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我们从题目念起:『百法明门论简义』。
这个题目是唐大圆居士订的,在大藏经里面,原本的题目是“
大乘百法明门论”,原本题目是这样的,底下的人题是『天亲菩萨造』,本论是天亲菩萨造的,解释是唐大圆居士,大圆居士述。
『题言百法明门者,谓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识之门也。天亲菩萨造论简要,古今解者虽多,或过深过繁,未能引起读着兴趣,今复作简义以引之。』
这一段也可以说,唐大圆居士自己叙说他造这个简义的因缘,这个格局我们在经论注疏里面常常看到,总是第一段讲这个教起因缘。
那么他要作批注,为什么要作批注呢?总得有个理由,这里就说明了。在上一次也曾经给诸位,略略的介绍过,学佛的目的以及“唯识”二个字的定义,前面给诸位讲过,这一门学问能够在大乘
佛法成一个宗派,可见得它是有它的独特性,在大乘佛法里面,我们通常称之为唯识宗或者称它做
法相宗,这二种名称是最普遍的,除这二种之外,还有三种名称是不太流行的,那就是讲的中道宗,普为一切乘教宗,应理圆实宗,都是说的这一宗,凡是一个名称,与它的内涵,一定是相应,我们称它做法相宗,是就这一宗它的特色是辨析法相,这一宗主要的经论所谓是六经十一论,法相是依解深密经法相品所建立的,法相宗这个名称从那里来的?是从解深密经法相品,解深密经在六经里面,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可以说是唯识宗的根本经典,六经里面的根本经典,这十一论呢!瑜伽师地论是它的根本论,法相品里面它是以抉择,判断一切法的体性相状。法是指的万法,所谓是世出
世间一切法,归纳成为百法,所以诸位要记住,百法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归纳为一百个项,每一个项目展开都是无量无边,绝不是一个很单纯的,这个是我们学唯识,学百法首先要了解的。
“相”是讲的性相,所谓具有无量无边的性相,在唯识里面把它归纳为三性,所谓“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这个都是用归纳的方法来说,百法,每一法都具有三性,这个诸位要晓得,不能说某一法它是依他起的,依他起它就没圆成实?它就没遍计执?诸位晓得百法里面每一法具足三性,百法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归纳,换一句话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无论那一法都具有三性,这个是我们一听一看就要
觉悟,悟入这个道理了,你明了佛法的真实义,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实相,诸法实相才能够见到。
佛法讲到高水平的,给你说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怎么一得起来呢?怎么个不二呢?你了解一一法具足三性就不二,我们今天在一切法圆融不过来,就是不晓得一一法都具足了三性,我们初学的人往往把三性分开,圆成实不是依他起,依他起不是遍计执,把它分成三个独立的,不知道每一个法里头,一而三,三而一,从圆成实上来说,万法一如,自他不二,那一法不是圆成实呢?在性宗的经论里面讲,我们见性见的是色性,这个就是属于圆成实的意思;我们用眼识见的是色尘,这个就是依他起的意思;如果生第六
意识在一切色法里面,起贪瞋痴慢,这就是遍计执的意思。你把这些道理想通了,然后读一切经论你就发现这里面句句都没有矛盾的,他说空也好,说有也好,原来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横说竖说都是正确的。如果要是不了解这个意思,我们乍听之下,免不了要生许许多多的怀疑,如果我们用现代的名词来说,称法相宗可以说就现象论上来建立的名称,要是称唯识宗呢?在本经里面讲,它是就观行上建立的,来源还是依解深密经,解深密经里面分别瑜伽品所讲,“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是根据这个意思来建立的,称作唯识宗,由此可知,它之所以称为唯识宗呢?是就本体上建立的名称,那么它一共有五个名称,我们只介绍二个,诸位如果要细细去研究,可以参考近代一些学者,像唐大圆居士、梅光羲的相宗纲要都说得很清楚,这个宗的意思我们了解了。
唯识的承传多少也要知道一点,唯识承传在印度可以说最初的祖师,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出现在印度的时候,我们要是以公元来算,是公元二百七十年到三百五十年,弥勒菩萨出现在印度最初讲瑜伽师地论,弥勒传给无着;无着出现在印度,是在公元三百年到三百八十年之门,我们有这个记载,就可以知道无著菩萨住世八十岁,他传给他的弟弟天亲菩萨,他在世的时候是公元三百二十年到四百年间,世亲传给陈那,陈那是四百年到四百八十之间,再传给护法,这护法在唯识宗里面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大师,因为玄奘大师译成唯识论,就是以护法的批注为主,他认为护法才是唯识宗的主流,护法出现在公元五百十年到五百六十一年,他传给戒贤,戒贤就是玄奘大师的老师,他出现在公元五百二十年,到六百四十五年,这是在印度的承传。戒贤以后可以说唯识就到中国来,他的传人就是玄奘大师,玄奘大师是公元六百年到六百六十四年,他住世
寿命不算太长,玄奘大师是六十四岁过世的。玄奘大师的传人主要是窥基大师,唯识在中国建立为一个大宗,是在窥基大师的手上,通常我们称他做慈恩大师,因为他一生几乎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慈恩寺,我们为了尊称他,不称他的名号,称他居住的寺院,称为慈恩大师,所以唯识宗也称为慈恩宗,慈恩宗的来源是那个寺院的名称,就是慈恩寺的这个宗,这是它的来源,我们都要晓得。窥基传给慧昭,慧昭传给智周,这是在中国的承传。可是这一宗到了唐朝中叶以后就衰了,一直到明朝末年,明末四大师再来提倡,虽然提倡还是没有办法把这一宗的教义给振兴起来。
在历史上我们晓得,隋唐的时候,日本的学者到中国留学的人很多,可以说日本派了大量的留学生到中国来求学,而多数的都是来学佛的,日本人确实有他的长处,当然他的缺点也不少,他的优点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他把中国的东西学去之后,一直到今天,还能够原原本本的保持住,这个精神是可嘉的,不但是把中国佛法传到日本,他都能够完完整整的保存下来,连生活方式都还保持在今天,日本穿的衣服叫和服,也叫吴服,那是中国的衣服,日本人原来不会作衣服,日本人住的房子,那是唐朝以前的样子,宫殿建筑这些型式,你到日本去看,就看到我们古老的中国,这些生活方式统统都保存到今天。而我们呢?古时候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了,连痕迹都找不到。我们今天读《礼记》,有许许多多地方我们简直莫明其妙。比如说我们今天宴客,入席,大家是圆桌方凳子,坐在那里,那叫入席。席在那里呢?席明明是铺在地上的嘛!你到日本去,日本人宴客那就是入席了。地下铺的榻榻米,榻榻米坐垫上那席小桌子,那就是入席。对于客人尊重的,叫重席,就是二层垫子,这是恭敬的,所以到日本那里一看,你拿中国礼记去念就是那个样子,在我们这里是看不到。如果再看看月令,那生活方式,到日本还能看到,饮食起居他统统学我们中国人的,而他能够保存到今天,日本人可是有心人。
