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简单谈一谈“十二
缘起”。
答: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
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
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死Jarāmarana,
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
呢?是由于有(2)生Sti。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生的条件
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Bhava。“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
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
业力
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4)取
Upādāan。取是追求执着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着可爱事物
为我所有,这叫做取。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着,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
取又以(5)爱Tanhā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
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
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着,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
引
生死之果。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
的
因果关系。
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6)受Vedanā、(7)触
Phassa、(8)六入Salāvatana的关系。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
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着生命的欲求。感
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
理活动的开始。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
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六入,就是眼、
耳、鼻、舌、身、意的
六根,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
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对象六境的机能。
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9)名色nāma”rupa。名色的
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
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
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依存于
(10)识Vi〖AKn~D〗〖AKn~D〗āna。识虽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
作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识对境认识对象有总了别作用,使境增
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
识,但是识又依存于名色。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
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以上所说是十缘起,如果就人们现实的活动的条件来观察,十缘起已经全面
了,但如果说明生死何以无穷的原由,则又有行和无明二缘,共十二缘起。
(11)行Sankhāra。“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
看它潜伏着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
叫做“行”。识与名色,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
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着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
象联绵不断。行又依存于(12)无明Avijjā。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
灭、无常、
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
以为其中有
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
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
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
痛苦的
本源毕竟在于无明。
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
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
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
内容,也就是
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问:现在请解释一下“
涅槃寂静”的意义。
答:“涅槃寂静”和“有漏皆苦”相反。涅槃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
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十二缘起是根据“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道理,十
二缘起法的止灭则是根据“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道理。老死忧悲苦恼,
既是由于生缘,消灭生缘则生死忧悲苦恼灭;消灭爱、取、有缘,则生死苦灭。
这样推上去直到最后,消灭无明缘则苦果之因“行”灭。无明灭、行灭、识灭,
乃至生老死灭,就是涅槃。更明确的来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无
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
智慧,一切法上为清净智慧所照见的实相谛理,这就是涅
槃,也叫做“现法涅槃”。涅槃Nibbāna的意义是圆寂,就是说:智慧
福德圆满
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
经验上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
解脱境界。我前面说过可以
把涅槃解释为逝世,其实释迦牟尼三十岁的时候,便已经
证得涅槃而
成佛,不过
当时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直到他八十
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槃”。
问:如何能达到涅槃的境界呢?
答:上面所说关于涅槃的道理属于灭谛,现在你提的如何达到涅槃的境界的问题
属于道谛。道谛以涅槃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烦恼为消灭对象,以戒Sīla、定
Samādhi、慧Pa〖AKn~D〗〖AKn~D〗ā三学为方法。(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
业的过失,有
五戒、
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Pa〖AKn~D〗cas〖AKi-〗la是不
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
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
沙弥Samanera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一般是不满二十岁的人,满二
十岁才能受具足戒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
比丘尼持的戒。当初僧伽成立时,没
有约制团体的一定规律,其后随着问题的发生而随时制戒,到佛逝世前,已制定
了二百多条。南方国家所传
比丘戒二百二十七条,我国西藏二百五十三条,汉地
二百五十条,大体相同,仅有某些条款分开和合并的不同,汉地比丘尼戒三百四
十八条。(2)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这是印度
一般宗教徒所必习的,尤其是佛教徒修持的必要条件。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
触等的粗分别,逐步发得身心轻安,终于能够把心--精神思想集中于任何一境之
上,宁静安稳不受扰乱,进而引发一种无漏的智慧。定有
世间的四禅和四无色定,
有出世间的九次第定、三
三昧等。从定而后能引发(3)慧。慧是分别一切法的自
相特殊性与共相一般性,通达四谛的道理,而有断除迷惑证悟真理的作用。
戒、定、慧三学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
道等
修行法门,共称三十七道品。这里不一一介绍,仅简略介绍一下八正道:1.
