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夜叉的表情。日久年深,不知不觉长得一脸横肉,人见人怕,相貌非常凶恶。后来,他遇到一位法师。法师问他,怎会变成这样?他苦恼地说:“我的相貌本非如此,只因天天刻罗刹,刻夜叉,刻着刻着就变成这副模样了。”法师想了一想说:“我看你换个方法,改刻佛菩萨吧。”他照法师的话去做,日子一久,果然,他的面目变得慈祥端庄了。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
心,不但能画你自己,而且也能画别人。
前面说过,“境由心造”,“境随心转。”这里却是“相随心转”,“心能转相”了。
看过电影《阿甘正转》的人,一定还记得主人公阿甘。别人都以为他有“智障”,或者以为智商很底,把他当成一个傻子。其实,他是很善良的人,对别人总是充满信任,对客观世界充满信心,对别人从不设防,不会以恶意去忖度别人。他也不像许多人将精力消耗在疑虑、设防、算计、犹豫、愁闷、尔虞我诈,狼争虎斗之中。他只有一个心眼:凡是对的,善的,对人有利的,他就尽力去做,毫不回头。让我们惊异的是,他竟然所向皆顺,他对世界的那份真诚和美好信念,奇迹般给了他美好的一生。
这不是心的力量是什么呢?
心,到底是什么?
有人问药山惟俨禅师:“怎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惟俨禅师说:“任由外境来去,那有什么关系呢?”回答说:“不理解。”惟俨禅师就问:“什么外境使你迷惑?”谈到这一公案时,南怀瑾先生还引了《笑禅录》中一则故事:许多少年聚在一块儿喝酒,同时还有歌妓陪坐。其中只有首座上的一位长者,闭眉闭目,规规矩矩地正襟危坐,毫不理会周围的声色犬马,嬉戏喧闹。酒会散后,歌妓来向他索取酬赏,长者拂衣而起生气地说:“我根本连正眼没有看你呀!”歌妓一听,用手抓住他说:“眼睛看的算什么?闭着眼睛想的,才更厉害!”这位歌妓简直可以当老师,因为她能告诉学生,心,是什么?
马祖道一禅师,在去南岳衡山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禅修水平了。他从四川来到南岳,投在怀让禅师门下。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的大弟子,看到马祖坐禅勤奋,而且禅定工夫了得,知县法器,就去点化他。对于马祖这样的人,怀让禅师知道,说道理恐怕不起作用,于是他用了禅机的手段,拿了一块砖头,坐到马祖跟前去磨。马祖一心坐禅,不受外物干扰,而怀让禅师为了点拨学生,当然很有耐心。一连磨了几天,马祖终于开口了:“师父,你在磨什么呀?”怀让说:“我在磨镜啊。”马祖说:“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呢?”怀让禅师见鱼上钩,马上单刀直入,说:“既然磨砖不能成镜,那你坐禅就能成佛吗?”马祖一听,大受震动,忙问:“那怎样做才对呢?”怀让禅师说:“你驾着一辆牛车上路,走得慢,你是用鞭子打牛呢?还是用鞭子去打车呢?”马祖没有回答,他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本身就不是禅定之相。对于般若无住,不应有所取舍,你要是认为坐禅可以成佛,那是对佛的误解,你若是认为只有坐禅才是禅定,那也是对禅的误解。”马祖听到这里,当下豁然开悟。
圣严法师说得很幽默:坐禅的确不能成佛,坐禅只能练腿子。不过,一般人还是得坐禅,释迦牟尼佛是坐禅成道的,在他之前之后的修行人都在打坐。问题是,如果不论学佛与否,打坐皆可成佛,那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成佛也好,开悟也好,在于心,不在于坐。在于心是否明、是否净、是否没有执著、没有挂碍。打坐可以安心,可以定心(连郭沫若生前都有打坐的习惯),但心的安定,并不等开悟成佛。所以马祖一旦明白砖头磨不成镜,打坐也成不了佛,对打坐的执著也就放下了。醍醐灌顶,法门在心。只要在心上用功,放下心中的一切,当心中灵明一闪,把过去、现在、未来、人我、是非统统放下,此时显现光明的心地和万里晴空无无我的境界,这就是慧解脱,就是明心见性,就是顿悟成佛,何假外求?
