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居士人物 > 刘素云 > 正文

刘素云:《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11集 四极光世界美好家园02

  作者: 刘素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无量寿经》专题讲座 第11集

  四 极光世界 美好家园 02

  刘老师 讲于2019年2月27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这一节课和同修们交流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第三种,庄严性功德成就,性庄严。

  这个性是性质的意思。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个性就是自性、法性、真如本性。用现代的学术名词来说,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

  《往生论》有两句这样的话:“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两句话是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的本质。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好,说得非常好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就告诉我们,正道就是平等的大道。我们学佛念佛,学什么、念什么?我们学的就是清净平等觉,念的就是清净平等觉,求的还是清净平等觉。

  我们第一个专题讲:经题之妙,妙不可言。一个经题就讲了两个小时,为什么?可见这个经题的重要性。我们修学净土,将来的果报就在这个经题上。我们的果报是什么呢?就是“大乘无量寿庄严”。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果报呢?因为我们修的是这个因,这个因也在经题上,这个因就是清净平等觉。因为我们修了“清净平等觉”这个因,所以才能得到“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个果。

  什么是“大乘无量寿庄严”?

  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我再说一遍,这句话很重要,什么是“大乘无量寿庄严”,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德是万德。无量无边的德行里,谁是第一德呢?第一德是寿命。想想看,如果寿命没有了,其他的一切就都没有了,所以,寿命是第一德。无量寿,这个真正的不容易得到,从这个我们是不是应该生起无限的感恩之心!

  谁能给我们无量寿?

  只有阿弥陀佛。第一个是无量寿,无量寿有了,后面的一切都是无量。你的智慧无量,你的才能无量,你的相好无量,这一切的无量,都是从自性里头生出来的,不是从外头得来的。外面来的是有量,不是无量。所以我们要学清净心,要学平等心。有同修可能想,这些名词我们都听说了,也都明白。实际上我说你没完全明白,因为你在生活中不会用,那就是没完全明白。

  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

  这个可能我们平时连察觉都不容易。比如说,平时我们说控制、占有的心。很多同修一听马上会说,我没有控制心,我也没有占有心。

  其实你仔细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控制、占有的心。

  我这样说,你是不是能进一步理解。比如说,对于人,你想,你得听我的;对于事,你这样想,这个事得我说了算;对于物,你可能这样想,这个挺好,归我是最好的。就这几个认识,你就是控制、占有之心。

  比如说,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小事。我举个例子,我如果说你没有清净心,你没有平等心,你可能说别给我戴这个帽子。但是我把事情说出来,你仔细对照对照,是不是这样。

  我举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比如我这次和大家交流,在我的讲台上,要摆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像。

  如果你说我喜欢这尊像,你下一句话都不用说,下一句话可能是,我不喜欢哪尊像。

  咱们把后面一句去掉,就说你第一句话,我喜欢这尊佛像。你就有这个控制、占有的心。

  为什么?你喜欢哪。你喜欢,就有不喜欢。

  不说不喜欢,就光说你喜欢,你这个心就不清净,就不平等。

  你这一句话把你两个心都丢掉了,一丢掉了清净心,二丢掉了平等心。

  哪尊佛像不好?哪尊佛像不喜欢?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是释迦牟尼佛,供在这里合适,那就可以了。

  不能凭谁喜欢、谁不喜欢,如果再有争议,那就更糟糕了。你说要摆这尊,他说要摆那尊,那就麻烦了。

  去年我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问题。你们注意没有?摆过两尊释迦牟尼佛的佛像。为什么换了呢?就是意见不统一,他说这尊,他说那尊。

  那我呢,只好恒顺。你们摆哪尊我都同意,我没有意见。

  今年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今年没有太大的争议,只是喜欢、不喜欢。

  但是,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喜欢、不喜欢,都是没有清净心、没有平等心的具体体现。

  《维摩经》上说得好,平等心是道,清净心是道。

  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平等的。

  为什么我们今天看一切法都不平等?为什么佛菩萨看一切法都平等?

  因为我们的心不一样,我们的心和佛心、和菩萨心不一样。

  佛心、菩萨心是清净心、平等心,我们的心没有清净,也没有平等,所以我们看一切法就不一样的结论。

  佛菩萨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我们看一切法都是不平等的。这也能挑点毛病,那也能挑点毛病。这个是什么?说明我们有贡高我慢。如果我面对面地和某位同修说,你有贡高我慢,可能他不服气,我有什么贡高我慢?我有什么资格贡高我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表现出来的,确实就是贡高我慢。

  假如说你没有傲慢,你的平等心一定会现前。

  你没有贪瞋,你的清净心就一定能够现前。

  为什么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清净心、平等心不现前?

