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净慧法师 > 正文

壬申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作者: 净慧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壬申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净 慧

(1992年10月20日-26日)

起七说偈
湖海英才不畏难,拨尘来叩赵州关。

门开不二参真谛,法继灵山悟笑颜。

钵里清茶香味永,庭前柏子色依然。

棒头点出虚空眼,浩浩禅河起巨澜。

第一讲(1992年10月20日)
赵州祖庭柏林禅寺1992年冬季禅七法会今天正式开始。赵州祖庭本来就是一个禅宗的道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地方的宗风曾经改换过多次。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以来,由于受到时代的冲击,加上没有人弘扬,没有人住持,柏林寺可以说是宗风扫地。这个地方的父老乡亲曾经一再地对我说,从他们记事以来,柏林寺就是一片废墟,七、八十年以来一直都在拆,一直在破坏。当地有一首民谣说:"大寺三件宝,破砖、乱瓦、毛毛草。"当地的父老乡亲也一直在为这个寺院遭到破坏而叹息。

这次由于赵州祖师的灵感,由于时节因缘的聚会,赵州祖庭终于有了一个初步复兴的气象。在这个时候,本寺的法师们,石家庄的居士们,还有外地的居士们,以及省佛教协会的同仁们,都一致要求在柏林寺普光明殿落成以后举行一次禅七法会。从我本人来说,多年以来虽然修学的重点是禅宗,也亲近过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已有30多年没有参加禅七了,对于主持禅七更感到诚惶诚恐。但是大众这种殷勤求道的心情感动了我,所以挤出时间来举行这次禅七法会。这次参加禅七的人虽然只有40多位,但是以我过去参加禅七的经验来看,禅七法会每次有六、七十人参加最合适。现在,在国外举行禅七,一次也只有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有三十几个人就很好了。坐禅是需要有人指导的,人太多了仅仅是凑凑热闹而已,要个别地、一个一个地指导就困难了。这次禅七法会,能够有这么多人参加,应该说是赵州祖师的灵感所致,这也是柏林寺复兴气象的感召。参加这次法会的,有来自天津、湖北、河南、山西的人,也有本省各地的善男信女。

参加禅七不同于一般的佛事活动,因为禅七是一种克期取证的专修活动。在禅七中盘腿打坐是第一关,腿子不过硬,用功很难上路。今天是第一天,就有些人感到腿子疼,吃不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可能有很多人来参加。另外,禅宗这一法说起来容易,真正要领悟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是一个具缚凡夫,用禅宗的眼光看,我们每个人当下就是佛,对我们一般的人来讲,这样高的要求,敢于直下承当的人确实不多。所以,禅宗这一法真可谓是难信之法。因此,不是上根利智、不发大愿心、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毅的个性的人,是很难进入禅门的。

今天,我想就参禅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项,概略地讲一讲。打禅七同一般的修定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按照一般修定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注意"调五事"。调哪五件事呢?就是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把这五件事调整好了,使它们协调平衡了,我们就能真正地进入禅定的境界。

第一,调饮食。修定和进食是分不开的,一个人不吃饭不能修定,吃得太饱也不能修定,修禅定的人吃八成饱就可以了。因为进食太少,热量不够,提不起精神,坐下来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昏沉就是想睡觉,掉举就是打妄想。寺院里的饮食最适合我们修禅定,因为它既没有鸡鸭鱼肉,又没有葱、蒜、韭菜、鸡蛋这些东西。作为一个修禅定的人,或者说一个修行的人,吃鱼、肉、鸡蛋对修行是一种障碍,特别是葱、蒜、韭菜、鸡蛋,这些东西刺激性比较大,吃了以后身心不容易平衡,不容易稳定,难以入静。为什么佛制戒律要戒五辛,其道理也在这里。还有,在修禅定时,对于有些与自己饮食习惯不合的食物,也不宜食用。比如一个不吃辣椒的人,偏要去吃它,就会产生副作用,或者诱发自己的旧病,或者使四大失调,产生别的毛病。

总之,调食的要点是:不饱、不饥、不吃秽浊之物和不宜之物。

佛经告诉我们:"身安则道隆。"怎样才能达到身安呢?调饮食是重要的条件。经上说:"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真佛教。"

第二,调睡眠。修禅定的人是不是睡得越少越好呢?不是的,睡眠的多少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来定,根据每个人修行的层次来定。修行层次比较高的人,功夫高深的人,睡眠就会减少,这就是具备定的一种效果。道教讲"神满不思眠"。修禅定的人要保证有一定的睡眠时间,特别是夜间坐禅,时间不能太长,瞌睡来了还坚持就会东倒西歪,得不到什么效果。有的人瞌睡来了就去拜佛,这当然也是一种方法。但是作为修定的人来讲,应该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进入禅定。

调睡眠的要点是:神气清朗,心念明净,这样才能进入禅定的境界,使三昧现前。

我想说明一点,这里讲的调睡眠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讲的;尤其在家二众,都要从事一定的工作,都有家庭生活的负担,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现代紧张的生活环境。从总的精神来说,作为佛弟子应当勇猛精进,不能贪睡,更不能睡懒觉,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精进修持,早求出离。

