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南传佛教人物 > 帕奥禅师 > 正文内容

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7)

帕奥禅师  发表时间:2017-02-16   作者: 帕奥尊者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你必须清楚地分辨这两种真理:依照俗谛而言,有佛陀、有禅师、有父亲、有母亲……;但是依照真谛而言,没有佛陀、没有禅师、没有父亲、没有母亲……。若有够强的观智,你就能透视到这点。如果用观智来观察佛陀,则你将见到究竟的名色或五蕴,它们是无常、苦、无我的,没有一个我存在。同样地,如果用观智来观察禅师、或父亲、或母亲……,你也只能见到究竟名色或五蕴,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的,没有一个我存在。换句话说,没有佛陀、禅师、父亲、母亲……。这些五蕴与其因缘称为行法,所以行法在开示行法,有时也开示涅槃,完全没有我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是否有关系」。

  举例而言,如果有人问你:「免子头上的角是长的还是短的?」你要如何回答呢?或者有人问你:「乌龟身上的毛是黑的还是白的?」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你说免子的角是长的,那意味着你承认免子有角;如果你说免子的角是短的,那同样意味着你承认免子有角。再者,如果你说乌龟的毛是黑的,那意味着你承认乌龟有毛;如果你说乌龟的毛是白的,那同样意味着你承认乌龟有毛。同理,如果「我」根本不存在,我们无法讲说「我」与五蕴之间的关系;即使佛陀也不回答这类的问题。为什么呢?如果佛陀说五蕴与我有关系,那意味着佛陀承认有我;如果佛陀说五蕴与我没有关系,那同样意味着佛陀承认有我。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回答这一类问题的原因。所以,我想建议你修行到观禅的阶段,那时你就能去除这种我见。

  问7-19:佛陀曾教导比库蛇咒,诵念蛇咒与慈心观是否相同?念咒是不是一种被引进佛教的婆罗门教传统?

  答7-19:什么是咒?什么是蛇咒?我不知道咒是不是从印度教传下来的。但是在上座部三藏中有一部守护经(paritta-sutta)称为《蕴守护经KhandhaParitta》;佛陀教导这部守护经让比库们每天诵念。有一条戒(vinaya)提到:如果比库或比库尼每天不诵念这部守护经一遍,则他或她违犯一项轻罪。佛陀在世时,曾经有一位居住在森林的比库因为被毒蛇咬而死亡。为了这件事,佛陀教导这部《蕴守护经》。这部经的目的与慈心观相似,在经中提到散播慈爱给不同种类蛇或龙的方法,并且也称念三宝、佛陀与阿拉汉的功德。今晚我将诵念这部守护经。它非常灵验。你也可以称它为蛇咒,名字并不重要,可以随你喜欢而给它任何一种名字。在缅甸,有些比库为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念这部经,结果很有效。当他们念诵了许多遍,接着让受害者喝下守护水之后,毒就慢慢地从受害者身上消退;通常他们都能痊愈。佛陀教导这部经乃是为了避免比库被毒蛇咬伤。如果比库恭敬地诵念这部经,并且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包括蛇类在内,他将不会发生危险。如果他持守戒律的话,他将不会受到伤害。

  ---------------------------------------------------------------------

  [1]守护诸根门-当六根(六门)接触六境(六尘)时,运用正念守护自心,不使心因为可爱的对象而生起贪着,或因可厌的对象而生起憎恶。(ComMAbhⅨ.28p.348)

  [2]证悟初果须陀洹的人就永远不会再故意违犯五戒。

  [3]编者注:这五种业称为「无间业」(立即业),因为它们必定会在今世成熟,并且造成来世投生到地狱。

  [4]阿奢梨acariya-教授师;指导老师。(P-EDictp.96)

  [5]上座部佛教的「净土」-这只是一种隐喻,因为上座部佛教中并未提到任何净土;涅槃也不是一个地方。

  [6]以下四段回答依照开示的录音带补入。

  [7]他们不了解那些微粒乃是究竟色法的聚集(色聚)。

  [8]三十一界-众生所处的三十一个生存空间。从最低到最高的次第为: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四恶道)、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七善道;人道之上的六层天称为欲界六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的三层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第二禅的三层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三禅的三层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第四禅的七层天;其中后面的五层天称为净居天,只有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拉汉居住。**共有十六层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四层天)。(EssAbhp.181)

  [9]有学sekkha-尚未达到圆满,还需要学习的人;指须陀洹道到阿拉汉道这些圣者。证得阿拉汉果的人称为无学(asekkha),因为他们已经完成该做的事,不需要再学习。(P-EDictp.393)

  [10]唯作kiriya-这种心只执行它们的作用,不形成业力,故不会产生果报。它们既非业因,也非业之果。(ComMAbhⅠ.10p.44)

  [11]以下四段回答根据开示的录音带补入。

  [12]学程图表-请参见本书后面。

  [13]三千六百页以上的解说-帕奥禅师以缅甸文详细解释《阿毗达摩》,阐述三藏经典中佛陀所教导的修行体系。此巨着取名为《趣向涅槃之道Nibbanagaminipatipada》,已印成五大册。

  第八讲

  佛陀对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许

  (佛陀诞生、成道、涅槃纪念日开示[1])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度过他最后一次雨安居时,他生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在雨安居前一天那个月圆日,佛陀因过去的业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难忍的背痛。

  在过去的某一生中,这位将成为释迦牟尼佛的菩萨是位摔角者,那时他将对手摔在地上,而使对方背脊断裂。当时机成熟时,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个月,这个恶业(akusala-kamma不善业)的果报现起了。此业的力量非常强猛,它的果报将一直持续到死亡才停止。这种痛苦称为「至死方终之苦」(maranantika-vedana),唯有在死亡来临时它才会停止。

  佛陀以他的决心(adhitthana决意)来制止这病痛的生起,这不是一种普通的决心。首先,佛陀修行色七法(rupa-sattaka-vipassana)及非色七法(arupa-sattaka-vipassana)的观禅进入阿拉汉果定(arahatta-phala-samapatti)。阿拉汉果定指:以涅槃为对象的阿拉汉果心长时间地持续生起。由于观禅的修行强而有力,佛陀的阿拉汉果定也强而有力。从该定出来之后,佛陀立定决心:「从今日乃至般涅槃日,愿此病不再生起。」因为此业的力量强,所以佛陀每天都必须发如此的决心。