唯识是在那个时候是刚刚传到中国来,他们一些学者对这个大概也很欣赏,于是乎把这个经卷总是偷偷摸摸的都给运回日本去了,特别是窥基大师的著作,他们偷走了,偷走之后,在中国就失传了,诸位晓得,在唐朝那个时候,还没有印刷,连本刻的版本都没有,木刻版本到宋朝时候才有,唐朝那个时候都是写的,抄的手卷,诸位想想成唯识论,那么大的一部书,那个东西要抄一遍要多少时间,他一偷走,中国就失传了。所以中国至唐朝末叶以后,研究唯识的人看不到窥基大师的著作,主要的著作都被日本人偷去了,所以在中国就失传了。明末四大师,你们看看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很不起的人,他有一部成唯识论的批注,叫唯识心要,那个里面因为蕅益大师没有看到窥基大师的著作,所以凭他自己的想象来解释唯识论,里面有许许多多地方解错了,这个是在所不免的,就是祖师第一手的资料,没有看到过。
这个事情到清朝末年光绪年间的时候,杨仁山居士,那个时候,他被满清政府派到日本,在大使馆里当参事,他是个学佛的,于是在日本交结了许多佛教的朋友,在日本经典里面发现到我们中国所遗失的经典,全部都在日本,于是再从日本把它带回来,自己办了一个金陵刻经处,把这些遗失的典籍重新刻版印刷流通。所以民国初年那些学者,就比从前的人要幸运得多了,他们直接可以读到唐人的注疏,就是读到唯识第一手的资料。可是困难的问题来了,唐人的文字深,不像其它的经论,每一代都有注疏的人,比如说像《金刚经》、法华经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代代都有人批注,对于我们初学的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果要没有代代承传,假如说我们今天要来学《法华经》,直接读智者大师的注疏,那就困难得很,智者大师藏经里头有,不容易理解,文字太深了。我们今天学《法华经》读清朝人的注疏,就容易得多,它距离比我们近,《唯识》我们想读近代人的东西,没有了,只有直接去读唐疏,所以在佛学、在国学没有相当的修养,唐疏很难接受。
诸位可以看看,就是《百法明门》的批注,你初学的人去读,简直跟读天书一样,看不懂,不知所云,会有这个感觉。正因为如此,唐大圆居士在地申明了,说古今的批注虽多,确实有些注得太深,有一些注得太繁琐了。太深太繁,对于初学的人都是障碍,提不起修学的兴趣,大圆居士真是大慈大悲,给我们初学的人,作了方便门,以深入浅出,来帮助我们入唯识之门,这确实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唯识研究,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唯识」这两个字,唯识这个学说与唯心、唯物以及其它的一切哲学是不相同的,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这个也就是佛法与世间法它不一样的地方。欧阳竟无大师他说「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你要了解唯识两个字的意思,你就晓得,佛法确确实实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法,就是以一切哲学、宗教来说它是相对的,有能有所,佛法不是相对,它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它是离开相对,但是诸位要晓得离开了相对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才真正的离开相对,禅宗里面就直截了当运用这个方法,所以说“他心印心,不立文字”,它是直截了当,可是在教下要运用相对的方法,不用相对的方法,不能言说,可是它里面所说的内容,绝不是相对的。
譬如佛法里面讲能所,它这个能所是一不是二。它不是对立的,能是所之能,所是能之所,能所是一它不是二,我们要体会这一层的深义,所以唯识,唯是唯独,识是叫有识,识是能变,万法是所变,纵然我们讲到所变的万法,依旧是能变的那个识,所以才经你讲一切万法,一一法都具足三性,道理就在正地,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一门学问是超越相对。换句话说,它分别,是自己分别自己,不是自己分别人,分别别人也是分别自己,为什么呢?自他不二,宇宙万有就是自己的心理现象,自己的心理现象展开来,就是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与自己心理现象是一桩事情,是一不是二,这个是唯识的深义,很难体会的,如果宇宙万有跟自己是两回事情,是对立的,这是世间的学说,所以世间哲学与宗教,永远没有办法跟佛法比,这个基本的概念它不相同,不一样。在佛法里面看,整个宇宙人生是一个,是一体,在宗教与学说里面,都把它分类,它不认为是一体的,这个是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此地“唯”是唯独,换句话说,全是识,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能力,由于识的功能、分别的幻象,不是它的本来面目,这是讲我们整个宇宙人生,是识的分别现象,不是本来面目,如果我们对于识分别变现这些幻象彻底明了了,这个问题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妄不碍真,真也不碍妄,换句话说你要晓得它,你不晓得就要受它的害,你晓得,没事情、不碍事,在一切法里面还是得大
自在,所以佛法所重视的,是重视在觉悟、开悟,悟就是对于一切事理的真实相,都能够彻底的明了而不迷惑。不但学唯识我们要注意到这一层,就是研究一切经典,我们也要能够掌握到这个纲领。
通常一般习惯用的方法,学佛诸位要晓得,佛是觉,学佛就是觉悟,佛这一个字,我想你们同学们大多数都理解,这是外来语,它的含义是智能与觉悟,究竟
圆满的智能、彻底的觉悟,这叫佛。学佛的目的就是在此地,所以学佛不是迷信,那么学佛第一个要求的,就是根本智,自古以来学佛,无论是那一宗那一派,那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目的是一个,就是求根本智,为什么呢?没有根本智,诸位想想,那有后得智?像一棵树一样,它没有根没有本,怎么会长出枝叶花果呢?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舍弃了根本智,疏忽了根本智,那就不叫学佛的。根本智的修学最普通的方法,读诵经文,还要晓得善巧观照,单单熟读经文,可以得定。我们讲