第三,调身,包括修定时的调身和平时的调身两个方面。平时不修禅定也要注意调身,这就是《小止观》所说的,如果身在定外,行走进止,动静运为,也要加以注意,不能行为粗犷,放逸身心。假使我们平时不注意保持心态的安祥,就会导致气粗息滞,心散意乱。坐下来修禅定也会烦躁不安,心不恬怡。所以,修禅定的人在定外也要注意调身,为修定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定时的调身包括坐的环境和坐的姿式。坐的环境指处所和座位。打坐的地方要空气清新,房舍干燥、安静;座位要平稳、柔软。坐的姿式,按照修定的要求必须是结跏趺坐,或者单跏趺,就是一般说的单盘;或者双跏趺,就是一般说的双盘。跏趺坐是佛陀修行成道的形象,我们学佛修定就要如佛所坐。单跏趺坐的要求是先将右脚收拢,然后把左脚放在右脚上;如果是双跏趺,再将右脚置于左脚之上。腿盘好以后,就要注意把双腿盖好,不能让腿受风。

这次禅七,常住给每个人发了一条毯子。由于大家坐的姿式不对,包的方法不对,风还会从两边侵入膝盖,侵入大腿,这样腿会更疼。把腿包好,既可起到固定的作用,又不会受风寒。不管在寺院里打坐,还是在家里、在宿舍里打坐,每个季节都要把腿包上一点。修行人、打坐的人保护好腿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腿受了风寒以后,就很难练好跏趺坐。腿包好了,坐稳了,然后身体略微往前倾一下,使尾闾松开。

坐的姿式要求鼻子与肚脐成一直线,身子不曲不耸,不偏不斜,头不低不昂,平面正坐。坐时身子不要往后靠,腰板顺其自然挺直,头颈刚好靠着自己的衣领子,眼睛合上,不要紧闭,以断光为宜。如果坐时昏沉重,也可以睁开眼睛,以三七开为宜,即闭七分,开三分,这样就会减少昏沉。假使昏沉特别重,就可以把眼睛睁开,挺挺腰板,抖擞精神,驱散昏沉。两手结禅定印,禅定印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个大拇指相对,而且在每一坐的过程中都不要松懈,这样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如果坐的时候感觉到有一股股暖流冲向自己的鼻子,或者上了火,这时可以不结手印,把两只手放在两膝之上,掌心向下,把心火引向下走。

调身的要点是:不宽不急,端身正坐,犹如磐石,坚不可动。

第四,调息。息指呼吸。我们平常人的呼吸短促,粗滞,很难入静,坐禅的人必须把呼吸调好。息有四种相状,即风、喘、气、息。前三种为不调相,后一种为调相。什么是风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有声音,就是风相。什么是喘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虽然没有声音,但出入不顺畅,结滞不通,这就是喘相。什么是气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既没有声音,也不结滞,但出入息粗而不细,这就是气相。什么是息相呢?坐禅时鼻中出入息没有声音,顺畅不结滞,微细不粗重,出入绵绵,似有似无,精神安定,情绪愉悦,这就是息相。根据息的四相来判断我们坐禅时出入息的情况,可以少走弯路,有利于禅境的深入。同时,必须使自己的出入息达到第四种息相的要求,不能停留在前三种息相阶段,因为"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只有"守息"才能"定"(守息即定)。

总之,调息的要点是:心细息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不涩不滑,其心易定。

第五,调心。心就是我们的意念。调心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让意念和呼吸处于同步的位置。也就是说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知道自己在呼气,知道自己在吸气,这就是使意念和呼吸处于同步的位置。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入门。在这种心态下就可以使一切妄念止息,只注意自己的呼吸,很快就可以入静。在入静的时候,眼睛微睁,否则容易昏沉。当然还有其他的调心方法,如观心,观察我们每一个心念的起灭,观到一念不生,整个内心世界就像月夜天空,皎洁无瑕,明明朗朗。

作为初步功夫,还是以观息--观察呼吸,使意念和呼吸处于同步位置,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入手。

从每一次坐禅来说,调心有入、住、出三个阶段。所谓入,就是由粗入细,令心安静,进入禅定的状态,调伏纷乱的想念,使心念不向外驰求;同时也要让意念沉、浮、宽、急得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所谓住,就是根据每一支香的时间长短,或者是一小时,或者是两小时,在这中间要摄念用心,使身、息、心三事调适,安稳正坐,使息道绵绵,若有若无,心神愉悦,定相现前。所谓出,就是每一支香开静时,或者是自己坐禅要下座时,应该放松意念,转移注意力,开口放气,想自己的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摇动身体、两肩、胳膊、头、颈,并轻轻放下两脚,用手从膝盖至小腿处轻轻按摩,令血脉贯通,然后由前额至后脑勺,按摩数次,使全身在坐禅时产生的热量舒散开来,然后徐徐经行。这时仍使意念与呼吸同步,不要丢失坐禅时的安祥心态。

以上讲的调五事的方法,虽然出自天台智者大师的《小止观》,但它是修禅定的基本功,也是参禅的入门方便。从根本上讲,参禅是没有什么可以商量,可以言说的。可是,上根者少,顿悟难求,没有方便,难达究竟。所以不妨拾古人吐沫,做东施效颦,东拉西扯,说些剩语。