  这种果定称为寿行果定(ayusavkhara-phala-samapatti)、护寿果定(ayupalaka-phala-samapatti)、或命行果定(jivitasavkhara-phala-samapatti)。寿行果定指维持寿命的果定;护寿果定指保护寿命的果定;命行果定指维持命根的果定。佛陀每天都如此修行。

  雨安居后,佛陀四处游方,最后到达毗舍离(Vesali)。于毘舍佉月(vesakha)月圆日之前三个月,也就是阳历二月的月圆日,在遮波罗塔(capala-cetiya),佛陀决定舍弃生存的意愿(ayusavkhara-ossajjana舍寿行)。这是什么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决定:「从今日至毘舍佉月的月圆日,我将修行此果定;之后我将不再修行此果定。」这个决定称为「舍弃生存的意愿」。

  那天,当众比库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讲堂时,佛陀向比库僧团宣布他舍弃生存的意愿。佛陀对会中的诸比库说:‘Ta**atiha bhikkhave ye te maya dhamma abhibba desita, te vo sadhukam uggahetva asevitabba bhavetabba bahulikatabba.’──「诸比库,我已告诉你们我亲身证悟的真理。在彻底学习这些教法之后,你们应该实践它们、开发它们、勤习它们。」

  佛陀只教导他亲身体验的法。在此,佛陀说明他对教法以及僧团的期许:僧众应彻底地背诵佛陀的教法(Dhamma)。此是佛陀对教法与僧团的第一个期许。

  但是单靠背诵是不够的。佛陀指示僧众应实践教法。在巴利文这叫asevitabba,翻译为实践,意即:我们应一再地实践以了解教法。此是佛陀对教法与僧团的第二个期许。

  佛陀指示僧众要开发(bhavetabba)真理。当我们实践教法时,成长与进步是必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实践教法时,唯有善法(kusala-dhamma)出现在我们的心路过程中;它们是:戒善法(sila-kusala-dhamma)、定善法(samadhi-kusala-dhamma)及慧善法(pabba-kusala-dhamma)。这些善法必须持续不断地生起,直到证悟阿拉汉果为止。如果佛陀的弟子(savaka)证悟阿拉汉果,他的修行(bhavana)就算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必须实践、开发、修行,直到阿拉汉的阶段。要达到阿拉汉的境界,我们必须一再地修行。所以佛陀开示bahuli-katabba(勤习),教导我们应该经常修行。这是佛陀的第三个期许。

  为什么这些期许会出现在佛陀的心路过程中呢?‘Yathayidam brahmacariyam addhaniyam assa ciratthitikam.’──「这是为了使纯净的教法能够确立与久住。」换句话说,这是为了维护纯净的教法,使它源远流长。每位佛教徒都应尽力维护此正法,不使它断失,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努力,然而我们应如何做呢?再重复如下:

  一、我们应彻底地背诵佛陀的教法。

  二、我们应实践教法以便透过亲身体验来了解佛法。 三、我们应持续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证悟阿拉汉果。

  这些是每位佛教徒的责任。如果是佛教徒,就必须遵循这三项教诲修行。不遵循这三项教诲的人,只是挂名的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们应立定决心:

  一、 我们将彻底地背诵佛陀的教法。

  二、 我们将实践教法以便透过亲身的体验来了解佛法。

  三、 我们将持续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证悟阿拉汉果。

  若我们如此实行,才可说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做呢?‘Tadassa bahujanahitaya bahujanasukhaya lokanukampaya atthaya hitaya sukhaya devamanussanam.’──「这是为了大众的安宁与和乐,基于对世界众生的慈悲,为了天神与人类的幸福与快乐。」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而修行,我们将能使佛法传递于后世,将能教导天神及人类以下的教诲:

  一、 背诵佛陀的教法。

  二、 实践佛法,以便透过亲身的体验来了解佛法。

  三、 持续修行佛法,直到证悟阿拉汉果。

  如果我们如此做,诸天及人将能得到这世间的种种利益和安乐,乃至证悟涅槃。如果不将佛法牢记于心,也不修行佛法,那么我们本身对这些法尚且不了解,又如何能教导天神与人类学习佛法与修行佛法呢?因此,如果我们对佛陀的教法有足够的信心(saddha),我们佛教徒就应该尝试将佛法牢记在心,在修行中实践它们,开发它们直到证得阿拉汉果。

  你对佛陀的教法有足够的信心吗?

  在《沙门果经Samabbaphala Sutta》的注释里有一句话:‘Pasanno ca pasannakaram katum sakkhissati.’──「真正的三宝信徒能透过修行来表现他们的虔诚。」对于一个没有虔诚表现的人,我们不能说他或她是真正的信徒。如果对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么你应彻底地学习这些教法,修行它们,毫不间断,直到证悟阿拉汉果为止。这些是佛陀般涅槃前的重要遗教;如果对佛陀有信心,我们就应遵循这些遗教修行。如果我们对自已的父母有信心,我们会听从他们的话;同样地,我们应听从我们的父亲──世尊佛陀的教诲。那么,这些教法是什么呢?它们是:

  一、 四念处(cattaro satipatthana)

  二、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三、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四、 五根(pabcindriyani)

  五、 五力(pabca balani)

  六、 七觉支(satta bojjhavga)

  七、 八圣道分(ariyo atthavgiko maggo)

  以上总共为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菩提分法),在此我将简要地加以说明。在巴利三藏中,佛陀依照听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式教导三十七道品。总结巴利三藏所说的教法,不外三十七道品。若加以归纳,则只有八圣道分。更精要地说,则只有戒、定、慧三学。

  首先,我们必须学习戒学,以便依戒奉行;若不了解戒学就无法净化自己的行为。我们必须学习止禅以控制心,使之专一;若不了解止禅的修行方法,那要如何培育禅定呢?若不修行禅定,我们如何能控制自己的心呢?然后,我们必须学习慧学;若不懂得慧学,我们又如何能开发智慧呢?