戒定慧,只是一味的熟读经文,可以成就戒定,如果能够在熟读里面,又能够提得起观照的功夫,那就开智能了,这个智能不是思惟分别,不是的,不须要思惟分别,一切都明了,恍然大悟,这是根本智的现前,
心经里面所讲的“照见”,那个照见是根本智起作用,我们今天对一切事情要想一想才懂得,去思惟去分别,这个不是智能。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智能是从意识里面生的,这个不是智能,所以“般若”之所以不翻成智能两个字,是怕我们发生误会,般若是什么?般苦是根木智,
六度里面的般若波罗密是根本智,再开出来,为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那是后得智,我们把六度展开为十度、十波罗密,十波罗密后面那四种是后得智,般若波罗密是根本智,也就是戒定慧的那个慧,而菩萨的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那是后得智的慧,没有根本那有后得呢?那根本智从那里生呢?给诸位说,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说因定开慧,心不清净根本智就不能现前。
我们再讲唯识,弥勒、天亲给我们分别一切万法的现象,其目的何在?目的是叫我们心清净。因为我们对于一切万法的性相不明了,在这里面胡思乱想,心定不下来,一切万象你都统统明白了,你的心定下来了,所以天亲菩萨造的百法论,是根据佛的经文,佛经里头只有一句:“一切法
无我”。什么叫一切法呢?这就说了百法,什么叫无我呢?后面讲人无我、法无我,换句话说,这一部百法论,就是解释这一句:“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我”是佛说的,菩萨就是解释这一句话造这一部论,而这一部论又有许多批注,再来批注它,我们千万不要给弄胡涂了,要晓得它这个论的宗旨所在,它是教我们明白一切法,而成就无我,达到这个目的,绝对不是像世间学术,教你这样也晓得,那样也晓得,结果一样也不晓得,实在说,这一部百法论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要拿《金刚经》四句偈作它的总结,那是妙极了,《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都百法呢?前面九十四法是有为法,后面六种无为法,你要是晓得前面九十四种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你的心怎么不定呢?不会再在一切法里攀缘了,你的心就定了,定了,智能就用了、就现前了,可见得唯识的教学,跟一般宗教、哲学、学术的教学,确确实实不一样,它的目的是教你达到人无我、法无我,教学的目标是在这个,宗旨是教你开悟,教你觉悟,悟的什么?就是悟的一切有为法是依它起性,一切有为法的体性是圆成实性,现象与作用是依它起性,我们只要在一切法里头不起遍计执,功德就圆满。
在教学的方法上来讲,佛法在整个教学,可以说不外乎归纳与演绎二种方法,归纳,这是讲一部经的纲要之研究,便于
受持。譬如说像百法就是归纳法,百法是依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瑜伽师地论里面讲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认为六百六十法对初学的人来讲也是太繁了,所以把它归纳为百法,不但便于学,实在讲便于修持,古今这一些
大德注疏一讲解,这是用演绎的方法,这是一部经注疏的研究,所以我们研究经的时候,有纲领的研究,有注疏的研究,注疏的研究,帮助我们大开圆解,帮助我们理解,可是我们要得受用呢?那是要抓到纲领,这是一切经论在研究的方法上,我们要晓得我们主要的目的,是要求根本智,在方法上第一个抓纲领,第二个是研究注疏,至于刚才给诸位所讲的六经十一论,在经典方面,这六经我们中文本翻译的只有四部,有二部没有翻译过来,第一部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是属于唯识的根本经典。第二部是刚才跟大家讲的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有四种译本,《华严经》有三种译本。第三种就是《楞伽经》,《楞伽经》也是唯识重要的经典,它也有三种译本。还有一种叫厚严经,有人说就是大乘密严经,至于《如来出现功德
庄严经及阿毗达摩经》,这二部经没有译到中国来,可能在今天失传了,梵文本大概也找不到了,现在梵文本留传到今天的,没有我们中文译本多,大部份都失掉了。
这十一论里面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所以叫一本十支,一个根本论,其余十个是它的支流。在支流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识论》。《百法论》可以说是唯识论里面入门的一部书,就是初学入门的一部书,正是大圆居士在此地说的:“谓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识之门也。”可见得这百法要认真的研究。我们在此地给同学们讲的本子,这是概略的介绍,提起研究的兴趣,我们目的在此地,认真的研究呢?还要研究古人的注疏,唐大圆这个批注不够的,为什么呢?太浅了,深度上不够的,这个是我们要明了,但是唐大圆居士批注里面,着重在表解上,这里面每一法都列有表解,表解里面所注的文字,十之七八都是窥基大师的,这个就是以前这些人,他们作学问、说话部负责任,都有依据的,绝不是自己以自己的见解来注疏,他不会这么作的,所注的东西统统是用古人的文字,古人的文字深,顶多他把它变浅一点;繁,他把它简化一点,尽可能的去用原文。原文实在太深了,那就想办法变通一点;还能够看得懂的,都用原文,特别是把它画成表解,使我们看起来更为醒目,这是一种方法。这个题目也要给诸位作一个介绍,原本的题目,上面有大乘二个字。大是简别它不是
小乘,这一部书是大乘入门,正如同起信论一样,《大乘起信论》它不是小乘,《大乘起信论》也是大乘入门。百法也是大乘入门,所以都是大乘入门的教科书,而且是入门重要的教科书。
“百”是数字,是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条,这个是数字。
“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所以一切的理论,程序、体性、现象都叫法,用这一个字作为总代名词。
“明”是光明,指的就是智能,这个智能不是我们世间的聪明智能,咱们世间的聪明智能,在佛里面叫有漏的智能,什么叫有漏呢?漏是