唐代无尽藏比丘尼给我们留下一首诗偈:
终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人人都知道春天最美好,盼望春天,喜欢春天,于是乎寻春、迎春、惜春。春天在哪里?其实最美好的春天正是自心、佛心、真如、真心。春天不须向外找,佛性自在我心头。正如同赵州禅师所写的一首偈:
赵州八十犹行脚,
只因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
始知空费草鞋钱。
“芒鞋踏破”,“空费鞋钱”,“岭头”高高低低,“行脚”千里万里,向外寻求,怎能寻到自己(自心)呢?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你能认识自心,就不会远行万里,心外求法了。因为,心外无我,心外无法,心外没有春天,心外没有世界。
对“心”的研究、透视,并能作出全面、系统的解释的,在世界范围内恐怕还没有一种学说能达到佛陀的认识水平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别人就没有重视到“心”的功能、心的作用、心的能量。牟宗三先生说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他认为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而且“主流中的主流”儒家思想,更把主体性加以更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于是乎就把西方哲学重客观性而不重主体性相区别开来了,牟先生说得很有见地。他的“主体性”→“内在道德性”→“道德的主体性”,用中国儒家原有的一句话就可概括,“存乎一心”也。
即使西方哲学,无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包括费希特、谢林),或是从菜布尼兹、罗素到海德格尔,他们都已逐渐向东方哲学的主体性走来。他们作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可能不对人的生命存在、社会存在和道德判断做出认真的思考,也不可能对佛陀的思想一无所知。苏格拉底力倡正义、中道(Mean)、公平、道德与友谊,这不都是人的主体性的题中之义么?不都是“存乎一心”的“心”的闪光么?
讲“人之初,性本善”的孟子,看到了人“心中”的纯净自性,但是,他也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翻为现代语,就是极微小极微小的一点儿。可见孟子说出此言时的愤激之情。然而,就是这个“几希”,却又把人拉开了和禽兽的区别。我们的老祖宗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似乎也是愤激之词。依我看来,这不是说得太绝对,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判断,而是告诉我们:人啊,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每一动念,你的内心,是朝向圣贤的那一边呢?还是朝向禽兽的那一边呢?孟子力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同佛陀说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已可说异曲同工了。被儒家视为异端的荀子是最讲现实主义的,但他喊出了“人之性本恶”的不和谐音。甚至说人“其善者,伪也(是人为的)。”尼采把人说成是“未定型的动物”,即使“面前有无限的可能”,但也是看兽性看得多了一些。我怀疑荀子说:“人性本恶”恐怕也是过多的强调了人性中的兽性。人固然有兽性,但人,毕竟有人性,上升一步,还有佛性。如果泯灭了人性,遮蔽了佛性,那么人的兽性可能比野兽的兽性更可怕。古代对付奴隶的酷刑,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二次大战期间的希特勒,制造南京大屠杀和在中国大地上杀害了无数生灵的日本鬼子,不都是“兽性”的证明么?无论孟子、荀子他们的认识也都进入“心”的深层次了。即使荀子的话不婉转,不客气,太过急切,其实,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彻悟之时,也已揭示得很清楚了:大地众生,平等无异,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者,贪瞋痴也,“执著”者,颠倒愚昧也,两者的总根子就是“十二缘起”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初始一环)“无明”。虽有佛性,不能证得的根源就是无始无明,就是贪瞋痴慢、妄想执著这些毒素的污染。语言虽然不同,不碍彼此对心灵深处的探索。
在人类历史上,对人自身——自我生命进行探索的,代不乏人,过去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但是,通过自身的证悟,由转向人的自我生命内求而进入“心”的层次,发现了“心”的全部奥秘的则唯有佛陀一人。
佛,不是上帝,不是超自然的神,更不是人的命运的主宰。在神的面前,人和神的关系,是奴与主的关系,你必须“求”神,你能说你也是神么?在上帝面前,人和上帝的关系,是仆和主的关系,你必须“听从”上帝,你能说你也是“上帝”么?然而,佛教则不然。佛告诉你,佛和众生是平等的,只要离执去妄,人人皆可成佛。佛把众生都看成是未来佛,或当下就是佛。在人类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喊出了自由平等的声音。
佛把“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告诉我们。当因缘都不具备的时候,当客观条件有许多不可能的时候,当你无力改变外境的时候,你可以改变自心,你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内心的“天堂”,你可以建立一种健康的生命的内视、内循环,你就可以永久保持“常乐我净”,回归本源,回归本然。在人类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理:一切在你自心,心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境界。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由于“无明”的污染,人是凡夫,背负着太多的沉重的各种妄执,既没有内心的自由(内苦、心苦),又没有器世间的自由(外苦、身苦),所以,人要挣脱许多系缚——思想的系缚,熏习、陋习、恶习的系缚,邪见、偏见、种种恶见的系缚,只有挣脱系缚,砸碎内心的枷锁,才能断惑证真,得到解脱。但是,佛不可能代替你,也不可能来赐予你,自缚自解,自赎自救,自心自安,自性自度。在人类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向我们指出了看破放下、自我改造的法门。
