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十
劝请品第十九
概要:本品乃由佛成道后,对梵天之说法开始,依次而为在于鹿野苑的初转*轮,为帝释天而说断欲之法,有精进之意和不精进之意二法,出生为贫家与豪家的原因之二法,拘絺罗之对于须深梵志妇之说法,迦旃延对于上色婆罗门的说法,对于善于说法与善于听法之二种人同时遭遇为难事,有关于闇婆婆利女将其林园奉献给教团等事。
一五一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念所得的妙法,是众生难以了解之法,故欲默然不欲说法,梵天即劝请佛陀大转*轮。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坐在于摩竭陀国的道场树下(佛成道之处。为优留毗罗村的尼连河边的树下。)
那个时候,为世尊得道不久之时。世尊在此时,曾经生起如是之念:我现在所证的真理乃为甚深之法,为难晓难了,难可觉知,不可以思惟之法。是休息微妙的智者(止息烦恼,而发挥其微妙的智慧的觉者),才能有所知觉,才能分别其义理,而习之不厌,而即得欢喜之法。假如我将此微妙之法说给人听,人也不会相信领受,也不会奉行的。可说是徒有其劳,唯有所损而已(徒劳无益)。我现在应该默然不说,何须说法呢?(说后,人都不能了知,不如不说的好。)
那时,梵天(初禅天主)住在于梵天上。他遥知如来所念之事,就如力壬的屈伸其手臂之顷,从梵天上隐没不现,而到了世尊所住的地方来。到后,则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住在于一边。那时,梵天白世尊说:「此阎浮提(南赡部洲)必当会坏败,三界会丧失其眼目。(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为有食欲、色欲、睡眠欲等欲的世界,所谓被欲情所支配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为地狱、饿鬼、畜生、人类、六欲天等,所谓五趣杂居地。色界为净妙之色体的世界,为初禅天至于四禅天,已脱离俗情的牵缠。已离开粗杂的物质的天界。无色界为没有色质,唯有心识的禅妙的天界,所谓四空天是。)一位如来、至真、等正觉既已出现于世间,就应演说法宝,然而佛陀在此时又不畅演法味,唯愿如来您,普为众生广说深法!
再说,这里的众生,其根原乃为容易得度,假如不听到妙法的话,就会永失法眼的。
此应该为法的遗子的,有如优钵莲华(青莲华)、拘牟头华(黄莲华)、分陀利华(白莲华)那样,虽然已出于地,然而还未出现在于水上,也未开敷。这时,那些莲华渐渐的欲生长,因此之故,并未出于水上。或者有时这些莲华已出于水上,或者有时这些华不被水所著。这些众生之类也是如是,都被生、老、病、死所见逼使(被生死所逼),诸根应该成熟(欲脱离生死的苦恼的意念已成熟),然而不听闻妙法,就丧亡的话,不是苦哉的吗?现在正就是其时,唯愿世尊您,当为诸众生说法!」
那时,世尊知道梵天的心中之所念,又为慈愍一切众生之故,而说此偈说:
梵天今来劝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分别深法要
犹在高山顶普观众生类我今有此法
升堂现法眼
(梵天现在来劝请如来开大法门!能使听到妙法的人,得到笃实的信仰,而能分别深妙的法要。)
(犹如在高山的顶上,普观众生之类那样,我现在有此妙法,我将升堂而显现法眼!)
那时,梵天便作如是之念:如来必定会为众生演说深妙之法。就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他头面礼足之后,即远皈天上界。
当时,梵天听佛所说,乃欢喜奉行!
