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佛教文化 > 正文

佛教幸福观今论

  作者: 王建光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如何求得人生的幸福,这是一个古老而长青的命题。在当代社会中,净化心灵使自己不对万物起贪着之心,以恢复人性自然的本来面目和向善的本性、求得真正的人生幸福,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佛教是人类的一种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其人文价值有着更为宽广的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佛教幸福观的精髓已经成为人生的精神食粮之一。佛教作为当代社会大众有益的、值得亲近的幸福法门,把幸福概括为:(1)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2)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3)文明高尚的社会行为;(4)积极负责的人生理想。佛教的幸福观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借鉴和利用。

  一、幸福法门长青树

  判断佛教的幸福观是否有现代意义,关键要看现代社会中有无对人的本性的压制、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是否得到发挥、人的精神是否仍然痛苦。换言之,现代人所受到的痛苦和精神与佛陀时代有无不同,有无共性。如果有的话,那佛教的幸福人生观显然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1.时代变了,但人们所面临的困惑、痛苦的本质仍然还存在。

  首先,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达到相当的程度,但从根本上说,人类仍然没有摆脱诸“苦”折磨,一切皆“苦”的本质也仍然泛有改变。传统的“苦”的根源仍然存在。其次,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说法是对于人类这一个生物学的整体而言是成立的,而对于一个具体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那就有着显著的不同,不论是GDP、人均收入,还是生活水平都是不同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内,这种差别在国家、地区之间还会存在,甚至还会越来越大。再次,从古至今,人们面临的问题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都是由困惑、恐惧和希望构成的。简单地说,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对物质的贪欲,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对人的精神自由的压制、存在着科技进步所造成的异化,人的存在价值就不是彻底的自由的,佛教的人生观也就是更有影响力的。

  2.西方的工业文明不能医治人们的心灵痛苦

  从希腊理性主义文明的人文主义思潮,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我是人,我只过人的幸福”思想,以及后来的各种人本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流行,还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这些理论都带有一定片面性,或是带有明显地对自我的强调和凸显,带有对个人角色的无限放大。相反,佛教认为,虚幻的自我实体是人的内在真实生命价值实现的最大障碍,对有形的“我”的顽执正是“我”痛苦的根源。要想消除人生的痛苦就要放弃对“我”这个因缘和合的假相的盲目崇拜,而发挥明达自己的佛性

  皈依了佛教并在尼泊尔修行的法国人马蒂厄用现代的语言说出了佛教的这一功能,他说,佛教“是一条路,一条得救的路,将佛陀引向觉醒的路;它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紧张的心理和精神劳动而达到解放的手段。……这条路的目的乃是达到人们所说的‘完善’、最终的认识、觉醒,或者用专业的话说是‘佛陀的境界’。”(《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

  二、正信佛教福坦途

  佛教名相概念复杂,这是现代人对佛教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佛教大义,感受佛陀济世本怀,按照佛教教导的原则去做,即是贯彻佛教的幸福观。一个佛教徒只要贯彻佛教慈悲济世、佛陀关怀人生的精神,就可以找到人生幸福。

  1.用佛教正道指导幸福人生

  幸福的生活从哪儿来?从根本上说,在一个社会中,任何人的幸福生活都是建立在正常、正当的生活原则基础上的。在此意义上说,佛教的“八正道”思想就有着长青的意义,其实它是用了一种特别的语言反映了人类最一般的道德规范,不仅对于出家众和在家居士,而且对于一般社会大众也都有着现实指导的意义。如果我们坚守八正道,即能通过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开启觉悟获得智慧,最终达到智慧、光明幸福的人生。不仅可证诸法实相,也可达到的终极的幸福。具体地说,一般社会大众如何借鉴佛教的幸福观呢?

