者投生于善道。所以若想投生善道,你应努力于达到禅那,乃至具备观智。

  比这两者更好的是道智(magga-bana)与果智(phala-bana),因为它们确保已证得道果的圣人永远不堕入恶道,且能依照自己的意愿与业而投生善道。这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人寿保险。

  其它善业则比较不可靠。

  问8:为什么唯有达到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第三禅之后,禅修者才能达到舍心观的第四禅?

  答8:由于舍心观没有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只有第四禅,所以它必须获得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的支持,然后才能达到其第四禅。其它业处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不能支持舍心观第四禅。为什么呢?因为对象不同的缘故。例如安般禅那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地遍禅那以地遍似相为对象,但是舍心观采取众生为对象。而慈、悲、喜这三梵住也同样采取众生为对象,所以只有它们能够支持舍心观的第四禅。

  问9:为什么修行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只能达到第三禅,不能达到第四禅?

  答9:每一种第四禅都是中性的,都与舍受(upekkha-vedana)相应。舍心观的态度是中性的,因为它省思每个人的业属于他自己,依照自己所造的业而承受快乐或痛苦。所以修行舍心观能够达到第四禅。

  然而,慈心观接近情感的作用,怀着愿其它众生得到安乐等愿望。悲心观的态度是愿其它众生免除痛苦。喜心观接近欢喜(pahasa),对别人的成功抱着强烈的欢喜心。这三者的态度都不是中性平等的舍(upekkha)。

  慈心禅、悲心禅及喜心禅的受是悦受(somanassa-vedana)或称为乐受(sukha-vedana),不可能是舍受。因此修行它们不能证得第四禅,只能达到第三禅。

  问10:何谓有分(bhavavga)?

  答10:西方的学者将有分翻译为下意识心,事实上它不是下意识心。根据《阿毗达摩》,我们称它有分「识」,因此它仍然是意识,并非下意识。许多禅修者落入有分时说他们一无所知,因为有分识不认知现在的对象,而认知前世临死时的对象。那对象可能是业、或业相、或趣相。通常唯有修行到缘起时,禅修者才能了解这种情况。

  根据《阿毗达摩》,简单地说有两种心:一种是心路过程心,另一种是离心路过程心。

  总共有六门心路过程。当你看见颜色、听到声音、嗅到气味、尝到滋味、触到物体及思考或修行时,就会各别产生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的作用。

  离心路过程心(vithimutta-citta)则有三种,即:结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citta即有分识)与死亡心(cuti-citta)。

  一期生命当中最初的一个有分心称为结生心,最后一个有分心称为死亡心。有分心又翻译为「生命相续流」(life continuum)。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生命的主要成份。在结生心与死亡心之间,当无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都会生起,以便心流不会中断,而保存了生命。

  如果想更清楚地了解,你应当从实际修行中去体验它们。

  问11:要证悟涅槃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槃呢?

  答11:因为他们缺乏常识,不彻底地了解什么是观禅,而认为观禅只是察觉每一种身心现象。他们不了解究竟名法(paramattha-nama)、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通常他们缺乏《阿毗达摩》方面的知识,还未真正了解七清净与十六观智。这是问题的所在。

  问12:在尚未修行其它业处达到第四禅之前,禅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随念(Buddhanussati-bhavana)?

  答12:可以,但不易达到近行定。举例而言,请在内心专注地忆念以下这段称述佛陀功德的巴利文:‘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世尊的确是阿拉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了知世间者、堪受教之人的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你能专注你的心吗?通常心会四处游散。因为我们不曾见过佛陀,只能凭借想象来思惟佛陀的功德。

  现在我们都有呼吸,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呼吸,然而是否每个人都能完全地专注于呼吸呢?这是当下存在的对象,不是想象的对象。就某些初学者而言,对当下存在的对象尚且无法完全地专注,更何况要专注于单凭想象的对象(佛陀的功德)。

  我们未曾见过佛陀,只是从书本或师长那里得知佛陀具足无比清净的戒、定、慧。那么,请以佛陀的清净戒、定、慧为对象来专注忆念。你能否专注于佛陀的清净戒、定、慧呢?事实上这是很难的。若没有其它禅定的帮助,要忆念佛陀的功德实在不容易,因为我们只能依靠想象而已。

  不过,你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尝试,只是要达到近行定不容易而已。所以,通常我们教导禅修者以其它禅那业处(jhana-kammatthana)为基础来修行佛随念。

  问13:为什么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不能达到安止定(appana-samadhi)?

  答13:因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奥,它们不是世俗谛,而是究竟法。透视究竟法的定无法强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随念不能达到禅那,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

  你可以实际地修行佛随念,尝试看能否达到禅那。你自己能够明白。

  问14: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库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asubha-bhavana),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

  答14:那些比库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的缘故。佛陀见到那些比库将在十五天内死亡,死后将堕入地狱。所以佛陀教导他们不净观的修行方法,使他们不再畏惧死亡。他们修行不净观,观察身体的不净可厌,因此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身体。虽然他们自杀,但是因为已经修成不净观,能在不执着身体的情况下死亡,所以死后投生于天界。正因为这个理由,佛陀特别教导他们不净观。

  现在如果禅修者修行不净观,并不会造成自杀的结果。佛陀教导:‘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要止息贪欲,应当修行不净观。」不净观能暂时止息贪欲。例如婆耆舍大长老(Vavgisa Mahathera),由于入村托钵时看见许多可爱的对象,使得内心生起贪欲(raga)。他请教阿难尊者如何止息这些贪欲。阿难尊者教导他修行不净观,忆念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为不净可厌,他如法修行之后止息了贪欲。根据《耆利摩难经Girimananda Sutta》,这种忆念身体三十二部份为不净的修行法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savibbanaka-asubha有识不净观)。

  因此,佛陀教导修行不净观乃是为了止息贪欲。它只是暂时的修行法门而已,不需要修行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修行不净观不会导致自杀。

  问15:四界分别观属于止禅或属于观禅?