一五二
大意:本经简述学道的人当舍弃欲与乐之二事。同时,应该要学习至为重要的八正道,便能得证涅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波罗捺国的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为现在的贝拉那斯。这里过去有仙人飞至于此。也是一处鹿群自由游行的林园)。
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如是的二种事,学道的人不应该亲近的。那二种事呢?有所谓着于欲,以及娱乐之法是。这是属于下卑而凡贱之法。再者,这些事乃为诸苦众恼,而会生百端是非之法,因此,谓此二事,乃学道的人不应该亲近的。像如是的,舍弃此二事后,我自有至要之道,而得成正觉,而眼生、智生(智慧的眼目大开),意得休息(生灭的心已灭),而得诸神通,成就沙门果,至于涅槃(寂静解脱)。
甚么叫做至要之道,能得成就正觉,而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证诸神通,成就沙门果,能至于涅槃寂静呢?所谓此贤圣的八品道是。也就是所谓等见(正见)、等治(正思惟)、等语(正语)、等业(正业)、等命(正命)、等方便(正勤)、等念(正念)、等定(正定),这些就是名叫至要之道,为使我得成正觉,而眼生、智生,意得休息,而得证诸神通,成就沙门果,至于涅槃之道。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学习舍弃上面之二事(欲与乐),而学习至要之道。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结颂如下:)
罗云迦叶龙二难大爱道诽谤非梵请二事最在后
1.罗云〔安般品之一〕,2.迦叶〔惭愧品之四〕,3.龙〔醉象,惭愧品之二〕,4.5.二难陀〔惭愧品之三、四〕,6.大爱道〔惭愧品之五〕,7.诽谤〔惭愧品之六〕,8.是非〔惭愧品之七〕,9.梵请〔劝请品之一〕,10.二事〔劝请品之二〕,乃最在于后面之经。)
一五三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帝释天解答比丘之如何断爱欲,而心得解脱,乃至于究竟安隐之处。其次为目揵连至忉利天宫测试帝释,帝释即使其观看最胜的讲堂,目揵连乃以神足,使其宫殿震动,帝释乃为叙述礼佛问法之事。最后目揵连与帝释同皈佛前,重请说其义。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释提桓因(帝释天)曾往至于世尊之处,到后,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在于一边而住。他白世尊说:「一位比
丘,要怎样才能断除爱欲,心得解脱,乃至于究竟安隐之处,而没有诸患,而能被天、人所敬重呢?」
那时,世尊告诉释提桓因说:「于是(是这样的),拘翼(释提桓因)!如果诸比丘们,听此空法,而能了解为无所有的话,就能得到解了一切诸法,能如实而知诸法。自身所觉知(触受)的苦乐之法,或者是不苦不乐之法,就在于身中,观察而知均为是无常,都会皈于空。比丘已经观察不苦不乐等为变化迁易,也不生起想念,由于没有想念之故,就不会有恐怖,由于没有恐怖之故,则为般涅槃(寂灭),所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再受后有之身,能如实而知。这就是所谓,释提桓因!比丘之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安隐之处,而没有灾患,为天、人所尊敬的。」那时,释提桓因,则礼拜世尊的双足,绕佛的身边三匝后,退没不现。
正当那个时候,大目揵连尊者,乃在于
离开世尊不远之处,在那里结跏趺之坐,正身正意(端正身心),系念在于前。那时,大目揵连尊者便作如是之念:刚才,帝释天到底是已得道迹,而问事呢?或者为不得道迹,而问义呢?我现在应当去试验他。那时,尊者大目揵连就用神足,有如人之屈伸其手臂之顷那样,便到了三十三天。
那时,释提桓因曾经遥见大目揵连之远来,就站起来奉迎,并作如是之语说:「善来!尊者大目揵连!尊者自后不到这里,也太久的了!愿欲和尊者您论说法义,请在这边坐!」这时,目揵连乃问释提桓因说:「世尊曾经对于你讲说断灭爱欲之法,我欲听其详,现在正是时候,可与我讲说吧!」
释提桓因仰白而说:「我现在诸天之事猥多(众多),或者就是自己所有的事,或者又有诸天的事。因此,我所听到的,实时而忘(随时忘失)。且置其事不论,我说:在往昔之时,目连!我们曾经和阿
须伦(阿修罗、非天)共斗。当斗争之日,诸天终于获胜,阿须伦则败退。那个时候,我本身曾经躬往自战(亲自出阵),不久又领率诸天还回上天宫,坐在于最胜讲堂,由于斗胜之故,名叫最胜讲堂。这里乃为阶(街)巷成行,陌陌相值(相适),一一的阶头,都有七百的楼阁,一一的楼阁之上,各有七位玉女,一一的玉女,都各有七位使用人。愿目揵连尊者您,在这里欣赏一下。」