  因此,为了净化我们的行为,控制我们的心,以及开发我们的智慧,首先我们应将佛法牢记于心。其次我们必须实践及开发这些法,直到证悟阿拉汉果为止。

  所以,佛陀在《大般涅槃经Maha Parinibbana Sutta》中多次如此策励弟子:‘Iti silam, iti samadhi iti pabba, silaparibhavito samadhi mahapphalo hoti mahanisamso, samadhiparibhavita pabba mahapphala hoti mahanisamsa, pabbaparibhavitam cittam sammadeva asavehi vimuccati, seyyathidam kamasava bhavasava ditthasava avijjasava.’──「这是戒行,这是禅定,这是智慧。当禅定以戒行为基础而完全开发时,其结果是超胜的,其收获是超胜的。当智慧以禅定为基础而完全开发时,其结果是超胜的,其收获是超胜的。智慧完全开发的心是彻底解脱欲漏、有漏、见漏与无明漏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如果能以戒为基础,进而控制自己的心,它就会具备卓越的定力,而能透视究竟的色法。色法以色聚的形态生起,而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些色聚所构成的。专一的心能分析这些色聚、透视究竟的名法、透视名色法的因缘、透视名色法及其因缘生灭的本质。这种透视力称为智慧,是因为以戒为基础的定而得以开展。专一的心与智慧乃是意志力,能导致证悟涅槃,破除所有执着、烦恼与痛苦,以及从欲望之染与生死轮回中彻底解脱出来。

  由此可知,禅定必须以戒行为基础。对于在家居士而言,遵守五戒是必要的。五戒是:

  一、 不杀生;

  二、 不偷盗;

  三、 不邪淫;

  四、 不妄语;

  五、 不使用酒等麻醉物品。

  这五戒是所有在家佛教徒都必须遵守的。如果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动失去真实在家佛教徒(upasaka优婆塞、优婆夷[2])的资格,他对三宝的皈依[3]也因而失效[4]。佛教徒也应戒除邪命(不正当的谋生方式),不应使用以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挑拨、粗语、绮语等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财物。他们也不应经营五种不道德的生意:武器买卖、人口买卖、供屠宰用牲畜的买卖、酒等麻醉物品的买卖、毒药的买卖。

  因此,戒行对所有佛教徒都非常重要,不只是为了证悟涅槃,也为了(未证悟涅槃之前)死后能投生善道。戒行不清净的人死后不容易投生善道,因为在临终时刻,所做过的恶行通常会出现,萦回在他的脑海。他将以这些恶行当中之一种作为心的对象,死后通常投生于四恶道中的一道受苦。

  良好的戒行对现生的快乐与安宁也是重要的。若没有清净的戒行,一个人无法得到快乐与安宁。一个充满恶劣性格的人自然为仇敌所围绕;一个有许多仇敌的人无法得到任何快乐。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开示:

  ‘Yo ca vassasatam jive, dussilo asamahito;

  Ekaham jivitam seyyo, silavantassa jhayino.’── 「一个无戒无定的人即使活到一百年,他的生命仍然不值得称赞,还不如只活一天而勤修戒与定。」

  为什么呢?因为透过禅定而完全开发的心能产生透视涅槃(生死轮回的终点)的卓越智慧,并且能息灭所有烦恼与痛苦。

  因此,我们必须以戒为基础而修行止禅与观禅。修行止禅与观禅时,我们必须修行四念处:

  一、 身念处(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

  二、 受念处(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

  三、 心念处(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

  四、 法念处(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

  什么是「身」(kaya)呢?修行观禅(vipassana)时有两种身:色身(rupa-kaya)及名身(nama-kaya)。色身由二十八种色组成,名身由心与心所组成。换句话说,这些是五蕴(khandha):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

  至于止禅法门(samatha)的对象(例如: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净观、四界分别观等)也称为身。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也是色的组合。例如:呼吸即是一群由心产生的色聚。如果分析这些色聚,我们将发现每一色聚里包含九种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与声音。同样地,骨骼也是色聚的组合。如果是一具有生命的骨骼,它共有五种色聚。当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色聚时,它们包含了四十四种色。

  在身念处方面,佛陀教导两种修行方法:止禅(samatha)与观禅(vipassana)。佛陀在身念处中提到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净观等,所以我们修行安般念时即是在修行身念处。止禅法门皆属于身念处。当禅修者修行止禅成功之后,他转而修行观禅,辨识二十八种色,那也是在修行身念处。在修行名业处(nama-kammatthana)的阶段,当他辨识受时,那是受念处。当他辨识心时,那是心念处。当他辨识触时,那是法念处。但是,只辨识受、心与触并不足以达到观智,还必须辨识与它们相应的其余名法。辨识名与色之后,也必须辨识它们过去、现在、未来的因缘,这是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证得缘摄受智之后,正式达到观禅的阶段时,我们即可强调色、或受、或心、或触。所谓「强调」并非指我们只辨识一种法而已。我们可以着重于辨识色,但也必须同时辨识名。然后,当我们辨识名时,也正是在辨识受、心及法。

  我们也可以强调受。然而,单单辨识受是不够的,我们也应当辨识与它相应的名法、依处(根)及对象(所缘);依处及对象是色法。心念处与法念处的修法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此,观禅即是观照这些色名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些法一生起即消灭,因此它们是无常;它们受着不断生灭的压迫,因此它们是苦;在这些法当中并没有一个稳定、永久、不朽的灵魂,因此它们是无我。对这些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辨识即称为观禅或觉照的法门。因此,当你修行止禅与观禅时,我们可以说你在修行四念处。

  修行四念处时,你应具备充分的四正勤(四种正确的精进)。四正勤是:

  一、 努力防止尚未生起的恶法生起;

  二、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恶法;

  三、 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止善法、观善法、道善法等);

  四、 努力开展已生起的善法,直到证悟阿拉汉果。

  如何修行呢?你必须修行四念处。当你修行时,必须具备充分的四种精进:「即使肉与血干枯,只剩下皮、骨与腱,我也不放弃修行。」[5]

  如此精进修行时,你必须具备四神足(四如意足;成功的四项要素)。四神足是:

  一、 欲(chanda):要证得涅槃的强力意愿。

  二、 勤(viriya):要证得涅槃的强力精进。

  三、 心(citta):要证得涅槃的强力心念。

  四、 观(vimamsa):要证得涅槃的强力观智。

  如果有够强的意愿,我们将能达成目标;如果有够强的意愿,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如果有够强的精进,我们将能达成目标;如果有够强的精进,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如果有够强的心念,我们将能达成目标;如果有够强的心念,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如果有够强的观智,我们将能达成目标;如果有够强的观智,没有不能达成的事。

  以戒行为基础而修行止禅与观禅时,我们也应具备五根。五根是:

  一、 信(saddha):我们必须对佛陀及其教法有够强的信心。

  二、 精进(viriya):我们必须有够强的努力。

  三、 念(sati):我们对所修的对象必须保持够强的觉察明记。

  四、 定(samadhi):我们对止禅与观禅的对象必须有够强的专注。若修行止禅,我们必须只专注于安般念禅相、遍禅相等。若修行观禅,我们必须只专注于名、色及其因缘等。

  五、 慧(pabba):我们对止禅与观禅的对象必须有够强的了知。

  这五根能控制禅修者的心,使它不偏离导向涅槃的八圣道分。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根,我们将无法控制我们的心,无法达成目标。这五根有力量能控制我们的心,使心不离开修行的对象,此力量也称为意志力(bala)。当我们强调此意志力时,五根也称为五力。

  跟四念处一样,七觉支(七菩提分)也非常重要。七觉支是:

  一、 念(sati);

  二、 择法(dhammavicaya):即观智;

  三、 精进(viriya);

  四、 喜(piti);

  五、 轻安(passaddhi);

  六、 定(samadhi);

  七、 舍(upekkha)。

  此外,还有八圣道分。即:

  一、 正见(samma-ditthi)

  二、 正思惟(samma-savkappa)

  三、 正语(samma-vaca)

  四、 正业(samma-kammanta)

  五、 正命(samma-ajiva)

  六、 正精进(samma-vayama)

  七、 正念(samma-sati)

  八、 正定(samma-samadhi)

  换句话说,这也就是戒(sila)、定(samadhi)、慧(pabba)三学。我们必须有系统地修行此三学。

  这些法合起来是三十七道品或译为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dhamma)。

  佛陀期望弟子们能牢记这三十七道品,并且修行它们,直到证悟阿拉汉果。若能如此修行,我们也将能把这些法传授给后代。这样的话,我们以及后代的众生都能得到这世间的种种利益和安乐,乃至证悟涅槃。

  佛陀进一步说:‘Handa dani bhikkhave amantayami vo, vayadhamma savkhara appamadena sampadetha.’──「诸比库,诸行(savkhara)皆归于灭,因此应当精进地奋斗。」

  我们不应忘记无常的本质。由于忘记无常的本质,因此我们对自已、儿子、女儿、家庭等还存着热切的期望。如果能了解无常的本质,那么终此一生,我们都会努力脱离无常。我们不应忘记佛陀的规劝:「诸比库,诸行皆归于灭,因此应当精进地奋斗。」

  佛陀又说:‘Na ciram Tathagatassa parinibbanam bhavissati. Ito tinnam masanam accayena Tathagato parinibbayissati.’──「如来般涅槃的日子已近了。再过三个月,如来即将进入般涅槃。」这说明佛陀将完全地离开世间。这些话听来实在令人伤心。

  然后佛陀又说:‘Paripakko vayo mayham, parittam mama jivitam.’──「我的年寿已尽,所剩寿命短暂。」佛陀也向阿难尊者叙述他年老的状况:「阿难,我已朽弱、衰老、高龄、年迈。我今年已八十岁,生命已用尽。阿难,正如一辆老旧的马车,必须费很大的艰难,才能维持它组合不散;如来的身体亦然,唯有靠忍耐支撑才能勉强维持。阿难,只有当如来不理会外在的对象,息灭某些感受,进入及住于无相的定境时,他的身体才会舒适。」

  佛陀接着说:‘Pahaya vo gamissami, katam me saranamattano.’──「别离了,我将离开你们,只依靠我自已。」这说明佛陀将入般涅槃,离大家而去。他已将自己的依靠提升到阿拉汉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因此,阿难,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依靠,不寻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为你的岛屿,以佛法为你的依靠,不寻求其它的依靠。阿难,比库应如何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依靠,不寻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为他的岛屿,以佛法为他的依靠,不寻求其它的依靠呢?」

  答案如下:‘Appamatta satimanto susila hotha bhikkhavo, susamahitasavkappa sacittamanurakkhatha.’──「诸比库,勇猛精进,保持正念及清净的戒行,以坚定的决心,守护自己的心。」因此,我们应保持正念与精进。但是,对什么保持正念呢?我们应对四念处或名色保持正念。换句话说,对诸行保持正念。‘susila hotha bhikkhavo’意思是「诸比库,你们应净化自己的戒行,应学习成为具足清净戒德的比库。」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修行戒的训练,即:正语、正业、正命。

  佛陀说:‘susamahitasavkappa’。‘susamahita’说明我们应修行禅定的训练,即:正精进、正念、正定。‘savkappa’意指智慧的训练,即:正思惟及正见。

  接着,‘appamatta’的意思是以观智透视诸行无常、苦、无我的本质。‘satimanto’则说明当我们修行戒学、定学及慧学时必须有足够的正念。

  最后,佛陀说:‘Yo ima**im dhamma-vinaye appamatto vihessati, pahaya jati-samsaram dukkhassantam karissati.’──「勇猛精进追求法与律的人将能超越生死轮回,灭除一切痛苦。」因此,如果希望解脱生死轮回,我们必须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行,那即是修行八圣道分。让我们在死亡来临之前精进地奋斗吧。

  愿一切众生安乐。

  ---------------------------------------------------------------------

  [1] 依上座部佛教,佛陀诞生、成道、涅槃的日子都同样在毘舍佉月(vesakhamasa)的月圆日。有人将此日翻译为卫塞节(vesakha day)。毘舍佉月相当于阳历的四月或五月。(P-E Dict p.650)

  [2] 优婆塞、优婆夷-信仰佛法的在家男居士、女居士。

  [3] 皈依三宝-皈依:依靠。三宝:佛、法、僧。皈依三宝:以佛、法、僧作为依靠;这是正式成为佛教徒的表示。

  [4] 若在家居士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他或她必须重新求受五戒,然后谨慎地遵守。若再违犯,则必须再重新求受。

  [5] 这是佛陀成道之前,坐在菩提树, 下修行时所发的愿。

  第九讲

  无上的布施

  (禅修圆满时开示)

  有两种布施:

  一、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

  二、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

  你喜欢那一种呢?请回答。

  在此讲座中,我想说明佛陀对其弟子(savaka)在实行布施时的期望。你的期望与佛陀的期望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让我们看《布施分别经Dakkhinavibhavga Sutta》中的例子:

  一时,佛陀住在释迦国(Sakyan country)迦毗罗卫城(Kapilavatthu)的尼拘陀园(Nigrodha’s Park)。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Mahapajapatigotami大爱道)带着一套她亲手细心编织而成的新袈裟,到佛陀那儿去。礼敬佛陀之后,她坐在一边,对佛陀说:「世尊,这套袈裟是我特地为佛陀纺纱、编织而成的,请佛陀慈悲接受它。」

  佛陀告诉她:「瞿昙弥,将它供养僧团吧。当你供养僧团时,即是供养了我及僧团。」

  瞿昙弥三次要求佛陀接纳她的供养,而佛陀也以同样的话回答了三次。于是,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请接受瞿昙弥供养的新袈裟吧。瞿昙弥曾经给予佛陀很大的帮助:虽然她是您母亲的妹妹,但是她是您的褓姆、是您的养母、是给您奶喝的人。当您的母亲去世后,是她哺育您的。

  佛陀也给予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很大的帮助:因为佛陀的缘故,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皈依佛、法、僧。因为佛陀的缘故,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用酒等导致放逸的麻醉物品。因为佛陀的缘故,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对佛、法、僧具足信心,并具备圣者(ariya)所喜爱的戒行。因为佛陀的缘故,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远离对苦圣谛(dukkha-sacca)、集圣谛(samudaya-sacca)、灭圣谛(nirodha-sacca)与道圣谛(magga-sacca)的疑惑。由此观之,佛陀亦给予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很大的帮助。」

  佛陀回答说:「正是如此,阿难,正是如此(Evametam Ananda; evametam Ananda)。当弟子因老师的缘故而皈依佛、法、僧,此老师的恩惠是不容易报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对他虔诚礼拜、起立承迎、给予恭敬的问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养[1]所能报答的。

  当弟子因老师的缘故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用酒等导致放逸的麻醉物品,此老师的恩惠是不容易报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对他虔诚礼拜、起立承迎、给予恭敬的问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养所能报答的。

  当弟子因老师的缘故而对佛、法、僧具足信心,并具备圣者所喜爱的戒行,此老师的恩惠是不容易报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对他虔诚礼拜、起立承迎、给予恭敬的问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养所能报答的。

  当弟子因老师的缘故而远离对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与道圣谛的疑惑,此老师的恩惠是不容易报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对他虔诚礼拜、起立承迎、给予恭敬的问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养所能报答的。」

  在此,我要进一步地说明。如果弟子因老师的指导而了解四圣谛,他所得到的四圣谛观智比他尊敬、四事供养老师的行为更有益处。如果他透过须陀洹道智(sotapatti-maggabana)及须陀洹果智(sotapatti-phala-bana)而了解四圣谛,那么此观智将帮助他脱离四恶道(apaya),此结果是绝佳的。那些疏忽于行善的众生通常徘徊在四恶道中,四恶道如同他们的家。(Pamattassa ca nama cattaro apaya sakagehasadisa.)他们只是偶尔才到善道拜访。所以,能够脱离四恶道是个难得的机缘,此利益不是弟子尊敬及给予老师四事供养的行为所能相比的。其次,如果弟子透过斯陀含道智(sakadagami-maggabana)及斯陀含果智(sakadagami-phalabana)而了解四圣谛,他将再投生人世间一次而已。如果他透过阿那含道智(anagami-maggabana)及阿那含果智(anagami-phalabana)而了解四圣谛,此观智将帮助他超越十一层欲界,他确定只会投生于梵天界,不会再回到欲界。梵天界的快乐远超过欲界的快乐:在梵天界没有男人、女人、儿子、女儿、家庭,那里没有斗争、吵闹,不需要任何饮食,他们的寿命非常长,没有人能破坏他们的快乐,他们远离种种危险。但是,如果还未能证得阿拉汉果,他们仍然必须面对毁坏、死亡与再生。

  再者,若弟子透过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bana)及阿拉汉果智(arahatta-phalabana)而了解四圣谛,此观智将引导他解脱生死轮回。般涅槃后,他将住于涅槃(Nibbana),不再有任何痛苦,不再有生、老、病、死……。这些结果远比他尊敬及给予老师四事供养更珍贵。即使弟子以高如须弥山[2]的物品供养老师,他的供养仍然不足以报答老师的恩惠,因为解脱生死轮回或解脱生老病死是更加可贵的。

  甚么是四圣谛呢?

  一、 苦谛(dukkha-sacca):苦谛指五蕴。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了知苦谛,这观智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

  二、 集谛(samudaya-sacca):这是苦的缘起。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了知缘起,这观智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

  三、 灭谛(nirodha-sacca):这是涅槃。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证悟涅槃,这证悟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

  四、 道谛(magga-sacca):这是八圣道分,换句话说,就是观智(vipassana-bana)与道智(maggabana)。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具足观智与道智,这些智慧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因为这些智慧能使他解脱生死轮回,而尊敬与四事供养不能直接使人解脱生死轮回。不过,四事供养可以间接地作为修行止观,证悟涅槃的助缘。

  在此,我要更进一步地解释。五蕴是苦谛。五蕴当中包括色蕴(rupa-khandha);色(rupa)以色聚的状态存在。当我们分析它们时,可以透视到二十八种色法。请思考这个问题: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它老师能教导这些色法及它们的分类。唯有佛陀及其弟子才能辨识这些色法,并教导这些色法的分类。又五蕴当中也包括四种名蕴(nama-khandha);除了有分心(bhavavga)之外,这些名法依心路过程而生起。佛陀精确地教导在一个心识剎那中,有多少个心所(cetasika)伴随着心(citta)同时生起,以及辨识与分类它们的方法。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它老师能清楚地显示与教导这些名法,因为没有其它老师彻底地了解它们。然而,如果佛陀的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导,而有系统地精进修行,他们将能清楚地辨识这些名法。这是佛教徒的绝佳良机,你不应错过这个机会。