烦恼的代名词,譬如说我们这个茶碗,如果它这里头破了,我们装了水就漏掉,所以佛法用这个字作代名词用,凡是你的智能从心意识里面生的,都叫有漏的,为什么呢?不能断烦恼,你有再大的聪明智能,你不能断烦恼。像今天的科学家头脑很聪明,能够发明精密的机械,可以能够旅行太空,他不能断烦恼,不能断贪瞋痴慢,不能了
生死出
三界,他心不能平静,“明”是讲无漏的智能,无漏的智能,就是刚才讲的根本智,是清净心里面生的智能,这个叫明。
“门”是门径,这个在此地是比喻,是门径,换句话说,大乘法里面,这个一百法可以教你得无漏的智能,入大乘之门,我们学这部论,果然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这个论学的就有成就了,如果这个论学了之后,智能不开,还是迷惑颠倒,甚至于又增加了这一百个法的分别执着,那就糟糕了,那不叫明门叫黑门了,那不叫百法明门论,应该改做百法黑门论,所以这个我们要晓得的,一定要开智能。
“论”就是教科书,就是简择性相,教诫学生,是这个意思,拿今天来讲就是教科书。
刚才讲的释经论,在大论里面,譬如《大智度论》就是属于释经论。它是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注解,是按照经文,一句一句,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来注解。第二类就是像本论这种性质,叫宗经论。它是宗一切经义而造的论,简别不是解释某一部经,不是按照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来解释,它是完全把经文摆脱掉了,来讨论经里面的意趣,这一类的论,我们就叫它叫宗经论。《瑜伽师地论》是宗经论,本论是宗经论,我们研究的《大乘起信论》也是宗经论。宗就是宗依,就是要有依靠,它依靠什么呢?一定是依靠佛的经典来造的,不是凭空而说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依圣言量而造论”,圣是指的佛,依据佛所说的话,佛所说的话怕我们后学的人不懂,再加以详细的给我们解释。
底下括弧的原文,这就是百法论里面的原文。“论曰如
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那么诸位在此地特别要注意到的,就是论文里面所讲的这一句话“一切法无我”,整个的百法论,就是解释这一句。所以下面这先说这是叫征释,假设的这个问答。“何等一切法”你说的一切法,是指的什么?指的那些呢?无我又是什么意思呢?那么下面百法就是解释一切法无我,所以本论前面讲百法,就是解释一切法。后面讲无我,本论末后解释人无我与法无我,说明了一切法无我。由此可知,百法论就是世尊这个一句话五个字的注解。世尊说法简单明了,诸佛要把这一句话给我们说清楚,你看看费这么多事情,要把这个事情给你说清楚。
诸位想一想,上根利智的人,一听佛说一切法无我,他就觉悟,真是大开圆解,悟入这个境界。我们俗话说“看破
放下”,一听他就明白,就能够看到诸法实相。那么我们听了这一句,似懂非懂。听了好象懂,一切法无我,其实不懂。你问什么叫一切法?我们也说不出来。什么叫无我?也说不出来。所以中下根性的人,听了似懂非懂。似懂非懂,问题就相当的复杂。换一句话说,我们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在前面给诸位说过,本论的宗旨,是说明万法为识。如果你要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没有办法入大乘之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如果我们今天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百法可以说是唯识哲学的提纲。第三、百法论如果说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它是心理学的简要说明。本论的方便,这一点很重要,是在于一切法无我,说明一切唯识的道理。他的大主意,是在破
我执,破法执,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不明了它的旨趣,要是再从百法里面执着,这一百条的法相,那就错了。它是破执着的,而不是叫我们增长执着。那么也许诸位要问了,既然是破执着,我们何必又要把这些法相名词记清楚呢?刚才我跟大家讲过,法相名词记清楚,便利在生活当中提起观照的功夫。没有观照,怎么能破执着呢?佛法里面常说,以文字般若,这个经论是文字般若,依这个起观照般若。可见得我们是用这个来起观照般若波罗蜜,而不是执着它,不是死记它。换一句话说,我们要活用它。活用,记不住,那你就不能活用。而唯识修观的方法,唐大圆居士说得很明白。他有一部书,在我们台湾流通的很广“唯识心□□□□”,你们去看看,他所提出来的,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修习唯识的方法,是可取的。经论里面所说的,未免太深了,我们不晓得如何下手,看看唐大圆居士所说的那就很容易去做。
上一次我们将这一段表解,给诸位介绍过。将这个有为、有为法这个部分。是不是已经讲到这个心不相应行法?那么今天接着我们看无为法。那么“问”在佛经里面讲有五种,第一种“不解”。譬如说佛说的这一句话的意思,我们不能够理解,这是应当要问的。什么叫一切法?什么叫无我?这个要问。第二种是
愚痴。佛虽然讲得很清楚,我们没听清楚。或者是我们听了,还听不懂,那么这个也要问。这两种问都是本份上的问,在教学场合当中,学生应当发问。所以学问、学问,就是要学着发问。不问,怎么能够成就你的学业呢?你看看孔老夫子教学,学生跟夫子这一问一答。夫子给我们讲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学生当中听不懂的,他就发问。这有问有答,这是教学。
佛门里面,你们诸位去看一切经典,岂不都是一问一答吗?《楞严经》从头至尾就是问答,反复的辩论。一切诸论,那更不必说了,菩萨与菩萨之间的反复辩论。所以这个问不容易,
凡夫他之所以不问,不问就是两种人,一种是什么呢?明了了,他不问。像孔老夫子赞叹颜回,颜回听师父讲东西,很少提出问题出来,所以表面上看到他很愚痴,可是背后师父听听他的言论,回也□□,他真听懂了。一听就懂了,他问什么?还有这根本就不懂,马马虎虎、糊里糊涂的过去了。他不懂,这就是属于愚人。所以一个是上等
智慧,他不问。一个是下愚,他不问。中等程度以上的,必定是意见多多。那么这样才有进步,所以我们今年暑假,我们办一个大专讲座,我们就采取这么方式。不像以往我们这个经论,都提出来讲演,一句一句给大家讲,大家听,听也没有问题。你问这句懂不懂?今年暑假的讲座,我们讲堂专门讨论,你们要没有问题,就下课了,没问题就下课,有问题就提出来辩论。大概我们范围是两部经,一部是这个,都是讲过了,一部是《圆觉经》,另外一部是《普贤行愿品》。那么这个两部都讲过了,希望大家把这个两部经仔细去研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这个课堂就很热闹。你们同学与同学之间辩论,所以这个讲座与以往的讲座,是不相同的,不一样。对于这个同学们的学习、心得,一定有增长,一定有所增长。那么这两种问,是一定要解答,这是本份问,是应当要解答。