那时,释提桓因以及毗沙门天王,在尊者目揵连的后面,都往至于最胜讲堂的所在地。这时,释提桓因以及毗沙门天王,白大目揵连说:「这就是最胜讲堂,都可以自由游看(参观)。」日揵连说:「天王!这里实在是微妙极了!都是由于前身所作的福佑之故,致有如此自然的宝堂。有如在人间里,如遇有小乐的事时,就各自庆贺,都如这里的天宫无异,均为是由于前身的作福所致的。」
那时,释提桓因的左右(身边)的玉
女,都各各驰走,不知所措,有如在人间里,遇有所禁忌之时,都各怀惭愧那样。这时,释提桓因所带来的玉女们,也是同样的道理。她们遥看大目揵连之来到,都各各驰走,不知应到什么地方为是。当时,大目揵连便作如是之念:这位释提桓因的心,非常的放逸,我现在应该使他怀一些恐怖的心才是。
这时,大日揵连尊者就用他的右脚指,案在于地,那时的那个宫殿便六变的震动(振动六次,通常都为六种震动)。这时,释提桓因,以及毗沙门天王,都怀恐怖的心,其衣毛都倒竖起来,都作如是之念:这位大目揵连具有很大的神通,乃能使此宫殿六返的震动,实在是甚奇!实在是甚特!(奇妙殊特),未曾有的事!当时,大目揵连便作如是之念:现在这帝释天的身心已经怀着恐怖的心(不像刚过时,一直到刚才那样的自憍)了,我现在应该可以开始问他有关于请世尊所示的深义了。
就对帝释天发问说:「到底如何呢?拘翼(帝释天)!如来所阐说的有关于除灭爱欲之经,现在正是其时,唯愿与我们述说!」释提桓因回答说:「目连!我从前曾到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住在于一边。这时,我就白世尊说:『比丘要怎样去断灭爱欲,而达到心得解脱,乃至于究竟而至于无为之处,而为没有苦患,而被天、人所敬仰呢?』
那时,世尊便告诉我说:『于是(是这样的),拘翼!诸比丘们听我说法后,都没有所执着,也不着于色相,都能尽解一切诸法,为了无所有(彻知空相)。由于知道一切诸法后,则对于那些苦,或者是乐,或者是不苦不乐的感受,都观察了知为无常的,都灭尽无余,已没有应断坏的事。他们由于观察如此后,都没有所执着,已不再起世间之想,又没有恐怖的心情。由于没有恐怖的缘故,便得般涅槃(寂灭)。所谓生死己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再受后有之身,能如实而
知。这就是,释提桓因!就是比丘之断欲,心得解脱,乃至于究竟无为之处,而没有患苦,而被天、人所敬仰的。』那时,我听此教语之后,便礼拜世尊之足,遶世尊三匝之后,就退下其处,就还皈天上了。」
这时,大目揵连尊者,听后,乃以深法之语,对释提桓因,以及毗沙门天王,具分别之(详细解说)。那时,目揵连将深法都说完后,就如士夫之屈伸其手臂之顷,从三十三天隐没不现,便来到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他到世尊之处后,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坐在于一边。那时,目揵连就在于其座上,白世尊而说:「如前次如来为释提桓因请说除欲之法,现在唯愿世尊,为我阐说!」
那时,世尊告诉目揵连说:「你应当要晓得!释桓因曾经到我这里来,首先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立坐在于一边。那个时候,释提桓因曾经问我如下之义:『如何呢?世尊!一位比丘要怎样去断灭爱欲,
而心得解脱呢?』当时,我就告诉释提桓因说:『拘翼!如果有比丘,能够解知一切诸法都是空的,都是无所有(终皈为没有,如认为有,就是凡夫的心境),也没有所执着,都尽解一切诸法均为是无所有(一切都是空的),由于知道一切诸法为无常,都灭尽无余,也已至于没有断坏的境地。他已观察此理,都已没有所执着,已不起世间之想,又没有恐怖。已没有恐怖后,便为般涅槃(寂灭,解脱),所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再会受后有,都如实而知。这就是,释提桓因!就是比丘之断欲,而心得解脱哩!』那时,释提桓因就从座站起,将他的头面礼拜我的双足之后,便退而去,便还皈天上去了。」
那时,大目揵连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五四
大意:本经简述兽王狮子,以及漏尽的阿罗汉,遇见雷电霹雳,都不会有所恐怖,因此,比丘们应学漏尽的阿罗汉。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在世间里面,有如是的二种人,他们如遇见雷电霹雳时,也不会有所恐怖的。那二种人呢?所谓兽王狮子,以及漏尽的阿罗汉是。这就是,比丘们!就是有这二种人在世间里,如果遇见雷电霹雳时,也不会怀着恐怖之心。因此之故,诸比丘们!应当学习漏尽的阿罗汉。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五五
大意:本经简述如那不喜乐于请问胜人,以及不精进的二法,会使人没有智慧。那些好间与勤精进的二法,会使人成就大智慧,因此,应当远离恶法。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如是之二法,会使人没有智慧。那二法呢?所谓不喜乐请问于胜人,以及只贪睡眠而没有精进的意念是。这就是,比丘们!就是有如是之二法,会使人没有智慧。又有二种法,会使人成就大智慧。那
