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三节)
第三节 修断
一、所修胜行—六波罗蜜多
菩萨于诸行位中,修习无量法门,若随类摄,六种波罗蜜多可以摄尽;所以六波罗蜜多,是菩萨的正道,也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如《解密经》经中佛告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到彼岸。’六度的意义很多,诸大乘经论中广有解说,这里略说十二义如下:
一、辨列:1、布施,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财施是布施一切财物,资益有情的根身。无畏施是帮助有情解脱水火野兽等和人为的逼迫等灾害恐怖,资益有情的心意。法施是为有情宣说如理的正法,使有情知道止恶修菩,断染证净,资益有情的善报。2、持戒,有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律仪戒,即菩萨所受的防非止恶的戒法,包括五戒、十戒等七众所受的别解脱戒。摄善法戒,即菩萨所应修学的六波罗蜜多等善法学处。饶益有情戒,即菩萨应以善法资财神通等利乐有情等学处。3、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耐怨害忍,即菩萨能忍耐他有情对于自己所作的怨对损害。安受苦忍,即菩萨自己修行道法的时候,于所遭受的饥渴寒热障碍等苦痛,能安然忍受,修道不退。谛察法忍,即菩萨对于甚深难解的法义,能以坚忍的意志审谛观察思惟,以求悟入。4、精进,有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种。被甲精进,即于所修善行发起大譬意乐,勇悍不退,如古人入阵打仗,先行被宠铠甲,即有威力,不生怯弱。摄善法精进,即正修行善法时进趣不息。饶益有情精进,即为利乐一切有情作诸事业,勇悍策进。5、静虑,有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三种。安住静虑,即远离昏沉掉举等障定法,引生轻安寂静的等持现前,而能安住领受其乐,故名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即由定力为依止,引发种种神通功德。办事静虑,即由定为依,消除有情的饥渴寒热水火疾病等痛苦,成办有情一切的利乐事情。6、智慧,有缘世俗谛慧、缘胜义谛慧、缘饶益有情慧三种。缘世俗慧,即通达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的五明智慧。缘胜义慧,即通达人法二种无我真实的智慧。缘饶益有情慧,即为有情作助伴等俱行的妙慧。
又《解深密经》等,说十种波罗蜜多,即从第六度中开出后四度。第七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迥向方便善巧(般若),二拔济方便善巧(大悲)。第八愿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第九力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思择力(思慧),二修习力(修慧)。第十智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受用法乐智,二成熟有情智。就六开十来说,则第六度唯是无分别智,后四度皆是后得智摄,唯缘世俗故。
二、出体:施以无贪及相应思并彼所起三业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时的三业为性,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以勤及彼所起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择法为性。此是约自性出体而说,若并眷属来说,则每一度皆以一切俱行的功德为体。
三、释名:波罗蜜多得名,有总有别。总名者,波罗蜜多是梵语,波罗是彼岸义,蜜多是到义,随顺中国的语法,译言到彼岸。彼岸指佛果位的菩提涅槃,乃至一切的所知境界;由六波罗蜜多可以觉了一切事理性相诸所知境,达到佛果位的菩提涅槃,所以名波罗蜜多。《解深密经》说,由五因缘故,说名波罗蜜多:一、无染著故,即不染著波罗蜜多诸相违事。二、无顾恋故,即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三,无罪过故,即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法,离非方便行。(间杂法,经中自说四种:(一)无悲加行,(二)不如理加行,(三)不常加行,(四)不殷重加行。非方便行,经说但摄财物饶益众生,便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四、无分别故,即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词执著自相故。五、正回向故,即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释别名者,《摄大乘论》说:于因中能破悭腾,于果中能裂贫穷,引得广大财位福德,故名为施。于因时能息灭恶戒,引得等持;于果时能息灭恶趣,引得善趣,故名为戒。能灭尽自己忿怒怨仇之心,及能无恚地自住安稳和不损于他而令他安稳住,故名为忍。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故名精进。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如理的真实知法和如量的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四、辨相: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之所以得名波罗蜜多,是有一定的因缘条件的,否则普通的善心凡夫和修解脱行的二乘人,也能修行布施持戒等,是否也可以称他们所行所作就是波罗蜜多呢?不能,这些人之所行,只能叫布施等,不能称为波罗蜜多。如《成唯识论》说:‘要由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虽。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但名施等)非到彼岸。’