  就是因为我们有贪瞋,我们有傲慢,这是根儿。

  你承认也是这样的,你不承认也是这样的。

  佛给我们讲,六道凡夫是什么心?

  六道凡夫是八识。特别是第七识,我们把第七识认为是自己。第七识是由四个烦恼组成的,头一个就是我见,以为有个我。真的有我吗?没有我。认为有我,这其实是个错误的、抽象的概念。

  因为你认为有我,跟着我一起来的,就有我爱。我爱是什么?是贪。

  就有我痴,痴是什么?痴是愚痴

  就有我慢,慢是什么?慢是瞋恚。

  你看,贪瞋痴三毒烦恼是怎么来的?是跟着这个我见同时起来的,一堆儿来的,所以叫俱生烦恼。这不是学来的。

  你只要有我,这些烦恼就都有。你没有我,这些烦恼就都不见了。

  《金刚经》有很多人读,特别有的同修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读懂的人不多。

  我这么说,有同修可能不是太满意,但是我要说真话,就是《金刚经》很多人在读,但读懂的人不多。

  这一部经前半部通小乘,后半部通大乘。

  小乘是什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讲破四相。

  四相破了,根本烦恼就断了。只要有我,贪瞋痴慢疑决定是跟着你来的。只要把我放下了,这些统统就没有了,这是小乘所证得的。

  大乘所证得的比小乘证得的要深。

  《金刚经》的后半部是大乘,大乘是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是讲破四见。

  见是什么?见是念头。

  前面的四相轻,后面的四见重。后面的为什么重呢?因为不但不能着相,连念头都没有,所以后半部是大乘。

  后半部是什么人的境界?是佛的境界。那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所以说,四见破了,是华严圆教初住菩萨,是别教初地菩萨,他超越了十法界

  破四相,没出十法界,他在四圣法界。

  破四见,出十法界,他住实报庄严土,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永远没有变化,一切万物无衰无变,它没有生老病死,所以叫一真法界。

  我们学佛要学佛的清净心、平等心,学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阿弥陀佛的正因。

  这个大慈悲,第一就是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真是慈悲到了极处。第二是接引一切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这就是菩提心的具体落实。

  阿弥陀佛为什么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接引这些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就是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把这个愿望具体落实了。极乐世界是个学校,是个修行的道场,这个地方很单纯。极乐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老师,老师是阿弥陀佛;一种人是学生,学生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阿弥陀佛对这些学生关怀备至,每天讲经说法不中断,它的设施太圆满了,圆满到我们无法想象。为什么?它是六尘说法,水说法、鸟说法,那鸟不是真的畜生,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说一说我们道场最近我遇到的一件事。前几天,大约是七八天前吧,我们三个同修去爬山。在山上我们第一次听一只喜鹊在念阿弥陀佛,这是我来道场快两年了,第一次听喜鹊念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在这之前我曾经跟大家说,我们道场有两只布谷鸟念阿弥陀佛,在两个山头遥相呼应。这一次听喜鹊念阿弥陀佛,真的是第一次。就那一天听到了,我们三个人同时都听到了,而且我们站在那儿和它一起念阿弥陀佛,大家都特别开心。

  因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在那里听法不会中断,讲堂里听法当然要规规矩矩的。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觉得在讲堂里听法,大家规规矩矩的,坐得端端正正的,可是在树林里,在七宝池的旁边,就可以让大家很逍遥、很自在地听法,不必那么严肃,那么受约束。你看佛想得多么周到,所以说水能说法、鸟能说法、树能说法,你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佛在说法,而且不用太拘谨,多么自在!总而言之,阿弥陀佛是让你听法决定不能中断。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闻法是多么重要!

  古人所说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久了,你就得到三昧,你就见性了。

  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第三庄严,性庄严,自性庄严。

  我给大家说一点我自己的小感受。比如说,我跟大家交流,如果我不是用复讲的形式,我不照稿,那样说的时候呢,我自己觉得很自在,不打喯儿。但是因为用复讲的形式来讲,我有时候不能离稿,这个时候讲出来的东西,我自己感觉到有点生硬,不是那么太自在。这是我自己和大家交流的一点体会。大家可以注意,每当我脱稿的时候,我讲得就特别顺畅,那是不是一种自性的流露?

