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与生活禅
净慧老和尚
(2010年7月26日上午于文殊阁)
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关于禅与生活禅》。我们来到赵州祖庭,在柏子树下、赵州塔前,参加第十七届生活禅夏令营,度过了难忘的七天。我们在这七天里,听了很多法师、专家、学者的授课,内容可说是丰富多彩,面面俱到,而且还有实际的禅修活动、行脚活动、寺院的生活体验。所有这些,究竟给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我想就这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我们的夏令营是“生活禅”夏令营,生活禅和整体佛教密不可分,和禅宗密不可分,这是它的共性。之所以提出生活禅这个理念,一定还有它的个性。如果没有个性的话,我们就可以按照传统的修学方法、操作方法、理解方法,来信佛、学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另外标榜什么生活禅。既然提出一个生活禅的理念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必然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不是无根无据地臆想出来的,而是从整体佛教当中,整体禅宗当中抽出来某些特别对当代人有启示的地方,为当代人容易接受的地方,我们把它加以总结归纳,使传统的佛教、传统的禅宗,对当代人有一个交流沟通的契入点。下面我想就此与各位做一些分享。
一、中国佛学特质在禅
先说关于禅的内容。这里所说的禅特指中国禅宗的禅,也就是祖师禅。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追随太虚大师的思想,再来做一点点回应。太虚大师在几十年前讲《中国佛学》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佛学特质在禅。”这就是今天教内教外在讲中国佛教,在讲禅的时候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禅的特质是什么呢?太虚大师也做过一些梳理,做过一些说明。下面要讲的生活禅的六条信息就是禅的特质的一部分。太虚大师这里所说的禅,就是指的菩提达摩所传的“顿悟成佛”的禅宗的禅。那么禅的特质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当时太虚大师在这本书上引用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讲的四点意见。冯友兰先生说,禅宗要义有四点:一、第一义不可说,二、究竟无得,三、佛法无多子,四、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是冯友兰先生对禅宗要义的阐述。冯友兰先生说此四点中,“佛法无多子”是禅宗所单提,余三点佛家、道家虽略及,但禅宗特重之。禅宗的特质,在太虚大师看来,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这四点。这四点当中,特别是“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生活禅的用意所在。
因为担水砍柴这种说法,在唐宋以来的禅师语录当中,可以说是普遍地有所提及。之所以会提到,因为禅宗寺院,禅宗僧团的生活就是不离日用而修禅。禅宗的生活方式、禅宗的禅风,正是把印度的如来禅和中国禅宗寺院所面对的中国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的一种形态。担水、砍柴,仅仅是很具体的两件事,实际上这个提法,就是祖师禅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在我没有到四祖寺以前,对祖师禅是什么,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到了四祖寺以后,看看那里的山川形势,看看寺院前后那一块一块的田地,再想想当时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双峰山麓,聚集五百人在那里学法参禅,如何能够维持下去?只有走中国佛教独辟蹊径的自食其力的道路。这条路是一条违背戒律的路,这一条路是“四邪食”当中的“下口食”。当时的主流佛教是绝对反对的。“下口食”,就是自己种田、自己找饭吃,这就是下口食。律宗的人最激烈反对禅宗的这是第一条。但是禅宗聚集那么多的人,要靠化缘吃饭不可能,要靠大家的供养也不可能。黄梅四祖寺那个地方很偏僻,当时,唐朝总人口只有几千万,要那个小县城供养五百个僧人,会极大地增加当地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也不现实。所以四祖大师提出一个新的禅宗僧团的生活方式,叫做“坐作并重”,坐禅和农作这两者并重。这一下就解决了禅宗寺院的物质基础,解决了禅宗僧团的吃饭问题。当时五祖在四祖座下专门领导五百人当中能劳动的人种田,解决吃饭的问题。佛教能够生存到今天,禅宗能够生存到今天,跟这一条“坐作并重”或者“农禅并重”或者“以农养禅”的道路是分不开的。所谓如来禅跟祖师禅的根本区别也就在这里。如来清净禅,从形式上来讲,接触了农业生产,接触了种地开荒,那就不清净了,违反戒律了就不清净了。所以仰山祖师跟某一位禅师讨论禅门见地时说,汝只会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祖师禅的见地与功夫相一致,禅师们经过禅门生活方式的历练,师师相传,心心相印,面对中国社会重农的现实,禅师们将农耕生活融入禅宗僧团生活之中,从四祖道信禅师的“坐作并重”到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形成了祖师禅最生动活泼的内容之一。这一点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维系法运,延续佛教慧命最根本的一种手段,一直到今天,“农禅并重”已经成为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之一。