五、不增不灭:波罗蜜多,总有十种,分之为二:(一)说明六度无增无减。(二)说明后四度无增无减。六度由两义因缘故,数目确定,即(一)由于饶益有情,(二)由于对治烦恼。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是饶益有情的波罗蜜多。精进、静虑、般若,是对治烦恼的波罗蜜多。所以数目确定,无增无灭。如《解深密经》说:‘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如是所应学事,但有六数?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二因缘故。一者饶益诸有情故,二者对治诸烦恼故。当知前三饶益有情,后三对治一切烦恼。前三饶益有情者,谓诸菩萨由布施故,摄受资具,饶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损害、逼迫、烦乱,饶益有情;由忍辱故,于彼损害、逼迫、恼乱,堪能忍受,饶益有情。后三对治烦恼者,谓诸菩萨由精进故,虽未永伏一切烦恼,亦未永害一切随眠,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动善品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害随眠。’
下面说明后四度数目无增无减。如《解深密经》继续说:‘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所余波罗蜜多,但有四数?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与前六种波罗蜜多为助伴故。谓诸菩萨,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之,安置善品。是故我说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与前三种而为助件。若诸菩萨,于现法中烦恼多故;于修无间,无有堪能,羸劣意故,下界胜解(欲界散位胜解)故,于内心住,无有堪能。于菩萨藏,不能闻缘善修习故;所有静虑,不能引发出世间慧,彼便摄受少分狭劣福德资粮,为未来世烦恼轻微,心生正愿;如是名愿波罗蜜多。由此愿故,烦恼轻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蜜多,与精进波罗蜜多而为助件。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如是名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是故我说力波罗蜜多,与静虑波罗蜜多而为助伴。若诸菩萨于菩萨藏,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波罗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智波罗蜜多,与慧波罗蜜多而为助伴。’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腾,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六、与三学相摄:十波罗蜜多与戒定慧三学互相摄持者,如《成唯识论》卷九说:‘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广大,如余处说。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发首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二、根本无分别慧,三、后得无分别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缘,所作行等,如余处说。如是三慧,初三位中,种具有三,现唯加行。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见道位中,无加行故。于修习位,七地以前,若种若现,俱通三种。八地以去,现二种三,无功用道,违加行故。所有进趣,皆用后得无漏观中,任运起故。究竟位中,现种俱二。加行现种,俱已舍故。若自性摄,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若并助件,皆具相摄。若随用摄,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精进三摄,遍摄三故。若随显摄,戒摄前四,前三如前,反守护定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七、加行:菩萨将修习六波罗蜜多时,要用什么加行才能进行修习呢?那就必须以自利利他的二利心来进习。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百零二卷说:‘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当作是念:我若不行布施波罗蜜多,当生贫贱家,尚无势力,何由成就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修安忍波罗蜜多,当生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萨圆满色身。若得菩萨圆满色身,行菩萨行,有情见者,必获无上正等菩提;若不得此圆满色身,则不能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懈怠不起精进波罗蜜多,尚不能获菩萨胜道;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上?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心乱不入静虑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菩萨胜定,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上?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无智不学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诸巧便慧,超二乘地,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又此经卷第三百五十一说:‘诸菩萨摩诃萨于此六种波罗蜜多勤修学时,恒作是念:世间有情,心皆颠倒,没生死苦,不能自脱,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脱彼生死苦。我当为彼诸有情类,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菩萨以此作念思惟,即能于六种波罗蜜多勇悍地精勤修习。
