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广超法师 > 正文

第一节 简介百法

  作者: 广超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目录

第一节:简介百法

一、叙缘起

三、著者━━世亲菩萨

四、释题

五、总释

第二节心法

第三节心所有法

第四节色法

第五节心不相应行法

第六节无为法

第七节无我

一九九二年四月,我笔录的第一本上广下超法师佛理讲稿《佛学基本知识》正式出版,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获得新、马佛友热烈的反响,前后流通了一万一千本。一九九三年初,在中国福建莆田广化寺的协助下,出版了三万本。佛教界人士如此热心地在精神与金钱上所给予的鼎力支持,使我感激不已,铭心难忘。

广超法师现年四十岁,肄业于南洋大学理学系。一九八〇年礼光明山普觉寺住持宏船老和尚为师。法师曾参访台湾、香港等地高僧,并在泰国、斯里兰卡参学修道。最近几年,法师则到中国结夏,致力于个人修学。

广超法师的佛理渊博,深受中观、般若等经典的影响,其所演说的佛法义理精深博大,由始至终都不离此思想体系。

法师开演佛法别具一格,经常以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故为例,深入浅出地诠释那深奥难懂的佛理。法师有时会苦口婆心地对于某些佛法,说了又说,讲了又讲,这无非是要层层剖析,好让闻法者明了且受益。法师的语言表达方式特殊,口语化中别具有它传神的一面。

笔录广超法师的佛理演讲稿,并非易事。如果照句笔录,恐怕会显得太口语化;假如以比较浓缩的文笔来表达,虽然文句比较简练,可是恐怕又会失于准确度不够;还有一种可能是,因笔录者文笔表达的关系使笔录的文风,不符合法师说法的风格。

在我们笔录的过程中,虽然花费了不少心血和时间,面对许多困难,包括学识上的不足,智力的有限,但我们还是抱养对佛、法、僧的信心来一一地克服。我们努力地寻找资料,尽量把法师所要表达的原意笔录出来,怀着续佛慧命的理想而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笔录的工作。谈及修行,本人深感惭愧,然而在笔录《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当儿,带给我不少的新启示和新意境,如法师所说:人的心念繁杂难知,佛教将它分为八大心王,它们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他跟随心王而生起的心念皆称之为心所生法,亦称为心所。依大乘唯识宗在此论中说,我们重要的心所共有五十一个,若以善恶来分,其中烦恼与随烦恼这二十六个心所是恶的;有十一个是善心所;四个不定心所是善恶不定;遍行和别境这十个心所是没有善恶的的。对于修道者来说,他应当知道如何断除所有的恶心所,保持善心所,将不定心所转化为善性,令善心所一直生起;觉知遍行、别境心所,才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其他心念。

由于人的心念生灭神速,所以有些心所必须有相当的静坐功夫才会真正了解,不过先知道这些心王与心所,对于静坐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我们学佛法应以修心为主,一切戒、定、慧都是为了明心见性,能把握自心者,就能把握生死

佛陀的教诲中,“智慧”部分发展我们理性的一面,可达致越来越深地自我了解。“慈悲”部分发展我们感性的一面,表现出来的是对众生无限的慈爱。菩萨行者的行径就是努力不懈,精进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有道是“五度如盲,智慧如眼”,可见智慧非常重要。《大乘百法明门论》是属于大乘佛教的论著。倘若能依据论中所阐述的百法修学,就能觉悟真理,进入智慧之门,证得解脱生死的涅槃境界。

至诚感谢佛菩萨的慈悲加被,感谢广超法师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们批改与核对这些演讲稿,使这本笔录更具精辟、深广、圆融的佛法义理。特此以诚敬的心,以笔录与流传此书的功德,愿法师福德广增、所愿皆满、菩提增长、广度众生。同时,对从旁协助的法师、道友,以及出资敬印此书的人士,我们深深地感激。祈愿大家法喜充满,但愿佛法常住世间

最后,承蒙中国福建莆田广化寺的鼎力协助,使此书能顺利出版,并流通到中国各处,与有缘的佛友广结法缘,同沾法喜,谨此我们深表感激。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一曰果逸写于新加坡马西岭。