  答15:四界分别观是止禅的修法,也是观禅的修法。如果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禅修者将见到净色(透明的物质)。在破除密集之前,净色看起来像冰块。至此阶段是止禅。

  接着,当禅修者注意净色中的空间(akasa)时,他们将见到净色粉碎成色聚(微粒)。如果能分析那些色聚里的四界,此阶段也是止禅,但也是观禅的开始,是禅观的「幼儿园」阶段。所以四界分别观是止禅,也是观禅。

  问16:已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与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两者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

  答16:结果相同。但是对于有充分定力的禅修者,如:达到安般念第四禅的禅修者,当他们分析色聚、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时,很容易就能得到清晰的了解。为什么呢?因为专注的心能如实地透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们的因缘。然而,这是针对部份禅修者而说的,不是针对所有禅修者。

  在《须师摩经Susima Sutta》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纯观行阿拉汉,他们不修行禅那,直接有系统地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然后修行观禅达到阿拉汉果。根据《因缘经Nidana Sutta》(相应部‧相应-1-297-298 Samyutta Nikaya-Sam-1-297-298)的注释,这些纯观行阿拉汉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后直接转修观禅,理由是想要快速地证悟涅槃。他们认为修行止禅达到禅那会延迟证悟的时间,因此他们只修行四界分别观作为培育定力的法门。由于他们具有证悟阿拉汉果的充分波罗蜜,所以,虽然未达到禅那,他们对名色法的观智仍然非常清晰。

  问17:一个人证悟初果须陀洹(sotapanna)或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之后,能否在未来世成为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声闻弟子(savaka)?

  答17:只能成为声闻弟子而已。须陀洹或斯陀含能成就阿那含或阿拉汉,但不能成为辟支佛,因为必须以二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积聚波罗蜜才能成为辟支佛;而须陀洹最多只会再投生七次而已。

  在《小部‧犀牛经Khaggavisana Sutta, Khuddaka Nikaya》中,佛陀讲到二十四尊辟支佛。辟支佛只在没有佛出世教化的时期才会出现。在佛陀的教化期中只能有声闻弟子,没有辟支佛。

  当菩萨悉达多太子诞生时,还有一尊辟支佛存在世间,名叫摩当伽(Matavga)。那时天神欢喜踊跃,互相传告说:「菩萨诞生了!」辟支佛摩当伽听到这消息之后,立刻就进入般涅槃。这是因为在佛陀的教化期中不应有任何辟支佛在世。

  如果禅修者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未能证悟涅槃、道、果,但具有证悟辟支佛觉智(paccekabodhi-bana)的波罗蜜,则他们将在未来成就辟支佛,而不是在这期教法中证悟。例如有名的提婆达多将在未来一万劫之后成就辟支佛,他的著名弟子阿阇世王也将在未来成为辟支佛。

  问18:经中谈到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于世间。关于辟支佛呢?能否有两尊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

  答18:可以。正等正觉[1](sammasambuddha)的佛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可以有许多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间。

  例如:红莲王后(Paduma-devi)的五百个儿子都成就辟支佛。那时我们的菩萨投生为六色牙巨象,牠以各种水果供养那五百尊辟支佛;这在许多《本生经Jataka》的故事中都提到。至于两尊佛不能同时出现乃是巴利圣典《阿毗达摩分别论Abhidhamma Vibhavga》中所提到的。

  问19:辟支佛是否永远为辟支佛?或者有一天他们会投生人道来成佛或成为阿拉汉?

  答19:辟支佛就是辟支佛;辟支佛那期生命是他们的最后一生。辟支佛也是阿拉汉,是独立的阿拉汉[2]或小佛。他们不依靠任何老师的教导就能独自证悟四圣谛,但是无法教导别人四圣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精通世俗谛,不擅于为究竟法取名,如:触(phassa)、受(vedana)等等。由于他们无法教导弟子四圣谛,所以称为小佛。

  问20:当禅修者辨识名法时,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

  答20:观禅的领域与神通的领域是不同的。辨识外在的名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禅,另一种是他心通(cetopariya-bana)。他心通指的是:能知道别人内心意念的能力。具备这种神通能够很容易地知道别人的心。然而观智无法辨识:「这是男人,那是女人……」,只能整体而非个别地辨识外在的名色法,所以观智不能知道别人的心。

  问21:若禅修者不辨识**禅那名法(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与无**禅那名法(a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是否能证悟阿拉汉果?

  答21:不辨识**与无**禅那名法,禅修者仍然能证悟阿拉汉果。唯有达到禅那的人才能辨识禅那名法。由于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没有禅那,所以不能辨识禅那名法。但他们能辨识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证悟阿拉汉果。

  问22:如果禅修者达到近行定,但未达到安止定,那么当他辨识名法时,他辨识的是**名法(rupavacara-nama-dhamma)还是欲界名法(kamavacara-nama-dhamma)?

  答22:欲界名法而已,因为在禅那之前的所有止禅修行都是欲界法(kamavacara-dhamma)。

  例如:修行安般念时,若禅修者有系统地勤修,他将能见到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见到似相最初阶段的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是欲界法。当定力愈来愈强,达到紧接在禅那之前的阶段,那个定称为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也是欲界法。

  安般念的欲界定与禅那定(安止定)有什么差别呢?虽然它们同样以安般似相为对象,但是它们的强度不同:在一个心路过程中,近行定只能生起七次;而安止定则能持续生起无数次。修行到名业处时你就能辨识这种差别。

  问23:当禅修者辨识**或无**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答23:不是处在安止定,也不是处在近行定,而是观禅的剎那定(khanika-samadhi)。禅修者从禅那中出来之后,才能辨识禅那法。

  以安般念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为对象,无法像观智那样以禅那法为对象。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观禅。

  问24:当禅修者辨识禅支时,这些禅支是现在的名法还是过去的名法?

  答24:它们已经息灭,是过去的名法。因为在一个心识剎那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举个譬喻来说:你不能这一根手指的尖端来接触它本身,但是你可以用另一根手指来接触它。这根手指好比是已过去的禅那法,另一根手指好比是观智。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要辨识禅支,禅修者必须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manodvara)。举安般念为例,它的对象指的是安般似相,意门指的是有分心(bhavavga)。

  当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生起;当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在禅那法生起之前,有分心能存在;禅那法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当辨识禅那法的观智生起时,禅那法即消失。观智能辨识在它之前的禅那法,因为它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3]。禅修者从禅那出来之后先辨识有分心。当禅那的对象(如:安般似相)出现在有分意门时,他就能很轻易地辨识到禅支。

  问25: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答25:预先知道死亡时间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的领域。在天眼通当中有三支,其中一支称为未来分智(anagatamsa-bana),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如果你精进修行并得到天眼通,那么你就能预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然而,如果你只修行观禅,那么你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而已。

  修行止禅不可能延长禅修者的寿命,因为寿命决定于个人的业。

  问26:以作为老师的立场而言,当佛陀无法教导弟子达到与自己同样高超的境界,他难道不会感到失望吗?