八、修习:修习差别,略有五种:(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乐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
(一)依止任持修,依止是依仗义,任持是不散义,即依仗五种法而修习六度。由种姓力等四种能摄持六度不散不没,故名依止任持修。此有四种,如《对法论》卷十二说:‘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愿修,谓由本愿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四、依止简择力修,谓由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
(二)依止作意修,如前论说:‘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意修,谓于一切波罗蜜多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二、依止爱味作意修,谓于已得波罗蜜多,见胜功德,起深爱味。三、依止随喜作意修,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四、依止喜乐作意修,谓于自他当来胜品波罗蜜多,深生愿乐。’
(三)依止意乐修,如前论说,有六种意乐:一、无厌意乐,二、广大意乐,三、欢喜意乐,因、恩德意乐,五、无染意乐。诸菩萨以恒河沙界满中七宝和以恒河沙等身命,于刹那顷,或经恒河沙等大劫布施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皆令彼于菩提速成;修行这样差别施时,菩萨意乐犹不满足,是名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展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证得无上菩提都是如此,是名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于施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是名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布施时,观察布施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见己身于彼有恩,由彼一切有情助我证得无上大菩提故,是名恩德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施福,而不希求报恩和当来异熟果,是名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所得异熟施诸有情,不自为己;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无上菩提,是名好善意乐。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具此六种意乐,修行余度也是这样,准此例知。
(四)依止方便修如前论说,复有三种,即由无分别观察三轮皆清净故,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修诸行速得成满。观三轮清净如《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百二十九说:‘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具行六种波罗蜜多:行布施时,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施及施物;行净戒时,不得净戒,不得恶戒,不得持净戒者;行安忍时,不得安忍,不得忿恚,不得行安忍者;行精进时,不得精进,不得懈怠,不得行精进者;行静虑时,不得静虑,不得散乱,不得行静虑者;行般若时,不得般若,不得恶慧,不得行般若者。’这就是说,能行所行及彼行修,皆无我无人,亦无色声香味触法,无住生心,则三轮皆清净了。
(五)依止自在修,如前论说,亦有三种:一、身自在,即诸如来的自性身和受用身。二、行自在,即诸如来的变身,由此能示现一切有情和一切种同法行故。三、说自在,即能宣六波罗蜜多一切差别义,无有滞碍。诸菩萨缘求依止此三种自在故修行六波罗蜜多,故名依止自在修。
九、净相:修行波罗蜜多清净之相,《解深密经》中说有总别二种,如彼经说:‘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何等为七?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著。三、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者,终不骄傲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妒悭腾。
‘别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亦有七种。何等为七?谓诸菩萨,如我所说七种布施清净之相,随顺修行:一者,由施物清净,行清净施。二者,由戒清净,行清净施。三者,由见清净,行清净施。四者,由心清净,行清净施。五者,由语清净,行清净施。六者,由智清净,行清净施。七者,由垢清净,行清净施。是名七种清净相。