后来,百丈禅师出世,有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建的什么丛林呢?禅宗的丛林。因为当时禅宗的僧侣寄住在律寺之中,诸多不便,所以当时马祖就在江西开辟了许多禅宗的寺院。今天我们到江西去参访,还有很多寺院都是马祖开创的。禅宗的寺院多了,就有马祖的弟子百丈禅师建立禅宗寺院清规的必要。禅宗寺院的清规贯彻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的根本要求。没有这一条,当时的禅宗丛林林立,要得到供养解决生活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建立禅宗寺院这一举措,就使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牢牢地扎下了根。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的这一举措就使中国佛教、中国禅宗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条规定,这一条措施,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经历的几次教难中挽救了中国佛教。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是这一条原则,使中国佛教和社会主义制度找到了一个共同点,找到了一个切入点,找到了共同语言。在解放初期,跟中共的领导人能够对话、能够沟通的人,在佛教界还很难找到,当时有一位信佛的居士,他是国民党第19路军的起义将领,后来又在人民政府做了中南地区的农林部部长,他叫陈铭枢。他当时写了三封信给毛主席,讨论佛法在新中国如何发挥作用。在三上毛泽东论佛法的书信中,能够和新政权找到共同语言的就是六祖大师的四句偈子:“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使佛法与世间法,找到一个契入点,然后就是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的传统。说明佛教是主张自食其力、主张劳动生产的,和今天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按劳分配”、“生产自救”、“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些主张是不矛盾的。中国佛教协会1953年成立,就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一条作为中国佛教最根本的优良传统。所以说禅宗祖师禅的这种具有中国农耕社会特色的生活方式,在新中国再一次挽救了中国佛教,使中国佛教能够起死回生。
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还是如此,还是要继续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发扬祖师禅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国禅学的根本特质。当然,在今天,“农禅并重”这个具体原则如何来运用,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道新课题。我们说修行不能离开生活,不能在生活以外再找一个什么叫做修行的法门。修行本身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信佛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信佛才有实际的内容可言。通过我们每天的生活来实现个人精神上的烦恼淡化,智慧开朗,心地清凉、自在。也可以说,把道场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当中,建立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当中,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所在的单位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善自护持自己心灵这个道场,善自护持自己家庭这座道场、学校这座道场、办公室这座道场、公司这座道场……那么我们整个山河大地,就是一个清净庄严道场。修行一定不能脱离实际,不能空谈修行。不能离开自心,另外去找一个修行的门路。“农禅并重”的原则可以和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有益国计民生的工作相结合,让禅与千千万万个工种“并重”,使祖师禅生活禅在广阔无垠的生活土壤中开花结果。