  答26:佛陀已经完全灭除忧伤,因此不会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象而已。佛陀完全了解一切众生的境界,他只帮助众生完成他们自己的波罗蜜而已。

  佛陀教导达到寂灭的方法,因为达到灭苦的境界非常重要。正如一切粪便都是可厌的,同样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厌的,所以佛陀不称赞任何生命。

  当众生达到生死轮回的尽头(亦即达到涅槃)之后,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涅槃是一切有为法(savkhara-dhamma行法)的止息。那时没有佛陀,也没有弟子。

  问27:在进入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之前必须先立定四项决心(adhitthana)。如果禅修者忘了立定第一项决心(何时将出定),那么他是否会死在灭尽定当中,或者他仍然能够出定?

  答27:在进入灭尽定之前,这些圣者们会经常思惟自己的寿命,这是他们的本性。若无正念,他们什么也不能做。

  假设他们的寿命将在七天内结束,那么他们会下定决心在七天之内(寿命结束之前)从灭尽定出来,不会在灭尽定当中死亡。灭尽定是所有名法与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cuti-citta)是最后一个有分心,是执行死亡的心。灭尽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时发生。

  问28:目犍连尊者过去生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导致他必须遭受那么多世悲惨的果报?

  答28: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为了妻子的缘故,企图杀害自己的双亲。在那一次,他将双亲打得几乎死去,但结果双亲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当中,有许多不善思(akusala-cetana)生起。一秒钟里有几万亿个不善思产生。假设他以一小时的时间企图杀害双亲,那么就有数不尽的不善思生起。每一个不善思能产生一个恶报。于是这许多强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续地产生地狱中的恶报,所以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地狱中受苦。

  受过地狱的恶报之后,剩余较弱的不善思相续地在人道中结成恶报,所以他受到许多世痛苦的果报。

  问29:禅修者能否在四禅八定的某一定之中或之外与天神(deva)或梵天(brahma)沟通?

  答29:不能。如果想与他们沟通,你必须具备如意通(iddhividha-abhibbana神变通)。

  问30:纯观行者以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能观察到未来多少世呢?

  答30: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佛陀教导两种透视缘起的方法。我想举出其中的一部份作为例子来说明: ‘Avijj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无明生起,所以色生起。‘Tanh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爱生起,所以色生起。‘Kamm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业力生起,所以色生起;接着你应透视那些色的生起阶段。然后是‘ahar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总共是五种生起智[4](samudaya-bana)。

  然后,佛陀教导五种息灭智[5](vaya-bana):‘Avijjanirodha rupanirodho, tanhanirodha rupanirodho, kammanirodha rupanirodho, aharanirodha rupanirodho, viparinamalakkhanam.」:因为无明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爱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业力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食物息灭,所以色息灭,这些是变易之相。

  这种息灭不是暂时的息灭,而是完全的息灭。完全的息灭何时才发生呢?因与果的完全息灭分别在悟阿拉汉道与般涅槃时业生。

  如果禅修者确定将在今世证悟阿拉汉道,那么他的未来只到今世而已。如果他将在未来的某一世证悟阿拉汉道,那么他必须一直辨识到那一世为止。他必须辨识到:因为无明、爱、取、行、业力这五种因完全息灭,所以五蕴也将完全息灭。这五种因将在他证悟阿拉汉道时完全息灭;至于果报五蕴则将在他入般涅槃时完全息灭。这两种息灭是完全的息灭,我们称之为无生之灭(anuppada-nirodha),即不会再生起的息灭。

  禅修者应透视到这两种息灭,因此纯观行者必须辨识未来的名色,一直到这个阶段。

  问31:禅修者必须辨识未来世直到证悟阿拉汉道与般涅槃之时。在这中间的未来世里,他的修行情况是已经确定的还是仍然会改变的呢?

  答31:《阿毗达摩》有七部书,其中一部名为《双论Yamaka》。在该论中佛陀说到有两种最后有者(pacchimabhavika),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另一种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谓真正的最后有者乃是确定已证悟阿拉汉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他们确实已经在当生证悟阿拉汉,不会再改变。而另一种最后有者是会再改变的,例如:有名的阿阇世王(Ajatasattu)。他是频婆娑罗王(Bimbisara)的儿子,有足够的波罗蜜,能在听闻《沙门果经Samabbaphala Sutta》之后证悟须陀洹道果。然而,因为他杀害了父亲,造下了极重的恶业,使到他无法证悟须陀洹道果。这种人称为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以,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确定将在未来某一世证悟阿拉汉果。但是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则不一定,情况还可能会改变。

  我们现在需要辨识未来的情况。为什么呢?乃是为了厌离未来世的名色(nama-rupa),这是厌离随观智(nibbida-bana)。如果这种观智成熟,禅修者能在今生证悟阿拉汉道果。如果这种观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来某一生才证悟阿拉汉道果,那么情况也许还会改变,就像阿阇世王的例子。

  问32:既然世俗谛(sammuti-sacca)以概念法(pabbatti)为基础而建立,那么它是否也是一种邪见(micchaditthi)?

