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开仁法师 > 正文

附录一:「真实菩萨的三十二法」

  作者: 开仁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附录一】:「真实菩萨的三十二法」

  (书本,p.71)

  ※《瑜伽师地论》所说菩萨的四种行,内容开演为三十二法,现比对《大宝积经》的三十二法,表解如下:

  《大宝积经》卷112,

  大正11,632c27-633a14

  《瑜伽师地论》卷79,

  大正30,741b21-742a12

  01

  常为众生深求安乐

  一、法行

  (1)于不饶益乐行恶行诸有情所,欲令入善摄受哀愍故

  0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2)于住种性外缘阙乏诸有情所,劝令发起菩提心故

  03

  心不憎恶他人智慧

  (3)于波罗蜜多殊胜中自了知故

  04

  破坏憍慢

  (4)于尊重处,发起恭敬礼拜加行故

  05

  深乐佛道

  (5)于诸外道怨敌有情,安住圣教无倾动故

  06

  爱敬无虚

  二、平等行

  (1)于诸有情平等亲爱故

  07

  亲厚究竟,于怨亲中其心同等,至于涅槃

  (2)于诸有情以无染污无差别身,无差别世,无差别求,亲爱之心平等慰喻故

  08

  言常含笑,先意问讯

  (3)舍诸愦闹舒颜和悦,于已受担平等能运故

  09

  所为事业,终不中息

  (4)于未受担平等能取故

  10

  普为众生等行大悲

  (5)于一切苦平等堪忍故

  11

  心无疲倦,多闻无厌

  (6)于无量调伏方便平等能求故

  12

  自求己过,不说他短

  (7)展转更互平等正语堪忍语故

  13

  以菩提心行诸威仪

  (8)一切善根平等回向大菩提故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报

  三、善行

  (1)无所依止而惠施故

  15

  不依生处而行持戒

  (2)无所依止而持戒故

  16

  诸众生中行无碍忍

  (3)由哀愍心而修忍故

  17

  为修一切诸善根故,勤行精进

  (4)非于少分修精进故

  18

  离生无色而起禅定

  (5)为作利益诸有情处修静虑故

  19

  行方便慧

  (6)见不相应修妙慧故

  20

  应四摄法

  (7)成熟方便善巧故

  21

  善恶众生,慈心无异

  四、法住行

  (1)于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无分别故

  22

  一心听法

  (2)以此为依,恭敬领受所教授故

  23

  心住远离

  (3)以此为依,身远离故

  24

  心不乐着世间众事

  (4)以此为依,心远离故

  25

  不贪小乘,于大乘中常见大利

  (5)以此为依,越声闻乘相应作意、大乘相应作意思惟故

  26

  离恶知识,亲近善友

  (6)以此为依,不舍远离轭,与诸有情共止住故,及与所余共止住故

  27

  成四梵行,游戏五通

  (7)以此为依,领受清净世间智大福资粮威德修果故

  28

  常依真智于

  (8)于世间智不知喜足,寻求修治出世智故

  29

  于诸众生邪行正行,俱不舍弃

  (9)不能堪忍触恼过失〔应断〕

  30

  言常决定

  (10)不决定说教授过失〔应断〕

  31

  贵真实法

  (11)不如其言所作过失〔应断〕

  32

  一切所作,菩提为首

  (12)有染爱心过失〔应断〕

  ※无着《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31,141c19-142b2)说菩萨有三十二法,但论文却出现三十八句?今对应十六种业,表解如下:

  总标

  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

  十六种业

  01

  令入一切智智故

  一、展转加行业

  02

  自知我今何假智故

  二、无颠倒业

  03

  摧伏慢故

  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

  04

  坚牢胜意乐故

  四、不动坏业

  05

  非假怜愍故

  无染系

  五、无求染业

  06

  于亲非亲平等心故

  恩非恩无爱恚

  07

  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

  生生恒随转

  08

  应量而语故

  语业

  六、相称身语业

  09

  含笑先言故

  身业

  10

  无限大悲故

  七、于苦于乐于无二中平等业

  11

  于所受事无退弱故

  八、无下劣业

  12

  无厌倦意故

  九、无退转业

  13

  闻义无厌故

  十、摄方便业

  14

  于自作罪深见过故

  十一、厌恶所治业

  15

  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

  16

  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

  十二、无间作意业

  17

  不希异熟而行施故

  布施

  十三、胜进行业

  18

  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持戒

  19

  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忍辱

  20

  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

  精进

  21

  舍无色界修静虑故

  禅定

  22

  方便相应修般若故

  智慧

  23

  由四摄事摄方便故

  四摄

  24

  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

  亲近善士

  十四、成满加行业

  25

  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

  听闻正法

  26

  以殷重心住阿兰若故

  住阿兰若

  27

  于世杂事不爱乐故

  离恶寻思

  28

  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

  作意功德

  29

  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

  30

  远离恶友故

  助伴功德

  31

  亲近善友故

  32

  恒修治四梵住故

  无量清净

  十五、成满业

  33

  常游戏五神通

  得大威力

  34

  依趣智故

  证得功德

  35

  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

  御众功德

  十六、安立彼业

  36

  言决定故

  决定无疑教授教诫

  37

  重谛实故

  财法摄一

  38

  大菩提心恒为首故

  无杂染心

  ※编者依《大宝积经》的三十二法,比对无着《摄大乘论本》的三十八句文,试寻出无着论文所言菩萨的三十二法,表解如下:

  《大宝积经》卷112,

  大正11,632c27-633a14

  《摄大乘论本》卷中,

  大正31,141c19-142b2

  01

  常为众生深求安乐

  ※

  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

  0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01

  令入一切智智故

  03

  心不憎恶他人智慧

  02

  自知我今何假智故

  04

  破坏憍慢

  03

  摧伏慢故

  05

  深乐佛道

  04

  坚牢胜意乐故

  06

  爱敬无虚

  05

  非假怜愍故

  07

  亲厚究竟,于怨亲中其心同等,至于涅槃

  06

  07

  于亲非亲平等心故

  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

  08

  言常含笑,先意问讯

  08

  09

  应量而语故

  含笑先言故

  09

  所为事业,终不中息

  11

  于所受事无退弱故

  10

  普为众生等行大悲

  10

  无限大悲故

  11

  心无疲倦,多闻无厌

  12

  13

  无厌倦意故

  闻义无厌故

  12

  自求己过,不说他短

  14

  15

  于自作罪深见过故

  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

  13

  以菩提心行诸威仪

  16

  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报

  17

  不希异熟而行施故

  15

  不依生处而行持戒

  18

  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16

  诸众生中行无碍忍

  19

  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17

  为修一切诸善根故,勤行精进

  20

  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

  18

  离生无色而起禅定

  21

  舍无色界修静虑故

  19

  行方便慧

  22

  方便相应修般若故

  20

  应四摄法

  23

  由四摄事摄方便故

  21

  善恶众生,慈心无异

  24

  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

  22

  一心听法

  25

  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

  23

  心住远离

  26

  以殷重心住阿兰若故

  24

  心不乐着世间众事

  27

  于世杂事不爱乐故

  25

  不贪小乘,于大乘中常见大利

  28

  29

  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

  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

  26

  离恶知识,亲近善友

  30

  31

  远离恶友故

  亲近善友故

  27

  成四梵行,游戏五通

  32

  33

  恒修治四梵住故

  常游戏五神通故

  28

  常依真智

  34

  依趣智故

  29

  于诸众生邪行正行,俱不舍弃

  35

  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

  30

  言常决定

  36

  言决定故

  31

  贵真实法

  37

  重谛实故

  32

  一切所作,菩提为首

  38

  大菩提心恒为首故

  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卷下(大正31,104a7-23)出現三十三句。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大正31,122a12-b3)出現三十七句。

  世親釋本有三,其中真諦譯本(大正31,197a14-15)說:「後有十六業及十六句,合三十二法」,與原本之意不同;其他笈多和玄奘譯本(大正31,294a23-24/348b23-24)也只說:「此句義(一切眾生中利樂意)有十六業」。然而無性釋本,玄奘譯本(大正31,411c16)說:「三十二法由十六業分別顯示」,與本論之說最為吻合。

  【附录二】:「中道真实观中,心心所不可得」

  《演培法师全集》第7册《解深密经语体释》p.160-164:

  【经】

  广慧!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故,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广慧!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耳声及耳识;不见鼻香及鼻识;不见舌味及舌识;不见身触及身识;不见意法及意识:是名胜义善巧菩萨;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广慧!齐此名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释】