修禅宗同修其他法门一样,一要信,二要行。信什么呢?一是确信参禅这一法能开悟,能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获得解脱。二是深信因果轮回这样的规律是真实不虚的,深信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的道理。我们今天种成佛的因,将来就必定会得成佛的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如是因生如是果。三是要信自己的本性和佛没有两样,只要你把众生这方面的习气烦恼除掉了,你当下就是佛。怎样行呢?行就是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和意念。修行包括许多方面,守持五戒,行四摄法,广修六度,都是修行的内容。我们要遵循戒定慧的修行次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除烦恼,止息妄念,净化自身,服务他人。这就是行的具体内容。我们现在是专修,就要精进不懈,持之以恒,把我们自己当下一念照管好,这也就是行。只有信,没有行,我们永远到不了涅槃彼岸。有信有行,然后才有证悟。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参禅跟修其他法门一样,没有真正的信心也是难入禅海的。不同的是禅宗还提倡"疑",唯疑能悟。能"信"才能入禅,能"疑"才能悟禅。疑个什么呢?疑我们自己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佛一样具足神通变化、广大智慧和无量功德呢?这就值得怀疑。

还有一种疑,即我们与佛无二无别,佛有三明六通,能知过去未来,我们为什么连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不知道呢?不要说父母未生以前,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辈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是个什么情景,我们也一无所知。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深刻怀疑的地方。我们要从这些方面起疑情,一直追问到底。我们今年如果是20岁的话,我们就反省19岁、18岁的事,一直反省到刚刚记事的时候,看我们能不能把我们这20年的经历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再往前继续反省、怀疑,看我们未出娘胎以前是个什么模样?如果对那个时候的情景也了如指掌,那我们就继续往前不断地反省和怀疑。这是一种疑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刨根问底,穷追猛究,但它又容易引起妄想。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六祖坛经》上讲的,慧明上座追赶六祖,要争夺六祖得来的衣钵,六祖很坦然地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让慧明去拿。慧明上座去取这个本来只有几斤重的东西,竟然拿不动、举不起。这时候,他生起了大惭愧心,大忏悔心,赶快向六祖求法。六祖没有说别的,只是叫他:"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谁是你慧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话头来参究。怎么参呢?看我前一念已起,后一念还没有生起,这一瞬间我在哪里?这一瞬间谁是我的本来面目?谁是我的主人翁?也可以这样来参,吃饭的时候,是谁在分别哪个菜好吃,哪个菜不好吃?在我们和别人接触当中,有时听到赞叹的话,有时听到批评的话,又是谁在分别这是赞叹我,那是批评我呢?参!

第二讲(1992年10月21日)
昨天讲到宗门一法唯疑能悟。"疑"就是向我们现实的人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一般人看来都不是问题,但用禅宗的眼光、用佛教的眼光来看,它们都是问题。比如说,你吃饭时:"是谁在吃饭?"一般人就说:"是我在吃饭。"你睡觉时:"是谁在睡觉?"一般人就说:"是我在睡觉。"念佛时:"是谁在念佛?念佛的是谁?"一般人就说:"是我在念佛。"从世俗的观点出发,这些都不是问题;但用佛教的眼光,特别是用禅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问题。

因为世俗的观点处处都是从自我出发,那么"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一般人认为我就是我,而佛教认为"诸法无我。"在一切事物、一切行为中,离开了所有的条件,能找出一个绝对独立自在的我吗?找不到。所以世俗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用佛教的眼光来分析全是问题了。既然全是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怀疑。禅宗用功,就是要对这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一个个地去怀疑,去追问,要找出个究竟,要把人生的大谜弄个水落石出。古德参禅就是从这里入手。

现在禅门都提倡参话头,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等等。但从祖师的语录记载来看,古德用功没有一个固定的话头或公案,而是就每个人的根性,就每个人当下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给予点拨。如果机教相印,一言相契,就算入了门,开了悟。古人的根性不同,师承也不同。在古代,仅仅从盛唐到晚唐这个时期,有记载的禅师就有几百名,那些不见经传的人就更多了。所以说,那个时代的人根器很利,当下存在的问题一经点拨,就能悟入。由于每个人悟道因缘不同,就形成了许多公案,后人总结为1700则葛藤。

有了公案,就有人模仿,照葫芦画瓢,很容易产生弊端。大约从宋代以后,慢慢形成为"话头禅"或"看话禅",就是选几个最具普遍性的话头(问题)令学人参究。明清以来念佛法门比较兴盛,于是就参"念佛是谁?"从清朝一直到现在,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的人比较多。"念佛是谁?"是不是要念这个话头呢?是不是整天把这四个字念个不停呢?不是的,那不是"参"话头,那是"念"话头。

参话头有两种提法:一种叫参话头,一种叫看话头。我觉得用"看"这个字比较确切。看是用心来观照。观照个什么东西呢?观照的是一念未生以前(即所谓话头),不是一念已生之后,一念已生之后就是话尾了。比较起来,"参"应该是根器利的人才比较适用,因为"参"有种种的比较,而在这种比较当中又要不起分别。

那么应该怎样来看话头呢?应该死死盯住你当下的这一念心。如猫捕鼠,要一眼不眨地盯住它,看它从什么地方来。老鼠一出洞,一下子就要把它抓住。妄想一起,当下就要觉照,不要放过它。又比如一只老鼠被关在棺材里,见不到光明,得不到食物,它想出来,就必须认定一处啃出一个洞口,才能钻出棺材,见到天日,见到光明。这两个比喻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用心不能杂。而且在不杂用心的时候,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糊里糊涂、昏昏沉沉。就是说在看话头的时候,既要有定的摄持,又要有慧的观照。

这种功夫要做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碰到树上,会伸出手来,同它握手;碰到柱头,会说声:"对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分别。碰到了树,以为是碰到了亲朋好友;碰到了柱子,以为是妨碍了别人的工作,赶紧说一声:"对不起!"要这样用功,才能真正入道,才是真正修行。用功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哪里还会想到腿疼,哪里还会有功夫管它几点钟,几个小时!