二法呢?所谓爱好请问他人所了解的胜义,以及不贪睡眠,而有精进之意之法。这就是,比丘们!就是所谓有如是之二法,会使人有智慧。因此,应当学习远离恶法。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五六
大意:本经简述阻碍人家的布施,以及不布施之二法,会使人贫贱。看见人家之布施而随喜,以及爱好布施的二法,会使人富贵,因此,当学惠施,不可以有贪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
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曾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如是的二种法,会使人为贫贱,会没有财货。那二种法呢?第一就是如果看见他人在布施时,便会禁制他,叫人不可以布施给人,第二就是自己又不肯布施给与人。这就是所谓,比丘们!就是有如此之二法,会使人转为贫贱,而没有财宝可得的人。比丘们!又有如此的二法,会使人为富贵的人。那二法呢?第一就是如果看见他人正在布施财物给与人时,便会协助而同予欢喜,第二就是自己爱好布施给与人。这就是,比丘们!就是有如此之二法,会使人转为富贵的。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学惠施,不可以有贪心!」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五七
大意:本经简述如果为不孝,以及不奉事胜己之人的二法,会使人生为贫贱之家。假如为恭敬父母,以及惠施所有的二法,就会使人转生为豪族之家。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曾经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如此的二法,会使人转生在于贫贱之家。那二法呢?第一就是不孝父母、诸尊师长,第二就是也不承事胜于自己的人。这就是,比丘们!就是有如此之二法,会使人转生为贫贱之家。诸比丘们!又有二种法会转生为豪族之家。那二法呢?第一就是恭敬父母、兄弟、宗族等人,第二就是将至于自己之家所有的都惠施给与人
(当然是自己应存为生活之用者除外。然而经文的用意应不在于财物的问题,应该是统统能舍弃的人,才是最为上乘的人)。这就是所谓,比丘们!就是所谓有如此之二法,会使人转生为豪族之家。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五八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涅槃后,一位女梵志须深,问大拘絺罗,有关于佛陀为甚么不记莂优蹋蓝弗,以及罗勒迦蓝二人,生无色界天后,后来也会堕落,然而不说,当会尽诸其苦际之事。同时也请拘絺罗阐述其中的意义。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有一位女梵志,名叫须深,往诣于大拘絺罗尊者之处。到后,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坐在于一边。那时,那位女梵志须深白拘絺罗说:「佛陀在世时,优蹋蓝弗与罗勒迦蓝二位大德,在于此深法当中,终皈不得受佛的教化,都各取命终而去。世尊即记别(豫言)此二人而说:『一人会往生于不用处(无所有处天。罗勒迦蓝,也就是阿罗罗伽罗摩,为佛出家后,首先跟其学习,然而觉得并不是究竟之道,故佛乃另行其道),一人会往生于有想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天。优蹋蓝弗为郁陀罗罗摩子,也是佛陀出家后之师,然而同样的被佛认为是不究竟之道,故佛乃另行其道。)此二人尽其天界的寿命时,各人又命终后,其中的一人当
会为边地的国王,那时伤害人民,不计其数。另外一人当会为着翅的恶狸,会为飞行的走兽,难脱其命运,在其命终之后,会各生地狱之中。』然而世尊并不记述(豫告)他们二人在于甚么时候当会尽诸地狱的苦际。为甚么缘故世尊不记述他们在于何时当会尽诸苦际呢?」
那时,尊者拘絺罗对须深女梵志说:「世尊不记说的缘故,就是当时并没有人问起此义之故,因此之故,世尊才会不记说他们会在于甚么时候当尽苦际的。」须深女人说:「于是(像如是的),如来已经取入涅槃(趣入于寂灭),因此之故,不能再问佛陀了。如果佛当在世时,便能趋前去请问其义。现在就请尊者拘絺罗您,为我解说,他们到底会到甚么时候,当尽苦际呢?」(佛陀成道后,本拟去渡此二人,然而佛陀察知二人都已逝世,故未受过佛的教化,才会上升又下堕。)
那时,尊者拘絺罗便说此偈而说:
种种果不同众生趣亦然自觉觉人者
我无此辩说
禅智解脱辩忆本天眼通能尽苦原本我无此辩说
(种种的果报都为不同,众生趣向之道,也是同样的不一样。自觉觉人的人,我实在没有这种辩才之说。禅智解脱之辩,忆其本,为具有天眼通的人始有之事。有关于能尽苦原之本的事,我实在没有这种辩说之能力啊!)