  下面,我们开始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

  第四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形相庄严。

  从第四种形相庄严开始,我们开始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极乐世界种种的形色、相状,清净光明,无比庄严。

  《往生论》里说得好:“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古人的文字很简洁,但是含义特别深刻。这里面所说的净就是清净,清净就是福德圆满,光明就是智慧圆满,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学什么?就学这两样东西,清净、光明,福慧圆满。

  我们中国人常讲的修福修慧,圆满的福慧在哪里?在极乐世界。福慧可以说把所有的形象,完完全全地都包括在其中了。

  我们念三皈依的时候,誓词里有这样一句话,就叫做:皈依佛,二足尊。很多同修都很熟悉这句话,二足尊,二是什么?二就是智慧跟福德,就是这两样东西,这是二。足是满足,圆满了。这两种都圆满了,这是大富大贵之人里头最贵的。为什么?富贵不见得圆满,天上、人间福慧能圆满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他有寿命。天人的寿命虽然很长,但是他也有寿终的时候,那就不圆满。极乐世界是圆满的,因为极乐世界无量寿。这个是没话说的。

  真正的无量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能够得到。

  所以寿命是福德里的第一德。没有无量寿,这个福德不能算圆满。我们哪一段里都要强调无量寿,因为我们所学的经就是《无量寿经》,这就是中心,这就是重点。

  极乐世界的无量寿是真的无量寿,环境是法性土,身体是法性身。不是血肉之身,不需要饮食。

  那同修们可能问,不饮食,能量从哪里来的呢?能量是自性,你自性本具的,是你自己真如本性里本自具足的,叫什么呢?叫本能。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的本能就完全开发现前了,不需要依靠外面,而且自己还能做主宰,能改变外面的环境。这个理论也是最近三十年来,量子力学家发现的。

  大乘佛法里讲心想事成,我们真的能心想事成吗?

  做不到。可是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的心真能心想事成。我们在这里也非常感激物理学家的这个新发现。科学家们发现这个问题,他们用什么方法呢?所用的方法跟释迦牟尼佛讲的完全相同,是把物质分析,分析到最后,佛说,物质现象就没有了。但是佛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也说到相由心生,相就是物质现象;心就是念头,起心动念。

  物质真的是念头生出来的吗?

  今天被科学家们证明了。他们把物质分到最后,分到最小的,不能再分了。佛经上讲,极微色,叫极微之微,这是佛学的名词。现在的科学家名词,跟佛学讲的不一样,但是,是一件事情,科学家叫微中子,非常小。一个微中子有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大小等于一个电子。环绕原子核的电子,一百亿个微中子等于一个电子,那就是微中子的体积,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么小。这么小的东西,也被科学家发现了。发现之后,把它分析,看能不能有再小的东西出来。分析出来,没有了。他们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就证明,佛说的一点没错,物质现象是从念头生出来的。这个物质现象就是微中子,佛经上讲的极微色,极其微小的那个色,就是物质现象。所以相由心生这句话我们搞清楚了。这个相就是最小的物质现象。

  我上面讲的这一大段,比较难懂,属于理性上的,似乎是和物理学有关系。我们讲到这里呢,大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金刚经》上说:所有物质现象,都是这个最小物质现象组成的,叫一合相。一就是最小的物质组合成就的,一百亿个极微色,组成一个电子,这一个原子里头带有多少电子?不一定。原子也很复杂,带电体,有带一个,有带两个,有带三四个。就好像是太阳系一样,原子核好像中心,好像太阳。电子好像是行星,围绕着它转。这里头还有中子,统统不管是什么样的物质,全是它组合的,叫一合相。原子组合成分子,分子才慢慢组织各种不同的物质基本单位,从小,小到一个细胞,大到一个星球,到星系。像银河系这么大的星系,统统都是这个极微之微组成的。所以大乘佛法是高等哲学、高等科学,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跟科学家用的方法不一样,达到的境界完全相同。

  这个真的是不可思议的。

  科学家首先是用数学推理。

  认为有此可能,然后再用科学仪器去观察、去跟踪、去发现。这个办法很笨拙。

  佛用什么方法呢?

  佛法用禅定。甚深禅定里头空间维次突破了,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境界,佛全看到了。

  阿罗汉的禅定能看到整个六道轮回的状况。

  整个六道轮回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是十亿个银河系。他能看到这里面的一切状况,最高的二十八层天,下面有饿鬼,鬼有很多很多种类。有地狱,地狱也有非常多数不清的种类。再下面有地狱,叫无间地狱。这些阿罗汉全都能看到。所以有阿罗汉的这种本事、这种功夫,他的活动空间是在六道,在六道里,他哪里都能去,他什么都知道,这是小成就。

  再往上提升,菩萨。菩萨的阶级多了,大乘里面五十一个等级。

  那阿罗汉是哪一个等级呢?