  (1)正见:佛教所说的正见即是对事的如实知见,这种“见”正是对宇宙万法的正确反映,坚持正见不仅能够使自己杂念不生,心不被邪见污染,更有利于道心的生长。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坚持“正见”,自己即时刻能够使自己“心”住于高尚、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而对违犯佛法大义、有损人类基本价值观和社会良心的一切观点或邪教能够增强抵御力,使自己身心不受影响。心为身本,心正则生活正,有正见指导的生活则是有意义的生活,当然是幸福的生活。

  (2)正思维:能够依正见而对世间之法进行的观察、思维,这种正思是抛开了一切的“我执”、“我慢”而进行的价值判断。  “我执”和“我慢”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各种形式的表现,如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甚至民族沙文主义都是。其共同点都是不能以“正思维”处理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把“个人”  “自我”的地位进行无限膨胀,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缺少宽容、没有同情、不能体谅他人,不能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共存共生、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其言行当然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和谐,这样,在现代社会中肯定会遇到挫折,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快乐幸福的人生。

  (3)正语:佛教的正语即是不说妄语欺骗别人、不以两舌搬弄是非、不以恶口辱骂他、不作巧语。为人之言应当诚实、和蔼、礼貌。中国人常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敬”首先是从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其主要也是通过语言进行交往的。对于一般大众而言,你对别人恶口相加,却想得到别人和蔼可亲的语言,显然是很难的。至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心口不一等,轻则失去别人的信任,在社会上没仃明友,重则可能违犯国家的法规.受到法律制度的惩处。若如此,就会造成人际紧张,社会地位受损,怎能有快乐呢?言为心声,应该把善良之心通过和暧的言语表达出来,不仅能够增加同事问的交流,更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4)正业:佛教的正业是指不对众生有害的行为,像杀生、邪淫、偷盗等都不是正业。此处众生指一切众生,像渔、猎、屠、酒等因为伤害了其它的生命或有碍修慧得道,所以不为止业。我们可以依佛教的大义和佛陀的本怀把“正业”的范围和内容作进一步的阐释或理解:“正业”即是遵守国家法律、符合社会公德、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即不从事非法、违纪,伤害社会公德的事。

  (5)正命:指以合乎佛法大义,无害他人和众生的方式生活。出家众则是如法获得和使用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应当远离一切如贩卖众生、杀器等行为。那种杀盗淫骗、走私贩,毒等行为虽然可以短时间挣到大钱,但由于不是正业,违反了法律制度、社会公德和人类良心,破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他人利益,所以不为正命,更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因此,不论是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以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方式赢利,这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更能使财富促进社二和谐的建设。

  (6)正精进:即精进努力,不逸杂念,念念趣求,勤于善业。“精:芏”是落实菩萨行的手段,没有精:旦,一切的理想报负无为空谈,所以《维摩经》中说“精进是菩萨净。”我们可以把精进理解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进取、勤奋不缀、见义勇为,不被逆境击倒;在为人原则上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成大善;对正义之葬勇猛无惧,能够经受一切的困难;心地坦然,提升自我。

  (7)正念:佛教的正念即是坚持佛说正道,不生邪恶。不仅对于出家众,即使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正急可以理解成是高尚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目标,理解成对人类基本价值的坚守,对传统价值的继承,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对佛教慈悲济世本怀的遵从,心中永住众生的利益,情操高尚,境界高远。

  (8)正定:佛教的正定是指禅定时的心境一如,外不散逸、内不松弛,主要“止”与“观”两种。“止”即入定,“观”即定中起慧察诸实相。简单地说,这是八正道中的唯一的一种对人的精神和心智的煅练。由之,不仅能够提高精神的力量,开出智慧之光芒,而且也是一种对其它道、见、思、行的保证。对于现代人来说,按照一定的方式修习心智,抛弃杂念,净化心灵,正是在平凡世界中体会到人生价值、建设幸福人生的重要手段。

  佛陀的教义是一种人类的优秀精神文明成果,不论任何时代、国家和地区,对人生都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佛教的幸福观不仅对于信佛者有着人生的积极意义,即使是不信佛的现代人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生命幸福的方法。即使不信佛,如果你能用佛陀的慈悲精神处世,以佛教对人生意义的实现原则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都会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更能促进人生价值的提高。若达到这一点,人生当然是幸福的。佛教告诉我们,学佛先做人,但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三、如法有为福长在

  佛陀非常重视修戒、修身、修心、修慧作为获取善业的手段。这不仅对于出家者而且对于在家的一切众生都有着深刻和普遍的意义。世人各有所乐,每人乐法不同。但影响人们获取幸福的主要障碍仍然是“迷”“执”“痴”“贪”等。日日不忘破除此等诸魔以滋养心田,即可使人生永远快乐,幸福不会退转。

  1.破“迷”:神清气爽

  所谓“迷”,即是对幸福能否实现感到迷茫、困惑。现代人遭受着比从前人们更多的身心压力,其人生之苫也就更多、更重。佛陀苦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发人深省的启迪。使人困惑的是,现代人虽然华字广厦、金肴银盏,却为什么不能感受到幸福呢?