  其次,缘起是集谛;佛陀也教导弟子如何辨识缘起。当佛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导而辨识缘起时,他将彻底了解因果之间的关系,将得到过去因产生现在果,以及现在因产生未来果的观智,了知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中没有造物者创造任何结果,也没有任何事物是无因而生起的。这智慧只能从佛陀的教法中得到,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再者,当弟子识别缘起时,他将见到过去世与未来世。如果他辨识许多过去世,那么他的观智将使他明白何种不善业使人投生恶道,以及何种善业使人投生善道。唯有佛陀的教法谈到有关三十一界的道理及业果法则(业的法则)。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它人了解三十一界及造成投生于每一界的业果法则。因此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接着,如果弟子能辨识未来世的因果,他将见到名色的息灭,将彻底地明白自己的名色何时将灭,这是灭谛。唯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得到这种智慧,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还有,佛陀也教导达到寂灭境界的方法,那即是止观法门。止观即是八圣道分:分析名色的智慧与辨识因缘的智慧是正见(samma-ditthi);透视名色息灭的智慧也是正见;透视八圣道分的智慧亦是正见。将心投入四圣谛的心理现象(寻心所)是正思惟(samma-savkappa)。以上二项属于观禅。要修行观禅,我们必须依靠止禅的帮助。止禅就是正精进(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与正定(samma-samadhi)。修行止观时,我们必须以清净的戒行(sila)为基础,那即是正语(samma-vaca)、正业(sammakammanta)、正命(samma-ajiva)。因此,以戒为基础而修行止观即是实践八圣道分。八圣道分只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因此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为什么呢?因为四圣谛的观智能使人解脱生死轮回。

  对个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在这次讲座一开始时所提到的《布施分别经Dakkhinavibhavga Sutta》中,佛陀解释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佛陀说:「阿难,有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佛陀,这是第一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辟支佛[3],这是第二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阿拉汉,这是第三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阿拉汉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四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阿那含(anagami 不还;三果),这是第五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阿那含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六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斯陀含(sakadagami一来;二果),这是第七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八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须陀洹(sotapanna入流;初果),这是第九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须陀洹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十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位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但由于禅定的成就而解脱欲乐贪染之人,这是第十一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位有道德的凡夫,这是第十二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个无道德的凡夫,这是第十三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只动物,这是第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

  佛陀接着解释这十四种布施的利益:「以清净心布施给一只动物,预计可得到一百倍的回报。」这是说:它可在一百世中产生果报。这里的「清净心」指:不期望受施者任何回报或帮助而做的布施。由于对业果法则有充分的信心,因此他的善举只是为了广集善业而已。假如一个人喂狗时的意念是:「这是我的狗」,如此之心不是清净心。然而,如果一个人喂鸟,如:鸽子,则他的布施是清净的,因为他并不期望鸟的任何回报。这同样适用于稍后将讲述到的例子。例如,假使一个人布施日用品给比库,希望那样能促使自己的生意或其它商业活动成功,这不是以清净心而做的布施,这样的布施不能带来殊胜的利益。

  佛陀又解说:「以清净心布施给一个无道德的凡夫,预计可得到一千倍的回报;布施给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预计可得到十万倍的回报;布施给一位不在佛陀的教法中,但由于禅定的成就而解脱欲乐贪染之人,预计可得到十万乘十万倍的回报;布施给一位已进入证悟须陀洹果之道的人,其回报是无法计算、无法衡量的;更不必说布施给须陀洹;或已进入证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或斯陀含;或已进入证悟阿那含果之道之人;或阿那含;或已进入证悟阿拉汉果之道的人;或阿拉汉;或辟支佛;或佛陀──圆满觉悟者。」

  这里的布施指:布施足够一餐食用的饮食。如果布施者布施许多次,如:多日或多月地如此布施。其利益是无法以言语形容的。这些是对不同类个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对僧团的布施(Savghika-Dana)

  然后,佛陀对阿难尊者解说:「阿难,有七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以佛陀为首的比库、比库尼僧团,这是第一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佛陀般涅槃后的比库、比库尼僧团,这是第二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比库僧团,这是第三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比库尼僧团,这是第四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时说:『请选派代表僧团的若干人数比库、比库尼。』这是第五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时说:『请选派代表僧团的若干人数比库。』这是第六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时说:『请选派代表僧团的若干人数比库尼。』这是第七种对僧团的布施。」

  以上是七种对僧团的布施。接着,佛陀拿对个人的布施与对僧团的布施来作比较:

  「阿难,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一些无道德、恶性的僧人,人们以布施给僧团的名义来布施给这些无道德的僧人。虽然如此,我还是要说明,布施给僧团的功德是不可计算、不可衡量的。布施给个人的功德绝不可能大过布施给僧团的功德。」

  这说明布施给僧团的功德大过布施给个人的功德。如果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将袈裟布施给僧团,其果报是无法计算与衡量的,所以佛陀鼓励她将袈裟布施给僧团。

  布施的净化

  佛陀也解释四种布施的净化:

  「有四种布施的净化。那四种呢?即:

  一、 由于布施者而净化的布施,非由于受施者。

  二、 由于受施者而净化的布施,非由于布施者。

  三、 不因布施者与受施者而得以净化的布施。

  四、 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的布施。

  一、什么是由于布施者而净化,非由于受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而受施者无道德、品性恶劣。所以,这布施因布施者而净化,不是因受施者。

  二、什么是由于受施者而净化,非由于布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无道德、品性恶劣;而受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这布施因受施者而净化,不是因布施者。

  三、什么是不因布施者与受施者而得以净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无道德、品性恶劣;受施者也无道德、品性恶劣。所以,这布施不因布施者与受施者而得以净化。

  四、什么是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受施者也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这布施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这是四种布施的净化。」

  佛陀进一步解释这四种布施的净化:

  一、在以下的情况,布施因布施者而净化,不是因受施者:

  1. 布施者有良好的德行。

  2. 所施之物以正当方法取得。

  3. 布施之时,布施者有清净无染的心,没有任何贪爱、瞋怒等。

  4. 布施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此业的果报是超胜的。

  5. 但受施者并无道德。

  如果布施者希望得到殊特的利益,那么他必须具足前四项条件。如此,即使受施者是一个无道德的人,布施的行为也将因布施者而得以净化。注释中举卫山达拉(Vessantara)的例子作说明:我们的菩萨在过去世生为卫山达拉国王时,将其儿子与女儿(后来的罗候罗及莲华色Rahula and Uppalavanna)布施给无道德、品性恶劣的朱加嘎(Jujaka)婆罗门。那次布施是卫山达拉所行的最后一次布施波罗蜜,当他完成这最后的波罗蜜之后,即具备证悟的因缘,只等待时机成熟而已。由于此布施波罗蜜及其它过去的波罗蜜,他必能证得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因此,我们可以说那次布施是他证悟的助缘,那次布施因卫山达拉而净化。当时卫山达拉有道德、品性良好;所施之物是以正当方法取得的;他的心清净无染,因为他只有一个期望:证得觉悟;他对业果法则有充分的信心。所以,那次布施因布施者而净化。