第一节:简介百法

一、叙缘起

《大乘百法明门论》对于初学佛法者来说是太深奥了一点儿,但是,光明山普觉寺佛理讨论已举办了装卸,因为此论阐明的佛法都是学习大乘佛法所应知的知识,是学习大乘佛法入门最基本的一部论著,所以我们才选讲它。

佛教的流传,因众生的智慧、根机及烦恼的不同,所理解的佛法各异,故论师们所造论著的内容,与其阐述佛法时所对的对象也就不一样。这部论是在印度唯识佛法特别兴盛时期所造,因此它是属于唯识的一部著名的论著。

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㈠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㈡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

㈢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㈣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痴(无明)。五、疑。六、不正见(恶见)。

㈤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㈥不定四者:一、悔(恶作)。二、眠。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三、著者━━世亲菩萨

在佛教中,有些经典是佛陀所阐述,有些论著是古今法师大德所著述,而这部《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为世亲菩萨所造。梵语婆薮槃豆(vasubandhu)译为世亲,或译天亲,出生于佛涅槃后九百年,公元第五世纪,为此印度健驮逻国富罗城人,国师婆罗门矫尸迦之次子,无著菩萨之胞弟。世亲菩萨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学多闻,神才俊朗,无以俦匹,著《阿毗达磨俱舍论》。最初执著小乘,毁谤大乘法,后来由无著菩萨摄化,领悟大乘的义理,乃深深感到自咎,责备自己,欲割舌以谢毁谤大乘之罪,当时无著菩萨告诉他,割掉舌头并不能赎毁谤大乘佛法之罪,如今唯以此舌转而弘赞大乘,则能消除毁谤之罪。于是世亲菩萨广造诸论来解释大乘经典。一生著作很多,计有《大乘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释金刚论》、《法华经论》和《往生论》等。

四、释题

在未讲论文之前,本论的题目,先得略为解说。

本论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论》。在佛教中,因众生的智慧,根机及烦恼都有所不同,因此佛陀说法并非所有的人都阐明相同的佛法,而是应机缘对不同的众生开演不同的佛法,甚至以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化不同的人同样一个教理。佛陀在经中常自称为大医王,专门医治众生的烦恼。不同的烦恼,就得用不同的方法医治,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佛法,或者不同的法门。这使到他的教法充满了灵活的性质及多姿多彩的风格。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些人只求个人的解脱,有些人则想要广度众生,个人不同的因缘,发心大、小的差异,因此佛教的派别就分成“大乘”和“小乘”。“乘”是指运载的意思,如:乘车、乘船等。佛教把佛法比喻为船,我们乘坐佛法的船能够渡过生死大海,到达没有生死的涅槃彼岸、佛道彼岸。船有“大”、“小”之别,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则能运载很多人。所以凡是只能自度的佛法,称为小乘;能够广度众人的佛法,则称为大乘。

以得阿罗汉果为目的而发心去修学,就是小乘,小乘行者只想求自己今生解脱,不想广度众生,因此说此类修行者的发心小。因为他们认为成佛的道路遥远,费时长久。所以急着寻求解脱,急于学习解脱的方法,最后证悟阿罗汉果,不来生死,不广度众生,因此称之为“小乘行者”。

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自利利他,以证佛果为究竟目的的,称为大乘。即是有一些修行者,不只要自己解脱,也要令他人解脱。他们在成佛之前深入世间,与广大群众生活在一起,一边度化有缘者,一边修行。最终解脱生死成佛,证得无上正翟积觉,称之为“大乘行者”。

小乘又可分为二种类:一者声闻,二者缘觉。声闻乘是闻佛之声教而修行觉悟的圣人。即声闻修行者想解脱生死,依据佛陀所教导的道理、教法去修行,最终解脱生死,称之为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没有烦恼,此生圆寂后,再也不来世

间继续广大地利益众生,因此称之为“小乘”。

缘觉也译为独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槃),即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世间的种种因缘而觉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故称为缘觉。

缘觉之所以称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人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独觉。此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筹。

有些缘觉根机的修行者,过去世独自修行,遇到有佛,有佛法住世,就变成声闻乘。有些声闻人今生遇佛修行,在这生结束时未证得阿罗汉果,只证初果或二果,这些圣者投生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地觉悟,就变成缘觉了。

