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佛经 > 药师经 > 正文内容

为何《药师经》中称呼佛为“薄伽梵”呢?有何深义?

  作者: 网络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为何《药师经》中称呼佛为“薄伽梵”呢?有何深义?

  “薄伽梵”,是以婆伽梵来尊称说法主释迦牟尼佛。

  “薄伽梵”,在翻译的五种不翻中属多含不翻。

  《佛地经论》中说婆伽梵有六种含义:自在、端严、炽盛、吉祥、名称、尊贵。

  因为一词具足六义,所以没有把它意译过来,只是进行了音译,译为“薄伽梵”,或者称为“薄伽伐帝”、“婆伽婆”。也有的经典选用“尊贵”义,就翻译为“世尊”。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中详细地解说了“婆伽婆”的含义:

  “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婆伽婆。又能成就诸善法故、又能善解诸法义故、有大功德无能胜故、有大名闻遍十方故、又能种种大慧施故、又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

  善男子!何故名为如来、应、正遍知乃至婆伽婆,而有如是无量功德大名称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昔无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诸师、上座长老,于无量劫常为众生而行布施、坚持禁戒、修习忍辱、勤行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之身。

  又复,菩萨于昔无量阿僧祇劫修习信、念、进、定、慧根,于诸师长恭敬供养,常为法利、不为食利。

  菩萨若持十二部经——若读、若诵——常为众生令得解脱、安隐、快乐,终不自为。

  何以故?菩萨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心、无垢秽心、无系缚心、无取着心、无覆盖心、无无记心、无生死心、无疑网心、无贪欲心、无瞋恚心、无愚痴心、无憍慢心、无秽浊心、无烦恼心、无苦心、无量心、广大心、虚空心、无心、无无心、调心、不护心、无覆藏心、无世间心、常定心、常修心、常解脱心、无报心、无愿心、善愿心、无误心、柔软心、不住心、自在心、无漏心、第一义心、不退心、无常心、正直心、无谄曲心、纯善心、无多少心、无坚心、无凡夫心、无声闻心、无缘觉心、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心,是故今得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常、乐、我、净,是故得称如来乃至婆伽婆。”

  经文中告知了我们“婆伽婆”的含义,以及佛陀过去生中修行何法而得如此尊贵的称号,佛陀过去生中所修的种种心、种种行,是值得我们发心学习并效法的。

在《大般涅槃经》中,列举了婆伽婆的七种含义:

  (一)能破烦恼

  这是说如来能够断除各种烦恼,乃至无明之惑也可以净尽无余,所以称为能破烦恼。

  (二)能成就诸善法

  这是说如来在过去无量劫中,曾经恭敬父母师长,乃至修行六度、四无量等等一切善法,所以称为能成就诸善法。

  (三)善解诸法义

  这是说如来在无量劫中,修习信、进、念、定、慧诸善根,常为法利,而不为食利。无论是读诵诸法义理,没有不通达而一一了知的。所以称为善解诸法义。

  (四)有大功德无能胜

  这是说如来在无量劫以来,常常修出世间心、出家心、无为之心、无争讼之心,最终成就无上菩提之心。所以称为有大功德无能胜。

  (五)有大名闻遍十方

  这是说如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常乐我净的殊胜功德,大千世界之中没有不闻知此事的。所以称为有大名闻遍十方。

  (六)能种种大慧施

  如来在过去无量劫中,常常为了众生而广行布施,无论是衣服珍宝,乃至于头、目、髓、脑,全都无所吝惜。所以称为能种种大慧施。

  (七)无量阿僧祇劫吐女根

  梵语的阿僧祇劫,译为无数时。吐是指不受之义,在此有出离之义。

  这是说如来在初阿僧祇劫尸弃佛的时候,就已经脱离女身,不再受女身之报。所以称为无量阿僧祇劫吐女根。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佛经的“五不翻”。

  (一)多含不翻

  就像“薄伽梵”,因为它具足六义,所以只是把读音翻译过来,这就是多含不翻。

  (二)尊重不翻

  就像“般若”,“般若”是指清净无漏、具足圆满的大智慧,为了表示尊重故,所以不翻。

  (三)顺古不翻

  就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古代的译经法师们并没有把它翻译为中文,为了尊重一直以来的习惯,所以顺古而不翻。

  (四)秘密不翻

  就像“陀罗尼”,名为总持,有“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的含义。正是因为它蕴含无量密义,所以不翻。

  (五)此方所无不翻

  就像“兴渠”,它产于新疆和阗、西藏、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地,为高达二公尺的草本植物。中国没有这种植物,于是就保留它原有的称呼,所以不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