那时,须深女人便说此偈说:
善逝有此智质直无瑕秽勇猛有所伏求于大乘行
(善逝〔佛陀〕才有如此的智慧,为质直而没有瑕秽,为勇猛而有所降伏,我愿求于大乘之行。)
这时,尊者拘絺罗又说此偈而说:
是意甚难得能获异法要难为能办之向于奇特事
(发此心实在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一定能获得异法之要〔殊特之法义〕。难为而能够力办,而向于奇特之事。)
那时,尊者对那位须深女梵志具说法要,她便发欢喜之心(法喜充满)。当时,那位女人就从座起,行头面礼足之礼后,便退还而去。
这时,须深女人听拘絺罗尊者所说后,欢喜奉行!
一五九
大意:本经叙述迦旃延为上色婆罗门详说有关于何者是老地之法,何者为壮地之法。婆罗门听后就自归依三宝,尔后并发愿不再杀生等事。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尊者摩诃迦旃延(迦旃延)曾经游行在于婆那国的深池的水侧,和大比丘众五百人同在。
那个时候,迦遮延尊者有如此的名闻,曾经流闻于四方的远处。有一位长老级的尊者奸荼(上色)婆罗门,也在于此地游化。当时,婆罗门听说尊者迦遮延也在于此池之侧游化,且带领五百名比丘。知道尊者为佛门的长老,功德都具足,现在应该可往去问讯那个人。这时,上色婆罗门,便率领其五百名弟子,往至于尊者迦遮延之处,共相问讯之后,坐在于一边。
那时,那位婆罗门问迦遮延尊者说:「如迦遮延你所行的,乃为非法与律(不合于行者之礼仪)的。你为年少的比丘,为甚么不向我们诸高德的婆罗门行礼呢?(指他自己为年高望重的行者)」迦遮延说:「婆罗门!你应当要知道!我们的如来、至真、等正觉,曾经说有二种境地的人。那二种境地呢?一名为老地,二名为壮地。」
婆罗门问而说:「甚么叫做老地?甚么叫做壮地呢?」迦遮延说:「正使(假如)一位婆罗门的年纪已为八十,或者为
九十的高龄,然而那个人并不休止淫欲,而作诸恶行的话,这就叫做这位婆罗门虽然可以说为是老人,但是现在正住在于壮地而已。」婆罗门问说:「那么,那一种人为年壮的人,而住在于老地呢?」迦遮延说:「婆罗门!如果有一位比丘,其年龄在于二十,或者为三十、四十、五十,他并不习于淫欲,也不作诸恶行的话,就是所谓,婆罗门!就是年壮,而在于老地的了。」
婆罗门说:「在此大众当中,是否有一位比丘,不行淫法(不淫逸),不作恶行的人吗?」迦遮延说:「我的大众当中,并没有一位比丘习于淫欲,以及作诸恶行的人。」
这时,那位婆罗门就从其座位站起,礼拜诸位比丘之足,并且作如是之言:「你们现在为少年人,然而乃住于老地,我现在虽为老年,也是住于少地而已。」那时,那位婆罗门又趋至于迦遮延之处,头面礼足后,自己陈述而说:「我现在要自
归依于迦遮延,以及诸比丘僧,我发愿尽形寿不再杀生。」
迦遮延说:「你现在不可自归依于我。应该效我所自归依的人,你也可以依之而趣向他。」婆罗门说:「尊者迦遮延!到底您是自归依于谁呢?」
这时,尊者迦旃延就长跪在地,向于如来般涅槃之处,而说:「有位释种之子,出家去学道,我乃恒自归依于他。是的!那人就是我的师父!」婆罗门说:「这位沙门瞿昙,现在在于甚么地方呢?我现在欲拜见他。」迦遮延说:「那位如来,已经取于涅槃(入于涅槃寂灭了)。」婆罗门说:「假若如来还在世间的话,我就是经过百千由旬之远,也要往诣去问讯他。那位如来虽然已取涅槃,我现在仍然重新自归依而向于佛及法,和众(僧)作礼,誓愿尽有形寿,都不再杀生!」
那时,上色婆罗门听尊者迦遮延所说,乃欢喜奉行。
一六○
大意:本经简述有二种人为很难遇的一件事。所谓善能说法的人,以及闻法后能奉行的人。此二种人出现于世间,为非常的难以值遇之事。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二种人出现在于世间,为非常的难得以遇到的人。那二种人呢?第一就是能说法的人出现于世间,是非常难得以值遇的人,第二就是听法之后,善能受持奉行的人,是非常难得以值遇的人。这就是,比丘们!就是所谓有此二种人出现于世间,乃为甚为难得以值遇的人。因此之故,诸比