声闻圣者最终证悟的是“阿罗汉果”,缘觉圣都证悟的果位叫做“辟支佛”;而大乘的修行者,我们称之为“菩萨”,菩萨最后成佛,证佛果。这就是佛教的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及菩萨乘(佛乘)。

《大乘百法明门论》主要是以大乘的道理来教导我们怎样发愿修行菩萨道,所以它是诠释大乘修行方法的一部论著。我们常听说“佛法无边”、“法力无边”,那法是指什么呢?“法”译自梵文(Dharma),音译成“达磨”,意思即是“轨持”。“轨”的意思就是轨范,可生物解。其意即是指一个东西有一定的范围,能够令我们了解它;“持”就是任持,不舍自相。其意即是指一个东西能够保持它的相貌。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一定自相的事物,都称为法。如:一朵花,它有一定的相貌,能保持一段时间让我们知道,那它就是一个法。以现代语言来说,法就是“事物”,佛教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叫做法。在这森罗万法中,有一些是佛法,所谓佛法就是佛陀觉悟的真理。佛陀阐述、开示这些真理及修行法门,教导我们怎样修行,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等,都是佛陀的教导,叫做“佛法”。因此佛法与法是不一样的。法是指一切事物;佛法是指佛陀所开演的道理。以佛教徒来说,佛法即是真理。因为我们确信佛陀是觉悟真理者,他所阐明的道理当然是人生宇宙的真理。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法”是指世间的森罗万物。佛教将世间万物分为几种类:有时分成两种,所谓心法和色法;有时分成五种。《大乘百法明门论》将世间万法分为五种类,因此也叫做五位百法。在佛教里,不同论师的论著在阐述法的方式各异,如《阿毗达磨俱舍论》将世间万法分为七十五法;《成实论》有八十四法;而此唯识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却有一百法。世间的事物包罗万象,数之不清,讲之不完,并非只有一百种法,而是世亲菩萨认为它们比较重要,就特别挑选出来为我们开演诠释,所以叫做“百法”。

唯识五位百法表:

┏心王 ⑧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 ┏遍行五━触、作意、受、想、思

┃ ┃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五 ┃ ┃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

放逸、行舍、

┃心所 51 ┃ 不害

位 ┃ ┃烦恼六━贪、瞋、痴、慢、疑、不正见

┃ ┃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

愧、

百┃ ┃二十 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

知。

┃ ┕不定四━悔(恶作)、眠、寻、伺。

法 ┃色 11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

境、触境、

┃ ┕法处所摄色。

┃不相应24┏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

句身、

┃ ┃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

方、时、

┃ ┕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⑥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俱舍五位七十五法表:

┏色法 11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

触境、

┃ ┕无表色。

俱 ┃心法 ①━━ 心王

舍 ┃ ┏大地法 ⑩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

三摩地

论 ┃ ┃大善法 ⑩信、勤、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轻

安、不放逸

五 ┃心所有法46┃大烦恼地法 ⑥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

位 ┃ ┃大不善地法 ②无惭、无愧

七 ┃ ┃小烦恼地法 ⑩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

十 ┃ ┕不定地法 ⑧恶作、睡眠、寻、伺、贪、瞋、慢、疑。

五 ┃不相应法14┏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

住、异、灭、

法 ┃ ┕名身、句身、文身。

┕无为法 ③ 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

“明门”是什么意思呢?要讲解“明”,就得先解释“无明”。中国人有句话说:“无明火起三千丈。”“无明”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愚痴、无知。佛说众生愚痴、无知,并非指众生不聪明或者愚笨之意,而是说众生对世间的真相无知。譬如:我们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完全不知不觉。又如:如何解脱生死?对人间以外的事物,甚至对佛教所讲的因果、四圣谛的真理都无法明了等等。佛陀说众生无明,即是无知,因为不知道世间真相的缘故。

“无明”的相反是“明”。“明”即是明了解脱生死的道理。当对此道理明了 后,称之为有智慧;反之,称之为无智慧。“明”也可解说为觉悟、智慧之意。就是指觉悟真理,非常肯定地了解这些真理能够使我们解除苦的束缚,而达到解脱生死的最终目标。“明门”就是指觉悟真理的门路。《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明门”是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这一百个法,能够使我们觉悟真理,开启智慧之门。