  阿罗汉是第七个等级。我们是算年级,一年级、二年级到五十一年级,阿罗汉属于七年级。八年级以上的是菩萨,统统是菩萨。等级不一样,那个智慧神通能力也各不相同。

  对于整个宇宙的真相,全部通达明了了,是佛。佛告诉我们,那要几年级呢?

  八地以上,八地菩萨距离最高的五十一个等级,他上面还有三个。如果从上面最高的来讲,他是第四。从下面来讲,他是第四十八,五十一个等级他是第四十八个。他对整个宇宙的状况大致上都了解了,还没有到成佛,还没有毕业。要到第四个等级,菩萨上面还有四个,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有四个。第四,最高的那个是佛,成佛了,圆满成佛了。

  阿弥陀佛是最高的一个阶级,第五十二个。

  这是圆满的大定,这个大定是自性本定。所以简单地来说,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是福德,一切庄严功德成就,必须要有知足。福德的根本就是知足,知足常乐。知足,福德就圆满了。谁知足?佛知足,所以佛称为二足尊。真正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所得到的受用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释迦牟尼佛天天讲经教学,他的弟子也天天在讲经教学。

  佛陀在世的时候,学得不错的这些学生,都到四面八方去教学。一年是有九个月在外面搞教学,有三个月回到老师身边接受教育。这三个月是什么呢?这三个月是雨季,出去不方便,这三个月跟释迦牟尼佛在一起,接受佛陀的再教育。这种制度很好。学得很不错的,没成佛,没有大彻大悟,所以每年还要回到老师身边三个月,接受再教育。一直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什么?要拿到最高的学位,佛陀。虽然是拿到了这个学位,他还居在菩萨的地位上,不敢自称为佛陀,称菩萨。实际上,他所悟的境界和佛是平等的。

  净宗法门,只要你真信、真愿、真肯念佛,具备这三个条件,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业障自然消掉了。

  妙,太妙了!烦恼自然没有了,这个方法太妙了!

  我把这几句话,再跟大家说一下。

  只要你真信、真愿、真肯念佛,具备这三个条件,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业障自然消掉了。

  注意这个自然这个词,费劲吗?不费劲。只要你具备这三个条件,你的业障是自然消掉的。所以说,妙,太妙了!烦恼是自然没有了,这个方法妙不妙?实在是太妙了。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你也会把其他的法门暂时放下,用这个法门先到极乐世界,先去证得无量寿。有无量寿了,八万四千法门再慢慢地学,有的是时间,不用着急。又何况是一门通了,所有门门都通了呢。

  一个法门真的契入了,你就门门都契入了。

  我们现在没有到那个境界,对这句话不甚了解。如果你到了那个境界,你就知道了,佛说的一点没错。告诉我们的,都是真实语。

  以上所说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第四庄严,形相庄严。

  下面说

  第五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种种事庄严。

  种种事庄严是说极乐世界,物质环境丰富,无比的殊胜。

  《往生论》里有两句话:“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资源是太丰富了,太丰足了。这丰富的资源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自性里头来的。自性里头的能量、资源,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信吗?因为你不了解西方极乐的真实情况,可能对这句话,你是会有疑惑的。说在西方极乐世界,自性里头的能量、资源,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啥有啥。这两句话在我们这个世间是假的,整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怎么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呢?但是自性,那就是真的。

  自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无量的资源,样样都无量。它是真的无量,不是假的无量。自性,人人都有。佛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我们今天迷了,自性里头本有具足的,显现不出来,拿不出来。

  举个例子说,就是我们的珍宝在那库里存着呢。但是那个库的门是锁着的,没开开,我们看不见库里,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珍宝。这就是我们在迷中。如果我们悟了,大彻大悟了,明心见性了,我们就发现了,哇,原来我们自己自性里头的珍宝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佛告诉我们,我们迷在什么地方。

  我们有三大类的迷惑。

  第一类是妄想,妄想迷了你的自性。

  第二类是分别。

  第三类是执著。

  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自性里头无尽的资源,你都得不到受用。冤不冤?不是我们没有,我们都有。但是因为你迷了,我们得不到受用。你得向外去求。向外求,很苦啊!不但是苦,而且是求不来呀。你说我们自己本有的东西,我们用不上,真的是很冤屈。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虽然他的无明还没有破,妄想还没有放下,但是他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劫修持的功德的加持,得到阿弥陀佛五劫修成的四十八大愿的加持,这是佛的加持力量,也能把你自性里头的这些资源逐渐逐渐地透露出来,这是靠阿弥陀佛的威力。这些资源,你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个只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才有。不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得靠自己的功夫。什么时候这三大类烦恼,你统统断干净了,你才能有这么大的福报

  我们自己衡量一下,你能做到吗?做不到。靠我们自己修,难哪!妄想断不了,分别断不了,执著也断不了,这一生没指望了。就连天亲菩萨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他最后还选择念佛求生净土。这可是一位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他是表演给我们看的,我们看没看懂?