还有两种问,可以不必答。一种就是试验,就是考老师的,挑毛病的,找麻烦的,没有诚意。所以这试验试验,看你懂不懂。这不是尊师重道,这轻慢师长,可以不答。可答,可不答。还有一种,这随随便便问的,很轻率的问,没有
恭敬心,没有诚意,随便问的,这个也可以不答。第五一种那就是经典里面常常讲的,利乐有情问,不是他不懂,他完全都懂得了,看看什么?看看在座的人,这么重要的问题没有人提出来。这是大家疏忽不晓得这个问题的重要,于是这些菩萨们代替这些
众生出来发问,向佛请教,表现的至诚恭敬,做一个学问的榜样给我们看。我们在一切经里面,看到这个诸佛菩萨弟子们向佛请教问题,那都是做出榜样给我们看的,教给我们如何做学问。所以问,有这个五种。那么在经论里面,我们所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属于利乐有情问。
那么此地“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依据佛所说的这一句话,“一切法无我”。那么这一句话,佛在经典里面讲得很多,这一切大小乘经典,我们几乎都能看得到。那么在这一句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此地大圆居士有一行简单的解释,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因世人皆执一切法有我。故不信唯识所变。今欲说明一切法皆唯识所变。故先引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以证之。”这就是本论的依据。那么这一条说明天亲菩萨造论,依据的本源,他是有根据而造论的,不是他随便说出来的。世间人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这个执着就是大病。
那么先说什么叫做“我”呢?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就是有一个主体。我还有一个意思,他有一个自在的意思。我们世间人误会一切法有个主体,好象自己能够支配自己,自己能够支配环境。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可以说那是妄想,是执着。假如我们真正自己能做得了主的话,我想诸位一定不希望衰老,自己要能做主,我们十七、八岁很好,我们永远停在十七、八岁。可不可以呢?你要说能自己做得了主宰,那是应当可以的。做不了主,还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衰老下去。可见得自己何尝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在我们这个身心里面,找不到主宰,更没有自在。所以执着一切法有我,这是很大的误会。
那么一切法,从那里来的呢?唯识所变。世间人不相信唯识所变,就是因为有执着。信唯识所变,这才能入大乘之门。那么换句话说,不信唯识所变,就不能入门。而为什么不信呢?因为有执着。那么由此可知,这个关键是在执着。破了执着,你就相信,信就入门。那么这是本论教学的目的,就在此地。其次,世尊是说法之主,一切法是世尊所说之法,而说无我,这个里头意思很深,就是说明了,说而无说。如果一切法真有我,那世尊有所说,一切法无我,说即无说。所以佛在经论里头常讲,“佛本无法可说。亦无实法予人。”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明白的,佛没有法给我们,佛也没法可说。那佛所说、所教的是什么呢?但破众生情执而已。这一种教学,与世间教学不相同。欧阳大师说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也是这个意思。因为宗教没有破情执,只有增长情执,没破。哲学也是增长情执,没有破情执。而佛法叫你破执着,换句话说,哲学与宗教都是增长人我执、法我执,都是增长我执。而佛法是反其道,破我执,破法执。因此他有根本上不相同的地方,如果我们对于这个根本不相同的地方,要是一无所知,那我们这个学佛,就不能达到佛法预期的效果。
那么第三、凡夫执着的是那些呢?凡夫虚妄执着
五蕴的身心,这个东西是假的、假相,他认为是我。你们诸位仔细想想,那一个人不是执着,这个假相是我呢?就是我们自己也不例行,我们也执着这个假相是我,不晓得这个假相,之所以然,不明了假相的究竟,坚固的执着。这是一切障碍的根本,烦恼障、所知障都从这个地方起。这个外道有些很聪明,我们讲宗教,比我们一般凡夫高明一些,有一些高级的宗教,他不执着这个身心是我,他晓得这个臭皮囊,不是自己。什么是自己呢?俗话说灵魂是自己,知道这个身,是假的。到
六道里面去投胎,舍身受生,有一个灵魂,那个东西是真的,他认为那是真的。在六道里头,那一道去投胎舍身受生,这是真的。身不是自己,这个身好象衣服一样。我们人好象灵魂一样,今天穿这一件衣服,明天穿那一件衣服。六道的身体,就像衣服一样,可以常常在那里换。但是不换的,是这个神识不换。他们觉悟到这一点,比我们凡夫就高明。于是乎他执着那个神识,当作我。佛法里面讲神识,印度外道叫□□,我们中国人叫它做灵魂。孔夫子□□大传里面,游魂,孔老夫子没有叫灵魂,叫游魂。就是印度那些外道所讲的神识。执着这个是我,外道的错误。
小乘人比外道又聪明一些,又高明一些,他晓得他也不执着神□是我,可是小乘还是有执着,他所执着的就是所证的偏真
涅槃,认为那个是我。顾然佛在经里面说,涅槃境界里面有常乐我净,虽有常乐我净,决定没有执着。他有执着,就错了。但是小乘人有执着,那么菩萨有没有呢?菩萨要见了性的菩萨,就是人我执破了的大乘菩萨,这才□□。权教菩萨还是有执着,他执着的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有修有证有得,那么菩萨有没有忘我呢?没有忘我,菩萨还是有我执,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权教菩萨。
由此可知,这个我执是遍九法界,这是我们的根本大病。几时我们才能够觉悟,我是假的,我是不可得的。所以天亲、弥勒给我们说明了心法有许许多多种,色法也有许多种。我们眼前身心世界的幻相,是这一些众多的色心诸法缘聚而有,缘散而灭。这里面求其主宰,了不可得,这就是教我们破我执。所以本论的旨趣,就是为了破除我们无始以来坚固的我执,人我执与法我执,这是这一部论的教学宗旨,也是本论的纲领。那么第四、一切法本来空,我们在了义大乘经典里面都听到,佛这样的教诫我们。可是众生不知道一切法本来空,妄执以为是有。佛但说无,这个无,是破有的工具,有要破了,无也没有了。所以我们真正通达了无我的实义,与大乘法门,可以说□□□□,这才能入得了大乘的法门。
