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佛教文化 > 正文

【天人礼赞】敦煌壁画飞天艺术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唐代飞天由天人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完全进入了人物画的范畴,工笔勾勒,重彩平涂,形象鲜明。图/微信旃檀精舍


佛教飞天的形像,据《洛阳伽蓝记》卷二载:「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石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经十个朝代,历一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在敦煌莫高窟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

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更替、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笔触风格各不相同。唐代是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飞天形像达到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诗人李白曾咏赞敦煌飞天仙女:「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隋代莫高窟305窟窟顶东坡的飞天群,藻井外以莲花火焰摩尼宝珠为中心,在天花流云中穿行,姿态潇洒不拘于形式。图/微信旃檀精舍

隋代敦煌飞天风格

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均崇奉佛教,这时期的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这期间建造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历史遗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此时敦煌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飞天有关。

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隋代莫高窟420窟伎乐的飞天,在火焰纹背光上方飞行,有的捧花盘供养,有的弹奏箜篌、琵琶,有声有色。图/微信旃檀精舍

 隋代莫高窟420窟伎乐的飞天,在火焰纹背光上方飞行,有的捧花盘供养,有的弹奏箜篌、琵琶,有声有色。图/微信旃檀精舍

隋代飞天的绘制达到鼎盛,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动感和生命力,已摆脱西域画风,以中原技法取代之。

飞天基本上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长;或丰肌丽质,婀娜多姿,眉宇含情。飞天的动态多变,俯抑斜正,起飞俯冲,不拘一格。有的洞窟四壁,环窟绘带状飞天一周,以飞天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如莫高窟二四四、三九○窟,这是隋代飞天变化的特征。还有一特殊形态,二七六窟有反弹箜篌飞天,在莫高窟反弹琵琶甚多,反弹箜篌仅见此例。

隋代的飞天表现形态丰富,绘画技法日臻成熟,造型不以线为主,而是线、色并用。大量以颜色铺排,色彩浓重,效果极为强烈。且飞天多用数种色彩排列出火焰纹样衬托,显得光辉烂漫,极富想像力。飞天群体构图,让人感到隋代的洞窟琳琅满目,的确是飞天的世界。

 隋代莫高窟390窟奏乐的飞天,头束双髻,背身弹箜篌,动作写实,飘带飞扬,形象潇洒。图/微信旃檀精舍


 中唐莫高窟158窟的飞天,姿态轻盈优美舒展,装饰华丽别致,是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图/微信旃檀精舍

唐代敦煌飞天演变

雄居世界的大唐帝国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这期间也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以吐蕃占领敦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唐前期国家蒸蒸日上,石窟壁画绚烂华彩,风格清爽明朗;唐后期,吐蕃占领敦煌,由于吐蕃人也笃信佛教,加上唐代文化根深蒂固,因此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变化不大。唐至五代敦煌艺术进入成熟、定型,并趋于程序化的时期。

唐朝国力的强盛,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由于帝王自身信仰佛教,直接促进了佛教的兴盛。敦煌石窟也呈现空前辉煌的局面,现存唐代洞窟二百三十六个,占全部洞窟一半以上。

 唐代莫高窟39窟西壁龛内的献花飞天,飞天一手持莲花花盘,一手拈牡丹花蕾,飞身而降。图/微信旃檀精舍

飞天现世俗风情
此时壁画中的飞天已完全中国化,其基本形像是菩萨装,女性体型,受到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其画法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人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粉壁丹青,完全进入人物画的范畴,工笔勾勒,重彩平涂,形象鲜明。

唐代出现的经变说法图,画幅巨大,内容丰富,画面是当时以皇帝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喻示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势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由于经变画的渲染冲淡了宗教气氛,把佛教概念中的抽象和神秘转为人间的现实,增强了世俗性。

飞天造型贴近现实生活,甚至把飞天绘成最具时尚的女性写照,完全成为中国写实的仕女画,有着鲜明的中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不仅如此,飞天的脸型也转为中原的面孔,西域形象已荡然无存,但依然保存飞天的基本特征,半裸、露臂、赤脚、带有钏环装饰等。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如莫高窟三二九、三三一、三二○窟等。

 中唐榆林窟25窟北壁的散花飞天,飞天在云端双手捧花飞翔,线条圆润,色彩鲜明而简约。图/微信旃檀精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