二、生活禅的信息
生活禅作为一个修行法门,它必须在终极关怀、操作方法以及生活方式上提出它的一些理论依据来,传递一些信息。开辟一个门径,使学人探骊得珠,就路还家。生活禅在这方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呢?最关键的、最根本的大致上有六个方面。
第一,佛国、天堂距离我们很近。我们一般都认为,天堂距离我们很远,佛国距离我们很远。佛国在心外,天堂在心外。从传统的佛教、传统的禅宗来讲,从大乘的了义来讲,一切都在自心,一切不离自心。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一念心当中。离开了这一念心,地狱、天堂,东方、西方都无从建立。我们在《生活禅曲》里唱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就告诉我们,佛国就在心中。六祖大师在《坛经》中开示我们,一念心清净,当下就可以见西方极乐世界。《维摩诘经》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许多的大乘经典都告诉我们,净土非从外得。离开了自心,求净土、求天堂,都是心外求法。这是生活禅告诉我们的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我们距离佛国、天堂很近很近,可以说是零距离。
第二个信息,心的能量无比。我们的心有无限的能量,心的能量不可思、不可议。我们每天做晚课念诵的《蒙山施食》有四句话,这四句话出自《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山河大地,一切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天入地,飘洋过海,横空出世……无非是我们心的力量的造化。心外无法,心的能量不可思议。心外无佛,心外无众生,即心即佛。心迷成众生,心悟成佛。迷悟由心,生佛由人。如果我们不能明白、不能了解心的力量,心的能量,学佛法总会是隔靴搔痒,摸不到痒处。所以五祖对六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一切能够回归到自心,了解自心,认识心的能量,我们才能在修行上有一个入处,才不至于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本身就是一个妄想、一个误区。所以生活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是从整体佛教当中把它凸显出来。我们平常对这四句话总在读,总在念,如何去理解它、去把握它,往往和自己结合不起来,希望我们把这一条很重要的信息牢牢地记住。
第三,修行很简单。不要把修行看得很复杂,看得复杂了,他不是在修行,是在随着妄想分别做各种的动作。如果我们不能在活动当中把握自心,可能越活动,离修行的距离越远。生活禅的理念是什么呢?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怎样能把握呢?随时专注当下。不管你是在上课也好,是在做作业也好,是在上班走路、做家务活也好,是在喝水也好……把你的心念放在当下,专注在当下。我在喝水,清楚地觉知,这一念心就在喝水上;当杯子放下的时候,不是一点觉知都没有,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杯子放下了;手拿回来,清清楚楚;坐下来清清楚楚;再做第二件事还是如此。一天24小时,心都安住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这是最究竟的修行。心无旁骛,心无二用。
专注当下,不是离开了生活去专注,因为我们每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有生活,分分秒秒都在生活当中。分分秒秒都能够安住当下,这既是最简单的修行方法,又是最高深的修行方法。我说修行很简单,因为就只要做这一件事;我说修行很高深,这件事最难做。我们现在在交流分享,在听我说话,我们的心在哪里?是在打妄想,还是在清清楚楚地专注在声音上?专注在当下一念上,这种方法随时随地可以运用。动中可以运用,静中更可以运用。动静结合,修行才真正有一个入处。
专注,就是四祖大师讲的“守一不移”。专注了,如果说出现昏沉的状态,出现不清晰的状态,那就要再加一个方法,使专注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专注而后是清明,此心此念就像一盏灯点亮了一样,是历历孤明的;不是一片蒙昧,而是一片光明。这种心态,这种精神状态,还要让它连续不断地保持下去。所以接下来两个字就是绵密,绵绵密密,相续不断。修行很简单,专注当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做到这六个字:专注、清明、绵密。念念如是,分分秒秒如是,修行很容易登堂入室。老是在打妄想,老是离开我们自心去找一个捷径,去找一个有灵验的方法,任何有灵验的方法都不能离开自心。任何有灵验的方法,如果离开了自心去做,外面有一种力量,使你怎么样怎么样,一是很危险,二是不能持久,第三,不是你自己的,和你自己没有关系。只有把我们自心本有的能量发掘出来,在心地上做功夫,所得到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得到的什么呢?得无所得。