那么再看底下原文,这个解释了,前面提的问题,什么叫一切法?此地给我们解答,“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五大类。“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这是五类,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五大类。下面说“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那么这是百法论的原文,意思我们在底下这个表里面,跟诸位细说,我们再把底下这个两行念下去,这是解释。“虽闻佛言一切法无我。尚未能明其何谓一切法。如何谓无我。今造此论。即说明其所以然。先说一切法。”一切法可以分为有为、无为两大类。“次就有为法”里面,“分为四位。”就是四类,一共有九十四种。无为里头,有一位、一类,分为六种,合起来是百法。那么底下这个表,使我们一目了然。那么一切法,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展开来说一切法,归纳起来□□。
什么叫有为呢?有为是有造作,有生灭的,就叫做有为。无为是非造作,不生灭的,就叫做无为,这个是可以分为这个两大类。有为法里面,有四种。心法一共有八种,心所有法它有五十一种,色法有十一种,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合起来一共是九十四种,都叫做有为法。这九十四法,是有生灭的,有造作的。下面我念一念有两个错字,大家改一改,意思我们要到下一堂才能够讲。“一切最胜”这是说的心法,“与此相应”这心所法,“二所现影”这是显示。这个文里面,照文改过来就行了。前面就是九十六面倒数第二行,你看不是有二所现影,三位差别,四所显示。他这个地方印错了,是现影,二所现影。现是出现的现,就是现在的现;影就是电影的影,大家把它改动,这两个字改过来。那么无为法四所显示,这个显示它是对的。这个意思,我们留到下一节,再给诸位细说。
四十七面百法在此地,可以算是正式的开端。表里面所列的,看起来是很简单。实际上这就是百法的总纲,前面跟诸位说过,百法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归纳。所以说百法就是讲的一切法,一切法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彻底的明了通达,那会对我们造成许许多多的障碍。在出世法来讲,它障碍了我们
正见正解正行。在世间法来说,它障碍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善业,使我们失去了人天的
果报。因此这个一切法就是本身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这个环境是说整个的宇宙,也就是人生宇宙我们所必须要明了。表里面先给我们分成两大类,就是一个是有为,一个是无为。有为里面又分为四大类,心法有八类,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类,色法有十一类,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类。无为法里面,有六类。底下这个长行有一行,解释“一切有为造作生灭无常之法。名有为法。其不生灭无造作之法。名无为法。”这是很简单的来说明什么叫有为法?什么叫无为法?可见得有为与无为,那是相对建立的。
先说有为法,我们先把这个名词定义,给诸位介绍出来。然后再说明它这个次序,为什么是这样排列的?这个表的下面“一切最胜”、“与此相应”、“二所现影”,这个地方上一次请大家改过来,这是现影,而不是显示,这个要把它改过来。“三位差别”、“四所显示”那么这个就是它排列顺序的理由,我们也要把它分别清楚。第一个我们说心,心法在唯识里面,它有六个意思。第一个集起叫做心,集就是集合的集,集合的集;起、是现起。集是什么呢?就是集种子,集种子。起、就是种子起现行。这些话,都是唯识的专门术语。如果拿我们现在的术语来说,种子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印象,所谓的印象。这个集,它就有收藏的意思。譬如说我们昨天做的事情,如果这个印象要没有一个地方收藏,那么它一定消失,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起来,它有一个收藏的所在。但是这个种子的印象,它没有形相,虽没有形相,它不会消失。有印象深的,我们在童年时候的事情,还是记得很清楚,印象深刻的,那就是种子有力,有这个力量,不会消失。
有人常常说,我们这个作梦,会作成奇奇怪怪的,从来也没有想到过事情,会作这奇奇怪怪的梦。梦中有独头意识起现行,如果你没有印象,你这个梦中境界,不会现行。梦中往往关于前世的印象,多生多劫前的印象。所以我们自己不晓得,不晓得。因为什么?前生的事情,你也不会去想它,所以在平常不会起现行,在梦中时候,不知不觉的时候,因缘触发的时候,它起现行。所以一定有个收藏的地方,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在唯识里面,就是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藏识,藏就是收藏的意思,就好象是个仓库一样。它能够收藏种子,同时这个种子遇到缘了,它又会重现,重现就是起现行。譬如说我们过去曾经见过面,见过面的时候,这个印象就落在藏识里面去了,仓库里头。今天我们又见了面,又见了面会认识,为什么会认识呢?因为藏识里头有印象,一见面,藏识里面那个印象,一对照,不错,你是某人,我们曾经在什么时候见过的,它会排对。这个速度比这个电子还来的快,我们这里讲电脑,电脑怎么样灵巧,没有我们这个头脑灵巧。这个天然的电脑,比人造的高明的太多,高明的太多。所以心有这个意思。但是我们从具体上来讲,虽然八个识,都能有集起的意思。可是在阿赖耶识集起特别的偏重,就是这一种功能特别的殊胜。其余七个识,要比起阿赖耶识,在这一方面讲,那真是望尘莫及。那这第一个意思,我们叫做心法。
第二个意思聚集,聚是集聚。那么这个也是心法,换句话说,收集、攒集、聚集,它有这个意思。当然八个识也都有这个意思,可是从这一个意思来说,偏重在前七识,就是末那、意识以及前五识,它都有这个作用。这个就是讲我们唯识里面讲遍行,它有一种功能,熏集一切法成了种子。拿我们今天来讲,它就是能收集印象。眼见色,耳闻声,
六根在境界上一接触,它就把他收集起来了。收集起来好象是个转运站,眼根各收集各的,这个□□□,各人收集各人的。你譬如眼,那就是了别,它把这个印象送进去,这个印象送进去,它里头并没有分别。可是第六意识,它把这个印象分别,分别有善恶好丑。那么它也把这个概念、这个印象,又送进去。第七识执着,第七识产生了我爱我见,产生了这些。所谓是取舍得失,都是第六意识力量很强。所以说是前七转识,把这些印象收集起来,送到仓库,就收藏了,送到阿赖耶识。所以从这一方面讲,前七转识有这种功能。