正见,就是于一切法上见到无常无我缘起四谛之理而明确认识它,使成为自己的
知见;2.正思维;3.正语;4.正业,是使自己的生活行动受正见的指导,使身口
意合于法的法则;5.正命,是正当的生活方法,反对诈欺仗势骗夺他财以养自己
的邪命生活;6.正
精进,使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指的目的前进;7.正
念,经常忆念着正见,使正见不忘失而经常现前;8.正定,在正见指导下修习进
入无漏清净的
禅定。
问:根据上面所介绍的四谛内容,可不可以说佛教是厌世主义,因为看不出它对
世界有任何积极的理想和采取任何积极的手段?
答:从对待有漏的世界来说,可以说是厌世主义,但是佛教当时的创立,反映着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它对人间世界也是有一种理想的。例如《增一阿含经》记载,
佛陀谈到转轮王统治的社会情况时,他说:那时候世界上土地平整,如镜清明;
谷物丰饶,遍地皆生甘美果树;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康乐,少病少恼;富
足如意,食不患苦;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已复合;金银珍宝,散在各地,
与瓦石同流;人民大小平等,皆同一意,相见欢欣,善言相向;言辞一类,而无
差别。从这段话里面,看出一种类似我国古人大同的理想。为实现这种理想社会
的各种努力,就是“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方面的理论在
大乘佛教中特别得
到发挥,但为当时各种条件所局限,佛教没有提出政治的和社会的措施。
问:什么是大乘佛教?
答:大乘Mahāyāna和
小乘Hīnayāna是佛教的两大宗派。
问: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答: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
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
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从理论上说,
十二因缘灭,灭的
只是不合缘生缘灭真理的无明烦恼,而不是缘生缘灭的法,“涅槃与世间,无有
少分别”。所以到了佛的圆满
觉悟的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在因
缘生灭的世界中,永无休歇地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而随时随处安住
在涅槃的境界。
其次根据缘起的道理,说明一法以一切法为缘而生起,同时又是生起一切法
之缘,所以任何人与一切
众生都有同体的关系,好像海里面一个小水泡和整个大
海水是同体关系一样。所以说,“一切众生是我父母”,又说“视众生如一子”
独子,这样地兴起大
慈悲心慈是同情人之喜乐,悲是同情人之忧苦,“无有疲厌”
地“为众生供给使”。大乘佛教特别发扬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并且特别鼓励“
六度”和“四摄”的行为。
问:什么是菩萨?
答:菩萨是
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
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
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
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
做菩萨。
问:什么叫做六度?
答:“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Pāramitta”,字义是“到
彼岸”,就是从烦恼
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
布施Dāna,
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
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
无畏施”;凡以真理告
知大众的叫做“法施”。第二是
持戒S〖AKi-D〗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
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
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第三是忍Khanti,即为利益有情故,
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
生的志愿。第四是精进Viriya,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
第五是禅定Samādhi,第六是般若Pa〖AKn~D〗〖AKn~D〗a即智慧,为自觉觉
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问:什么是四摄?
答:摄Sangahavatthu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
Peyyavajja,慈爱的言语和态度;第三是利行Atthacariya,为大众利益服务;
第四是同事Samānattata,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四摄法是菩萨在
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
问:菩萨为了利行同事,是否应当学习世间各种学问?
答: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必须广学多闻。佛教要求菩萨
行者学习五明Vidyā就是
“学”:1.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2.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
数等;3.医方明,即医药学;4.因明,即逻辑学;5.因明,即佛学。五明是学者
必须学习之处。“学处广大,悲心恳切”是菩萨的条件。大乘佛教号召难学能学,
尽一切学。
问:请再讲一讲大乘佛教的其他特点。
答:其次是根据缘起的道理而说法性空。这就是说,一切法既是因缘和合而起,
所以都没有实体;换句话说,一切法都只是因缘和合的现象,在现象上找不到作
为主宰的本体。前面所说的“诸法无我”是指人的“我”,现在进一步说法的“
我”也没有。前面是破“人
我执”,说“人空”;现在是破“法我执”,说“法
”空。
问:佛经中有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
答:这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
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
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
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
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
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
”。这也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简单解释。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
也同样地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
实相”。大乘佛教以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
道理来印证。如前面所说“无住涅槃”和“菩萨六度四摄“等教义,都是以缘起
性空的理论为基础的。
问:关于大乘佛教的特点还有什么可以介绍的吗?
答:上面所说的是大乘佛教各宗派的几个共同的特点。各宗派又有其特点,这里
就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