  在极乐世界“受用种种。一切丰足”。丰是丰富,足是满足。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宫殿、服饰、香花、饮食,你的念头才一动它就现前了,这是真正的心想事成。想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变现在你的面前,这是自性随缘变现。这不是言语所能讲得清楚的,也不是我们的思想能想得到的。

  经教里佛常常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没有办法想,你也没有办法说。但是,事实真相就摆在你的面前,它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相不相信佛告诉我们的这些事实真相。

  上面说的这一段,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第五种庄严,种种事庄严,事庄严。

  大家对照一下我们娑婆世界,我们有这些庄严吗?没有。所以极乐世界这么美好,又是你本有的家园,你为什么不想回去呢?

  下面说

  第六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妙色庄严。

  这里的妙色庄严,包括极乐世界的依报妙色庄严和正报妙色庄严。但是在这里,我们先说依报的妙色庄严,正报的妙色庄严留在后面说。

  依报是环境,这里讲物质环境的庄严。前面刚刚讲过,西方极乐世界资源丰富。我们这里说的,不但物质丰足,还要美好。光丰足但不美好,这还不行。正报妙色庄严,身体、身心健康,心地清净光明,全身放光,这是妙色的根本,是一切美好的根本。为什么?因为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不好,依报就不好。正报好,依报决定好。

  这个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中国确实在古代有不少朝代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人民的心地好。人民的心地为什么那么好呢?是教育得好。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在整个地球上,真正懂得教育的就中国这一家,就是中国这个族群。如果印度和中国比,印度虽然高,太高了,比我们高,但它的普世教育,没有中国做得好。中国人非常重视普世教育,这就是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重视这个,印度疏忽了。

  尖端的科学与哲学在哪里?在大乘佛法里头。

  普世教育教什么?教做人。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教圣贤教育,教这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人人都学,那就真正达到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古人已经给我们做出来了,为什么古人能做出来?因为他们真干。

  中国出现过太平盛世,太平大概能多久?从我国历史上看,最短的一百年,长的达二百多年。一百年到二百年的盛世,安定、和谐,人民安乐,人人守法、人人明理、人人谦让,所以人民幸福,家庭和睦,事业兴旺,政治清明。

  中国古代社会,把教育摆在第一位。

  你看,宰相的下面有六个部,就是六部尚书,尚书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部长,侍郎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副部长。我们看这六个部的排列,它是教育排在第一,教育是礼部,礼部就是教育部,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部长里面排班,礼部尚书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是宰相有事,不能上朝视事,礼部尚书代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治国理念,一切为教育服务。

  我们现在这个排列法,大家都清楚,教育排到后面去了,现在是经贸是人之必争。人争的念头来了,麻烦就大了。现在世界为什么这么乱,就是由竞争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没听说过竞争这个词。中国的教育,从小就教让小孩忍让,渐渐长大了,明理了,知道为什么要让。谦让,自己谦虚,总是让着别人。成年踏进社会,懂得礼,礼让。一路让到底,没有竞争的。这个社会多和谐!今天的教育,从小就教竞争,这还得了。

  现在的世界成了竞争的世界,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升级就是战争。如果爆发战争,今天的战争是核武战争,是生化战争,是使地球毁灭的战争。没有输赢,同归于尽。这种竞争的教育是死路一条,这个竞争使世界充满了戾气,杀气腾腾。所以今天整个社会乱了。

  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得好,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现在,老法师把唐太宗的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介绍给全世界,希望这部宝典,能够救中国、救世界、救人类。这是老人家晚年的一大悲心弘愿,并以九十三岁高龄在践行。真的是一位救国救世的菩萨,老人家带给我们的是妙色光明。

  这种光明,妙色光明,“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这是自性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纯净纯善。这个光的氛围是众生烦恼习气,消除得干干净净,真心本性就显露了。

  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第六庄严,妙色庄严。这种庄严是不离自性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