  答32: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loka-samabba-attavada),有时也称为萨迦耶见(sakkaya-ditthi身见)。这种我论(attavada)是微弱的,但是却很有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则无法见到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即无法获得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缘,即不能获得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观禅的基础观智,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行成功,则无法修行真正的观禅;不修行观禅则无法证悟涅槃,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因此我们必须去除萨迦耶见。

  但是,有时为了制定戒律或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当佛陀教导戒律(sila)时,他必须使用世俗谛,他不可能如此教导:「你不应杀害名色。」他必须教导说:「你不应杀害其它众生。」他不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名色。」而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父母亲。」。他不会说:「名色,请到这里来。」而会说:「比库,请到这里来。」

  再者,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谛。如果想修成禅定,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世俗谛。若有系统地专注于安般似相,你将能达到第四禅。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为止禅对象,则你无法达到禅那。因此有时为了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有时佛陀为了保护世间而教导世俗谛。根据《阿毗达摩》,如果分析佛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我们只见到名色而已。一切都是名色,这是究竟谛(paramattha-sacca胜义谛;真谛)。但是如果不能分辨:「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女儿」、「这是儿子」……那么将有许多问题产生,人们会互相做出错误的行为来。若他们那样做,则会造许多恶业。佛陀对一切众生有无限的慈悲,因此为了保护世间的缘故,有时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单靠世俗谛不能证悟涅槃;如果想证悟涅槃,你还必须了知究竟谛。你应透视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然后透视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智才能使禅修者证悟涅槃。所以佛陀教导究竟谛与世俗谛两者。

  --------------------------------------------------------------------

  [1] 正等正觉sammasambuddha-独自证悟正觉并且能以所证真理教导弟子。辟支佛虽然也独自达到觉悟,但无法教导弟子所证真理。

  [2] 独立的阿拉汉-声闻弟子必须听闻佛陀或佛陀弟子说法,才能证悟阿拉汉果;而辟支佛不依靠任何人的教导,即能独自证悟阿拉汉果,所以称为独立的阿拉汉(独觉)。

  [3] 心能辨识对象,但心本身也能成为被辨识的对象。然而心不能作为它自己的对象,因为辨识者不能辨识自己。但是在同样的心流里,后面的心能辨识前面的心。(Com M Abh Ⅲ.16 p.136)因此若禅修者能同时辨识意门及对象,他即能辨识已过去的禅那法。

  [4] 五种生起智-由前面四种(因为无明、爱、业力、食物的生起而生起)再加上色的生起阶段,总共是五种。

  [5] 五种息灭智-由前面四种(因为无明、爱、业力、食物的息灭而息灭)再加上色的息灭阶段,总共是五种。

  算数师目连经

  (Ganakamoggallana Sutta)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城(Savatthi)里东园的鹿母精舍。有一个婆罗门名叫算数师目连(Ganaka Moggallana),他来见佛陀。与佛陀互相问候,谈过礼貌友善的问候语之后,他坐在一旁,向佛陀说:

  「大师乔达摩,在这鹿母精舍里,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循着阶梯,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一级。在众婆罗门当中,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学习婆罗门法。在教导箭术的老师们当中,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教导射箭的方法。在我们教导算数的算数师这一行里头,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教导算数。因为当我们最初教导新学生的时候,我们先教他数:一的算法、二的算法、三的算法、四的算法、五的算法、六的算法、七的算法、八的算法、九的算法、十的算法,乃至一百的算法。如此,大师乔达摩,是否可以请您叙述,在您的教法与戒律中是否也有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

  「可以的,婆罗门,在如来的教法与戒律中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如下:婆罗门,正如一个善巧的驯马师,当他要调伏一匹纯种的小马时,首先会让马习惯于带上马勒,然后进一步训练那匹马。同样地,当如来要**一个人时,首先会如此地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你应当持戒清净,以别解脱律仪戒来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与正当的去处,即使对于最微细的过失,也见到它所能带来的危害,如此谨慎地持守戒律。』

  婆罗门,当比库持戒清净,以别解脱律仪戒来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与正当的去处,即使对于最微细的过失,也见到它所能带来的危害,谨慎地持守戒律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严格地守护你的六根之门。当你的眼睛看见外物时,不要执取外物的形相与细部特征。因为,如果你不守护眼根,那么贪欲及忧伤等邪恶不善法就会侵入你的心。所以你应当约束眼根,守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戒。当你的耳朵听到声音时‥‥‥当你的鼻子闻到气味时‥‥‥当你的舌头尝到滋味时‥‥‥当你的身体触到物体时‥‥‥当你的心意认知念头时,不要执取念头的相状与特征。因为,如果你不守护意根,那么贪欲及忧伤等邪恶不善法就会侵入你的心。所以你应当约束意根,守护意根,持守意根律仪戒。』

  婆罗门,当比库严格地守护六根门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饮食要适量、节制,应当如理地思惟:你摄取饮食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沉迷于身体的健壮,不是为了让相貌美观,不是为了让肤色光洁;而只是为了延续生命与活力,为了去除饥饿之苦,为了帮助你修行清净梵行。你应当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饥饿的旧苦,并且不引发过饱的新苦,我将使身体存活,避免过失,以及得到安住。」』

  婆罗门,当比库能够节制饮食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你应当努力保持醒觉。白天的时候,你应当来回地行走或坐禅,净化自己的心,不让五盖生起。初夜的时候,你应当来回地行走或坐禅,净化自己的心,不让五盖生起。中夜的时候,你应当右侧躺卧,一脚重迭在另一脚上,犹如狮子的卧姿。在内心中决定应当醒来的时间之后,保持正念与明觉地入睡。醒来之后,在后夜的时候,你应当来回地行走或坐禅,净化自己的心,不让五盖生起。』

  婆罗门,当比库能够努力保持醒觉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你应当具备正念与明觉。走路往返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向前看与向旁看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屈伸肢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穿着袈裟及执取衣钵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吃饭、喝水、咀嚼食物与品尝味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大小便利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行走、站立、坐着、入睡、醒来、言谈及沉默的时候都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

  在这里,我要解释四种明觉:

  一、 有益明觉(satthaka sampajana)——清楚地了知什么是有利益的,什么是没有利益的。

  二、 适宜明觉(sappaya sampajana)——清楚地了知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

  三、 行处明觉(gocara sampajana)——在一切姿势当中清楚地了知禅修业处。

  四、 无痴明觉(asammoha sampajana)——以观智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法。

  前两种明觉不是禅修;第三种明觉是在一切姿势当中专心修习禅修业处,即止禅或观禅;第四种明觉本身就是观禅。因此,当你修行安般念时,就是在修行第三种明觉。你必须在一切的姿势,即:行、住、坐、卧当中专注于出入息。如果能够尽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势当中专注于出入息,你的定力就会进步。同样地,如果能在一切姿势当中修行观禅,你的观智明觉也会持续增强。这就是佛陀之所以在这段经文中教导止禅与观禅的理由。

  在经中,佛陀继续说道:

  「婆罗门,当比库具备正念与明觉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你应当经常前往寂静的坐禅处,即:森林、树下、山峰、山谷、山洞、坟场、树丛、空地、草堆。』

  于是他经常前往寂静的坐禅处:森林、树下、山峰、山谷、山洞、坟场、树丛、空地、草堆。托钵回来,用过餐食之后,他就盘腿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建立起稳固的正念。舍弃对世间的贪欲之后,他以无贪的心来安住,使心从贪欲中净化出来。舍弃恶念与瞋恨之后,他以无瞋的心来安住,生起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慈悲心,使心从恶念与瞋恨中净化出来。舍弃昏沉与睡眠之后,他清醒地安住,觉知光明,保持正念与明觉,使心从昏沉与睡眠中净化出来。舍弃掉举与后悔之后,他以向内宁静的心稳定地安住,使心从掉举与后悔中净化出来。舍弃怀疑之后,他超越怀疑,对善法不迷惑地安住,使心从怀疑中净化出来。

  如此舍弃五盖,舍弃削弱智慧的内心烦恼,从感官享乐与不善法中超脱出来之后,他进入并安住于初禅。初禅有寻与伺相伴而生,并且具有由于远离而生起的喜与乐。接着,由于止息了寻与伺,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二禅。第二禅具有自信和去除寻伺的心一境性,以及由于定力而生起的喜与乐。接着,由于喜也消失了,他安住于不喜不忧的平等性,保持正念与明觉,还存有身体的快乐感受,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关于第三禅,圣者们说:『这是具有平等性与正念者的安乐住处。』接着,由于舍弃了乐与苦,以及先前喜与忧的消失,他进入并安住于第四禅。第四禅具有不苦不乐的舍,以及由于平等舍而达到的正念清净。」

  上述经文中所提到的四种禅可以是指世间禅或出世间禅。世间禅是四种**禅与四种无**定这八定;出世间禅是与道智及果智相应的禅那。如果在你观照**初禅的名法为无常、或苦、或无我时证悟涅槃、透视涅槃,那么你的道智就是初禅的道智,这时的禅那是出世间禅。

  为什么呢?因为作为观禅对象的世间**初禅中有五个禅支,而在出世间初禅中也有五个禅支,即:寻、伺、喜、乐与一境性。因为有五禅支存在,所以此道果是初禅的道果。其余诸禅的道果也是同样的情况。以上是这段经文的涵义。

  在经中,佛陀继续开示说:

  「婆罗门,这就是如来对修行增上学比库的教导。这些比库的心尚未达到究竟的目标,他们安住其心,以便证悟解脱束缚的至上寂静。然而,对于诸漏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已释重担、达到究竟目标、断除有结、并且透过最后的觉智而达到完全解脱的阿拉汉比库而言,这些法也有助于他们获得当下的安乐住处,以及生起正念与明觉。」

  佛陀如此说完之后,婆罗门算数师目连请问世尊说:「大师乔达摩的弟子们受到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是否全部都证悟了最终的目标──涅槃呢?或者是有些弟子并未能证悟涅槃?」

  「婆罗门,当他们受到我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有些弟子证悟了最终的目标──涅槃,有些弟子则未能证悟涅槃。」

  「大师乔达摩,既然涅槃存在,通向涅槃的路存在,而且作为指导者的大师乔达摩也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使得大师乔达摩的弟子们受到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有些弟子证悟了最终的目标──涅槃,有些却不能证悟?」

  「婆罗门,谈到这一点,我想反问你一个问题,请依照你的意思来问答我。婆罗门,你熟悉通往王舍城的路吗?」

  「是的,大师乔达摩,我熟悉通往王舍城的路。」

  「婆罗门,假设有一个想要去王舍城的人前来问你说:『先生,我想要到王舍城去,请你指示我通向王舍城的路。』于是你告诉他说:『好的,贤者,这条路通向王舍城。顺着这条路走一会儿,你就会看到某一个村庄。再走一段路程,就会看到某一个城镇。再继续走一段路,你就会看到具有秀丽的花园、果林、草地与池塘的王舍城。』受到你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他却走上了一条错路,于是一直向西方走去。然后,第二个想要去王舍城的人前来问你说:『先生,我想要到王舍城去,请你指示我通向王舍城的路。』于是你告诉他说:『好的,贤者,这条路通向王舍城。顺着这条路走一会儿‥‥‥你就会看到具有秀丽的花园、果林、草地与池塘的王舍城。』受到你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他顺利地到达了王舍城。如此,婆罗门,既然王舍城存在,通向王舍城的路存在,而且作为指导者的你也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使得这两个人受到你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一个人走上错路而向西方走去,另一个人则顺利地到达了王舍城?」

  「我有什么办法呢?大师乔达摩,我只是一个指路者而已。」

  「同样的道理,婆罗门,涅槃存在,通向涅槃的路存在,而且作为指导者的如来也存在。然而,当弟子们受到我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有些弟子证悟了最终的目标──涅槃,有些弟子却不能证悟涅槃,我有什么办法呢?婆罗门,如来只是一个指路者而已。」

  佛陀如此说完之后,婆罗门算数师目连告诉世尊说:「有些人没有信心,不是因为信心而出家,而是为了生活而出家,他们欺诈、虚伪、叛逆、傲慢、空虚不实、爱慕虚荣、粗言恶语、爱说废话、不守护根门、饮食不节制、不致力于保持醒觉、丝毫没有独处静修的意愿、不尊重戒律、生活奢侈、懈怠放逸、带领他人趣向堕落、疏忽而不能闲居静处、懒散怠惰、精神不振、没有正念与明觉、不摄念专注、心神散乱、缺乏智慧、胡言乱语,大师乔达摩不与这些人共住。

  相反地,有些人因为信心而出家,他们不欺诈、不虚伪、不叛逆、不傲慢、真实不虚、不爱慕虚荣、不粗言恶语、不说废话、守护根门、饮食节制、致力于保持醒觉、常念独处静修、尊重戒律、生活朴素、不懈怠放逸、谨慎避免堕落、引导他人闲居静处、勤勉惕励、坚定不移、建立稳固的正念与明觉、摄念专注、一心不乱、具有智慧、不胡言乱语,大师乔达摩与这些人共住。