我们既然有机会参加禅七法会,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因缘。外寮的法师们、居士们为我们大家操劳,堂里的护七师也在为我们操劳,常住为我们提供了种种方便,我们应该横下一条心,在这七天中,真正做到克期取证。在这七天当中,要在生死大事上见个分晓。禅堂是一个大冶洪炉,在这里,是金、是银、是铜、是铁,分得清清楚楚。这一支香,这一念清净心,就是我们成佛的种子,就是我们入道的最上因缘,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参!


第三讲(1992年10月22日)
光阴过得很快,禅七的第三天又要结束了。昨天讲到参话头与看话头,参与看有区别,参偏重于慧,看偏重于定。作为初用功的人,还是以看话头作为入门的方便比较容易得手。昨天我还讲到看就是观照。观照什么呢?禅宗里讲不观七识,也不观八识,就是观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实际上就是观第六识。所谓观,就是要时时刻刻盯着现前的一念心,让它孤立起来。怎么孤立呢?就是和过去的念头不接续,和未来的念头不联系,使现前一念时刻呈现在当下。当然,所说的当下转瞬即成为过去。但是如果你能死死盯住当下这一念心,那么当下这一念就孤立起来了。大家也看过禅宗方面的书,所谓"历历孤明,不续前,不引后",就是让现前的一念心历历孤明,像点着的一盏灯,没有风吹,火焰完全是向上的、孤明的,不会摇摆。

古人讲"不与万法为侣",就是叫我们把当下的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不与万法做伴侣、做朋友。所谓"伴侣"、"朋友",就是妄想、烦恼,就是无明。另外,古人又说"不与诸尘做对"。我们不与万法为侣,也不要把万法当成我们的对立面。因为有了对立面,这一念心同样也孤立不了。"不与诸尘做对",就是说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把所有东西、所有尘垢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加以含摄和消解。就是说,妄念起来了,我们不与它做对,而是不理它就完了。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使当下一念心历历孤明,并且使它保持下去,那么功夫就开始上路了。如果能够从5分钟延续到10分钟,从10分钟坚持到一刻钟、一支香,那么这支香一弹指间就过去了。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在蒲团上扭来扭去,腰酸腿疼,觉得一支香比一天还长。这就是说我们的心既在与万法为伴侣,又在与诸尘对立。这一念心孤立不了,这一念心在念念分别,念念生灭,念念迁流,念念攀缘,用功就难得上路。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光明自在,无挂无碍,就是因为我们攀缘多,才不能解脱,本有的光明不能显现。

唐朝有一个叫张拙的秀才,他写过一首悟道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我们用功到一念不生的时候,我们的真如佛性就会体现出来。"六根才动被云遮",如果六根与六尘一相接,就生起了妄想,又不能及时觉照,那么我们这一片真心的光明就会被乌云遮蔽。"断除妄想重增病",这就是刚才说的"不与诸尘做对",你要着意去断除妄想,这本身又是一个妄想、一种病。妄想来了,知道就行了,所谓念起即觉。妄想来了,不要有意识地去压制它、排斥它。不理它就行了,不理自退。"趣向真如亦是邪",如果我们着意要求开悟,今天要见真如,明天要见真如,而不认真地修行,这也是一种妄想。佛教讲,只要你努力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要天天把成佛挂在嘴上,天天说要见性、要开悟,重要的是你去行。只说不行,永远也成不了佛,永远也见不了性、开不了悟。

古人把我们修行的路径指示得非常明确,只是我们自己不肯下决心,没有一种坚决向道的心。特别是我们出家人,头发剃光了,住在寺院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很好地去思考。柏林寺是一个才开办的道场,有种种不如法的地方,种种障缘,种种败坏清规的事情,使人一想起来就非常痛心。我们住的房子是十方信士捐钱修的,我们穿的衣服也是十方信士布施的,我们吃的一粥一饭都是十方施主的血汗。如果我们没有向道的心,不认真修行,那么我们天天欠的债怎么来偿还呢?古人说:"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对于十方施主的布施,古人看得如此严肃。想想我们今人,确实惭愧得无地自容。我们的《共住规约》宣读过一遍又一遍,大家也确认首肯了。但是确认归确认,有些人仍然我行我素,置清规戒律于度外。这种现象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想在这个禅七以后,一定要严肃清规,真正地将柏林寺的道风很好地树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北方的佛教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社会上站得住脚,才能够为佛教增光。我希望我们柏林寺的全体僧众要善自珍重!参!