‘又诸菩萨,能善了知制立律仪一切学处;能善了知出离所犯;具常尸罗;坚固尸罗;常作尸罗;常转尸罗;受学一切所有学处。是名七种戒清净相。
‘若诸菩萨,于自所有业果异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饶益事现在前时,不生愤发:亦不反骂,不嗔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种种不饶益事反相加害;不怀怨结;若谏诲时,不令恚恼;亦复不待他来谏诲,不由恐怖,有染爱心而行忍辱;不以作恩,而便放舍。是名七种忍清净相。
‘若诸菩萨,通达精进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凌他;具大势力;具大精进;有所堪能;坚固勇猛;于诸善法,终不舍轭。如是名为七种精进清净之相。
‘若诸菩萨,有善通达相三摩地静虑;有圆满三摩地静虑;有俱分三摩地静虑;有运转三摩地静虑;有无所依三摩地静虑;有善修治三摩地静虑;有于菩萨藏闻缘修习无量三摩地静虑。如是名为七种静虑清净之相。
‘若诸菩萨,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行于中道,是名为慧;由此慧故,如实了知解脱义门,谓空、无愿、无相三解脱门;如实了知有自性义,谓遍计所执,若依他起,若圆成实三种自性;如实了知无自性义,谓相、生、胜义三种无自性性;如实了知世俗谛义,谓于五明处;如实了知胜义谛义,谓于七真如;又无分别离诸戏论,纯一理趣多所住故,无量总法为所缘故,及毗钵舍那故;能善成办法随法行。是名七种慧清净相。’
十、相摄:诸菩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有相资相顺,互相助成的意义,故一一度皆摄一切波罗蜜多。如《摄大乘论》说:‘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决择,云何可见?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更互相助的意义,如修布施时,于三业防非止恶,就是持戒;能忍受诸苦困难,就是安忍;于布施勇猛策励,就是精进:意无扰乱地专心布施,就是静虑;于布施能善了知业果相属,是为智慧。这样修行布施,即有其余诸度随转。若修习戒度时,远离悭腾、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度随转。修习所余波罗蜜多,亦如是说。如有颂说:‘施时无贪无犯戒,无嫉无恚起慈心,诸来求者便施与,无无倦乱无异见。’诸度相摄的意义,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五十九中广有解说,可翻阅参考。
十一、分位:六波罗蜜多,五位皆具,但在修习位中,其相最显。在资粮和加行两位中,若是顿悟菩萨所修六度,种子通有漏无漏,现行则唯是有漏。若是渐悟菩萨所修六度,则种子与现行俱通有漏无漏二性,以渐悟菩萨已得生空无漏观故。在通达位中,种通有漏无漏,现行则唯是无漏。于修习位,七地已前所修六度,种子与现行,俱通有漏无漏,以尚有有漏心行间杂起故。八地已去,种通漏无漏二种,现行唯是无漏。以纯无漏观任运无间地现起故。究竟位中,若现若种,俱唯无漏。此六度行,由于因位中三劫修习有别,故三劫得名亦别:一、名波罗蜜多,即初无数劫,此位菩萨所修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所损伏,未能伏彼烦恼,由此烦恼不觉悟地会起现行,故但可名波罗蜜多。二、名近波罗蜜多,即第二无数劫,此位菩萨所修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有力能伏除烦恼,由此烦恼要故意才能现行,渐近大菩提果,故得名近波罗蜜多。三、名大波罗蜜多,即第三无数劫,此位菩萨所修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除一切烦恼,由此烦恼永不现行,无功用地任运修行六度,修一一行中皆起无量行故,所以得大波罗蜜多。
十二、胜利:六波罗蜜多的胜德果利,诸大乘经论中广有赞说,今依《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能舍悭腾、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一切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诸爱果异熟。’
言其果利,由于修行六度而为殊胜因,即能招感当来世种种妙果,远即大菩提,近即人天等胜报。故《华严经》第五卷颂说:‘佛威神力遍十方,广大示现无分别,大菩提行波罗蜜,昔所满足皆令见。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胜,能令见者生欢喜。昔在无边大劫海,修治净戒波罗蜜,故获净身遍十方,普灭世间诸重苦。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皆放光明照十方。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悉现菩提树王下。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故令见者心欢喜,烦恼障垢悉除灭。如来往昔诸行海,具足般若波罗蜜,是故舒光普照明,克殄一切愚痴暗。’此即赞说由修行六度胜因,具足佛位果德。
又《解深密经》说:‘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叶。’如其次第配属六度:由施力故,得大财富:由持戒故,往生善趣;由忍辱故,无怨无坏,多诸欢喜;由精进故,得大尊贵身位,为众生主:由静虑故,伏除烦恼,感得身无怨害;由般若故,广解五明,得大宗叶。宗叶即宗族。
又《杂集论》第十二卷具说六度各得五果,如彼论说:‘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能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富财,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