  正如黑香根鸢尾是最好的根制香料,红檀香木是最好的木制香料,茉莉香是最好的花制香料,同样地,大师乔达摩的教法是当今最殊胜的教法。

  善哉!大师乔达摩,善哉!大师乔达摩,大师乔达摩以种种方式显示佛法,犹如使向下覆盖之物翻转向上,使隐藏不显之物展现显露,为迷路之人指示正途,为黑暗中人擎举明灯。我归依大师乔达摩、归依法、归依比库僧团,愿大师乔达摩忆念我为终身归依的在家信徒。」

  从佛陀在本经中的开示,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佛陀只是一个指出不死涅槃之路的指导者而已,我们必须靠自己努力修行来达到目标。正如《法句经》第276偈中所提到的:

  「你必须自己努力,如来只是指路者而已。依循正道而修行的人就能脱离魔王的束缚。」

  佛陀绝不是一个万能的救世主,否则他老早就会基于大慈大悲,逆着业果法则,而以他的神通力来使世间一切众生证悟圣道,解脱生死轮回。然而,即使佛陀是世间至高无上的导师,他仍然无法如此做,正如佛陀在《法句经》第165偈中所说的:

  「只有自己才能造恶,自己才能污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自己才能清净自己。

  清净与污染全凭自己,没有人能够清净他人。」

  从这几天的禅修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要净化自己的心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初学者知道自己必须付出努力、保持正念、培育定力、以恭敬心来修行佛陀所教导的法门,但是他的心却不听使唤。他的心有时落入昏沉,有时想东想西,想到过去与未来,带给他相当大的困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自己的心却也不会对自己亲善、不会听自己的指挥。未经过训练的心实在是很难控制的,就像佛陀在《法句经》第35偈中所说的:

  「心是很难控制、非常快速、飘忽不定的。能够训练心是很好的,因为已经受过训练的心能够引生快乐。」

  佛陀在上述这首偈中说:已受控制的心能够引生快乐。那么,佛陀所指的是那一种快乐呢?佛陀所指的是涅槃之乐。涅槃之乐是一种无苦之乐,是从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一切众苦当中解脱出来的快乐。从无始生死以来,我们生生世世都一直遭受着这一切众苦的煎熬。譬如有一个长期遭受严重、痛苦疾病折磨的病人,当有一天,他的病能够治疗痊愈时,他将感到非常的快乐,享受无病之乐。同样的道理,我们从无量劫以来,一直遭受生、老、病、死等无量众苦的逼迫,当有一天,我们能够证悟涅槃时,我们将感到非常的快乐,享受无苦之乐。至于我们已经在生死中受苦多久,以及受过多么剧烈的苦,这可以从《相应部‧因缘品‧无始轮回相应》里的开示获得了解:

  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位比库来拜见佛陀‥‥‥他顶礼佛陀之后,坐在一旁,请问佛陀说:「世尊,一劫的时间有多长?」

  「比库,一劫的时间很长,不是借着说几年、几百年、几十万年就能够衡量的。」

  「世尊,是否能以譬喻来说明一劫的长度?」

  佛陀说:「可以的,比库,譬如有一座岩石高山,长一由旬、宽一由旬、高一由旬(一由旬相当于十一公里左右),这座岩石山非常坚实,没有丝毫裂缝或空隙,有一个人每隔一百年就用一块丝绸做成的布在这座岩石山上轻轻擦拭一下。如此,历经极端漫长的时间,一直到这座岩石山被擦拭成平地,一劫的时间还没有过完。比库,这就是一劫的时间漫长的情况。如此漫长的劫已经过去了不止一劫、不止一百劫、一千劫、十万劫。

  你认为如何?比库,如此久远生死轮回的起点是不可得知的;众生被无明所蒙蔽、被贪爱所束缚的起点是无法得知的。因此,比库,你已经受够了生死之苦,现在是你应当厌离世间众苦,舍弃一切贪爱,寻求解脱的时候了。」

  再者,这漫长的生死轮回是全然不可喜、充满众苦的。就像佛陀在同一品中另一部经里所说的:

  「你已曾经在过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牛,由于头被斩断而流血‥‥‥曾经在过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水牛‥‥‥投生做公羊、做山羊、做野兽、做家禽、做猪,由于头被斩断而流血。你在这漫长的生死轮回中,由于头被如此斩断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还要多。

  你已曾经在多生多劫中作强盗、土匪、拦路的匪徒或奸夫,由于被人捕捉后砍头而流血。你在这漫长的生死轮回中,由于头被如此砍断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还要多。」

  大家认为如何?继续不断地生死轮回是愉快的还是可厌的呢?

  为什么众生会陷在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超脱出来呢?这是因为他们有贪、瞋、痴烦恼的缘故,才使他们被困在生死轮回之中。因为有贪爱,所以他们执着感官享受、生命等等,渴望得到更多的感官享受、更长的生命等等。因为有瞋恨,所以他们厌恶贫穷、痛苦、指责、毁谤等等,渴望得到富有、快乐、称赞、名誉等等。因为有愚痴,所以他们将不清净的看成是清净的、将苦看成乐、将无我看成我、将虚假看成真实。由于这些邪恶不善法,因此愚痴的人喜欢做那些不如法的事情,如:违犯戒律、感官享受、散心杂话及各种坏习惯。愚痴的人是欺诈、虚伪、叛逆、傲慢、空虚不实、爱慕虚荣、粗言恶语、爱说废话、不守护根门、饮食不节制、不致力于保持醒觉、丝毫没有独处静修的意愿、不尊重戒律、生活奢侈、懈怠放逸、带领他人趣向堕落、疏忽而不能闲居静处、懒散怠惰、精神不振、没有正念与明觉、不摄念专注、心神散乱、缺乏智慧的人。从无量劫以来,愚痴的人就沉迷于贪、瞋、痴的魅力,他们就是贪、瞋、痴的化身,而且那些恶劣素质已经成为他们的性格、习惯与内心倾向。这就是为何他们无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必须遭受众苦折磨、以及会施加许多痛苦给别人的原因。

  如果不想再做愚痴的人,以及想要解脱一切痛苦,你就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来生活。首先必须持戒清净。作为比库或比库尼,你必须切实地遵守佛陀所制定的别解脱戒(比库戒与比库尼戒)。持戒清净是所有佛教徒都必须履行的最基本任务,因为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础。持戒不清净的人绝不可能证得高的成就。

