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百科 > 佛教人物 > 正文

净慧法师

  作者: 觉悟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1933年生,1岁多寄养寺庙,童年出家,跟随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学掸,为祥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复兴赵州禅师祖庭柏林寺、智者大师祖庭当阳玉泉寺,主持四祖大师道场正觉寺,任中国佛协副会长、河北佛协会长等。创办《禅》刊、《中国禅学》。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等,使无数学人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的智慧、禅的清凉、禅的慈悲、禅的洒脱。

中文名 净慧 职业 湖北四祖寺、玉泉寺方丈
别名 妙宗 传戒师 云居山虚云法师
国籍 中国 剃度师 武昌普度寺宗樵和尚
信仰 佛教 毕业院校 中国佛学院
出生地 湖北新洲 代表作品 佛教刊物《法音》杂志
出生日期 1933年 主要成就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逝世日期 2013年4月20日   柏林寺方丈、四祖寺方丈、玉泉寺方丈

个人经历

  净慧法师,法号妙宗。

  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

  于2013年4月20日上午圆寂。

  14岁至武汉三佛寺依止大鑫和尚。

  18岁到云门寺受具足戒,成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

  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即入学深造,颇得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的赞赏。

  1963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京、广东、湖北参加劳动。

  1979年摘帽、改正,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

  1981年《法音》创刊,任责任编辑。

  1983年至2002年任主编。

  1982年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

  1987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

  1988年受命筹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被选为会长。

  1992年主持柏林寺重建工作。

  1993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副会长。

  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2年,应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创办人/主席庄世平先生及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之邀,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永远荣誉顾问。

  2013年4月20日凌晨六时许,净慧大师在湖北省黄梅县四祖寺圆寂,世寿81岁,戒腊63夏。

生平经历

青年时期的净慧长老

青年时期的净慧长老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

  长老因家庭贫困,一岁半即被父母送入尼庵,由海善、仁德二位尼师抚养,小名如意,后即在当地发蒙就学。长老(按:为叙述方便,后简称“净慧长老”为“长老”)天性颖悟,喜好读书,受寺院生活之耳濡目染,对常用佛经、早晚课诵以及楗槌法器颇为熟悉。十四岁由仁德尼师之师能庆长老尼携至武昌卓刀泉寺礼宗樵上人为师,成为沙弥,法名宗道,号净慧。旋至三佛寺,亲近大鑫太老和尚,进念佛堂,学习规矩礼仪。解放后,即参加由寺院组织的毛巾厂劳动。勤奋好学,日有所进。

  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在两度亲侍虚老之数年间,长老得以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并深得虚老的赏识和器重。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得赐法名:承续临济宗为第四十四世,净慧本宗;承续曹洞宗为第四十八世,净慧复性;承续沩仰宗为第九世,净慧宣道;承续法眼宗为第九世,净慧本性;承续云门宗为第十三世,净慧妙宗。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入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班,为中国佛学院首批佛学研究生。长老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对佛教的历史、教义、教规等都有较为系统深入的了解,颇得当时的师长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人的赞许。1962年,长老因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3年离开佛学院,辗转于京、粤、鄂等地接受劳动改造。

  直至1978年才被摘去右派的帽子。这期间,长老虽然精神上倍受歧视、生活上饱受磨难,但这段经历,却使他变得更加练达、坚韧和成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逐步得到落实,在赵朴初居士和正果法师的关怀下,长老于1979年初得以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一职。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事理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长老被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

  1987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务理事。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在第一届河北省佛代会上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89年,创办《禅》刊,并主编《禅宗灯录大全》。199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上当选为副会长。

  住持柏林禅寺期间,长老大力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为了广泛地宣传这一理念,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在教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998年,长老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1988年开始,至2003年9月万佛楼开光,长老不辞艰苦,宵旰用心,历时十五年,赵州祖庭的复兴工作始告大成。次年,长老乃退居,将方丈之位让于弟子明海法师。

  退居之后,长老又以年逾古稀之躯,应本焕老和尚之邀请,接管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为重振东山法门,长老殚精竭力,整顿道风,恢复丛林传统,除了继续做好本老所创办的《正觉》杂志的同时,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禅文化夏令营”,创办了双峰讲堂,与柏林禅寺遥相呼应。为了改善祖庭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长老提出了“大四祖”的理念,将四祖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的治理以及社会的和谐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扬。