丘们!应当要学善能说法,也应学习听法后善能奉行。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六一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游行在于毗舍离的捺林时,有五百名童子和闇婆婆利女争相供养,其次为佛陀对五百童子的开示,内容为教人当知恩不忘,应念反复二法,最后佛陀接受闇婆婆利女的供养饮食,以及纳受其所奉献的园林,并为她说法。
结集有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摩竭陀国的界内,
渐移来至于毗舍离城。那个时候,就住在于毗舍离的北方之闇婆婆利园中(庵婆婆利园,译为捺林),和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在。
那个时候,闇婆婆利女(捺女)听说世尊莅临在于其园之中,和大比丘五百人俱在的消息,就在于那个时候,她就驾乘羽宝的车辆,便自毗舍离城出来,行至于侠道之口,将到世尊之处,即自下车到了世尊之处。
那时,世尊遥见那位女人向这边来,便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统统要专一精神,不可以生起邪想才好。」这时,该女人已到世尊之处,就行头面礼足之礼,然后坐在于一边。那时,世尊就说极妙之法给她听。她听说极妙之法后,乃白佛说:「唯愿世尊当受我的邀请,以及比丘僧们!」那时,世尊就默然而接受女人的邀请。该女人看见世尊已默然受请之后,即从座起,行头面礼足之礼后,依取原来之道而回去。
那个时候,毗舍离城的男女大小,都听说世尊在闇婆婆利园中,和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在。当时,在城中有五百名童子,乃乘种种的羽宝之车。里面也有驾乘白车白马,其衣盖、幢幡、侍从,均为是白色的。也有乘赤车赤马,衣盖、幢幡、侍从,都是赤色的。也有乘青车青马,衣盖、幢幡桩、侍从,均为是青色的。也有乘黄车黄马,衣盖、幢幡、侍从,都是同样的为黄色的。他们的威容严饰,有如诸王出巡之法那样,就这样的出毗舍离城,趋往于世尊之处。在未到达之顷、在中途之时,逢遇那位女人,走车打牛(鞭打驾车之牛,欲其快跑),而正驰向于城内。
这时,诸童子们问该女人说:「你是女流之辈,应当要知羞辱,为甚么打牛走车,驰向于城内呢?」当时,该女人回答说:「诸位贤者们!当知!我明天要请佛,以及比丘僧,因此之故,走车耳(快速的跑车而走)。」童子们回答说:「我们也是欲饭佛(供养佛)以及比丘僧。现
在给与妳千两的纯金,可以将明日的时限腾出来,使我们得以饭佛及憎!」这时,该女人回答说:「止!止!族姓子们!我不能听许你们啊!」
童子们又说:「给与妳二千两(也不答应,就喊)至于三千两、四千两、五千两,乃至百千两的黄金。请听许我们,使我们明天能得饭佛,以及比丘僧。」该女人回答说:「我不能听许你们的要求的。所以的缘故为何呢?因为世尊常说:『有二种希望,世人是不能舍离的。那二种呢?第一就是利望(对于财利的希求),第二就是命望(生命延长的希望)。」到底那一个人能保证我活到明天以后呢?我因此,要先请如来,现在当办具一切供养之物。」这时,诸位童子们就各振挥其手感叹而说:「我们这些人,实在不如一位女人啊!」作如是之语后,就各自告别而去(和该女人告别之义)。
这时,诸位童子们乃往至于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都住在于一边。那
时,世尊眼看童子们之到来,就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诸比丘们!看看诸位童子的威容服饰,有如天帝释之出游巡观之时那样,一点也没有差别的。」
那个时候,世尊乃告诉诸童子们说:「在世间里,有二种事,乃最为不可得的事。那二种呢?所谓有反复的人(会回报恩惠的人),第一作小恩常不忘(受人的小恩惠,也常记在心),第二就是况复大者呢?(小恩惠尚且铭记在心,何况大恩惠,一定常怀于心而想图报)。这就是所谓,诸童子们!所谓有此二种事,最为不可得的事。童子们!当知!念有反复(念念而图报),也使认识小恩惠而不忘,更何况受人的大恩惠呢?」
那时,世尊便说此偈而说:
知恩识反复恒念教授人智者所敬侍名闻天世人
(知道人家的恩惠,而认识应图报,恒常怀念而教授他人的话,即智者定会受人所敬仰奉侍,其名誉会远闻到天上界与世