第四讲(1992年10月23日)
今天已经是禅七的第四天了。用功相应的人,应该有个入处了,因为七天的时间过了一多半了。我在第二天就说过,打七就是要克期取证,所以到了第四天,功夫应该是顺手相应了。在这个阶段,会有种种的影象、种种的境界出现。

有的居士对我说,只要眼睛一闭,眼前就出现光明。见到光明,见到境界,好不好呢?从佛教一般的法门来讲,修行要能够见到好相,见到了好相才说明我们用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本有的光明和诸佛菩萨的光明感应道交,这样才会有种种境界出现。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修行用功出现境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虚云老和尚56岁在扬州高寺打禅七,开悟前一两天,坐下来就能没有障碍地看见三叉河往来的船只,看到整个山河大地,自己就坐在一大光明藏里面。这也是一种境界。

那么禅宗是如何对待这种境界的呢?我昨天讲到张拙秀才的悟道诗,诗中还有"凡圣含灵共我家"的句子。从禅宗或者从整个佛教来看,一切的境界无非是自己内心的外化,或者说是自己本有光明的一种显现而已。既然是自己本自具足的,所以见到一点好境界不必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就很可能让欢喜魔乘虚而入,使自己误入歧途。所以,禅宗主张在一切境界面前,不管是好的境界,还是坏的境界,一概都以平常心来对待,都把它消归自己,都看成是自己八识田中含藏种子的显现而已。对好的境界不要生欢喜心,以平常心对待;对不好的境界,也不要恐惧,还是以平常心对待。这样,自己就能够越过境界而继续深入地用功修行,好消息还在后头呢!

用功到了念头纯熟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保任这一念清净心,保任这种平常心。怎么样保任呢?就是要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中保持不迎不拒的心态。"不迎"就是不去攀缘,"不拒"就是境界来了不要回避。要时时刻刻不失掉觉照;一旦失掉了觉照,就有可能对好的东西去攀缘,对不好的东西加以拒绝。昨晚所讲的"与万法为侣",就是去"迎";"与诸尘作对",就是"拒"。一迎一拒,我们的心就不完整、不统一了,就是一个分裂的心。修行参禅就是要使我们这颗分裂的心逐步趋向统一和平衡。我们的心和整个外在的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了,那就是一颗平常的心。这个平常的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保任什么东西呢?就是要保任这颗平常的心,保任我们在用功中所成就的这种觉照。要把这种觉照保持住,就要把有间断的觉照连贯起来,不让妄想杂念介入其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迎不拒,经常提起觉照,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参禅这一法,只要我们真正下决心去实践,真正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去穷参力究,确实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元朝的高峰禅师曾说过:"如果有人放下万缘,穷参猛究,七天不开悟,截取老僧的头去。"祖师能发这样的重愿,决不是虚言,因为悟道的圣人是不会说谎欺骗我们众生的。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自己对众生的深切责任感出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古圣先贤的垂教,死心塌地地做功夫。功夫相应了,开悟并不是一件难事。相应以后,触着碰着就有开悟的可能。《六祖坛经》讲:"迷闻经屡劫,悟在刹那间。"各位不要把开悟看成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境界,看做是与我们无缘的事。

开悟了并不等于大事了结,开悟以后还要继续修行。开悟只是我们认识到了一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南岳怀让禅师在见六祖时,六祖问他:"什么物,恁么来?"怀让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一落名言、相状就是分别,所以不能形容。六祖接着问:"还可修证否?"怀让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就是说,一个人开了悟以后,就再不会被染污,但是还要继续修行。开悟以后的修行才是真修,叫做"悟后起修"。那么,我们普通人,在没有开悟以前的修行和开悟以后的修行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曾经有过一个比喻,我们没有开悟之前好比是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虽然听人讲过屋子里有灯光设施,但是在一点光线也没有的黑屋子里要找到开关非常困难,只能去摸索、去寻找。如果路径比较明白、熟悉,就会顺着墙角或者柱头去寻找;若对理路不清楚,就会在黑屋子的地面上到处去摸索。挨墙顺柱可能很快就找到开关;在地面上要找到开关是很困难的,等于是盲修瞎练。因为从常识来看,真正把开关安在地面上确实是一种特殊情况(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旦找到了开关,把它打开了,黑屋子顿时就变成了一大光明藏。啊!原来是这样光明,这样亮堂。开悟的人就是找到了而且打开了开关的人,从此以后有了光明的照耀,修行就不会再走弯路。他会非常自觉,非常明白修行的理路。

开悟以后为什么还要修行呢?一是我们多生多劫的烦恼习气要逐步净化,逐步消除;二是我们要为度众生而修行。度众生的任务很艰巨,要发广大心,发长远心,修菩萨行的人是"众生无尽,我愿无穷"。既然有这个愿要度众生,要成佛,那么这个修行是永无止息,永不疲倦的。

我们既不要把开悟看成高不可攀,也不能把开悟看成轻而易举。只有大死才能大活,不经过大死是大活不了的,所以在没有开悟之前一点也不能放松。修行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不得人情,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功夫。修行既是一种自我体验,一种受用,也表现于外在的言行。因此说修行既不能自欺,更不能欺人。大家在修行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停步,特别是在这共修法会中绝对不要放松,应该要抓紧时间,不知疲惫地用功修行。参!

