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将“般若”称为“诸佛之母”,要想度脱轮回的苦海,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唯有般若方能办到。
“般若”是什么?
“般若”由梵语发音而来,应读为bō rě,意为智慧,指通过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从而显现出来的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实相之理的甚深智慧,即称“般若”。
我们常说“般若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度”,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意思。三界众生由于无明而造业,以至于生死轮回,永住于烦恼苦海中。佛教的六度就是帮助众生转迷成悟、摆脱生死轮回的修行法门,而般若正是六度之一,也是最核心的一个。
“般若”与“五度”
佛经上的“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恨,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诸波罗蜜虽无差别,若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五度是世间法,以般若智慧去行其他五度,这样的六度才是出世间的法。所谓“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没有般若智慧的五度,与世间法无异。
关于“六度”还有一句话说,“五度为盲,般若为导”,没有一些般若智慧来指导,前五度也很可能会陷入盲修瞎练。
没有般若为指导,虽然也修布施但都只求了福报,甚至会陷入片面追求现世福报的陷阱,与解脱毫不相关。
没有般若为指导,不清楚制戒的缘由,不明白持戒的根本精神,持戒也会变成死板机械的教条,反而成为修行的束缚。
没有般若为指导,一味强行忍辱,憋久了就是定时炸弹,把自己也憋出病来。真正的忍辱是看清了因缘因果,慈悲地接纳他人的不同,用般若把委屈化解化空。别人说好说坏没关系,说好我感谢他,说不好呢,能消除业障,我也感谢他。
精进也是如此,一天忙到晚,不论是工作还是念佛坐禅,绝对不是比谁耗的时间最长。没有般若智慧,嘴里念着佛,脑子里却还在胡思乱想,烦恼没完没了。
禅定更是需要般若,否则不仅心安定不下来,更可能走偏走岔。有的人得到一点点进展,就自认为自己天赋异禀,盲目地认为自诩达到了“四禅八定”。《六祖坛经》中就说,“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但同时,般若也必须是要在禅定中逐渐修证的。
五度是在修我们的福德和定力,同时也在逐渐成就般若智慧,因此,般若与五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随着修行的深入彼此增上的关系。
三种般若
修行,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宿。《大乘义章》卷十依据《大智度论》立三种般若:
1文字般若
用文字语言来表达佛法的要义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经说法等,是佛陀与佛门弟子的心髓,提供给学佛之人方便理解,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彻悟实相妙理。所以我们听经闻法,为的就是学习、领悟文字般若——解空的智慧。
2 观照般若
是观察诸法事理的智慧,也就是观照一切有为和无为诸法俱不可得的智慧。学佛不仅要研究三藏佛典,还须向当下身心世界加以观察,依经中的道理,起心动念,常有观照,逐渐达到无分别,伏断烦恼。
3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是指能观诸法如实相的空性智慧。又称为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是如来的法身,是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具有,而且个个平等,同样俱足,亘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自性、法性、佛性。《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相般若为观照般若所知之境界,其体虽非般若,而能生起般若,故称实相般若。
般若又从哪里来呢?还是《六祖坛经》中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因此,学佛须身体力行,历事观心。从文字般若而引发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证实相般若,由闻法而运思、而修证,成就自然增上的学佛次第。
2021年佛教节日一览表,佛弟子必备!建议收藏!...
佛教烧香图解及烧香解说 识图学上香 (电脑PC端点...
说法印 说法印,表示佛说法时所结的印相。 说法...
【摘要】1.不落因果:解脱者不落因果法(有为法...
佛诠释: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
善士提问: 明知别人的家庭有矛盾,还带出去朝山...
佛像 佛教是佛陀教育的简称,佛教大约在春秋时期...
问讯是表示把佛菩萨、师长及受尊敬的人供奉到顶...
五戒诵戒仪轨 附注: 佛制出家弟子每半月必须诵...
右绕: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于右也。无量寿...
佛法的利益要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
佛前供水,是因为水有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 是指...
何为因果?何为业报? 因 就是原因,也叫因缘。...
炎炎夏日,来来往往的信众们穿梭于各殿堂之间,...
学佛的居士在平常做早晚课或者念佛号的时候,经...
大乘佛教将般若称为诸佛之母,要想度脱轮回的苦...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
你看到过卍这个符号吗?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 在寺院...
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说 你要发心啊! 你要发心去做...
佛法的利益要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
佛前供水,是因为水有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 是指...
何为因果?何为业报? 因 就是原因,也叫因缘。...
炎炎夏日,来来往往的信众们穿梭于各殿堂之间,...
大乘佛教将般若称为诸佛之母,要想度脱轮回的苦...
你看到过卍这个符号吗?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 在寺院...
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说 你要发心啊! 你要发心去做...
佛菩萨像能不能戴在身上? 建造寺庙、塑立佛像、...
我们在阅读佛经时,常会看到翻译者为某代的某位...
到寺院的规矩 到佛教寺院参加各种活动会不会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