  破除迷痴,必须修慧。“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萨母之种子”。如若不修慧,f)11不能是说为修身,更不能说是爱身。自净其意,才能真正的由内而外地修身。

  2.破“执”:卸下枷索

  不少现代人对幸福有着迷惑,认为幸福即是以地位、华宅和名车为代表的,这是物质主义的幸福观。这种观点不仅不合佛法,也是其它积极向上的哲学宗教所共同反对的。因其貌似正确实则危害无穷,它能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滑向悲观主义的泥坑。佛教一再破的就是对世间诸法“执”空为有,如果“执”心能去,则妨碍人生建设,正如唐代道宣律师所说,“着是病本。”(《归敬仪》中)

  “执着”之一即是执幸福为对财富的占有,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执着。心境决定着幸福,人的心境不仅是社会的产物,更是个人的一种生命境界。现代人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却不能感受到幸福,正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的不是智慧、不是闻法则喜的心情,而是经过量化的物质追求,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的占有。这种把幸福建立在对物质的占有多少之上的人生不仅不是幸福理论,也不是佛法的理论。幸福的获得和心境地解放也不一定非要到深山中去,古德说的“道人未必居云外,到处无心便是山”正是此意。

  3.破“贪”:心无挂碍

  《心经》要求我们要做到心无挂碍,只有心无挂碍,才能无有恐怖。什么是“挂碍”?即是挂碍“有”也挂碍“无”,即是挂碍“得到”又是担心“失去”,患得患失,终日惶惶不可终日。如此,心灵高度紧张、精神高度疲惫,日日山珍顿顿海味,又能如何。因为是贪心使心中难以割合,没有给幸福留下一点空间,幸福能存在于何处?所以《圆觉经》中说:  “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破除了“贪”心,人生顿时会卸下沉重的负荷。布施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就会关注众生,给贫者以关爱,这也是佛陀的本怀。布施得福,也是对布施的果报。现代社会虽然科技昌明,物质丰富,但仍然有一些人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果破除了贪欲,你能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是助人于困境之中,也能从中得到助人之乐。在这个社会中,人人相助,人人以助人为最大的福,所以当你偶遇困境窘境时,社会大众即会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来。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个安乐和谐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安乐众生,我们每一个人又都被众生安乐。如此,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4.坚持三个原则

  具体地说,现代人借鉴佛教的幸福观应当处理好以下三个原则:

  (1)“安住寂静”与“积极进取”

  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要求修道者要安住寂静、离于喧闹,因为心处纷扰之中,难以集中凝神于修心之事。但是现代人可能会说,我们也想安住寂静离于喧闹,但是到那找这样的地方呢?其实,“寂”与“静”都是心的感觉,心中有佛处处静,心中无静处处喧。只要能安于心中之寂,就会远离繁华,达于心清气净。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佛教的幸福观确实有指导意义,其无欲无求等思想对人生有指导作用,但是佛教是诞生于落后的农业社会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并不适应。我们怎样解决佛教的幸福观和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的关系呢?

  首先,不要执于“清净”、“无欲”、  “无为”与“积极进取”在相上的差别,关键是对其精神的把握和领悟。安于寂静本身本是对心田的一种滋养,它绝对不是要求你在公司单位中对待工作采取消极无为的态度,反而是要求你在工作之中能够尽职尽责,同时能够把心安于寂静之中。道场并不都在深山,如有寂静之心,机器轰鸣的车间即是道场,拥挤的办公桌也是禅床。

  其次,修行就在当下的世俗生活之中,佛法无为与积极进取的现实社会并不矛盾,它们其实是互相促进的。佛教强调因果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个人扎实的努力才能达到。践行佛教慈济精神,本身即是对人生和社会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的表现。从古至今,有许多统治者和成功人士都是佛教居士或者是对佛法心怀欢喜之人。有的企业家因其一心为善,有着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形象,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回报了社会。这本身即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事实上,如果你对工作积极进取,不违佛说,同时又能把在工作事业中取得的成就力所能及地回向众生,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正是当代佛法的幸福实质。

