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禅宗 > 认识禅宗 > 正文

禅宗核心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禅宗核心

禅宗认为“心外无法”“心外无佛”,每个人的心性即佛心,所以成佛只在自悟本性。自心迷则愚则凡则是众生,自心悟则智则圣则是佛。由于自性“觉体圆明”,体性不二,是一个包罗万有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用智慧观照成佛,得即全体,所以利根之人对于这一纯全之理的体悟,只能顿了,不容阶次。所谓顿悟,即指突然理解、体认、领悟佛理,而无需长期的修习。这种顿悟是通过直觉的主观体验,产生内心的神秘启示,达到精神状态的突变。后世禅师们常用“如桶底子脱”的比喻来形容顿悟。桶底一脱,桶中之物,顿时一览无遗。同样,一个人顿悟,就可当下直了本性,这种境界,不可言传,只能意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一悟,而迷与悟的不同,只在一念之间。

《坛经》谓“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远。”“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不假修习的顿悟思想自惠能首倡之后,就成为禅宗修行的根本主张,所谓“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惠能的弟子神会就曾用“利剑斩束丝”的比喻来说“一念相应,便成正觉”的顿悟思想。也因此,后世禅宗祖师的修行和弘法,无不是围绕着“悟”来下功夫、做文章。

禅宗以明心见性为主流,而《楞严经》讲的是明了佛性和觉了能知之心,故两者之间自然出现了最密切的关系。

禅宗采用了佛祖教外别传于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传于阿难尊者,一直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菩提达摩祖师再来中国,传至三十三祖惠能大师。

在此,菩提达摩祖师为中国禅宗初祖,惠能大师为中国禅宗六祖,禅宗从佛祖相传以来,代代传承,不设文字,以心印心,开悟的祖师更为无量众生演说妙法,使众生明心见性,证悟无生,这正是《金刚经》的宗指。金刚赞:绝相超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