  就世俗善巧说心意识秘密甚深,说生命无始流转,虽难理解,但还易知,所以佛不齐此施设彼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法住智对涅槃智说:正见诸法真理所得的无漏妙智,叫涅槃智;在此智前,有法住智。《阿含经》说:无论知不知,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认识因果缘起,生起闻思修慧,对法关系的种种理解,是法住智的作用。所以世俗善巧,也可叫法住智善巧。于法住智得到善巧的,如来不说他是一切秘密善巧菩萨;要于胜义得善巧,如来方叫他是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要想得胜义善巧,先要得世俗善巧:即以法住智认识一切因果事实的真相,依心意识显明胜义。世俗不得善巧,胜义也不得善巧。于内各别,即在内心一一法的自体上,如实通达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胜义是一切法的普遍共相,也是一切诸法的真实,如实通达了这个,就不见一切法了!不见阿陀那,是不见他的用;不是阿陀那识,是不见他的体。余二类知。不见眼色及眼识等,约十八界说,即依阿陀那仗根托境生起的六转识,多不可得。如是通达,方得胜义善巧。

  不见有二:一、所破不见,本来没有妄见为有的法,以胜义智观察,不见有真实自性可得,就通达无有了。如黑夜误认绳索为蛇,如以灯光一照,就不见有实蛇可得了。二、泯绝不见,前是击破某一法叫不见,此是离诸戏论习气执着叫不见,不是没有,因为因果律是不能破坏的,破坏因果,成豁达空,是佛法所不取的。如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有树影可见,树倒即无影子可得。

  有说:世俗善巧,是谈的唯识;胜义善巧,是讲的般若。其实,在诸法缘起相上,体达诸法的真实性,是不可机械的划分为两截的。唯识、中观对于不见的观点不同是有的:唯识先破外境,后泯心意;中观说通达一法无自性,即通达法法无自性。余文义显,毋须再释。

  《楞伽》、《密严经》中说到如来藏,本经没有谈到这个。若说如来藏是法空胜义所显的,则本经在文字上虽没有提出这三字,但在意义上是显示了的:〈胜义谛相品〉及本品的胜义善巧,可说都是说的如来藏。有两点可作证明:(一)、《无上依经》说如来藏有无二、离言、超过寻思、超过一异、遍一切一味的五相,与本经说的胜义五相相合。(二)、说如来藏,就谈无明熏习,生起山河大地及有情世间。如果如法修行,就得转心意识。所以有漏不起、相名戏论习气不起,就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了!……可见本品讲的转心意识,亦即是如来藏。事实是一,说有不同。诸法的真胜义性,与遍计执、依他起,是不一不异的,研究唯识者都知。但说明他,有从不一不异的差别上说,有从不一不异的关系上说。如来藏无始为无明熏习,成阿赖耶,转生六识,这是约不一不异的关系说的。本经先说生死根本的一切种子心,次说起诸识浪,这是约不一不异的差别说的。

  佛教学派思想中,有真心、妄心的两大派:无着、世亲以及奘师,是以妄心为主、法相分明的;《楞伽》、《起信》以及真谛,是以真心为主、性相融贯的。明此,唯识者大可不必与起信者争。依如来藏转起心意识,是就八地以上的菩萨境界说的;说根本智现起真实相时,缘起相就不现前,后得智见缘起相时,真实相就不现前,是约初地体悟真理说的。假使以菩萨并见缘起相与真实性说,即达到性相圆融的阶段。

  【附录三】:「文殊师利本缘,是在说明文殊菩萨过去生中谤法的因缘」

  《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7a-108a):

  ※二乘与菩萨度人之比较

  (一)渡师喻

  譬如渡师,一人以浮囊草筏渡之,一人以方舟而渡,二渡之中相降悬殊;菩萨巧渡众生亦如是。

  (二)医师喻

  复次,譬如治病,苦药针炙,痛而得差;如有妙药名苏陀扇陀,病人眼见,众病皆愈──除病虽同,优劣法异。

  声闻、菩萨教化度人,亦复如是。

  1、声闻教

  苦行头陀,初、中、后夜,勤心坐禅,观苦而得道,声闻教也。

  2、菩萨教

  观诸法相,无缚无解,心得清净,菩萨教也。如文殊师利本缘:

  文殊师利白佛:大德!昔我先世过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师子音王──佛及众生寿十万亿那由他岁,佛以三乘而度众生──国名千光明,其国中诸树皆七宝成,树出无量清净法音──空、无相、无作、不生不灭、无所有之音,众生闻之,心解得道。

