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个故事)
过去,有兄弟二人,共同耕种一块田地。所有的收成,分为两份,哥哥一份,弟弟一份。后来哥哥娶妻生子,而弟弟还未成家。
一天夜里,弟弟想起哥哥已有妻小,负担重,应该把自己的一份,拿出一些来给他。因此,把自己仓库中的粮食,拿了一些送到哥哥的仓库中去。
哥哥这天夜里也在想,我已有妻儿,将来生活有依靠,而弟弟还是单身,必须为他将来打算。因此,也趁夜里偷偷地把自己的收成多拿一些送到弟弟的仓库里。
第二天,彼此看到对方的仓库都没有增加,于是,夜里又再为对方搬运。如此持续了三个晚上,直到第四个晚上,二人不期相遇。
这时,他们才知道彼此都在为对方着想,兄弟二人放下手中的粮食,相拥而泣。
托尔斯泰曾经有一句名言:“上帝有两个居所,一个在天堂,一个在慈悲者的心理。”这和佛家所言“佛在心中”正是同一个意思。我们现在家庭危机不少,别说兄弟不和,父子相争,就是夫妻也有矛盾,演出种种家庭悲剧。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人和人都是兄弟,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兄弟,如果彼此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善心,多一点慈悲,我们的世界,怎会有硝烟、爆炸、仇杀、恐怖、报复等等不幸的存在呢?孝,是慈悲,义,也是慈悲,友爱,是慈悲,忍让、谦让、退让,也是慈悲啊。说到底慈悲就是人际关系的最大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全面的和谐与保护。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
“不,我绝不是怕他。”
“人家打了你,人都不还手吗?”
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生活中也常有意想不到的伤害,你能不能超越过去?对恶人也讲慈悲吗?是。
有一位颇有知名度的法师,因为经常应请讲经、讲开示,弘法不倦,他也成了一位公众人物,免不了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很忙,国内国外,一肩云水,四海为家,他不可能照顾到许多细枝末节,也不可能适应外界的各种期待或要求。别人会有各种看法,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各种褒褒贬贬,当然也有一些非议。某些恶言传来,我很为他焦急。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反感,反而笑笑说:我是面对四海众生呀,一时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的想法,常言“岂能事事尽如人意”?有缘顺缘,无缘随缘。他从来不会想到要让别人了解事实真相,也从来不会去做分辩、解释、表白或澄清什么的,自然也更不肯去说明人我是非。他从不这样做。他说,世上本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都是自己的心造。他诽谤了你,必有他的因;你被诽谤了,也必有你应得的果。修行是你自己内心在修,不是要别人看到你在修。一个处处计较别人、指责别人、不能容人的人还叫什么修行呢?大海所以大,清水也可以流进来,浊水也可以流进来;鱼龙虾鳖有,泥沙草石也有。它可没有选择谁、拒绝谁呀。这真是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他让人看到:人最可贵的是有一种开放的宽容的胸襟。开放不是纵情任性,不是放纵撒野,也不是毫无是非善恶的评判。开放是一种智慧,包容就是慈悲。这是一种品格。可以允许各种变现,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接受“无常”,接受“瞬息万变”,不会有任何自私、执著,这就叫开放,这就是慈悲。一个学佛者,不会搞实用主义,不会搞唯我主义,而是懂得“无常”、“无我”,所以学佛者,有慈悲之心,最能善待别人。善待别人,最终还是善待自己。世界本来很开阔、很宽广,为什么你的心胸不能开阔、开放呢?对众生慈悲,对世界包容,这是怎样的心量、怎样的福德智慧啊!
“般若智慧”是什么?般若智慧讲“空”、讲“无”。无常,无我,性空,法空。空,就是无限的开放;无,就是无限的包容。无常更好,有“无常”,才不会僵化、凝固,有“无常”,才有希望,才有未来,才有发展,才有新生。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有一首著名的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
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读这首偈,自然不能不想到那位步入山门、第一个就见到的笑容满面的弥勒菩萨了。
般若智慧的实践性很强,慈悲喜舍的实践性也很强。慈悲之心,既从我们的内心升起,品德的智慧也才能在行为中体现。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 ◎觉真法师 仁王经的...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一) 在山水如画、钟灵毓秀...
无绳自缚 你知道什么叫“无绳自缚”吗? 阿秀是...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佛教之道,这个论题太大了。...
香港佛学院建议及设想 觉真法师 创建香港佛学院...
庄严隆重世纪风采——香港庆祝佛诞盛况与联想...
试释“如意” 觉真 如意,梵名anurddha,译作“阿那...
没有折磨 人不会走向成熟 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觉真法师 市场是没有记忆的,...
识才爱才、大人榜样 ——缅怀真禅长老的福德慧德...
(第三十八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
(第三十七个故事) 在中东地区拍卖女奴,是以骆驼...
(第三十六个故事) 在美国,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
(第三十五个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偕佛印禅师同去...
(第三十四个故事)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人,自南岳...
(第三十三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哲人,能回答大家...
(第三十二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下一名公主...
(第三十一个故事) 有一只狐狸,想溜进一座葡萄园...
(第三十个故事) 有个出家人去问马祖道一禅师:“...
(第二十九个故事)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