佛教经常提到“三藏”,可能三藏这个名词很多人不懂,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唐三藏”,则是家喻户晓传奇般的化合物。唐三藏是指玄奘法师,出生在中国的唐朝,博学多才,毕生钻究佛理,是当代最出类拔萃的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的佛法,故被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指经、律、论,是佛教经典集成的总称,有时称之为《大藏经》,共有几十本,浩瀚如海,深奥难懂。这些精深奥妙的佛法,是佛陀的遗教,也是伟大慈悲的佛陀,遗留给他后世弟子修学解脱烦恼,不再沉沦于苦海,证得涅槃的宝藏。

1、经:梵文是(Sutra),巴利文是(Sutta),中文音译为修多罗,或译为素呾览;意译为经,又叫契经,或叫经本。“经”有经过、通过;又有贯串的意思。此“经”字的翻译非常恰当、传神,意思是“贯串佛法”,使佛法贯串起来,让我们明白、了解真理。2、律:梵文是(Vinaya),音译为“毗奈耶”简称为“毗尼”。译曰调伏。它有调伏我们的身、心,防止我们的身、口、意造恶业之意。就是身为人天师的伟大佛陀,以慈悲的情怀,制定了种种的戒律,教导我们如何地修身养性,培养健全的价格,并净化内心,抑制恶念,不造恶业,以达到解脱生死的最终目的。

3、论:论梵文称为(Abidhamma),中文音译为“阿毗达磨”,意思是“对法”。即以智慧对观诸法的真理。就是以解脱生死为目标,以智慧观察一切法,称为对法。

精通经、律、论的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但是佛陀的遗教━━三藏十二部,深奥难懂,自古以来的法师大德,能够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没有几个。有些法师精通律藏,称为律师;有些法师精通经藏,称为讲经师;有些法师精通论藏,称为论师。而唐朝的玄奘法师是少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所以称他为三藏法师。至今尚未有任何法师能出其右,精通经、律、论于一身。《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论”就是属于三藏中的论藏。有些论著是佛陀诠释的,但是当时并没有把那些道理归类集中,后人就发心把它整理、综合、归类而收集成为各种不同的论著。如:《成实论》、《阿毗达磨俱舍论》、《唯识论》等等,都是三藏十二部中的论藏。

总的来说,《大乘百法明门论》是属于大乘佛教的一部论著,倘若能依据论中所阐述的百法修学,就能觉悟真理,进入智慧之门,证得解脱生死的涅槃境界。

五、总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由世亲比丘所造,由于他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因此称他为世亲菩萨。世亲菩萨造此论的主要目的是要以大乘佛法中的一百个法,让修行者知道吾人的身、心世界其实就是个个不同的法在作用,它们不只组合成我们的身、心,更组合成这个世界,而在整个组合里,并没有一个“我”,即是“无我”。

三藏十二部中的经典和论著,其所诠释的佛法,总是离不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阐述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三法印。三法印为佛教的重要教义,判断佛法的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凡符合真理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大乘百法明门论》的主要目标是讲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所谓“诸法”就是一切法,而世亲菩萨却精选出一百种包括世间、出世间法来诠释这“无我”的真理。

论文: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佛陀是三界中最尊贵的圣人,是圆满觉悟世间真理的觉悟者,因此我们称佛为“世尊”。这段论文是《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第一句话,其意是:“如同世尊所说,在世间的森罗万物中没有一个我。”论师世亲菩萨就问:“什么是一切法?为什么又叫做无我?”做为讲演此论的开始。

现在让我们来看什么是“我”?一般人认为我的意义有三:1、主宰:即自由支配者。比如:我刚才用手拿水来喝,那个喝水的就是我。2、常:我一直存在,除非我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只要还有一些知觉,那我一直存在,它没有改变。

3、唯一:即是这世间只有一个我,如唯一商标的产品,不能有另外一个我,它是单独一个,不可与别人共有之。

由此可见我就是“主宰”、“常”、“唯一”,它有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是我,十岁的我还是我,甚至老了还是那个我,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到底这样的我是否真的存在?依据佛法说是没有的。

