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实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精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刚才一直还沉浸在得到佛夸奖的喜悦中的阿难,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赶紧站起身来,双手合掌,在佛前五体投地,恭敬顶礼之后问佛说:“佛啊,刚才我一直在思考,既然你已经肯定地告诉了我们,我们的见性和闻性,不生不灭。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还说我们这些人,都丢失了自己的真性,忘却了自己的本心,生生世世颠倒行事?还请佛大慈大悲,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从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阿难已经真正地动脑筋了。是啊!既然我们每一个众生,全部都本来具有真正的自心,而这个真正的心,从来都没有动、没有静、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善、没有恶、没有好、没有坏,这难道不是说我们全部都很了不得了吗?难道不是说我们本来就是佛吗?既然这样,那我岂不是干什么都是可以的了?为什么佛你刚才还要斥责我们“失却真性颠倒行事”呢?!
听到阿难的这个问题,佛就舒展自己的紫金色的手臂,手指下垂,展示在阿难的面前,对阿难说:“阿难,你看我的这个手臂,是正的,还是倒的?”
阿难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状态,他很聪明地回答说:“佛的手臂的这个状态,在世人的眼睛里,是向下倒着的。而从我的观点来说,我根本不知道应该说是正还是倒。”
佛问阿难说:“那你说说看,在世人的眼睛里,我的手应该怎么样才算是正的呢?”
阿难回答说:“如果佛的手臂,向上指着天空,这样的姿势在世人的眼睛里,就算是正的了。”
佛这个时候就把手臂正了过来,并且回答了阿难的问题:“像这样,我把手臂冲下,世间人认为是倒着的,而当我把同样的手臂向上的时候,只是颠倒了一下方向,在世间人的眼睛里,马上就变成了正的了,这就是世间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同样的道理,你就应当明白,你的身体和佛的清净法身之间的关系,和我的手臂上下颠倒就会变成正倒一样,本来就是一样的东西,在我这里就是正遍知的佛身、清净法身,在你们那里就成了颠倒的凡夫身、庸常身。”
在佛用这样的语言对阿难进行正和倒的解释的时候,相信阿难应该有些明白了。比如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的,如果你在大地上立一个标杆,如果你从东方看的话,这个标杆在你的西边;如果你从南边看的话,那个标杆在你的北边,不论你说这个标杆在你的什么方向,并不会改变这个标杆的一丝一毫,唯一改变的,仅仅是你这个观察者的角度和方向而已。
同样的道理,我给你一把尖刀,请问你这是一把凶器吗?你肯定会回答说:要回答这把刀是不是凶器,一定要看这把刀是不是犯了凶事,是不是伤害了他人?如果这把刀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你又怎么能把它称作凶器呢?哪怕他一直佩戴在一个杀人惯犯身上,只要这把刀没有被用来伤害人,就不是凶器。甚至在用它削水果的时候,我们还会认为它是我们的助手呢!
如果你仅仅因为这把刀可能会被用来杀人,就一口咬定它是凶器的话,任谁都知道这绝对是错误的了。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如说你在上飞机的时候,如果你带了一把小刀,哪怕是工艺品,哪怕是指甲刀,都会被要求打包进托运行李中,不允许你随身带,理由就是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言下之意就是你可能会用这个来杀人,或者被别人用来杀你。
如果这个理论推广一下的话,我们每一个男人都不能上街了,因为街上一定会有女性出现,而我们男人身上随时都带着强暴女性的凶器啊!难道不是吗?
好在我们男人从来没有因为天生的可能作恶的这个凶器,而被禁止上街。
上面的这段啰里八嗦的话,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任何的判断,都首先要有一个基准,或者说标准,或者说定义,或者说参照系,在没有确定这个前提之前,什么判断都是错误的。要不然,就会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其实并不是大家的认识有多么的不同,仅仅是因为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差异而以罢了。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就知道,所谓的善恶,所谓的好坏,所谓的凡夫和佛,等等一切,全部都是角度的差别而已,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可是我们所有的人,往往都会为了得到别人眼里所谓的快乐,别人嘴里所谓的幸福,拼命的加班赚钱,然后买房买车,换房换车,不少人因此而变成了房奴车奴,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部都交给了银行,留给自己的则是一年年贬值的汽车,和一旦卖掉就得露宿街头的房子。自己有没有考虑过:这是不是自己希望过的生活呢?
有不少的女子,在时尚杂志和媒体的洗脑之下,怎么看都认为自己的身材太差,面容不美,因此就铤而走险,任那些整形医生在自己的身上裁裁减减,拼拼凑凑,这里一个刀口,那里一个孔洞,幸运的,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变化出时尚眼光里的美妙身材和面孔,浑然不管那些刀口和内置物品的长期安全性;不幸的,可能在手术的当下,就会造成长短脚、烂鼻头、腐蚀胸等终生残疾,得不偿失啊!
仔细想想这些,哪一个不是颠颠倒倒的呢?有谁能够真正地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完全按照自己本来的愿望和想法,自由自在地走完人生道路呢?
佛紧接着就问阿难:“阿难,你再仔细地观察思维你的身体和佛的身体,到底这个颠倒,出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的身体就是佛身,你的身体就是凡夫身呢?”
这个问题,把阿难和一干大众问得瞠目结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都只是呆呆地望着佛的身体,完全不清楚这个颠倒到底在哪里。
第九卷 第二章 五不还天、无色界天 《大佛顶首楞...
第九卷 第五章 色阴境界十种魔境 《大佛顶首楞严...
第五卷 第四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一) 《大佛顶首...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论戒律(以淫戒为主) 整个楞严...
第二卷 第七章 见性无大小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
第八卷 第五章 众生内分、外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一卷 第十章 思维体即心,也错了! 《大佛顶首...
第十卷 第七章 此经此咒福德无量不思议 《大佛顶...
第九卷 第八章 想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大佛顶...
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论戒律(以淫戒为主) 整个楞严...
第十一卷 第二章 论因缘 所谓因缘,就是因与缘,...
第十一卷 第一章 论佛教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我...
第十卷 第七章 此经此咒福德无量不思议 《大佛顶...
第十卷 第六章 再说五阴虚妄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 第五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
第十卷 第四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大佛顶...
第十卷 第三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
第十一卷 第五章 论在家出家 在《楞严经》第一卷...
第十卷 第二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中) 《大佛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