  (2)“乐于助人”与“助人为乐”

  乐于助人是一心为善、慈悲为怀的表现,如果能成为人生努力的一部分,就会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乐于助人是人的一种基本的伦理要求,而助人为乐也反映了现代人把“助人”作为自己获取幸福的手段和幸福的内容。

  现代社会现代,由于竞争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恒距离越来越远,对别人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就更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对贫人的一点资助,对老者一次搀扶,都是你幸福的因缘。甚至当你感到无可付出时,你可以对他言说佛陀的慈悲,对他说明佛陀的人生幸福理论。即使你不信佛也没关系,我们还有一颗慈悲温暖的心地,我们还有一张纯真至善的笑脸,这正是一切人类的正义和善的力量和思想所具有的共同品质,我们可以用一颗心让一个人感受到慈悲的力量,这不仅成就了别人的幸福,更是自己能够得到善报的凶缘。夜晚,你会想到今天你使一个无助的人得到了信心,使一个痛苦的人脸上绽出了真诚和自信的笑容。这样,在平凡的行动中,在当_卜的生命中,你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这就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你拯救了一个痛苦的生命;这就是度人,因为你通过自己的善业而得到了善的果报。佛法的大义并不是让你仅仅是通读经典,而是能你体达真心,光泽天下。你这就是菩萨行,就是自度度人。正如经中所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3)努力“作福”与认真“惜福”

  强调“作”而得“福”是佛教的一贯精神,佛陀反对那种游手好闲之辈。禅宗大师马祖道一提出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也成为中国禅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作谓”即是指个人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在现代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生幸福的手段,也是唯一手段。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为自己和家庭创造幸福,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把自己服务大众、回报众生的热情和希望落列实处。个人也正是通过劳动以成就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使人生充满光彩。简言之,智慧人生的目的即是要建设幸福的人生,即是“作福”。但是“作福”之后应当如何享受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则更为重要了。善待好我们的“福分”是我们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我们常说的“惜福”。

  “惜”是爱惜,“福”即不仅是福德、福分,也包含功德,佛教对惜福极为重视。有“作”无“惜”,不仅易把来之不易的福德果报挥霍贻尽,同时,这种挥霍也一种恶业,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幸福。因此,众生更要善待自己的福分福业,对一切现实的福报都要以智慧观照,以智慧为人生的灯塔。因为享受“福报”也在时刻地造就着业力。佛陀说“善恶报应福祸相承。”《老子》说:“福?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佛教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所以佛教不相信命运,相信是业力决定着福报。人的福报多少、吉凶祸福不是命定,而是因果律的法则,无人能j够抗拒。父母的财富是父母的善业所得,是父母凭其善因缘所享有,这不一定是你的,所以不要对不是自己的财富有任何非分之想,这也是对自己负责。“惜福”不仅是对幸福的享受,是佛教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幸福人生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人生幸福建设的全过程。

  对于人生的幸福而言,“作福”与“惜福”也是一种“开源”和“节流”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正因为如此,有的人对物质财富不以为贵,没有想到每一粒谷米之后的汗水和辛劳,更不用说我们的自然资源止在越来越少,地球生态正在遭受破坏。工业文明以占有、享受为代表的幸循观已经不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对而言,佛教的生活观、生仔观、发展观和幸福观越来越有荇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幸福观相反,佛教把幸福理解哎不是大量占有,而是合理占有甚至是尽量少地占有资源和财富。从环境方面言之,这是珍惜资源,从个人和众生角度言之,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惜福”啊!

  佛法的幸福并不是一件人生的奢侈品,追求幸福也不是一种昂贵的行动,而是一件普通而又真诚的善行。作为人类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佛教中有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们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的为人处事方式、方法和原则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佛教中优秀的戒律和伦理规范,如:慈悲、友爱、仁孝、守善、诚实、节俭、自制、忍耐、守法、公平、非暴力、心怀大众、敬重生命、追求真理、崇尚智慧等,都是人类文明中的普世道德.在任何时候都是长青的,也是幸镉人牛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如果能在生活巾认真贯彻这种规范,积极履行对人类社会价值承担的义务,当然即能为自己开辟一条通达无上幸瞄的人生之路。(来源:觉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