“佛”这一个词,是外来语,是“佛陀耶(Buddha)”的音译。用现代汉语意译,即觉悟了的人,智慧的人。古代译为“觉者,智者”。这个“觉者,智者”具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获得大智慧,自度自利,自我觉醒。觉他,是帮助别人启迷得悟,这是关怀众生,救度众生,济世利他。觉行圆满,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福慧圆成。这三个内容(三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既不能单称为“觉者”,又不能单称为“智者”,三者密不可分,所以仍用音译,简称为“佛”。可见,“佛”的含义中已包括了智慧的开发,智慧的觉醒,智慧的圆满完成。
我这里介绍的是佛教的智慧观,是佛陀的智慧,是佛陀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它不是框框,不是教条,更不是皇帝派了什么人宣读的“圣旨”,不要你匍匐在地跪拜接受,更不应盲目信从。佛陀教导我们的,是“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是依佛法,依一切与佛法相符相应的法,不论是谁说的,不论是佛说,是别人说,只要是佛法,是与佛法相通相符的法都要依,而不是依人。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识是知识,识见(见解),即依脱离无明的智慧,而不依现象的各种名相分别的知识,见解。依义不依语,依真实义而不依表象的语言文字。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彻底究竟之义,不依权巧方便之说,或谓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总之,从“四依”可见佛陀的人格力量,既不强调对个人的崇拜,更不要求对语言文字的神圣待遇,尊重别人的思考和意愿。信受的是“法”,理解的是“真实义,究竟义”。不依人,不依语,不依现象,不依不究竟。佛陀教导的法“四依”,把佛教和其他宗教完全区别开来,只依真理,坚持如实知见,不崇拜权威,不凭任何主观意志,不搞迷信。即使你虔诚信受,以佛陀为师,读佛陀之经,行佛陀之教,实践佛陀之愿,也还仍然要通过你自身的体认和领悟。真理是否有用,尤其对你是否有用,必须经过你自身的检验一自证自悟,才叫圆悟圆成。
我的这本书,写到这里 ,按照出版计划和要求,也将结束了(但是,至此,只是暂时的结束,还有一些内容,我会继续执笔写下去)。最后,我想说: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就是学习佛陀。佛教文化的魅力,归根到底,是佛陀的智慧的魅力。而佛陀的智慧是有其生命形态的。它的魅力四射,正来自它健康、活泼的生命状态的魅力四射。要学习佛陀,学到佛陀的精神,学到佛陀的智慧,不改变自身的生命状态是不可能的。不肯离妄去执,不肯放下心内心外的阴影,不能完成自身生命形态的转变,就不可能像佛陀那样获得自证自悟。人最宝贵的资源,是在自己的心中。佛在心中,天堂地狱也都在心中。决定一切的是你自己的心灵。你的心灵才决定了你的生命状态。不改变自己的心灵,不改善自己的生命状态,就不可能获得任何证与悟。有所悟,才是真正的学佛,真正地接近了佛陀的智慧。不证不悟,无证无悟,永远在佛的智慧殿堂之外。你能用佛陀的智慧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生死。只能是通过学佛自证自悟的结果。不能完成这个自证自悟,学佛成佛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生死无常,幻质非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的意义不在财富的占有,不在私欲满足,不在功利的寻求,不在爱情的痴迷,不在如云如烟的辉煌,而在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崇高,生命的独立,生死的解脱。这就是佛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答案自己回答,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体悟自己。这就是“如实知见”,“自性自度”。
我衰心祝愿伟大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愿广大读者,广增福慧,同圆种智。敬祝佛法昌隆,世界和平。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 ◎觉真法师 仁王经的...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一) 在山水如画、钟灵毓秀...
无绳自缚 你知道什么叫“无绳自缚”吗? 阿秀是...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佛教之道,这个论题太大了。...
香港佛学院建议及设想 觉真法师 创建香港佛学院...
庄严隆重世纪风采——香港庆祝佛诞盛况与联想...
试释“如意” 觉真 如意,梵名anurddha,译作“阿那...
没有折磨 人不会走向成熟 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觉真法师 市场是没有记忆的,...
识才爱才、大人榜样 ——缅怀真禅长老的福德慧德...
(第三十八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
(第三十七个故事) 在中东地区拍卖女奴,是以骆驼...
(第三十六个故事) 在美国,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
(第三十五个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偕佛印禅师同去...
(第三十四个故事)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人,自南岳...
(第三十三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哲人,能回答大家...
(第三十二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下一名公主...
(第三十一个故事) 有一只狐狸,想溜进一座葡萄园...
(第三十个故事) 有个出家人去问马祖道一禅师:“...
(第二十九个故事)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