第五讲(1992年10月24日)
禅七的第五天就要结束了。时光过得很快,如果我们不加紧收摄身心,很好地用功,那么这七天将会白白地浪费。已经取得一些进展的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没有上路的人要横下一条心,要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在最后两天赶上去;即使有个别混日子的人也要发大惭愧心,好好地向那些修行比较好的人学习。

昨天我们讲了开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讲了开悟的一些境界,今天还接着这个话题讲。开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此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我们学佛的人也是要为此一大事因缘,根据佛所开示的佛之知见而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因此,说"明心见性",说"开悟",并不是禅宗特有的,而是整个佛教的立足点。整个佛教都是围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展开的。

开悟一般地说有两种,一种是解悟,一种是证悟。所谓解悟,就是从理解佛法而获得的开悟,也就是理解了佛说的经典,祖师的语录,修行的法门、次第和途径,然后根据某一种法门去修。所以理解了、认识了某些法门的修行次第便是一种悟。这好比我们没有去过北京,没有到过故宫,但是我们看过北京的地图,看过故宫的游览手册,我们也就知道了金水桥畔就是天安门,然后是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么一层一层殿宇的路线我们就都知道了。但是我们仅仅晓得这个次第、路线而已,却没有亲身的感受,没有一种亲切感。什么是证悟呢?就像我们不但知道去天安门、故宫的途径,也了解沿途的景致,而且亲自到那里去了,有一种亲身的感受。这种亲身的感受本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就是禅宗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去体验。

证悟是一种亲证的境界,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它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解悟则是一种知识问题,只有解悟是不够的,在解悟的基础上修行,以达到证悟的境界,这才是学佛参禅的途径和目标。

如何引发开悟,古人和今人都各有不同的机缘,不同的方式。用现在的名词来讲,开悟是生命的转换、生命的觉醒,是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从迷妄的生命进入觉醒的生命。修行实际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总是想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要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如果没有一种拼搏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

我们念《大忏悔文》,八十八佛中有"斗战胜佛"的名号。佛本来是讲慈悲、讲和平的,为什么要斗要战呢?因为烦恼的魔,贪、嗔、痴的魔,不战是胜不了的,所以佛教提倡要"与诸魔战",这个战斗就是菩提与烦恼的战斗。没有经过生命的拼搏,要想开悟,要想得到生命的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我们每天晚课念的《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要时刻想到,我们的生命需要拼搏,才能从有限转换成无限,从迷妄转换成觉醒。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心灵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

开悟有种种的机缘。有人从看经开悟,这种看经开悟不是解悟,而是证悟。现代有名的太虚法师就是看《大般若经》开悟的,圆瑛法师是看《楞严经》开悟的。所以说,看经看到随文入观,看到人我双忘、身心双忘的时候,同样能够开悟。也有见到自然界某种环境,启发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而开悟的,像灵云禅师见桃花开悟,洞山禅师见流水开悟。见桃花开悟,见流水开悟,目触自然界花开花落、流水无情的变化,从而悟出了缘生缘灭这种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则。当然,也有经过透彻的反省,在一言半语的启发下而开悟的。像临济禅师,三次向黄檗祖师问佛法大意,三次遭到祖师痛打,打了以后还没有开悟,前去参拜大愚禅师。在大愚禅师一句话的启发下,他忽然悟了道。这就是生命正在拼搏时,由于受到外界的诱发或刺激,一下子在心灵深处发生猛烈的碰撞而开悟。

像虚云老和尚的开悟,更体现了生命拼搏的精神。他56岁时,在扬州高寺打禅七,功夫用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一次行茶中,他把茶杯伸出去,行茶的人一不小心,将开水溅到他的手上,这时杯子掉在地上,"啪嚓"一声,好像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样,生命之流当下被截断了,他顿时开悟了。

还有很多开悟的机缘,现代人想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不管是通过怎样的机缘开悟,都和自己痛切的用功、深刻的反省是分不开的。比如,有一位禅师正在用功的时候,走到街头碰到一个屠夫在那里卖猪肉,旁边有一位老太太在买猪肉。老太太挑肥拣瘦,选来选去,惹得屠夫发了火,他把刀往案板上一拍,说道:"你看哪块不是精的?"这位禅师听到此言当下就开悟了。像这样的机缘不是凭空就能引发出来的,而是要他本人用功到了那个程度,才有一个瓜熟蒂落的时节。香严祖师在地里除草时,随手将一块瓦砾扔出去,碰到竹子,响了一下,就在这一刹那间他开悟了。他是沩山灵佑禅师的弟子,即刻回到寺院,沐浴焚香,遥礼沩山,并说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古人由种种的机缘引起自己内心深处的碰撞,从而得到生命的觉醒。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因缘,都离不开我们主观的努力。没有主观的努力,再好的环境,再好的修行条件,要开悟都是不可能的。

昨天我们也曾经提到,并不是说一悟就万事大吉了,悟了以后才是修行的真正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悟"和教下所说的"见道"相似,见道只是一个位,然后才正式进入修道位。《六祖坛经》上讲得很清楚:"理须顿悟,事要渐除。"悟是一刹那的事,这一刹那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就得到了一个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进入到无限的生命,我们真正的修行也才正式开始。这就叫"顿悟渐修"。

渐修说明修行的道路是漫长的,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清扫干净的。像昨晚所说,我们心的这间黑屋子里的电灯已经打开了,噢!原来屋子里落满了灰尘。那么这灰尘是不是不扫自己就会干净呢?不是的。不扫,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的。开悟以后不彻底断除旧习气,不继续用功修持,开悟的境界、开悟的成果还有退失的可能。在古代禅师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因为还有退失的可能,所以必须继续修持。

那么,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古人说:"悟了还同未悟人。"开了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从外表来看没有什么两样。开悟的人照样吃饭穿衣,拉屎放尿。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不同,开悟者"不在旧时行履处"。原来的种种习气毛病,开悟以后就渐渐没有了,所谓"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我们用功的人,不管是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开悟,明心见性。只有开悟了,明心见性了,才谈得上了生死。没有过这一关,没有这个过程而说要了生死,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己作主,都不能把习气毛病除去,临终的时候八苦交煎,怎么能保证做得了主?怎么能保证临终时清清净净地念十声佛号?如果我们要等到那个时候再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恐怕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在我们身强力壮的时候抓紧修行,要把自己末后一着的这件大事提前办好,不要等到腊月三十才手忙脚乱。参!

