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宽运法师 > 正文

有道者得 无心者通──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一)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2013年1月5日下午3时半至晚上10时,宽运法师应智度会副会长林富华先生之邀,出席「智度会弘法慈善基金会」佛法研讨活动;当天出席的法师,除宽运法师外,还有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衍空法师、澳门佛教总会副会长愿炯法师,以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教授及会友等数十人。大众围绕六祖惠能《真假动静偈》,作深入交流并分享心得;藉此对惠能大师禅学思想有进一步之了解及认识。与会者皆感到法喜充满,受益良多。现将宽运法师当天发表的谈话内容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前言

  提起唐朝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他的「得法偈」;他写这首偈的缘由,是因为当时五祖弘忍大师,欲求法嗣,令门人作偈呈心,若有悟得佛法大意者,便可付之衣法。当时大弟子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大师看后,认为神秀偈「见即未到,虽到门前,尚未得入」。惠能知道后,针对神秀偈和了一首,即得到五祖认可,从而继承衣钵,成为禅宗六祖。因此这首「得法偈」,可以说是惠能大师禅学思想的高度浓缩,历来备受重视。

  关于这首「得法偈」,1922年日本佛教学者矢吹庆辉发现敦煌本《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其中记为两首,其一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其二为:「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而在后出的其他版本《坛经》中,则为一偈,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自此之后,关于各种版本《坛经》的真伪问题,在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可谓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受此影响,六祖惠能大师「得法偈」,历来也有颇多争议。但这并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部份。

  《坛经》记载了惠能大师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以及启导门人弟子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而从经中全部义理内容来看,亦是研究惠能大师禅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惠能大师的生平与禅学思想

  六祖惠能大师(638~713),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由虔诚信佛的寡母李氏夫人含辛茹苦扶养长大。据说在惠能大师诞生时,家中来了二位奇异的出家人,主动为他取名作「惠能」,意即「惠施众生,能作佛事」;预言他将来必能把佛法惠施给世间一切需要的人。

  惠能大师的籍贯,本为河北省范阳县人,由于父亲被降职流放到岭南,因而在新州落户。用现在的话说,惠能大师应该属于客家人。

  据《坛经》所说:惠能大师从小家庭贫穷,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他没钱读书,只靠卖柴维生。后来因送柴至客店,在门外听到有一位客人读诵《金刚经》,心中有所感悟,想学习佛法。后来经一位客人的鼓励赞助,来到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学习佛法。

  不过,据赞宁《宋高僧传》的记载:「其先为范阳人,唐武德三年(620),六祖父卢行贬新州司马。」说明惠能父亲被贬以前是在北方当官,而且这个官阶比司马还要大。因此,按古代北方士族婚姻门当户对的风俗习惯来说,惠能的母亲应当是知书识礼的大家闰秀。所以,虽然惠能大师三岁丧父,但他仍然生活在具有一定传统家庭教育的环境里。

  因此,过去大家总以为惠能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惠能大师不是不识字,因为据《坛经》记载,他曾经和同村的刘志略结拜为兄弟。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法名无尽藏,每当无尽藏比丘尼在诵读《涅槃经》的时候,常由惠能大师为她解说经中大义。因此,虽然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他自谦的言辞。类似现代人交谈,也有人常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也是一种自谦之辞,并非真的不学无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惠能大师并非真的不识字,而且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人。他之所以自称不识字,其中更深的含义,就是警示后学不要拘泥和执着于文字,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而当五祖弘忍欲求法嗣,令各门人以偈述心的时候,惠能所写的偈语,蕴含高超的意境和禅韵,如果说他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如何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呢?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再者惠能大师在悟道后,南下避难,潜藏猎人队伍中十五年。后往广州受戒,听闻法性、印宗等法师讲《涅槃经》。惠能大师住世说法三十七年,接引学人的方法除随机点化外,还经常引经据典,如在大梵寺讲「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法」;为达法说《法华经》,阐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之深意;为智通释《楞伽经》;解答永嘉玄觉禅师学习《维摩经》时的疑惑;为内侍薛简阐述《净名经》(《维摩经》)真谛等等。因此,在《坛经》各品内文中,可以看见,引用佛经开示弟子是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说慧能是个不识字的人,又如何能够处处引经据典呢?由此可知他对各种大乘经典,都有很精到的研究,而且对佛学义理有很深的体悟。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二)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六祖坛经》的主要内容及理论