第四,开悟很容易。我们大家都觉得,开悟简直是一个天方夜谭,太不容易了!如果开悟是那么不容易的话,修行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修行的目的,第一条就是要求开悟,所谓明心见性。以开悟为目的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正修;不以开悟为目的的修行,都不过是杂修而已。培培福报,种种善根,当然也非常重要,但是,不求开悟的修行不彻底不究竟。
为什么说开悟很容易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间的好时节,就是开悟的境界;人间的好时节,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如果我们经常有杂念在心头,春天的百花,无意欣赏;秋天的明月,见到了就发愁。所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以一种妄想心去看明月,不是直接地看月亮,是看月亮以后产生了第二念,第二念已经是妄想了,只要看着就行了,看了,不起第二念,这是现量境。起了第二念是比量,是分别,是妄想。“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这才是真正开悟的境界。做到心无杂念,一念无杂念,一念就在觉悟的境界中;念念无杂念,念念就住在觉悟的境界。能够把觉悟的境界保持下去,延伸开来,我们就住在一种不迷失、常觉悟的精神状态之中。大家要想着这样做,这样生活;不想着这样做,不想这样生活,总是在琢磨着怎么开悟,在杂念妄想中,觉悟的那种精神状态不会出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人间的美景,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我们如果是抱着直接欣赏的态度,欣赏人间的万事万物,在欣赏的过程中,此心此念就像明镜一般,一切万象映现其中,不留任何痕迹,那就是一种直接欣赏的精神状态。留了痕迹,就是妄想分别;留了痕迹,就是迷失的境界;不留痕迹,就是觉悟的境界。让我们当下这一念,像明镜一般的光明朗照,照而不留痕迹,这就是觉悟的境界。
我们偶尔会有一念、有一刹那,有一秒钟,如果更好的话,会有一分钟保持这种清明无执的状态,继续保持下去,从一分钟到两分钟,两分钟到三分钟,功夫做到纯熟的时候,也可以三天两天,十天八天都能保持这种心地光明朗照的精神状态。平时,可以在一定的、没有外在干扰的情况下来做这个功夫,然后逐步地做到有一些外在的干扰也能够不受影响,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对境无心,那就是一种觉悟的精神状态,很容易也不容易。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开悟看作是一个畏途,不敢去接触它。只要肯努力,开悟很容易。
第五条信息,解脱在当下。解脱是当下的事情,解脱是现在的事情,解脱不是明天不是后天的事,更不是这个身心性命结束那一刻的事,那就太晚了。如果我们时时能够使这一念心像明镜当台一般,不受任何尘劳的干扰,当下就解脱,当下就自在。《心经》一开头就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就是一种解脱的境界,那种解脱是时时刻刻、心心念念的事,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事情,那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精神超脱。解脱是烦恼的逐步淡化,心地的逐步开朗,这不是在某一个时候的事情,这应该是我们生活的整体。所以说,生活禅是要将禅的解脱自在覆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分秒秒,当下就是解脱的境界。
希望各位年轻人,学习佛法,体验佛法,不要走弯路,走一条直路,走一条直截了当的路,所谓单刀直入,或者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走一条直指的路。我们讲台上有一个字,大家认得是个什么字吗?——“无”,这个“无”,就是一把斩断一切烦恼的利剑,以这个“无”的利器去面对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这些烦恼加在一起无非是私心杂念而已。私心杂念本身是烦恼,私心杂念达不到目的更烦恼,一“无”无下去,还有烦恼吗?没有了。赵州和尚的精神,六祖的精神,就是“无”的精神。“无”是哲学的最高境界,“无”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无”就是解脱,“无”就是大智慧、大慈悲。
我们要把期待解脱的心变成眼前的现实,不要期待解脱,要实现解脱,落实解脱。因为人命无常,死亡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解脱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此刻不迷惑,心心念念不迷惑,把这个不迷惑的心念贯彻到始终。如果不在当下解脱,这个不迷惑的目的达不到。