又《成唯识论》第九卷说:‘有漏有四,除离系果。无漏有四,除异熟果。而有处说具五果者,或互相资,或二合说。’此中后因句,即会释《杂集论》所说六度各得五果义,是依无漏资助有漏亦得异熟,有漏资助无漏亦得离系;故说六度各得五果,是‘互相资’。或依有漏无漏二种合说,故得五果;非有漏无漏体各能亲得五果故。
六度义海,非说可尽,略述十二要义,以显殊胜。欲学菩萨行者,于此六度,必须修学,以此能摄尽一切善法故。如《摄大乘论》说:‘如是相摄,云何可见?由此能摄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是其相故’,即六度自相,如无贪等善心所,是六度自相所摄。‘是随顺故’,即与六度随转的增上缘,如信惭等善心所,是六度随顺法所摄。‘是等流故’,即六度的果法,如六神遇及十力等诸余功德,皆是六度等流果摄。故一切善法,皆摄入六度,六度中慧为自性的,皆名为智,非慧为体的,并名为福,六波罗蜜多就通相说,俱通福智二种。若约则相说,前五度是福德,第六一度是为智慧。于此六度,若为利益他有情而修习者,六度皆是利他行。若为自利而修习者,六皆自利。六度与三学,若随用摄,戒学摄前三度:布施是戒的资粮,戒是戒学自体,忍是戒的眷属。定学摄定。慧学摄慧。精进三摄,遍策三学故。由此可知,菩萨修习六波罗蜜多,即具足一切善法,也就是具修福智、二利、三学等一切功德。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说:‘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诸法不借他缘而自悟解,欲能成熟一切有情,欲于佛土能善严净,欲疾安坐妙菩提座,欲能降伏一切魔军,欲疾证得一切智智,欲转法转脱有情众生老病死,证得常住毕竟安乐,应学六种波罗蜜多。’
二、所断二障
(一)我法二执
菩萨所断,总有二种,即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依我法二执为根本而生起,故今先说我法二执。
一、我执:一切我执,略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俱生我执的生起,不依赖外缘,它是从无始时来,由第六第七两识的虚妄熏习内因种子力故,恒常与五蕴身俱时生起,故名俱生。这又有二种:一、常相续生起的俱生我执。此执在第七识上,依于第七识生起的执用,缘虑第八识的见分以为所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的俱生我执。此执在第六识上,依于第六识生起执用,缘虑诸识所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我。这两种俱生我执,是无始时来熏习的惯习势力,体相微隐,行粗极细,故很难断除,要在见道以后的修道十地位中,数数不断地修习殊胜的生空观,才能除灭。
分别我执,既须借待内因种子的势力,亦由现在的外缘条件助成生起;它是非与身俱时而有,要借待外缘的邪师和邪教及自己心中的邪思惟分别,然后才能生起,故名分别我执。此执唯在第六意识中有。这亦有两种:一、缘邪师邪教所说的蕴相以为所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这是即蕴计我,以为常住,如二十句等。二、缘邪师邪教所说的我相以为所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这是离蕴计我,即执五蕴之外另有一个常住的我体存在。这两种分别我执,行相粗猛,容易断除,在真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
二、法执:一切法执,略有二种:一、俱生法执,二、分别法执。俱生法执的生起,不依赖外缘,是无始时来,由第六第七两识的虚妄熏习内因种子力故,恒常与有情五蕴身俱时生起。由于此执是不借待邪师和邪教及自己内心邪分别,任运自然地与身俱时生起,故名俱生。这又有两种:(一)常相续生起的俱生法执,此执在第七识中,依于第七识生起执用,缘虑第八识以为本质境,生起自心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此执在第六意识中,依第六意识生起执用,缘虑诸识所变的蕴处界总相或别相以为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法。这两种法执,行相微细,故难断除,要在见道以后的十地位中,数数不断地修习殊胜的法空观,才能除灭。
分别法执,既须借待内因种子的势力,亦由现在外缘条件助成生起;因其不是与有情根身俱时而生,要借待邪师邪教及自己内心中的邪思惟分别才能生起,故名分别。以分别法执,唯在第六意识中有。这亦有两种:(一)缘虑邪教所说的蕴处界相以为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缘虑邪教所说的自性(数论计)实性(胜论计)等相以为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二法执,行相粗故易断,入初地入心真见道时,观一切法的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二)烦恼所知二障
一、烦恼障: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身心,不令出离生死苦海,故名烦恼。障是覆蔽义,即烦恼覆蔽涅槃不得解脱,是名为障,烦恼即障,故名烦恼障。其体即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的一百二十八个根本烦恼,及彼根本烦恼同类所引起的等流诸随烦恼。一百二十八数是,见道所断惑有十种,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种烦恼,各障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之理,故有四十。障色界四谛理的只有三十六个,因为色界无嗔烦恼,于每一谛下除去嗔惑,故成三十六。障无色界四谛理的烦恼,与色界相同。总合起来,障三界四谛理的烦恼共有一百一十二个。更加上修道所断惑十六种,即成为一百二十八数。十六惑是:欲界六个,上二界各五个。贪、嗔、痴、慢、身见、边见,是欲六惑,上二界无嗔,各有五惑,故三界修道所断惑合有十六个。等流随惑,即二十种。此上所说,唯是自性出体,若据眷属,即同时相应的诸余心心所及五蕴,亦皆是烦恼障摄。