第三个意思“缘虑”,缘是攀缘,虑是思虑,这也是心的作用。在这方面讲,现代的心理学偏重在这一条的说法。它能够思惟,能够想象,能够判断,能够推理,我们把这个认为是心。但是这个心的时候,有这个功能,实际上心的功用很大,并不只这一种功能。第四个意思,也叫做识,识就是认识。识的意思,是从了别来说的,就是能够辨别,能够明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你样样都能够明了,样样都能够识别,这是心的作用。所以它有这个意思。这个意思,也是八个识都有。虽然八个识都有,偏重在第六意识,也就是说分别功能最大的、最广泛的是第六意识。玄奘大师在《八识规矩颂》里面给我们说的非常的明了。第五个意思,也叫做意。意的定义是怎么说呢?意是讲不间断。所以说意思,意思是不间断。不间断的思,就叫意识。间断的这个思,通常叫想,叫想。因为什么呢?它间断,这个印象就会比较薄一点。如果不间断的去想,这个印象就深了,这个印象就深了,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所以有很短、等无间的意思。等是平等,就是他想一桩事情,他不会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那间断。专门想一桩事情不间断,这个就是意。那么八个识,也都有这个意思。可是第六识特别偏重,第六识恒审思量,他特别偏重。
那么第六识很单纯,它想的是什么呢?它想的就是我。所以一切众生这个私心很重,那是有道理的。就是第六意识,念念不忘我。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想东西他会间断,我他不会间断。所以说人我执、法我执,那么都是第七识造成的。那么第六个意思,也叫做心。八个都叫做心,这个第六点可以把它分开来说。八个都可以称作心,所以我们常讲八心王。但是如果就前面所讲的这些定义,个个殊胜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第八识心的意识,比较上多一点。所以我们也把第八叫做心,把第七叫做意,第七叫做意,将第六叫做识。所以我们对于前面六种,前六识,末那我们叫做意,阿赖耶叫做心。所以合起来讲,都讲得通,八个都可以叫心,都可以叫意,都可以叫识。分开来的意思,那更明显了。心法概略的就说到此地。那么心法八种,我们必须要晓得它,它的性质,一切众生造恶造善,五趣
轮回,乃至于
成佛作祖,都是这个心,都是这个心。所以在一切有为法里面,它的作用最大,最为殊胜。那么其次再讲,这是心法一共有八个,到底下的时候,是一段一段的来给诸位详细的讲解。
第二是“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什么叫心所有?那么这个心,就是指前面的心法,八个心王。说它做心所有,就是说这一类的法,它是前面八个心法所有的。唯识里面讲,它有三个定义。第一个它必定要依心王,才能够起来。前面八个我们称它作心王,它是附属于它的。没有心王,就不会有心所,所以它是附属于心王。它要起作用,一定要跟着心王,它才能够起得了作用。如果不跟着心王,它不能够独立的起作用,所以它是心王附带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五十一类法,就是心法的作用。前面八种是讲心法的体,此地五十一种就是心法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的看法。那么这样的比较更容易明了了,它是心的作用。
第二个意思,它起作用,一定是与心相应的。那么什么叫做相应?相应这个名词,在佛法里用的太广泛,诸位将来是一掀开经论,往往你都能看得到这两个字,所以对于这两个字的定义,我们要把它搞清楚。相应里面含着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讲的“时”,就是时间。它与心王一定同时,不能说是不同时,异时、那就不相应了,一定是同时的。那么第二个一定是同缘一个境界,同缘一个境界。第三个一定是要依根,根是所谓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它一定依根。第四个讲的是“事”,事是怎么说呢?同一个自证分体份,所以简单的讲,就是识所缘的境界,所依止根,自证分的体事,这四个条件完全相同,这就叫做相应。四个条件里头,有一样不同,就叫做不相应,就叫做不相应。那么心的作用,有相应,有不相应的。相应的有五十一种,不相应的有二十四种。那么到后来我们都可以谈到。
第三个所有法的定义,就是这些法它是系属于心。你说我们讲到,譬如说讲触,五遍行里头,触、作意、受、想、思。我们单单讲触、接触,接触那就是要看你跟那一个心王相应。这个触就是属于某一个心王的,而不是属于另一个心王。我们说话,在此地讲似乎说的很简单,实际上这个事,是相当的复杂。虽然复杂,可是它条理清清楚楚,它一点都不混乱。譬如我们现在这个眼根,接触这个境界,见这个色法。我们一接触,你也看到我,我也看到你。这个触,有阿赖耶的触,有末那的触,有第六意识的触,有前五识的触。几乎同时在起作用,可是各系属于个个心王,一点都不会错。眼见,这是眼根之触。这个第六、第七跟阿赖耶的触,我们同时叫做无俱意识的触,所谓是举一个心所的例子,你就晓得,虽然同时起作用,它并不混乱。好象我们灯的光明一样,我们讲堂有十几盏灯,开了之后,你看到光光互照,看到我们这都是明亮。但是这些光,各属于个个灯的。你要不相信,你关一盏灯,这盏灯的光就没有了。所以光与光好象是互相混杂分不开,实际上各是各的,清清楚楚,一点都不乱。那么我们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起作用的时候,情形也是如此,各是各的作用。你说将来讲到烦恼心所,亦复如是。前五识有前五识的烦恼心所,第六识是属于第六识的,第七识是属于第七识的。你譬如我们讲一个贪,各是属于各的,这个跟心法,这才是大分,归纳起来的分。细分,非常非常的繁琐。但是清清楚楚,有条不紊。
这就是叫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了解之后,这就叫觉悟。再不迷在这一些形相里面,从此以后做一个明白人,而不做一个糊涂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起心动念,自己心里头明了,佛法里面常讲,“愿得智慧真明了”。懂得通达,智慧现前,一切法中真正明了。明了、这样的人,我们叫他做佛菩萨。一切法不明了的人,我们叫他做凡夫。可见得这个凡夫与菩萨的差别,就是一个对一切法真明了了人,一个对一切法不明了的人,就是这么两个差别的名号。那么由此可知,我们学佛就是要做一个对于一切法真正明了通达之人,这是学佛的目标,学佛的宗旨。第三、是讲色法,色法把它归纳起来,有十一类,有十一种。十一种|五根、六尘。五根是色法,六尘是色法,五根加六尘有十一类。