  时师子音王佛初会说法,九十九亿人得阿罗汉道,菩萨众亦复如是──是诸菩萨,一切皆得无生法忍,入种种法门,见无量诸佛恭敬供养,能度无量无数众生,得无量陀罗尼门,能得无量种种三昧──初发心新入道门菩萨不可称数。是佛土无量庄严,说不可尽。

  时佛教化已讫,入无余涅槃;法住六万岁,诸树法音亦不复出。

  尔时,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喜根、二名胜意。

  是喜根法师,容仪质直,不舍世法,亦不分别善恶。

  喜根弟子聪明乐法,好闻深义;其师不赞少欲知足,不赞戒行头陀,但说诸法实相清净。语诸弟子:「一切诸法淫欲相、瞋恚相、愚痴相,此诸法相即是诸法实相,无所罣碍。」以是方便,教诸弟子入一相智。时诸弟子于诸人中无瞋无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则得法忍,于实法中不动如山。

  胜意法师持戒清净,行十二头陀,得四禅、四无色定。

  胜意诸弟子钝根多求,分别是净、是不净,心即动转。

  胜意异时入聚落中,至喜根弟子家,于坐处坐,赞说持戒、少欲、知足,行头陀行,闲处禅寂;訾毁喜根言:「是人说法教人入邪见中,是说淫欲、瞋恚、愚痴无所罣碍相,是杂行人,非纯清净。」

  是弟子利根得法忍,问胜意言:「大德,是淫欲法名何等相?」

  答言:「淫欲是烦恼相。」

  问言:「是淫欲烦恼,在内耶?在外耶?」

  答言:「是淫欲烦恼不在内,不在外;若在内,不应待外因缘生;若在外,于我无事,不应恼我。」

  居士言:「若淫欲非内、非外,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来,遍求实相不可得,是法即不生不灭;若无生灭相,空无所有,云何能作恼?」

  胜意闻是语已,其心不悦,不能加答,从座而起,说如是言:「喜根多诳众人着邪道中。」是胜意菩萨未学音声陀罗尼,闻佛所说便欢喜,闻外道语便瞋恚;闻三不善则不欢悦,闻三善则大欢喜;闻说生死则忧,闻涅槃则喜。从居士家至林树间,入精舍中,语诸比丘:「当知喜根菩萨是人虚诳,多令人入恶邪中。何以故?其言淫、恚、痴相及一切诸法皆无碍相。」

  是时,喜根作是念:「此人大瞋,为恶业所覆,当堕大罪!我今当为说甚深法,虽今无所得,为作后世佛道因缘。」

  是时喜根集僧,一心说偈:

  「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

  若有人分别,淫怒痴及道;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淫法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计吾我,淫将入恶道。

  见有无法异,是不离有无;若知有无等,超胜成佛道。」

  说如是等七十余偈,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声闻人,不着一切法故皆得解脱

  是时,胜意菩萨身即陷入地狱,受无量千万亿岁苦!出生人中,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无量劫中不闻佛名。是罪渐薄,得闻佛法,出家为道而复舍戒,如是六万三千世常舍戒;无量世中作沙门,虽不舍戒,诸根暗钝。

  是喜根菩萨于今东方过十万亿佛土作佛,其土号宝严,佛号光逾日明王。

  文殊师利言:「尔时胜意比丘,我身是也,我观尔时受是无量苦。」

  文殊师利复白佛:「若有人求三乘道,不欲受诸苦者,不应破诸法相而怀瞋恚。」

  佛问文殊师利:「汝闻诸偈,得何等利?」

  答曰:「我闻此偈,得毕众苦,世世得利根智慧,能解深法,巧说深义,于诸菩萨中最为第一。」

  ※如是等,名巧说诸法相,是名如实巧度。

  文殊師利本緣,是在說明文殊菩薩過去生中謗法的因緣。參見《諸法無行經》卷下(大正15,759a2~761a29);《雜譬喻經》(7)〈喜根喻〉(大正4,523c13-28);參見印順法師《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收於《永光集》p.9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4〈兩過品第47(丹兩不和合品)〉:「十二頭陀:一、作阿蘭若,二、常乞食,三、納衣,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漿,七、塚間住,八、樹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臥,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大正8,320c5-9)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