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一部著名佛教经典,"能断金刚"意指比金刚还坚固,"般若波罗蜜多"指智慧,《金刚经》主要讲述的是:通过最究竟的智慧,到达成就的彼岸,获得解脱。
《金刚经》包含了对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种种思考,fo在与弟子的对话中,为我们解惑种种答疑,是一部开智慧、了脱生死的无上法藏!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偈语,历来被认为一经之精髓,而广为传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非常深远。
千余年来,有无数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因为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有醒悟,才拜入五祖弘忍门下,终得成就。《金刚经》的汉译有多种版本,现在广泛流通的是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一卷本。
《金刚经》的主要内容是说佛为长老须菩提等大菩萨们讲述诸法性空无相、不住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乃至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得。菩萨|修行,应远离诸相,不应住色生心,应于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告诉人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不应执着。
无论是谁,能够随缘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甚至是仅仅解说其中的四句偈,说四句偈的地方,就是圣地,就像佛的塔庙所在的地方一样,人天都要供养,都要尊重。
《金刚经》中说:"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义。"受持、读诵本经的功德,非常殊胜,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 增长福德
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有福德才能处处顺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
《金刚经》中前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献,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帮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正法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健全人的品德,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而得到彻底的安乐,所以其福德不是财布施所能比的。
2 消除业障
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众生的千差万别。无始贪嗔痴,造下过许多不善业,所以现实的生命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等。受持《金刚经》,就能消除各种业障。经中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持本经之后,如果遭到他人的轻视,这正是在消除过去世的业障。修学《金刚经》,能消除业障,清净身口意。三途恶业都能消除,更不用说其他的小业障。
3 开发智慧
《金刚经》以菩萨六度中的"般若"为主,首要在于开智慧,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无住就是为了成就般若。经中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间、出世间第一希有功德,就是打开了般若智慧之门,开启了无上般若智慧,速灭妄念,速长福德,通达实相。
4、成无上道
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陀是大觉悟者、大智慧者,是智慧福德的圆满成就,读诵《金刚经》,能成就无上道。持诵《金刚经》,在吸收学习经文义理的同时,也会得到菩萨们的加持,龙天护法的保护,不但在世间人中堪称第一,就是在出世的三乘圣人中也堪称第一。所以说:"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是继承fo陀的遗教,弘扬正能量,利济群生,能成就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功德利益。
晚上可以读《心经》吗?网上说晚上不能读《心经...
楞严经多少个字?楞严经全文多少字? 《楞严经》...
金刚经读诵仪轨 步骤一:香赞 l xiāng zh r fǎ ji m...
《地藏经》,从香赞开始念,念到回向偈,结束。...
读金刚经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知道《金...
《金刚经》 不是写出来的 ,是由 释迦牟尼佛亲口...
《地藏经》从《地藏经》赞到《地藏经》回向偈共...
妙法莲华经全文共 八万余字 。《法华经》是中国...
如何诵《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的读诵方法...
抄写金刚经的注意事项 一、认真抄写,切忌潦草,...
《金刚经》,一部著名佛教经典,能断金刚意指比...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
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
释迦牟尼佛讲经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
为什么《地藏经》有三个名字?各代表什么含义?...
微友: 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弟子妙成常以毛笔小...
我们诵完经回向时,只祝福某人身体健康、家庭和...
为什么要跪着诵经呢?我有个比喻,你为对方坐着...
《华严经》中的华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原来,...
《金刚经》,来源于六百卷 《大般若经》 中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