  整本《坛经》可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应邀在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第二部份,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这时《坛经》开始外传,俗称《六祖法宝记》。第三部份,是惠能大师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坛经》是中国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尊称为「经」者。其中共分十品,即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疑问品第三、定慧品第四、坐禅品第五、忏悔品第六、机缘品第七、顿渐品第八、护法品第九、付嘱品第十。

  其中心主张是: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以定慧为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佛性本有的思想,可说是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坛经》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经中同时还论述了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说:「功德需自性内求,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付嘱品第十〉三十六对法

  〈付嘱品〉是惠能大师临终前对弟子门人的嘱咐;他七十六岁时,预知时至,把座下弟子,如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同时叫到座前,对大家说:「你们几位和别人不一样,我圆寂以后,你们一定都能弘化一方,都可以做人天师范。现在我要教你们如何说法,才能不致离却顿门禅宗的宗旨。最主要的,你们要明白三十六对法……。」

  惠能大师所提的「三十六对法」,分别是:

   一、关于外境无情的,有五对:天与地,日与月,明与暗,阴与阳,水与火。

   二、关于法相语言的,有十二对:语与法,有与无,有色与无色,有相与无相,有漏与无漏,色与空,动与静,清与浊,凡与圣,僧与俗,老与少,大与小。

   三、关于自性起用的,有十九对:长与短,邪与正,痴与慧,愚与智,乱与定,慈与毒,戒与非,直与曲,实与虚,险与平,烦恼与菩提,常与无常,悲与害,喜与瞋,舍与悭,进与退,生与灭,法身与色身,化身与报身。

  佛法以中道为根本,凡是离于中道的对待法,无论说空说有,讲色讲心,都是不究竟的。因为在真理实相中,本来一切皆空,没有相对的是非好坏、生灭有无。以下的公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具体说明的例子:

  唐朝杜鸿渐宰相,有一次与无住禅师在寺院后院论道,其时刚好庭前树上有只乌鸦在高声啼叫,于是无住禅师便问杜相国:「是否听到乌鸦的啼声呢?」杜相国回答道:「听到了。」
   不一会,乌鸦飞走了;无住禅师又问杜相国:「是否还听到乌鸦的啼声呢?杜相国照实回答道:「听不到了。」
   可是无住禅师却非常认真的说道:「我现在还听到乌鸦的啼声啊。」
   杜相国听后,感到十分惊讶,问道:「乌鸦已经飞走,早就没有声音了,为甚么你说还听乌鸦的啼声呢?」
   无住禅师解释道:「有闻无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声是无常,声无生灭,故乌鸦有去来,而吾人闻性则无去来。」

  世间一切诸法,皆为对待之法,如上下、去来、有无、生灭、大小、内外、你我、是非、善恶、好坏等,都不是究竟的。因此惠能大师举出三十六对法,就是要弟子们明白对待法,希望他们能够离开两边的偏执,从对待法中超越,并取一个中道义。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唯有中道才能真正的超越。

  惠能大师说,于三十六对法,如果能够解用,就能贯通一切经义。举例说,如果有人问法于你,问在「有」,则以「无」来破其常见;问在「无」,则以「有」来破其断见;问在「凡」,则以「圣」来破其凡见;问在「圣」,则以「凡」来破其圣见。主要的,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就是以空遣空,以法对法。如此两边相因而随即离却两边,就能开显无所著的中道义,而不会失却中道的理体。

  其实,在这个世间上,宇宙万法,森罗万象,无一不是对待法。三十六对法也只是约略举例,例如,有人问:「何名为暗?」惠能大师就回答说:「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就成中道义。」余皆如是。

   所以,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义,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义,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义,华严宗以法界为中道义。无非教我们远离苦、乐二边;唯有离于二边,才能契入中道。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三)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真假动静偈》的真实意义

  《真假动静偈》是惠能大师在〈付嘱品第十〉所说的一首非常重要的偈。惠能大师在圆寂前,特别再次集众开示。当时很多弟子难免忧伤悲泣,六祖大师说:「法性本来无生无灭,无去无来,你们何必为生死动念?修行的人应该要毁誉不动、生死不动,因为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无来无去、无生无死,何必忧喜分别呢?」

  于是,为大家说了一首《真假动静偈》,偈云: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这一首偈语,主要就是说明动与静:动即生死,静即涅槃;动即去来,不动就是如来。