生活禅的第六条信息,也是生活禅最根本的一个理念:处处是道场。道场不是在某一座寺院,也不是在某一座名山。每一座名山是道场,每一座寺院是道场,山河大地都是道场。古德讲: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一只什么眼呢?照见五蕴皆空的眼,五蕴皆空了,处处都是道场。五蕴不空,天天住在寺院,寺院不见得就是道场。是不是道场,因人而异。我们现在加上营员在一起,住在柏林寺的起码有五百人以上。如果我们五百人每时每刻都能保持心如明镜,一尘不染,五百个佛国出现了,五百个道场出现了。如果五百人还是妄想纷飞,还是贪欲心、嗔恨心、愚痴心充满我们的心田,我们身在道场,心不见得在道场。这里讲的道场,主要是指修道之场。各位营员明天都要回到家庭、回到社会、回到工作单位、回到学校,我们的身体已经离开了寺院,离开了道场。希望我们的心不要离开,把我们在道场中的这一念心一直延续下去,那就处处是道场了,处处都是修道的场所。所谓“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这是描述赵州和尚朝五台山的一首偈子,当时赵州和尚已经八十岁了,他还要去朝拜五台山(五台山又叫清凉山)。当时就有人劝他,不要朝五台山了,“何处青山不道场”,何必拄着拐杖去朝清凉山呢,“何须策杖礼清凉”,你到了五台山,纵然看到文殊菩萨在云中出现,用沙门这只眼来看,云中出现的并不见得就是妙吉祥菩萨的本体,所以“正眼观时非吉祥”(文殊菩萨译为妙吉祥菩萨)。一切唯心造,道场就在我们心中,文殊菩萨就在我们心中,一切都向自心求,不要心外求法。
当然,我们一年有几次到各地的道场走走,我们把佛教寺院比作心灵的加油站,各个道场就是我们修生活禅的加油站。我们这辆车子跑了很久,没油了,就到这些加油站去加油,加了油以后再继续往前走。修行如果不能体会处处是道场这样一个理念,在修行当中会有很多的障碍,会产生很多的分别心,会很烦恼、很痛苦。很多在家修行的朋友,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由于过分的执著保持外在的形式,不求内心的清净,过分要求家庭成员认同他的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在家庭之中造成各种矛盾。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一条是最重要的原理: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外在的环境。外在的环境是共业所感,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那么,难道我们对外在的环境就束手无策吗?也不是的。一切从我做起,自己先去做,自己做好了,产生了影响力了,家庭成员逐渐地会认同你的做法,他们会自觉地跟你配合,这样外在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否则,你强行要求别人服从你,这是办不到的。我对此有非常非常深刻的体会,你不要想去改变任何人,改变自己,这个是最实际的,最实在的,最可靠的。你一味地要求别人来配合你,你会永远都失望,自己主动去做,你会很快乐,自己主动地去配合,你会很快乐。最后你得到的回报,就是大家对你的认同,大家对你的支持,大家对你的拥护,大家共同来实现一个心愿。所以生活禅的第六条信息就是处处是道场。这个是禅宗的思想,也是佛法的思想。生活禅仅仅是把这些思想比较集中的运用在生活禅的修行过程中。
关于生活禅的信息,就讲这六个方面。我再把它重复一下:第一,佛国、天堂很近;第二,心的能量无比;第三,修行很简单;第四,开悟很容易;第五,解脱在当下;第六,处处是道场。在讲每一个题目的时候,我都把两方面的意思讲了,修行很容易也很不容易,开悟很简单也很不简单。题目只标出易的一面,讲的时候难、易两面都讲了,希望大家不要产生误解。
净慧老和尚简介 净慧,祖籍湖北新洲,生於一九三...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
任丘市古佛禅林观音圣像开光法语 净慧老和尚 古...
净慧法师云居山请茶开示选录 其一、(一九九三年...
佛教的和谐精神—慈悲喜舍 净慧老和尚 上个月的...
第一讲 在当下一念上用功夫 (2007年12月1日晚六支香...
己卯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净 慧 (1999年12月22日...
第七讲 行禅与坐禅 (2007年12月4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
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3) (2005年12月12日) 大和...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2005 年1 月16 日讲于古佛...
第六讲 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
第五讲 无门关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
第四讲 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
第三讲 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
第二讲 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
第一讲 什么是禅 此次承蒙玉佛寺的大和尚、各位...
净慧老和尚简介 净慧,祖籍湖北新洲,生於一九三...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净慧法师 著 佛法住世二千五...
今天同各位交流分享题目是:《禅的理论和实践》...
人 生 直 指 八月十二日晚,夏令营安排的活动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