第六讲(1992年10月25日)
昨天讲到开悟有解悟与证悟的区别,这既是教下的判摄,也是禅宗公认的入道途径。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叫做《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文章的中心思想讲的就是悟入佛法的两条途径,即所谓"理入"和"行入"。理入可理解为解悟,行入可理解为证悟。理入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为理入。"行入就是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悟境,加深悟境的层次。行入包括四个方面: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这四行,既可作为悟后起修的实践方便,也可作为一般求悟佛法的入门路径。所以说,达摩大师开示的这四行非常重要,为我们定出了修行的范围和标准。

第一,报冤行。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种种阻挠,时时刻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遇到这些事情怎么办呢?是跟对方弄个水落石出、鱼死网破呢?还是包容忍让、以德报怨呢?达摩大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并引经文说:"逢苦不忧。"

一个修行者、求道者,能够这样对待日常生活和修行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使"此心生时,与理相应",就能够"体冤进道"。在这方面,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我快60岁了,在这60年的经历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历次的政治运动我都赶上了,有人笑我是"老运动员"。其实这是一种大环境,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共业所感"。在这个环境里,在"恶业果熟"时,你想躲也躲不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采取"逢苦不忧"、"体冤进道"的态度,对那些从语言上、行为上加害于我们的人,要发起同情心、怜悯心,加强自我克制、自我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烦恼和敌意。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当下的一切遭遇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事到临头,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第二,随缘行。修行不能违背因缘条件,违背了因缘条件,修行会遇到种种障碍。所谓因缘,就是客观的规律性,它是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达摩大师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报冤行重点讲"逢苦不忧",随缘行重点讲"喜风不动",一苦一乐,皆从缘生。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说,苦是障道因缘,喜也是障道因缘。如果我们能掌握缘起性空的道理,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修随缘行,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在待人处事中,落实在遇缘应物中。

我们的在家教友有机会来这里参加禅七,这也是一种缘,没有缘是来不了的。在禅七期间,大家每天打坐,精进用功,都很有收获。但是禅七结束了,各位回到自己的家里,这是另外一种缘,另外一种条件。缘改变了,我们如果还要成天打坐,既不上班,也不做家务活,那行不行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还不具备那种条件,还没有那份缘。就是我们出家人,除了定期的专修时间,一般地说,要想成天打坐也是很难办到的。比如我自己,很想放下万缘,专修一、二年,在禅定方面进行体验,但时节因缘使我无法摆脱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总是一件事接一件事,多数时间是几件事重叠在一起,推不掉,摆不脱,只有发心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动中来磨炼,在动中来修持,做到像《证道歌》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在动中修持特别要注意时时觉照、事事觉照,注意管住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态的安祥。有了觉照,"动"中能"静","语"中能"默",那就行亦是禅,坐亦是禅,时时安然,处处安然,事事安然了。这种修行难度太大了,必须有定期专修做基础,才能逐步达到这种层次。

第三,无所求行。修无所求行就是要我们去掉贪著之心。达摩大师说:"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修行人不打破贪这一关,要想真正修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不会有任何实际受用。"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是《法华经》上的话,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居住的地球,仅是欲界中极小的一部分。色界和无色界是依禅定功夫的浅深来判定的。欲界能发起未到地定,然后进入初禅,就属于色界了。色界有四禅(初禅至四禅),无色界有四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称为四禅四定,或四禅八定(四禅四定称为八定)。四禅为一切禅定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根本四禅。

四禅八定境界很高,但仍在三界之中,仍在生死轮回之中,所以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在禅定的基础上修无我慧,断烦恼种子,证无漏禅定,才能出离火宅,永断生死。由此看来,修行确非易事,各位不可等闲视之。

第四,称法行。什么是法呢?达摩大师说:"性净之理,目之为法。"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即是法。这个法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但为客尘妄想所覆",所以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妄想客尘,显真如本性。达摩大师说:"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并引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他说:"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六度行,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根据"三空"的道理,广修六度之行,就是称法而行。三空也叫三轮体空。以布施为例,三空即施者、受者和中间物三者都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其性即空,故说诸法缘起性空。修布施要达解三空,修其他五度也要达解三空之理,不能著相而求。

我们根据达摩大师所说的"四行"去修,我们的修行就会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标准。"四行"的要点就是:冤亲平等,苦乐随缘,不贪不求,应理而动。能根据这四方面来修行,我们修行的目标就会更具体,修行的效果会更明显,修行的范围会更广大,修行的层次就会不断提高。与会者大部分是居士,今后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修行中,如果以这四种心态来面对一切,就一定会昼夜六时恒吉祥。为什么呢?因为你处处合乎佛法,处处顺乎因缘,处处不住相、无所求。希望大家把这四条很好地记住,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加以实际运用。参!