人的。)
「像如是的,诸位童子们!当知!应作如是而学!」
那时,世尊都具与诸童子们演说微妙之法。大家听后,都各从座起,行头面礼足之礼后,便退而去。
这时,该女人就在于其夜间,办理种种的甘馔饮食,也敷设诸坐具。到了翌日的清旦之时,便去白佛说:「时间已到了,现在正是其时,唯愿世尊降临惠顾鄙人的住舍!」
那时,世尊乃着衣持钵,率领诸比丘们,被他们前后围遶,往至于毗舍离城,到达于该女人的家舍。这时,该女人看见世尊及比丘们都坐定之后,就自己亲手擎食,呈献于佛,以及诸比丘们。饭佛(供佛),以及诸比丘们后,就行清净水,请大众洗手完毕之后,更取一镶金的小座,在于佛前坐下来。
那时,该女人白世尊说:「我所有的此闇婆婆利园,愿意奉献给如来,以及比丘
僧,可使当来、过去、现在的众僧们,得以止住在于其中,愿世尊接受此园!」
那时,世尊为该女人之故,便纳受该园。世尊便说此咒愿而说:
园果施清凉桥梁渡人民近道作圊厕人民得休息
昼夜获安隐其福不可计诸法戒成就死必生天上
(布施的园果,使人得清凉,建造桥梁乃能渡人民。在于近道作圊厕的话,人民就能得到休息。这些布施之事,乃能使人在于昼夜都获得安隐,其福德实为不可计量之多。诸法的戒规,因此而成就,死后必定能往生于天上。)
那时,世尊说此语后,即起而去。
当时,该女人听佛所说,乃欢喜奉行!
(结颂如下:)
断爱及师子无智少于财家贫须深女迦旃法说女
(1.断爱欲,2.狮子,3.无智慧,4.少于财〔贫贱〕,5.家贫〔贫贱家〕,6.须深女,7.迦旃延,8.法说,9.闇婆婆利女)。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一二四一、给孤独经:给孤独...
杂阿含经卷第三 五十九、生灭经:本经乃叙述色等...
杂阿含卷第四十三 一一六四、婆罗延经:本经叙述...
杂阿含经卷第二 卅三、非我经:本经叙述五阴为非...
杂阿含经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无...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一一七八、婆四咤经:婆四咤...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一二九四、无所求经:本经叙...
中阿含经卷第一 东晋的孝武帝及要帝之世,隆安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五七六、难陀林经:本经叙述...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 一三二五、受斋经:一子受八斋...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长寿王品第七:(有十五经,第...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 七十一、蜱肆经第七(第二小土...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 六十九、三十喻经第五(第二小...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 六十七、大天捺林经第三(第二...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 王相应品第一:(有七经,第二...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 六十三、鞞婆陵耆经第六(初一...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 中阿含王相应品第六:(有七经...
中阿含经卷第十 习相应品第五:(有十六经)(初一日...
中阿含经卷第九 三十六、地动经第五(初一日诵)...
中阿含经卷第八 未曾有法品第四:有十经初一日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