(一)「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一切无有真」,如《觉林菩萨偈》云:「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我们肉眼所见的「一切」事物亦即「现象」,到底何者为「真」、何者为「假」?其中并无「真实」的存在。我们眼、耳、鼻、舌、身五根,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因而产生五识;这五种心识分别为:

1. 一眼识,只缘色尘境,不缘其余五尘。

2. 二耳识,只缘声尘境,不缘其余五尘。

3. 三鼻识,只缘香尘境,不缘其余五尘。

4. 四舌识,只缘味尘境,不缘其余五尘。

5. 五身识。只缘触尘境,不缘其余五尘。

  但是这五种识,并不能离开感觉即感性而起作用;五境必须从属

于五识而生起,所以,五境的获得,并不是独立的、自主的,因此并无绝对的客观性;所以,又怎可以说,这就是事物的「真相」?若依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Loke)的「次性」(Secondy Qualities)说,以此事物之表象,而说之为真,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理性的思考」,难道合符「理性法则」的,那就是「真」的吗?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理性法则是人类思想的形式法则,它本身并无内容,所以亦无「真」、「假」可言。由此可知这种法则,只是人类的「思维眼镜」(参考罗素《西方哲学史》B.Ressell对康德先验范畴的评论);如果戴上这副眼镜去看这个世界的话,那么一切的事物,都首先被这副眼镜「过滤」,如此,所看见的,就不可能是事物的真相了。

  所以惠能大师说:「一切无有真。」我们所思考、所感觉、所看见的,其实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正如《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既然一切相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若能见相而不执着于相,亦即见相而离于相,也就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如此的话,就能体悟缘起之性,就能与如来相应了。「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萨知诸法因缘聚集所现之相。如是自性,如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如像,悉不成就。」(《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所以惠能大师说,「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二)「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假」者,身心幻垢也。如《圆觉经》云:「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如果能离开我们心中的成见、主观的感觉及思考,以智慧观照──最高的智慧即是般若,若能以般若智观照万物,我们的心性就能复归于至真的「本来面目」;见本来面目者,即能「离」假,那能「离假」的「自性」,也就是「佛性」。这即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不会动摇的自性,因此称之为「不动」。什么是「不动」?《圆觉经》说:「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在生活中自性起用,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是故重点是自性「起用」,也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起用即能离假,若不能知幻离假,亦即自性未「不取相起用」,故被一切相所取、所染而不能离假。当行者落于一切相时,就无处是真实。但若自心能离假,则处处皆是真。所谓「不在求真,只在息妄」;息妄就是离假,离假自然就能够归真。归真就是回复本来面目,所见的一切无非真实的法性,自然「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切无非是自性的呈现与流露。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四)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三)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有情」即是众生。而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就是因为他有情、识、感觉,懂得思考、活动,否则就同于草、木、瓦石,不识得反省、不识得努力、修行,乃至于觉悟

  因此,有情众生,若依真如自性起念,六根即有见闻觉知的感触。所以说是:「有情即解动」。无情众生如木头、石块,它没有自性起念,也没有见闻觉知,四肢更不可能移动,所以说是:无情则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行者不知「不动」之真义,而专守于不动的姿态,如一般人对「入定」的误解;或死守心念上的不动,如卧轮禅师「能断百思想」。在见性者看来皆如同木石,外相上的定,并不是真正的定、真正的不动,比如说,一张桌子,它被节节支解时,是没有任何知觉或感觉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不动;《金刚经》中佛陀对须菩提言:「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这是佛陀举他过去生中行菩萨道时,修忍辱波罗蜜这件事情来教诲我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不动。所以说,外修不动行,是未明心地;内心不为外界的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风所动,才是真正的不动、不退菩萨行。

(四)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什么是真正的不动呢?真正的不动其实就在动中,动中即有不动,亦即动中有静,静中有静;动、静二者是相成的,而不是相对的,所谓「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求动以释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僧肇《物不迁论》)若一味只求不动,永远不动,就会变成草木瓦石,形同无情之物,如何能够发起自性之用,证悟成佛?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若以为「心不起念,长坐不卧」是不动,则此种「不动」如同木石,故曰:无情无佛种。无情且没有佛种,又怎可能修行成佛呢?此处即牵涉到「无情有性」的问题,也就是草木能否成佛的问题;此问题最先由三论宗的吉藏提出,他认为可同取二边;后来牛头禅的法融,和天台、华严宗人亦相继加入辩论;而天台因此而分裂为山家与山外两派。可见这是大乘各大宗派的一大问题,而惠能大师的立场,较接近如来藏、华严系统。