┏色蕴━━色法十一━━━━━━━┓

五┃受蕴━━受一┃

┃想蕴━━想一┃有为法九十四法┓

蕴┃行蕴┏除受想的其他心所四十九┃┃

┃┗不相应法二十四┃┃百

┗识蕴━━━━心王八━━━━━━┛┃法

无为六━━━━━━━━━━━━━━━━━━┛

为破除我们对“我”的邪见,佛陀用五蕴来解说“无我”的道理。所谓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一般众生执著这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是我。

1、色是我:色是物质。有些人认为身体就是我。2、受是我:受是种种感受的知觉。有些人认为能够感受快乐、悲哀等感受的知觉就是我。

3、想是我:想是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有些人认为那个东想西想的想就是我。4、行是我:行是行为造作。有些人认为会做东西,如能举手、走路、做工等等就是我。

5、识是我:识是能够知觉外境的一种心理作用。比如:听、看东西时,就是能够知道外界的识。有些人认为能够知觉外境的识就是我。众生可怜,不知道我人身心不外是五蕴的假合,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众生,就会在这五蕴中执著有“我”,任何人的执著都逃不出这五蕴的范畴。凡夫执著“我”是有主宰、常在、唯一,没有改变。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就会一样样详尽深入地剖析,让我们了解“无我”的道理。佛陀在经中处处都诠释无我的道理,并非说世间有一个我,佛陀说无我来破除之;也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小我,以证得大我。事实上,世间万法,一切事物里根本没有我,所以佛陀说没有我。无我是真理;执著有我是无明、颠倒、愚痴。

西方一位对宇宙人间很有研究的科学家曾说过: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想”就是我。佛教否定这样的看法。比如:一百年前没有电视机,你们能想象它是怎样的吗?想不出。那时候的人根本不知道,要想也想不来。如果我要想就能想出来,那我相信这个我的存在。但是,这个想不是我能随心所欲的,而是科学的电子学促使人类发明雷达,从军用的雷达再发展成商用的电视机等种种因缘的配合下,才使我们想得出电视机。因为种种因缘让我们知道有电视机,记忆在我们的脑海中,即是法尘里有那个“法”,我们才能想得出;反之,则没得想。所以能够想的并不是我,而是储存着的记忆在作用罢了。世间还没出现白粉的时候,我们能想到白粉、吸毒,以及它对人类的危害吗?再说三、五年前,你们从没看过我,可能想象得到广超法师是怎样的吗?想不出。必须要看到颜色、光线、听到声音才有得想。如果你的法尘中没有广超的记忆,你绝对想不出广超。反之,就能够想。这样的想能够叫做我吗?不能,因为我是永远存在的,如果要想广超的念不在,我去了哪里?若想时说我在,难道不能想时我就没有了吗?住在印度的人会想我吗?哈哈!他们想都不想我啊!如果能够想到我,必然是他们的意念里有我的记忆。因此“我思故我在”对吗?不对。并非有我就能想,而是脑海里有那些记忆才能想。

再讲色(身体)是我吗?古代的人跟佛陀争论,当佛陀问他们:“你的我在身体里面或外面?”许多人都会回答说是在里面。“里面是指手上、脚下或头上?”如果我们认为我是在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如:手上或脚下......,那么我们的手或脚断了,那个我是否还存在?如此类推,他们多数会说是在心上,现代的医学发达,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都可更换,只差脑袋尚不能换新的,所以有些人就认为会思想的脑袋(想)是我。如果有一天连脑袋都换掉,那么,那个我是否还是我?

又有人认为整个身体是我,那佛陀就会问:那个我跟身体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如果手断了,这个我不就换成另一个我?如果整个身体才是我,少了一部分又怎会是我呢?