色法、是识所依,也是所缘,五根是所依,是识之所依。如果识要不依五根,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你譬如说我们以这个电来作比喻来说,电器如果要不依这一些电器,它就不起作用。电灯是电器,这个电流依它就放光,以这个录音机,也是是个电器,依它就能够把声音记录下来。所以它不能够离开这个电器,离开电器它不起作用。它虽然是存在,但是它不起作用。正如同我们这个心心所,它存在。如果要是没有根,它就不起作用。所以人死了,神识离开了五根,它不起作用,眼不能见了,耳也不能听。离去了,就不能起作用,必定要依根才起作用。这是讲所依的,但是一有所依之根,如果没有所缘的境,它也不起作用。所以它起作用,一起一定是三个,就是根尘识。前面讲八识,五十一心所就包括在八识里头,因为是八识附带的,刚才讲一个是体,一个是用。那这不必再多说了。一定是根尘识,同时它才会起作用。所以六尘是它所缘的,识之所缘,六根则识之所依。
这样有能有所,那在佛法里把它归纳,一共有八法所成。所以这个色法,从那里来的?色法是心心所法变现出来的。那么它能造的,诸位要晓得能变是心心所,这个色法是什么东西呢?将来以后会给大家讨论到,就是讲这个心心所的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相分就是色法,相分就是色法。由此可知,色法也不简单。心王八个由八心王各自相分,五十一心所也有五十一心所各自的相分。由于就像刚才比喻的光光互照,但是分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搅混在一起。前面跟大家讲过,百法是一切法的归纳,展开来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之法,各各不相□,各有各的自分,现在的话是各有各的冈位,这是事实真相。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心应量。”我们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在一切法里头,虚妄分别,这是过失。那么所造的相分,我们从纲领上讲,从原则上说,经里面讲的四大。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也是四大,四大是基本的物质。我们如果就是讲色法这一个范围里面的能造与所造,就是色之体,是能造,它是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质。我们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这原子、电子、基本粒子。佛法里头这个名词叫地水火风,这就是说明基本物质,它一定具备这四个条件,这四种特性。
地是什么?它是物质,它是一个有体积的。地是代表固体,就是代表体积。水是代表湿度,这个东西再小,它含的有湿度,我们现在讲带阴电,带阳电。火是讲它温度,它有湿度,它有温度。风是讲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诸位想想,动才有叫风,不动就不叫风,风是代表动的,它有速度,它是有一个流动。那么我们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这是基本物质,确确实实它是有这四个现象,有这四种特性。那么这是能造。所造的呢?就是一切物质的世界。这个物质世界里头,森罗万象。但是所造的,所用造作这个材料是相同的,完全一样。那么今天科学家承认,我们人体是这些基本粒子物质造成的。这个讲台、这个讲堂,没有一法不是相同的基本物质造成的,相同的,没有差别。我们这一把扇子,你看它不值钱,如果这么一大块金钢钻,你认为这个不得了。金钢钻的、造金钢钻的那个基本的物质,跟这个扇子一样,无二无别。这现在人讲,你们一听懂啊。为什么呢?不过就是这些原子电子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排列的方法不一样,组合的方法不一样。拆穿了,是一样的事情,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要贵彼贱此呢?这就是虚妄分别。
所以你真正通达了,一切万法是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心就平等了,在一切法里头,不会执着这个贵,不会执着那个贱。得平等心,真正可贵。平等心现前,给诸位说,生死没有了,烦恼没有了。佛法里面讲断烦恼,证
菩提,了生死,入涅槃,你才能真正找到。我们之所以在一切境界里头,分好分丑,分善分恶,这个心不平等,就是对于事实真相没有看得清楚。完全错误了,完全错解了,才会产生这个现象。但是这个色法里面,识所依的五根,我们很容易了解,眼耳鼻舌身,这都在我们身体上,很容易觉察到。五根所缘的境界,眼见色,耳闻声,五根所接触的境界,也很容易明了。为什么呢?都在眼前。可是这个法里头,有一半容易明了,有一半不容易明了。法是什么呢?法是心所缘的,意所执的。这里讲法处色,三□色是什么?没有形相。不像五根所缘,五尘境界,它有形相。有形相,我们叫它做色法。这个没有形相,它也是色法,将来讲色法的定义,到后面再给诸位来细说。
那么这个就是有对色的,无对色。有对是什么?是这个对待建立的。无对色是什么?它是影像,它没有物质,它不是物质。你譬如说我们要说台北火车站,你们都去过火车站,我一说台北火车站,你脑子里头,马上就想到台北火车站的样子。你这一想,想就有相。这个相是确实是有,你自己很清楚,别人看不见。别人看不见,就叫无对色。可是你自己真有这个色相,不是没有,清清楚楚,也现在你现前。所以我们一想,想就有相,心里头就有相。我们中国人造字,是很有学问的。“想”这个字,心里面的相。那么在唯识里面讲,这是法处所摄的色法。法尘里面,法尘是一半是心法,一半是色法。这个是法处所摄色,它是无影有相,它没有质,它是属于无对色。那么这是意识所缘的,意识所缘的法尘。这也在此地介绍到此地。
那么底下讲心不相应行法,行就是行为,就是造作、行为。行为就是心法的造作,所以前面讲心所有法,就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就是心理的行为,我们今天讲心理行为。但是前面五十一种,是与心相应的行为。那么这里还有与心不相应的,但是也是心的造作。虽然是心的造作,但是它与心不相应。怎么不相应呢?就是前面所说的,识所缘,依根四。这个四种里面,一定会有一两种相同,也有一两种不同,所以它也不相应。与四个相同才相应,当中有一个不同,就叫不相应。那么这四个条件,它实在是离不了,但是它不具足,它不是四条不具足,而或缺一条,或缺两条。这个情形之下,我们叫它做不相应行法。
我们在五蕴里面,这个五蕴是最简单的归纳,佛法把一切万法归纳起来讲可以说第一简单的归纳二种,即心法、色法,只二种就统统归纳了,如果再说得稍为详细一点,就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如果从五蕴上来讲,心相应的行法跟不相应的行法,统统都在五蕴里头。