  二、当一个无道德的人以充满贪爱、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业果法则,布施非法得来之物给一位有德行的人,这种布施将因受施者而得以净化。注释中举一个渔夫的例子:一个住在斯里兰卡迦牙尼(Kalyani)河口附近的渔夫,三次布施食物给一位证悟阿拉汉果的大长老。临终时,他忆念起他对大长老的布施,天界的美好景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临死前他告诉亲友们:「那位大长老救了我。」死后他即投生天界。在此情况下,渔夫无道德、品性恶劣;但受施者却是有道德之人。由于受施者的缘故,此布施被净化了。

  三、当一个无道德的人以充满贪爱、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业果法则,布施非法得来之物给一个无道德的人,这样的布施不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净化。注释中提到一个猎人的例子:该猎人死后投生于饿鬼道。那时,他的妻子以他的名义布施饮食给一个无道德、品性恶劣的比库,但那饿鬼无法唤出「善哉[4](sadhu)」。为什么呢?因为布施者身为猎人的妻子,陪同丈夫屠杀动物,本身即无道德、无善行。此外,所施之物不是以正当方法得来,是从屠杀动物而得。再者,她的心迷惑,因为如果她有清楚的认知,就不会跟随丈夫屠杀动物。她对业果法则没有充分的信心,如果她对业果法则有充分的信心,她就不会杀害众生。由于受施者也无道德、品性恶劣,所以这样的布施不能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得以净化。猎人的妻子做了三次同样的饮食布施,但没有任何好的结果出现。那饿鬼叫道:「一个无道德的人偷了我的财富三次。」于是,猎人的妻子布施饮食给一位有德行的比库。那时,饿鬼即能唤出「善哉」,并从饿鬼道解脱出来。

  在此,我想告诉各位,如果你想从布施中得到善报,你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 你必须有德行;

  2. 你的布施物必须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3. 你必须有清净无染的心;

  4. 你必须对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如果你是受施者,并且对布施者有足够的慈悲心,那么你也必须有德行。如果你的德行伴随着禅那及观智,那是更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布施将为布施者带来极佳的果报。请留意接下来的这种布施(第四种布施的净化)。

  四、在以下的情况,布施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

  1. 布施者有德行;

  2.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方法取得;

  3. 布施者的心清净无染;

  4.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

  5. 受施者亦有德行。

  对于这种布施,佛陀说「……阿难,我说这种布施将带来圆满的果报。」此布施可带来无可计算、无可衡量的果报。如果受施者的德行伴随着禅定、观智或道果智,那么这种功德是极超胜的。

  在此,我要举另一部经,这是《增支部‧六法集‧难陀母经Nandamata Sutta, Chakka Nipata, Avguttara Nikaya》: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城(Savatthi)给孤独园(Anathapindika’s Park)里的祇园精舍(Jetavana)。难陀[5](Nanda)的母亲是佛陀的一位在家弟子,住在维路堪达迦(Velukandaka)。她布施饮食,此布施具足六项条件,而且受施者是以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为首的比库僧团。佛陀以他的天眼看见此布施,并告诉比库们:「诸比库,维路堪达迦的居士对以舍利弗与目犍连为首的比库僧团,做了一次具足六项条件的布施。诸比库,什么是具足六项条件的布施呢?诸比库,布施者必须具足三项条件,而受施者也必须具足三项条件。

  什么是布施者的三项条件呢?诸比库,

  一、 布施前他内心欢喜;

  二、 布施时他内心满意;

  三、 布施后他内心愉快。

  这是布施者的三项条件。

  什么是受施者的三项条件?诸比库,

  一、受施者已断除贪爱或正在尝试断除贪爱;

  二、受施者已断除瞋恨或正在尝试断除瞋恨;

  三、受施者已断除愚痴或正在尝试断除愚痴。

  这是受施者的三项条件。」

  总共合起来为六项条件。如果一项布施具足此六项条件,它将产生无量与崇高的果报。

  佛陀进一步解释:

  「诸比库,这种布施功德之大是难以衡量的。它不是只借着说:『有这么多善行的果报、福德的果报,由此积聚了善业,结成福乐的果报,导致投生天界,造成快乐,是众人所期盼与喜爱的。』就可以测度。此福德善业的广大程度真的只能以无数、无量来计算。诸比库,譬如大海中的水难以衡量,我们不能说:『有这么多桶的水、有几百桶的水、有几千桶的水、有几十万桶的水。』因为海水的巨量只能以无数、无量来计算。如此,诸比库,具足六项条件的布施其功德也是难以衡量的;这功德的广大程度真的要以无数、无量来计算。」

  为什么呢?布施者具有《布施分别经》所说的四项条件,即:

  一、 她有德行;

  二、 她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三、 她的心清净无染;

  四、 她对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她也具足《难陀母经》中所说的三项条件,即:

  一、 布施前她内心欢喜;

  二、 布施时她内心满意;

  三、 布施后她内心愉快。

  这些条件对布施者而言非常重要。不论布施者是男或女,如果希望得到无数、无量的善报,那么他或她应当努力具备这些条件。但是根据《布施分别经》,受施者也必须具有德行。根据《难陀母经》受施者必须是已修行止观达到阿拉汉果的比库或比库尼,或正在修行止观以便断除贪爱、瞋恨、愚痴的比库或比库尼。

  目前,在壹同寺有许多比库、比库尼正在修行止观,期望彻底地断除贪、瞋、痴,同时他们也有德行。因此,我们可以说合乎条件的受施者已经具足。而且我们相信布施者也应是有德行的;他们的心应是清净无染的;他们所布施之物乃是以正当的方法取得;他们对三宝及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布施前他们感到欢喜,布施时感到满意,布施后感到愉快。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两个月来的布施符合佛陀的期望,这些是崇高的布施。如果布施者期望得到未来的善报,这善业必然能达成他们的愿望。为什么呢?在《行生经Savkharupapatti Sutta》中,佛陀开示说:‘Ijjhati bhikkhave silavato cetopanidhi visuddhatta.’──「诸比库,有德行者的愿望必定会因为德行的清净而圆满达成。」因此,有德行者的善业能产生他所期盼的果报:

  一、 如果他想成佛,他可以成佛;

  二、 如果他想成为辟支佛,他可以成为辟支佛;

  三、 如果他想成为上首弟子(agga-savaka),他可以成为上首弟子;

  四、 如果他想成为大弟子(maha-savaka),他可以成为大弟子;

  五、 如果他想成为普通弟子(pakati-savaka),他可以成为普通弟子。

  然而,这是当他所积聚的波罗蜜成熟时的情况;单靠祈愿并不足以达成这些证悟(bodhi菩提)。再者:

  一、 如果他希望死后得到人的快乐,那么他将投生于人道,得到人的快乐;

  二、 如果他希望生到天界,他将能投生于天界;

  三、 如果他希望死后生到梵天,此善业能作为他投生于梵天的助缘。

  如何能作为助缘呢?若他的布施具备上述那些条件,则受施者是他心中的对象,他对受施者具有充分的慈悲心。如果那时他修行慈心观(metta-bhavana)达到禅那,死后他的慈心禅将能带领他投生于梵天。如此,他的布施是支持他生到梵天的强力助缘。所以,若布施者希望死后生到梵天,他应当修行慈心观达到慈心禅的境界。在人乐、天乐、梵乐这三种快乐之中,梵乐是最高的。没有其它世间的快乐比得上梵天的快乐;这是三十一界中最超胜的快乐。

  这就是我在这次讲座开始时提到的第一种布施,即: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你喜欢这种布施吗?如果你喜欢,那么请听以下出自《布施分别经》的偈颂:

  ‘Yo vitarago vitaragesu dadati danam

  Dhammena laddham supasannacitto

  Abhisaddaham kammaphalam ularam

  Tam ve danam amisadananamagganti.’

  「诸比库,当一位阿拉汉以清净无染的心,相信业果的殊胜,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给另一位阿拉汉,那么此布施是世间所有布施当中最崇高的一种。」

  在此情况下,布施者具备的四项条件是:

  一、 布施者是阿拉汉;

  二、 所施之物以正当方法取得;

  三、 他有清净无染的心;

  四、 他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还有一项必要的条件,即:

  五、 受施者也必须是阿拉汉。

  佛陀说这种布施是世间布施中最崇高的一种。他赞叹这种布施最崇高,什么原因呢?因为这种布施不会产生任何果报。为什么呢?因为布施者已经断除无明以及对任何生命的贪爱。无明(avijja)与贪爱(tanha)是业(行savkhara)的主要因素。在这个例子里,业指的是善的行为,如:布施物品给受施者。但是这个业不能产生任何果报,因为缺乏支持的因素:无明与贪爱。假使一棵树的根被彻底破坏,它将无法结果。同样地,阿拉汉的布施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因为他已经彻底灭除无明与贪爱这二根。在《宝经Ratana Sutta》中,佛陀教导以下的偈颂: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拉汉已竭尽所有旧的善与不善业,新的善与不善业不会在他们之中生起。他们已竭尽再生的种子,那就是:无明、贪爱与业力,他们不期盼未来的生命。他们的所有名色将如灯火在灯油与灯蕊耗尽时那般地息灭。以此真实语,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免离一切危难。」

  这是真实语的表白。以此真实语的表白,毗舍离(Vesali)的所有人民免离了危难。毗舍离是一个遭受干旱、饥馑、夜叉(低等的神祇)与瘟疫侵害的城市。毗舍离的居民要求佛陀帮助他们。佛陀教导他们《宝经Ratana Sutta》以便使他们免离危难。

  阿拉汉的布施最崇高,因为它不会产生任何未来的果报。如果没有未来世,也就没有生、老、病、死,这是最崇高的。这就是此次讲座开始时提到的第二种布施: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因为布施而得到善报,如:人间的快乐、天界的快乐或梵天的快乐,则痛苦仍然存在。最低限度的痛苦是他们还必须遭受生、老、病、死之苦。如果布施者还有感官方面的贪爱,无论他们的对象有生命或无生命,那么当这些对象毁坏或死亡时,他们将感受到哀愁、悲伤、身体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忧)及绝望(恼)。

  请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布施会带来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我们能否说它是崇高的呢?也请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布施不带来任何果报: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愁、无悲、无苦、无忧、无恼,我们能不说它是崇高的吗?这就是为何佛陀赞叹第二种布施最崇高的理由。现在你可能明白这次讲座的含义了。在讲座开始时我提到两种布施:

  一、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

  二、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

  你喜欢那一种布施呢?现在你知道答案了。

  但是,如果布施者不是阿拉汉,他如何能实行第二种布施呢?在上述的《难陀母经》中,佛陀教导实行这种布施的两种方法:受施者已断除贪、瞋、痴,或正在努力断除贪、瞋、痴。如果布施者也正在努力断除贪、瞋、痴,即布施之时他修行观禅,你可以说这种布施也是最崇高的。也就是说,如果:

  一、 他辨识自己的名色法,以及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二、 他辨识外在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尤其是受施者的名色法;

  三、 他辨识布施物的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当他观察布施物当中的四界时,他能很容易地见到色聚(kalapa)。进一步分析这些色聚时,他辨识到八种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它们是时节生色法(utuja-rupa),由先前存在的色聚中的火界(时节)所产生,是火界的后代。再者,他应辨识这些时节生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如果能修行这样的观禅,那么在布施时他能降伏自己的贪、瞋、痴,而且通常这样的布施不会产生任何果报。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布施也是最崇高的。

  他可以在布施之前、之后或当时修行这种观禅,但是他的观禅必须强而有力,至少必须达到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才能修行这种观禅。我们也不应错过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只出现于佛陀的教法中。然而,你可能会问:如果我们尚未成就观智,如何能实行这种布施呢?那么,我想建议你内心存着这样的愿望来实行布施:「愿此布施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因为佛陀曾经多次教导以证悟涅槃的愿望来行布施。

  我想重复《宝经Ratana Sutta》中的偈颂来结束今天的讲座: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拉汉已竭尽所有旧的善与不善业,新的善与不善业不会在他们之中生起。他们已竭尽再生的种子,那就是:无明、贪爱与业力,他们不期盼未来的生命。他们的所有名色将如灯火在灯油与灯蕊耗尽时那般地息灭。以此真实语,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免离一切危难。」

  愿一切众生平安快乐。

  -------------------------------------------------------------------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