《大乘百法明门论》阐述我们的身心活动,它告诉我人是怎样根深蒂固地执著我;同时一层层详尽而深入,透彻地剖析,以破除我们对我的执著,最后的结论是诸法无我。

另一些外道,包括在座的很多人士都认为人死后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佛教否定这个说法。佛教认为我们有精神作用━━神识,平时它是与肉体一起作用,但有些时候,我们的精神跟肉体可分开来作用,甚至可借给其他的众生。如:乩童扶乩时,乩童的身体借给其他的众生使用,他一点儿也不知道,当乩童的身、心分开时,是另一个众生使用他的身体。这样的精神作用,一般人以为是灵魂在作用,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佛教则称它为神识中阴身,其实神识也在变化不已。因此当一个佛教徒对佛法真正有信心时,一定会深信不疑地接受阐明人生宇宙的真理━━三法印。

论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其数虽然无量无边,但总不出:色(物质的存在)、心(精神的存在)、非色非心(非物质非精神的存在)等三类。唯识宗将存在的性质,分类为:五位百法,其他佛教的宗派也不例外。

一者、心法:又称为心王。它是我们能知觉的心,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故称之为心王。

二者、心所有法:就是依心王生起的各种心念。

三者、色法:就是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简称不相应行,此“行”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在心法与色法的生灭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现象,我们为它假立名称,所以是假法。因为它跟我们的心不相配合,故称为心不相应行。

五者、无为法:诸法的实相。即是一切法本来没有造作,没有生灭;一切法本来是无为的,所以称它为无为法。

论文: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此段论文是配合前面那段来解说的。

一切最胜故:即心王是最殊胜的。因为它有主动的支配力,能带动其他的心念,如王者率领群臣般,以它为主,故心王最殊胜。

与此相应故:即是心所是依靠心王生起,它跟着心王而相应作用。在此我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心王与心所。所谓心王是能知觉的心。比如:现在我们的耳朵、眼睛能够知道外境的心;我们的心知道在思惟事物,这个能知觉的心,就是心王。心所是种种的心念。比如:我们起瞋心、贪心,或口谗恣意贪吃榴梿,这个贪的心念就是心所法。能够知觉贪念生起的心就是心王。

二所现影故:大乘唯识宗认为世间的森罗万物(色法),都是我们的心识(第八识)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说色法是心及心所二法所现影故。

三分位差别故:即心不相应行是指前三法分位差别故。因为我们把世间一些东西分门别类,产生种种的差别相,然后就认为它们是实有的。比如:“一个”、“两个”、“三个”是我们对东西的分别。当我们念“一个”、“两个”、“三个”的时候,我们的心并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就是说“一个”、“两个”、“三个”的念跟我们的心情没有关系。当贪心起时,心在贪;当瞋心起时,身心烦躁苦恼,心跳加速,热血沸腾,然后骂人,这时的心情就和所想的心念配合。又比如: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种种瞋恨的心念都会生起,它们与心相应,使我们的心闷闷不乐。但当一个老人想那个人很年轻,他的心并不会跟那个年轻人一样年轻,所以当我们想老、年轻、高低等,都没有跟咱们的心相配合作用(不相应)。虽说如此,但它们也在变化(行),所以称之为心不相应行。这并非有真实的东西,而是我们为世间的一些事情变化的现象命名。如:我们规定一天有几个小时,何时是新年等。话说新年,在新加坡,华人有农历新年;印度人有屠妖节;马来人有开斋节,这些都是人为规定的。新加坡政府曾将时间拨快半小时,很明显地,这也是人为的制定。所以说不相应行是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人为分别,给它过程的一段落分位。就有各种名称。这些分别跟我们的内心并没有配合,所以称心不相应行。四所显示故:《大乘百法明门论》里的前四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是有为法。它们有生灭、作用,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真理,凡夫对此不知不觉,但是觉悟者就会知道一切法本来没有造作、生灭(无为法),能从有为法 中看到无为法,所以本论中最后的无为法,是由前面的生灭有为四种法中显示出诸法的实相。智者能从生灭法直窥诸法实相;反之,愚者就不得证知。总结:佛教把世间的森罗万物分为五种类:

1.心王:能知觉的心。

2.心所:心所生起的种种念头,它们被心王所知。

3.色法:物质。

4.不相应行:由人类分类差别而产生的法。

5.无为法:没有生灭,没有造作的法。众生迷执五蕴的身心为我,此论为我们阐明这五种法是各别的因缘作用,其中并没有一个“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