  因此,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是为「动」,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是为「不动」。故曰「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五)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这里一层又一层地深入去说明「不动」的真正意义;首二句「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出自鸠摩罗什大师译《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其中「于第一义而不动」,在玄奘法师翻译的《说无垢称经》中译为:「观第一义摧怨敌。」

  「善」是智慧。也就是用智慧去观察诸法相。诸法之相,有世间杂染生死的缘起相,也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而此诸法之相,还有出世间清净还灭的缘起相。若行者的心「于第一义而不动」,安住在第一义谛中,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在第一义谛中,无生也无灭;没有是非、没有烦恼,不为四魔怨敌所动,是大安乐、大自在的境界。《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无自性的,也就是无生无灭。日子久了,功夫深了,智慧自然能增长,就能悟入第一义谛。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五)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这个「见」,就是禅宗所谓「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见」,也就是「体证」、「悟得」的意思;然而何谓「真如」?又什么是「真如用」?

  一切众生本来皆具有圆满的佛性,这个佛性有许多异名,如真如、法性、清净本心、本来面目、本际、实相、菩提。为了描述它自在无碍的本来面目,又叫它为本地风光。它又是万法之本,故称「法身」。又是万法之性,故名「法性」。此心之体不变不易,故称它为「真如」。此心觉性圆满本具,故名「本觉」。法性非虚妄不实,故名「实相」。心本清凉寂静,故谓之「涅槃」。

  其法义的阐释方式最常看到的是「体用」二说,也是现今常说的「本体论」与「现象论」。「真如」是心的本体论描述,「生灭现象」是心识所起的现象论。「本体论」与「现象论」是一体两面;本体论在于阐述心的静态本质、本有的特质。现象是作用所产生的外相。不论由本体论出发或由现象的角度出发,都是心的一种描述。

  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法从本以来,皆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假名为真如。」真如自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众生带着真如无量劫中在六道轮回,亦不会消失;而证悟成佛,真如体性也不会有所增加,此即所谓「法性如如」。只因众生妄想执着,所以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心,就没有凡圣、迷悟、空有、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种种法相的差别,真如自然法尔显露。

  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对清净真如的描述。又如《入佛境界经》云:「诸佛如来不见诸法,不闻诸法,不念诸法,不知诸法,不觉诸法,不说一法,不示诸法。」清净法性无我、人、众生、寿者相;离名言相,离觉观、离分别意识,离见闻觉知而清净无染,不净不垢。

 于理体,法性平等;于妙用,能显无量义。似水生一切波,全波本是水。体用亦犹如灯与光,光在灯在,光还照灯体,心光复照心体,故说体用如如,即体之用是妙智,即用之体是真如。妙智与真如皆是对心的说明而有,皆在一心中。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能善分辨诸法相,又能平等观之,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无论怎样说,最重要的是能「自性起用」,而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真如用」。

(六)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惠能大师要告诉各位学道之人,必须努力体会,多加思惟他说话的真正涵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惠能大师告诉智常: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若观念中还以为生命有生有死,有涅槃寂静,就执着于生死智当中,落于二相。也就是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在禅宗顿教门(此所谓「大乘门」,不是指大乘佛教,而特指禅宗)中再执取生死智,即执着于生死而无法了悟参透。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六)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七)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于谈论中能相契并产生共鸣,即知是人如《金刚经》所说: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故可与之深谈,共论了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若于谈论中不能相契并产生共鸣,则知是人福德尚不具足。这时只能选择对方所欢喜或习惯的语言来方便解说,以维系将来的缘份;所以说法者必须谦恭柔和,令对方即使无法真正相契,亦能心生欢喜。

(八)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一位菩萨道行者的使命与任务,就是荷担如来家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令一切众生本具之「觉」产生共鸣。以是之故,觉者不诤;若诤则可能失去令众生产生共鸣的机会。故曰「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本宗法门直指人心,此心本自真实,是故没有可诤论之处;对学人而言,悟者自悟,一点即破;若不悟者,硬要执着非争辩到底,分辨出一个绝对的是非善恶,这就是「执逆诤法门」,就会落入外在的生、死;善、恶;空、有;烦恼、菩提等三十六对法中的相对的一边。这样自性的光明就会被遮蔽,就无法显现,自然就会落入生死轮回之中了。