二、所知障:此障之体,同烦恼障;即遍计所执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其数与烦恼障同。由烦恼依于所知障立,能依所依,故数相等,此从所障以立障名。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是所应知的境界,由障障彼所知之境,碍能缘心,令心于境,不能解了,障大菩提,是所知之障。若论正障,烦恼障障生空,所知障障法空。若论兼障,则互彼此,当知经教依殊胜作用而说各有所知障。
还应该知道,轨我执法的萨迦耶见,体无有异,同一种生;现行见分,亦复同一,但以义用有别,故分为二:如一眼识体,缘青黄两境,即是两行相生。唯烦恼障,发业润生,体是缚法。其所知障,义即不然。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其所知障则不如是。补特伽罗我见起位,彼法我见亦必现前,因为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先要迷杌等认识不清,然后才会错误地执为是人等故。能持自体说名为法,即一切法皆持自体。有常一用,方名为我,非一切法皆是常一,如计外境非情诸物为法,而并不计为是我故。是故可以知道,人执起时,必带法执;法执起时,不必皆带人执。这烦恼所知二障皆有分别起和俱生起的差别,分别起的粗,俱生起的细。强思计度而生起的,名为分别;与身俱生任运而起的,名为俱生。分别的二障先断,于见道时一时顿断;俱生的二障后断,修道位中分分断,至金刚心时才能断尽。二乘人唯断烦恼障,大乘人则双断二障。
三、伏断位次:灭现行名伏,除种子及习气名断。断的意义,约能断说,是除害义;约所断说,是不续义;自类相生的种子后生的作用不相续,即是断惑。过去未来的法无体,故无所断;现在惑智俱起,亦无所断;但由教行因缘引起正见相应的能治心,此心生时,所治惑种即灭,智生惑灭同一刹那,犹如世间明生暗灭,断惑义成。烦恼所知的分别二障,资粮位渐伏,加行位顿伏。少分伏名渐伏,犹有余故;全分伏名顿伏,更无余故。资粮位伏其粗者,由胜解力折伏;加行位伏其细者,由四寻思四如实观制伏。因邪师邪教所引起的名粗,由自分别所引起的细。分别二障的种子与习气,俱初地断;即于真见道位中的无间道断除种子,解脱道断除习气。
俱生烦恼障种,亦即修道所断的烦恼障种,由于不障十地,和菩萨须留惑济生,所以不除,但伏现行不起,直待将成佛时,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习气则于十地间地地除之。总起来说,俱生烦恼的现行,地前渐伏,以道力微劣,失念的时候,烦恼现行尚得起故。初地以上,能顿伏尽,如同阿罗汉一样,令永不现行。但菩萨为了化度众生,在前七地中,由故意力,使烦恼种子暂生现行,虽暂现起,而不为过失。如《解深密经》说:‘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因此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但应该知道,故起烦恼的,是不怖烦恼的悲增菩萨。有怖烦恼的智增菩萨,则不起烦恼。到八地以上,道力胜故,纯是无漏观心相续生起,则无论是智增菩萨与悲增菩萨,烦恼都毕竟永不现行了。
俱生所知障种,亦即修道所断的所知障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才永断尽。习气则于解脱道中永断。此障的现行,地前加行位能渐制伏,乃至十地才永伏尽。八地以上,与前六识俱起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果相续,违彼障故。无漏观心即第六识中人法二空相本智,果即后得与灭尽定。八地以上,人空无漏恒时相续无有间断,法空无漏多分相续少分间断,故能令第六识中法空无漏不起的时候,唯人空无漏现前,对第七识法执来说,即为粗观,不能制伏细执,故第七识俱生的法执,仍能现行。若法空无漏智及彼所引起的后得智和灭尽定位,则能伏令不起。兹将俱生二障的伏断地位表示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一节 第一章 教理 第一节...
佛教基本知识 正果法师著 佛陀如大良医,自医医...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二节 第二节 五位百法 学习...
第三章 声闻行果 第一节 行 一、出离心 第二章中...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四节) 第四节 果德 一、...
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一节 菩萨乘的发心和誓愿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一节)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三节 蕴处界三科 一、五蕴 (一)五蕴名义 前面所...
第六节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佛法与外道的差别,大...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一节 第一章 教理 第一节...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二节 第二节 五位百法 学习...
佛教基本知识(上)第三节 第三节 蕴处界三科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一节) 第二章 人天行果...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二节) 第二节 果 前面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三节) 第三节 修断 一、...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四节) 第四节 果德 一、...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
第四节 果德 一、菩提 佛位圆证二转依果,为菩提...
第三节 修断 一、所修胜行—六波罗蜜多 菩萨于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