  然后必须守护六根之门。正如本经《算数师目连经》与《相应部‧燃火之教经Adittapariyaya Sutta, Samyutta Nikaya》中所提到的:当眼睛看到外物时,比库不应该去分辨那是男人相或女人相,或任何会引发烦恼的相,如美丽的相等等,他只是单纯地知道最初所见的影像,如此而已。他也不去分辨任何细部特征,如:手、脚、微笑、大笑、说话等等。这些称为「细部特征」,因为它们能突显自己,以及从各个方面引发烦恼的缘故。比库应当只认知实际看到的情况而已。

  至于守护意根,你应该防范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应该想任何没有利益的事情。即使你想了一百年,也不可能因此而达到更高的定力,更不用说观智或涅槃。所以,在禅修时,明智之举是将其它事情暂时抛在一边,一心只专注于禅修的所缘目标。无论你所修行的是止禅或观禅,专注于禅修的业处就是守护意根,这就是根律仪戒(indriyasamvara sila)。如果要清净持守根律仪戒,你就必须修行止禅或观禅。

  修行了戒学之后,你应该修行定学,培育定力,也就是现在大家正在努力培育的。修行禅定的目的是为了降伏五盖。五盖就是贪欲盖、瞋恨盖、昏沉睡眠盖、掉举后悔盖、疑盖。降伏五盖之后,就能使心净化,使心柔软、堪用与正直。然后,以纯正的禅定力为工具,已被净化的心能够透视究竟真相,如实地照见所有的名色法,最后能证悟至上安乐的涅槃。相反地,如果心还不能专注、还未得到净化,那么就不可能达到任何观智,更不用说证悟了。正如佛陀在《法句经》第282偈中所说的:

  「透过禅修,智慧才会生起;若不禅修,智慧就会衰微。了解得与失之道这两方面以后,应当依照能够增长智慧的方法去实行。」

  因此,首先必须努力净化自己的心。然而,我只能建议你们什么事是应当做的,至于做或不做则决定在你们自己,因为即使佛陀也无法强迫别人修行。希望有一天你们会领悟修行的重要性。

  附录一

  巴利词汇集

  (译者注:正如英文本编者原序中提到的,有些巴利文专有名词很难直接译成英文,所以在英文本正文中保留巴利原文,而将它们的定义或解释收录于此;这部份乃是针对英文读者的需要所做的。在此中译本里,几乎全部的巴利文都已翻成中文,原无另外再作解释的必要;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此部份对中文读者也有参考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了翻译工作的完整性,所以仍然将它翻译出来。)

  Abhidhamma-阿毗达摩,阿毗昙,胜法,对法:上座部三藏(Tipitaka)当中的第三种藏;比经藏更高深层次的佛法;主要讨论究竟的真实法。在本书观禅部分涉及许多阿毗达摩中的法则。

  anapana-安那般那:入息与出息。正念专注于呼吸;止禅与观禅的一种修行法门。

  arahant-阿拉汉: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终阶段。阿拉汉已经灭除一切烦恼,在他或她死亡(般涅槃)之后即不会再生死轮回。

  bhante-尊者:在家人对比库,或下座比库对上座比库的一种尊称。

  bhavavga-有分:同一种心相续不断地生起,只在有心路过程产生时才间断。有分的对象也就是前世临死时最后的对象。有分与其对象都非常微细,唯有以禅定之光才能看见。

  bhikkhu / bhikkhuni-比库 / 比库尼 :比库必须遵守二百二十七条波提木叉戒及许多微细戒。在上座部佛教中比库尼的传承已断。

  bodhisatta-菩萨:发愿成佛的人;大乘佛教的理想。在他证悟之前已经于无数生中修习菩萨行;证悟之后则成为佛陀。

  brahma-梵天:在佛教的宇宙观当中讲到,梵天神居住在三十一界当中的上二十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他们,但可以用禅定之光来看见。梵天界比人界更高超许多。

  Buddha-佛陀:没有老师指导而自己达到完全觉悟的人;他发现并教导四圣谛。

  deva-天神:居住在紧接于人界之上的天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但借着禅定之光可以看见他们。

  Dhamma-法:佛陀的教导;圣谛。

  dhamma-法:现象;心的对象。

  (译者注:法这个字用在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含义,必须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决定到底法指的是哪一种含义。)

  jhana-禅那:对于特定对象高度与微妙的专注状态;心保持觉知并且愈来愈清净。

  kalapa-色聚:微细粒子;世俗谛所见到的色法最小单位。人的肉眼无法看见;用禅定之光则能看见。

  kamma-业:行为。做善行的动机之力量能产生善报;做恶行的动机之力量能产生恶报。

  kasina-遍,遍处,一切的,全部的:止禅的修行对象;每一种各代表世俗谛所认为的一种实质。如:地、色、空、光等。

  Mahayana-大乘:盛行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蒙古、尼泊尔、不丹与西藏的佛教传统。(这次禅修的听法者大多数是大乘的比库与比库尼)

  Mahathera-大上座,大长老:出家受比库戒后戒腊二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的资深比库。

  Nibbana-涅槃:最后的证悟。寂灭界。究竟真实法的一种,在辨识与超越真实名色之后所证悟到的。当观智成熟之后就能透视到;它是无我而独一恒常与寂静的。不是一个地方(言语无法描述涅槃,因为涅槃超越言语所依靠的观念领域之上。)

  nimitta-相,禅相:征象。禅修者专注的影像。依靠想与专注的程度而由心产生。

  parikamma-nimitta-遍作相:修行的准备相。

  uggaha-nimitta-取相:与修行对象完全相同的内心影像(内心复制的相)。

  patibhaga-nimitta-似相:取相经过净化与清晰化的变体;当想与专注稳定时出现。

  Paccekabuddha-辟支佛:没有老师指导而自己觉悟的人。他发现四圣谛,但不能教导别人。

  Pali-巴利:佛陀所用的印度古代语言。上座部所有的教典都是以巴利文记载;除此之外的巴利文已不存在。

  parami-波罗蜜:十种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般若、精进、忍辱、实语、决意、慈心、舍心。经常为他人利益而修习的德行。