第七讲(1992年10月26日)
这次禅七每天都讲一次开示,说了不少话;其实,说出来的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亲身感受、亲悟亲证的才是佛法。希望大家因指见月,因法悟心。这次我们从如何打坐,如何用功,如何看话头,一直讲到在修行过程遇到了境界怎么办,开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悟的种种机缘,也讲到悟后应该如何修行,这是修行的全过程。禅宗是一个顿超法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没有次第可言;但是在无次第中指出一个次第来,是为了使初学的人有根拐杖,可以扶着走路。

今天是禅七最后的一天,刚才进行了考功,一香板打下去,如果你正处在一念不生的关键时刻,猛然一击,就有可能在生命的深处产生碰撞,在修行的境界上提高一步;修行有基础的,因缘时节成熟了,也许能够得到一个消息。如果真是像我预料的那样,我们这次禅七法会,就算是功德殊胜,诸佛欢喜,龙天赞叹。

今天法会圆满,明天大家就各奔东西了。大家在禅堂里能坐禅修定,出了禅堂怎样修呢?今天就讲一点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修禅、怎样行禅、怎样把禅贯彻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体验禅的意境、体现禅的精神、展现禅的作用。

前几天讲到开悟有各种因缘,开悟的机缘真是千姿百态,丰富极了,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而悟,迦叶尊者见到佛拈花示众,他破颜微笑而悟,……以及中国历代祖师开悟的种种因缘。这些开悟因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不仅仅是坐在蒲团上才可以参,也不仅仅是在禅堂里坐香打七才有可能开悟;只要你用功,能够在二六时中打成一片,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存在开悟的因缘,都有开悟的可能性。

禅或者说禅的开悟,并不是特殊的存在,而是普遍的存在。从历代禅师悟道的因缘可以看出,开悟是人人都有份的。禅既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完全可以加以运用。《法华经》上讲,世间"一切资生事业皆顺佛法"。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都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禅是佛法的精髓,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历代禅师都强调禅与中国文化的一体性,禅与生活的完整性。禅与生活是同时并存的,有生活就有禅。

我们有一个"生活禅"的设想,就是要让禅回到生活中。古代有如来禅、祖师禅,有世间禅、出世禅,现在又有"安祥禅"、"现代禅"的倡导。我们作为赵州和尚的后代,根据赵州和尚的思想,能不能提出"生活禅"的设想呢?大家看了赵州和尚的语录,一共五百多条,一定会对禅与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所以"生活禅"的提出不仅是在经典上有根据,在历代禅师的语录里有根据,在赵州和尚的语录中更充分体现了"生活禅"的精神。

禅既然是生活的,我们就要在生活中体现禅的精神,在禅悟当中生活。本月初,吴立民居士在这里讲课时说到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就是说佛法不能脱离世间,佛法不能脱离群众。假使佛法永远只有几个人能信能解,那么我们佛教徒将永远只有那么几个,这显然是不符合佛陀广度众生、让大地众生都成佛的这种精神。我们提倡"生活禅",就是希望佛法普及于世间,使佛法能够深入人心,净化人心,深入社会,净化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幸福、祥和、清净的社会。我们大家成就了自己的净土,就不一定非要离开秽土找净土了。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心愿,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都来净化我们这个世界,净化我们的人生,我想变娑婆为净土的理想就不会是空想,而会成为现实。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生活禅"的第一层意义。

我们的生活是非常紧张、忙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不可能每一位想修行的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到寺院里来修行,能够集中七天时间不上班来修行的人毕竟是少数,能够从几千里外赶到这里来参加禅七法会的就更少了。那么在家的人如何修行呢?我想除了净土法门适合在家人修行以外,应该说禅宗也是最适合当代人根器的修行法门,特别对知识分子和青年,禅是最富有吸引力的一个法门。为了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和青年,让更多信教和不信教的人,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法门,我觉得提倡"生活禅"是很有必要,很有现实意义的。为了普及佛法,利用禅的优势广泛地接引当机,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二层意义。佛教作为一种信仰,只有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变成信仰者自己的血肉和灵魂。假使我们每天只有早晚上殿的时候才觉得是修行,其余的时间没法修行,修行的时间就太少了。而且在家人更不能像我们出家人一样坚持早晚上殿。所以在家人如果能在心态上时时观照自己,时时把信仰和言行打成一片,在生活中以一种统一的、完整的人格来体现佛法的精神,这也是修行。只有禅宗的修持方法才能使人们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禅宗最没有宗教色彩,最容易被绝大多数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禅者的风度、禅者的作略、禅者的精神,可以体现于生活的一切方面。要使佛法、要使佛教的信仰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只有禅的修持法门才能够担当这个使命。这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三层意义。

当然,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禅",还可以找到很多根据。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就是要使佛法和我们的生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生命与佛法、生命与禅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各位能够在赵州祖庭中兴的时候,参加首届禅七法会,因缘非常殊胜。虽然我们常住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圆满,但是大家要珍惜这个第一次。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份安祥的心态,把这份觉醒的心态保持下去,带回家去;能够把"生活禅"的修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真正做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就是真正的"生活禅"。

我们来到赵州祖庭这个地方,经过赵州桥,闯过赵州关,坐饮赵州茶,目的是要做赵州人,要像赵州老人那样来生活、修行、奉献。

祝大家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解七说偈
七日光阴转瞬过,晨昏面壁事如何?

经行晏坐真人舞,动语发言自性歌。

海底撑船知己少,山巅把钓上钩多!

来年再结曹溪社,共振禅风挽颓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