惠能大师最后的言教

  惠能大师向弟子们说完这首偈之后: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

  传法不传衣:五祖弘忍大师将衣钵传给惠能大师后,曾对他说过传衣的真义;那天晚上「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这就是是直接了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法。「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应供的器皿,二者代表心法的授受、传承。「善自护念」好好护持自己的心念,是自利。「广度有情」广度有情识的众生是利他。

  弘忍大师继续说:「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五祖交代六祖去度众生,在众生的心田下佛种是因,等到因缘成熟时就能成佛果。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无情识的木石无佛性(但有法性),既不能下佛种于因地,就不可能成佛果。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七)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对于衣钵的传承,当时五祖是这样说的:「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经过了六代,从达摩到惠能,人已能信,所以衣不合传。

  因此,惠能大师在圆寂前,承接五祖的嘱咐,而又说出上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偈。一花开五叶:五叶者,大众皆以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禅门五宗。

〈付嘱品〉中最后的部份,还有一段记述: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如佛陀灭度之夜,佛陀传达了对色身离世应有的看法:「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惠能大师亦是如此,理解并自然接受色身无常之法则。

  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有道」与「无心」是对法。如法门对示第九,惠能大师提示「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能真正理解三十六对法者,就是正法眼藏的传人。

  偈云:「觉觉不知觉不觉;悟悟空悟道中道。」能真实了解「空」义者,而且能将之落实在生活中者,称为「有道」;有道者如实了知生命的真义,所以常能正念现前,表现在生活中为「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无住生心」,亦即「无心」。所以能不住色、声、香、味、触而生心者,就是世间的通达人。故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是正法眼藏的传人。」

结语

  在这世间上,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么样的生活?依佛法来说,就是追求一种平常的生活,所谓「平常心是道」,所以佛教教我们要学懂「平常」,也就是以「平常心」过活;平常心其实就是「中道」,也就是不偏于有无、苦乐的二边。人生有时候太苦了,苦得令人失意消沉,烦恼困顿;但如果太快乐了,也会令人沉溺五欲,甚至是乐极生悲,所以我们若能离于苦乐相对的二边,自然会出现一个超越苦乐的自在境界。我们在思想上,亦不可过于偏激;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很多人,他们的思想都很极端,或愤世嫉俗、或怨天尤人;生活中有太多的执着、分别、比较,看不开、放不下,以致身不安,心也不安,这样就失去了生命真实的意义。因此,如果我们能以惠能大师的「三十六对法」待人接物,来过中道的生活,来做一番身心的修养,真正做到「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皆是道」;那么,生活中必然会有另一番的光风霁月。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都是看不清人生的本质,一生中总是营营役役,忙忙碌碌,每天不停的追逐,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是故能动不能静;多少人为了争名逐利,耗尽了一生的精力;然而在觉悟者的眼中,名利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不过也有一些人,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但求好好地过生活,所以即使再忙、再奔波,只要有些许的收获,就会觉得满意、幸福;这种人如果要他闲下来,静下来;不要忙,不要动,他的日子就会很难过。相反地,有些人能静不能动,他欢喜安逸、安闲,不喜欢劳动,如果要他稍微劳苦一点,稍微辛勤一点,他就会受不了,就会吃不消,就会觉得无法活下去。

  动静如此,贫富也是一样。世间上有很多的人,能富不能贫;富贵的时候,他尽情享受生活,可是一旦穷下来了,日子就会很难过。可是,有些人能贫不能富,他安于贫穷,一旦有了钱,反而坐立不安,引生无穷的烦恼,无法自在的过日子。

  所以,有无、动静都是相对的,都不是真实法;真实法是无去无来、不动不静的。外境一切现象,其实都不是真实的,所谓「一切唯心造」、「一切因心成体、因心而有」;由于我们凡夫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就会心随物转,被境所迁;若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皆可随心而转,正如《坛经》中,惠能大师曾对法达开示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勉示他诵经贵在明了经旨,心领神会,悟入自性,便能因诵经功德豁然开朗,明见心地,受用不尽;若口诵心不悟,纵使诵念千遍万遍,反被经法境界所转,越自迷蔽本心,不得见道。《楞严经》中亦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这亦是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的真义所在。(全文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