  Parinibbana-般涅槃:佛陀、辟支佛或所有其它阿拉汉的死亡。般涅槃之后不再有生死轮回,不再有名色。

  peta-饿鬼:居住于比人界低,但比畜生界高的生存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在禅定之光中可以看见。

  rupa / arupa-色 / 无色。

  samatha-奢摩他,止禅:宁静。禅定的修行法门。将心专注于一个对象,并培育愈来愈高的专注程度;心藉此而变得宁静。

  savgha-僧伽,僧团:众;群集。过去、现在、未来全世界的所有比库当作一个僧团;或个别的一群比库,如:住在同一所寺院内的所有比库。

  sila-戒,尸罗:八圣道分当中道德行为的部份:正语、正业、正命。是所有不同身份佛教徒都必须遵守与培育的。

  sutta-经,契经,修多罗:巴利三藏第二种藏当中的单一部圣典(单一部经)。佛陀就现实层次的教导;涉及世俗谛与胜义谛。

  Tathagata-如来:如是而去(或来)之人;佛陀自称时所用到的一种名号。

  Theravada-上座部:盛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寮国(老挝)、柬埔寨(高棉)的佛教传统。(帕奥禅师是上座部的比库)

  (译者注:不少大乘的佛教徒认为上座部是小乘。事实上,上座部与小乘是不同的两回事,理由如下:(一)、根据历史的证据,在佛教分裂成大乘与小乘之前数百年,上座部就已经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所以在上座部的典籍当中并无大乘与小乘的名称。在印度后来分裂出来的小乘早已不存在。(二)、在上座部圣典中,佛陀也教导修行菩萨道的一套完整方法。(三)、尽管大多数上座部佛教徒追求解脱道,但从古至今仍不乏发心真实修行菩萨道的人。基于此三项理由可知,将上座部认定为小乘并不恰当。)

  vipassana-毗婆舍那;观禅:辨识真实名色与因果的自性相,以及它们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之修法。

  附录二

  帕奥禅修中心

  缅甸MYANMAR

  帕奥禅林(总部)(出家众或在家众皆可至此修行)

  Pa-Auk Tawya Meditation Centre,

  Mawlamyine, Myanmar.

  电话:032-22853(国际电话请拨:00-95-32-22853)

  信件请寄:

  Pa-Auk Tawya Meditation Centre,

  c/o Major Kan Saing (Rtd.)

  653, Lower Main Road, Mawlamyine, Myanmar.

  仰光分部

  Thanlyin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re

  ( Pa-Auk Tawya Branch )

  Silawah Road, Phayagone Thanlyin, Yangon, Myanmar.

  电话:056-21927(00-95-56-21927)(办公室):056-21830(00-95-56-21830)(住宿处)

  仰光联络人:

  1. U Thet Tin(通英语)

  30, Myananda Lane, Yankin P.O. Yangon, Myanmar.

  电话:01-577213(00-95-1-577213)

  2. U Khin Maw & Daw Tin Aye Kyaw(通英语)

  No.59, 11 Street, Lanemadaw Township, Yangon,Myanmar.

  电话:01-224352(00-95-1-224352)

  3. U Ba Wan郑育源老师(通英语、华语)

  No.120, 3rd floor, Bo Ywe Street, Latha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电话:01-274424(00-95-1-274424)

  斯里兰卡SRI LANKA

  请联络:

  The Venerable N. Ariyadhamma Mahathera,

  Sri Gunawardana Yogasramaya,

  Galduwa, Kahawa, 80312,

  Sri Lanka.

  帕奥禅师简介

  法名阿钦纳(Acinna 意为「惯行」)。

  一九三四年出生於缅甸中南部兴达塔镇(Hinthada Township)雷钟(Leigh Jhyaung)村庄。

  一九四三年(九岁)於同村的萨林寺(Sa Lin Monastery)依止乌 叟衲(U Sona)长老披剃出家受沙弥戒。

  一九五四年(二十岁)在兴达塔镇内的耶吉寺(Ye Gyi Monastery)依乌 班尼亚(U Pabba)长老受比库戒。

  一九五六年(二十三岁)参加僧伽会考,取得Dhammacariya(法师)的资格。

  一九六四年(三十岁)时曾跟随数位当代长老学习四界分别观、出入息念、观禅等业处多年,随後於塔东镇(Thaton)尼明达拉山(Nemindara Hill)达温居(Tawaing Gyi)森林、召特隆山(Kyauk Talon )乐心寺(Citta Sukha Monastery),以及叶镇(Ye Township)附近的阿馨丛林寺(Ahsin Tawya)等,渡过十余年的潜修时光 兼习头陀行(dhutavga)。在这期间,依据巴利圣典及其相关注疏,深入研究禅修理论以配合止观实践。

  一九八一年(四十七岁)应乌 阿伽尼亚 (U Aggabba)长老之邀接任帕奥禅林住持,开始教授内部住众禅修,因其教法殊胜,目前依止学众已增至数百人,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国之僧伽及爱好禅修人士。现於缅甸国内,除了毛淡棉帕奥禅林本部之外,於首都仰光,北缅曼德里及东枝等市亦设有分部。

  所授禅法乃依据《清净道论》中三学、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强调禅修者应以「戒清净」为定、慧二增上学之基础。因人之根器与需要,一般由「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或「四界分别观」入门,遍修入禅业处,例如:三十二身分、白骨观、十遍、四护卫禅(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及死随念)、四无色禅,得色、无**八定之後,进而转修色业处、名业处、缘起、诸究竟法之「相、作用、现起与近因」及观禅(毗婆舍那)。

  禅师更於教学之余,以八年时间完成五本共约三千六百页之钜著《趣向涅槃之道》(Nibbanagaminipatipada),其内容为

  一 「出入息念」与「色业处」

  二 「名业处」

  三 「缘起」

  四 「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五 「观禅」(附「止禅」)

  禅师於一九九六年受到缅甸政府肯定,获颁 Mahakammatthanacariya (大业处阿黎,即大禅师)的荣誉。於一九九九年再受颁布 Aggamahakammatthanacariya(最高大禅师)的荣誉。

  近年广受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国邀请教授止观禅法。

  帕奥禅师已经汉译的著作

  《观察缘起》《去尘除垢》《转正**》《如实知见》《菩提资粮》《正念之道》《智慧之光》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