  住持黄梅期间,长老还奋力重修湖北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当阳玉泉寺、度门寺、河北邢台玉泉寺、大开元寺等古老道场。每修复好一处道场,长老即刻择其有德之贤者而居之,自己则两袖清风,一衲飘然。其为教之忧患意识,其老当益壮、为法忘躯之承担精神,大有其先师虚云老和尚之遗风。

  长老自幼出家,亲承虚云老和尚之教诲,对虚云和尚“四根(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条大根——修证之根、戒律之根、经教之根、现实之根)一本(以禅宗为振兴中国佛教之根本)一枢纽(巩固古老的传统大丛林之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它们的表率、辐射和引领功能)”的佛教振兴理念心有领会,又得周叔迦、明真、正果、赵朴初等良师益友之提携,在自身天赋极高及早年儒释兼修的基础上,又经过中国佛学院数年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佛学根底甚为扎实,对佛教典章制度非常熟悉。所以在恢复赵州祖庭的过程中,在寺庙建筑、僧团管理、法务活动、僧才培养、文化建设、弘法理念,以及处理寺院与地方政府和民众关系等等方面,长老皆能以超常、圆融的智慧处之,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理如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纵观长老在复兴祖庭、培养人才、弘化利生等诸多方面的事迹和经验,长老在如下几个方面所提出的理念,至为宝贵,值得我们后人永远记取和践行。

  一、在道风建设方面

  长老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道场各种管理规约,坚持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在此基础上,长老又针对当时各地僧团建设当中所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生活腐化、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现象,特地提出了“四化建设”和“强化四种意识”的口号。四化就是僧团道风要坚持传统化,僧团管理要坚持律制化,僧团弘法要坚持大众化,僧团生活要坚持平民化。四种意识是不断强化信仰意识,不断强化归属意识,不断强化神圣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此四化建设和四种意识的提出,可谓高屋建瓴,直指僧团建设的要害,切中肯綮,堪为现时代中国大陆佛教僧团建设的指路明灯。

  二、在僧才培养方面

  长老立足于丛林传统,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了“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口号,提倡“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理念。为了解决僧团素质普遍低下、人才奇缺的问题,长老一接手赵州祖庭,即一手抓殿堂建设,一手抓僧才培养,首先成立了僧格养成班,既而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河北佛学院,后来又在四祖寺创办了“双峰讲堂”。为了办好佛学院和讲堂,长老亲自执教,并为佛学院制订了院训纲宗——“信戒学修”、“养成僧格,融入僧团”之二八方针。长老指出,“信戒学修”是僧才教育的核心,“养成僧格、融入僧团”是僧才教育的目标。“信”的内容就是“以三宝为信仰的核心,以因果为信仰的准绳,以般若为信仰的眼目,以解脱为信仰的归宿”。“戒”的内容就是“爱国以守法为根本,爱教以持戒为根本,做人以道德为根本,做事以慈济为本”。“学”的内容就是“授课以信戒学修为基本内容,学习以闻思读写为基本方法,老师以言传身教为根本职责,学僧以尊师重教为根本态度”。“修”的内容就是“以禅观礼诵为修持的内容,以丛林生活为修持的依托,以养成僧格为修持的目标,以观照生活为修持的要求”。长老所提出的这一整套僧才教育理念,非常切合实际,意义深远。

  三、在弘法理念和弘法方式方面

  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深入观察。长老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为了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长老于1991年,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修行理念,与此同时,还专门针对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佛教信众,在大陆率先举办了“生活禅夏令营”,每年一次,从未间断。

  生活禅是长老根据佛教“契理契机”的原则,在对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修行理念。它既是对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祖师禅精神的继承和回归。在某种意义来说,生活禅找到了佛教与时代相结合的契入点,找到了佛教与现实人生相结合的新的对话方式,应该说,它抓住了佛教的根本命脉,代表了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之相应的,生活禅夏令营则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体现了人间佛教精神,积极进取的、全新的弘法方式。这种弘法方式,不仅深受广大青年佛教信众的欢迎,同时也为佛教积极参与现实、从而达到化导人心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年,同样的,中国佛教的振兴也离不开青年。长老针对青年人所开办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佛法的普及,提高广大信众的信仰水平,促进僧才建设、为佛教贮备人才,提升佛教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佛教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教化功能等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思议的作用。经过长老十多年的不懈倡导,生活禅夏令营这种弘法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内外人士的认同,为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在长老所倡导的“生活禅夏令营”和“禅文化夏令营”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有很多佛教团体,也都纷纷效法这一形式,利用暑期,为青年佛子开办不同形式的夏令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得教内外人士的充分肯定。

  随着改革开放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为了鼓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