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寺院 > 海外寺院 > 正文

十五碑佛寺—马来西亚寺院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缘起
  每年的卫塞节,吉隆坡各寺院佛团的花车游行,皆由十五碑佛寺出发。这间典型的南传寺庙已建立长达105年之久。这里是南传佛教的精神堡垒,由德高望重的达摩难陀长老主持,为马来西亚佛教界作出长远的贡献。尤其是在接引众多英文教育者及大专生学佛,更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1895年,一批发心的锡兰人士正式在马来亚成立了锡兰佛教会。自1894年起,他们就开始向当时的英殖民政府恳求一块两英亩的地来作建佛寺用途。由于当 时许多锡兰人居住在吉隆坡的十五碑(Brickfield),因此十五碑这地方是他们的选择。
  十五碑佛寺有著朴实的南传建筑面貌。从此寺庙的大门一进入,就可看见一个莲花喷水池。此莲花池建于1956年。莲花代表清净,莲花池里流动的水给人感觉就像一股清流,流进心田,洗涤众生的无明与爱染。
  Wisma Dharma Cakra是这道场面积最大的建筑物。从远处就遥遥可见一尊庄严的佛像屹立在这建筑物顶上。此建筑物的底楼是多用途礼堂,称谓阿育王礼堂,可容纳将近一千人。此外,楼上都是用作课室、讲堂及研讨室。
  在这建筑物外,有一个类似阿育王石柱的纪念柱子。在佛教历史里,阿育王的护法精神一直是人们学习的对象。根据印度佛教史,阿育王曾经在佛陀停驻过的主要地方立下纪念柱子;十五碑佛寺建造了类似的纪念柱子,象徵著佛教已立足在马来西亚的国土上。
  WismaDharmaCakra 相面对的主殿建于1894年,是十五碑佛寺成立时最初的建筑结构。这栋带有英殖民时代味道的建筑物面积不大,供奉了一座佛像,旁边还有一座卧佛。通常信徒 们来到十五碑佛寺时,都会在此礼佛。平时一些诵经仪式亦在此进行。在它侧边,有着一座58英尺高,直径40英尺的塔。这座国际佛塔(Chetya)是在 1971年8月完成的。此塔里头供养著佛舍利及收藏了许多世界各地不同传承的佛像,好比是一座佛教文物馆。
  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得到十五碑佛寺的批准,长期在此道场进行各种宣扬佛法的活动。这团体附有青年组,妇女组及福利组。这三组各别进行了许多的活动,让不同根基的对象从不同的管道薰习佛法。
  每年在十五碑佛寺,都会举行一些大型的活动,如庆祝卫塞节、诵经祈福会、短期出家、八关斋戒、研讨会等。
  除了这些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之外,平日的十五碑锡兰佛寺也不会见得冷清。此寺庙举行了许多的例常活动让信徒们参与。其中包括了静坐班、佛学班、佛学讲座、福利工作等。
  自1980年起,十五碑佛寺开始举办幼儿园。这其实是一项慈善行动,此幼儿园的课程是没有涵盖佛学课程的,纯粹只是帮助父母减轻孩子的教育负担。目前在此就读的儿童大约有两百人以上,以印裔孩子居多,其次是华人。
  英语是十五碑佛寺的主要媒介语。虽然如此,每星期日这儿也设有华文佛学班,分为小学,中学及成人班,时间是在早上10.30至中午12.30;而成人班则在中午十二点半至两点。目前参与的总人数有三百多人。此外,静坐课程也有用方言教导。
  星期日是十五碑锡兰佛寺最热闹的时候。不管大人或小孩都会前来此地进行不同的活动,如佛学班、佛曲班、福利活动、义卖食物等。
  每星期五晚上,十五碑锡兰佛寺都会有英语佛学讲座。通常此讲座是由达摩难陀长老开示,四十余年来风雨不改,渡化了无数信徒。有时长老邀请出外弘法时,就由其他讲师代劳,这已成了十五碑的一大特色。

  联 系
  Buddhist Maha Vihara
  Add: 123, Jalan Berhala, Brickfields, 5047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274 1141 / 886
  Fax: 032273 2570
  Email: bmvhara@po.jaring.my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